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用类科目包括哪些:指导学生领略文学意境的几点做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5 11:38:46

指导学生领略文学意境的几点做法

(2009-09-12 10:27:40)转载 标签:

文化

意境

文学作品

艺术形象

叶圣陶

中国

教育

分类: 教学研究

    意境是文学作品的根本,是指文学艺术作品形象描绘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它往往隐含在艺术形象所创造的深广、多层的审美空间里。领略文学意境,是文学欣赏必不可少的一把钥匙。要进行文学作品欣赏课的教学,必须引导学生来领略情景交融而又空灵深远的艺术境界和氛围;只有进入意境,才能切实领悟意蕴,体味作者的情态并获得美感。

    第一、指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意境。

    任何一篇文学作品,作者所描绘、塑造的意境都具有完整性特点。构成一篇文章的各个文学要素都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我们在指导学生欣赏作品的意境时,决不能、也没有必要把组成意境的各个要素人为地分开,去追本求源、条分缕析地探讨与解说,这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忽略了对文学作品意境直接、整体的感悟。但是,无论是前人还是今人,都有仅在细枝末节、片言只语上面捕捉意思,随意生发的喜好:前人解词往往“得鱼忘筌、得意忘言”,今人赏文常常“庖丁解牛、得意忘形”。不顾整体的所谓“欣赏”,实际上只是“解剖”而未“鉴赏”,结果是只见树木,未见森林,实属买椟还珠、得不酬失。我在指导学生欣赏王安石的《泊瓜州渡》这首诗时,就有意引导学生整体去欣赏。一开始,同学们都遵循前说,只是千篇一律的分析“绿”字之妙,而忽略了当时的社会背景、作家处理感情的方式;以至于本末倒置,领悟不到这首诗的的言外之意,含蓄之美,把一篇充满着丰富意蕴、真挚情感的古诗文肢解支离破碎、面目全非,真的是“目无全牛”了。我不失时机告诉同学们:文学欣赏如果仅仅着眼于一个角度,局限于一个侧面,那只能是隔靴搔痒、舍本逐末、甚至会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王安石的这首诗说的是他身处飘摇不定的宦途,泊船瓜州渡口,与故乡总是隔山隔水思归不得,只好一次再次产生有家难回的失落感;至于句中“绿”字的有无,对于诗意可谓无关宏旨,倒是应以“又”字为诗眼,方能呼应“何时”的感叹,突出他年复一年思乡难归、无可奈何的情绪。同学们也终于明白,要领略文学作品的意境,一定要通览全篇,从自然景物、作品的色彩、作家处理感情的方式、情节的发展节奏、当时的社会背景去综合探究,才能切中要害,得其主旨,方为深入宝山,探骊得珠。

    第二,要在把握文学作品语言的基础上,对作品的意境进行初步分析。

    文学是运用语言的艺术。余光中先生曾说过:“我尝试把中国文字压缩、捶扁、拉长、磨利,把它拆开又拼拢,折来又叠去,为了试验他的速度、密度和弹性。”正是这种感性丰富的语言才体现了文学作品的意境美,而读者只有透彻地了解了语言文字所具有的意义和情味,才能真正感知作品的艺术形象,领悟作家的思想感情。叶圣陶先生也曾这样告诫我们:“文艺鉴赏还得从语言、文字的透彻了解入手。”因此,对任何文学样式、文学因素的分析,都必须首先抓住语言,把握住这一点,就能从整体上体味和领略意境。小说和戏剧的语言蕴涵作者的感情倾向,体现作者的表达习惯,本身就具有审美的价值。在指导学生分析小说和戏剧的意境时,应让学生抓住其中个性化的语言,仔细去品味、鉴赏。诗歌的语言是最凝炼的文学语言,被称为“世上最美的语言形式”。欣赏诗歌可以从语言的音乐节奏上去感悟,可以从字词的咀嚼中去感受,也可以从意象的捕捉中去品赏;散文有“美文”之称,阅读散文要通过品味语言,抓住语言中具有美感的因素进行开掘,披文入理、析事入情来感知其艺术形象。我在指导学生欣赏朱自清的名篇《荷塘月色》时,就注意让学生首先抓住语言,通过品味语言的抒情性、音韵美和图画美等特点,去领会文章淡雅、深邃、悠长的意境。这样,通过语言这一媒介,使学生获得了对文学作品塑造的艺术境象的具体感受和体验,从而引起他们思想感情上的强烈反应,得到了审美的感受,领会了作品包含的深刻内涵。

    在指导学生品析语言时,应提醒学生注意两个问题:一是品析语言切忌咬文嚼字,循章摘句。对作品字词句的理解,不要太拘泥于语法和事实,一定要和写作的表现和表达手法结合起来,否则,就会误入歧途。比如,苏轼有句名言:“春江水暖鸭先知”。对于“先”字古今有争议,学生对此理解也不同,有的干脆问我:难道江中的鱼虾、青蛙、鹅这些生物不比鸭先知水暖吗?我先向他们讲了李渔不懂“通感”的修辞手法,而嘲笑宋祁名句“红杏枝头春意闹”的趣事,然后再指导学生分析描写的手法(作者眼前恰是群鸭戏春水,而苏轼心灵冷寂,这是对比描写,反衬他的些许孤寂)。经过这样的引导,使学生逐渐认识到:“文学描写、意境的创造,并不是纯客观的,它灌注着作家主观的理解和愿望,形成了主客观相结合的审美情趣和理想”(《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第二点需要注意的是,品析语言一定要把简洁的语言描述复活为生动的艺术形象,从而再创造、再评价,最后才能身临其境初步领略意境。从这个意义上讲,语言分析是手段,意境的描述才是目的。

