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爽的脸怎么圆啦: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动作名称与要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1:20:30

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动作名称与要点   
1.预备势:要求立在不挺,顶劲领起,唇轻闭,齿轻合,下颌微内收,松肩含胸塌腰,屈膝松髋,使心气下降。(重心于两腿之间,气沉丹田,面南背北)
2.金刚捣碓:练习时以身领手,达到上下相随、节节贯串。注意手法的同时,还要注意身法。左足向左前伸出,要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轻而不浮。右拳落于左掌心内,与震脚要协调一致,劲整、气下沉。(出手与肩平,斜向左前方45度开步,脚跟着地)
3.懒扎衣:右手展开指肚用力,左手叉腰,虚虚拢住,不可用力。在即将形成定势时弓右腿,右掌逆缠旋臂向右展开的同时,左腿用力,膝关节与髋关节不可蹬直。定势时,放松左髋,气沉丹田。(向右开步,目视右侧)
4.六封四闭:两手由捋转按,要以腰为轴。在左右转动时上体仍须正直,不要前俯后仰。两掌向右按时,以右掌为主,左掌为辅,气要贴脊背,裆口要圆。(双手向左上方划弧,略高于肩,成势时面向西南)
5.单鞭:右手捏拢向上提时,肘易架起来,因此要注意随着身体转正时沉肩、坠肘。成势时,顶劲要领起,裆要开圆,髋要松,身要正,胸要虚虚含住,方能心气下降,气沉丹田。(钩手略高于肩)
6.金刚捣碓:双手捋向右略快,左手向前挤要慢;右脚上步时,左腿要控制好重心,以腰带腿;震脚前,右拳上提重心须下沉,震脚时将周身之劲发于右脚;身体要有意下沉,但不能左右倾斜。(身体左转90度,成势时面向东)
7.白鹤亮翅:此势是明显的大开大合,两腿虚实要分清,手合足开,手开足收,上下相随。右肘两次抬起且高于肩,不能有架肘之意,肘尖下垂。(开始时身体微左转再向右转)
8.斜行:右手要右划弧时,以腰带动肩、肘、手,但幅度较小,同时左手不要跟着向右转。由于身体向左转的幅度较大,必须将两髋松开,双膝微内含,膝盖勿挺直。(面向东南)
9.搂膝:双掌从膝盖下掤起,由开转为合,必须身体先动,而后身体先回,以身领手,虚实分清;搂膝成势时要含胸、塌腰、坐腕、屈肘、屈膝、圆裆,周身相合。右脚要稳,左脚要虚,有欲进之势。(两掌心斜相对)
10.上三步:连续上步动作,身法、步法、手法,必须协调一致。
11斜行:右手向右划弧时,以腰带动肩、肘、手,但幅度较小,同时左手不要跟着向右转。由于身体向左转的幅度较大,必须将两髋松开,双膝微内含,膝盖勿挺直。(面向东南)
12.搂膝:双掌从膝盖下掤起,由开转为合,必须身体先动,而后身体先回,以身领手,虚实分清;搂膝成势时要含胸、塌腰、坐腕、屈肘、屈膝、圆裆,周身相合。右脚要稳,左脚要虚,有欲进之势。(两掌心斜相对)
13.上三步:连续上步动作,身法、步法、手法,必须协调一致。
14.掩手肱拳:上三步在迈第三步时,左手就开始向里与右手相合。右拳前击和左肘后击要协调一致。发劲时要求:劲起脚跟,行于腿,主宰于腰,发于梢节。(面向东南)
15.金刚捣碓:以身领手,达到上下相随、节节贯串。注意手法的同时,还要注意身法。(右手外旋划至右上方时略高于肩)
