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克爽怎么杀的陈近南:质量强校,特色兴校,迈向辉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7 04:05:22
质量强校,特色兴校,迈向辉煌

山西大学商务学院

 

领导简介:

徐仲安,1957年生,山西定襄人,中共党员,教授,现任山西大学商务学院党委书记、院长。2001年被山西省委、省政府授予山西省劳动模范光荣称号;2004年被教育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联合授予“全国职业教育先进个人”称号。

 

 

山西大学商务学院(以下简称“商务学院”)创建于2001年3月,是经教育部确认的由山西大学举办的一所独立学院。学院位于省会太原市太榆公路武宿机场南,占地面积45万平方米。现有教职工603人,其中专任教师422人(具有副高以上职称者179人);此外,还聘有部分知名学者、专家和企业界高层管理人士为客座教授。目前,在校生近7 800人,共设会计系、管理系、信息工程系、电子商务系、文化传播系、法律学系、公共基础部和体育工作部等8个教学系部,开设有本科专业17个,专科专业15个,已形成兼容文、理、艺术、体育专业,涵盖管理学、经济学、工学、文学、法学、教育学6大类学科,应用专业与特色专业协调发展的专业学科格局。

 

商务学院积极扩大对外交流,先后与美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开展学术交流,促进友好往来。2003年,经国务院学位办批准,学院与加拿大西蒙?弗雷泽大学合作实施学士学位教育项目获得成功,联合开办“中加合作班”,为探索新的办学途径做了有益的尝试,使得学院的办学空间得到了进一步拓展。

 

建院至今,商务学院依托山西大学的办学优势,秉承山西大学百年积淀的优良办学传统,以其科学的办学定位和办学思路,深化教学改革,强化质量意识,开拓创新,规范运作,保持了快速稳定的良好发展态势,成为三晋大地上蓬勃兴起的一颗明珠。

 

一、科学定位,明确思路,开创办学新理念

 

教育改革的深入,观念的转变,规模的扩张,办学模式的多样化,为教育事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2001年3月31日,经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山西大学商务学院诞生于三晋大地,2003年12月,教育部确认其为山西大学以新的机制和模式举办的独立学院。学院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用人制度实行全员聘任制。

 

独立学院的创建,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已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部部长周济同志曾指出:“在制定发展战略的过程中,要认真解决好学院的定位问题,各级各类学校一定要准确定位,才能使学校办得更好。”针对独立学院办学历史普遍较短,在办学经验、教学管理水平、师资队伍素质以及教学设施水平等方面与老牌大学相比都存在着明显的差距,而且在客观上存在着生源质量普遍不高的状况,按照教育部提出的“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八字方针,以及独立院校发展应遵循的“积极发展、规范管理、改革创新”的指导思想,学院办学坚持植根于服务区域经济这一土壤,走与区域经济相结合、为区域经济服务的发展道路,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规格,牢固树立质量特色教育意识。经过不断地探索与实践,确定了“以本科教育为主,适度发展专科教育,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社会服务为目标,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建设、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在未来5~10年建成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大学”的办学定位,形成了“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多种渠道筹措资金,加快学校基本条件建设;采取灵活的用人机制,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引入先进教学理念,深化教学改革,大力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的办学思路。全新的办学理念使学院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成为三晋高等教育改革大潮中一道亮丽的风景。

 

二、适应社会需求,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在当今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人才已成为世界各国竞争的主要资源,高等教育更是肩负着培养开发优质人力资源的神圣使命。建院至今,商务学院面对新的发展形势,坚持全面科学的发展观,正确把握“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关系,努力创新“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加强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大力推进各专业的教学计划改革,调整理论、实践课程的比例,形成具有学院特色的专业课程体系。

 

4年多来,学院紧贴办学定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突出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加大实验、实训教育力度,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充分体现自身办学特色,取得显著成效。管理系旅游管理专业创立了颐景酒店模式、旅游公司导游“一对一”模式;信息工程系制定了“零适应期”培养计划,建立了计算机公司员工模式、通讯公司培训模式;会计系除了注重实习基地建设外,还成立了会计应用研究中心。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使学生学为所用,动手实践能力明显增强,就业率稳步提升,受到了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

 

围绕学院教学工作,结合素质教育,学院加强了大众文化、学术文化、科技文化、社团文化、环境文化等的建设,大力营造文化氛围,聘请名师为全院学生开设了《现代心理学原理与应用》、《环境与发展》、《西方美术精品鉴赏》、《中国传统文化》、《影视文学欣赏》、《交响乐》、《广告鉴赏》等近30门公共选修课;并与山西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山西大学教务处协商,在学院开设了由山西大学知名学者开设的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双学位班,以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还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开办了“校园学术文化系列讲座”,活跃校园文化,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受到了学生的好评。在21个学生社团里,注册会员达5 000多人。商务学院学生还积极参加大学生素质大赛、校园文化艺术节和社团文化月等文体活动。2003年山西省第七届“兴晋挑战杯”青年师生科技作品竞赛中,学院选送的21件作品中有1项获三等奖,11项获优秀奖。2004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中,学院荣获1个全国一等奖,省级一、二、三等奖各1名。

 

三、以教学管理和人事改革为突破口,学院管理水平迈上新台阶

 

