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馆奇遇奖励: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19 19:15:08

资料一: 9岁小学生造句震惊老师 想“炸平学校杀死妈妈”

 

   “如果我有一颗炸弹,我就会炸平我的学校;如果我有一把刀,我就会杀死我的妈

妈。”谁能想到,如此触目惊心的话,竟是海南某小学一名9岁小学生的造句。 

资料二:

    据新华社北京4月1日电 母亲管教严厉,儿子逆反行凶。17岁的北京某私立中学学生小军因憎恨母亲的严格管教,全然不顾母亲的养育之恩,残忍地将母亲杀害。

     1996年小军父母离异,随母亲生活的小军变得更加内向,经常在互联网上玩游戏寻找快乐。为使小军长大后能出人头地,母亲对小军总是严格要求,严厉管教,小军经常因不听话或学习成绩不好被打骂。时间一长,小军便产生了一种逆反心理。
     2003年11月9日,小军在家中因对母亲再次严厉管教不满,持菜刀砍击母亲头、颈项部数刀,并用剪刀刺中母亲背部,致母亲急性失血性休克死亡。
资料三:

    在对1000多名小学生的调查中发现,小学生中存在各种心理健康问题,总检出率为10.53%。另有研究者对1562名小学生,进行了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结果发现在这些小学生中,心理偏常检出率为7.5126.53%,中度以上占19.41%,其中甚至还有7.64%的小学生有自杀倾向。

 

第一部分 心理健康和心理健康标准

 一、心理健康概述

 ()健康和心理健康

什么是健康?

1、健康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是一个随着时代的推移,在社会和文化因素影响下不断演变的概念。即使在今天,对于健康还很难做出明确的界定。我们引用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宪章中所提出的健康的定义:健康是“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一种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体弱而已”。

2、健康用中医理论来说就是“身体上的健,心理上的康。”

什么是心理健康呢?

在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上,心理健康被定义为“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这个定义强调,如果一个人与其他人比较,符合同年龄阶段大多数人的心理发展水平,那么这个人的心理就是健康的,反之就是不健康的。但是,由于国内外学者各自对心理健康的兴趣和出发点不同,其定义也是各不相同,因此,迄今为止,对心理健康也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

()心理健康问题的普遍性

    调查发现,各国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都是普遍存在的,只不过在数量、类型上有所差别。近几年,我们经常可以从各种新闻媒体上看到或听到,少数小学生因心理行为问题而导致“离家出走”、“拒绝上学”、“自杀”、“暴力行为”、“违法犯罪”等报道,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普遍引起了社会,特别是学校教育的重视。

(三)心理健康的特性:

  1、心理健康的阶段性:

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心理健康是一个与人终生相随的人生课题,并且表现出很强的阶段性。同一个人,在人生发展不同的时期或阶段,其心理发展可能是健康的,也可能会变得不健康。也就是说一个人一生中的心理健康状态是随时间发生动态变化的。

从差异的角度来看,人无法被截然划分为心理健康和心理不健康两类。也就是说心理健康是我们每一个社会成员都会面临的问题,在每个人身上都会同时存在心理健康的和心理不健康的情况。

    如何辨别心理健康还是不健康呢?如何对小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就要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

二、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心理是否健康,不能像躯体健康那样,具有比较客观的标准。人的心理怎样才算健康,用什么标准加以测量,因其复杂性,其标准也比较难以确定。对此,至今尚无肯定的答案。

下面提供国内外的两个标准供大家参考:

   1、著名的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和麦特曼提出的心理健康十个标准:

    (1)有充分的安全感;

    (2)充分了解自己,并能对自己的能力作出恰当的估计;

    (3)生活目标、理想切合实际;

    (4)与现实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

    (5)能保持个性的完整与和谐;

    (6)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

    (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8)具有适度的情绪控制和表达;

    (9)在不违背集体利益的前提下,有限度地发展个性;

    (10)在不违背道德规范的情况下,适当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要。

    2、我国学者陈家磷提出的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六大标准:

    (1)能正确认识现实并对之做出有效的适应,思想高尚,有理想、讲道德、守纪律;

    (2)热爱学习和工作,能在学习和工作中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才能,并取得一定的成效;

    (3)乐于同人交往,人际关系十分融洽;

    (4)情绪乐观稳定,善于避免忧愁、焦虑等消极情绪;

(5)有自知之明,能严格要求自己,自尊自制;

(6)具有正常的行为方式,包括行为方式应与年龄特点相一致,行为方式应与其社会角色相一致,反应强度应与刺激强度相一致等。

尽管在措词和侧重点上,国内外学者有所不同,但基本思想是一致的,即正常的认知水平,稳定愉快的情绪,同客观现实保持积极平衡的意志行为与良好的个性特征。

3、我们认为可以把以下八个方面作为衡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1.认知功能正常,能客观地看待问题;

  2.情绪反应适当,有适度的受挫力;

    心理健康的学生有健全的情绪生活,有从事各种活动的兴趣、信心,热爱生活,积极向上并能较好地控制、调节自己的情感,不使自己经常陷于情感上的困扰。

3.意志品质健全,有适度的耐受力;

  4.行为适度,有控制自我行为的能力;

    心理健康的学生行为协调,反应适度。能以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使个人行为符合社会规范的要求,一旦发现自己的需要、行为与社会要求相冲突,即能放弃或修正自己的行动。

  5.人际关系和谐,能友好与人相处;

  6.社会适应良好,能及时调整好自我状态;

    心理健康的学生就是能面对现实、把握现实,并使自己的需要切合社会实际,能根据客观环境的发展和变化,不断调整自己对现实的期待和态度,作出相应的适应性变化,始终与不断变化的生活取得协调一致。在适应中体现自己的良好心理状况。体现自己行为的正确与协调,体现自己的意志与承受力。为社会作出积极的贡献。

    7.自我观正确,能正确认识自我;

    8.个性结构完整,能克服不良行为。

心理健康的学生具有完整的人格,为人诚实正直,襟怀坦白,富有同情心。并能保持个性的独立性,保持认识、情感、意志行动的协调一致。

    上述内容是相互联系的,一个人心理不健康,不一定表现在所有方面,而是往往在一、两个方面表现出严重失调,另外,儿童、青少年身心正处于成长阶段。上述内容是作为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一般要求,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在要求上应有层次上的区别。我们认为,一个学生其心理是否健康,主要是看他的思想精神状况和行为表现状况与大多数的同龄人是否一致,也就是其言行举止与年龄是否相符,不能搞简单的“对号入座”。如果一个人的言行举止偏离了自己所属的年龄段,往往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第二部分 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产生原因

一.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

1.儿童过度焦虑

儿童过度焦虑是儿童情绪障碍的一种表现。在小学生中,以女生的过度焦虑反应较为多见。

这类患儿对教师的批评、同学的议论和日常生活中一些看来很小的事情,也表现出非常敏感和不安。

 2.儿童多动症

儿童多动症是小学生中最为常见的一种以注意力缺陷和活动过度为主要特征的行为障碍。高峰发病年龄为810岁。儿童多动症的发病率为3%一10%,男童多于女童。

儿童多动症的主要特征:

(1)注意力缺陷。与同龄儿童相比,患儿的注意力显著涣散,持续时间短暂,易受外界干扰,经常频繁地从一种活动转向另一种活动,注意力难以集中,做事有头无尾。

(2)活动过多。患儿不分场合,特别好动。在课堂上经常扭动座位,做小动作;在家里常常乱跑乱闹,扰乱别人;就连晚上睡觉也好来回。

(3)冲动任性。患儿自制能力很差,遇事不加考虑就行动,活动交换频繁,缺乏条理;患儿易冲动,行事鲁莽.常有伤人和自伤行为。

(4)学习困难。此类儿童大多智理正常或接近正常,但因其他认知障碍,学习过程受到严重影响。导致阅读、拼写、计算、临摹绘图等困难。

(5)行为障碍。多动症儿童由于好动、冲动等特征,易造成一系列违反课堂纪律,打架斗殴等行为。

 3.儿童强迫症

儿童强迫症是儿童情绪障碍的又一表现。

儿童强迫行为在小学高年级男生中较为多见。主要表现包括:①强迫性洗手,一天可达十几次,一次持续十几分钟。②强迫性计数,例如一遍又一遍地数课本或其他图书上人和物的数目,反复数自己走了多少级台阶等。③强迫性自我检查,如反复检查个人的衣服鞋袜是否放整齐等。④有的患儿表现为刻板的仪式性动作或其他强迫行为。

 4.学习困难综合症

学习困难综合症的主要表现包括:

