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能引擎点火器传送门:世界现代田园城市:成都未来的战略构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21:41:03
世界现代田园城市:成都未来的战略构想

作者:戴宾    文章来源: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    点击数:185    更新时间:2010-11-27


  摘要: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历史定位和长远目标,是成都对未来城市发展的一种前瞻性、全方位的战略构想。它既是对成都城市发展方向的引领,也将决定成都未来的城市发展水平,并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对成都的发展理念、发展方式、城市形态、空间格局、产业结构、体制机制等方面产生长远而深刻的影响。
  
  关键词:成都;田园城市;战略;构想
  
  一、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宏观背景
  
  进入21世纪以来、尤其是近两年来,国内外形势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三十年改革开放、十年西部大开发以及六年统筹城乡的实践探索,使成都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面临新的发展机遇。成都必须顺应这一新的变化趋势,为城市的未来确定新的发展定位,提出新的战略构想。
  
  1.中国和平崛起为成都跻身世界城市提供了新平台
  
  经济全球化使特大城市的功能向世界延伸,并在社会、经济、文化或政治层面对全球事务产生直接的影响,形成了一批不同等级的世界城市以及由此组成的世界城市网络体系,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全球经济社会的未来发展。中国在世界范围内的和平崛起并且在全球经济社会事务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使得国内特大城市的地位和作用得到整体抬升和空间延展。在中国,一个城市能够成为国家级城市,也就有可能发展成为世界城市。成都在中国地处边远西端,在亚洲则地处中心位置,具有国际经济政治的地缘优势。成都需要以全球的视野重新审视城市定位,站在世界的高度重新思考未来,跻身世界城市行列,在全球经济社会事务中、尤其在亚洲经济社会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成为世界城市网络体系的重要节点。
  
  2.经济全球化、信息化为成都经济结构转型提供了新机遇
  
  在空间有限、资源约束、生态环境压力增大的条件下,要不要发展制造业?发展什么样的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究竟应当处于什么样的地位?这是成都产业发展面临的现实抉择。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包括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在内的国际产业体系在全球范围内的分工调整进程加快。成都有可能抓住这一有利时机,打破和超越西方发达国家和东部发达城市所经历过的产业发展时序,直奔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加快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经济结构,构建新的现代产业体系,从而实现追赶型、跨越式发展。
  
  3.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为成都的发展定位提出了新要求
  
  三十年的改革开放造就了东部地区的繁荣发展,后三十年西部大开发将成为中国未来发展的主旋律,并且影响和决定着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西部大开发的步伐将比前十年明显加快,并且由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转为产业置入和产业重构。作为西部地区发展最好的中心城市之一,成都要抓住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机遇谋求更大的发展,就必须考虑在西部处于什么地位、可以而且应当扮演什么角色。
  
  4.东部发达城市的经验给成都提供了新启示
  
  近年来,北京、天津、上海、广州等东部发达城市,立足于国家级城市的定位,以全球性的战略思路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一是注重城市的战略定位,尤其是城市的全球定位,确立长远的发展目标;二是注重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经济结构,发展具有国家级乃至世界级水平的制造业;三是注重通过城市外部空间拓展,构建新的产业功能区,完善和提升国家级和国际性的城市功能。成都在今后的发展中也应有全球的视野和更高的追赶目标,确定新的战略定位和长远发展目标。
  
  二、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战略构想
  
  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是成都基于全球化和新一轮西部大开发背景对城市历史地位的重审视,立足于城市自身所处的发展阶段和所面临的问题以及统筹城乡的实践探索,对成都未来30-50年的城市历史定位、城市功能、城市发展理念、城市形态、城市规模、城市发展水平的一次系统的整体设计。它既是一种新的城市空间形态,一种新的城市发展理念,更是对成都未来城市发展的一种前瞻性、全方位的战略构想。
  
