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宠物医生招聘:中国智能交通系统发展的战略构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6:19:23
全国ITS协调指导小组办公室主任   中国智能交通系统发展的战略构想
全国ITS协调指导小组办公室主任  蔡文沁
根据有关部门预测,到2005年,我国客货运输需求总水平为:全社会货运总量约165亿吨,货物周转量约49000亿吨公里,全社会旅客运输总量约210亿人,旅客周转量约17000亿人公里。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员往来也将更加频繁,特别是西部开发战略的实施,国家为扩大内需努力开拓农村市场,以及旅游业的发展,要求提供更加迅速、安全、舒适的优质运输服务,满足人们对出行方式的多层次、高层次选择的需要,是交通运输面临的艰巨任务。
为适应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需要,中国政府在“十五”国民经济发展纲要中对建设综合交通体系,发展智能交通作出了明确的规划:“交通建设要统筹规划,合理安排,扩大网络,优化结构,完善系统,推进改革,建立健全畅通、安全、便捷的现代综合运输体系。"特别是要"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优势,发展和完善城市间旅客快速运输、大城市旅客运输、集装箱运输、大宗物资运输和特种货物运输五大系统。以信息化、网络化为基础,加快智能型交通的发展。”
根据国家的总体规划,智能交通系统的开发和应用将遵循“结合国情,突出重点,攻克关键,培育市场,支持产业,促进发展”的指导思想,以交通管理、运营智能化、系统集成和人-车-路协调整合为切入点,依托部门及地方的资源与力量,通过关键技术开发、环境建设和示范应用,重点攻克交通智能控制、集成信息服务、专用短程通信、标准规范和智能车路等关键技术难点,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智能交通系统发展模式和技术体系,为中国智能交通系统的开发、应用及产业化奠定基础,促进中国通过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进程。具体目标如下:
掌握ITS领域中的大范围联网、信息提取与融合、智能化管理、短程通信和智能车路等关键技术和系统集成技术,健全标准体系,建立系统验收和产品质量检测规范。
通过工程示范,带动智能交通管理、电子收费等系统集成产业的发展,形成完整的工程设计、施工、验收、评估体系。
3-5年内,在8-10个典型城市进行ITS工程示范,力争使示范城市行车平均速度提高10公里/小时,事故造成延误时间减少30%,乘客平均出行时间减少20%。开展城间旅客运输示范工程,实现车辆安全跟踪和车队实时调度。
3-5年内,选择1-2条交通量较大的高速公路,试点建设跨省国道主干线联网收费与清算系统、综合管理系统、主线不停车收费系统,争取实现跨省收费一卡通;完成电子标签国产化并形成20万片生产能力;结合GIS和专家系统技术,形成标准统一的紧急事件处理方法。
培养一支高水平的科研队伍,推动科技与经济的结合,扶持若干具有良好产业发展前景的ITS高科技企业。
重点内容
为智能交通系统示范工程应用和长期发展,开展智能交通系统共用基础技术的开发,主要内容为:智能交通系统评估方法和技术、快速道路通行能力的研究、交通信息采集与融合技术,海量交通数据管理和挖掘技术等。
在8-10个城市和1-2条高速公路,完成"城市交通智能指挥控制、交通事故快速反应及诱导系统","城市ITS系统集成和应用","高速公路综合管理系统","跨省市旅客运输"等四项ITS(综合性)示范工程,重点开发智能化交通管理和运营技术、交通诱导和监视技术、集成信息服务、紧急事件自动识别技术,检验智能交通系统的应用效果。
为配合北京2008年承办奥运会,在北京进行智能交通奥运专项,重点示范智能化交通管理系统、智能停车诱导系统、智能公交调度管理系统和交通综合信息平台。此专项的实施将为奥运交通系统的建设,特别是交通管理系统的建设提供经验。
开发公路联网收费、自动车辆识别和专用短程通信技术,并在国道主干线实施联网收费。
为实现以上目标,中国政府采取了以下措施和政策:
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充分吸引社会资源,加快攻关技术成果和示范工程的产业化进程。在国家科技攻关项目中我们已经安排了一系列产业化项目,并采取招标的办法确定承担单位,例如:智能化交通控制和智能化运营软件和数据管理软件、专用短程通信设备和车载信息设备、双模式不停车收费系统、车载诱导设备和路径诱导软件、车辆安全行驶辅助装置等。
坚持高起点和高标准的原则。在技术上立足于高起点和高标准,采用先进标准和协议,力争与世界先进技术同步。充分利用我国信息技术和网络基础设施资源,避免重复建设和低水平重复开发。
以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为核心。智能交通系统的开发与应用是高新技术在具有开放性和社会性的交通系统中进行,在条块和行业分割较严重的交通运输领域进行智能交通系统的开发与应用,技术与管理的创新是同等重要的,因此在开发和应用中将注重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同时并举。例如我们成立了国家项目的管理办公室和专家组,在中心城市要求与交通相关的部门共同参与示范项目。