(1)缺少某种学习技能。但并非是智力低下,或缺乏学习动机。

(2)诵读困难。不能正确辨认字母、单词或按逆方向阅读,也不能将字母和发音联系起来进行朗读。

(3)计算困难。主要表现为缺乏数概念,不懂得数的大小,。不会进行多位数的加减运算。

(4)绘画困难。由于不能正确掌握空间概念,因而在画图时定位不准,涂色不合规范,严重时甚至造成前后、左右位置颠倒。

(5)交往困难。患有此症的儿童不会主动与人交往,经常遭受同学的讽刺和挖苦,因而使得学习困难和心理障碍进一步加重

学习困难综合症的出现同轻微脑功能失调有关。有人认为是大脑两半球缺乏功能上的协调联系,也有人认为是大脑缺乏正确处理视听信息和作出正确判断的功能。

 5.学校恐怖症

学校恐怖症是一种典型的心理适应不良综合征。

主要症状是害怕上学,一进校门就恐慌不安,千方百计予以逃避,严重者则逃学、旷课。

这类患儿往往伴有一系列生理上的异常反应,如恶心。呕吐,发热,多汗,失眠,恶梦,夜惊,腹痛,腹泻等。在性格特征上,患有学校恐怖症的儿童,一般都具有郁闷、敏感、消沉、孤独等特点。

学校恐怖症的形成原因比较复杂。就先天因素来说,有阳性精神病家族史、病态人格或父母婚前、产前有酒精中毒史,性病史等先天原因的儿童,一般适应力相对较差,当环境突然变化及有重大应激性刺激时,可能使某些原来并不十分明显的病状暴露出来。从家庭养育方式来看.娇惯、溺爱会使孩子形成强烈依赖,父母期望过高则使孩子因达不到这种要求而逃避上学,破裂家庭或父母关系紧张可使孩子处于高度警觉状态,对环境缺乏安全感变得十分退缩等,在学校教育方面,教师过分严厉,对学生态度简单粗暴,同学之间关系紧张,学习成绩不理想等等,均可使学生对学校产生畏惧心理而拒绝上学。

 6.儿童厌学症

厌学是由于人为因素所造成的儿童情绪上的失调状态。儿童厌学症作为一种社会病理心理状态的产物,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儿童厌学症的主要表现是对学习不感兴趣,讨厌学习。厌学的儿童对学习有一种说不出来的苦闷感,一提到学习就心烦意乱,焦躁不安;他们对教师或家长有抵触情绪,学习成绩不好,有的还兼有品德问题;儿童厌学情绪严重或受到一定诱因影响时,往往会发生旷课、逃学或辍学现象。

造成儿童厌学症的原因主要包括:

(1)家庭教养方式不当。父母望子成龙心切,重分数,不重实际潜能的开发,经常就学习问题责骂或毒打孩子,会使儿童对学习产生畏惧心理和厌烦情绪;父母重钱轻学的思想,特别是个体经营或利用工余时间从事“第二产业”的父母,时常要子女前去助工或有意无意地灌输“拜金主义”.对儿童的厌学情绪有重大影响。

(2)学校教育中的失误。例如,考试频繁,“填鸭式”地满堂灌教学,强迫学习,滥用惩罚,学生学习负担重、压力大,学习的难度与儿童的能力不相吻合,教师对儿童缺少关心和爱抚等,都有可能造成儿童的厌学情绪。

(3)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

二、青少年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1.生理因素

 (1)遗传因素。

这主要是指受父母遗传基因的影响而导致的身心发展异常。如多动症、癔病、精神分裂等精神障碍,都同遗传因素有密切关系。

(2)孕期卫生。

母亲孕期卫生会对胎儿的脑发育产生重要的影响,从而影响其心理功能的正常发展。具体表现有四个方面:

第一,孕期营养不良。胎儿脑内DNA含量的多少对胎儿脑组织发育的影响极大,因此,我们现在国家推出了孕妇服用叶酸的工程,让各社区负责本社区内孕妇叶酸的补充工作。

    第二,孕期的情绪状态。有关研究表明,母亲孕期的情绪不好,使血液中产生一种损伤神经系统的生化物质(卡泰霍洛明),从而导致畸形胎儿。

第三,孕期患病及服用药物,会导致儿童某些方面心理功能的异常。相关研究表明,如果母亲在怀孕期间患有高血压、肾炎、贫血、关节炎、经常性感冒等,都可能使孩子患有多动症的可能增加。

第四,分娩时,生产过程顺利与否也对孩子将来的心理产生很大的影响。调查表明:通过产道正常分娩的孩子心理问题的产生要比非正常分娩(难产或通过剖腹产出生)的发生率要低得多。难产儿童暴力倾向问题多,剖腹产儿童耐挫力弱。 

  (3)生理疾病

   学生的身体疾病和外伤、中毒等因素也会对其心理健康产生一定的不利作用。研究发现,与正常小学生相比,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小学生中,早期患有高热惊厥、头颅外伤和其它严重疾病的所占的百分比更大些,且差异明显。随着生理疾病的消除,一些心理症状会完全消失。但是,随着疾病的继续进展,心理障碍也会加剧,甚至会出现各种程度的意识障碍、幻觉、记忆障碍、躁动和攻击行为等。

2、社会环境因素

    (1)家庭环境

    家庭环境是影响孩子心理健康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幼年或童年在家庭中所受到的影响是一生都无法消除的。一项1216岁的学生心理行为问题及其相关因素进行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与行为问题发生有关的因素包括:父母文化水平低;缺陷家庭(父母不合或离婚);父母不当的教养方式(对孩子养教缺乏情感温暖和理解、过度保护、拒绝否认、严厉惩罚等)

    (2)学校教育

    学校是学生从事学习活动的主要场所,学校和环境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学校教育活动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产生直接影响的因素。学校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比较突出的有以下几方面:

    ①学校给学生较大的压力

虽然党和国家在减负方面尽了很大的努力,但由于各种原因,应试教育仍对学校具有极大的影响。依靠死记硬背让孩子增强应试能力的题海战术,仍是提高考试分数的有效手段,分数大排队、倒计时、限制一切与考试无关的活动,仍是一些学校提高升学率的法宝。这些来自社会、学校、老师和家庭的全部压力最后统统压到了学生身上.在这样的重压下,一些学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种种心理问题与障碍。

②教育方式与方法的不当。

教师是代表国家行使教育权的专业人员,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望是包括家长在内的其他人所无法比拟的。教师的教育态度与教育方式对学生的影响是十分明显而深远的。而少数教师自身素质不高,在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上往往存在一定的偏差,这就会对学生的健康发展造成直接的不良影响。

在知识方面,主要的问题是对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及其基本特征了解不够,对心理卫生的有关理论缺乏了解,对心理辅导、心理咨询等方面的理论与技采了解很少,使得教育方法比较单一,教育效果不够理想。

在教育观念上主要是质量观、人才观、师生观、发展观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如不能用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过分看重分数而忽略其他,交往中居高临下、专制武断,不尊重学生的人格。在教育行为上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教育方式方法简单生硬,有的教师以能让学生害怕为荣,以能把学生管老实为能。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有时甚至不择手段,什么训斥、责骂、讽刺、挖苦、罚站、罚值日、打耳光、拧耳朵、掐嘴巴,直至拳打脚踢,各种体罚、变相体罚的方法五花八门、层出不穷,严重的有因此使学生致残或致死的。试想这样的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的心理能健康吗?

