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航空上市公司:品味属于端午的文化记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3:40:35

品味属于端午的文化记忆

时间: 2010-06-08 16:50:55 来源:北京商报 【关闭】

 

   “吃”出讲究

    源于农业社会的中国自古“民以食为天”,饮食文化如今也风靡世界。清明、端午、中秋、春节,似乎每个民俗节日都离不开“吃”这道程序。在当下一些发达城市,吃粽子甚至成了端午的惟一程序。

    诸多文化名人回忆年轻时期,对端午节印象最深刻的也是“吃”,那是他们那个时代的记忆,也凝结着他们对现实的思索。

    吃出来的节日记忆

    《十七岁的单车》编剧唐大年,父母都是南方人,后迁居山西。他记得小时候的山西物质还很匮乏,住在郊区冰冷坚硬的钢厂里,靠着父母的一点回忆延续着端午的气氛,粽叶要到城里去买,只有黄糯米,里面也没有嵌枣,但蘸着白糖吃,感觉很隆重。来到北京之后,他们家端午吃粽子的机会少了,而且大街上随时可买,也不像小时候那么珍贵了。

    著名收藏家马未都回忆自己的童年,节日里好像都是食品文化,靠着吃的记忆传承。他说,在他年轻的时候,中国人大都还没解决温饱问题,因为穷,“吃”才记忆深刻。尤其上世纪有一段时期文化活动弱化,有印象的都是吃。现在吃的问题解决以后,节日就可有可无了。大家当然知道端午不应该只是吃,但“吃”对当时来说就是一种寄托。

    江俊民,活跃在北京的台湾摄影师。在他老家,端午吃肉粽子,所有亲戚叫回来一起吃饭,是必然的节目。中秋佳节,除了月饼基本款,亲朋好友们还会在花园里烤肉聚餐,春节更疯狂,整个家族要聚在一起吃团圆饭,因为他爷爷规定,每个节日都要团聚。自从爷爷过世之后,现在大家聚的时间也越来越少了。

    其实,端午2000年的传承,确实离不开“吃”这道程序,吃出回忆,忆苦思甜,才能珍视现在;吃出讲究,讲究文化,才能寻找根源。

    送粽子可表感恩的心

    北师大文学院教授、民俗学研究专家萧放说,端午的“吃”其实是有很深的传统内涵的。其实从汉魏时期就开始了夏至吃粽子的习惯,因为跟节气有关。“粽子的包裹和内容象征阴阳,阳包阴。”萧放说,夏至时节是阳气最盛的,但阴气已经滋生,所谓盛极必衰、要伏阴避阳,吃之前还要剥开粽子,让阴气散掉才能吃。

    在萧放印象里,南方的春末夏初似乎充满了“吃”的仪式。比如清明时节,江苏人要吃青麦汁染的糯米团子,他们家3月就开始吃菜糊糊、立夏时分吃软曲饼,这种东西在南方很多地方都有,有的叫青面粑、广东叫软曲果、江苏叫立夏饼。武汉特别重视亲自动手包粽子,北京也有“吃”的传统,除了粽子,还有“五毒饼”,等于把“邪”吃掉。

    “其实除了吃,粽子还代表了一种礼节。北京的粽子类似心形,粽子虽小可表感恩之心,凡是对自己有过恩惠的人,到端午这一天要给他送粽子。”著名民俗专家、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赵书回忆说,过去老北京人都讲究自己家里包粽子,用粽子当礼品送给邻居。粽子里包的枣的数量都很有讲究,一个枣的粽子要送给家里念佛的老太太,叫做一善破万恶;两个枣的送给最亲近的朋友,叫做二箸相交,或送给新婚夫妇,代表二心相映;三个枣的最为普遍,祝人家三星照户,三星指的是福禄寿;四个枣的粽子是送老人的,叫做四季平安;五个枣的送给今年考试的学生,祝五谷登科。“原来粽子的包装没有现在这么精美,大大小小的粽子用线串在一起名为‘九连粽’,送人的时候更显新意和祝福。”

    “竞”出精神

    上元节赏灯、端午节划龙舟、中秋节赏月、重阳节登高,中国每个民俗节日的“活动”都是有差异的,而这差异后面代表着不同的精神。

    传统项目赛龙舟

    中国艺术研究院党委书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常务副主任张庆善介绍,今年端午节期间,由文化部牵头,一些地方城市都将举办相应的纪念活动。

    北京的主线是“中国文化遗产日”活动,由古琴进百校、巧夺天工工艺美术大师展组成。而在湖北秭归、浙江嘉兴都有很大型的端午纪念活动。

    通过这些互为呼应的活动,今年端午节期间气氛会较往年浓烈,在湖北、浙江等地会举行赛龙舟、江边祭祀、郊外踏青等竞游活动,气势要较北方强,这些活动都是有很深的文化含义的。

