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东职业技术学院网址:[育儿] 从"孟母三迁"谈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7:00:54
关闭 口袋小管家:想永久保存这文章吗,+创建一个口袋 随时把喜欢的文章保存下来
[育儿] 从"孟母三迁"谈起 [原文地址]
分类:悟尚 |修改 |删除 |被59人转藏 |推荐到分类 | 2009-08-05 13:04:47
手机口袋:用手机阅读我收藏过的文章?
',1)">

【语 出】  西汉·刘向《列女传·卷一·母仪》:“孟子生有淑质,幼被慈母三迁之教。”
【解释】  孟轲的母亲为选择良好的环境教育孩子,多次迁居。以防他学坏。
【典故其一】  (原文)昔孟子少时,父早丧,母仉[zh?ng]氏守节。居住之所近于墓,孟子学为丧葬,躄[bì],踊痛哭之事。母曰:“此非所以居子也。”乃去,舍市,近于屠,孟子学为买卖屠杀之事。母又曰:“亦非所以居子也。”继而迁于学宫之旁。每月朔(shuò,夏历每月初一日)望,官员入文庙,行礼跪拜,揖[yī,拱手礼]让进退,孟子见了,一一习记。孟母曰:“此真可以居子也。”遂居于此。
(释文)从前孟子小时候,父亲早早地死去了,母亲守节没有改嫁。有一次,他们住在墓地旁边。孟子就和邻居的小孩一起学着大人跪拜、哭嚎的样子,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孟子的妈妈看到了,就皱起眉头:不行!我不能让我的孩子住在这里了!孟子的妈妈就带着孟子搬到市集旁边去住。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邻居的小孩,学起商人做生意的样子。一会儿鞠躬欢迎客人、一会儿招待客人、一会儿和客人讨价还价,表演得像极了!孟子的妈妈知道了,又皱皱眉头:这个地方也不适合我的孩子居住!于是,他们又搬家了。这一次,他们搬到了学校附近。孟子开始变得守秩序、懂礼貌、喜欢读书。这个时候,孟子的妈妈很满意地点着头说:这才是我儿子应该住的地方呀!
后来,大家就用“孟母三迁”来表示人应该要接近好的人、事、物,才能学习到好的习惯!
【典故其二】  (原文)孟子幼时,其舍近墓,常嬉为墓间之事。其母曰:“此非吾所以处吾子也。”遂迁居市旁。孟子又嬉为贾人炫卖之事。其母曰:“此又非吾所以处子也。”复徙居学宫旁。孟子乃嬉为俎豆揖让进退之事,其母曰:“此可以处吾子矣。”遂居焉。 及孟子长,学六艺,卒成大儒之名。
【译文】  孟子小时候家离墓地很近,就常常玩办理丧事的游戏,他母亲说:“这不是我可以用来安顿儿子的地方。”于是搬迁到集市旁边,孟子又做学商人卖东西的游戏。他母亲说:“这也不是我可以用来安顿儿子的地方。”又搬家到学堂旁边。于是,孟子就又做些拱让食物的礼仪的游戏,他母亲说:“这里可以用来安顿我的儿子。”他们就在那里住了下来。等孟子长大成人后,学成六艺,获得大儒的名望.孔子以为这都是孟母逐步教化的结果。
【注 释】  ① 舍:住屋。
② 所以:用来。
③ 处子:安顿儿子。
④ 市:市场。
⑤ 贾人:商人。
⑥ 炫卖:边喊边卖。
⑦ 学宫:学校。
⑧ 俎豆:古代祭祀用的两种盛器,此指祭祀仪式。
⑨ 揖让进退:即打躬作揖,进退朝堂等古代宾主相见的礼仪。
⑩ 焉:“于之”的合音,在那里。
【寓 意】  环境造就人才,环境也淹没人才,只有良好的人文环境才好。
良好的人文环境对人类的成长和生活而言是十分重要的。现代的人们不仅要求高品质的物质生活,更需要高品位的精神生活。
给人很多的思维.在个人空间,在居住方面,在社交圈里.在生活中,环境造就人才,环境也淹没才人
说明社会环境与一个人、特别是青少年的成长有直接的关系。孟子后来成为大学问家,与社会环境对他的熏陶感染有很大关系。
空间应该适应、助益人的生长。在人们脱离不了市,不能任意选择栖居的。
家庭教育对子女成长起重要作用。孟母三迁,说的足孟子母亲为了教育孟子和为了孟子的成长而三次选择居住环境的故事。这则故事又叫“孟母择邻”、“慈母择邻”。孔子认为:“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论语·里仁》)这和“孟母三迁”故事一样,都强调了选择居住环境的重要性。
