重庆北碚自然博物馆:中国区域地理案例式复习策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3:33:44
中国区域地理案例式复习策略福建连城二中 陈立新#TRS_AUTOADD_1260320430737 {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0px}#TRS_AUTOADD_1260320430737 P {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0px}#TRS_AUTOADD_1260320430737 TD {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0px}#TRS_AUTOADD_1260320430737 DIV {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0px}#TRS_AUTOADD_1260320430737 LI {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0px}/**---JSON--{"":{"margin-top":"0","margin-bottom":"0"},"p":{"margin-top":"0","margin-bottom":"0"},"td":{"margin-top":"0","margin-bottom":"0"},"div":{"margin-top":"0","margin-bottom":"0"},"li":{"margin-top":"0","margin-bottom":"0"}}--**/

高考地理试题非常重视对中国区域地理的考查,但从高考学生的答题情况看,还存在不少问题,因此中国区域地理复习以能力培养为重点,紧紧抓住“空间分布、区域特征和成因分析”进行复习,才能够使学生通过复习,达到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的目的。以下以我国中部地区为例进行说明。

 

一、高考试题分析

 

例  2007年高考(江苏卷)35.发源于祁连山的弱水经河西走廊,最终流入内蒙古自治区境内。

 

(1)(2)(3)略。

 

(4)请简要评价该流域所在自然区经济发展的自然条件。

 

[答案]35.(4)有利条件:矿产(能源)资源丰富;草场广布(草质优良);光照条件好。不利条件:气候干旱、水资源缺乏;生态环境脆弱。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应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其实,要分析评价该流域所在自然区经济发展的自然条件,就应该从评价该地工农业(工农业的发展可代表当地的经济发展)发展的自然条件,结合区域图揭示的自然条件以及工农业的区位因素。

 

1.工业的区位因素主要有动力、原料、气候、水源、市场、劳动力、交通、科技、政策等。

 

2.农业的区位因素主要有气候、水源、地形、土壤、市场、交通、政策、技术等,从而容易得出:有利条件:矿产(能源)资源丰富;草场广布(草质优良);光照条件好。不利条件:气候干旱、水资源缺乏;生态环境脆弱。

 

由于中国区域地理知识量多、点散,如何将繁杂的知识点熟悉记忆,如何用学过的系统地理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区域问题,使区域地理环境知识及内在的因果关系显现出来,这是区域地理复习的重要目标。

 

二、我国中部地区案例式复习

 

(一)联系实际,提供热点。随着“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珠三角“扩容”、长三角一体化、环渤海经济圈的发展,中部地区的崛起已成为区域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条件分析,明确优势。结合政区图以及我国中部地区的能源和矿产资源等各种地理要素分布图进行自然条件的分析,以便明确我国中部地区的优势:中部包括山西、河南、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六省,土地面积102万平方公里,占全国10.7%。

 

1.地理位置:中部具有承接东西、贯通南北的区位优势。

 

2.自然条件:中部地区处于南北气候过渡地带,光照充足,气候温暖,雨量充沛。江、河、湖、库星罗棋布;拥有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江汉平原、江淮平原等。动植物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3.能源与矿产资源:中部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如煤(山西大同的煤;安徽淮北淮南的煤)、水能(位于二三级阶梯交界处、降水量大,水电站如葛洲坝和三峡)和原材料基地,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江西德兴的铜矿)。

 

4.农业基础:中部地区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湖南、湖北、江西、河南、安徽五省都是产粮大户,粮食产量占到全国总产量的40%左右,江汉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棉基地。

 

5.工业基础。中部形成了冶金、机械、汽车、轻工、水力发电等基础产业,有相对集中的工业布局。

 

6.人力与科技资源:中部地区劳动力数量多,且科教实力居全国前列,大专院校集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荟萃。

 

7.文化基础:中部地区历史悠久,是华夏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具有丰厚的历史人文的积淀。

 

8.交通便利:长江黄金水道、多条铁路干线及国道公路从中部地区穿过。

 

9.旅游资源:如安徽的黄山、九华山;江西的庐山、井冈山;山西的五台山、黄河壶口瀑布、云冈石窟、恒山等都是全国闻名的旅游景点。根据中部地区的地理条件,中部地区今后的发展方向:发挥区位、资源和科教三大优势,努力建成粮食生产、能源供应和科教发展三大基地。

 

(三)深入思考,分析问题。引导学生结合我国中部地区区域图,深入思考,分析我国中部地区存在的问题。

 

