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牟尼怎么变成mu了:徐向前元帅的二十个之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11:41:42

  1、 徐是第一个拥有和指挥飞机的我军将领
  一九三零年初,好运的红四缴获了一架好飞机,并一度用于战场上,这是我军最早的空军。

  2、第一个重创校长蒋介石之嫡系部队的红军将领
  一九三二年初,红四发动商潢战役,战斗中给予蒋嫡系精锐第二师以毁灭性打击,使之彻底失去战斗能力,其师长、蒋心腹汤恩伯等差点被俘虏,随后汤被撤职。这是蒋嫡系第一次遭受重大打击。

  3、苏家阜大捷是我军用兵最灵活最成功、效率最高的围点打援战役,也是不朽的战史典范。
  一九三二年二、三月间的苏家阜战役,红四两万来兵力,对决敌四万余,兵力装备都居绝对劣势,战略上更处于敌大包围圈中,却始终战役主动在手,围一点而再三打援,每打必准,一捷再捷,一月歼敌三万余,打得敌军还手之力都没有。
  此战充分体现了徐帅料敌准、应变敏、决策快、指挥活、作风硬、运兵灵、动作狠、招法凶、胆魄大、韧性足、决心坚的军事作战和指挥风格。

  4、徐帅指挥的鄂豫皖第三次反围剿是最出色最惊艳的反围剿作战
  一九三一年底,蒋组织了二十余万兵力,全面包围鄂豫皖苏区,准备对大别山根据地进行第三次围剿。徐帅指挥刚成立的红四方面军三万将士,趁敌部署未定,先发制人,出其不意地主动出击外线,飘忽奔袭,围点打援,左打一拳右踢一腿,东劈一刀西刺一剑,连续发动了黄安、商潢、苏家阜、潢光等四大战役,连战连捷,半年就共歼敌军40个正规团,六万多人,是自身兵力的两倍。这一战史奇观使得蒋的此次围剿还没开锣,戏台就被拆了。
  历史上的围剿和反围剿之类作战,可谓多矣,而红四这样粉碎围剿的作战,无疑是其中最精彩最卓绝的。

  5、红四的川陕反六路围攻是红军战史上战果最辉煌的一次战役。
  反六中,徐帅以八万(近半为未整训和装备的新兵)兵力,对阵川军二十五万,依据新的地理环境特征和各路敌军差异,因地制宜、因敌制宜地创造运用收紧阵地、主动防御、诱敌深入、主次不同、纵深突破、大包抄等战法战术,灵活沉着迎战,最终大胜,歼敌八万多,击溃近十万。

  6、第一个极其成功指挥大规模渡江战役的我军将领。
  一九三五年三月红四强渡嘉陵江之战,先巧后强,强中取巧,先声东击西的连串动作把守敌主力调开,又忽南忽北玩晕敌人,再隐蔽而迅猛地强渡,好调好彩,打得对手人仰马翻。
  如此规模强渡,得手之快,伤亡之小,难得一见。
  相比红一的强渡湘江,天上地下。

  7、西路军倪家营子突围,是战史上最离奇的突围战。
  一九三七年二月,长期征战戈壁绝地,深陷重围、孤立无援、弹尽粮绝、疲惫不堪的红军西路军(尚存万余人),在徐帅指挥下,好不容易从倪家营子血战突围而出,又击溃了追兵,转危为安之下,不是尽快脱离戈壁绝地,却突然蹊跷地主动转身,重新投入倪家营子敌军重围之中,真正的自投罗网。
  最终西路军没能支撑到中央承诺增援的50天(实际上就是100天也不会有援军)。两万余人的西路军几乎全军覆没,徐帅按组织安排离开部队,孤身千里走单骑回到延安。
  倪家营子为我军战史留下了悲壮、激烈、迷离、猜疑的一页。
  作为西路军二把手和军事主帅,徐帅对西路军的覆没,当然有其责任。但徐帅个人不可能决定和改变西路军的命运。当时的戈壁,对于西路军,是不折不扣的死地,唯离开,才有活路;否则,即使能多打点胜仗,也只是晚些消耗完而已,覆灭注定是早晚的问题。而能否离开,决策权不在徐帅手上,而在中央。一把手陈昌浩倒是有抗命权,可惜背着历史错误的沉重包袱,不敢象前任曾中生一样抗命(正因曾抗命被撤职,陈才得以取代之出任红四军政委),终使西路军丧失最后一线生机。
  风情个人认为,徐帅的责任,主要在于没有坚决反对返回倪家营子到底。这点徐帅在回忆录中是坦承的:“我在会议上没发言”。如果徐坚持反对、坚决斗争,陈是有可能接受徐意见的,毕竟徐才是军事上的主心骨,不可能一点不顾及、不考虑。