“孟母三迁”故事为历代所称述。如,东汉赵岐《孟子题辞》:“孟子生有淑质,风丧其父,幼被慈母三迁之教。”宋代苏拭作《崔文学甲携文见过》:“自言总角岁,慈母为择邻”。元代关汉卿《蝴蝶梦》:“想当年孟母教子,居心择邻;陶母教子,剪发待宾。”等等。“孟母三迁”成为后世母亲重视子女教育的典型,影响至今。
【孟母断织】  【原文】
孟子之少也,既①学而归,孟母方绩②,问曰:“学何所至矣?”孟子曰:“自若也。”孟母以刀③断其织。孟子惧而问其故。孟母曰:“子④之废学,若我断斯⑤织也。夫君子学以立名,问则广知,是以⑥居则⑦安宁,动则远害。今而废之,是不免于斯役,而无以离于祸患也。……”孟子惧,旦⑧夕⑨勤学不息,师事子思,遂成天下之名儒。君子谓孟母知为人母之道⑩矣。——选自《列女传》
【注释】
①既:已经。②绩:把麻纤维披开再连续起来搓成线。这里指织布。
③以刀:用刀。④子:古代指你。
⑤斯:这。⑥是以:因此。
⑦则:就。⑧旦:早晨。
⑨夕:泛指晚上。⑩道:法则、方法。
【译文】
孟子小的时候,有一次放学回家,他的母亲正在织布,(见他回来,)便问道:“学习怎么样了?”孟子(漫不经心地)回答说:“跟过去一样。”孟母(见他无所谓的样子,十分恼火,)就用剪刀把织好的布剪断。孟子见状害怕极了,就问他母亲:“为什么要发这样大的火?”孟母说:“你荒废学业,如同我剪断这布一样。有德行的人学习是为了树立名声,问才能增长知识。所以平时能平安无事,做起事来就可以避开祸害。如果现在荒废了学业,就不免于做下贱的劳役,而且难于避免祸患。”孟子听后吓了一跳,自此,从早到晚勤学不止,把子思当做老师,终于成了天下有名的大儒。有德行的人认为孟母懂得做母亲的法则。
《三字经》中关于孟母三迁和孟母断织的内容;
《三字经》从第25个字开始,用了12个字的笔墨叙述了孟母三迁的故事:“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故事讲的就是孟母为了使孟子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曾经三次搬家。孟子不努力学习,孟母气愤地割断正在织布的纱线,以此教育孟子坚持不懈地学习的事。
【请注意:】
“孟母三迁”的“三”字的意思为“多次、屡次”解释,而不是简单的“三次”的意思,因为孟子的母亲是在三个地方之间搬迁,即:居住之所近于墓、近于屠、学宫之旁,搬迁的次数实际上是两次。“三”字类似的用法如“韦编三绝”等。

[故事] 孟母三迁
孟子是战国时期的大思想家。孟子从小丧父,全靠母亲倪氏一人日夜纺纱织布,挑起生活重担。倪氏是个勤劳而有见识的妇女,她希望自己的儿子读书上进,早日成才。
一次,孟母看到孟轲在跟邻居家的小孩儿打架,孟母觉得这里的环境不好,于是搬家了。
又一天,孟母看见邻居铁匠家里支着个大炉子,几个满身油污的铁匠师傅在打铁。孟轲呢,正在院子的角落里,用砖块做铁砧,用木棍做铁锤,模仿着铁匠师傅的动作,玩得正起劲呢!孟母一想,这里环境还是不好,于是又搬了家。
这次她把家搬到了荒郊野外。一天,孟子看到一溜穿着孝服的送葬队伍,哭哭啼啼地抬着棺材来到坟地,几个精壮小伙子用锄头挖出墓穴,把棺材埋了。他觉得挺好玩,就模仿着他们的动作,也用树枝挖开地面,认认真真地把一根小树枝当作死人埋了下去。直到孟母找来,才把他拉回了家。
孟母第三次搬家了。这次的家隔壁是一所学堂,有个胡子花白的老师教着一群大大小小的学生。老师每天摇头晃脑地领着学生念书,那拖腔拖调的声音就像唱歌,调皮的孟轲也跟着摇头晃脑地念了起来。孟母以为儿子喜欢念书了,高兴得很,就把孟轲送去上学。
可是有一天,孟轲逃学了。孟母知道后伤透了心。等孟轲玩够了回来,孟母把他叫到身边,说:“你贪玩逃学不读书,就像剪断了的布一样,织不成布;织不成布,就没有衣服穿;不好好读书,你就永远成不了人才。”说着,抄起剪刀,“哗”的一声,把织机上将要织好的布全剪断了。
孟轲吓得愣住了。这一次,孟轲心里真正受到了震动。他认真地思考了很久,终于明白了道理,从此专心读起书来。由于他天资聪明,后来又专门跟孔子的孙子子思学习,终于成了儒家学说的主要代表人物。
阅读后回答:
1、孟子的母亲为什么搬家?
