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味道 缕缕温情作文:从“非人情”者不可用说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1 21:05:27

从“非人情”者不可用说起

 

春秋战国时期,齐国宰相管仲病重时,齐桓公问谁可继任宰相。齐桓公问:“易牙如何?”管仲说:“他杀了儿子来投合国君,不近人情,不可任用。”齐桓公又问:“开方如何?”管仲说:“这个人背弃自己的父母来投合国君,不近人情,不能亲近。”齐桓公又问:“竖刁如何?”管仲说:“这个人阉割自己、投合国君,不近人情,不能亲信。”(《史记·齐太公世家第二》)

   管仲的回答涉及对领导干部的任用标准问题。他讲的“非人情”(不近人情)者不可用,实际上是要求领导干部遵守家庭美德。试想,一个杀死儿子、背弃父母的人,怎么能去尊重和爱戴别人?这样的人如果被委任为官员,会忠于国家和人民吗?《史记》载:“管仲死,而桓公不用管仲言,卒近用三子,三子专权。”

   自古为政者都重视官员之德,认为“官德正则民风淳,官德毁则民风降”。汉代的“举孝廉”制度,就是为朝廷物色德才兼备的贤明之士。地方官在辖区内,每年必须推荐若干孝子和廉吏,这些人初称为人才,吸纳到宫内做侍卫郎,几年后再到地方做官。起初有的地方官忙于政务,而疏于“举孝廉”,汉武帝大怒,对举荐不力者加罚,随后孝子、廉吏不绝于途。尽管受历史的局限,这一标准过于单纯,但“德者,为官之魂”,成了代代传承的传统。千百年来,重视家庭美德,是做人的起码要求;“非人情”者不可交,更不可委以重任。

    眼下,有的领导干部不孝敬父母,不关心父母的身心健康;有的以工作忙为借口,长年不回家看望父母;有的不关心孩子健康成长,对子女听之任之;有的在与邻居相处中,不讲文明、不守礼节,芳邻变恶邻。这些都是领导干部道德缺失即“非人情”的具体表现。目前,领导干部“非人情”的现象,与缺乏对其道德进行评价的体系和机制有关,也与一些地方和部门在干部选任工作中重才轻德、以才蔽德、以绩掩德的倾向相连。

    道德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遏制领导干部的“非人情”现象,关键是要建立领导干部道德评价机制,与领导干部的升迁挂钩。考察干部的德,既要注重其在突发事件等关键时刻的表现,又要注重其在日常工作、生活中,特别是在处理家庭邻里关系时的表现。要建立健全领导干部道德监督约束机制。国务院办公厅颁发的《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规定:对拒不承担赡养、抚养、扶养义务的,给予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近年来,有的地方已经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对“非人情”者不能任用为领导干部。比如,山西省河津市委出台《关于局级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暂行办法》,要求拟提拔的干部必须孝敬父母、善待配偶、诚实守信。甘肃金昌市也出台规定,对不尽社会义务、不孝敬父母、不关爱妻子儿女的干部,在提拔任用时,一律实行“一票否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