16.撇身捶:在动作将要形成撇身捶时,重心仍须向右偏后移并下沉,不可过低,两腿合住劲为宜。形成撇身捶时,右拳、左肘尖与左足尖要成一线。(目视左下方)
17.青龙出水:此势要求下势较低,裆口要宽而圆,并以腰脊为轴,左右旋转,缠绕屈蓄,迅速抖发。重心来回移动,使腿步的缠丝劲表现的较为明显。(左右发力要同时完成)
18.双推手:左掌经胸前引右掌,身体略右转,是欲左先右的过程。一引即可左转身。即将形成定势时,要松髋、松肩、沉肘,使气贯指尖。(右拳变掌略高于肩)
19.肘底看拳:在身体由左转变为右转的同时,两手由逆缠变顺缠,由分变合。练习时要注意,腰要塌,气沉丹田,不仅左肘尖与右拳相合,周身上下都须相合。
20.倒卷肱:退步时,腿先收后伸,双掌一合一开(收足时双掌合劲,后退时双掌形成开劲),要求上下肢体协调配合,腰劲下沉,虚实分明,圆转自如;每当向后撤步时,重心要移向前腿,转体时,将中心移于后腿,双掌由逆缠变为顺缠。
21.白鹤亮翅:此势是明显的大开大合,两腿虚实要分清,手合足开,手开足收,上下相随。右肘抬起且高于肩,不能有架肘之意,肘尖下垂。
22.斜行:右手向右划弧时,以腰带动肩、肘、手,但幅度较小,同时左手不要跟着向右转。由于身体向左转的幅度较大,必须将两髋松开,双膝微内含,膝盖勿挺直。(面向东南)
23.闪通背:身体左右旋转,动作要快,注意扭腰、松髋,稳定重心,要特别注意重心的转换与腰脊的配合,以身领手,周身相随。(右手向外旋划出时,与头同高)
24.掩手肱拳:右拳前击和左肘后击要协调一致。发劲时要求:劲起脚跟,行于腿,主宰于腰,发于梢节。(面向东南)
25.六封四闭:两手由捋转按,要以腰为轴。在左右转动时上体仍须正直,不要前俯后仰。两掌向右按时,以右掌为主,左掌为辅,气要贴脊背,裆口要圆。(双手向左上方划弧,略高于肩,成势时面向西南)
26.单鞭:右手捏拢向上提时,肘易架起来,因此要注意随着身体转正时沉肩、坠肘。成势时,顶劲要领起,裆要开圆,髋要松,身要正,胸要虚虚含住,方能心气下降,气沉丹田。(钩手略高于肩)
27.运手:要以腰为轴,以身领手,上下相随,形成合劲,同时注意屈膝松髋,保持圆裆。
28.高探马:在右掌转臂屈肘附于右颌下时,以腰脊旋转,并与左掌配合,先卷后放,注意塌腰松髋。形成卷劲时左足要里扣,要与腰髋协调配合,做到圆满顺随。
29.右擦脚:以肢发劲为主,双掌逆缠上掤时以塌腰为主,双掌上掤为辅。做到有上有下,双掌下击、足往上踢时,以身领手,由内而发。
30.左擦脚:以肢发劲为主,双掌逆缠上掤时以塌腰为主,双掌上掤为辅。做到有上有下,双掌下击、足往上踢时,以身领手,由内而发。
31.左蹬一跟:当双掌相合时,肘窝要有双开之意,,两膝微合,髋要松开,提足掤臂则为蓄。气沉丹田,蹬跟时劲要脆,须周身相合,支撑腿控制重心,足指抓地,足心要空。
32.上三步:连续上步动作,身法、步法、手法,必须协调一致。
33.击地捶:侧身顺膀,虽身体前俯,但尾闾中正,松腰、落髋、气沉丹田,步法要稳固。
34.踢二起:此势腰部先横转,继而上下折叠,左右上下换劲,练习时要注意腰腿转换,协调一致。
35.护心拳:在右拳上举、左拳外旋向下沉时,要以重心向右移为主,双拳的动作为辅。双拳一上一下,自然形成护胸的动作。重心移于右足时,双拳同时向里合。练习时要求裆口略低,两腿虚实变换要分清,尾闾中正。
36.旋风脚:右足外摆时,身体要保持中正,将左髋松下,双手莫失掤劲,给旋转身体提供条件。此势在身体左右旋转中完成,要快、要整。
