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约运动会开幕式顺序:文学翻译:意境问题初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5 14:14:26
文学翻译:
意境问题刍议
                          
                              孙  迎  春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翻译学院,威海,山东 264209)

   摘要:“意境”问题是中国美学中一个重要的范畴,在文学翻译原理中处于核心地位。意境说源远流长,既有中国古老文化的底蕴,又受到佛学的影响。它内涵丰富,主要包括主观的“意”或“情”与客观的“境”或“景”两个方面,情景交融即有意境。文学翻译中意境的传达,要言之,须注重“情”与“真”二字。
Abstract: An important category in Chinese aesthetics, yijing (ideorealm) is at the core of literary translation fundamentals. The theory of  yijing, with a distant source and a long stream, can be traced back to the influence of Buddhism as well as to the ancient Chinese culture. It is very rich in connotation, containing chiefly two aspects, the subjective "yi" (thought) or "feelings" and the objective  "jing" (realm) or "setting". Whenever there is a fusion of feelings with the natural setting or other kinds of objective reality, there is yijing. Since the literary work is an art created in language, our requirement for a literary work does not simply consist in concepts of things and narration of plots but, in addition to all these, in the ideorealm capable of appealing to the reader, i. e. he is made to have intense feelings with regard to the thoughts and actions on the part  of the characters in the book on the strength of artistic images. Literary translation, then, consists in conveying the artistic ideorealm of the original in another language so that the reader will be inspired, moved and led through an aesthetic experience like one who reads the original. In the process of conveying the artistic ideorealm of literary works close attention must be paid to the two essential characters "qing" (feelings) and "zhen" (truthfulness).
Key Words: ideorealm theory; bases of translation; flexible handling


    茅盾在《为发展文学翻译事业和提高翻译质量而奋斗》(1954, 8, 19) 一文中指出:“文学作品是用语言创造的艺术,我们要求于文学作品的,不单单是事物的概念和情节的记叙,而是在这些以外,更具有能够吸引读者的艺术意境,即通过艺术的形象,使读者对书中人物的思想和行为发生强烈的感情。”接下来茅公为文学翻译下了一个定义:“文学的翻译是用另一种语言,把原作的艺术意境传达出来,使读者在读译文的时候能够象读原作时一样得到启发、感动和美的感受。”1 这段话语,道出了文学翻译的性质,指明了文学翻译的主要任务,故此翻译理论家张今先生说它“言简意赅”,“是文学翻译的经典定义。”2

                一.意境说的渊源
                     
意境说是我国古代美学中关于艺术形象的主要理论 。它萌芽于先秦时期,《易传》的“立象尽意”说、庄子的“言不尽意”说,“诗六义”(赋、比、兴、风、雅、颂)说,都是意境说形成的重要基础。魏晋南北朝,陆机、刘勰、钟嵘等著名文论家对情物关系的论述,“意象”、“滋味”、“风骨”、“神韵”等概念的提出对意境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3
卦       象      
      泰卦第十一                   The Tai Hexagram
      泰,小往大来,吉亨。 The tai hexagram (the symbol of prosperity)
 predicates good fortune and success. Out goes 
the small and in comes the great – everything 
is going to its proper place.
初九,拔茅茹,以其汇征,吉。            1. When you pull up the reeds,
  Their roots are entangled.
                                          Things of a kind cling together.
                                          You will have good fortune
                                          If you take action.
九二,包荒,用冯河,不遐遗,朋亡。      2. Be magnanimous toward everything;
                                          Be resolute when you wade across a 
      得尚于中行。                           stream;
  Never forget your far-away friends;
  Never form a clique.
  This is the way to serve a wise king.
九三,无平不陂,无往不复,艰贞无咎,    3. There is no plain without bumps;
  There is no going without return.
      勿恤其孚,于食有福。   Perseverence in adverse times
  Will not invite blame.
  If you do not worry about your sincerity,
  You will have blessing in your life.
六四,翩翩不富以其邻,不戒以孚。 4. Condescend to your neighbour
With a sincerity from the bottom of your heart.
六五,帝乙归妹,以祉,元吉。 5. The king gives his sister for marriage.
She will enjoy happiness and supreme fortune.
上六,城复于隍,勿用师,自邑告命, 6. When the city wall collapses into the moat,
  It is not the right time to use the army.
贞吝。   You should reduce your commands
  So as to save yourself from grief.

