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渚郡西澜山:速度质量双飞跃 铸造历史新辉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3 03:16:34
速度质量双飞跃 铸造历史新辉煌
2011-01-24 【字体:

——“十一五”回眸之工业经济篇

 

“十一五”期间,全市上下围绕 “工业突破”战略,牢固确立工业经济的主导地位,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深化企业改革,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强力推进工业化进程,我市工业的整体质态明显提高,形成了酿酒食品、纺织服装、林木加工、机械电子等四大百亿级支柱产业,建立起以支柱产业为主体、以新兴产业为补充、大中小企业相结合的工业经济体系,全市工业经济快速崛起,成就了前所未有的辉煌。

一、工业经济发展的主要成就

(一)、工业经济总量迅速膨大,运行质量不断提高。预计2010年全市实现工业增加值388.40亿元,是2005年的3.1倍,“十一五”期间年递增32.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70亿元,是2005年的4.9倍,年递增42.6%(见图1);工业经济总量占全市GDP比重达到38.8%,比2005年提高6.7个百分点,年均提高1.4个百分点(见图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全省总量的1.2%,比2005年提高0.5个百分点,年均提高0.1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000亿元、利税105.00亿元、利润68.00亿元,分别是2005年的5.3倍、5.8倍和9.6倍,年分别递增44.5%46.7%60.3%。工业产品产量大幅增长,全市规模以上企业预计完成白酒产量28万千升,比2005年增长70.0%;饮料35万吨,增长57.0倍;服装6800万件,增长1.2倍;人造板900万立方米,增长1.9倍;钢材14万吨,增长7.4倍;铅酸蓄电池400万千伏安时,增长3786倍。同时,产业链条逐步延伸,出现了软饮料、家具、化纤、轮胎、电动自行车、数控机床、电子元件等2005年未生产的产品。其中,2010年家具预计实现产量35万件,电动自行车2.5万辆,数控机床500,均填补了产业空白。

 

 

 

 

(二)、规模企业数量不断增多,骨干企业迅速发展壮大。“十一五”期间,全市大力实施“规模企业上台阶”、“微小企业进规模”工程,规模以上企业迅速增多, 2010年预计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2400户,是2005年的3.0倍,超过淮安和连云港,位居苏北第三。大力扶持工业企业做大做强,“十一五”累计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2100亿元,是“十五”时期的10.0倍。“洋河酒厂”、“双沟酒业”、“箭鹿毛纺”、“绿陵化工”、“和友集团”、“彩塑包装”、“龙嫂食品”、“秀强玻璃”等本土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德顺纺织”、“翔盛粘胶”、“金鑫轧钢”、“可成科技”、“娃哈哈饮料”、“汇源果汁”等国内龙头企业相继落户。目前全市拥有大中型企业60户,其中大型企业5户。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达到130户,是2005年的5.4倍。其中苏酒集团销售收入近100亿元,绿陵化工、天能电池、长江润发、德顺纺织、娃哈哈、彩塑包装等6户企业销售收入超10亿元,而2005年全市无一家销售收入超10亿元企业。

(三)、工业经济结构趋于优化,行业门类迅速增多。“十一五”期间,我市工业经济结构调整实现较大突破。一是轻工业发展较快。预计2010年规模以上轻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23.0%,比重工业增速快2.0个百分点;轻、重工业比重由2005年的52.743.3调整为2010年的60.0:40.0。二是公有制工业经济占比下降,非国有制工业经济实力增强。我市公有经济和非公有经济完成增加值的比例,从2005年的16.483.6调整为2010年的4.3:95.7,非公有工业经济的比重提高了12.1个百分点,标志着工业经济的活力显著增强。三是行业门类增多。按新《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我市目前规模以上工业分属32个大类,比2005年增加4个,具体是非金属矿采选业、家具制造业、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行业中类和行业小类分别有134个和203个,比2005年分别增加54个和82个。