37.右蹬一跟:当双掌相合时,肘窝要有双开之意,,两膝微合,髋要松开,提足掤臂则为蓄。气沉丹田,蹬跟时劲要脆,须周身相合,支撑腿控制重心,足指抓地,足心要空。
38.掩手肱拳:右拳前击和左肘后击要协调一致。发劲时要求:劲起脚跟,行于腿,主宰于腰,发于梢节。(面向东南)
39.小擒打:向前上步时,裆要开,虚实分清,屈膝松髋,重心下沉为主,身法调整合适,开步自然轻灵。两腿虚实变化必须以身领手,上下相随。
40.抱头推山:此势大开大合,要注意上下配合,在双掌平分时两膝相合。双掌经两耳边,同时上一大步推出,劲足而长,势如推山。
41.六封四闭:两手由捋转按,要以腰为轴。在左右转动时上体仍须正直,不要前俯后仰。两掌向右按时,以右掌为主,左掌为辅,气要贴脊背,裆口要圆。(双手向左上方划弧,略高于肩,成势时面向西南)
42.单鞭:右手捏拢向上提时,肘易架起来,因此要注意随着身体转正时沉肩、坠肘。成势时,顶劲要领起,裆要开圆,髋要松,身要正,胸要虚虚含住,方能心气下降,气沉丹田。(钩手略高于肩)
43.前招:练习时要以旋腰转背为主,身体向左转,裆要开,两膝需合。
44.后招:练习时要以旋腰转背为主,身体向右转,裆要开,两膝需合。在前招变后招时,用劲方向改变,双掌是顺缠变逆缠,逆缠变顺缠,而两足不动,此时下肢的顺逆变化比较明显。
45.野马分鬃:左右手轮流向左右两侧自上而下屈肘旋臂外拨,顶劲领住,裆劲要虚、圆。两足随两手交错向前上步,要注意上下相随和身手的配合。
46.六封四闭:两手由捋转按,要以腰为轴。在左右转动时上体仍须正直,不要前俯后仰。两掌向右按时,以右掌为主,左掌为辅,气要贴脊背,裆口要圆。(双手向左上方划弧,略高于肩,成势时面向西南)
47.单鞭:右手捏拢向上提时,肘易架起来,因此要注意随着身体转正时沉肩、坠肘。成势时,顶劲要领起,裆要开圆,髋要松,身要正,胸要虚虚含住,方能心气下降,气沉丹田。(钩手略高于肩)
48.玉女穿梭:双掌交叉,双足下震,左足先震,右足后震,周身相合,左足前跳,跳得越远越好,此势为平纵法。左掌前推时,越快越好。在左足向前落地时,重心迅速跟上,腿要弯曲,紧接着向右转体,重心下沉,身体放松,两手自然与身体配合保持平衡。
49.懒扎衣:右手展开指肚用力,左手叉腰,虚虚拢住,不可用力。在即将形成定势时弓右腿,右掌逆缠旋臂向右展开的同时,左腿用力,膝关节与髋关节不可蹬直。定势时,放松左髋,气沉丹田。(向右开步,目视右侧)
50.六封四闭:两手由捋转按,要以腰为轴。在左右转动时上体仍须正直,不要前俯后仰。两掌向右按时,以右掌为主,左掌为辅,气要贴脊背,裆口要圆。(双手向左上方划弧,略高于肩,成势时面向西南)
51.单鞭:右手捏拢向上提时,肘易架起来,因此要注意随着身体转正时沉肩、坠肘。成势时,顶劲要领起,裆要开圆,髋要松,身要正,胸要虚虚含住,方能心气下降,气沉丹田。(钩手略高于肩)
52.运手:要以腰为轴,以身领手,上下相随,形成合劲,同时注意屈膝松髋,保持圆裆。
53.双摆莲:右足提起时,左髋要松,用腰劲使右足上提,身法屈蓄,身体不要起伏;摆足时不要单纯以双掌击拍足面,而是以腰为轴带动右足向外摆,双掌以反方向迎击。
54.跌岔:此时身体向下,两腿叉开下跌,为跌岔。跌岔可以将左腿伸直与右膝全部着地,也可将两腿一齐展开,为双跌岔。练习时可根据自己身体条件来选择,初练可以高些,熟练后可逐渐降低,以免将腿部拉伤。