否卦第十二      The Pi Hexagram
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      The pi hexagram (the symbol of impediments) 
  Predicates the obstruction of the natural course 
  of events. It is not the right time for the 
  gentleman to practise his uprightness. Out goes
  the great and in comes the small – everything is 
  falling out of order.
初六,拔茅茹,以其汇,贞吉亨。        1. When you pull up the reeds,
Their roots are entangled.
                                        Things of a kind cling together.
                                        There will be good fortune and success.
六二,包承,小人吉,大人否亨。   2. Bow and submit – 
The inferior man will have good fortune;
The great man refuses to act like this
In order to win success.
六三,包羞。   3. Your wild behaviour will dead to shame.
九四,有命无咎,畴离祉。   4. When you follow heaven’s will,
    You will not receive any blame.
Your companions will share the benefit.
九五,休否,大人吉,其亡其亡,   5. Impediments will be removed:
系于苞桑。 This is a sign of good omen for the great man.
    Vigilance against potential danger
Is the source of safety and solidarity.
上九,倾否,先否后喜。   6. Impediments will be removed.
At first you will have worry
And then you will rejoice.

   同时,意境理论的产生,与佛经的翻译、佛教在哲学、塑像、绘画等方面的影响又有着直接的关系。“境” 或 “境界”,原为佛学术语,佛家总是将其欲达到的某种状态称为“境”或“境界”,如释僧卫在《十住经合注序》中论述佛理时提出的“境”;《大毗婆沙论》所说的“境通三世非世,四谛所摄。”境界一名,早见于《无量寿经》:“斯义宏深,非我境界。”《入楞伽经》、
《瑜伽师地论》、《成唯识论》等佛经论中,讲到境界的,不胜枚举。
佛教的境界遂被用到艺术上,首先用于绘画、书法,其次是诗词,后来散文、小说也讲境界。唐代著名诗僧皎然的《诗式》有《取境》一目,说“取境之时,须至难至险,始见奇句。”又在《秋日遥和卢使君游何山寺宿 上人房论涅槃经义》一诗中说:“诗情缘境发”。这里的境,即是境界或意境。唐代著名诗人王昌龄著《诗格》,含“诗有三境”条,指出诗有物境、情境、意境,其中以意境为尚,“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矣”。这是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最早提出的意境说,影响深远。意境的基本内容与特征由唐代以皎然为代表的理论家们作了相当深刻的论述,南宋严羽著《沧浪诗话》,标举兴趣,实乃我国诗论史上意境的早期名称之一,进一步丰富了意境理论。到明清,意境已经在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中普遍使用。例如,明清之际金圣叹评点世间六才子书,仅对《西厢记》的评说,讲境界就有二十几处。
    到了近代,王国维集古今意境理论之大成,运用东西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其作了全面系统的总结。他在《人间词话》中说:“文学之事,其内足以抒己,而外足以感人者,意与境二者而已”,“文学中有二原质焉,曰景曰情。前者以描写自然及人生事实为主,后者则吾人对此种事实之精神态度也。故前者客观的,后者主观的也”,等等,所论精辟、深刻。             

