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永乐镇地铁:声乐教程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6 12:22:12

如 何 练 习 发 声

  如 何 练 习 发 声

          唱歌或练声,不要大声吼叫,不要用蛮力唱,唱不了的高音,暂时不唱为好,如果嗓音累,喉咙未打开,可以用乌(u)时,手摸喉节不动或向下一点为佳。唱哼鸣练习时,手摸下巴下的颏舌肌,是软的为佳。如有硬结,说明舌根紧,可伸舌放松,改善哼鸣质量,使之通畅自如。哼鸣练习,到一定高度可张嘴练习,这样舌根与软颚相接形成。张嘴练习好处是:可以打开颌关节掉下下巴,可以观察到舌头是否向后缩,如舌有缩的现象,哼鸣就不理想,可将舌前伸练习。
       小声练习,男声用假声练习,它的好处是,发出一个不大的小声,不至于使喉咙紧张,一个好的小声(假声)已具备了好多科学发声的要素,诸如打开、位置、气息、状态等,巩固以后,大声也是如此,小声像一面镜子一样看到大声模样。女声练习小声,可找到头声,将来换声就容易的多,男高音练假声,到一定高度就响起来,可直接用于歌唱。
        以上是一些简单介绍,真正获得高难度的声乐技巧,还是要靠科学的态度,持久的努力,加上老师的正确引导,才能获得。

