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纪录片下载地址:从竹简、纸张到LCD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5:32:38

  人类之所以比我们这颗星球上目前所知的所有生物都高级,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人类比其他生物更具有学习能力。
  其实,其他动物也并非不具有学习能力,只是学习的方法原始,基本上是靠代代相传,即母亲把生存技能传给孩子。而人类则不同,靠父母传授的知识,恐怕只占我们一生所掌握的知识总量的很小一部分,而绝大部分则来自社会。
  而在来自外部的知识中,靠阅读得来的要占到一半以上。所以,一个人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对个人能力的形成以及人类的进步都是极其重要的。
  在今天,阅读已经是一件稀松平常的事情,因为获得书籍非常之方便。但是在过去,特别是遥远的过去,由于技术落后,能读到书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比如汉代以前的中国,文字是刻写在竹简上,一卷宏大的着作往往要装一麻袋。由于金贵,读书只能成为少数精英阶层的专利,知识自然也就被垄断了。过去儒家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说法,某种程度上这也是受传播介质所局限的结果。
  后来,随着技术的进步,丝绸(绢)和牛羊皮替代了笨重的竹简,从而使得书籍的流传变得方便。于是知识的传播也就变的广泛。特别是后来中国人又发明了造纸术和印刷术,书籍的成本陡然降低,这就从材料和技术上奠定了知识从殿堂走向民间的基础。
  所以,在我看来,中国对人类的最大贡献就是造纸术和印刷术,这绝对是具有革命性的贡献。试想,如果我们今天的书还是用竹子或者贵重的丝绸或者羊皮印刷,按照今天全世界所拥有的图书总量计算,恐怕砍掉所有竹子、杀掉所有的羊用掉所有的丝绸都不够。
  我们这代人很幸运,今天的我们又赶上了一次目前还无法估量后果的革命性变化,那就是电子阅读。当LCD替代沿用了上千年的纸张,可能会把书籍的成本变得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过去我们多少人羡慕某些大家,私人藏书动辄上万甚至数十万,今后这样的羡慕将彻底消失。只要你愿意,花千把元买一本电子书,再通过无线传输,我们每个人都能够拥有上万甚至上百万卷书。
  但是,人性这东西很微妙,越是得来容易,反而越不会珍惜。因此,当阅读变得前所未有的方便,人们可能反而会丧失掉阅读的习惯和兴趣。远到竹简和羊皮时代不说,记得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由于书籍少,我都干过借来书抄写的事情。但是今天,我们已经很少像当年对待手抄本那样,珍爱今天装帧精美的书籍了。
  从竹简到LCD,解决的是技术问题。如果这样的技术进步不能增加反而削弱我们的阅读习惯和能力,这样的进步就未必会是好事。所以,站在电子阅读、手机阅读时代门槛上的我们,有必要扪心自问:我还有那么强烈的阅读欲望吗?如果没有,那恐怕就是我们这幸运一代的最大不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