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度继电器图形符号:卫运河 不可移动的古董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8:37:58
    
                                                 卫运河  不可移动的古董
     卫运河与上游的卫河、下游的南运河曾统称卫河。它是由古代的清河、屯氏河、白沟、永济渠演变而来的,并且与黄河的变迁有密切关系。《畿辅安澜志》载:“卫河,古清淇二水所导也,汉为白沟,亦曰宿胥渎,隋为永济渠,
宋元曰御河,明曰卫河。”卫运河的名字出现在漳河1942年于馆陶入卫后。

    卫运河在战国时称为清河或清水。《水经注》载:“清水出河内修武县之北黑山”,“其水沥涧飞流,清冷洞观谓之清水矣”,“又东北过馆陶北临清,又东北过武城西,又北过广川县东,又东北过东光县西”。

    汉代称屯氏河,曾是黄河故道,“隋炀帝时开永济渠”,据有关专家考证,现在的卫运河自临清经武城至故城一段,应即是利用屯氏河的河道。

    卫运河在隋唐时期为永济渠的一段。卫运河在宋元时期称御河。《辞海》载:“宋元所谓‘御河’专指河南、河北境内的卫河,即隋所开永济渠的一部分。”

    建国后,于1958年修建四女寺枢纽,将徐万仓至四女寺一段,称卫运河至今。

    站在卫运河郑口大桥之上,举目西望,有四处拦水坝牢固地护于堤岸。近处仔细观察,它并不是近些年的建筑,因为拦水大坝都是早已断烧的大青砖砌成。出于好奇,走下坝底,抚摸着青砖砌成的拦水大坝,一股思古之幽情油然而生。多少人都曾记得,时逢汛期,滚滚的大运河水,像一匹脱缰的野马,顺流而下。千百年来,志书上也难以说得清楚,它曾经给两岸的百姓带来多少次深重的灾难。郑口堤岸的这四处拦水坝,就像四大金刚死死的看护着堤岸下面的老百姓。

    再看拦水大坝的上部,九方砖雕镶嵌坝身,整齐排列出“民国三十六年五月筑”九字楷书。我深感惊讶:“此拦水大坝乃故城运河古董也!”

    站在拦水大坝之上,柔和春风习习拂面,无限风光尽收眼底;望着河水泛起层层碧波,心情激荡思绪万千,千古之事涌上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