               二.意境的内涵与特征

    综合古今有关意境的探讨,可见,“意境指的是通过形象化的情景交融的艺术描写,能够把读者引入到一个想象的空间的艺术境界。意境的基本构成在于情景交融,它包含着两个方面,即生活形象的客观反映方面和作家情感理想的主观创造方面,前者叫做‘境’的方面,后者叫做‘意’的方面,这两个方面有机统一浑然交融而形成意境。”4
意境的创造,要求达到物我水乳交融,即意与境浑,心与物共。在这方面,我国古代文论家论述颇丰,极为深刻。如宋代范晞文在《对床夜话》中提出“景无情不发,情无景不生”;明谢榛《四溟诗话》提出“景乃诗之媒,情乃诗之胚,合而为诗”;明王夫之多次精辟地论述:“情景虽有在心在物之分,而景生情,情生景,哀乐之触,荣悴之迎,互藏其宅。”(《姜斋诗话》)“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古诗评选》)“景中生情,情中含景。故曰:景者情之景,情者景之情也。”(《唐诗评选》)就是说,真正优美的艺术品,是客观的物象与创作者主观的心灵综合交融也就是情景交融的结果。例如,唐代诗人温庭筠《早行》中长久传颂、经久不衰的名句“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看起来纯是外在物象的简单罗列,而实际上这些物象都是经过诗人浓郁情思的熔铸,被情感链条衔接起来的。


            商 山[1] 早 行          [1]在今陕西商县
温庭筠             (晚唐诗人,少有才华,但负才任性,
放荡不羁,好讽刺权贵,故屡试不第。
一生不得志,晚年才做过县尉等小
官。)
晨起动征铎[2],  客行悲故乡。 [2]车上的铃铛
鸡声茅店月,   人迹板桥霜。
      槲[3]叶落山路,  枳[4]花明驿墙。[3]落叶乔木;[4]灌木,开白花
因思杜陵[5]梦,  凫雁[6]满回塘。[5]在长安南,此处代长安;[6]野鸭子

用康德的话说,是经过想象力加工而重新构建起来的艺术形象。《早行》中的物象经过诗人情感的渗透,就构成了一种独行旅途,悲苦思乡的意境,寄托了游子深切的羁愁,或者说游子深切的羁愁寄托在这些“野况”之中。
    模糊性是意境创造的又一个本质特征。
    学术界普遍认为,模糊性是文学艺术的重要特征之一,是文学区别于科学的重要特征之一。艺术魅力,文学艺术的扣人心弦的力量,即寓于模糊艺术中。意境创造的极致就是创造含蓄美、朦胧美,也就是模糊美。5
    “片言可以明百意,坐驰可以役万景”(刘禹锡语),“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梅尧臣语),创造以模糊美为本质特征的意境,要求意余言外,具景外之景、“象外之象”(司空图语),含蓄蕴藉。具有超妙意境的艺术作品,它们所描写的具体、个别、感性的物或事,都不止于这些物象、境象本身;它们所曲传的意想、情思,要比它们所描写的具体、个别的事物深远得多。可见,意境事实上是由实境与虚境两个部分构成的。实境即是艺术家具体表现的那个实的、有限的、个别的境,亦即司空徒所说“象外之象”的第一个象。它直接呈现在读者面前,是意境产生的基础。它触发读者的想象,在读者的脑海中引发出第二个象或境,这第二个象或境,则是虚的、无限的。“因此,意境创造,是由作家和读者共同完成的。这就是说意境是情景交融的艺术形象和它所引发的想象的形象的总和。”6
    “形神兼备”是一种模糊表现方法, 而且对意境的创造尤具重要作用。形神结合的模糊表现方法的主要特点是追求“不似之似”,追求“离形得似”。譬如艺术家描绘人物形象,并不要求“举体皆似”,他只要抓住人物的特点,表现其个性和风貌,就能使整个形象气韵生动,栩栩如生。正如明朝谢榛在《四溟诗话》中所说:“凡作诗不宜逼真,如朝行远望,青山佳色,隐然可爱,其烟霞变幻,难于名状。及登临非复奇观,唯片石数树而已。远近所见不同,妙在含糊,方见作手。”
    如果说,意境是一个多层次的艺术空间, 则传神或神似就是对这个艺术空间里物象描绘的最高要求。神似是艺术家的一种创造,蕴含着他的深刻理解和精湛的技巧。以人物画为例,象李可染的《盹》,头与身体的比例都不协调,但是情趣盎然,兴味无穷。画中人物盹得那么自在,真可令观者忘掉世间的一切愁苦和烦恼。又如画家画的舞姿,神情维妙,婀娜妩媚,为达此效果,往往作夸张的描绘,将手或腿画得稍长,如赵士英的《巴基斯坦少女舞》。
    以上我们讲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的模糊表现造成意境,其实也就是讲虚实相生。比如“化景物为情思”(范晞文语),“融情于景物之中,托思于风云之表”(费经虞语),诗人抒发情思不直抒直露,而通过景物描写去间接抒发,这就是虚实相生的表现。景物是实,情思是虚,由实生虚,互相转化。同样,讲形神兼备的模糊表现手法,也是讲虚实相生。追求不似之似的神似,描绘不精确的模糊意象,目的就是为了虚实相生,让人感受到模糊、朦胧的含蓄美。

