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洛钒加油吧新郎:民营企业治理现状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8:27:25
作者:宁向东

提高“创业股东”的所有权能力或治理能力,是绝大多数中国民营企业解决治理问题的关键。

     由于权力结构上的根本差异,中国民营企业所遭遇的公司治理问题与国有企业几乎完全不同。在我看来,中国民营企业的治理问题都不是基于西方市场经济实践所产生的、正统的公司治理学说所着力讨论的内容,但却是对中国民营企业进一步发展形成制约的、实实在在的问题。
    第一,是提升公司创业者或创业家族的“所有权能力”问题。我接触过不少企业家,他们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创业,无论是从浙江出来的鞋匠,还是来自于山西的煤炭运输个体户,他们现在都有万贯家财,有分散在很多行业的投资,聘请了很多经理人来帮助他们解决管理的问题,但如何有效地激励和监督这些经理,使他们大伤脑筋。这些人参加很多的培训课程,希望能够找到一种模式,以解决目前所面临的问题。而我却告诉他们,世界上根本没有可以供其套用的公司治理模式。所有好的体制都是一定程度的创新性使用的结果。而创新性使用的背后就是“所有权能力”。打个比方说,公司的所有者就是一把伞,当公司规模小的时候,伞可以覆盖整个业务,获得分权的经理是如来佛手里的孙悟空,跳不出这个伞的边界。但是,当公司业务成长之后,所有者必须要把伞同步放大,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公司的治理机制是到位的。董事会当然是个办法,但它在中国甚至是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的使用存在着众所周知的局限性。怎么办?就是要靠所有权能力、结合自己的国情来创新出一些新模式和新做法。我经常会援引三星在早期发展阶段的“秘书室”的设置,我认为它是“所有权能力”的一个代表性结果。

      1959年,三星集团开始设立秘书室。但我所称道的秘书室是上世纪70年代改组之后的那个秘书室(据说三星秘书室的思路来自于伊藤忠商社的濑岛龙三,来自于日本关东军的参谋本部),最初相当于收集和分析情报的参谋本部,后来还负责监察、企划等多种业务。在李健熙开始就任会长的1987年,秘书室承担了集团经营中40%的管理功能。秘书室长甚至可以代替社长行使职权,向分公司下达营业指令。当然,任何机制都是一把“双刃剑”。秘书室在逐渐强大的过程中也开始暴露出缺陷,在一定程度上后来开始具备“东厂”的某些特征,对下属公司的干预太过分,广受非议。

      不过,我以为三星的模式是公司治理的“股东中心”模式的一个典型代表,值得现阶段的中国企业注意。在驾御企业、处理与职业经理人的关系方面,中国民营企业的很多所有者能力不足,所以,提高“创业股东”的所有权能力或治理能力,是绝大多数中国民营企业解决治理问题的关键。除了三星,我也常常建议中国的民营企业家们研究一下瑞典的Wallenberg家族。它在150年的时间里就成功地控制了十几家世界500强企业,它所累积出的“所有权能力”非常值得关注。

       中国民营企业所面临的第二大公司治理问题,是与“职业经理人”的关系问题。这包括职业经理人的选择、聘用、激励、监督、与管理层面的充分融合、解聘以及多个职业经理人的队伍整合问题。与这个话题最紧密相关的,是公司领导人员的选择路径,是以内部晋升为主,还是以外部空降为主的问题。这是非常引人讨论,但目前还是争议颇多的领域。我在去年的专栏里面,曾经有几篇文章讨论这个问题。我一直坚信,联想走到今天,其核心的法宝是“搭班子、定战略和带队伍”。以内部为主的培养领导人的办法,是企业稳定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因。

        民营企业面临的第三大问题,是家族传承和接班的问题。中国社会不同于美国社会,第一代企业家的财富不会以捐赠社会作为其归宿,最后还是要交给第二代、第三代。在香港,李石溪家族已经传到了第五代,很多家族传到了第四代。相比香港企业,内地企业的年龄还偏小,那么,如何保证公司的基业长青,是很多成功企业家目前必须要着手讨论的问题。在这个选择中,“家族本位”和“公司本位”是两个不同的思考方向。然而,无论他们做出怎样的抉择,权力转移中都可能会出现致命的陷阱。无法越过这个门槛,企业就不会有出路,有明天。其实,这个问题与前面提到的“所有权能力”是高度相关的,接班工作做得不好,本质上是企业的“所有权能力”没有得到衔接。

        民营企业面对的第四个问题,是“与元老之间的关系”问题。这包括在公司的发展过程中如何解决能力已经落伍的元老,如何防止因元老关系处理不当而引致的公司分裂问题。中国企业和中国古代政治一样,创业元老之间往往可以同患难,但不能够同富贵。当公司业绩好,或者不好,都有可能导致分家。在很多没有分家的企业里面,有的时候也会有看得见的山头,或是看不见的山头。

         最后一个重要的问题,是控制性股东对非控制性股东的剥夺问题。这种情况在民营企业里面并不少见。那么,参股者该如何处理和防范类似的问题发生呢?我在《公司治理理论》一书里有专门的讨论,在过去的不少专栏文章里面,也都以这个问题为话题,在此就不赘述了。

 ( 宁向东,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