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落冲突单人模式地图:中国经济报纸:三十年脉络与流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4:14:04
2008年03月12日 10:03:32  来源:中国记者


【字号大中小】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Email推荐: 】

什么是经济类报纸是个争议颇大且含混不清的问题。有人从分类入手,如泛经济类、财经类、证券类,又如产业(行业)类、信息类等等,试图通过“解剖”来增进了解。结果却往往使问题变得更为复杂。如果不再是简单的分类,而是讨论所有这些被称为经济类报纸的由来:当今市场上活跃的种种以企业、商业为主要报道内容的报',1)">
刊为何是现在这样,它们有怎样的发展逻辑,这种逻辑将以怎样的方式不断影响经济类报纸的未来。
我们重新梳理它的谱系,试图分辨影响它们的诸多力量。
1979-1989:爆发的增长
“媒介就是信息” 麦克卢汉
1979年10月1日,61岁的安岗松了口气。
这位《人民日报》副总编一手创办的《市场报》一上市,立即在全国各地被抢购一空:在北京,西单一个销售点1小时卖了1万份,全天卖出9万份;在合肥,购买者挤垮了邮局柜台。报纸的购买者中不但有中国人,也有不少外国人。
新中国第一份经济类报纸一出世就面貌不凡。它全彩印刷,创刊号刊登了70条报道商品和市场的新闻,29幅广告(这年年初,中国媒体才刚刚刊出“文革”后第一幅广告),内容五花八门,既介绍新花色品种的商品,也有经营艺术和商品知识,有批评产品质量问题的报道,也有征购、待聘、寻人等社会服务。
经济报道方面,安岗把原有围绕产值做文章、宣传为生产而生产的报道模式转为为消费而生产。报纸强调满足人们生活需求,辟出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版面做广告(包括分类广告、求婚广告),将服务性和知识性贯穿报纸各方面。
很难想象,改革开放之初,信息的闭塞和缺乏处于怎样的程度。北京长筒袜厂生产的产品长期滞销。袜厂尝试地在《市场报》刊登广告,结果长筒袜一下子被卖光,并且供不应求。如此这样刊登广告便起死回生的案例还有哈尔滨的机电厂、洛阳的轴承厂等等。新闻也是信息。《市场报》刊登《杭州大理石找买主》《港商想买中药材》的消息,沟通买卖双方。
在这种信息的巨大渴求下,第一份综合经济报纸《经济参考》也在1981年问世。与每半月刊出一期,“反映和促进市场经济”的《市场报》相比,隶属于新华社的《经济参考》报大大提高了出版频率,成为隔日刊。记者陆敏这样描述这份报纸创刊时的情景:
“尽管没有华丽的包装,更没有哗众取宠的内容,但她所承载的丰富信息,满足了无数人的渴求,也为她赢得了众多读者的青睐。”
1984年9月,邓小平为《经济参考》报题词“开发信息资源,服务四化建设”。1985年,《经济参考》报发行数量由上年的57万份跃增到78万份,盈利1000多万元,人均创利11万,为1984年的12倍。
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召开。1983年元旦,由《中国财贸报》改版而成的《经济日报》创刊。宣传“改革”成为这份中央直属经济类日报的鲜明特色,这给它赋予了更强烈的政治色彩。
在总编辑安岗的主持下,《经济日报》仍极为重视信息工作。《经济日报》在全国报纸中第一家成立信息部,创建经济实体进入信息市场,开展多种经营。     对“信息”的占有、使用和争夺成为中国经济类报纸发展的一条主线。
世事充满偶然。事后的评说很难公允。但无论如何,《中华工商时报》和《中国经营报》将中国经济媒体市场化步伐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在另一个领域,股市及随之而来的证券类报纸,则将经济类报纸第一次推向一个细分市场。新中国最早的证券报纸《上海证券报》脱胎于1991年创办的《上海证券》(交易所专刊)。它以上海证交所为主办单位,新华社上海分社为协办单位。从创办之初直到1995年8月,《上海证券》(交易所专刊)以及1993年改名后的《上海证券报》的总编辑一直是由上海证交所总裁尉文渊兼任。
《上海证券报》张志雄回忆当时“十分有趣”的编辑场景:     在周五收市后,几个记者围坐在上交所总经理办公室内,先听取总编对一些文章的修改意见。然后,记者将一周来的市场所见所闻汇报给总编,如对交易所的管理的各种看法和意见;各类投资者对行情走势的判断与相应的行动;市场的种种流言等等。接着,总编对这些问题,授意大家通过评论、报道,表达交易所的看法和思路。
除了传递信息,早期《上海证券报》还是市场变革和调控市场的通道。