2、下列那句成语可以概括本文的主要的含义?
A.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B.远交近攻
C.近水楼台
3、你觉得孟母的做法对吗?为什么? ( 以上资料网摘于: 百度百科)
从"孟母三迁"谈起
战国时期的墨子一次见到纯白无染的丝线后,禁不住流下眼泪来,因为这纯白无染的丝线可以染成黄色,也可以染成黑色。
对老一辈读书人来说,"孟母三迁"的故事实在是再熟悉不过了。《三字经》里说:"昔孟母,择邻处。"孟子是儒家的"亚圣",地位仅次于孔子,"孟母"是他的母亲。现在人们常说,每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个伟大的女性。这句话未必是真理。但很适合孟子。
孟子是离孔子故乡曲阜不远的邹县人,孩提时代,就死了父亲,母亲仉氏(一说李氏)依守妇道,守节度日。她家居住的地方离墓地很近。孟子耳濡目染,就爱学些筑墓、埋棺、哭丧之类的事情。孟母见了,说:"这个地方不适合孩子居住。"就离开了,将家搬到街市上。新家离屠宰场很近,孟子学了些做买卖和杀猪宰羊的事情。孟母见了,又说:"这个地方还是不适合孩子居住。"接着又将家搬到学校旁边。孟子就在游玩中学些摆放祭器、跪拜行礼、揖让进退之类的事惜。孟母见了,终于松了一口气,说:"这才真是适合孩子住的地方。"于是就在这里定居下来。孟子后来在学术上能够有所成就,实在与孟母选定的这个教育环境的熏陶密不可分。
"孟母三迁"的故事逐渐流传开来,成为封建社会启蒙教育中最为习见的经典范例。足见儒家对教育环境是多么重视。耳濡目染往往会造就一个人的习好和品性。战国时期的墨子一次见到纯白无染的丝线后,禁不住流下眼泪来,因为这纯白无梁的丝线可以染成黄色,也可以染成黑色。儿童的心灵晶莹透澈,就像这纯白无染的丝线一样,可以成长为有仁爱心肠的有用之才,也可能变为十恶不赦的罪人。或许孟母不一定有多少文化修养,但一定生活在一个儒家文化传统浓郁的氛围里。否则,她为什么要守节不改嫁,不为孩子找一个教育他的继父?她为什么对礼仪文明如此向往,非要以揖让有礼为可学?我们从孟子后来继承儒家衣钵,倡导有浩然正气的大丈夫人格上,不可以隐约看到孟母本人的影子吗?
读了"孟母三迁"的故事,人们往往觉得儒家十分重视教育环境。是的,这没有错。但仔细一想,其中应该还有这样的蕴含:身教重于言教。或者说,使教育环境真正起作用的因素还是施教者本人的言行品德。孟母以自己的价值追求和果毅行动深刻影响了孟子的未来,这已经很说明问题。我们再来看儒家圣贤先师的做法,他们何尝不是以自己的实际行为润泽着莘莘学子?孔子和孟子的学生把他们老师的言行记录下来的做法,就是很好的例子。静下心来,我们看看自己,我们教育孩子要做这,不要做那,应该如何,不应该如何的时候,我们自己又能够做到多少?坚持多久?