    ③班集体中不良环境与风气

    班级集体是学生在学校中学习和生活的基本单位,同时也是学生完成社会化过程的重要条件。班级中如果存在某些不利于学生发展的因素,将会对学生产牛深刻而持久的消极影响。

    1、在班级中部分学生在班级中地位偏低,一些学生在班级中长期受忽视或排斥。容易形成严重的自卑心理、敌对情绪和逃避倾向,可能导致交往障碍或适应不良,与同学关系紧张等。

    2、班级中存在的不健康的小群体和严重的欺负行为。如果教师不能及时发现和解决,很可能使部分学生产生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导致进一步的混乱。而到最后,不论是欺负人的学生还是被欺负的学生,都会形成一些不良的性格特征,如蛮横、霸道、怯懦、虚伪等。

    (3)社会因素

任何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都是在一定社会生活环境中进行,所以人们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心理健康状况必然要受到所在社会生活环境的影响。在社会生活中,人们不同的政治、经济地位往往会对他们的价值观念、知识结构、交往方式和生活态度等方面产生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在社会转型时期,由于社会竞争加剧,收入差距拉大、社会变革频繁、不稳定因素增多( :下岗、离异)、生活压力增大等原因,会造成人们精神压力增大,挫折感增多,不平衡心态比较普遍。此外,由于近年来社会上腐败现象滋长,干群矛盾突出,价值观念冲突导致信仰危机,社会责任感普遍下降,个人主义盛行,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感、安全感水平下降。这一切都增加了人们的焦虑感,可能成为导致情绪不稳定的因素。

大众传媒中一些暴力、色情、享乐主义、金钱至上等内容的传播、渲染,对儿童、青少年的心理行为和价值观的发展会产生许多不良影响同样不可忽视。如江苏调查60名有性犯罪的少女,其53名接触过黄色手抄本,占86.33%。上海调查小学生中大多数希望长大当经理和警察,因为警察能管人,经理有小蜜。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沉溺于网吧、迷恋于网上游戏或在聊天室里跨越时空的“谈心”,已成为引人注目的社会现象。

这些现象所引发的心理问题,是当前心理辅导工作应当密切关注的。

 

第三部分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1.心理健康是个性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不仅在于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困难、改善人际关系、提高思想认识.而且为他们个性发展打下长久而全面的基础。

2.心理健康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很长的时期内,人们对于心理健康的追求主要局限在医学范畴,也就是耗费大量精力、财力、时间用于对心理疾病的治疗方面,而对于大多数人的心理健康却没有顾及。这种状况近年来开始出现改变,许多心理咨询、心理治疗专家越来越认识到,必须将注意的焦点转移,放到教会大多数社会成员如何预防心理障碍的产生、如何调适心理冲突等方面。也就是说,从以治疗为主转到预防为主,而预防的主要渠道便是教育,通过心理健康教育预防人们心理问题的产生。这种认识上的转变是一个重大的进步,标志着人类的心理健康事业进入了新的阶段。

在我国,改革开放对于教育所产生的必然结果之一,就是心理健康教育进入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领域,这是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的要求。学校必须主动地适应社会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在基础教育各阶段开展心理教育,塑造学生健康的心理。否则,学校交给社会的将是不合格的产品。

3、心理健康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目标精神的体现。

我国进行了基础教育的新课程改革。《体育与健康》新课标中明确提出:

(1)了解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的作用,认识身心发展的关系;

(2)正确了解体育活动与自尊、自信的关系; 

    (3)学会通过体育活动等方法调控情绪;

(4)形成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

这些体现了我国新时期学校教育对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视。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形成、维护、促进受教育者的心理健康,与国家教育的总目相一致,就是使受教育者的个性得到全面发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和途径可以多种多样,但是,无论哪种途径,也无论在哪个阶段,心理健康教育都必须服从这一基本目标。

形成----主要是指培养塑造学生的心理素质,从而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心理。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和保证;

维护----主要是指通过各种途径帮助学生,使他们避免和减少各种可能遭遇到的危险及心理健康的伤害和消极影响;

促进----主要是指根据学生成长发展的需要和特点,通过各种途径不断增强他们的心理健康,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三、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健康教育

学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在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之中进行的。学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是集体的或个别的心理辅导、心理支援,也可以是专门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教育活动,更多的应该是把心理健康教育与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即寓心育于德育活动之中,于智育活动之中,于艺术教育、课外活动、体育活动和其他活动之中。

(一)课堂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1、课堂教学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

    一个小学生,每天一般在校6个小时,其中4小时为上课时间,其余为自由活动和课间活动时间,所以对小学的德育、智育、体育、艺术教育、劳技教育主要是在课堂上完成的。心理健康教育也不例外,也必须与各育紧密结合,主要靠课堂教学来完成。课堂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既是智育的主渠道,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教师要既教书又育人,育人先育心,因此心育应当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1)课堂教学过程是促进小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途径

    ①进行潜能开发和智力训练,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智力水平

    小学低年级儿童认知水平尚有一定局限,例如:对大小、长短、高低等能够进行分化,但还不善用言语表达,而对类似祖国面积、长江长度等概念尚难于理解和认知;对昨天、前天、后天等时间、空间概念也缺少具体的理解。在注意力方面、稳定性只限于15--25分钟之间,只有到了小学高年级才能坚持到30分钟以上,而且注意的范围和其它品质还有一定的局限性。

    从思维与想像力的发展水平上看,小学生善于形象具体的思维,并向抽象概括的逻辑思维发展。分析综合能力正在迅速增强,但经常出现“卡壳”现象。在这种形势下,进行潜能开发和智力训练是十分必要的,可以提高学生们认知水平和智力水平。

    ②提高自我意识水平和自我调控能力

    小学低年级孩子尚不能正确认识自己,对自己的行为缺少自觉性,缺少独立性,对教师和父母有依赖性,这是自我意识水平低的表现。到了高年级,随着自我意识水平提高,独立性逐渐增强,自我认知、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控能力得到发展。教师应了解这一心理发展规律,有意识地发展孩了的自我认知能力,提高他们的自我意识水平。

    ③培养优良的个性

    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兴趣、培养能力是各种教学必须完成的共同目标,而培养优良的件格、提高情商和进行意志品质训练等,过去教学大纲未做具体要求。教师应看到,提高情商、培养意志品质,是智力开发、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教师应把发展学生个性心理品质做为课堂教学目标之一,不失时机地抓住机会,予以落实。

    (2)通过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和心理生活指导

    少年儿童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经常由于主客观原因,产生各种烦恼和困惑,经常受到心理挫折,产生各种心理障碍,例如认知障碍、人际关系障碍、情感障碍,出现厌学问题、师生和同学之间团结问题等等。教师应观察了解学生,对每个学生的日常行为和心理生活给予指导,应帮助孩子们度过一道道难关,帮助他们扫清各种心理障碍,保持健康的心态,既促进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又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打下了基础。

    (3)通过课堂教学,养成少年儿童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双边活动交互作用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交互作用最集中的时间。教师行为最易于影响学生,同时教师也最易于观察学生,最易于了解和掌握每个学牛的个性心理品质、情感意志品质等等。例如,哪个学生活泼好动,哪个学生安静内向,哪个孩子意志薄弱,哪个孩子多愁善感等等,教师在课堂交互作用中,可一目了然,这就为培养孩子优良个性心理品质提供了前提。

   2、课堂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通过课堂教学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教育的艺术。既有时间和空间上的优势,又有要求高、难度大的特点。

教师首先要明确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并以此为载体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既不能把文化课上成心理辅导课,也不能只顾文化课,忽视了心育内容,要自然而然地融为一体。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主要有以下几点:

   1)激发学习动机

   2)培养学习兴趣

兴趣是成功的大门。认知兴趣是力求认识新事物、渴望获得新知、探求真理而带有情绪色彩的意向活动,是一种求知欲。

 培养兴趣的方法多种多样,而且会因人而异、因事而异、因时凶地而异。一般情况下,激发学习兴趣有以下几种方式方法:提出质疑、设问、鼓励求异思维、创设情境,开展游戏,挖掘教材内容等。

提出问题,设置疑问,可引发孩子们的兴趣。古人云:“于无疑处有疑,方是进矣。”教学中,应鼓励学生质疑、敢问、善问,引起好奇心和求知的兴趣。

例如,在教“圆的认识”一课时,教师做了这样的设计:

    师:几天来,我一直有一个想不通的问题,你们说说,为什么各种车的车轮都是圆的,而不是其它形状,不是三角形的,不是正方形的?

    生:(哄堂大笑)

    生:如果是正方形、三角形的就不能滚动呀。

    师:那么就做成椭圆的吧!

    生:那样车子前进时就会忽高忽低,坐车的人受不了!

    师:那为什么做成圆形轮子就不会忽高忽低了呢?

生:开始议论纷纷。经过热烈而欢快的讨论得出结论:车轮上的每一点到车轴心的距离相等。圆的特征、圆的概念一下子形成了。是疑问引发了求知欲,是兴趣导航促使学生发现了规律,学到了知识,培养了思维能力。

    3)培养自信心,实施成功激励

    自信是成功的前提。

    有一个跳高运动员,跳高成绩早已达到1.69,在每次训练中一到170必然失败,这一高度成了一个禁区,训练几个月都无所成就,几次参赛都因失去信心而败北。教练员正为此而忧虑烦恼之时,又迎来了一次重要赛事。经过几次试跳之后,教练员在保密情况下,让赛场工作人员把横杆放到了1·73高度上,然后若无其事地告知运动员:“现在高度是169。”运动员信以为真,轻松一跳,成功飞越。这时教练员激动不已,紧紧拥抱运动员并惊喜地相告:“你知道方才跳过的是多高吗?173!”连运动员自己也不敢相信,是自信心使他跨过了心理障碍,也跨过了新高度。

    课堂教学中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关键是教师要信任学生,放手让孩子们去做,让他们在成功的体验中,说声“我行”,“我能行”,“我必胜”,“我会成功”!

