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匀二中校服:别想忽悠“粉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0:19:27
别想忽悠“粉丝”

朱春奎 《 人民论坛 》(2011年第16期)

    据有关报道,广东东莞9个党政机关开微博,粉丝多达11万。微博时代兴起,官方微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类似于广东东莞这样的官方微博群还有很多。官方微博大兴背后,有一些问题也引起了关注和讨论,比如微博的管理等,目前党政机关的微博开的多,但有专业人员维护的少,而开了微博的官员对于是否曝光官方身份,也存在争议,此外党政机关以及官员个人微博上的言论尺度应该如何把握,意见并不一致,有人觉得尺度应该尽量放开,有人觉得该删的要删,尺度要在互动中摸索。我们应该如何认识这些问题?官方微博到底要如何开呢?

    随着网络的发展,政府与群众互动的方式与时俱进地进入了微博时代。作为一种快捷的迷你型博客,微博已经成为各国政界与民众交流的重要方式。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中国逐渐迈入世界强国之列,有些国外政要,如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也开通了中文微博。2010年,曾被誉为中国微博元年,微博异军突起成为备受追捧的舆论新阵地,对“网络问政”日益重视的政府机构和官员第一时间进驻微博,尝鲜官民互动网络新模式。在中国,微博作为新兴媒体,也被越来越多的各级政府所采用。时至今日,党政机构和官员微博已覆盖从中央到地方多个行政层级以及众多职能部门,政府机构与官员开微博已然成为一种趋势。

    微博是政府发声的新渠道

    本质上,政府微博与电子政务、官方网站、官方博客这些平台与渠道一样,包含两个内在问题:一个是政府对信息时代趋势的态度是什么,怎么看待网络技术与手段;一个是政府在信息公开、公共服务上的基本品质与形象。微博使得基层部门可能存在的欺上瞒下行为变得更加困难,上级领导更容易掌握下面的实际情况,降低了上下级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更加有利于社会治理。同时,微博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自下而上的基层民意表达渠道。政府微博在畅通官民对话渠道、拉近官民距离、塑造政府机构亲民形象方面的无形收益也相当可观。作为融合多种媒介形态传播特点的新型传播工具,官方微博以其信息发布的权威性、便捷性、实效性和信息的综合性、互动性的特点,亮点频现,优势凸显,成为政府发声的新渠道。

    微博并非唯一渠道,谨防政绩风

    值得注意的是,微博虽然是政府发声的新渠道,但绝不可以把它当成唯一渠道。政府可以通过网络平台与一些民众沟通,但也有大量民众可能并不在这种联系之内。作为一种政府行为,开微博是一件不必过于兴奋的事情。当年政府网站兴起的时候,也是成绩多多,风风火火,现在来看,里面的问题不少。有多少地方的政府网站能够脸不红心不跳地说:“我们的网站已经是公开政府信息的重要渠道”?还有为方便服务的各类政务信箱、论坛,又曾出过多少让人遗憾的故事,甚至沦为公众舆论的笑柄?

    “微博问政”应注意的五个问题

    官方微博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必然会遇到一些挫折与争议,但我们需要将“微博问政”进行到底。为此,官员开办微博至少需要把握好五方面内容。

    一是要提高认识,明确微博不是官员走秀台,官方微博要给力公共管理,而不是沦落为“网络民主秀”。政府开设微博,是顺应时代潮流、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需要。政府利用网络发布信息、倾听民声,本是顺理成章的,民众需要的不是亲民的姿态,而是有关自身利益和公共利益的切实解决。微博问政提出了一系列的尖锐问题:谁来问政?向谁问?能否问出结果?如果不能回答这些,官方微博就沦为官员走秀的“T型”台了。

    需要强调的是,“网络民主秀”是很危险的,因为“网络民主秀”面对的是数以万计的网民,一旦他们发现“秀场”的存在,便可能抓住“秀话”(为作秀而讲的冠冕堂皇的话)要求落实,落实不了便会产生反效应。官员如果既想赶网络民主的时髦,又不想被日趋多元、日趋庞杂的网络利益诉求弄得筋疲力尽,就必须找到实现网络民主的长效机制。

    二要坚持“微博问政”的常态化与制度化。没有制度的推动,官方微博很可能会成为“一阵风”,只在某个时间节点上热度特别高,而一旦过去就迅速降温。同时,没有制度约束,官方微博也完全有可能成为一种因人成事的现象,随着领导的更换而变得不稳定。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如果政府能建立健全收集、分类、交办、督察、反馈的微博问政链条,形成网上听民意、汇民智、聚民心的长效机制,以此促进与网民通畅、充分、有效的沟通与互动,将极大地提高政府执政能力。

    三是官员开微博要处理好个人与公职身份的关系。政府机构和名人的微博大多都会拥有众多的“粉丝”,只要他们参与到公共事务的话题中,即使观点再普通、再大众,或者只是无意中发表的一点意见,往往都会被其庞大的粉丝群将话题传播开去。党政机关和官员注册微博时,要明确界定个人和所代表公职身份之间的关系。对于机构微博,更要注意对维护者加强培训,明确信息发布管理的规则和流程,严格避免使用者在机构微博中发布个人观点和看法,严格避免个人随意发布未经证实与许可的信息。

    四是要正确对待网民意见,善于包容网民评论。互联网是成本最低、最便捷的政府和民众沟通渠道,微博的风行更是为网络问政提供了更为直接、迅捷的沟通渠道。“微博问政”可能是成本最低、见效最快的推动政治体制改革的举措之一。

    网络是“众言堂”,微博更是给每个人都提供了一部麦克风,网络上为了发泄而无聊谩骂者和无理攻击者在所难免,但可以肯定的是,绝大多数网民是会对自己的所言所行负责的。政府微博要在充分的沟通交流中实现求同存异,增强政府微博和网民之间的亲切感、信任感,也要体现出人民政府“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襟和气度。

    五是既要克服微博恐惧症,又要谨防微博依赖症。我们重视微博,但也不能过高估计微博的作用,更不能产生对微博的依赖。如果过度关注微博的声音而忽视现实生活中的百姓诉求;如果只重视在微博上与网民沟通而不愿意面对面与公众交流;如果只满足于网上办公而远离火热的现实生活,那么,我们眼中的民意就可能被误读,我们现实的决策就可能被误导,我们解民忧、惠民生的努力也就有可能付诸东流。

    期待有“能力与品质”的官方微博

    有媒体预言,政府开微博是一个大趋势,未来会有更多的政府部门和官员运用微博这个平台。我们期待着官方微博能够做得风生水起,期待着各级政府能够通过微博这个平台,让公共服务惠及全体人民,使公众能够相信政府的基本形象和品质。我们期待着一个能够给力公共管理、全面提升政府解民忧惠民生能力与品质的官方微博。

    (作者为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

    声音

    我的微博内容是偏向文化的,同我工作有关,但这是“大文化”,而非文化厅的人和事。微博上,我只是一个不带社会角色的普通网友。

    (江苏省文化厅厅长章剑华)

    我所知道的现在政府官员开微博的不少,但他们不愿意实名微博,因为他们有顾虑。主要的顾虑是感觉网络还是有风险的,担心网络上的“愤青”给自己树立一个对立面,也怕别人议论会不会是想出风头,自我炒作等等。

    (浙江省委组织部长蔡奇)

    作为立志于为中国的司法建设做出贡献的基层法院,开通微博只是司法公开的一个举措,更重要的意义在于通过这个平台向社会输出我们公正司法的理念和决心。

    (东莞市第一人民法院院长陈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