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物主维克托特效2016:全球商品价格狂泻对中国影响及启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20:45:03
                           全球商品价格狂泻对中国影响及启示  

  5月的第一个星期,全球金融市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震荡。5月6日,由于美元反弹、银价暴跌,从而导致全球投资者对大宗商品的悲观情绪持续升温,市场连续出现恐慌性甩卖,导致金、银、铜和石油的价格全线下滑。当天黄金期货跌穿1,500美元关口,现货金更连跌5日,一度低见1,462美元。白银期货亦曾下跌至34.07美元,这一个星期累计下挫逾25%以上,创下1975年以来的最大单周跌幅。纽约的原油价格也由每桶115美元跌到98美元,下跌幅度达15%以上。由24种大宗商品组成的标普高盛大宗商品指数(Standard & Poor's GSCI)下跌6.52%,创下08年金融危机来最大单日跌幅,上一周以来的跌幅超过10%。追踪一篮子大宗商品的Reuters-Jefferies大宗商品期货价格指数亦下跌3.9%,为两年来最大跌幅。

  现在我们问的是,国际市场的大宗商品价格为何会出现突然狂泻,是不是与拉登之死有关,还是其他事件出现?是不是美国就业的经济数据不佳还是欧洲央行行长特里谢议息言论所刺激?或者是其他重大事件的发生?特别是为何在全球没有出现任何重大事件的情况下全球金融市场会出现如此巨大震荡?其风险潜在源头在哪里?仅是外部事件而不是当前国际金融市场本身之原因?而且上一个星期全球大宗商品价格狂泻是不是意味着新的一场金融危机即将爆发?如果是这样,它对中国的经济及市场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国内政府对此应该做什么?

  可以说,上个星期爆发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狂泻,并非与任何外部事件有多少关联,无论是拉登之死、美国就业经济数据不佳、特里谢议息言论等都不足导致整个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突然出现暴跌。可以说,上个星期全球市场的大宗商品价格的狂泻,股市大跌及汇率巨大波动,完全是全球快速流动的十几万亿美元“热钱”的投资者意识到国际金融市场的条件将发生根本性变化,投资预期突然逆转,从而导致这些投资者纷纷抛出近两年炒得十分火热的黄金、白银、石油等大宗商品,加上程序性交易相助,大宗商品价格狂泻就一发不可收拾。

  我们可以看到,从2008年9月美国金融危机以来,无论是中国还是全球,各国新一轮的救市政策导致大量的资金涌流向各种资产,从而导致近两三年来全球资产价格出现快速飚升。只不过,中国从银行体系涌流出来的资金流向房地产市场,而欧美发达国家涌流出来的资金则流向各种资源类产品、资源类持续丰富的国家货币及新兴市场的股市等。尤其是在全球对冲基金的推波助澜下,这些涌动的“热钱”借助于一个又一个的故事(比如地缘政治、债务评级、央行议息言论等),把石油、黄金、白银,以及全球各种大宗商品的价格推向了一个又一个高度。石油的价格在两三年的时间上涨了近4倍(由每桶33美元上升到115美元),黄金及白银的价格更是跳着飚升(近两三年来白银的价格上涨十几倍)。

  这两三年来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快速飚升,并非是市场供求关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而导致产品严重短缺;也不是金融危机之后,全球经济出现V字反弹而对这些产品需求突然快速增加,而是这些商品早就不是日常所指的最终消费品,而成了一个个完全金融投资品。作为资源类的商品,无论如何紧缺,如果它仅是最终消费品,那么其消费需求肯定是有限的,其价格只会根据市场供求关系来决定,价格波动也是有限的。但是当前的这些资源类商品已经不是作为最终消费的商品了,而是已经金融化、期货化或货币化的投资产品了。当资源类的商品作为一种投资品时,其定价基础、价格运作方式、其市场供求关系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其价格完全取消投资者预期,而投资者预期又取决于市场的金融条件及投资者心理状态。

  2008年下半年,美国金融危机之后,为了保证全球经济不出现1930年代的大萧条,各国政府纷纷采取过度的救市政策,银行体系大量的流动性涌向国际大宗商品市场,借助于一个又一个的故事来推高这些商品之价格。比如说,美国采取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投资者不仅认为美国过度印钞票会导致美元快速贬值,而且过度使用利差交易工具让美元的流动性大量迅速流向非美元市场。这样不仅导致美元快速贬值,全球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的价格快速上升,而且全球金融市场流动性泛滥也成了炒高大宗商品价格有力的工具。在这种情况下,全球大宗商品的价格岂能不快速飚升?其市场泡沫岂能不迅速吹大?