(四)、主导产业优势明显,对工业经济贡献突出。经过“十一五”期间的结构调整,我市工业由以轻工食品、纺织服装、木材加工、玻璃建材、化工医药、金属压延等六大产业为主,逐渐发展为以酿酒食品、纺织服装、林木加工三大传统产业和电子信息、包装新材料、冶金新材料、新能源四大新兴产业并举的产业结构。2010年,酿酒食品、纺织服装、林木加工三大传统产业预计规模以上企业数达1400户,比2005年增长2.1倍。预计实现增加值160亿元、销售收入540亿元、利税75亿元、利润50亿元,分别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量的60.0%54.0%71.0%73.0%,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5个百分点。2010年,电子信息、包装新材料、冶金新材料、新能源四大新兴产业预计规模以上企业数达500户,是2005年的8.0倍。预计实现增加值60亿元、销售收入270亿元、利税16亿元、利润7亿元,分别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量的23.0%27.0%15.0%10.0%,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0个百分点。

(五)、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明显增强。“十一五”期间,我市以新能源、新材料和装备制造业为主体的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发展。2010年全市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160户,是2005年的4.3倍;实现销售收入65亿元,占全市规模工业总量的6.5%,比2005年提高4.0个百分点。新产品研发投入不断加大。全市工业企业累计投入研发经费11.55亿元,实施重点技术创新项目145个,其中省计划项目48个。全市开发市级以上新产品、新技术855个,其中305个新产品、新技术通过省级鉴定。建成省级、市级企业技术中心11个、47个,分别比2005年增加9个和26个。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全市培育认定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示范、试点企业30户,市级以上新产品电子信息技术应用比重已经达到40%。全市90%以上企业接入了互联网,40%的企业建立了企业网站,48户企业建立了企业内部局域网。洋河股份实现上市,成为继“中国玻璃”之后我市第二家上市企业。绿陵化工生产的“绿陵牌”过磷酸钙获得“中国名牌产品”称号,实现了我市中国名牌“零”的突破。“箭鹿”、“绿陵”、‘洋河蓝色经典”、“双沟珍宝坊”、“龙嫂”5件商标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截止“十一五”末,全市共有中国驰名商标7件、省著名商标64件、中国名牌产品1个和江苏名牌产品68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明显增强。

(六)、节能减排工作深入推进,节能降耗取得较好成效。“十一五”以来,我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节能环保意识明显增强。全市努力遏制以“高耗能、高排放”为特征的粗放型增长趋势,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能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十一五”时期,我市万元GDP能耗前四年累计下降10.62%,完成序时进度的66.22%。在减排方面,“十一五”省政府要求我市在2005年基础上削减8.3%,二氧化硫削减2.8%,我市认真落实减排措施,不断完善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十一五”前四年全市新建、扩建污水处理厂10座,新增污水处理能力21.45万吨∕日,预计到年底能够完成省下达的目标任务。同时环保管理水平和能力建设也不断加强,建成了环境应急监控与预警中心,对环境监测的能力显著增强。

(七)、“人才战略”凸显成效,企业家队伍不断壮大。“十一五”时期,经济管理与服务部门按照科学的人才观和市委市政府有关人才队伍建设的有关精神,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强力推动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始终坚持企业经济与人才同步规划、同步发展、同步提高,全市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显著。据不完全统计,“十一五” 期间,全市企业共引进市外经营管理人才约12000多人,其中高等层次经营管理人才700多人,中等层次经营管理人才4000多人,一般经营管理人才7000多人。企业自培经营管理人才累计30000多人次,其中进行学历培训的占20%左右,专项课题研究型培训占10%,一般性经营管理人才培训约占70%。通过送培、委培、自培等多种途径,五年全市新增企业经营管理人才10000多人。通过对外引进与自我培养两种渠道,“十一五”期间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总量有较大扩展,较之“十五”增长12.4%。同时经营管理人才队伍的年龄、学历、专业结构得到显著改善,层次有明显提高。开放型、开拓型、创新型、职业型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不断增多,为推动我市工业经济高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持。