              三.意境说之于翻译研究

    “近些年来,世界上出现了一股新的思潮,要把翻译(其中也包括文学翻译)纳入语言学轨道,把翻译理论(其中也包括文学翻译理论)纳入语言学的范围。”7 如“奈达认为,……之所以说翻译是科学,是因为翻译的过程有一定的客观规律可循,‘对不同语言里相应信息间的关系进行的任何描写和分析,都必须是语言学(即语言科学)的描写和分析”。8 前苏联的几位翻译理论家如费道罗夫、巴尔胡达罗夫和科米萨罗夫,“也都把翻译理论纳入语言学的研究范围,科米萨罗夫干脆把这种研究称之为‘翻译语言学’的研究。”9
    把翻译纳入语言学框架的现象具有二重性。一方面,翻译理论家把语言学和信息论等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引入翻译研究领域,使翻译理论有了科学的基础,是一种进步的现象,另一方面,把文学翻译也纳入语言学的轨道,“……又是一种后退的现象。语言学派翻译理论的要害,是把艺术事实还原为语言事实,把美学问题还原为逻辑问题。因为,事实上,在文学翻译的实践过程中,译者对原作不单单是进行语言分析和逻辑分析,而且更重要的还要进行思想分析和艺术分析。”10  因此,我们必须同时从语言学和美学两个角度来研究文学翻译的理论。茅盾对文学翻译所作的界说,以传达原作的艺术意境为指归,正是抓住了文学翻译的实质,突出强调了美学基础的重要性。
    意境说用于文学翻译研究的优势在于,它在本质上具有很大的开放性,一方面它与当代美学,特别是接受美学,具有实质上的一致性,故我国美学家从事美学研究,大多沿用意境概念;另一方面,它与语言学等学科知识互相补充,相辅相成: 强调原作艺术意境的传达,亦须有对原作进行语言分析和逻辑分析的基础。第二个方面易于理解,兹不赘述。现谨就第一个方面作一点豹窥之谈。
    如前所述,“意境的创造,是由作家和读者共同完成的。这就是说意境是情景交融的艺术形象和它所引发的想象的形象的总和。”这实质上就是当代接受美学所突出的读者主体性问题。
    传统美学只重视作者,把文学作为一个不依赖他物而独立存在的客体来看待。按照当代美学,文学和任何事物一样,也是一种对象性的存在。它是为另一个存在物而存在,作为另一个存在物的对象而存在的。这“另一个存在物”就是读者。这是一种互为对象的关系,恰如太阳与植物互为对象,“太阳是植物的对象,是植物所不可缺少的、确证它的生命的对象,正象植物是太阳的对象,是太阳的唤醒生命的力量的表现,是太阳的对象性的本质力量的表现一样。”11  文学是读者主体审美需要的对象,读者主体则是文学客体借以显示自身获得现实生命的对象。这样,接受美学就“把能动的创造性赋予了读者。读者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重新阐释,作品的意义存在于读者的感受中,……‘接受美学’视作品为有待于破译的‘符码’,这种符码是不确定的,允许读者赋予其个性化的意义。这种新的美学观念无疑是一种进步,它在作者--作品--读者的动态结构中来把握艺术,从而使艺术具有了开放性,那种把艺术的意义固定化,认为只有一种正确的解释和评价的陈腐观念不攻自破,艺术获得了更大的自由,也有可能具有永恒性。”12
    艺术欣赏的历史证实了接受美学的正确性。例如,《堂?吉诃德》在当时的西班牙被认为是单纯的喜剧,今天我们则领略到其中的悲剧因素;《红楼梦》在当时还只突出一个情字(“不是情人泪不流”),今天我们却体会到它更广阔、更深刻的社会历史意义和它对人生意义寻根问底的探求。而且,各家有各家的见解,形成了蔚为壮观、蕴涵博大精深的“红学”。
    由此可见,意境说和接受美学,虽然一个植根于古代中国,一个源自20世纪60年代德国南部的博登湖畔,并非一脉相承,却是息息相通、相得益彰的。
    “就见到情景契合境界来说,欣赏和创造并无分别。 比如说姜夔(1155-1221,南宋)的‘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一句词含有一个情景契合的境界,他在写这句词时,须先从自然中见到这种意境,感到这种情趣,然后拿这九个字把它传达出来。……我必须能从这九个字符号中,领略出姜夔原来所见到的境界。在读他的这句词而见到他所见到的境界时,我必须使用心灵综合作用,在欣赏也是在创造。”14 据朱光潜先生的这一论述,译者在潜心腔内,以自己的心灵体会作者的心灵,并在意念上重构原文艺术意境时,他实际上已是在进行创造。至于表达过程,那更是名副其实的再创造。罗新璋先生的精彩论述如下:“傅雷的文艺生涯,可说是译而不作;但在翻译上,译而作,有作为,其译作一直广为流传。文艺作品,真正有生命力的,是‘作’,是‘作’的生气充盈并激荡于其中。翻译作品的好坏,可读不可读,往往也取决于是否‘作’,取决于‘作’的含金量,取决于‘作’的含金量的精粗高低。”15
文学翻译的主体性更为复杂, 因为它具有二重性:一则译者在披文以入,理解、欣赏原作时,有着读者主体性,二则他在将自己感受到的原文艺术意境凝定为译语文字时,又有着“译而作”13 的主体性。