   4)进行潜能开发和智力训练

   5)学习毅力的培养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6)群体意识和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

    课堂教学是集体活动,每个学生都必须遵守集体规范,受课堂纪律约束;同时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正是在这种有约束的人际交往实践中,学生受到了集体主义的薰陶。

   7)培养乐观、开朗活泼的性格

    一个学生的情绪状态如何是他心理是否健康的重要标志。精神状态良好的标志是生机勃勃、精力充沛、活泼乐观、积极向上、乐于交流、欢天喜地、无忧无虑、学习劲头十足、效率极高且不知疲倦。教师在课堂上应注意观察学生的情绪变化,并不失时机地调动每一个学生,着力培养积极的情绪状态,使他们逐步养成活泼、丌朗、乐观的优良个性心理品质。

   通过课堂教学,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还有许多,譬如学生自我意识的培养,道德意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等等。总之,心理健康教育的培养目标就足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培养健全的人格。

3、课堂上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

    (1)愉悦性原则

    教师的心理状态和情绪影响着整个课堂气氛。教师只有满而春风地走进课堂,精神饱满、情绪高昂,才能激发学生愉悦、兴奋的心理状态。为营造一种良好、和谐、活泼的课堂心理气氛,教师要有一定的幽默感,可以使用诙谐、逗趣的语言,随时调节课堂气氛。在沉闷的课堂上,学生会产生压抑感,这时如果教师能讲一个小笑话,会使学生哄堂大笑,立即兴奋起来。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会变苦学为乐学,变老师让我学为我要学,从而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体的作用,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2)激励性原则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教师以激励的教育方式,诱导学生产生内驱力,从而把教师的教育教学要求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便会使学生获得生动活泼、主动自觉的发展。这正如德国著名的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课堂教学活动中,通过教师的启示、激励、引导及创设一系列科学的教学程序和学习氛围,可逐步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努力因素的作用。课堂教学是师生情感交互场,教师在课堂上的一举一动,一个表情,一个眼神,一句话都要投向学生一份爱,一份期望和鼓励,通过设立激励的目标,运用激励的语言,采用激励的方式,形成激励的氛围。教师要牢记课堂忌语,切记不要对学生讲“你是笨蛋”,“朽木不可雕也”,应杜绝使用讽刺、挖苦、讥笑、揭短、打击学生积极性之类的语言。

    (3)差异性原则

    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所受的教育也不同,个性品质、智力都存在差异,所以教学中不要搞一刀切,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为调动所有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要针对学生的差异,分层次教学,对好、中、差三部分学生提出不同程度的要求,使程度不同的学生都能在各自基础上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和进步。尤其是对后进生,要体谅与理解,生活上要给予更多的体贴,思想行为上给予更多的理解尊重,学习上给予更多的帮助和指导。使他们建立“我能行、不比别人差、我能学会”的自信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和浓厚的求知兴趣和学习热情。

    (4)支援性原则

    学生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遇到听不懂、啃不动等情况,这时就会产生认知心理障碍,表现苦闷和急躁,对学习丧失信心,情绪低落,进而会产生厌学的情绪。

    此时教师要置身于学生的位置反思一下,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要伸出友谊之手,给予支援。用充满信任的目光唤起学生的信心与勇气,用激励的话语,例如“你再想一想,你很聪明,老师相信你一定会学会”等语言提示,并适时启发点拨,使学生在一种倍受教师尊重信任的的情绪体验下学习。对每个回答问题的学生,无论说的对与错,都不要挫伤其积极性,要让他们把话说完,并能体面地坐下,使他们树立起自信心。

    (5)预防性原则

    学校实施心理教育的目的,主要是保证学生智力和个性、人格的健康发展,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为此,必须在教学中贯彻预防为主的原则,防止学生不良心理状态出现,防止不良心理品质的形成。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大量的、主要的是养成性教育,而改造性教育是在不得已情况下的补救措施。为防止学生不良个性心理品质、不良行为习惯的出现,教师应主动设计教育方向和教育方式方法,以养成学生健康心理品质为主,把工作做到前头。

    教学中为防止学生厌学情绪的产生,还必须贯彻量力性原则,把学生过重负担减下来。如教学内容应当难易适度,当学生经过积极努力,克服困难,取得学习上的胜利时,就会感到自己的智慧和毅力的力量,体验到一种刻苦努力后的喜悦,学习情绪和班级气氛就会为之大振。

    另外,教师的教态、站姿、表情以及手势等体态语言对学生的影响也尤为重要。教师的站姿要挺拔自然,行走时协调有神,讲授中手势的配合干脆利落、文雅和谐,速度适宜,起落有节;讲课的语调应强弱适度、抑扬顿挫;与学生交流时目光表情应丰富多彩。安排学习时间不宜过长;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创建优良的课堂环境,如适宜的温度、湿度、照明等,教师还要善于观察学生疲劳的早期表现,及时组织休息,恢复他们的心理机能,以预防不良心理现象的发生。

    (6)爱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

    热爱学生是教师必备的职业道德,也是教育学生的一种力量和教育手段。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会受到学生的热爱和信任,并把教师做为模仿榜样。教师热爱学生,在课堂上应表现为对学生信任、尊重、关心、称赞和体贴,学生会感到温暖、有信心,欢乐和上进心十足;相反,一个经常受到教师训斥、冷漠、厌弃和批评的学生,则会产生被看不起、遗弃的感觉,产生自卑感、怨恨情绪、怯懦、孤僻、冷漠、暴躁等不良性格特征,在得不到及时纠正情况下,还会发展形成病态人格。

    热爱、尊重学生,并非一味的宠惯学生,放松要求,而是要做到爱与严格要求相结合。严师出高徒。课堂上严格要求学生是必不可少的。长期放任自流,松松垮垮,会使学生养成任性、自私自利、不思进取、马马虎虎、无责任心等不良行为习惯,而严格要求则能促进学生形成自觉、自律、自尊、自重的性格,能培养负责精神,进取心和责任感;养成关心集体、尊重他人的好习惯。

教师对学生的爱,不是偏爱、溺爱,严格也不是刻薄、苛求,而是爱严适度,爱严结合,这本身就是一种心理教育。

四、学科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一)学科教学特点与心理健康教育

   1、课堂教学的多样性与特殊性

    作为学校中心工作的课堂教学,只是一个统称。具体讲,可分为语文、数学、自然、社会、音乐、体育、美术等学科。而每一个学科,又可以分为不同的课型。如语文学科,又分为识字课、阅读课、作文课、复习课等。因此,课堂教学是千变万化的、丰富多彩的。所谓的通过课堂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就是不论是哪一个学科,不论是何种课型,都必须把心育融于其中,随时随地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2、文以载道,教书育人是各科教学的共性

    各科教学内容不同,要求达到不同的目的。如识字课要求是听、说、读、写四会,算术课要求会加、减、乘、除四则运算。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培养孩子成人,促进学生养成健全人格,获得全面发展。

    教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传道就是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就是使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做人。通过课堂教学,既要传授知识,授之以“业”,更要以文载道,明理激情,使他们受到情感的熏陶、意志的锻炼,培养优良个性,养成优秀品质。

    3、师生双边活动及多因素作用

    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都是活动主体。活动中师生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一般情况下,课堂教学目标是依据教材、教学大纲的要求,由教师掌握和控制的。而要达到目标,则必须调动学生积极性,把学生作为主体,以学生为主线,以师生的双边活动为中心。学生与教师之问,是相互依存的,双方都是活动的主要角色,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课堂教学活动,缺一不可。以讲解为例,教师讲课是给学生听的,学生不听或者听不懂、听不明白,教师等于白讲;只有学生乐意听,听得懂、学得会,讲授才有其实际意义。而学生到底听明白没有,教师不能不闻不问,必须及时反馈,掌握学生的状态,并及时地去调节师生活动,以促进目标的达成。

    影响课堂活动效果的,除了师生双边活动之外,还有影响师生心态的其它外界因素。例如教材本身的难易度、学校教室环境因素、每个学生的家庭影响因素等等。

    4、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在学生的心理状态

    教学心理学研究证明,教学效果好坏、关键看努力。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是教学矛盾中的主要矛盾方面。这是不言而喻的。