二、发展工业经济的基本经验

(一)、坚定不移推进“工业突破”战略,招商引资取得显著成效。作为全省农业比例最高、经济总量最小的地级市,市委市政府把“工业突破”作为五大发展战略之一,始终把加快发展工业经济摆上突出位置。全市干部群众坚决贯彻落实促进工业发展的战略部署,谈工业、抓工业、干工业,为加快发展工业经济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和组织保证。为了加快工业发展,全市上下把招商引资作为第一政绩常抓不懈,并重奖严罚,有力促进了工业经济发展。工业投资规模相对于“十五”来说有了较快提升。“十一五”前四年,我市工业投资以年均高于固定资产投资24.3个百分点的速度增长,由200568.87亿元发展到2009年的567.68亿元,增长7.2倍,年递增69.4%。工业投资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由2005年的41.2%上升到2009年的76.7%,上升35.5个百分点。工业投资大幅增长,标志着招商引资取得了显著成效,也为发展工业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

(二)、坚持内培外引,提高骨干企业的产业支撑力。“十一五”期间,我市通过内培外引,拉长产业链,打造龙头企业,促进块状经济发展。首先是培育和扶持我市民营经济加快发展。坚持政府推动、市场带动、企业主动相结合的原则,以现有企业、现有产业为依托,大力实施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不断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洋河酒厂”、“双沟酒业”、“彩塑包装”、“龙嫂食品”、“绿陵化工”等一批本土企业显示勃勃生机,成为支撑我市工业增长的重要力量和工业利税的主要来源。“洋河股份”在香港成功上市,更是宿迁工业走向成熟的一个标志。其次是以招商引资为抓手,重点引进大企业、大集团,提升我市的产业层次和企业规模。“十一五”期间,我市相继引进了“娃哈哈饮料”“德顺纺织”、“翔盛粘胶”和“金鑫轧钢”等一批较大规模企业,扩大了我市大中型企业队伍,增强了我市工业经济的产业支撑力。预计2010年,大中型工业企业实现的工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量的34.0%,比“十五”末提高3.0个百分点;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5.0%,比“十五”末提高5.2个百分点。

(三)、加快发展重点行业,把支柱产业迅速做大做强。一是“十五”以来,我市饮料制造业发展迅猛。“洋河”、“双沟”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做大做强,招商引资落户宿迁的“娃哈哈饮料”等企业为饮料制造业带来了新的增长动力。2010年,预计我市规模以上饮料制造业实现增加值60亿元,比2005年增长4.0倍,年递增38.0%;企业总资产110.50亿元,比2005年增长3.0倍,年递增32.0%;实现销售收入120亿元,比2005年增长4.8倍,年递增42.1%。饮料制造业已成为我市第一支柱产业,对全市工业增长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二是为了承接苏南、上海和浙江的产业转移,我市大力发展纺织服装产业。2010年,规模以上纺织、服装企业分别达到175个和150个,分别比2005年增长1.9倍和3.4倍;拥有资产90亿元和18亿元,分别比2005年增长4.7倍和2.2倍,年分别递增41.6%26.2%;实现销售收入102.00亿元和39.00亿元,分别比2005年增长3.3倍和4.2倍,年分别递增33.9%39.1%

(四)、大力发展民营经济,股份制企业不断壮大。“十一五”时期,随着企业制度改革不断深入和市场运行机制进一步优化,我市民营工业得到快速发展,逐步成为工业经济的主体。预计2010年,我市拥有规模以上私营企业2015家,比2005年增长3.1倍;完成工业增加值165亿元,比2005年增长4.6倍,年递增41.1%。私营工业在发展生产力、增加就业岗位、促进经济增长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另外,股份制经济增速一直高于全市平均增速,对全市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较大。预计2010年,股份制企业完成增加值180亿元,比2005年增长4.4倍,年递增40.1%