               四.意境的传达初探

  关于文学翻译中意境问题的研究,似罕有人问津,虽然这一概念非常重要,谈翻译的人大多都在使用。至于意境的传达,探究者就更少了。笔者不揣浅陋,拟就此课题谈一点 
粗浅的认识。
  1.前提:才、胆、识、力
  清代的文学理论家叶燮(1627—1703)把诗歌创作的根本问题归纳为:就“在物者而言”,即就被表现的客观事物来说,以“理、事、情”为根本;就“在我者而言”,即就作者的主观来说,需要以“才、胆、识、力”为依据,两者相互作用。按照叶燮的解释,则“理”就是事物发生发展的依据和规律,“事”就是事物的客观存在,“情”就是客观事物的千姿万态的情状。很明显,“理、事、情”就是叶燮对于万有客观事物及其存在、发展的规律性的概括,兹不论。而“在我者”的“才、胆、识、力”,则既是诗歌创作的依据,又是译者传达原文艺术意境的前提。
  “才、胆、识、力”中,识是最重要的。“识”也即认识、鉴赏能力。无识则浑然茫然,不能辨妍媸黑白,故文章之能事,始乎“识”,译事之才智,亦始乎“识”。文学作品的意境,千姿百态,争妍斗奇,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有的感情色彩鲜明强烈、直接外露,有的完全融化于景物之中,意与境妙合无垠,我与物浑然一体,而且,情又多变,景更无限,缺乏认识、鉴赏能力,见且不见,又何从传达?
  “识明则胆张,任其发宣而无所于怯,横说竖说,左宜而右有,直造化在手,无有一之不肖乎物者也”,这是叶燮对于“识”与“胆”之间的关系的深刻论述。也就是说,有了对客观事物的深刻认识,进行描写时就会得心应手,随意为之而不逾矩。胆,即艺术创作的自由,产生于对客观万物和艺术规律的深刻认识;翻译中运用译语进行再创作的自由,源发于对第二自然——原作的透彻领悟,源发于对其意义、艺术特色、所含意境的洞悉明鉴,源发于对翻译实质与规律的明晓通达。反之,“识”不明,就会“胆”不张,笔墨畏缩,不能自由。例如,诗人穆木天在谈到译书的感受时说:“在执笔翻译之际,译者永远地是感到像一个小孩子跟着巨人赛跑一样……”基于这样的认识,他总是畏畏缩缩地顺着原文译,认真得有点木讷。故此,穆译已不流传于今日。而穆木天作为诗人,则很具创造性,“十分注意追求诗歌的音乐美,追求用富于律动感的语言,表现诗人内心对于外界声音,光亮,运动所获得的交感和印象。”16  故其诗在今天的选本堂里仍堂堂正正占有一席之地。因此,罗新璋入木三分地指出:“从穆木天的例子,只能作这样的解释:是一种翻译观,束缚住译者神思的峻发,损及于所译文字的质量。”17
  叶燮一方面认为“才受于天”,另一方面他又肯定“胆、识”直接影响着才:“惟胆能生才”,“才亦必待扩充于胆也”。还说“才外现而识内蕴,识为体而才为用”,惟有胆有识,“才”方可得到真正的发挥。所谓“力”,则是自成一家的表现,各人宜自奋其力,表现自己的独创。[18]
  鄙意以为,作为传达原文艺术意境之前提的“才、胆、识、力”,是相互联系,有机统一的。翻译上的“才”,指语言文字水平、各方面知识的掌握,其中先天的因素固不能忽视,但主要在于后天的努力,而“力”则体现着译者作为翻译活动主体的独特性和再创造能力。应当毫不含糊地说,没有译者风格的译品不是上乘译品。“作者的风格应当通过译者的风格得到表现,而译者的风格又应以作家的风格为依归。”19  事实上,许多翻译大家也都善于表现不同作家的多种多样的风格,然而又有自己独特的翻译风格。”20一千个人译《哈姆雷特》,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出现在世界上。这合乎翻译美学原理,也合乎翻译的实际。
   2.“情”字是关键,“真”字是准则
  大诗人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刘熙载在《游艺约言》中说:“文,心学也”,即文学是表现人的思想感情的学问。由前面所论述的意境的内涵可以看出,情景交融是意境产生的主要因素。因此我们可以说,艺术意境翻译的中心在于传达原文作者或人物的“情”或“心”。
    中国近代美学家王国维深刻地指出:“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庄子.渔父》对这个“真”字,从理论到实际,作了多方面的解释:“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故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强亲者虽笑不和。真悲无声而哀,真怒未发而威,真亲未笑而和。真在内者,神动于外,是所谓真贵也。”故我们在翻译中为准确传达原文艺术意境,必须以这个“真”字为准则。请看下例:

   First, she would be ‘prideful', as Gerald had commanded. From the moment she arrived at Twelve Oaks, she would be her gayest, most spirited self. No one would suspect that she had ever been downhearted because of Ashley and Melanie. And she would flirt with every man there. That would be cruel to Ashley, but it would make him yearn for her all the more. She wouldn't overlook a man of marriageable age, from ginger-whiskered old Frank Kennedy, who was Suellen's beau, on down to shy, quiet, blushing Charles Hamilton, Melanie's brother. They would swarm around her like bees around a hive, and certainly Ashley would be drawn from Melanie to join the circle of her admirers. Then, somehow she  would manoeuvre to get a few minutes alone with him, away from the crowd. She hoped everything would work out that way, because it would be more difficult otherwise. But if Ashley didn't make the first move, she would simply have to do it herself. (Gone with the Wind) 
    第一,她要装出一副“傲慢”的神气,这是她父亲吩咐过她的。 她从到达十二根橡树的一刻儿起,就一直要装得十分倜傥,十分兴头。这样,人家才不会疑心她因希礼和媚兰的事曾经感觉过灰心。她在那边,对于那边的男人,一个个都要卖弄一番。这会使得希礼见了要十分难受,要越发舍不得自己。凡在结婚年龄的男子,她要一个个都跟他敷衍,老到如苏伦的情人,那个黄胡子的甘扶澜,小到如媚兰的弟弟,那个一下就会脸红的韩察理,她都要一网打尽他们,一个不让他漏网。那一些人一定会同蜜蜂围绕蜂房一般地向她围拢来,因而希礼也会丢开媚兰来加入他们的团体。然后她就要运用一点儿战略,使得希礼将她带开去,和她单独谈几分钟话。她想着这一着一定会万无一失,若使不然,事情就比较棘手了。但是万一希礼那边果真不肯先发动,那么,由她自己这边首先发动也无不可的。(傅东华译《飘》)