1993年初,《中国证券报》(隶属新华社)和《证券时报》(隶属《人民日报》)相继创刊,并在创办伊始迅速扩军:《中国证券报》在1994年、《证券时报》在1995年发展为周六刊,同样是1995年,《上海证券报》由周二刊改为日报,并与上海证交所脱钩,不再担负调控工具的使命。也在这一年,扩版后的几大证券报开始从单独报道股市证券转向与证券相关的资本市场,报道外延不断拓展。
张志雄曾在1994年底考察日本证券报业时发现,综合性财经大报和金融交易平台正逐渐将其挤出市场。张志雄认为,中国证券新闻业的发展路径不能是单纯的证券专业报刊,甚至不是以证券为主的财经报刊,而是发展成证券只是其中一部分的综合性财经报刊。
张志雄在十几年前的判断正逐步得到数据支持。央视市场研究的调查显示,证券类报纸正不断介入传统经济类报纸的市场。证券类报纸产生之初作为证券市场调控、宣传工具的历史,以及随后中国证监会实行的信息“指定披露媒体”制度,都使其某种程度上承继了《市场报》《经济参考报》曾有过的传统优势,权威信息再次成为人们阅读的重要理由。
1999-2008:市场化下的繁荣
“如果你不相信我们正在开启大时代,你一定是个白痴”
汤姆·彼得斯,美国管理学家
1999年11月15日,中国与美国正式达成协议,通往WTO 之门轰然洞开。同年,《财富》年会第一次在中国上海召开,而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中国股市涨幅超过50%,资本市场获得长足发展。
1999年还是中国的互联网业走向世界的一年。中华网在纳斯达克抢先上市。新浪等三大门户于2000年紧随其后。完全不同的媒体形态,更加重要的是完全不同的体制机制,像一个巨大的引力场,将在未来若干年里持续不停地发挥作用。
这一背景下,被称为新生代经济报纸的《21世纪经济报道》和《经济观察报》几乎在2000年同时诞生,而此前一年,《财经时报》也已出现。
除了形式和内容上的创新,与之前的经济类报纸相比,新诞生的两份报纸最根本的区别在于体制机制的又一次改变。《21世纪经济报道》由南方日报传媒集团与复星集团共同投资。而三联商社则在《经济观察报》的资本结构里扮演了重要角色。在保证党的领导和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前提下,投资人制度的引入使这两家报纸成立之初就建立了相对健全的董事会和现代企业治理结构。
从经营市场化到以资本为纽带的更深层次市场化,是中国经济类报纸最本质的变化:中国经济媒体既是市场经济每次前行的报道者,而它自身的演变同样是中国市场经济前行的映射。
相比《中国经营报》和《中华工商时报》,新创刊报纸掌控资源的能力大大加强:强大充裕的资金、投资人在商界关系网络和社会丰富资源、报业集团发行网络和人力资本的支持、上一代经济报纸市场化经营造就的大批采编与管理人才,等等。
《21世纪经济报道》和《经济观察报》崛起迅速,到2003年,两家报纸无论广告刊登额还是影响力已经位居经济类报纸前茅,与上个世纪末成长起来的《中国经营报》共同占据市场领先位置。
而到了2004年,报业集团,更准确说是传媒集团开始成为主宰经济报纸发展的新力量。
这一年,上海文广传媒集团联合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北京青年报社跨地区、跨媒体创刊《第一财经日报》,并与上海文广旗下的第一财经电视和广播频道形成多媒体联动报道之势。迟到了20余年,老报人安岗创办经济电视台、打造财经媒体集团的梦想,终于在这一刻得以实现。
同一年,上海解放日报报业集团联合成都日报报业集团创刊《每日经济新闻》,突进市场。而刚刚划归羊城晚报报业集团的《粤港信息日报》改名《民营经济报》,以一周六期,每日对开20版的形态加入财经类日报的竞争。
除了地方报业和媒体集团的进入,经济报纸自身也开始集团化。同样是这一年,《中国经营报》正式创办《商学院》杂志,并在随后几年中先后创办《职场》杂志、全英文的《中国经济学人》杂志,迈出其集团化的第一步。如果我们再将视野扩大到其它经济类平面媒体,就会发现,此前一年的2003年,中国证券市场研究设计中心(联办)已经将包括《财经》杂志、《证券市场周刊》等经济刊物打包成财讯传媒集团在香港上市。
集团化下,经济报纸竞争已不再是各个报纸间实力的较量,甚至不能仅从报业发展层面讨论经济类报纸的竞争。
变化仍在继续,不仅竞争主体在改变,竞争的参与者也在增加:除了各类经济报刊,财经网站和门户网站的财经频道—这些本世纪初出生的竞争对手也已经对经济类报纸产生了不小的威胁。
就后者来说,最令人意外的并不是网络那些人们熟知的竞争优势所带来的威胁,而是它们先天所具备的先进的管理模式、薪酬机制,以及通过资本市场获得的强大的资源配置力。正是这些使它们在飞速发展壮大的同时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引力场,不断吸纳着传统经济类报纸所具有的人力和各方面资源。(张 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