(五)、着力推进南北共建园区建设,聚集效应开始显现。省委省政府为扶持宿迁加快发展,于2007年实行南北挂钩共建工业园区政策。苏州、宿迁两地积极响应号召,迅速启动南北共建园区建设。目前,苏州(宿迁)工业园、张家港(宿豫)工业园、昆山(沭阳)工业园、吴江(泗阳)工业园、常熟(泗洪)工业园和吴中(宿城)工业园全面投入使用。通过南北共建园区,搭建了南北产业转移新平台,推动了产业转移项目的自我配套,提升了苏州宿迁南北挂钩的层次,也为我市工业经济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六)、努力消除金融危机影响,外向型经济快速起步。“十五”期间,我市工业企业消除国际金融危机、人民币升值和原材料涨价等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出口贸易仍实现较快增长。预计2010年我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出口交货值56亿元,比2005年增长3.0倍,年递增31.9%。同时,我市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也保持旺盛增长势头,现拥有该类企业85户,比2005年增长2.0倍;预计2010年可实现工业增加值15.8亿元,比2005年增长2.8倍,年递增30.6%;实现销售收入50亿元,比2005年增长2.9倍,年递增31.2%

三、当前工业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生产要素趋于紧缺,成为工业经济的发展“瓶颈”。随着大批项目落户投产,我市用工需求大幅增加,企业招工难开始显现,一些企业开工率不足或不能正常投产达效,影响了我市工业产能的进一步提高。另外,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各方面用地需求持续增加,建设用地供需矛盾紧张,不少地方有项目没有土地,使一些工业项目不能顺利落户。

(二)、产业链不完善,难以实现集群发展。我市产业集群尚处在起步阶段,发展总体水平不高,产业链较短,上下游配套不完备。以木材加工业为例,我市目前仍以初级产品为主,后续产品如家俱生产等尚未形成规模。

(三)、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节能降耗压力仍然较大。当前,我市工业经济增长仍以量的扩张为主,企业效益不高,高能耗、高投入、低产出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尚未从根本上得到改变,环境保护与治理的任务仍然繁重,节能降耗压力较大。

(四)、高层次人才缺乏,导致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我市工业企业人才紧缺,专业技术人员比例偏低,尤其是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缺乏,企业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能力普遍不高,不少产业还停留在模仿和低价竞争阶段,产品附加值低,市场竞争力弱。

四、对“十二五”工业经济的展望

回顾总结“十一五”,我市工业战线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上下共同努力,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十二五”时期,全球经济将处在后危机时代。我市作为一个欠发达、致力于赶超的中等城市,发展既有新的历史机遇,也面临着严峻挑战。

(一)、有利因素主要有1、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给我市发展工业带来产业优化机遇。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发达国家以及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结构进行了重大战略调整,国内外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进一步加快。我市作为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洼地”,既可以接纳国内东部地区制造业的转移,也可以直接承接发达国家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转移;2、长三角区域规划和江苏沿海开发战略给我市工业带来区域合作机遇,为我市融入国家大的发展战略、全面参与区域分工合作开辟了更加广阔的空间;3、省委、省政府加大对宿迁扶持力度为我市工业带来宏观政策机遇,势必为我市进一步加快发展提供政策支持。

(二)、不利因素主要有:全球金融危机尚未全面结束,国际和国内的工业产能相对过剩;我市工业基础薄弱,产业层次偏低等。

综合各方面因素,“十二五”期间我市工业力争实现以下目标:2015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企业达4150户,年均增加350户;其中,年销售收入2000万元以上企业2000户,年均增加130户。销售收入超100亿元企业8户,超50亿元企业5户,超10亿元企业20户。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确保实现550亿元,年均增长20.0%;销售收入达到2500亿元,年均增长25.0%

五、对加快发展“十二五”工业经济的建议

(一)、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突破”战略,继续狠抓招商引资工作。实践证明,招商引资是破解我是发展难题的必然选择,应该义无反顾地狠抓招商引资。要精心组织好重大招商活动,在招大引强、招商选资、提高质量上下功夫、求突破。一方面要主动贴近大企业、大集团,以百折不挠的精神说服他们来我市投资,力争再引入一批象“娃哈哈”、“可成科技”、“德顺纺织”、“翔盛粘胶”那样的实力派企业;另一方面依托现有企业引进上下游企业,延伸产业链条,促进行业内配套,实现集群发展。要多为投资者铺路搭桥、排忧解难和保驾护航,把我市的招商引资推向新高潮,为更好更快地发展工业经济提供前提和保证。