《三字经》中紧接"昔孟母,择邻处"之后是这样两句话:"子不学,断机杼"。一次孟子离家求学,刚离家不久就回来了,孟母见到他,没有痛哭流涕,数说自己如何白费了苦心,而是"当机立断":她当着孟子的面,把快织好的布一剪而断,并告诫孟子说:"学习如织布,织布半途而废就像我割断的线一样;学习半途而废,将来不堪造就。"这真是一位智慧而果决的母亲。她很容易让人想起另一位伟大的母亲--陶侃的母亲湛氏。《世说新语·贤暖》记载说,陶侃年轻的时候,做管理捕鱼事务的小吏,曾经派人送一罐 鱼孝敬母亲湛氏。湛氏非但没有高兴地接纳,反而把鱼封好吩咐来人送回去,并写了一封书信责备儿子说:"你做官吏,把公家的东西送我吃,对我不但没有好处,反而增加了我的忧虑。"是哪里来的智慧和勇气让两位母亲成就两位不朽的儿子?不正是她们本人对儒家优秀人格固守的结果吗?试想,如果孟母不抱守向往文化教养的理念,如果陶母没有清正廉洁的价值追求,我们还会见到在文化长廊中熠熠生辉的孟子和功业丛林里卓然屹立的陶侃吗?离孩子最近的人往往最容易产生春雨润物般的影响。母亲对孩子的影响如此,老师对学生的影响也是如此,一位品行高尚的老师总是让学生觉得"瞻之在前,忽焉在后"(《论语·子罕》),因为除了"授业""解惑",老师还应该"传道"。孔子的高足多少都带有孔子的气度,其中原因除了学业上的传承,关键还是文化理念和道德追求上的自觉影随。比如那位勇猛得有些粗率的子路,临死的时候居然还不忘老师的教诲,把帽子戴正,把帽带系好,那种对君子人格至死不渝的实践,令人感慨,令人动容!
实际上教育不仅仅是针对孩子而言的。教育是个大问题,哪能仅是孩子的事情呢?又哪能仅是某一人生阶段的事情呢?教育是整个社会,整个人生的大问题。儒家对此有非常深刻的见解和实践。礼乐教化不就是对全体民众的一种教育吗?整个社会形成一种良好的风气,自然人人可以享受到孟母一样的关怀。做母亲的也不必为搬家费尽心思。儒家的教化观实在是面对全体百姓的一种全民教育。"礼失则求诸野",儒家的礼乐教化本来就有因循传统礼俗的一面,行之既久,就成为新的礼俗,成为一种特殊的教育氛围。一个人一生下来,不管他有没有受教育,识不识字,他都已经浸润在这种长幼有序、人伦有礼的氛围当中。比如一位受人尊敬的乡下老太太,她一字不识,但她却十分懂得礼尚往来,孝敬长辈,爱护小辈。是谁教育了她?我们可以说是她的长辈,但又不完全是。在根本上,这是饱受儒教风俗传统熏染的结果。使教育成为针对全民全社会的礼俗氛围和成长环境,儒家可谓做得极为出色!教育不但是广润的,也应该是终生的;不是一次性,也不是阶段性的。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述而》),这恐怕不只是针对学生说的,而应当是对每一个要求上进的人。人生在世哪能一生下来就成为钢铁一样的人才,连刘琨这样的英雄身陷狱中时都曾经感叹:"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重赠卢谌》),平常人迫于时势,又如何不对真善美的坚持产生动摇?"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实际上,不仅是因为理想的高远,而且是因为追求理想的人需要在追求中不断磨练自己、教育自己,"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夫,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把自己从一堆矿物冶炼成一块铁,从一块铁锻炼成一块钢,从一块钢锤打成锋利的宝剑。只有当一个人身在庙堂之上,心无异于江湖之中,身在丝竹声色之中,心无异于朗朗晴空,高高地把精神升华于污染源之上,这时,一个人大约才可以暂时免除教育吧。孔子不就自己教育了自己一生吗?他这样评价自己:"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述而》)为了自己的理想,他历尽磨难,年轻的时候多能贱事,长大后奔波于列国,困窘的时候汲汲如丧家之犬,晚年献身教育,培养弟子,也培育理想的火种,对理想始终不渝。然而,他自己却在磨难中不断纯粹自己的人格修养和学问造诣,终成一代圣贤,万世师表。活到老,学到老,是学知识,也是学做人,是为了教育学生,也是为了自我教育。