实施开放性原则,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依托部门及地方的资源与力量,开展相关的攻关及应用示范工作;以市场为导向,典型城市和高速公路为主体,国家和地方支持,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共同参与,攻克若干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在示范工程中应用。
实施标准化战略。充分注意智能交通系统开发应用中的标准化,对于基础性的、涉及公共利益的以及需要保证兼容性和互操作性的方面,国家有关部门将积极配合,并安排专门的资金制定有关标准。同时我们将充分注意中国加入WTO的承诺,保证市场的开放和公平。
实施人才战略。我们充分认识到,智能交通系统的开发与应用需要大量的熟悉交通和计算机的人才,特别是同时基本两个以上方面经验的技术和管理人员,我们将利用多种手段和方法培训技术人员。同时,我们还要对广大的交通参与者进行参与交通行为方面的宣传,使交通参与者能够使用新的系统和技术含量高的系统。为此我们准备建立3-4个智能交通人才人才培训中心,同时组织有关培训教材。
积极开展与各国政府和企业的合作,包括技术交流、合作研究、人才培训等,中国政府将积极为中国企业与外国企业在智能交通领域的合作牵线搭桥,特别鼓励在中国建立合资企业或外国独资企业。
在未来的五年间,通过智能交通系统的开发与应用,与交通运输相关的各项支持保障系统将在适应交通管理、交通运输和行业管理的需要方面迈出坚实的步伐,智能交通系统的各个服务领域将取得明显进展,发展智能交通系统将面临更加良好的市场及政策机遇。
尽管ITS的研究与应用在世界各地迅速发展,但是中国仍需努力建设并提高其基础设施水平,在随后的一二十年间,道路运输的发展主要依靠增加道路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然而ITS是世界交通运输发展的共同趋势,我们将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同步协调发展我们的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和ITS,以便提高运输效率和安全性,减轻环境影响。中国现代化的道路运输体系需要建立在完善的道路基础设施和灵活运作的基础上。
背景资料
截至到2001年,全国公路客运量为1408759万人次;全国公路货运量为1986312万吨。全国交通事故70多万起,10万多人死亡,受伤人数50余万,直接经济损失达30亿元人民币
,全国公路运输里程为169.80万公里,全国民用汽车总量为1802.04万辆,其中载客汽车993.96万辆,客位数1413万客位;载货汽车765.24万辆,其他机动车4724.05万辆,机动车驾驶员6797.40万人汽车驾驶员3961.12万人。
全国营运汽车拥有量(统计到1999年)为501.77万辆,其中载客汽车92.14万辆,全国私人汽车拥有量533.88万辆,其中载客汽车304.09万辆,载质汽车226.91万辆总吨位843.80万吨。
《中国汽车报》 (2002年09月17日第四版)
到BBS交流写信谈感想


蔡文沁
根据有关部门预测,到2005年,我国客货运输需求总水平为:全社会货运总量约165亿吨,货物周转量约49000亿吨公里,全社会旅客运输总量约210亿人,旅客周转量约17000亿人公里。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员往来也将更加频繁,特别是西部开发战略的实施,国家为扩大内需努力开拓农村市场,以及旅游业的发展,要求提供更加迅速、安全、舒适的优质运输服务,满足人们对出行方式的多层次、高层次选择的需要,是交通运输面临的艰巨任务。
为适应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需要,中国政府在“十五”国民经济发展纲要中对建设综合交通体系,发展智能交通作出了明确的规划:“交通建设要统筹规划,合理安排,扩大网络,优化结构,完善系统,推进改革,建立健全畅通、安全、便捷的现代综合运输体系。"特别是要"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优势,发展和完善城市间旅客快速运输、大城市旅客运输、集装箱运输、大宗物资运输和特种货物运输五大系统。以信息化、网络化为基础,加快智能型交通的发展。”
根据国家的总体规划,智能交通系统的开发和应用将遵循“结合国情,突出重点,攻克关键,培育市场,支持产业,促进发展”的指导思想,以交通管理、运营智能化、系统集成和人-车-路协调整合为切入点,依托部门及地方的资源与力量,通过关键技术开发、环境建设和示范应用,重点攻克交通智能控制、集成信息服务、专用短程通信、标准规范和智能车路等关键技术难点,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智能交通系统发展模式和技术体系,为中国智能交通系统的开发、应用及产业化奠定基础,促进中国通过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进程。具体目标如下:
掌握ITS领域中的大范围联网、信息提取与融合、智能化管理、短程通信和智能车路等关键技术和系统集成技术,健全标准体系,建立系统验收和产品质量检测规范。
通过工程示范,带动智能交通管理、电子收费等系统集成产业的发展,形成完整的工程设计、施工、验收、评估体系。
3-5年内,在8-10个典型城市进行ITS工程示范,力争使示范城市行车平均速度提高10公里/小时,事故造成延误时间减少30%,乘客平均出行时间减少20%。开展城间旅客运输示范工程,实现车辆安全跟踪和车队实时调度。
3-5年内,选择1-2条交通量较大的高速公路,试点建设跨省国道主干线联网收费与清算系统、综合管理系统、主线不停车收费系统,争取实现跨省收费一卡通;完成电子标签国产化并形成20万片生产能力;结合GIS和专家系统技术,形成标准统一的紧急事件处理方法。