    而努力结果如何,主要受两个方面影响,一是智商,二是情商。智商是观察能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和想像力的综合体,是认知能力的体现,它可以影响到学习效果、教学效率;而情商则是心理状态的体现,是非智力因素的核心。它调节人的行为,包括影响人智力潜能的发挥和智力的整体发展。

  (二)课堂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

   1、发挥教师的课堂教育机智

    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纷繁复杂的心灵感应场,既有信息、知识的传递,思想的交流,又有情感的沟通,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师生与环境之间互相作用,多侧面多层次,瞬息万变、立体交叉。要搞好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具备一种特殊能力——随机应变的能力,这就是教育机智。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冷静、理智地处理突发事件

    一堂语文课,同学们正在聚精会神地分段朗读,突然一只皮球从窗口飞入,全班大乱。这时教师沉着镇定,亲自把皮球还回操场,然后重新组织教学,把被分散的注意力拉回到朗读声中来。这是常见的突发事件。类似其它的外来干扰或内部意外情况都有可能发生,教师则应灵活多变,稳定课堂气氛,使同学们保持良好的学习心境。

   2)细致入微的观察能力

    教师要掌握课堂的主动权,必须明察秋毫,善于观察学生的心理变化。学生的心态必然通过行为和表现流露出来,如有的学生疲劳时打哈欠,有的溜号时搞小动作,有的走神时目光呆滞,有的表面上坐着听讲,实际上若有所思,有的眼神困惑、疑难,有的压抑、愁眉苦脸,有的兴奋有余,活泼过度等等。教师要通过观察,对每个学生了如指掌,掌握学生的心理变化,情绪起伏,思想动向,这样才能及时采取措施。

    3)果断的调控与变通能力

    课堂上,有损于学生心理健康的事件是经常出现的,所答非所问的回答,不着边际的质疑转移学生的注意,疲劳厌烦,不良情绪的困扰等等,都需要教师妥善处理,及时进行调控,有时需要变通准备好的教学程序,以便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控制教学过程。

    例如,教师提问一个女同学,该生一时紧张,站起来竟然忘了教师问的是什么问题。一般情况下,学生会很不好意思,会更加紧张,教师如果责备这个学生,则会造成心理挫折。这时老师灵机一动,鼓励该生再听一遍,慢慢思考,教师重复问题以后,学生消除了紧张感,打消了顾虑,回答了问题,尽管很不完整,还是受到了表扬,得到了鼓励。

   2、挖掘教材中的心理教育因素

    各种学科教材都是经过专家精选编纂而成的,具有丰富的内涵与寓意。教学中,首先要吃透教材、挖掘出教材本身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在课堂上尽量发挥教材的作用,做到有机结合、积极渗透,从课堂实际出发,既不要牵强附会、生硬联系,也不要忽略心理特点,单摆浮搁。要融为一体,恰如其分。

    3、营造健康的课堂教学心理环境

    课堂教学气氛,影响每个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学习积极性,课堂气氛和谐、活跃、平等、欢快,学生则思维敏捷、态度积极、主动活泼,学习效率高;反之,气氛沉闷、压抑、紧张或者散漫,分歧丛生,则学生厌烦,教学效果就差。

    学生的情绪状态,课堂气氛受各种因素制约,而主要是受教师情绪感染。教师走进教室时面带微笑、态度温和、精神饱满、热情诚恳,学生会感到教师可敬可亲,平易近人,课堂气氛就会宽松、和谐,充满欢乐;反之,教师一脸怒气,或无精打采,表情呆滞,或冷漠无情,学生会感到压抑、沉闷。因此,要求教师上课前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不论本人有什么特殊情况,都不要把不良情绪带进课堂。

要提倡教师有幽默感,允许教师使用诙谐的语言,时常开一点玩笑,引逗学生产生欢快的情绪,这是一种教学艺术和技巧。如:有一位教师为调节课堂气氛,上课巾间.穿插了2分钟的音乐。不仅没影响学生学习,反而提高了教学效果。

(三)学科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1、语文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通过语文课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任务是扫除学习心理障碍、培养学习语文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优良的个性心理品质和以文载道、进行情感激励等等。

    小学低年级儿童年龄小,感知水平低,思维方式以形象、直观为主,个性活泼好动,记忆方式仍然以无意识记占主导地位,在学习汉字过程中,最易出现心理障碍,所以,识字教学是语文学习的第一个难点。

    儿童识字要经过感知、理解、想象、记忆等心理活动过程,对汉语、汉字的音、形、意和字、词、句、章的掌握,教学中应从儿童的心理特点出发,采取各种方法,如注音识字、集中识字、游戏识字等,以防止学习心理障碍的发生。

    小学语文教学的另一个难点就是作文。有些学生不乐意作文,怕作文,一写作文就头痛,有的苦于没什么可写,不会写,直至产生厌恶感和恐惧感等心理问题。扫除作文心理障碍的方法,应从说话训练开始。一般说来,只要学生能用口讲出来,也就能写出来。而说的原材料是词汇,没有材料盖不了大楼,没有词汇写不成文章。丰富词汇是作文教学的突破口。

    为了丰富儿童的词汇,一是引导他们多观察,要丰富课余生活,多写观察日记;同时要增加阅读量,增加说话机会,锻炼他们口头作文能力。这样就可以度过难关,扫除作文心理障碍。

    语文教学课时最多,是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的最佳时机。例如,一篇好的游记文章,如同一幅美丽的图画,可以激发学生的爱美之心,教师应把握时机,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培养他们热爱生活、情趣高雅、文明高尚的个性品质。

    2、数学课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在数学教学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应当以扫除学习心理障碍为主,同时注意个性品质培养、意志品质培养和情感教育等。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心理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是感知失真,出现错觉。例如在解决四则运算问题时,常常偏重已知条件的开头部分和有特征部分,而忽略了题目中的弱知觉对象,留在大脑中的表象残缺不全、模糊不清。这是一种粗心大意造成的心理障碍。教学中应按照儿童认识的规律,即按“操作感知  表象~概念一概念系统”的认知过程,丰富学生们的感性认识,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动手、动脑能力。让他们在摆一摆、画一画、比一比、量一量、算一算过程中,克服失真现象。

    第二是兴奋点的干扰,注意力分散。小学生一般是无意注意占上风,而注意分配、转移和监督等功能较差。教学中,不要被显眼部分所迷惑,应注意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和概括能力。

    第三解决思维定势的干扰。小学生思维缺少灵活性,常常“一条道儿跑到黑”,转不过弯子,通过心理训练,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发散思维,就能使大脑活起来,使之不受框框的影响。

    第四是非智力素质的影响。影响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诸因素中,学生的意志品质和情感因素占有重要位置。有的学生不敢碰硬,有一点难度就止步不前,表现出无意志、无毅力、不坚强的特点。而这正是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解决的。

   3、音乐课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音乐课教学,是通过唱歌课、唱游课、器乐课以及识谱知识、视唱听音等课型,对学生进行音乐基础知识教育、培养音乐能力,启迪智慧,陶冶情操,进行品德教育和美育,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通过音乐课教学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应侧重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培养对音乐的兴趣。音乐是美的。它本身即带有趣味性、娱乐性和审美性特征。要用美的旋律来吸引学生,用鉴赏、表演和歌咏比赛等激励学生,使他们感受到音乐的美妙,从而热爱音乐,热爱美。进而成长为琴棋书画兴趣广泛、多才多艺、一专多能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二是培养美感,陶冶情操。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是流动的画。轻柔抒情的一曲《爱的奉献》可以感人肺腑,催人泪下;激昂振奋的《马赛曲》能够鼓舞人心,激励将士奋勇直前!歌曲中的音乐形象,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能让学生产生情感上的激动,能引发学生思想上的共鸣。音乐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使学生在感受音乐美的同时,产生联想,培养高层次的情感,提高审美情趣和创造美的欲望。

    三是音乐具有心理治疗作用。优美的节拍韵律,可以调节人的神经,使人产生欢快的感觉。当人们因疲劳而产生思维混乱时,或者压抑、沉闷、惊慌时,听一下轻松的音乐,能使人顿时放松下来,解除疲劳,恢复好的心情。因此,音乐课对学生心理健康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

    4、美术课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美术课是艺术类学科。它的作用除了向学生传授美术知识、培养学生鉴赏美、创造美的技能外,还有培养非智力因素、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的作用。小学美术课是通过绘画、手工工艺和艺术欣赏等形式,讲授美术基础知识和培养简单的造形技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形象记忆力、想像力和创造能力。

