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英综艺:从亚当斯说开去——漫谈摄影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3 04:48:12
亚当斯属于胶片时代的大师,我对胶片并不是很了解,虽然很早就摆弄爸爸的海鸥单反相机,但那时候对技术层面的了解相当有限。而且在接触了网络上的数码相片后,对其高度的清晰性、通透感以及大景深倾慕不已,尽管那时候的数码片还都是小DC的产品,还没有出现数码单反。到大三买了我的第一台数码相机后,就彻底抛弃了胶片,事实上,全社会也在做着同一件事情。 因此,我对亚当斯的评价,不可能在技术上展开太多,而他所教导的很多技术,目前在数码时代已然过时,或者可以用电脑的后期处理轻易实现。我只想从审美取向方面重点谈谈,同时自然地涉及到一些技术探讨。 首先,这样的纯黑白的风光片在当前很不多见。黑白片现在顶多也在人文和装饰题材方面出现。亚当斯的很多风景,我可以肯定,原本的自然色彩也是极度美丽的。但是即使在彩色胶卷出现后,亚当斯似乎依然坚持黑白道路,至少这次的展品没有一个彩色的。丢失了色彩方面的美丽,但是亚当斯却让我们更加注意到景物的明暗层次的变化,同时由于离现实更远一些,从“反常化”的艺术观角度看,也使得这些风光片更带有一种超现实的艺术品的感觉。而今国家地理的大师们拍摄的精致的彩色作品,是再现主义的高峰,但却无法有这种艺术感。所以,黑白本身就是一种表现主义的手段。而全部的黑白组成的系列,让你的心灵也随之进入一个超现实的、更沉静而纯粹的世界。这个世界,正是亚当斯所一直追索的。 他的片子都是没有人物的纯粹自然风光。所选择的景物、光线和技术处理都很用心,每一幅从形式上看都是很精致典雅的,而形式带来的,又是藏在背后的一种歌颂。从他的片子里,你可以看出对自然、人生、神秘世界的各种美的表现。显然,作者在风光中寻找的是一些内心已有的情怀,他通过这样一种间接的手段,来表达自己。这也是很多优秀的风光摄影者的所为。作为读者,我们从他的文本中能读出什么,就如同文学一样,各有不同了,我们当然也不可能和不应该去揣测、臆断作者的意图。但是,无论作者还是读者们,在同样的作品本身上所表达和寻找的东西,仍然还是有很大的类似性的。例如,宁静,就是一个我想每个人都不会否认的感触。此外还有很多。至于具体的联想内容,以及被感动的程度,自然每个人会有不同。但它们都是围绕着一个大致的中心点的——这个中心点,我们可以称为作品情结,这是由作品形式体现的,在统计意义上能够给人们带来的主要的一些情感和大体的联想,它不包括具体的联想和情感——越是具体的,就像星系里的群星一样,围绕着中心分布。 亚当斯的作品情结大体如上段前面所言:精致典雅、对人生和自然以及可能的形而上关怀的求索和歌颂。而这份情结带给我们的感动程度是较深刻的。所有这些,还是由于形式上的安排的精到。 他是属于画家般的摄影师,常等待最美好的一瞬间的光影,而不像现在大多摄影人的风格(更多的是较随意的发现——拍摄)。他的机器和技术也是很讲究的,最小的光圈为F64,比我现在的数码单反的极限值还小。为的就是在风光中获得极大的景深,让前后不同距离的景物都获得清晰的表现。另外,他的摄影理论对灰度层次也是很讲究的,我惊叹于他作品的层次的丰富,在高光比的场景下,依然可以完好地同时体现暗部和亮部的细节,动态范围远大于当前的数码相机。这一方面是由于胶片本身就比数码的动态范围大,另一方面,也和他使用了大量滤镜有关。在景深、层次外,另一个惊人的高度技术表现是其作品的颗粒精细度,一幅巨大的山水风光中,下面一个小溪旁的几棵小树的叶子都还是非常清楚。