55.金鸡独立:跌岔下去,变金鸡独立时,身体不能硬向上起,须用腰裆之劲向前冲起。金鸡独立,必须一条腿站稳,一只手下按,另一只手上推,两者上下对称,不可一味用力向上。
56..倒卷肱:退步时,腿先收后伸,双掌一合一开(收足时双掌合劲,后退时双掌形成开劲),要求上下肢体协调配合,腰劲下沉,虚实分明,圆转自如;每当向后撤步时,重心要移向前腿,转体时,将中心移于后腿,双掌由逆缠变为顺缠。
57.白鹤亮翅:此势是明显的大开大合,两腿虚实要分清,手合足开,手开足收,上下相随。右肘抬起且高于肩,不能有架肘之意,肘尖下垂。
58.斜行:右手向右划弧时,以腰带动肩、肘、手,但幅度较小,同时左手不要跟着向右转。由于身体向左转的幅度较大,必须将两髋松开,双膝微内含,膝盖勿挺直。(面向东南)
59.闪通背:身体左右旋转,动作要快,注意扭腰、松髋,稳定重心,要特别注意重心的转换与腰脊的配合,以身领手,周身相随。(右手向外旋划出时,与头同高)
60.掩手肱拳:右拳前击和左肘后击要协调一致。发劲时要求:劲起脚跟,行于腿,主宰于腰,发于梢节。(面向东南)
61.六封四闭:两手由捋转按,要以腰为轴。在左右转动时上体仍须正直,不要前俯后仰。两掌向右按时,以右掌为主,左掌为辅,气要贴脊背,裆口要圆。(双手向左上方划弧,略高于肩,成势时面向西南)
62.单鞭:右手捏拢向上提时,肘易架起来,因此要注意随着身体转正时沉肩、坠肘。成势时,顶劲要领起,裆要开圆,髋要松,身要正,胸要虚虚含住,方能心气下降,气沉丹田。(钩手略高于肩)
63.运手:要以腰为轴,以身领手,上下相随,形成合劲,同时注意屈膝松髋,保持圆裆。
64.高探马:在右掌转臂屈肘附于右颌下时,以腰脊旋转,并于左掌配合,先卷后放,注意塌腰松髋。形成卷劲时左足要里扣,要与腰髋协调配合,做到圆满顺随。
65.十字脚:左足向前方开步,而重心自右向左移,左髋坐下,使右足在身体不上长的情况下,用腰劲将右腿提起外摆,做到虚实分清,上下相合。
66.指裆捶:右拳斜下击和左肘后击要协调一致,左手后收左肋旁。发劲时要求:劲起脚跟,行于腿,主宰于腰,发于梢节。(面向东南)
67.猿猴献果:身体略向右转再向左转,左掌变拳微逆缠,随即抬右腿,右拳内旋向上置于右前方,拳心朝里,左拳置于左肋前,拳心向里。
68.单鞭:右手捏拢向上提时,肘易架起来,因此要注意随着身体转正时沉肩、坠肘。成势时,顶劲要领起,裆要开圆,髋要松,身要正,胸要虚虚含住,方能心气下降,气沉丹田。(钩手略高于肩)
69.雀地龙:在重心由左足移向右足,左足前伸时,气要下沉,身体下蹲要松腰落髋,随气沉而下,蹲下仍要有将要上冲之意。
70.上步七星:在左拳上冲成左弓步时,注意用腰、裆劲,身体放松,不可挺胸上拔。(左拳上冲后略高于肩)
71.下步跨肱:在两手向下分时,腰劲塌下,两臂莫失掤劲。当两手由分转为合时,松肩松肘,后背放松,收回左足,两肘相合,两膝相合,气归于丹田。
72.双摆莲:重心控制在左足,左膝要与右膝合住劲,借转身的惯性迅速将右足提起。
73.当头炮:双摆后,右足向右后伸,双掌向左前微按,要有上、下配合之意,同时完成。双拳向左前方发劲时,需先将向后捋的身法调整过来,再向前发,并且运用的是抖劲,这更需要上下配合恰当、松活、弹抖,才能将劲发于双拳。
74.金刚捣碓:双手捋向右略快,左手向前挤要慢;右脚上步时,左腿要控制好重心,以腰带腿;震脚前,右拳上提重心须下沉,震脚时将周身之劲发于右脚;身体要有意下沉,但不能左右倾斜。