练声的初步

 练声的初步 
    发声器官是每个人生来具有的,唱歌的人不难想到,对歌唱活动来说,他本人既是个演唱者,同时又是件乐器。由于两者是结合在一起的,声音训练就面对着两项工作。首先是要把乐器——声音锻炼好,使它能满足于歌唱多种歌曲的要求;其次,要使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歌唱者,除了把声音锻炼好之外,还要具备声音以外的一些条件。这就像一个人仅仅做出了一把好的提琴,还不就是一位好提琴手一样。但好的声音是一个先决条件,这也是毋庸置疑的。
    有人认为发声(包括呼吸和共鸣)是人的自然生理机能,是每个身体健康、器官正常的人的本能活动,谈不到学习与训练的问题,当然,“发声是一种生理现象,不过声音的控制和运用乃是思想方面的事情,而不是生理方面的事情。”(艾尔哈特《合唱的技巧》)“声音是听命于它的司令部——人的头脑。”(梅里安:《声音受到的干扰及其排除方法》)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声音训练是一种技能训练。它也和许多技能训练相似,从不会到会,从会到熟练,从熟练到精通,有一个学习和掌握的过程。人们由于主客观条件并不完全一样,经历这过程的时间也有长有短,有快有慢,但省略或取消这过程却是不可能的,否则就难以达到合乎规格的要求,这乃是一条规律。
    实践证明,声音训练的过程也是学习和劳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刻苦学习与顽强劳动,而获得一种歌唱的技巧。可是又必须看到,技术是手段不是目的,技术是为目的服务的。对这一点,本末不能倒置。
    由于声音训练是学习和劳动的过程,接受训练的人就需要有良好的学习精神和正确的劳动态度。譬如说: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精神饱满、思想集中、勤奋刻苦、持之有恒、意志坚定、充满信心等等。这些虽然是学习任何东西都应具有的精神,而对于学习声乐则尤其重要。一旦精神状态有所衰退或动摇,就必然造成技艺上的停滞与后退。声乐的学习是没有止境的,它只有起点站和加油站,没有中途站和终点站。
    学习声乐要顺应学习的发展规律,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锻炼,一步一个脚印地打好基础,既要勇于进取,又要循序渐进。要善于发现自己的长处和特点,努力加以保持发挥;要乐于找出自己的缺点与不足,认真进行改善纠正,精益求精不断提高。所谓循序渐进就是:“先唱速度慢而安静的练习,逐渐发展到比较快而活泼的练习;先唱只包括一部分(能发出正常的、不紧的声音的部分)音域的练习,逐渐发展到包括该阶段的全部音域的练习,可是要禁止唱音域两端的那几个音;先用一个比较适当的母音来唱声乐线连续的练习;逐渐发展到母亲和子音混合的练习;先唱力度很弱的练习,逐渐发展到力度正常的练习。在移低或移高半音(模进)地重复着某种音型时,在多次重复之间应当努力保持合理的休止,以培养学生在音乐艺术上的恰到好处的感觉和'内在的脉搏律动’。……每条新练习要唱得柔和、不匆忙、连接而动听,并且必须要用能够唱得好的速度来唱。“(戈鲁别夫:《青年声乐教师须知》)
    为了保证声音的训练,健康的身体非常重要。歌唱所使用的乐器就是身体内部的器官,海尔说:“如果你身体是丙等三级的,那你就很难成为甲等一级的歌唱者”。(《歌唱中的自由》)因此,歌唱者必须经常锻炼身体保持健康。
    在声乐学习中要力求不走或少走弯路,尤其要注意防止在不知不觉中,因使用的方法、练习的方式的不当而陷入歧途,养成了不良习惯。不良习惯一旦养成,即使有所发现,往往也要费很大气力才能纠正或消除。《明心鉴》说得好:“人病可用药疗之,艺病岂可不求疗治之法,……可叹人不知自己之艺病,不肯虚心,遂染成多种难改之艺病。病根一深,则虽欲再治,但恐不易耳。”叶戈罗夫说:“不正确的唱歌方法得到巩固后,要改正过来就很困难,甚至经过教师纠正后还会再犯。(巴甫洛夫常说指出,)后天性的条件反射是不会消失的,只能给予抑制,以后,由于受到不同刺激的影响,可以再度出现。”(《歌唱家的卫生》)
    现在谈一谈实际练声问题,并介绍一些简单的练习。
    首先提供几条参考意见:
    人们常说:“慎始则成半”。练声的人在开始的阶段是十分重要的,阿·达利沃说:歌唱者的初学阶段往往是带有决定性的。醉心于短期速成的人是很愚蠢的。“(《歌唱者和歌曲》)所以,每个人都应该争取有一个良好的开端。
    开始练声的时候并不总是那么趣味盎然的,有的练习初看起来似乎太简单、太单调,但正是这些东西乃是奠定声音基础所不可缺少的。所以杜普雷说:“无论那些初步练习是多么枯燥无味,我还是希望学生不要忽视它们,声乐艺术的基础主要是在声音的形成和声音性质。“(《歌唱艺术》)
    练声不在于练习的多少,使用多少时间,重要的是用怎样的方法和态度去练习。在开始练习前应对第一件事做好充分的准备。在练习时一定要聚精会神,专心注意到每一个唱出的音,声音力求自然、清晰、准确。为了保证声音高低的准确,在练习时最好能一件音调准确的乐器作为的标准,虽然有许多练习并不需要采用伴奏。有许多声乐教师主张在练声时尽可能少地用乐器伴奏。如皮尔斯说:“所有歌唱者都应该使自己习惯于在没有乐器的帮助下歌唱。“(《歌唱的课堂教学》)莱因说:”在练习时越少用钢琴越好。“(《什么是每个歌唱者所应该知道的》)
    当我们把人的整个身体作为一件发声乐器的时候,就可能容易地体会到练声时,采取正确的歌唱姿势是非常重要的。有的声乐教师把姿势问题列入训练歌唱者声音基础工作的首位。(富格森:《歌唱者的基本条件》)“姿势对于养成正确的呼吸习惯至为重要。”(威尔森:《独唱歌者》)“除非整个身体自然放松,否则呼吸就无法正确。”(瓦尔通:《声乐方法》)如果姿势和呼吸不好,那么声音就必然受影响。(伍德尔:《成功歌唱的阶梯》)所以,正确的姿势是好的发声的基础,不过这必须是逐渐养成习惯,没有一点紧张。(奥斯门·布尔:《一些声乐问题的解答》)