  1.城市历史定位
  
  城市历史定位是一个城市在较长历史时期内在一定区域、一个国家乃至世界范围内所处于的位置。作为一种长远的城市发展战略构想,成都应当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具有重要的地位:一是成为我国西部的中心城市,进而成为国家级城市。在我国,国家级城市包括两类,一是在全国范围内发挥重要作用的中心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等。二是在大区域范围内发挥辐射带动作用的中心城市,如天津。因此,成都未来的城市定位就是要成为我国大区域的中心城市,从而成为国家重要中心城市,跨入国家级城市的行列。二是成为国际区域性枢纽和中心城市,进而成为世界城市和世界城市网络的重要节点,对全球社会、经济、文化事务产生直接的影响。从现实条件来看,成都有可能以国际航空枢纽为平台和突破口,在亚洲社会经济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对全球社会、经济、文化产生直接的影响,成为国际区域性中心城市。
  
  2.城市功能
  
  城市功能是城市在一定区域范围内所具有的能力和所起的作用。作为一种长远的城市发展战略构想,成都应当具有更为强大的中心城市功能和国际性的城市功能:一是成为西部的经济中心、金融中心、科教中心、文化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即在“两枢纽、三中心”基础上,具有全方位担当起西部中心城市的综合功能,成为全能型的大区域中心城市;二是成为亚洲国际航空枢纽。即依托位居东亚、中亚、南亚、东南亚交汇地和洲际航线经过地的地理优势,充分利用双流国际机场既有的基础和条件,成为亚洲最为重要的国际航空枢纽,进而扩展和延伸国际性的城市功能。
  
  3.城市发展理念
  
  作为一种长远的城市发展战略构想,需要为城市的未来发展确立科学的发展观念。“世界现代田园城市”是成都未来城市发展需要遵循的一种科学理念:一是发展具有可持续性。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文明、集约发展;二是社公正和谐。城乡居民能够享有基本的社会权利和平等的机会,共享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的成果;三是城乡融合。以统筹城乡的改革实践为基础,实现城乡协调、一体发展;四是人与自然和谐相融。人类对自然的干预和破坏程度更小,人与自然的关系更为和谐。
  
  4.城市形态
  
  城市形态是城市的外在表现形式与内部组织状态,分有形形态与无形形态,或物质形态与社会形态。有形的城市形态主要指城市空间形态,涉及城市的外部空间结构、内部分布格局与功能组合、聚落与环境的关系、建筑空间组织和外观风貌、城市与乡村两种聚落的区域分布形式等“。世界现代田园城市”是成都未来城市发展需要建立和保持的一种空间形态--田园型的城市形态:即依托成都平原良好的自然地理条件和六年来统筹城乡所取得的巨大成果,形成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化的城乡空间布局和人性化、生活化的城市空间结构。将城市与乡村两种聚落有机结合起来,推动在城市业已形成和达到的较高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向乡村延伸和扩展,与此同时保留和维护人类赖以可持续生存发展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空间。让城市和乡村在创造和充分享受人类物质财富和现代文明的同时,保持生态良好、空间开敞、环境优美,人与自然和谐相融,形成现代城市与现代农村和谐相融、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新型城乡形态。
  
  5.城市规模
  
  按照“全域成都”的理念,形成由中心城区以及与其有着密切经济社会联系的具有一体化倾向的二、三圈层地域组合而成、集聚1500~2000万人口的现代大都市区,成为具有强大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的超大型城市。
  
  6.城市发展水平
  
  成都在经济、社会、科技、文化、教育等方面所要23达到的高度:一是西部第一、国内一流。即用5-8年时间将成都建成中西部地区创业环境最优、人居环境最佳、综合竞争力最强的现代特大中心城市,进而达到西部第一、国内一流的水准;二是世界前茅。即用20年时间争取进入世界三级城市行列,用30-50年时间争取进入世界二级城市行列。
  
  三、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实现途径
  
  “世界现代田园城市”战略构想提出之后,需要围绕新的城市历史定位和长远发展目标,选择合理的路径、采取有效的措施,长期不懈地加以推进。
  
  1.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成
  
  都行政区域仅有1.24万平方公里,空间有限、资源约束,不断集聚的产业与人口使生态和环境面临的压力越来越严重。因而需要更加注重质量提高和结构优化,把提高质量和效益放在第一位,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发展的终极目标,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节约资源,集约发展,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社会和谐,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2.加大力度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
  