  8、临汾战役是我军战史中规模最大的一次使用坑道爆破战术攻克坚固城市的最佳范例。
  枪差炮缺,部队少历练,一般指挥员是不想碰、不敢碰临汾这类坚城的,个别碰了,多半也要半途知难而退。可徐帅碰了,且咬牙坚持住了,没钢炮就用土炮(挖地道),硬是啃下来了。
  没米?真的能妇,采把野菜,心灵手巧一样比米饭还香喷喷。
  烈火淬炼出来的临汾旅,是全军唯一一个被军委授予荣誉称号的师旅级单位。
  徐帅的一大特长是,善于因地制宜,进山就会唱山歌,不等不靠、就菜下饭,什么情况下都能一样饭饱肚圆。川陕的收紧阵地、运城战役、临汾战役等便是最佳证明。

  9、晋中战役是我军最精彩绝伦的运动战,也是古今中外运动战之难得经典。
  徐帅以六万(一半是刚血战后未经整补的野战军,另一半是未历征战的地方武装)兵力,对敌约十三万,一个月便神话般歼敌十万(其中正规军七万),席卷三晋,是我军精妙运用灵活机动战术最光辉最成功的运动战范例,不仅以少胜多,以弱胜强,更且以少歼多。
  军事指挥艺术的最高境界,无疑是能指挥敌人。此役徐帅就实现了对敌军的完全指挥,这才是就是奇迹产生的基础和保证。
  从指挥敌人这一点上,我军唯四渡赤水勉强可一比。

  10、太原战役是我军城市攻坚战中,攻克难度最大的
  所以难,有两方面:
  一、太原是国内战争中,城防工事最现代化、最坚固、最严密完备的城市之一。也是敌军防守最顽固最拼命的城市,尤其是前期。太原长期被围,后期更盼援无望、败局铁定,可守军始终不但无一建制部队起义,连建制部队投降也几乎没有,在国共争战中,大概是唯一了。特别是阎老西后面自己都跑了,可守军还依旧铁桶一团,死不降,阎老西的政治思想工作和控制力,真是不一般,直追共军。
  二、这是我军战史上,唯一一次我军兵力少于敌军(前半段:我军10万对国军13万),而且火力装备也不如敌军,缺少重炮,却敢于主动围城攻城,且能实现长期围城的大型攻坚战役,是以少围多、以弱围坚。其他所有的城市攻坚战,我军无不是兵力火力皆占据绝对优势下,才敢才能围城攻坚。

  11、红军时国共方面军/战区之军事主将中,最年轻的,更是最杰出的,也是最具代表性的。
  一九三一年底,红四方面军成立,兵力三万余,徐帅成为首任总指挥,时年仅30岁,并此后始终担任总指挥。同时期国共两军的方面军(战区)一级指挥员,也就数徐最年轻,是威镇四方、叱咤风云的、真正的少帅。
  论这一时期表现和战绩,无疑徐也是最出色、最辉煌的,令同时期的双方所有将领都黯然失色。
  徐帅自始至终率领着红四,孕生、经历、滋养、承担了红四所有的弱强、兴衰、胜败、荣辱,红四浴火成长的每一个艰辛脚印都深刻浸透着徐的才智、汗水、心血、煎熬。唯徐和红四浑然一体、密不可分,是红四胜利的象征和独一不二的旗帜。
  我深深理解,红一红四分裂时,徐帅的抉择,就象一位母亲不可能抛弃自己的孩子,这点和政治无关。客观看,即使在政治上,徐的抉择也是无奈的,更是必然的、恰当的和唯一正确的,避免了进一步激化红一红四的分裂,也避免了红四本身的分裂。
  有人忙着考证,徐帅其时是否说过“天下哪有红军打红军的道理?”这一句话。其实,有没有说过,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没有做过。分裂而不决裂,是陈徐的历史贡献。