用数码时代的话说,就是像素极高。当然,原本胶片的颗粒就比大多数数码精细地多,一个是分子级别的,一个是晶体管级别的,当然无法比,亚当斯的胶卷肯定是相当高档的。所以现在仍有顶级大师用胶片的。不过据说已有高端的数码机,分辨率已经可以接近甚至超过一般的胶片,不知是真是假,真有点难以置信。亚当斯的作品,大概由于以上原因,你甚至可以感受到一种立体感,仿佛前面的景物比后面的确实近一些,不知道这是怎么实现的。另外,他的片子也非常“饱满”,没有很多劣质照片那种“涩味”,这些又是一些比较难分析的主观感受了,不过却是事实。 大景深、大动态范围和高精细度,给我们一个信息是,仿佛亚当斯在追求着最大程度地展现场景中的信息量,最大程度做到清晰。这似乎还是秉承了欧美艺术家再现主义的传统,这种对清晰通透的追求现在最好的体现在以国家地理为代表的美国摄影界的主流中。另一方面,却也有很多摄影人并不如此在意这个,他们和她们只想表达自我,至于清晰度,如果需要,完全可以牺牲。因此,很多小景深、大对比、颗粒和模糊效果时常可见。以LOMO为代表的无数风格流派,可以统称为表现主义或印象主义摄影,就如同当年现代主义艺术挑战了再现传统的绘画一般,也和再现式摄影同台争鸣。其中有大量的优秀作品,让人产生很强的情感触动。总体而言,表现派比再现派在情感触动力上要高,尤其是,对于很多再现手法完全无法产生力量的场景,用表现手法,甚至都可以创造出十几种不同的作品情结。 表现主义摄影的真正繁荣和大众化并不是很久的事,主要应归功于电脑数码相片处理软件的诞生和不断发展。使得人们能够用越来越方便和强大的方式去修改数码相片。这进一步使得胶片摄影的局限性加重。当然,更广范围上,后现代社会意识的“什么都可以”、“人人都有权表达”、去中心化、去权威化也恰好为表现主义的兴起提供了精神动力。这种动力一旦有了电脑软件方面等等的技术基础,就必然激扬起当前的潮流。 在这样的当代背景下反观胶片时代的大师,如亚当斯,他主要还是属于再现派,属于追求清晰的技术派,当然,他也带有丰富的情感性,只是这种传达是通过真实的反映景物来婉转地进行的。相对来说,那个时代,摄影的取景更重要,而现代,取景之外,后期处理也可以很重要。摄影很多时候与绘画和设计都接近了。 在地缘文化上,美国的再现主义一直较发达。而欧洲和东亚,除了摄影的基础特点再现性以外,表现主义相对也发达地多。这和欧洲的重艺术处理传统有关。而东方艺术历来就有表现和抽象的传统,对尽可能准确地再现外物没有传统,所以,表现主义也更容易被接收。如今,随着PS的普及,中国摄影界传统的再现主义统治已然崩溃。不过,摄影相对其他艺术的很重要的一个独特优势就是其对客体的忠实反应,以及随之而来的真实性。由此,很多人呼吁保持一片纯粹的再现主义、真实性的领地,这也是对的。如果一切照片都变成了半虚构的作品,摄影在真实方面的信誉下降太多,那么它实际上也就失去了一种很重要的特质。这是绘画和设计所不可能有的。那么如何平衡表现主义的创作欲求和摄影的真实性魅力呢?恐怕需要建立一种摄影界的“处理度”分级标准。较为精确地描绘任何一幅相片距离真实的距离。这个数据可以附带在每个数码相片文件的附加信息内。这样,比方说那些未经处理,或者仅作过更加靠近真实的处理的相片,就可以标定为零度处理,由此可以提醒观众相信其真实性。 每一种后期处理,都会改变处理度。而不同的处理手段和程度,其改变程度也不同。例如,改变景物轮廓乃至创造和去除景物应该是较强的处理,而改变颜色、亮度次之,改变对比度更弱一些。。等等。这会是一套复杂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