  下大决心调整产业结构,形成支撑“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现代产业体系。一是优先发展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国家级的城市制造业也应达到国家级水平乃至世界级水平。制造业必须瞄准高端产业,逐步调整转移一般加工制造业,强化与周边市州、周边省区、沿海发达地区以及全球的水平分工与垂直分工,在国际产业分工体系中占有重要一席之地。积极发展技术密集、知识密集、附加值高以及能耗少、水耗少、排污少、运量少、占地少的产业,下决心限制发展水平低、占地多、能耗高、水耗高、环保要求高的产业。二是优先发展服务业,尤其是要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加快传统服务业的提档升级,逐步建立起服务经济为主的经济结构,形成信息、知识、货币和文化等国际流动和交换。
  
  3.进一步优化空间结构
  
  实施科学的空间发展战略,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拓展城市外部发展空间,构建新型城乡形态,形成与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相适应的城市空间发展格局。一是制定新的产业功能区规划,强化产业发展的空间载体,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创新体制机制,配套实施新的政策,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战略型产业发展。二是提高中心城区空间整体协调性。突出中心城区服务、管理、创新、文化和旅游功能,打破行政区划阻碍,优化整合城市地域功能,严格控制中心城区规模,防止城市无序蔓延,合理拓展地上地下空间。三是拓展城市外部空间,完善城市空间结构。形成更加清晰的城市空间结构,加快南北两个城市新区建设,科学界定城市组团的性质、功能和作用,使其与中心城区在功能上、空间上、规模上形成合理的关系。
  
  加快新城建设,合理疏解中心城区过密的人口和产业,完善市域城镇体系。
  
  4.坚持改革创新
  
  以改革创新作为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根本动力,深化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一是坚持制度创新。打破行政区划界限,突破行政体制障碍,推动产业功能区建设,建立区(市)县政府间的新型合作机制与协调机制,以“全域成都”的理念探索建立与大都市区相适应的管理体制。二是加快城乡市场化改革。进一步深化城乡统筹的改革试验,全面深入推进城乡规划、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管理体制、市场体制的“六个一体化”。三是加强技术创新。依托成都的科技教育优势,构建技术创新平台,以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5.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强化与世界城市的交通网络连接,提升世界城市的物质支撑水平。一是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尤其是交通枢纽设施建设。积极推进成都第二机场建设,开通更多的国际直达航线,逐步建设成为亚洲国际航空枢纽。加快青白江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建设,依托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建设西部最大的内陆无水港。二是进一步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提高城市基础设施的现代化、智能化水平。
  
  6.加强多层次区域合作
  
  强化城市发展的区域支撑,提高跨区域整合资源的能力,以区域发展、尤其是城市群发展提升成都的城市地位。一是大力推进成都经济圈一体化发展进程,以要素市场建设为重点推进市场一体化,以探索建立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机制为重点推动基础设施一体化,以优化产业布局为重点推动产业一体化,以建立区域补偿机制为重点推动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一体化,以城际快速交通为重点推动城镇发展一体化;二是加强与周边市州的区域合作,巩固和拓展经济腹地,扩大产品市场和服务市场,形成资源共同开发、生态共同保护、环境共同治理的发展格局;三是积极参与成渝经济区合作,充分发挥和担负起成都在成渝经济区中的核心作用,共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极;四是积极开展与东部发达地区的区域合作,有效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形成产业互补、市场互通、资源互用、政策互动、共同繁荣的新局面。
  
  7.实施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
  
  加大对外开放力度,更大程度地融入世界城市网络体系。一是构建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积极探索成都参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及其次区域合作的途径与方式,加强与东南亚的经贸合作。继续巩固和加强与欧美、东亚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往来,积极开发中亚、俄罗斯等新兴市场,加强与非洲、南美的经济联系。二是实施高水平的招商引资。不断拓宽招商思路、创新招商模式,追踪国内外顶尖企业的发展进程与投资意向,培育打造高水平的招商引资平台,提升其城市创新能力;三是吸引全球高端人才,构建和形成高级劳动力国际流动模式;四是强化城市整体形象的对外宣传,加强城市对外品牌形象塑造和传播的规划,创新城市形象宣传方式,提高成都的国际知名度和全球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