培养一支高水平的科研队伍,推动科技与经济的结合,扶持若干具有良好产业发展前景的ITS高科技企业。
重点内容
为智能交通系统示范工程应用和长期发展,开展智能交通系统共用基础技术的开发,主要内容为:智能交通系统评估方法和技术、快速道路通行能力的研究、交通信息采集与融合技术,海量交通数据管理和挖掘技术等。
在8-10个城市和1-2条高速公路,完成"城市交通智能指挥控制、交通事故快速反应及诱导系统","城市ITS系统集成和应用","高速公路综合管理系统","跨省市旅客运输"等四项ITS(综合性)示范工程,重点开发智能化交通管理和运营技术、交通诱导和监视技术、集成信息服务、紧急事件自动识别技术,检验智能交通系统的应用效果。
为配合北京2008年承办奥运会,在北京进行智能交通奥运专项,重点示范智能化交通管理系统、智能停车诱导系统、智能公交调度管理系统和交通综合信息平台。此专项的实施将为奥运交通系统的建设,特别是交通管理系统的建设提供经验。
开发公路联网收费、自动车辆识别和专用短程通信技术,并在国道主干线实施联网收费。
为实现以上目标,中国政府采取了以下措施和政策:
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充分吸引社会资源,加快攻关技术成果和示范工程的产业化进程。在国家科技攻关项目中我们已经安排了一系列产业化项目,并采取招标的办法确定承担单位,例如:智能化交通控制和智能化运营软件和数据管理软件、专用短程通信设备和车载信息设备、双模式不停车收费系统、车载诱导设备和路径诱导软件、车辆安全行驶辅助装置等。
坚持高起点和高标准的原则。在技术上立足于高起点和高标准,采用先进标准和协议,力争与世界先进技术同步。充分利用我国信息技术和网络基础设施资源,避免重复建设和低水平重复开发。
以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为核心。智能交通系统的开发与应用是高新技术在具有开放性和社会性的交通系统中进行,在条块和行业分割较严重的交通运输领域进行智能交通系统的开发与应用,技术与管理的创新是同等重要的,因此在开发和应用中将注重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同时并举。例如我们成立了国家项目的管理办公室和专家组,在中心城市要求与交通相关的部门共同参与示范项目。
实施开放性原则,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依托部门及地方的资源与力量,开展相关的攻关及应用示范工作;以市场为导向,典型城市和高速公路为主体,国家和地方支持,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共同参与,攻克若干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在示范工程中应用。
实施标准化战略。充分注意智能交通系统开发应用中的标准化,对于基础性的、涉及公共利益的以及需要保证兼容性和互操作性的方面,国家有关部门将积极配合,并安排专门的资金制定有关标准。同时我们将充分注意中国加入WTO的承诺,保证市场的开放和公平。
实施人才战略。我们充分认识到,智能交通系统的开发与应用需要大量的熟悉交通和计算机的人才,特别是同时基本两个以上方面经验的技术和管理人员,我们将利用多种手段和方法培训技术人员。同时,我们还要对广大的交通参与者进行参与交通行为方面的宣传,使交通参与者能够使用新的系统和技术含量高的系统。为此我们准备建立3-4个智能交通人才人才培训中心,同时组织有关培训教材。
积极开展与各国政府和企业的合作,包括技术交流、合作研究、人才培训等,中国政府将积极为中国企业与外国企业在智能交通领域的合作牵线搭桥,特别鼓励在中国建立合资企业或外国独资企业。
在未来的五年间,通过智能交通系统的开发与应用,与交通运输相关的各项支持保障系统将在适应交通管理、交通运输和行业管理的需要方面迈出坚实的步伐,智能交通系统的各个服务领域将取得明显进展,发展智能交通系统将面临更加良好的市场及政策机遇。
尽管ITS的研究与应用在世界各地迅速发展,但是中国仍需努力建设并提高其基础设施水平,在随后的一二十年间,道路运输的发展主要依靠增加道路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然而ITS是世界交通运输发展的共同趋势,我们将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同步协调发展我们的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和ITS,以便提高运输效率和安全性,减轻环境影响。中国现代化的道路运输体系需要建立在完善的道路基础设施和灵活运作的基础上。
背景资料
截至到2001年,全国公路客运量为1408759万人次;全国公路货运量为1986312万吨。全国交通事故70多万起,10万多人死亡,受伤人数50余万,直接经济损失达30亿元人民币
,全国公路运输里程为169.80万公里,全国民用汽车总量为1802.04万辆,其中载客汽车993.96万辆,客位数1413万客位;载货汽车765.24万辆,其他机动车4724.05万辆,机动车驾驶员6797.40万人汽车驾驶员3961.12万人。
全国营运汽车拥有量(统计到1999年)为501.77万辆,其中载客汽车92.14万辆,全国私人汽车拥有量533.88万辆,其中载客汽车304.09万辆,载质汽车226.91万辆总吨位843.80万吨。
《中国汽车报》 (2002年09月17日第四版)
到BBS交流写信谈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