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灵公主 动漫:啊,家乡的运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6:48:36
啊,家乡的运河 (2008-10-18 15:42:07) 标签:

文学原创

大运河

风光

文化

分类: 散文

            

                         啊!家乡的运河

     西施貌美,谁又能说那位传授我们“错纱配色,综线挈花”纺织技术的黄道婆不美?潘安貌美,谁又能说那位尝遍百草、发明农耕技术的神农氏不美?长城壮美,谁又能说我们家乡的运河长堤不美?长江壮美,谁又能说养育我们成长的母亲河——大运河不美?

    京杭大运河流经我的故乡,它的上游是临清州——出臭豆腐的地方,下游是四女寺——传奇式贞孝节义四姐妹的家乡。大运河是故城人的骄傲。故城这块土地是靠着运河水的滋润生息的。

    天高云淡,秋高气爽。南归的雁叫唤起我对运河的思念,信步走上了河堤。

    河里的水很多,这是多年不见的胜景。尽管有些污浊,但是总比平时干涸的龟纹耐看。大运河尽管像个衣衫褴褛、面容枯槁的老妇人,但是在秋日的阳光下依然可以看出她少女时代的风采。

    河道经过这座小城的时候,拐了一个“S”形弯儿。旧时河道水流湍急,人们在河堤拐弯处依照地形修了三个大坝,迎击洪流的侵袭。老百姓形象地把它们分别命名为“鱼鳞坝”、“犁铧坝”、“犁杖坝”。这三个坝子成了运河大堤的一景。夏天,附近居民三三两两提着马扎走上河堤,坐在坝子上乘凉,一边沐浴着徐徐而来的清风,一边絮叨着老年间的故事,当然其中不乏乾隆爷下江南过往运河的传说。

    鱼鳞坝不消说了,它的形状就像鱼鳞。站在鱼鳞坝上,左边就是上世纪70年代修建的运河大桥。这座桥就像一道长虹横跨南北,连接着冀鲁两省。望着汽车、拖拉机、摩托车、自行车来来往往,真是方便得很。

    过去可不是这样的。

    记得小时候,河上只有一条渡船,河北的要去河南串亲戚,河南的要来河北赶集都离不开这条渡船,就连老百姓运肥料、拉庄稼的马车、牛车都要在船上摆渡。这就是有名的郑家渡口,也是县城名称的由来。那时人们过河要等很长时间,得几袋烟的工夫。尤其是赶上大集日,往往要等个把小时。因此便有了“隔河十里远”的说法。

    河南就是漳南古镇。曾是历史上的县城。我猜想,一千四百年前我的乡党——那个叱诧风云、铁马金戟、驰骋北方大半个中国的隋末农民起义领袖窦建德是不是也在这儿渡河北上的?至今故城境内还有窦宝店、太子营、大马坊、小马坊等村庄,它们的名字与窦建德都无不关系。

    水流悠悠。秋风飒飒。眼前的景况又把我带回儿时的记忆。

      

                               古码头遗址,旁边是鱼鳞坝

      

                  当年船夫就是沿着这条砖阶上岸的

      

                 古坝沧桑,见证着运河的兴衰

       

             上世纪七十年代在古码头附近修建的运河大桥

    鱼鳞坝下就是原来的码头。那时,河中樯帆林立,飞舟逐浪,运河一派繁忙景象。逆流而上的船只遇到顺风便高扬着船桅,纤夫们一个木夹板套在前胸,拉着长绳,光着梆子赤着脚,腰背弓得像猫一样,喊着深沉的号子,“嗨吆喂!”“嗨吆喂!”地沿着河边走。

    他们的臂膀勒下一道深深的沟,一个个面孔黝黑,古铜色的脊梁像运河的水泛着亮光,不知道是河水染黄了他们的皮肤,还是他们的汗水染黄了河水,反正是一个色彩,一个味道。

    最令人叹为观止的是纤夫们的脚板。他们从德州、从沧州,抑或从天津卫一步步走来,却都是光着脚板,将鞋提在手里。那一双脚简直就是铁打的、木做的,不怕蒺藜扎,不怕砖石硌,不怕瓦渣划,真正是一步一个脚印,步步瓷实。他们为的是省鞋。

    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他们就是这样走着,这样拉着船纤。水有多么长,他们迈的步有多么长;河有多少弯,他们的腿走多少弯。

    河堤的树叶子已经泛黄,但是黄中依然浸绿。由于河水的滋润,不但没有秋日的肃杀之气,反而有点像初春的味道。阳光也是暖融融的。

       

                  “狂澜休矣”如今只剩下斧痕

       

            仔细瞅,坝身上雕有“民国三十六年五月筑”字样

    犁铧坝的南面有一个砖砌的长方形匾额,原是民国时期的一位县长题写的“狂澜休矣”四个楷书大字,现在我们看到的只是刀削斧凿的痕迹,面目皆非了。这是文化大革命的杰作。现在只能从大坝的另一面清晰地看到青砖雕刻的“民国三十六年五月筑”九个清秀的隶书文字。

    顾名思义,犁铧坝状似旧时的犁铧,像一个大写的“A”。当年,洪水泛滥,运河经常决口,村庄淹没,“人或为鱼鳖”,沿河老百姓深受其害。那位县长组织力量修了这座大坝,大坝高约10米,全部用青砖、石灰砌就,从下往上看,巍巍大坝犹如一道城墙护卫着河堤,蔚为壮观。老百姓将县长的题字用青砖雕刻成匾,嵌在大坝上,一来感恩,二来也是对水魔的挑战:“狂澜休矣!”文革狂飙骤起,这样的匾额当然是“四旧”,且有为“国民党”歌功颂德之嫌,毫无疑问必须“坚决砸烂”,“彻底肃清其流毒”!那些发誓要“革”文化的“命”的造反小将们,岂不知故城早于1945年便解放了,那位县长正是我党干部!