    傅东华先生的译作《飘》,尽管存在着一些缺点,如原文中有一些描写和心理分析,他觉得冗长且与情节发展没有多大关系,会使读者厌倦,就将其删节了,另外有的专用名词的译法也值得商榷,但总的来说,仍不失为一个好的译本,而且在传达原文艺术意境方面,有其独到之处。上面所引的译例,译者入乎其内,把握住了这段原文艺术意境的核心--人物性格描写;他在不知不觉中与作者实现了心灵上的契合,把握住了郝思嘉的脉搏,仿佛自己成了郝思嘉,然后出乎其外,与原文语言形式不即不离,做一些必要的变通,以情译情,真实地再现了人物的性格。
    16岁的美国南方姑娘郝思嘉对即将爆发的南北战争毫无兴趣,她心里想的只是舞会、郊游,和一群围着她转的崇拜者。她听说第二天的野外宴会上,希礼将宣布与媚兰订婚时,心里不觉一震。她一直喜欢希礼的绅士风度,而且认为自己无论哪方面都比媚兰强得多,以自己的魅力,肯定能说服希礼和她一起私奔。引文虽不长,却透露着这位姑娘的性格特点:活泼任性、好斗气盛、工于心计。译文将其全然反映出来了。作者在前几章的描写为年轻姑娘3年后发展成为一个以寡妇之身独撑家庭,坚强无畏而又残酷无情、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厂主做了很好的铺垫。译者对原著艺术意境在整体上把握准确,故能对细节处理得当,在心理活动的忠实传达中刻意描绘着人物的真性格。如在我加点的部分,译家以“敷衍”、“一网打尽”、“不让漏网”译 "wouldn't overlook",应当说是“重神似不重形似”的成功的例子。
  3.“象外之象”与“传神”
  意境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含蓄蕴藉,模糊朦胧,用唐代司空徒(837--908)的话说,就是“象外之象”,他解释说:“戴容州云,诗家之景,如兰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21 这实际就是艺术创作的形象思维问题。“象外之象”的第一个“象”是实象,是言语所表达出来的象,而第二个“象”则是虚象,是想象中的象,不用言语明讲,所以才会产生含蓄蕴藉的特征。“象外之象”的传达,必须运用“传神”之法。
  在艺术创作领域中,传神或神似是对意境这个多层次的艺术空间里物象描绘的最高要求。在译事范围内,神似是译家的一种创造,由中可见他的深刻理解和精湛技巧。傅东华先生将Gone with the Wind译为《飘》,便是一个以传达神韵为指归的佳例。1935年7月,麦克米伦出版公司决定出版这部小说时,初名为《明天是新的一天》。作者马格丽泰经斟酌再三,最后决定以美国诗人欧内斯特?道森的一句诗--Gone  with  the wind--作为书名。其取义见于书的第二十四章,原意是说主人公的故乡、爱情、往事已经“随风飘去”了。傅先生以《飘》作译著名,亦颇富诗意,他在“译序”中说:“‘飘’的本义为‘回风’,就是‘暴风’,原名Wind本属广义,这里分明是指暴风而说的;‘飘’又有‘飘扬’、‘飘逝’之义,又把Gone的意味也包含在内了。所以我觉得有这一个字已经足够表达原名的蕴义。”从译家的言语里,我们分明可以体验到他确定此译名时所享受到的创作的愉悦。译成《乱世佳人》,很好理解,但与原名无涉,不很合乎作者初衷,直露而无诗意,不如《飘》之译名多多矣。
    原作含蓄朦胧,这一总的艺术特色是不容破坏的,但对某些局部语言现象的处理,有时为了更好地传达原作意境,是可以采用选词、增词、减词等手法使之更明晰或更含蓄的。如王维《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Jenyns译为:

      An empty hill, and no one in sight.                   
But I hear the echo of voices. 
      The slanting sun at evening penetrates the deep wood,
      And shines reflected on the blue lichens.     

王维是有名的“诗佛”。他的这首诗很有影响,其意境在于诗中所包含的禅意。从字面上看它并没有谈禅,但笔墨之外所含的那种禅意,懂禅的人很容易体会出来:远处的人语衬托着山的空寂,密林里漏下一线落日的返照。那微弱的光洒在碧绿的苔藓上,显得多么冷清!青苔对这阳光并不陌生,黎明时分,亭午时分,都曾受过它的照射。现在到了黄昏,它又照来了。然而这次返复,它的亮度、热度和色调都发生了变化。这青苔返照如同一个象征,使人想到大千世界就这样不知不觉地生生灭灭,无有常住。禅宗重视“返照”的功夫,“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所用的字面也使人联想到禅宗的教义。而诗里所体现的清静虚空的心境,更是禅宗所提倡的。这个意境,译者译出来了。由于译者对诗文所反映的生活有细致入微的洞察,将“人语响”译作the echo of voices (人语之回声),通过选词、词性转换,使我们觉得译文仿佛比原作更象原作。

  再叶适诗句“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的第二句,Giles译为
    A pink-flowered almond-spray peeps out
    athwart the envious wall!
  句中以拟人修辞手法peeps out译“红杏出墙”,就比下句译文中的escapes更为生动传神:
   For,there,a crimson spray of apricot 
    Beyond the wall escapes.(Candlin译)
原因在于,Giles对象外之象体味更深,再创作的意识与技巧也更高。                                          
          

注:
①世间六才子书:金圣叹(1608?- 1661;金人瑞)将《离骚》、《庄子》、《史记》、杜诗、《水浒传》、《西厢记》依次称为世间六才子书。



参考文献:
1.茅盾.为发展文学翻译事业和提高翻译质量而奋斗[A].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翻译通讯》编辑部.翻译研究论文集(1949---1983)[C].北京:外研社,1984.1-16.
2、7、10张今.文学翻译原理[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87.14---16.
3、4、6赵则诚等.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辞典[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5.639---640。
5.何懿.论古代诗歌意境的"模糊表现"[A].中国古典文学论丛第6辑[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
8、9.谭载喜.中西现代翻译学概评[J],外国语,1995(3).
1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68.
12.杨春时.审美意识系统[M].广州:花城出版社,1986.218.
13、15、16、17.罗新璋.释“译作”[J],中国翻译,1995(2).
14.朱光潜.朱光潜美学文集(2)[M].p.49.
18.敏泽.叶燮及其《原诗》[A].形象 意象 情感[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87.
19.张今.文学翻译原理[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87,93.
20.同上,p.94.
21.赵则诚等.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辞典[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5.63--64.

(原载《山东外语教学》2000年第3期)
"意境"译法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