孔子一生从心所欲不越规矩,对事对人无可无不可,与各种人事打交道而不改本色。然而一般人恐怕就需要不断地修养。因此,成长的环境,从事的职业,交际的人物也就成了教和自我教育的大问题。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又说:"常在水边走,哪能不湿鞋。"我们今天的理想价值观是:职业没有贵贱之分,都是为人民服务。这在等级社会里当然行不通。职业会为每一个人打上鲜明的烙印,特别是有些职业与儒家理想中的道德要求相距甚远,或者说,那种职业很不容易培养出符合儒家道德观念的人才。"孟母三迁"的故事,就透露出这样的信息。比如,在孟母的眼里,治丧业、商业和屠宰业等不利于孩子的教育,至少在那个时代是如此。儒家传统观念轻视商业,认为商业不利于君子人格的培养,因为商人往往唯利是图,斤斤计较,容易忽视道德的目标。治丧业属于丧礼的范围,只是替人哭丧之类的事情有些"鄙下",而屠宰业更是如此。一句话,孟母眼里的"三业"都属于劳力者做的鄙事。难怪孟子说:"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孟子·滕文公上》)当然,孟子的观念在学术根源上还是孔子思想。一次,孔子出身低贱的学生樊迟请教种庄稼、种菜的事。孔子说自己不如老农、老园丁。等樊迟离开后,孔子说:"樊迟真是个'人'呀!"孔子以为种地、种菜之类的体力活是下等"小人"做的事,不是君子该关心的,君子应该关心国计民生、仁义道德之类的大事。教育的功利目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是让受教者从事一种文化含量大、文明程度高的职业,而不是依赖本能和体力去生存的职业。通俗一些就是做白领,不做"灰领"。孔子虽然说过,如果天下有道,拿鞭子赶马车,他也做,但实际上永远不可能,因为社会永远不可能达到没有任何矛盾的纯粹理想状态。因此,在社会发展的一定阶段,如何择业也就成为一个人如何选择教育自我的价值选择。在《报任少卿书》中,司马迁感于入狱时所遭受的狱吏的侮辱,愤慨地说:"削木为吏义不可对",就是用木刻成狱吏,放在旁边警示自己,以免会犯事去受狱吏的侮辱。可见,在等级社会里,狱吏这个职业是如何腐蚀着人的灵魂,它容易令人变得残暴险诈,没有人性。读一读清人方苞的《狱中杂记》,看看里面"胥吏"的所作所为,也可以感受到这一点。因此,谨慎择业也成为儒家的重要教育观念。择业无非分为"劳心"和"劳力"两途,儒家主张"学而优则仕",出仕做官自然是"劳心",是需要"劳力"者贡献财物奉养的。至于后来"朝为读书郎,暮登天子堂"的教育追求,更把原始儒家培养济世弘道者的教育目的庸俗化了。
显然,儒家鄙视体力劳动的教育观念是偏颇的,隐士亲自耕种的做法为之做了反面注脚。所以在《论语》里,自耕自食的隐士们总是嘲笑孔子,要么说他"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论
语·微子》),要么就高傲的警示他:"往者不可谏(止),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论语·微子》)。晋代不愿意为五斗米折腰的大隐士陶渊明,一辈子固穷守节,很有些颜回的气度。然而,他就不同意孔子轻视劳动的观念,说:什么都不干,怎么能心安?委婉的批评孔子说:"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瞻望邈难逮 (看看遥不可及),转欲志长勤。"(《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之二)陶渊明以田园劳动为基础,才磨炼出不同于一般士人的高尚品节。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庄子甚至认为道"在屎溺"(《庄子·知北游》),所从事的职业和活动不应该成为教育的障碍,哪一种职业、哪一种历练不可以成为人格的磨刀石?
选编自 :《中华文化画报》 文/石红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