    我敢说,如果这个匾额保存到现在,一定是价值不菲的文物。说不定还可以成为一个不错的游览景点。在这里,我仿佛看见了康熙大帝当年巡游路过故城的情形。“康熙三十八年,圣祖仁皇帝······南巡,由水路经故城卫河,各官在水次接送,驾坐船头,百姓聚观,两岸如堵,并不禁止。”“康熙四十二年,圣祖仁皇帝南巡,阅视河工,回銮由水路过故城运河,御舟纤夫俱红号衣,红帽黄顶,彩绳縴板。从船纤夫俱青号衣。”县志上这样记载。这是一幅何等壮观的太平盛世与民同乐图啊:河中御舟画舸,龙旗蔽日,玉振金声;岸上官民如堵,焚香顶礼,万岁山呼!那一刻,恐怕连河水也凝滞了。

        

        

                    犁杖坝,看上去像不像雄伟的城墙?

        

                   在犁杖坝上面看,大坝酷似犁杖

    由犁铧坝向南便是犁杖坝了。犁杖和犁铧合起来就是完整的耕犁,上世纪八十年代农村还很常见,现在已经进了博物馆了。八0后的“愤青”们根本不知其为何物。

    犁杖坝上下都是蓊郁的树木,河堤漫坡上长满了青草。人行其中,脚下碧草茵茵,头上绿荫重重,身边流水淙淙,草丛里间或散乱着几块护堤的青石,不知道的还真以为来到了某个公园。

    春夏,草地上开满了不知名的花儿,红的、兰的、黄的、紫的,说不上五颜,也够得上六色。蝴蝶在花丛中飞,知了在树梢上叫。偶尔草蛇在草丛悉悉索索的爬过,让人浑身起鸡皮疙瘩。一夜秋风吹过,树上的叶子开始一片一片的往下掉。掉在地上的,厚厚的一层,踩上去软绵绵的。掉在河里的,像一叶扁舟,随着水流摇摇晃晃飘向远方。下面没有鱼。以前有。以前的鱼追着叶子游。

    树木没人修理,多少年来,风吹日晒,顺其自然疯长。树种以柳树、榆树为主,仅有的一棵杜梨树掺杂其间,十分惹眼。它蜷曲着的树干,显得老态龙钟,红红的叶子像枫叶一样掩映在树丛里,使人想起“万绿丛中一点红”和“霜叶红于二月花”的诗句。一株酷似龙虾的枯树在碧空中伸展着虬枝,为运河更增添了几分沧桑。而那被我称之为“三结义”的三棵大树,让人想起刘、关、张兄弟。更有一棵多情的榆树,它的枝桠伸向了离它远远的一棵柳树,那柳小姐也风情万种,柳眉含春,柳眼凝波,款舒柳腰,轻展绿臂,拉住榆哥的手。这一对“榆柳配”光天化日之下勾肩搭背,缠绵在一起,好不令人嫉妒!难怪一些少男少女都喜欢在这里卿卿我我、谈情说爱呢!我把这两棵树叫做“情人树”,名称虽然俗了点,但也

只好这样。

         

                              杜梨树

         

                                              情人树

                

                    你看它像不像一个龙虾?

                 

                             连理树

                

                               兄弟树

                

                                              三结义

    最富有想象力的是那株“连理树”,当然这也是我为它起的名字。这株榆树从地下生出根来,分做两棵,这对青梅竹马难分难舍,长大后又缠绵在一起,相拥相抱,紧紧依偎,且枝叶繁茂,郁郁葱葱,成为河畔不可多得的一景。尤其是树干下部,两棵树交织在一起,中间的空隙不由不令人浮想联翩。

    在“连理树”的南边,走不多远,还有一棵“兄弟树”。这是一棵槐树。不知什么原因,被从中间齐齐劈做两半,时间久了,但是两个枝桠都长成了碗口粗细的大树,而根部连在一起,像是一对孪生弟兄,若即若离。这使我想起“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曹丕兄弟,草木尚且有情,骨肉之间为什么就不能互相包容呢?

       

       

       

    河水缓缓地流着。树影倒映在水里,波光粼粼,又是一番景色。河心淤积起了一个小岛,上面长满了茂密的芦苇,芦苇的紫穗已经变白。老了。尽管古朴,却也恬美。徐娘半老似的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虽然没有求到窈窕淑女,前些时我却邂逅一群靓丽的白鹭在“岛”上觅食,休憩,刚想给它们拍照,却扑楞楞飞到了河对岸。现在,看不到它们了。大概它们也到南方过冬去了吧?我想。

                                                                                                               2008、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