    第三,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吟诵能力。

    古人云:“三分诗,七分诵”,同样地,其他文学样式的意境往往也是在反复吟咏中最佳的浮现出来,这也是一个形象再创造的过程。叶圣陶老先生指出:“熟读名文,就是在不知不觉中追求语言的完美……仅仅讨究,只是知识方面的事物,诵读却可以养成习惯,使语言不期而然近于完美。”文学意境的浮现,并非由分析、归纳、演绎而来,而多是凭借反复诵读去熟参深悟。朗读应融汇着“涵咏”和“妙悟”,这样就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境界美、情感美,产生心灵的共鸣,起到愉情悦性的作用,这是领略意境的最简捷方式,也是文学欣赏的较高境界。语文教材中具有典型意境的文章很多,或明朗,或朦胧,或恬静,或悲壮……

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通过朗读,展开想象,体会其中蕴涵着的优美隽永的意境。在指导学生朗读时,一定要让学生读出语调,读出感情,读出韵律。还要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让他们出之于口,入之于耳,了然于心。必要时,还可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优化教学情境,从而引导学生进入特定氛围和意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

    在领略古典诗词曲赋的意境时,特别要指导学生采用吟咏的方法。我国古典诗词讲究韵律、乐感极强,平声仄声交错组合,具有美的旋律和和谐的节奏,只有采用吟咏的手段,才能调动各种感官来领略古典诗词曲赋跌宕起伏的节奏感、深邃的意境和抑扬顿挫的格律美。我在指导同学们欣赏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时,就反复指导学生朗诵,又配以切合情景的轻音乐,同学们吟诵得感情真挚,韵味悠长,充分领略了作品的声韵美、绘画美、意境美和人格美。我在教授古典名剧《窦娥冤》时,则指导几名同学用普通话吟咏,甚至利用学生心态情感的微妙变化引导学生吟唱(可用地方戏的曲调),将整体课堂导向了感情高潮的巅峰。吟至凄婉处,催人泪下;咏至悲愤处,令人扼腕;唱至激昂处,几欲奋起……师生在吟唱中充分领略了中国古典悲剧意境之悲壮和悠长。

    第四,领略意境一定要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

    意境的构成应当包括三个要素:意象、意象之空白、人们的联想和想象。领略意境的过程就是欣赏者的想象和情感体验的过程。通过联想、想象,鉴赏者可以“思结千载”“视通万里”,调动自己的文化知识、生活经验、情感思想等积淀而成的审美经验,把以前发生的事情,别处出现的事物融进意象空白之中,进一步补充、发挥,将文字符号形象化为生动活泼、色彩缤纷的生活画面,从而进入文学作品所创造的那个无限丰富和广阔的艺术空间,去思考和领悟作家寄寓在文中对社会历史乃至宇宙人生的思考和感悟。“要是鉴赏者不善于进行积极的想象或缺乏必要的生活体验,就不可能对作品的意境有深切的感受,也发现不了作品中的那些弦外之音,韵外之致。”(《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

    体味散文作品的意境时,要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逐渐去完成形象的补充,这样才能欣赏到作品的内容之美,境界之高,情致之雅,理趣之妙。领略诗歌的意境时,一定要指导学生用自己的想象来补充跳跃性的诗句和章节的间隙,使它们连贯起来。小说、戏剧中形象意境主要寄寓在环境、情节及人物形象中。所以,体味小说意境时首先要对人物、环境及情节描写进行分析,在这个基础上再进行积极想象,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去补充,去发挥,把作品中的形象变成自己头脑中的形象。否则,就不能对作品的意境有深切的感受。体味戏剧中的意境,展开想象时,则要善于通过语言这一媒介。因为戏剧本身要求剧中人的语言产生直接的表达效果。特别是戏剧善用潜台词,这样就给读者留下了充分的想象余地,增强了艺术的感染力。鉴赏戏剧,要充分运用语言这一媒介,想象作品所描绘的昔日异地的人物形象和生活情景。只有这样,我们体味出的意境才是高度的真实性和形象的直观性统一的产物,才是主观感情和客观景象高度融合的统一体。

最后一点,教师要做艺术王国里的一名“导游”,注重学生个性化阅读和鉴赏,使之获得对文学意境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大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欣赏文学要由教师指点一点门径,给一点暗示,单叫学生逐句听讲,那么,纵然教师的讲解是欣赏的妙旨,对学生来说只是听教师欣赏文学罢了。”这就是说,语文课是师生(特别是学生)共同的欣赏实践的园地,所有的教学活动都要以学生的阅读欣赏实践活动为中心,指导学生进行感受、品味、领悟、体验、思考,以此来发展学生的想像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 文学是一种审美的意识形态,文学作品的意境美具有飘忽、朦胧的特点,这决定了解读、审美体验和意义阐释的不确定性。这里面,教师的主导作用就是调动鉴赏主体学生自身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开展思维活动去和作者和作品对话,从而使他们获得个人独特感受和体验,进入到一种探究性和创造性的阅读鉴赏境界。在这个意义上,教师只是艺术王国的一个“导游”,文学的美景则主要靠学生自己去领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