    在屈原故里秭归,一个端午过三次:农历五月初五小端午挂菖蒲、艾蒿,饮雄黄酒;五月十五大端午龙舟竞渡;五月二十五末端午送瘟船,亲友团聚。尤为独特的是,屈原诞生地秭归乐平里农民自发组织“骚坛”诗社,每年端午节咏唱“时维五月兮,节届端阳;竞渡龙舟兮,吊古忠良……”400年来传承不息。

    在黄石,西塞山神舟会有着整套完备的活动方式,从神舟扎制、唱大戏、祭祀、巡游,到送神舟下水等系列仪式历时40天,群众活动丰富多彩,是目前国内端午节期间时间最长的祝福和祭祀活动。

    赛龙舟是端午节自古以来的传统。各地龙船竞渡前,先要请龙、祭神,原因之一,“龙”是中国的文化图腾,但形式不一。如广东龙舟要祭过南海神后才能竞渡,闽、台则往妈祖庙祭拜。四川、贵州等地直接在河边祭龙头,而湖南汨罗市,竞渡前必先往屈子祠朝庙,将龙头供在祠中祭拜,披红布于龙头上,再安龙头于船上竞渡,既拜龙神,又纪念屈原,表达对先贤的追思。

    而在湖北的屈原家乡秭归,也有祭拜屈原的仪式流传。又如浙江地区,是以龙舟竞渡纪念孝女曹娥。江苏一带竞渡是源于纪念伍子胥等。近年来,国内外甚至都出现了国际龙舟比赛,中华赛龙舟体现出的矫健、昂扬、浑厚的精神气质,也吸引了各国健儿。

    玩乐是节日主题

    除了竞技和祭祀,龙舟还有用做游船的。唐、宋、元、明、清各代帝皇,均有临水边观看龙舟的娱乐,也属于游戏之类。萧放说,清代常在圆明园的福海举行竞渡,乾隆、嘉庆等均往观看,颐和园也开过龙舟,现在延庆等郊县在继续龙舟的活动,还有游天坛的活动,其实都是玩的主题。

    这种“竞技”、“玩乐”的主题在一些地方发展得较为“离谱”,比如东北前几年还有端午节对打石头仗的习俗,打到流血也不要紧。一些地方连“对骂”的活动都有。

    “有些虽然不值得提倡啦,但其实是有意味的。端午在节气上象征着阴阳两季轮换,本就是阴阳之间的斗争。”萧放笑言。

    在江俊民印象里,台湾地区端午节非常热闹。划龙舟、拜河、往河里扔肉粽子都是常态节目,甚至会有一些重要的庙宇里会有一些楚国时代的服饰展示,显得很庄重。

    端午节衍生出的欢庆活动也很多,街头有很多艺人表演,电视台每逢重要节日都会做节目直播宣传。

    “衍”出文化

    其实因端午节而衍生出的民间活动还有很多,功能有祭祀、驱瘟、除恶、消灾、祛病种种不等。其中有些是带封建迷信味道的,有些却是浓郁的中国文化精髓。

  迎接夏日的独特风俗

    “小时候过端午节,大人会在我的额头上点一个点儿,有的小朋友,大人会用雄黄酒在他的额头画一个王字。”中国民协节会委员会主任李汉秋谈起儿时端午节的风俗记忆时表示,过节时家家户户门口都挂着艾虎和蒲剑。

    艾虎就是把艾叶子剪成老虎的样子贴在门上,蒲剑就是菖蒲,它的叶子像剑一样,会发出一种挥发性的芳香味道,可以赶蚊子和小虫。“现在回想起来,家家户户都会那么做,实际上是在迎接夏日的到来。”

  端午百草都是药

    端午还凝结着中医的文化。比如北方抓癞蛤蟆,用“蛤蟆酥”制药,因为民间说法“农历五月五正午时分是天中,百草都是药”。各地都有采药、制草药的风俗,萧放的老家县志记载,一直到民国初期还有采药活动。民间南北各地更有斗虫、斗草等游戏,远可追溯到传说中的“神农尝百草”和中医药学,除了采药,民间一些儿童摘采具有一定韧性的草,然后相互交叉成“十”字状并各自用劲拉扯,以不断者为胜,被称为“武斗”。所谓“文斗”,就是对花草名。

    端午节还有保健养生的主题,并因此兴出一种配饰文化。萧放说,“比如采药,以雄黄酒洒墙壁门窗,饮蒲酒等,看似迷信,但又是有益于身体健康的活动。再如佩戴各种佩饰,如延年缕、长寿线,戴香囊、荷包等,民间认为可避灾除病、保佑安康、益寿延年”。

 (编辑:彭湘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