    美术教学对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大意义。一是美术作品的欣赏,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使他们得到美的享受,从而获得欢快和满足,促进少年儿童的心理健康。二是美术课重点是开发学生的右脑,发展儿童的彤象思维能力,这对启迪智慧、开发智力十分有利;三是在认识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过程中,儿童的情感受到薰陶、得到升华;在高雅的感受中,发展了爱美的情趣,进而推动他们掌握欣赏美的技巧、创造美的能力和追求美的意向。

    一个高尚而健康的人,首先是一个爱美的人,是一个有美感的人和乐于创造美的人。通过美术课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重点就是情感教育,具体做法,一是激发学生对美术课的兴趣。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只要能让学生体验到欣赏美、创造美的乐趣和愉快,他们就会对美术美工爱不释手;二是培养观察能力,看一幅圆美不美,做一件手工艺品美不美,取决于观察力好坏;三是培养美的情感。包括对色彩、画面、工艺品的赞美体验和感受美的快乐感。四是培养创造美的意向,并迁移到行为美、仪表美。

   5、体育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体育学科的设置目的,一是传授体育的知识,提高学生对体育运动的认识;二是培养运动技能,掌握锻炼身体的本领;三是养成运动习惯,达到增强体质、促进身体发育的目标;四是进行意志品质的培养,提高学生抗挫折能力和坚强的毅力;五是通过竞技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顽强拼搏精神。以上的体育知识获得、运动技能培养、行为习惯、意志品质和竞争意识培养,同时也是心理教育的任务。所以,把心理健康教育融人体育教学之中,是顺理成章、完全吻合的。

    体育学科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使学生掌握运动技能和竞技技巧;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培养坚强的意志力和竞争意识;愉悦身心,增进身心健康。

    6、其他学科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除了语文、数学、音乐、美术、体育学科以外,还开设有自然课、社会课和其他选修课程。在这些课堂上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应把握以下几点:一是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科特点,做到有机结合。例如在自然课教学中,应对学生进行科学思维训练和科学精神培养,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兴趣广泛这是一种优秀的个性心理品质。二是清除心理障碍,如厌恶情绪、学习困难等等。三是把心理健康教育的共性问题,渗透到教学之中,为完成增进心理健康、培养优良个性和完善人格这一总目标而精心设计、勤于实施、提高效率。

五、德育活动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在思想品德教育活动中渗透心理教育,是学校心理教育的重要途径。

    ()思想品德课中进行心理教育

思想品德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途径,将心育渗透于其中,必然提思想品德品课的效果。

()仪式和庆典中进行心理教育

利用学校的各种仪式和庆典活动进行心理教育,其作用不容忽视。以升旗仪式为例,对于小学生,升旗仪式中庄严肃穆的气氛和每次国旗下精心准备的讲话无疑强化了他们对于国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的认识,从而产生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此外,学校的庆典活动,如毕业典礼不仅仅是布置新学期任务,总结工作,宣读毕业生名单,颁发毕业证,还应该成为一次团体心理辅导,启发学生认识自我、思考人生,具体地认识自己在这个阶段所要扮演的角色,并对今后扮演别的角色产生深远的影响。

 (三)节日庆祝活动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节日庆祝活动应该成为对中小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的重要时机。“五一”劳动节、儿童节、建军节、国庆节、元旦等重大节日庆祝活动已经习以为常。教育工作者要开发那些不被重视的一些节日的潜力,例如“三八”妇女节、母亲节、教师节、老人节乃是情感教育的好时机,挖掘其中的心育因素,精心设计活动,也能收到较好的较果。例如:三八节、母亲节可以通过“送给妈妈小红花,写给父母一首诗、唱给父母一首歌、帮爸爸妈妈做一件事”等项具体活动,教育学生关心体贴父母的辛劳,树立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做孝敬父母的好孩子的观念,让学生学会关心,产生同情感。

    ()郊游、娱乐活动中的心理教育

    郊游和娱乐活动是让学生对周围世界产生美感的重要途径。组织学生到郊外去游览,让孩子们置身于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空气清新的大自然之中,感受到祖国山河,风光绮丽,爱祖国、孝家乡的情感得到强化,同时,游览过程中增进了交往,学会了合作。

娱乐是一种可以使心境进入愉悦状态,可以淡化直至去掉不良情绪的心理疗法。经常让小学生参加娱乐活动可以消除他们旱承受过高的期望,过重的负担引起的不良情绪,如音乐能调节夺脑及整个神经系统的功能,协调身体各器官的活动,尤其对消除心理疲劳效果最佳。   

    ()劳动教育中的心理教育

    劳动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落实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重要措施之一。运用劳动教育对小学生进行心理教育是行之有效的。在勤工俭学的劳动巾,不仅可以使学生学习劳动知识,掌握劳动技能,而且培养节俭的习惯。在简单的家务劳动和自我服务性劳动中,可以体验父母培养了女的辛苦,增强孝敬父母的情感。在兴趣小组的工艺劳动中,可以激发丰富的想象,锻炼动手操作能力及创造能力。在劳动中进行心理教育,教师应该注意认真研究,找准每次活动中心理教育的渗透点。

   ()其他活动中的心理教育

    近年来,社会上的一些团体和单位同中小学结成了共建单位,帮助一些学校建立了少年军校、少年警校等。通过小交警训练,学习交警手势操,到大街上交警岗亭去站岗;组织野营拉练去部队;开展手拉手活动同农村学生交朋友等活动进行心理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六、班主任工作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一)了解学生个性是班主任工作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条件

    1、坚持调查研究

    俗话说:“知人才能善教,善教须先知人。”学生的个性差异是普遍存在的。这要求班主任在进行教育时,在坚持全面发展的前提下,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区别对待,发挥其所长,弥补其所短。只有因材施教才能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而了解学生的个性差异则是因材施教的前提,也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必不可少的准备。

    2、建立心理档案

    建立中小学生心理档案,可以通过科学的评价方法,反映学生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已经发生的心理活动及行为,预测学生在未来的时间里可能发生的心理活动及行为,从而使教育者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的个性特点及其基本规律,真正地为因材施教提供依据。建市心理档案过程中,班主任的作用颇为重要,未来的教师必须掌握建立学生心理档案的知识和技能。

    3、加强心理沟通 

人际沟通是师生之间互相厂解、建立感情的重要条件。为了使群体成员明确组织目标,增强凝聚力,必须疏通沟通渠道,加强师生之间的心理沟通,提高交往频率与质量。在和本班学生加深了解、统一认识的过程中,要提高班主任自身素质,从而增强影响力,吸引学生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努力。

 (二)集体心理辅导是班主任工作中进行心理教育的重要内容

   1、班集体的心育功能

班集体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学生形成集体意识的直接源泉,是推动学生发扬优点、克服缺点的客观力量,也是促进学生形成良好个性的有利环境。

  1)班集体的激励功能。

班集体以其特有的组织形式,能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使种种需要得到满足。在参与活动中,体验到参加集体活动的乐趣,意识到自己为集体、为社会做出贡献,受到同学、班级的赞赏,产生一种道德需要的满足,从而激励自己奋发向上。

   2)班集体的情感功能。

班集体能使学生的正确认知获得肯定的情绪体验。学生在集体的活动和同学之间的相互影响中,亲眼看到集体力量比个人力量大,亲身体验到参加集体活动的乐趣,集体荣誉感油然而生,并且成为激励自己积极向上,立志建功立业的稳定的情感动力。

3)班集体的培育功能。

班集体为学生提供个体社会化的机会,创造个性全面发展的条件。班集体比家长、教师个人的教育力量大得多,因为每个人都能意识到,作为集体的一员,个人的行为举止关系到集体声誉。集体在为其行动承担责任或分享荣誉时,就会产生一种向上的力量。有了这个前提,集体中的竞赛、模仿、暗示、奖励、惩罚等教育措施在对学生的教育中,就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2、利用班集体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1)选拔班干部注重个性品质。

一方面,选出的班干部是班主任为全班同学树立的榜样,只有具有良好的个性品质,才能成为同学们的典范;另一方面,班干部之间的个性特点是否呈互补状态,既影响每一个体能否扬长避短,又影响良好班集体的建立及作用的发挥。选拔班干部这一行为,不仅对班干部本人、而且对全班同学都将成为一次具体有效的心理教育。

   2)培养良好班风注重塑造现代人格

   确定班风标准要依据国家颁布的德育大纲、学生守则之类的政策、法规文件,学校规定的规章制度,班级的具体情况等。同时在确定班风标准时,班主任还要考虑通过班风塑造学生的现代人格,即在班风标准中融进讲求民主、崇尚科学、敢于竞争、善于合作、勇于开拓、不断进取、既宽容又独立及具有责任感等现代人格特征。