  但是,只要国际金融市场这种融资条件一改变(交易所大宗商品期货保证多提高的去杠杆化、美元弱势的改变),以及市场都认为这些资源类商品泡沫过大(巴菲特等大家都认为当前黄金白银市场泡沫巨大),投资者的预期随时都可能出现重大逆转。只不过是什么时候发生的问题了。也就是说,只要有一点点火星,这些资源类商品泡沫破灭是早晚的事情。当当然,对于这次资源类商品泡沫是否会完全破灭,目前市场还不十分明朗,还得静观其变(尤其是要观察美元的走势)。不过,任何投资品吹大的泡沫一定会破灭,这是任何人都无法改变事实,只不过这种泡沫破灭在什么时候发生、对市场及经济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罢了。

  对于全球大宗商品狂泻,该事件对中国金融市场及经济会有多大影响?首先,目前中国是全球大宗商品进口需求最大的国家。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下跌,有利于中国降低这些商品进口成本,缓解目前高企的通货膨胀压力。特别是国际原油价格快速下跌,对中国更是有利。其次,如果该事件不是一个偶然事件,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调整仍然会持续并让其价格回归理性,那么它也能够减轻人民币升值的压力。近年来,美国一直在要求人民币升值。其实,这段时间人民币升值压力大,最大原因是美元贬值过多。如果美元开始强势,人民币会随着美元升值对非美元货币会出现快速升值,人民币升值的压力自然会随之弱化。第三,该事件对中国金融市场及经济的影响一点都不可低估。在经济全球化及金融全球化的今天,任何国际金融市场的震荡都会严重冲击国内市场,对此政府要有准备,以便降低全球系统性风险爆发对国内市场之影响。

  最为重要的是,尽管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全面调整、美元走强中国经济发展有利,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在这一轮的全球政府大力救市中,国内货币政策是不是比欧美国家更为宽松,其信贷扩张的程度是不是比欧美国家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我早就撰文指出,2008年下半年中国是在没有发生金融危机及经济危机的情况下,采取了比美国更为激进的货币信贷政策,从而使得在短期的26个月的时间里(2008年11月-2010年底)银行信贷增长就19万亿,如果加上银行表外业务,估计可达到24万亿。这是1998年-2002年(60个月)银行信贷增长近4倍。由于中国的资本项下没有开放,这涌流出来的银行信贷纷纷进入国内房地产市场,让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吹成了一个绝对大的泡沫(这个房地产泡沫也是人类经济史上前所未有的大泡沫。可以说,到目前为止,还找不到世界历史上比这还大的房地产泡沫的,也找不到比中国现在房地产炒作比这更为疯狂的)!最近发生的国际大宗商品泡沫破灭表明,无论如何托市,吹大的泡沫总是要破灭的。

  国内房地产泡沫巨大,这是基本常识,也是从2010年国十条开始政府已经认识到事情。因此,对于当前国内的房地产泡沫,根本不需要来争论有没有泡沫的问题,也不需要来争论国内房地产泡沫有多大的问题,而是要从最近发生的国际大宗商品泡沫受到启示,如何来挤出当前房地产泡沫的问题。因此,政府要重新评估国内金融市场及金融体系的风险,重新评估国内房地产泡沫的风险,不要抱着侥幸的心理,以为可以既可挤出房地产泡沫又不触动房地产投机炒作者的利益及保证经济增长。如果是这样,当前中国房地产泡沫不采取有效的政策挤出,那么它给整个中国经济及社会带来的风险可能会更大。而且等于国内房地产泡沫自然破灭,政府要想来托市及救经济可能为时已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