  12、徐帅是直接指挥部队最多的红军将领
  红一红四会合后,成立前敌指挥部,统一指挥作战,徐帅任总指挥,指挥红一红四全部部队近10万,是为最。
  红一最盛时,也近10万,可没明确或具体由某人直接全部指挥过,最多是名义上的领导或指挥。

  13、徐帅是歼敌最多的红军将领
  全部红军歼敌总数没见过较准确的统计数据,我粗略估计约60万(拉杂零星的歼敌不计),而其中红四在徐帅指挥、参与指挥或领导下的歼敌达约36万左右,占60%左右。在其他方面军中,歼敌两三千的就可算较大战役了,而在红四那只是家常便饭。
  红军时期的徐帅,绝对天马行空,傲绝群雄,即使朱毛贺等相加,亦不能稍夺其锋。

  14、组织指挥的战役数量最多、类型最全,使用战略战术最成功、最丰富多彩的红军将领
  红三十一师时灵巧的游击战,红一师时转型的三战三捷三扩编,红一军时的初级运动战、红四军时的运动战,到红四方面军的规模战役,徐帅始终得心应手、游刃有余,继承中创新,以连串不断的胜利和神奇,将三百农民带成八万钢铁之师。期间,徐帅组织指挥的战斗战役远多过其他将领,且几乎仗仗特点不同、役役精彩,每每让人叹为观止;各种战略战术运用之奇、之灵、之多,更是他人难望项背的。
  游击战、运动战、攻坚战、防御战、渡江战、围点打援、诱敌深入、奔袭战、野战山战城战、巧战硬战、昼战夜战、转移战,等等,等等,可以说,红军所可能、能够和必须使用的十八般武艺,徐帅样样精通,且运用出神入化,每出招多克敌。

  15、黄埔军校军事上最杰出的黄埔生。
  
  徐帅是最富军事才华、最具胆略气魄、指挥成就最辉煌、战略战术运用最丰富灵活、战役最让人荡气回肠的黄埔生。
  红军时期,在国共两军的黄埔学生中,徐是第一个当上方面军军事主官的。其时的黄埔生中,国军中最高的胡宗南只是第一师师长,;共军里,陈赓是徐帅手下的师长,林彪不过是军团长。
  徐帅也是唯一一个能率领独立(短期为主要助手)指挥一支小游击队(300人)不断发展壮大成一个方面军(8万人)的黄埔生。徐帅连串不断的杰出军事指挥表现,使得其指挥能力从来没被人怀疑过,军事指挥权从没被削弱、变更或剥夺过。
  
  16、成功取得以少歼多的战斗战役最多的我军将领 
  一个战役或战斗里,若能以少胜多,或以弱胜强,已殊为不易,非优秀军事家则难能;至于以少歼多(战役歼敌比自身参战兵力还多),则为难上难了,许多优秀军事家别说做到,怕是想都未必敢想;而以弱对强、持寡敌众之下,还能以少歼多,则近神话了。
  可,徐帅就是能一再创造神话的人:
   名 称   年月  我部队  我兵力  敌兵力  歼敌数
 1杨平口战斗  30,06  红一师  1200   1200    1200
 2花园夜袭战  30,07  红一师  1200   1400    1400
 3苏家埠战役  32,03  红 四  2.2万  4万多    3万多
 4反三路围攻  33,02  红 四  近2万   7万    2.5万
 5反六路围攻  33,11  红 四   8万   25万   8万多
 6晋中战役   48,06  十八兵团  6万   13万   10万
  其数量之多,中外战史都极其罕见,而其真正能大展身手的机会和时间,却不多,满打满算,仅9年左右时间而已。
  我军其他将领同类战斗战役(歼千人以下小战斗不算)全加起来,可能都没徐帅一人的多。
  此外,还有太原战役,至少应该可算半个:
  我军围城时,兵力6万,敌守军8万(其中正规军6万);到开始攻击时,我军经增援和整补,达到8万余,敌守军同样增加到约10万(其中正规军近8万);到前半段攻击结束时,我兵力扩充到约10万,敌守军虽也有扩充和增援,但因被歼、投降、投诚,兵力下降到8万多,这是我军攻城兵力对比由劣转优的开始;到后半段总攻开始时,我增援十九兵团、二十兵团、东野炮一师,总兵力达25万,敌守军则下降到七万多,我军占绝对优势。战役总歼敌为13万多。
  从战役过程和整体形势上,客观看,十九兵团等的增援,只是锦上添花,不是雪中送炭。没有这增援,只靠原攻城部队,也绝对能攻下太原,只是早晚、难易、伤亡大小的问题。
  毛泽东说:战略上,要以少胜多;战术上,要以多胜少。可在徐帅那,战略上战术上都以少胜多,再平常不过了,就不值一提。