    3、人际关系指导是班级心理辅导的重要内容

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意见沟通,可以使师生对群体日标产生认同,在思想、态度和情绪等方面有更多的一致性,同时避免心理冲突,使人际需要得到满足,从而产生强烈的归属感,增强群体的内聚力。班主任在进行班级心理辅导时,一方面采用感情投资法、心理吸引法、激情感染法、理解关注法、诚心交友法等,来协调和改善集体人际关系;另一方面,要有意识地指导学生,了解人际关系的知识,掌握人际交往的技能,提高自身的人际吸引力。

(三)个别心理生活指导

   1、新型师生关系是进行个别心理生活指导的前提

    师生关系是学校人际关系中最重要的内容。许多优秀教师在教育实践中“以爱动其心,以严导其行”,与学生建立起团结、民主、甲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获得了良好的育人效果。这种尊师爱生,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也是进行个别心理生活指导的前提。因为,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如果师生关系融洽,彼此信赖,学生则会“信其道”,良好的心理品质易于形成,不良的品质也易于矫正,教育效果好。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是关键。班主任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还要有积极联系学生的态度。有积极交往的态度,才会产生积极的交往行为,才有可能与学生建立并发展起亲密的人际关系。

    2、情感教育是进行个别心理生活指导的基础

近年来,情商已成为当今的热门话题,情绪智力是巨大的精神力量,是人才发展的关键,班主任在制定计划和组织实施过程中,要将情感教育作为基础层次的内容来考虑,首先要指导学生,学会关注他人的情绪和情感体验,具体的从学会观察他人的外部表情即通常所谓察言观色做起;其次,学会理解他人,学会角色换位,站在他人的立场上,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从他人的角度去想,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情绪;最后,还要学会调节控制自己的情绪,使自己保持良好的心境和情绪状态。

    3、针对个性进行心理生活指导

    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为因材施教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也是教育影响的结果。因此,在指导学生时要针对不同的气质特点,对于胆汁质的学生,着重培养其热情、勇敢、坦率、勇于进取的个性品质,而防止暴躁、任性、感情用事等缺点。对抑郁质的学生,要着重培养敏感、认真细致、自尊心、自信心等等个性品质,防止怯懦、多疑、孤独等消极品质的产生。

   ()塑造优良个性心理品质

    培养良好的个性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需要,是教育面向未来的需要,是教育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因此,塑造学生优良的个性心理品质应该成为班主任的自觉行为。

    1、以身作则,发挥教师的人格力量

    教师是学校里最重要的师表,是直观的模范,是学生最具体的榜样。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无不使学生耳濡目染,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要使其对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产生积极的影响,教师本人要具有良好的个性品质。我们发现,在教育实践中,具有广博兴趣的老师不仅深受学生喜爱,有利于密切师生关系,而且易丁培养出兴趣广泛的学生。高超的教育教学能力不仅是提高教师威信和教育效率的必要条件,也有助于刺激和诱导学生能力的发展。教师的个性品质对学牛个性发展与完善的作用可归结为心婵取向的影响,心理水平的作用和心理特长的功能。所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必须从教师自身做起。

    2、树立榜样,提供模仿的正面典型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先进榜样不仅对学生品德形成与发展能发挥巨大的影响作用,而且对学生个性的形成产生不可忽视的作用。小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渴望长大而产生了对成人的模仿。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中,应努力探索出符合儿童心理特征的榜样教育原则和方法,从客观上使榜样除具有通常要求的先进性、权威性、可学性之外,.还要具有突出性和感人性。例如,树立典型应突出良好的意志品质。此外,还要突出榜样的时代性,为学生树立一些具有开拓、创新等时代特征的榜样,这样才能使学生们心悦诚服,认同接纳。

    3、运用心理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

    开展心理训练不失为一种培养学生个性的好方法。例如,有的班主任让每个学生轮流讲一则笑话,必须引起哄堂大笑,让大家开心。这样就使那些性格内向、缅腆、情感沉闷压抑的孩子受到了锻炼,对形成活泼、开朗、乐观的个性起到了良好的引导作用。再如,运用词语联想训练,可以使小学生语言流畅、想象丰富、开拓思维,从而形成发散思维,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还可以创设一些问题情境,让学生学会交往,学会合作,适应挫折环境,不断提高交际能力、合作能力和适应能力等,逐渐地使个性趋于完善。

七、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师资队伍建设

    在影响学生和教育过程的众多的因素中,教师是相当积极、颇为活跃的一个因素,它能够左右或改变其他因素。教师在教与学的师生双边活动中起着主导作用。教师的心理品质不仅标志着教师队伍的水准,同时还影响着学生知识的掌握和个性的发展。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教师处于承上启下的地位,起着传递人类文明的作用。从现代心理学的角度看,教师的任务有三:一是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二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三是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一)教师的重要性

    教师在学校教育中要充当的角色足多方面的。这种角色的多样性反映了学校教育活动的多样性,同时也表明社会、家长、学生对教师寄予的多种期望。现代教育心理学对教师所充当的这些角色进行了多种分类和描述,如下:

    知识的传授者  教师这一职业有别于其他各种职业的最显著的标志乃是:知识、原理和技巧的传授者,是培养人解决问题能力的辅助者。

    父母的形象  年幼的儿童时常把教师当作父母的化身,希望教师像自己的父母那样对他们作出反应。

    课堂纪律的管理员  充当建立良好的课堂秩序的管理员。教师要使每一个学生都遵守学校所制定的纪律条例。

    教师——榜样  由于教师是教书育人的人,其品行、教养使他在公众的心目中具有一定威望,因此,他时常是作为一个榜样而出现在学生面前的。

    心理治疗学家  对学生的心理及情绪状态,教师应作细心观察。因为学习不仅是一个把握未知的过程,而且还会使人产生种种体验。从心理健康的观点来考虑,教师应当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思想,理解并认可不同意见;创造条件,帮助学生自我提高、自我约束和进行创造性的努力。

朋友与知己  教师如果对儿童热爱、同情、平等相待,坚持作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他就可能成为学生的朋友和知己,学生也就有可能把自己的心里话告诉他。

人际关系的艺术家  精神振奋和团结一致的集体比涣散的集体更能使人接受学习。因此,作为一名教师,要帮助学生彼此了解和信任,乐于在一起学习和活动,共用材料与分享体验,使同等予间、师生之间和教师之间能成效地沟通与交往,从而建成良好的班集体。

    促进者  教师在对教学进程做出设计之后,要实际展开这种掌程。在此进程中,教师要起到促进学生学习的作用,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要为学生学习提供支架。

帮助者  在学生学习遇到困难时,教师要提供必要的帮助指导,以使学生的学习得以继续和深入,并维持学习和探索的积极性。教师要解答学生的疑问,在学生学习中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咨

(二)教师的心理素质

    教师的心理素质所包含的内容很多,归结起来可分为二类,即教师的教育机智、教师的教育能力和教师的人格特点(见图1)

    教师的心理素质是教师搞好教育工作的重要条件,是培养学生成才的可靠保证。在教育过程巾,教师的心理素质有显性的作用和隐性的作用。所谓显性的作用,是说教师具备了良好的心理素质,对更好地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发展学生的智力能力、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所谓隐性的作用,是说教师具备的良好的心理素质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这种影响是其他任何教育手段都无法比拟和替代的。

 1.教师的教育机智

  所谓教育机智,是指教师对学生活动的敏感性及能根据新的、意外的情况快速地作出反应,果断地采取恰当教育教学措施的一种独特的心理素质。它是观察的敏锐性、思维的灵活性以及意志的果断性的独特结合。教师的教育机智并非天生的,而是教师在学习教育理论、总结教育经验、努力参加教育实践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教师的教育机智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循循善诱,因势利导

    教师的教育机智表现为能根据学生的要求和愿望,运用循循善诱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培养他们的优良品质;教师还应将学生的兴趣爱好引导向正确的道路,引向学习活动或对集体有益的活动中去。

    (2)灵活果断,随机应变

    由于学生的干差万别和教育情境的错综复杂,教育过程中随时会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教师的教育机智表现为能根据当时的情况,灵活果断地处理突发事件,及时地调节和消除矛盾行为,从而自效地组织教学活动。

    (3)方式多样,对症下药

    学生中发生的问题,其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情况又各不相同;而学生的个性也存在着差异。所以教师应该能正确分析问题的起因,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和方法,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4)实事求是,掌握分寸