75.收势:先将膝关节和髋关节弯屈,身体随之下降,以呼吸为主,动作配合为辅。达到收势时平心静气,恢复预备姿势。(面北背南)



欢迎光临
    我的博客http://hi.baidu.com/中国李君
   陈氏太极拳对身体各部位的要求     
    一、演练太极拳的原则
    1.在所有套路中要求立身中正、松肩沉肘、含胸塌腰、呼吸自然、松胯屈腰、虚实分明、上下相随。
    2.以丹田为核心,做动作时不失核心,只要核心不失,不管动作多低,幅度多大都行。
    3.擦脚时,两手相合,擦右脚,右手在外;反之擦左脚,左手在外。
    4.在整套拳中没有平面,没有直线,没有断续处,没有凹凸处。
    二、头颈部
    练习太极拳时对头部的要求十分严格。拳论中说的头顶悬,虚领顶劲,头顶之竖提顶、吊顶等,都是指头要上顶、又避免颈部用力的意思。如顶劲过大则引起颈部肌肉僵直、失去了灵活性和自然性。头为六阳之首,一身之主。如果头部东倒西歪,不仅影响姿势的优美和动作的协调,而且使精神难以集中。掌握好头部的要领就是要做到立身中正,精神集中,动作起来周身灵活,否则就会精神涣散,动作不协调。因此,对头颈部的要求不能看成只是一个姿势的问题,而应当把它与精神集中密切联系起来。练拳时精神集中,则一招一式、伸手迈步都受意识的指挥,周身上下协调一致,动作就会轻灵而无呆滞的现象。
    两目平视而兼顾两旁,下颌微向里收,唇轻闭,齿轻合,舌尖抵住上腭,使口腔肌肉松弛,增强唾液的分泌。耳听身后,精神集中,头颈部保持自然正直,并并能随着身体位置和方向的变换与躯体的旋转而上下连贯一致,使任、督二脉相通,内气通达百会穴。
    三、躯干
   (一)胸
    练习太极拳时要求含胸,如果胸部挺起,则心气不易下降,横气填胸,丹田空空,身体上重下轻,下盘不稳。但若两肩前扣,形成弓背耸肩的不良姿势,同样影响行气和动作的优美,并会压迫胸腔,影响呼吸。
    怎样做好含胸呢?首先应保持脊柱自然直立,头颈竖直,两肩下沉,两肘下垂,胸背肌肉要随着两臂的伸展动作尽量地舒展开,做到自然松弛;将胸微向内含,做到既不呆滞,又不勉强。含胸的同时要配合z“塌腰。含胸不塌腰易变成弓背,塌腰不含胸易往外挺胸,所以二者必须兼顾。
   (二)腰
    练习太极拳,腰脊尤其重要。拳论中说:腰如车轴,气如车轮,用力在腕,机关在腰腰脊为第一主宰十三总势莫轻视,命意源头在腰际刻刻留心在腰间,腹内松净气腾然,这都是说腰脊在练习太极拳过程中起着主宰作用。
    “塌腰是对腰部的具体要求。腰部要有意思的下垂,但不可用力,不能使腰部肌肉紧张而影响转换的灵活性,要按照脊柱的生理曲线自然下塌。这里还需要注意,含有胸塌腰都是向下松沉,头顶要保持虚虚领起,使脊柱有上下对拉之意。脊柱是贯穿整个躯干的中轴,起着维持身体姿势的作用。
   (三)臀、裆
    练习太极拳时要适当地垂臀和敛臀,就是说,臀部不要外突。不然易造成腰部前挺和胸部突出的现象,使胸肌紧张而影响呼吸的自然调节和周身动作的完整性。因此,必须使臀部下垂、臀肌微微收敛,以保证躯干的正确姿势。
    练习太极拳对裆部的要求更为严格,裆要。有人把提顶和裆联系起来,称提顶吊裆,就是有意识使肛门肌肉向内收敛,但不可用力,并要与垂臀相联系。垂臀,则骶骨和脊柱形成直线,以利周身动作的完整性。它和提顶的要求一样,靠意念的支配,而不是有用拙力。练拳时要求开裆、圆裆,在松、圆中使身法转换灵活。拳论中说的开裆贵圆,使来脉虚灵,就是这个意思。
    四、腿部