  17、投入产出比最高的我军将领,最值投资的军事家
  不论红军时期,还是解放战争时期,徐帅的资本投资收益率都是最高的。
  红军时,徐帅的红四历史短于红一,多数时间实力也弱于红一。红四最强时的八万,同样少于红一最强时的近十万。可红四总歼敌却是红一的两倍。
  解放战争时期,徐帅以五万余别人拣剩的地方部队做本钱起家,仅一年余的时间,就横扫三晋,全歼山西敌军近三十万。这种投入产出比更是任何人都望尘莫及的。

  18、成军整军治军能力最强的我军将领。
  鄂豫皖,从区区的三百农民,年余而三千兵强马壮之红一师,再年余而驰骋纵横大别山的三万红四铮铮铁军;大巴山,起手一万五的疲乏之师,不到一年,成了裹挟川陕的八万滚滚铁流;晋绥大地,病弱之躯,以五万余未历征战的地方武装为本,年余即横扫三晋,屡破坚城,鲸吞敌三十万,活演丑小丫傲视群雄之绝剧。
  徐帅手里似乎从没缺过人才将才。大肃反,割了一茬又一茬,可不能稍弱其缨;领新军,将生战、兵弱战、枪少炮缺,照样气吞万里如虎。其麾下总能虎将如云,狼兵无穷。最好地演绎和宣示了:“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没有无能之兵,只有无能之将”、“千军易得,一将难求”等等古谚。
  徐帅总是能化腐朽为神奇,且费时极短,似覆手之易,让人目瞪口呆,其成军整军治军之能力,堪称古今一绝。
  正是徐帅这种超强的能力,以及红四方面军成长历程里奇特丰富的战役战斗类型、多彩灵效的战略战术运用、狠硬快猛活的战斗作风,孕育和培养了一大批能征善战的虎将。解放战争时期,除一野则本身和红四没什么渊源外,曾担任其他各野战军主力纵队司令员的就有:二野陈赓、陈锡联、陈再道、王宏坤、王近山,三野许世友、王建安、陶勇、王必成、聂凤智、张仁初,二野程世才、胡奇才、刘震、韩先楚、洪学智,华野王新亭、郑维山等,可以说,出彩的纵队司令员大多为红四出身。
  还有任非主力纵队司令员的:詹才芳、胡炳云、陈庆先、周志坚、秦基伟、赵基梅等。
此外,更有李先念、徐海东、皮定均等传奇将军。  
  值得注意的是,和红四大批将领担任纵队司令员相比,担任纵队政委的红四人则少得可怜,我所知,即使以红四为本的二野都只有4纵谢富治、6纵杜义德、12纵文建武三人,而三野只有张仁初(先红四后红一)好象短期任过政委,四野只有九纵李中权,华北好象没有。从这种巨大差异,可以看出中央对红四人员是极其明显压制任用的,这更彰显了那些冒了头、甚至出了彩的红四出身之纵队司令员的难能和可贵。
  压制之下,尚群星闪耀,红四之厚实可见一般。

  19、赌性最强的的我军将领
  说到徐帅,论胆略和自信,粟郎堪比;论奇谋妙策,刘粟亦不差;论勇猛狠辣,彭总也许更强中强;可论到赌性,徐帅显然就独步江湖了。
  看徐帅的战役指挥,有时感觉他绝对是个想一夜暴富的以小博大的赌徒。一些在别人看来不能赌、亦无须赌的仗,徐帅都赌了,且常赢个干干净净、彻彻底底,让你在佩服其超人胆略坚毅和绝顶军事才华时,又不能不慨叹和羡慕其同样超人的好赌运。
  我甚至有过奇想:情场失意,赌场得意,徐帅的好赌运是否和其妻子被杀害有关,是冥冥上天的补偿?