(二)、用足用好现有政策,进一步加大对工业企业的扶持力度。“十二五”是工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机遇期,要结合我市工业实际,利用政策资金扶持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重点产品的技术改造。对国家鼓励发展的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环保型产业、成长型企业,要落实国家减免税和实行差别税率的政策,用足用好相关优惠政策。对于浪费资源、污染环境、技术水平低的企业,要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实施关停;对工艺设备落后的产品、国家限制发展的产品和政策禁止的重复建设项目,要从电力、运输、资金等方面加以限制,使各种生产要素向充满生气的朝阳产业倾斜。

(三)、继续深化企业改革,进一步加大体制机制创新和对外开放力度。要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消除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认真研究解决工业经济发展和改革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积极推进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革,探索公有制特别是国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加快建立规范的现代公司制度,推动股权多元化。加快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和国有股退出步伐,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国有企业在结构、体制、机制、效益等方面发生深刻变化,切实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大环境。要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区域经济合作,积极参与市场竞争,提高经济外向度,使我市工业经济更多、更快地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

(四)、加快工业结构调整,进一步加大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的力度。要紧紧围绕建设新能源和新材料工业基地的战略目标,着眼于传统产业新型化和新型产业规模化,坚持产业延伸与产业创新协作,实现存量提升与增量优化互动,发挥比较优势与加强薄弱环节并举,实施大企业、大集团战略,提高产业集中度和产品的深加工能力,延伸产业链条,提升工业经济的整体水平。要围绕增加品种、改进质量和提高效益,加强企业的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要鼓励优势企业与院校研究机构开展协作,大力推动产学研联合,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要强化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重点引进专利技术、软件和关键设备,努力促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要建立、健全企业技术创新激励机制,加大企业科技投入,全面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形成技术创新—技术改造—规模效益的良性循环,从整体上推动工业结构调整。

(五)、统筹区域发展,进一步加大培育园区经济力度。发展产业集群和工业园区必须通过产业和产品集聚,推动要素整合,培育优势经济。要根据我市工业经济发展的战略定位,明确发展方向、功能定位和建设重点,优化区域产业布局,形成竞相发展格局,促进资源合理配置和产业有机整合,壮大龙头企业,实行跨越式推进。要加大政府协调服务力度,对工业园区、重点项目建设中的土地、供水、供电、环保、通讯、道路等提供相应的优惠政策,促进园区建设健康、协调发展。

(六)、强化资本运作,进一步提高筹融资能力。要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投融资体制改革的要求,面向市场,面向社会,激活社会资本,加强资金的有效筹集,全方位拓宽融资渠道。要依靠民间资本参股,吸纳游离于金融体系外的民间资本,促进民间资本由“体外循环”转入“体内循环”,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民营企业融资领域。要继续加大对外招商引资力度,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有条件的大企业到境外上市融资,扩大利用外资规模,拓宽利用外资渠道,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要努力落实好银行信贷资金,加强银企沟通与合作,实行政银企三方联动,搭建重点建设工程、重大产业项目和重点企业融资平台,建立市场经济条件下良好的政企、银企关系,不断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为企业提供及时有效的资金支持和良好的服务保证。

(七)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提升企业的人力资源优势。人才是企业实施技术进步战略的前提和基础,是市场竞争的先机要素。要继续把人才工作抓在手上,制定更加优惠的引进人才政策,吸引国内外高层次专业人才参与我市工业发展。要加大对高级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骨干的培训力度,千方百计稳定企业科技人才队伍,用活、用好现有人才队伍,充分发挥科技人才的作用,增强企业对人才的凝聚力和吸引力。要进一步优化人才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促进人才在产业、行业的合理分布。要培育企业经营者市场,建立企业经营者选择机制,健全企业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要建立开放有序的科技人才流动机制,推动知识产权资本化,鼓励以技术成果入股、以效益成果提成等方式参与分配,充分发挥科技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人才队伍总量、结构、布局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