    拳论中讲的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都是指步法进退、发劲的根源在于腿部,腿部姿势不当,往往会影响上体的动作。所以拳论中说:有不得机不得势之处,身便散乱,其病当由腰腿求之。这说明上体姿势的毛病,多数与腿有关,腿部虚实不明,则变换不灵。所以,练拳要时时注意下肢的姿势和步法。
    无论哪种步法,都要注意分清虚实、进退步的变换。这主要取决于髋、膝、踝三个环节。这三个环节有一处姿势不当,就不利于虚实变换和重心的稳定。
    髋关节要松。上身转体灵活、下身提腿落脚轻灵,才能称为髋关节松。练习时可根据动作方向,注意将髋关节微向后收缩,以助身体的中正。同时,放松腹部,有利于气沉丹田。
    对膝关节的要求:在一般情况下实腿的膝盖不能超过脚尖,腓肠肌(小腿肚)不超过脚跟,屈膝时配合松髋,达到膝关节灵而不僵。例如,弓步的前腿为实,后腿为虚。实腿弯曲的膝盖不能超过足尖,超过则影响髋部的放松和关节的灵活。虚腿伸直而膝窝(委中空)莫软,后髋部松沉,使膝部留有余地,便于灵活转换。屈膝与松髋的配合,和松肩沉肘一样,相辅相成,互为补充。
    踝关节受生理条件所限,它没有膝,髋关节的活动幅度大。练习时,要按运动的方向顺随膝、髋关节做支撑旋转、上翘、下垂、里扣、外撇等动作,保持自然放松的灵活状态,否则就不能达到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的要求,影响全身的协调配合。
    五、上肢
   (一)肩、肘
    练太极拳要松肩沉肘。肩肘相连,能松肩自然能沉肘;能沉肘自然能松肩。故练习时应经常注意两肩关节的松活,有意思地向外引、伸,把关节的劲自然地逐渐拉开放松,使两肘下沉,这样运动起来就没有丝毫阻碍。
   (二)手
    引进落空、避实击虚,手是第一道防线。太极拳练到高深程度时,周身无处不是拳,挨着何处何处击,但仍以手为最灵便。故说:出手不见手,见手不能走。
    主要手型分为掌、拳、勾。
    掌:又称瓦掌。指肚微微向后张,劳宫空要虚,虎口要圆。每个手指与身体的其他部位都有一定的联系,如拇指与胳膊和前胸、食指与前肋、中指与腋下的肋部、劳宫穴与中心、无名指与后肋、小指与后腰(即命门穴一侧)、虎口与腋窝等。如虎口夹住,用了僵劲,腋窝就有反应,也像夹住一样,(即影响肩关节放松);虎口用力张开,腋窝就像架起来一样。虎口自然张圆有利于松肩。练习时出掌要自然,手指要舒展。
    拳:要求四指卷屈,拇指扣其上面,不要太用力,但触物时要握紧。
    勾手:五指自然捉拢,不可用力,腕微屈。手与肓、肘,同足、膝、髋要求一样,都需完整一致。 运动时如果手引伸过度,容易把臂拉直,不符合松肓沉肘的要领。而过分地沉肘,忽略了手的引伸,则易造成臂过于弯曲的毛病。练习时,在不破坏松肩沉肘的原则下,宜使臂部保持一定的弧度,手尽量舒展引、伸,做到动作圆满顺随,轻而不浮、沉而不僵、灵活自然。
    在手的动作要领上,拳论中还有手领神随,身端步稳之说。太极拳注重意识引导动作,这是一个特点。武术中不论什么拳术,都包含技击的方法,应用时因人变化,避实击虚,整练零用。实际应用不是依照套路的形式出现,而是通过这种方法,提高身体素质,使身手内外各个部位,在各个角度都能适应客观条件的变化,熟练技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