  20、经历最坎坷最曲折最传奇,最坚韧最坚忍的、最被埋没、最具悲剧性的我军将领。
  传奇足迹:
  穷孩子、学徒、师范生、乡村教师、失业、黄埔生、军阀部队有职无权的小军官、黄埔武汉分校教官、广州起义工人赤卫队联队长、起义军团党代表、海陆丰失败的师长、大别山成功的游击战和重生的红31师师长、不断胜利中快速成长的红一师及其师长、混编后的红一军副军长、足智多谋的红四军参谋长、再接再厉的红四军和越头而上的新军长、辉煌璀璨的红四总指挥和威镇四方的四大战役、四次反围剿的血战和失利、艰险跋涉苦战重围的成功千里转移、大巴山的重整旗鼓、反三的再铸辉煌、进攻进攻的三次战役、反六的一览众山小、巧取强渡嘉陵江、迎接中央和红一、会合及争执、分裂和南下、百丈关的惨烈和失利、康巴的滞留、重新北上、悲壮的戈壁征程、西路军的覆灭和离队、孤身脱险千里奔延安、屈尊的八路军129师副师长、小试牛刀的响堂铺战斗、冀南开辟根据地和平原抗日、山东八路军第一纵队司令员的繁杂时日、延安休养的抗大校长、整风、七大及中央委员、解放战争前期雪藏的宝刀幕后的名角、一再争取来的跑龙套(无可用之兵的晋冀鲁豫军区副司令员)、巧妇的无米之炊(战运城)、意志的的胜利(克临汾)、鬼斧神工的晋中战役、太原你好、迟来的道歉(不能上任的建国首任总参谋长)、好士兵的梦想--元帅。
  海陆丰失败,鄂豫皖重来;大别山失守,大巴山再起;戈壁滩覆灭,蛰伏十年,三晋书神奇。苏家埠、反六、临汾,等等,在在见证着徐帅的韧。“坚持最后五分钟”,徐帅一生都这样坚韧地坚持着。
  老婆被抓,不能乱心搅行,四大战役震华夏;冷藏冰封,不能削志抑能、横扫三晋如卷席;坚忍至哉。
  受尽委屈又无力回天、却不能脱责,背负西路军覆灭的无妄之名,埋没一;红四总指挥屈任129师副师长,埋没二;解放战争大戏开锣,徐这名角却被冰封,埋没三;再三请战,得来是跑龙套,埋没四;红四的丰功伟绩、奇战神役,却受政治影响而几近湮灭,埋没五。
  叱咤风云、天马行空、屡创奇迹的红四总指挥,却摊上一个无力回天的西路军之败,无端戴上全军覆没的帽子;服从组织决定离队,又凭空蒙上弃军脱逃的恶名。冤屈?倒霉?
  其实在当时环境条件下,陈徐离队,对个人,未必更安全(我甚至觉得更危险,只是陈徐运气好而已);对部队,是少了指挥力和凝聚力,可也少了匪首这个敌人的最大目标,敌人就减了赶尽杀绝的动力。而且,既已决定分散突围,那陈徐留队的必要性本身大减。
  因为老婆被抓(后来才知被害),还遵守组织纪律、政治纪律,没有干涉,就被说是无情无义的懦夫。
  可无情无义的人,会两任妻子亡后,都过几年才再娶?需要说的是,徐帅的第三任也是最后一任妻子,是战友曾中生的遗孀,而不是当时普遍时髦找(甚至换)的漂亮的青年女学生。
  真的懦夫,会经历了海陆丰惨败的生死考验后,还敢冒死在大别山重试一回?
  真的懦夫,会是经常亲临前线指挥,中弹负伤后还坚持指挥完战役的堂堂总指挥?
  因为挺过了大肃反,就被个别人指为肃反帮凶。可难道,因为肃反扩大化冤杀了许多好人,就能反证活下来的必是坏人?指徐帅为夺上位,而帮忙陷害了许旷两位曾经的上级。可时间上,分明远在许旷被整肃之前,他俩就已经反变为徐帅的部下了。徐帅任红四军军长时,曾中生是军政委,许继慎、旷继勋都是其下面的师长,此时谁都没被肃,何来徐谋害他们才爬上去之说??许最早被肃,是此后约半年时间;旷、曾后来被肃,则是约两年后的事了。难道徐帅此时要夺下位?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可这些胡放屁者,怎么也得先下足研究历史的工夫,免得让人笑话其祖宗怎么会有这样满嘴喷屎的不肖子孙。
  有人说最具悲剧性的是彭总,可我看法相反:彭总才是最幸运的!作为一个演员,最大的悲剧莫过于没有舞台!最大的幸运莫过于死在舞台上!
  彭总,该他的舞台占到了,本轮不到的最大最好舞台(抗美援朝)也抢到了,写下了自己波澜壮阔的千秋一页,幸甚伟哉!至于建国后的风风雨雨,彭也可说是得其所哉,丹心留汗青,何悲之有?
  徐帅,一个已实践雄辩证明的天才演员,大戏开场时,却被长时间冷藏在幕后,好不容易争取出次台,却是跑龙套。这才是真悲剧!
  好在徐帅实在坚韧坚忍、实在雄才伟略,给点阳光就能灿烂无比,跑龙套也跑出了绝世满堂彩!这才让其自己不被完全湮灭。设若徐帅始终被冷藏,后来的元帅是否肯定还有他一份??不是元帅,后人(包括我、你)是否还会有所注视他?他所创造的起起神话,是否会被历史和政治的尘埃埋没得更深,更深?
  