为强化管理,学院积极借鉴先进的管理手段,引入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全面实施“质量强校”工程。目前,学院已建立了由42个文件组成的教学管理制度,另有13个涉及教学管理的工作方法,98个与教学管理有关的记录,形成了高效的教学管理与质量监控体系。2005年出台了《山西大学商务学院优秀课程建设与评估方案》。为了迅速嫁接大学的成功经验,树立大学理念,提升办学层次,学院全面推行“系主任负责制”,由各系主任全权负责本系工作。在学科专业建设、人员聘用、师资培养等诸多事务上给系主任以高度的自主权,为他们充分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搭建平台。

 

人事制度改革是事业单位整体改革的一大趋势和难点。经过积极探索,学院实行了人事代理制,并不断加以改进和完善,制定并实施了教师职级聘任方案和职员岗位聘任方案;建立了突出岗位、职级的工资分配制度,推行教师职级工资制和职员岗位工资制两大模式;打破了注重身份、注重资格的传统管理模式,建立了以合同管理、严格考核为核心内容的管理模式。对各个岗位职级规定了详细的岗位职责和任务要求,并制定了考核办法,多方面地进行严格的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决定晋升或降职或解聘,使考核成为每个教职工自觉接受检验的必经过程。

 

四、大力推进教学改革,增强办学实力,提高办学水平

 

教学工作是学院的中心工作,教育质量是高校办学的生命线,是立校之本、生存之基、发展之源。学院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狠抓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开创了学院教学工作新局面。

 

(一)修订教学计划

 

在总结2年多的办学经验基础上,学院从专业定位与培养目标入手,对教学计划进行两次大的修订完善,2004版教学计划集中体现了增加实践课时,将课程教学与学生能力培养相结合,将理论教学与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相结合的思路,逐步形成了具有学院特色的专业课程体系。

 

(二)突出专业的应用性

 

学院已连续3年邀请部分教育界专家、教授和企业界知名人士,共召开了3届山西大学商务学院教育教学暨专业建设研讨会。在专业设置上,坚持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与综合提高的原则,精减课程与内容,压缩课内理论教学实践,增强学生自学实践,为学生个性拓展提供必要的时间和空间;按照专业大类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因材施教,整体优化,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相继增设了电子商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国际贸易、旅游管理、物流管理、市场营销、商务英语、商务美术等专业,进一步优化了学科专业结构,明显突出了专业的应用性。

 

(三)重视教材建设

 

为凸显学院的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学院领导高度重视教材建设工作,积极鼓励教师参编或主编教材以推动学院的教材建设。几年来,学院教师主编或参编了《道德教育》、《中国企业管理科学案例库教程》、《计算机基础》、《网络应用基础》、《财务会计学》、《市场营销学通论》等39部教材,还组织编写了计算机类课程的实验指导书,为提高教学质量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四)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

 

教学方式由过去“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新模式,并大力推广多媒体课件教学,努力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在各教学系部的共同努力下,学院还进行了政治理论课多样化教学、体育课俱乐部制改革、本科生的英语和数学课程强化、部分分数较差的学生的补课等工作。特别是在2003级、2004级本科生中实施了英语、数学分级教学,探索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明显的作用。

 

(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建院伊始,学院就注重引进和培养相结合的办法,加快学院师资队伍建设步伐,教师数量和学历结构有了很大的改观。现有专任教师422人,其中教授51人,副教授128人,讲师108人,副高以上职称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39.6%;教师中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者130人。另外,学院还聘请了宋涛、萧灼基、吴树青等知名学者、专家和冯晓武等企业界知名人士共50人为学院客座教授。通过举办教师岗前培训、推行助教助课制度、开展教师听课制和教学观摩活动、评选教学名师到重点大学深造和国外研修等多种途径,提高了教师的文化素质和业务水平。

 

五、积极实施“特色兴校”战略,全面提升学院的核心竞争力

 

办学特色是体现高校办学水平、个性化和影响力的标志,是学校优势和独到的教育思想的反映,没有特色就没有优势。围绕学院如何发展,山西省委、省政府、省教育厅、山西大学和省供销社领导多次来院检查指导工作,就学院发展模式、办学质量和效益提出许多建设性意见。建院4年来,学院大力实施“特色兴校”战略,以特色求生存,以特色谋发展。经过4年多全体商院人的辛勤创建,学院实现了跨越式飞跃,形成了商务学院鲜明的办学特色,即:科学的办学定位,突出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灵活的用人机制,推动了人事制度的全面改革。

 

学院在办学过程中也积累了宝贵的办学经验,即:坚持国有民办的办学体制,增强快速发展的活力;坚持正确的办学思路,夯实教职工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坚持引进老教授和老专家,推动学科建设。“特色兴校”战略,进一步提高了学院的办学实力和社会声誉。学院连续几年招生火爆,2004年招生达3 408人,现有在校生7 800余人。电子商务专业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级示范专业试点,网络技术与信息处理专业被确定为省级教学改革示范专业试点,会计电算化、旅游管理为院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

 

在未来的几年内,学院将大力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广泛吸纳、引进人才,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努力营造良好的用人环境。学院将继续大力实施名师战略,培养造就一批有较高政治理论素养、具有开拓精神的各级行政管理人才。加快专业建设步伐,建成具有鲜明办学特色的学科体系。学院还将加强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学院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建立、健全有效的反腐监督机制,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同时,努力提高学院知名度,扩大学院影响,开展留学生教育,积极探索联合办学新途径,建立山西大学商务学院国际交流中心,促进友好往来。

 

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对教育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在教育走向多元化的大背景下,全体商院人精神饱满,斗志昂扬,艰苦奋斗,开拓创新,明天的山西大学商务学院一定更美好、更灿烂、更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