1.自然条件的问题。陕西、河南的春旱和低温冻害;中部地区的洪涝和旱灾。还可让学生结合选修二的一些内容进行思考,如(1)南方低山丘陵区的有利条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对比。

 

农业资源

有利条件

主要问题

气候资源

光热水资源丰富,配合好

季风活动不稳,气象灾害多发

生物资源

品种多样,产品产出能力较高

利用品种单一,潜力发挥小

土地资源

 

土壤资源

丘陵比重大,土地类型多样,农业布局呈立体化

易引起严重的水土流失

低产的红壤分布广

水资源

水资源丰富,利于农业灌溉和水电工程建设

流水侵蚀强烈,增加开发利用难度

 

如(2)南方低山丘陵区的生态环境建设任务。

 

第一、严重的水土流失:乱砍滥伐,强取耕地和薪柴而致。

 

 

进一步要求学生思考:(1)解决水土流失的方法(封山育林);(2)解决农村生活能源的方法:A.大力推广生活用煤;B.推广省柴灶、发展小水电;C.大办沼气和营造速生薪炭林。

 

2.交通的问题。缺乏与沿海一样的沿海交通便利的区位优势,原料运输存在一定困难。

 

3.人才的问题。人才的缺乏,劳动力素质偏低,虽然中部拥有武汉大学等一流高校,但人才流失严重。

 

4.环境的问题。经济发展过程中生态环境的破坏(如山西的水土流失),土壤肥力的降低(江西的贫瘠的红壤),给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困难。

 

(四)典型试题分析。

 

例如  读我国中部六省图,回答问题。

 

1.最有利于河南煤炭出口外运的铁路是    

 

2.从地理的角度提出中部地区农业发展的合理化建议。

 

3.简析武汉经济发展的优势区位。

 

4.简析湖南省工业发展的优势区位。

 

5.江西中南山区出现红色沙漠,试析其主要原因。

 

[答案]1.焦作—郑州—日照线。

 

2.充分利用农业资源;因地制宜发展农业;优化产业结构,实现农业经营多样化;发展特色经济,进行优势产品深加工;增加科技投入,提高科技水平;大力发展教育,提高劳动力素质;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3.地理位置优越,地处我国中部地区的中心;市场和经济腹地广阔;气候条件好,水源充足;靠近江汉平原,农业基础好;工业基础雄厚;科技水平较高,劳动力充足。

 

4.处于中部地区的中部,地理位置优越;处于贯通南北、连接东西的交通枢纽位置;有便利的水陆交通;有色金属丰富,水能丰富;有大量廉价劳动力;农业基础较好。

 

5.滥砍滥伐,过度放牧。

 

[分析]1.考查铁路交通,只要熟悉我国的铁路分布,答案不难得出。2~4题的解答,首先要有一定的空间概念,能够掌握中部六省的区域分布;其次必须熟悉影响农业、工业和经济(结合工农业)发展的区位因素,并掌握区位分析的方法,结论也就容易得出。5.红色沙漠的出现,主要是人为原因造成的,有了此认识,不难得出滥砍滥伐、过度放牧是形成红色沙漠的重要原因。

 

(五)巩固和强化训练。

 

1.下列4组生物品种中,适宜在南方低山丘陵区种植的是(  )

 

A.甜菜 茶树 樟树    B.杉树 茶树 马尾松

C.油桐 樟树 红松     D.玉米 甘蔗 甜菜

 

2.黄土高原和南方低山丘陵区生态环境问题的共同表现是(  )

 

A.水土流失   B.土地沙化       C.土地荒漠化   D.次生盐碱化

 

我国的森林覆盖率较低,但人工林保存面积居世界第一位。回答3~5题。

 

3.下列四省中,广泛分布着以毛竹、杉木为主的速生用材林的是(  )

 

A.山东   B.海南   C.江西   D.甘肃

 

4.国家大力推行“退耕还林”政策的直接目标是(  )

 

①增加木材产量 ②调整农业结构 ③提高生态质量 ④提高农民收入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①

 

5.近年来,建设防护林提倡多树种搭配的根本目的是(  )

 

A.追求森林产品多样化   B.美化林区环境 

C.降低植树成本      D.增强林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6.右图展示了1992年我国农村生活能源构成。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当时我国农村生活能源构成的突出特点。

 

(2)根据图并结合地区农业生产及环境特点,可以推测,长江中下游平原农村的生活能源以     为主,东南丘陵农村的生活能源以     为主。

 

(3)指出这种能源构成引发的环境问题,以及改变这种状况的主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