  
  文终至此。特别欢迎指教挑刺。
  曾看过一文《徐向前的十八个第一》,觉得有些地方不是很恰切,有些取角不是很恰当,有些论述不够深入,便想改改搞个修正版,可一直没时间或心情。
  现在有时间和心情了,干脆自己重写,来个风情版的。可好不容易凑够写完,怎么看都有盗版之嫌,为避嫌,又生增了两个,是为二十个之最。

  许继慎、旷继勋的军事一把手位置,都是中央拿下的,不但和徐帅没关系,甚至和张国焘也没关系。曾中生则从未任过军事主官,更和徐帅没过什么任职冲突。

  30年3月,中央派许继慎任新建的红一军军长,徐向前任副军长兼红一师师长。
  31年1月前后,中央空降曾中生任鄂豫皖特委书记兼军委主席,旷继勋取代许继慎的军事主帅位置,出任新组建的红四军军长,军政委余笃三,徐向前任军参谋长,许继慎任十一师师长。此后,许继慎的职位一直都没再高于徐帅,或为徐帅平级,或为徐帅部下。而此时,许继慎并没被整肃,甚至张国焘都还没来。许被整肃是10月以后的事。
  4月间,沈泽民、张国焘、陈昌浩等先后到大别山。
  5月,红四军领导层调整,军长仍为旷继勋、军政委改为曾中生,不再设军参谋长,徐帅改任十三师师长,许继慎改任十二师师长,余笃三降任十一师政委。
  7月,旷继勋因反驳中央对其为立三路线的定性,被中央降职为十三师师长,徐帅升任红四军军长,军政委仍为曾中生。
  9月,因南下问题上的坚持和鸡鸣河会议公然对抗张国焘,曾中生被免去军政委,由陈昌浩取代。实际上,这是整个红四军中高领导层对张国焘方针的反对。向中央的说明报告,就是以曾中生、徐向前、刘士奇(军政治部主任)联名的。但当时体制是政委最后决定制,所以板子最后都落到了曾一人头上。
  到此,旷、曾都没因被降职、免职而受到整肃。两人被整肃是两年后在川陕苏区的事了。

  可见,除了曾的免职和张有关系外(而曾的职务和徐帅没任何冲突),许继慎、旷继勋降职,是中央的手笔,不但和徐帅没关系,甚至和张国焘也没大关系。尽管后来是张整肃了他们。

  所以,说徐帅为向上爬而陷害曾许旷,纯属满嘴喷屎。奉劝这类不肖子孙,不要再无凭无据地胡说污蔑(对任何人),否则总会有喷屎喷到自己祖宗身上的时候。
  
  至于说到徐帅对肃反的态度,没有相关资料,不好妄断。首先,分工上,肃反和徐帅关系不大。其次,态度嘛,作为党员,想来徐帅还是站在党组织(张)一边的可能性更大。党如犯错,徐帅当然也有一份,这万分正常,没什么可奇怪的,更没什么见不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