    要使教育工作达到预期的效果,教师在教育学生时,应掌握分寸,把握好一个“度”。因此,教师的教育机智还表现为讲究教育工作的科学性,在教育学生和处理问题时实事求是,说话有度,分析中肯,判断得当,结论合理,要求恰当,方式适宜,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一般地说,教育机智是与教师的智力、教育能力密切联系的,同时还与教师的教育技巧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是教师所独有的心理素质。

    2.教师的教育能力

    教育能力是指教师为成功地进行教育活动所必须具备的能力。研究表明,教师的教育能力与教育效果有较高的相关。教师的教育能力包含的内容很多,丰要可归结为以下几种能力:

    (1)组织教学的能力

    教师的主要职能是通过教学活动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因此,组织教学的能力就成了教师必备的一种能力。它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制定教学计划;二是组织课堂教学。

   (2)语言表达的能力

    教师的教育活动主要是通过言语来进行的,因此教育效果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语言的表达能力。另外,教师的言语表达能力,对于陶冶学生言语等都具有很大的作用。

    (3)了解学生的能力

    教育的对象是学生,作为教师,应具备了解自己所教学生的能力,这样才能因材施教、对症下药。

    (4)独立创造的能力

    教师的独立创造能力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因材施教;第二,有分析地对待自己和他人的教育经验,既不盲从迷信,也不一意孤行;第三,不断吸取新的知识,总结经验,有所创新。

    (5)实际操作的能力

    教师在学生集体的形成过程中,教师能组织学生的力量,运用多种形式,开展多种活动,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能自己制作教具、使用教具,进行实验演示;在课外活动中,教师能对学生作具体指导。

    (6)适应新环境的能力

    教师首先要具备适应教育发展总趋势的能力;其次,教师还要适应面向社会的新要求:从教育发展的需求出发,转变自己的教育思想。

  3.教师的人格特点

  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从事教育和培养祖国一代新人的事业,应具备特定的人格特点。总的来说,教师的人格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正确的动机  献身于培养人的教育工作。

    浓厚的兴趣  既要广泛又要有中心。

    热烈的情感  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热爱所教学科。

坚强的意志  目的明确、坚韧不拔、沉着自制、坚决果断。

良好的性格  公正无私、谦虚诚实、活泼开朗。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基本条件

    目前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正蓬勃开展,从事心理教育的人员大部分是学校有经验的教师,他们在过去教育实践中对于管理学生、转变学生思想已经积累了不少的经验,但是,他们对进行学生的心理教育工作则比较陌生。为了顺利地进行学生的心理教育工作,必须具备较好的专业知识素养。心理教育工作者应该具有怎样的专业素养呢?

    1.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心理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以辨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用全面的、发展的、变化的观点来分析和处理心理教育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2.专业知识

    (1)心理学知识  心理学知识是心理教育工作者的知识结构核心,包括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心理测量学、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变态心理学、医学心理学等学科的基本知识,同时还有心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如观察法、实验法、评价法、活动产品分析法和个案法等,因为这些研究方法可直接应用到心理教育的实践与研究中去。

    (2)教育学知识  首先,教育学各项原则对于心理教育工作者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如教学原则中的“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等;道德教育原则中的“积极引导,正面教育原则”、“正面教育为主原则”、“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原则”、“在集体巾进行教育”和“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等,都可以在心理教育过程中加以具体应用。其次,心理教育也可以借用教育学中其他方面的各种方法,如学校教学中常用的讲授法、谈话法、演示法、读书指导法、参观法、练习法等;学校德育中常用的说服法、榜样法、参观法、锻炼法、陶冶法、修养法、表扬与批评、奖励和惩罚等,也都可以直接或改装用于心理教育过程。如在团体辅导中,就经常采用讨论法,让咨询对象以小组的形式,围绕某个心理问题进行争鸣与讨论,往往收到很好的效果。

    3)社会学知识  首先,社会学知识有助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分析学生所处的社会群体,结成的各种关系,以及扮演的社会角色。这对于分析学生的心理障碍形成的原因很有益处。其次,社会学知识有助于心理教育工作者分析学生社会化的过程,了解其个性形成与发展的各种背景,这是全面掌握学生心理特点的必要条件。其次。社会学知识有助于心理教育工作者了解社会(如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儿童福利、公共卫生、文化娱乐实施、企业行政管理等)的基本内容。这对于协调各方面力量,帮助心理咨询对象克服各种心理障碍,更好地适应变动的社会环境,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4)医学知识  心理教育工作者应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医学知识。因为在心理教育过程中,咨询对象所提出的问题有不少就涉及到疾病、康复等医学问题。

    3.专业技能

   1)心理测量技能 

心理测量技能的掌握是心理教育工作者所必需的。心理测量技能主要包括测量工具的选择、施测工具的操作与测试结果的解释等。在测量工具的选择方面,心理教育工作者要对所用的测量工具十分了解,明确什么样的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适应哪一种测验。在施测工具的操作方面,心理教育工作者应充分了解量具的实施程序并能熟练严格地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操作。在施测结果的解释方面,心理教育工作者应懂得根据常模对被测者的分数作出解释,如何看待这些结果,如何将结果向被测者与家长作出说明等等。

2)设计与实施心理教育课程的技能 

心理教育课程主要是通过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活动的形式来进行的。作为心理教育工作者,必须掌握没计并实施这种旨在形成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课程的技能。这方面的技能包括确定心理教育课程的目标、设计教案以及组织实施课程等。在确定心理教育课程的目标方面,心理教育工作者应该能根据国家关于心理教育方面的要求,结合本地本校的实际,遵循心理教育课程目标设汁的原则,设计相应的心理教育目标体系。在教案的设计方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应能掌握心理教育课程五种类型的活动方式(认知法、操作法、讨论法、角色扮演法、行为改变法)的设计要求,综合运用各种方法,根据该课程的主题作出设计,写出教案。在课程的组织实施方面,心理教育工作者应根据教案组织教学工作,包括如何明确教学活动的目的;如何采用预热方法、澄清方法或介绍方法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如何运用引导方法、反馈方法、明朗方法或面质方法来组织教学;如何采用回顾与检讨之类的方法巩固活动效果等等。

3)设计与实施个案辅导的技能 

对问题学生设计并实施个案辅导,是学校心理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个案辅导包括对心理素质不良的学生的个案辅导与对心理健康不良的学生的个案辅导,它是补救性教育的重要手段或途径。心理教育工作者必须掌揖设计与实施个案辅导的技能,掌握个案设计的规范与格式要求,能根据学生的有关材料对学生问题的性质及原因作出科学的分析,能运用各种心理学方法与矫正技术设计教育处理措施,并不断检查实施效果。

4)心理咨询的面谈技能 

心理咨询是学校心理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它主要面对的是心理处于不平衡状态或不健康状态的主动上门求助的学生,心理教育工作者应如何通过面谈了解学生问题的症结,应如何给予埘方积极的影响或运用什么方法使之摆脱不利的心理状态或不健康的状态,这些都属于心理咨询的面谈技能。心理咨询的而谈技能主要有:①与米访者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的技能:如何充分理解来访者并将理解转达给对方。如何尊重和接纳有错误与不足的来访者,如何使对方感受到自己的关怀等;②获得资料的技能:如何注意倾听,如何运用开放性与闭锁性问题提问,如何鼓励反应等;③情感反应技能:如何注意来访者的情感反应,咨询者如何善用情感反应等;④沉默的技能:如何运用沉默来应付或调节等;⑤引导、影响对方的技能:如何使用鼓励、保证、解释、疏泄、劝慰、暗示、说服、示范等技能,有效地影响、引导对方等;⑥终结的技能:即如何恰当地结束面谈等等。

5)心理矫正与治疗技能 

心理矫正与治疗技能不是心理教育某项工作或某个途径的专门技能,而是多个方面、多种途径都需要运用的技能。在个案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心理治疗都要用到这些技能。前面心理咨询面谈技能中所谈到的影响对方的8种技术:鼓励、保证、解释、疏泄、劝慰、暗示、说服、示范等也属于这类技能。此外,心理矫正与治疗技能还包括心理分析法、患者中心疗法、行为疗法、认知疗法、宣泄疏导法、暗示法、代偿迁移法、自信疗法、自我防御启动法等等。这些方法有的是作为引导学生从不平衡状态回复到正常状态的方法,有的是作为使学生从不健康状态回复到正常状态的方法,而多数的方法都兼有上述两种功用。心理教育工作者应该掌握这些技能,在实际教育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灵活地选用这些方法,以获得最佳效果。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