    练声的时候,歌唱者应该自自然然地站立,重心稳定,顺着本来的用力方向,不可有任何拘束;肌肉放松但又不是像睡眠时那样松垮垮地;坐着唱歌胸部或多或少会受到限制,从而影响到呼吸时的自由活动;脊椎骨要直、头部自然、端正、平直;颈部的肌肉必须放松;胸部抬起到中等高度,两肩放松下垂,在吸气时肋骨稳定抬起,这种胸、肩、肋骨抬起姿势在发声时应加以保持是非常重要的。有人说:“凹陷的胸腔就会造成凹陷的声音。”
    口形对歌唱者所发的声音关系很大,发声时要根据不同的字音把口适度地、充分地、自然地张开。以“啊”音来说,口的张开度应能容许拇指在上下牙中间通过;上唇应提到能看见一半上齿,下唇要能开到看得见下齿是一条白线,至少也要和下齿平齐。如果上下唇是包着牙齿的,则必然导致声音闷在里面,字音含混不清,这是必须加以防止的。舌头必须放松、放平,舌头轻轻靠着下牙根,严格防止后缩、升起、紧张,否则就会直接影响到喉头的弹性与声波通路的畅通。下巴要自然地张开避免对喉部的挤压。当声音升高时,上腭后方的软腭要相应地拱起或扩张。唇、舌、下腭等肌肉在发声时要保持弹性和稳定不得抖动。
    练习一般是从“啊”音开始,在“啊”音练习得稍有基础之后,再逐步增加其他母音(呃、欧、乌、衣)。不同的母音口形也要随之做相应的调整,但必须保持字音的准确,自始至终不要走样,唱“啊”就一直是“啊”音,就像说话那么清楚自然。不过,“啊”音并不是每个人都最适应的。有的人感到方便,而有的人感到困难。遇到这种情况,开始时可换用其他母音练习,如用“衣”开始然后再练习其他母音。为了取得较好的效果,不妨利用一面镜子练习。对着镜子歌唱可以随时注意到口、舌、唇、齿的活动,有利于对声音的调节和纠正。
    练声的时间以饭后一小时以外为好,每次练习可分为两三个段落,每段时间不超过二十分钟,在一段完了之后,应有一定的休息时间,以确保对声音用之有度,不使声带陷于疲劳。总之,练习不在于时间多长,次数多少,主要是能够合理利用时间尤其是要不间断,不可时练时停。
    气息是发声的动力。吸气时要像吹一个气球那样,使整个肺膨胀。马尔开西说:“歌唱者的呼吸必须像打哈欠那样深满。”但这种活动必须是无声的、从容的、有节奏的、自然的不易察觉的。吸入的气要适量,不宜太多,过多会造成有关肌肉的紧张。发声时,气息的流出要有节制、有力度、均匀稳定而不漏掉。
    任何练习都要着重音质的悦耳而不是去追求音量。要依照自己的发声能力,自然地歌唱,坚决防止大声喊叫或憋挤或唱过低过高的音。发声要准确、明快、富有弹性,不可强力、紧逼、压迫。最初练习所用的音,要在声音最容易达到的范围内,然后再逐渐向上下方扩展,不要急于求成。
    基本练习虽然简单,但唱起来也要有韵律。韦则士说:“想像力和创造性应当进入到即使是在唱音阶和练习之中。”布色尔说:“要变换着感情去唱声乐练习,如音阶、琶音等。没有任何表情机械地进行技巧练习是没什么用的。”
    下面的练习方法和简短练习,可依需要采用。
    第一  口语练习
    有最自然、最悦耳、最清纯的声音(所有的音不宜太高或太低),缓慢柔和地读出下面的几个字:
    啦——,啊——,哈——。
    啷——,昂——,杭——。
    在做上面练习时应注意这几点: 
    1. 喉头的活动是不显著的,应当感觉不到它的动作。 
    2. 气息的吸入、吐出要十分自然,在思想上不应有它的存在。 
    3. 各发声器官的活动,应非常自如不受拘束,相互间很协调。 
    4. 每读一个字,口、唇、舌应清晰吐出、轻松自然。
    这种口语练习是帮助练习的人在开始练声之前,把各有关器官从拘束收紧的状态中解放出来,使他们能舒展、自然、富有弹性。有的人在练声前的歌唱活动中,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不自觉地养成一种发声不自然的习惯,这就更需要在开始阶段多做这个练习。
    第二  歌调练习
    练习一
    这练习就是上面口语练习的发展,用最自然、最便易的声音去唱,只要求用中等的音量。声调要像说话那样自由。
    “必须反复地练习每个音,直到你完全满意为止”。(杜普雷)把上面练习经过反复歌唱以后,可以进行下列练习:
    练习二
    这练习要从容地用一口气唱完,声音的大小要均匀。
    练习三
    注意声音连贯,按指定地方换气,用慢的速度,其它母音同上。
    练习四
    唱上面三个练习,口、唇、舌要稳定、自然。歌唱者可以根据自己声音的情况采取适当的音高。起音不宜太高或太低,要以唱起来不费力为原则。唱“啦”字时舌头在口腔的活动应该很灵活,迅速放松放平,即轻捷地从子音转到母音上,以防止声调出现气音。唱“哈”字是使喉易于放松,消除声音的紧张状态,防止粗糙的音流和喉音的产生。
    如果在练习时仍然感受到喉部紧张僵硬,可以随时试用下列方法补救。
把下面各字轻轻地、慢慢地、清楚地读出,让喉腔充分放松。反复练习多次,直到觉得活动自由为止,然后再把它们大声地朗读出来。
    啦 、啊、哈。啷、昂、杭。
    每逢感到喉腔、口舌不自然,都可以用这方法去解除。
    在唱练习二、三、四以前,都可以先用“闭口哼唱”进行练习,“闭口哼唱”就是闭着嘴唇,牙齿稍稍分开的哼着歌唱。哼唱时口、唇、舌、下腭都要放松,气息的流出要很均匀,声音应感觉是集中在鼻腔的顶端。经过反复练习,使哼起来觉得非常自然顺畅之后,再把口慢慢地张开。在张开口时要保持发音的自然顺畅和声音的位置集中。
    练习五
    用缓慢的速度唱,注意肌肉放松和声音感觉位置的稳定。
    第六课
  4/4
    第七课
  4/4
    第八课
  12/8
    这三个练习要用缓慢、稳定、悦耳的音质去唱。在有换气记号的地方,要重新换气。挣扎时应自然、敏捷、无声,有不知不觉的意味。不论音的高低变化如何,声音的感觉位置要高和稳定。
    所有的练习在一个母音练得稍有基础之后,可以换用其他母音轮换练习。每个练习的起音应根据自己的声音,选择适中的音,不可太低或太高。在一个调上唱几遍以后,可以每次做半音地逐渐移高或移低。
    练习九
  12/8
    练习十
  12/8
    上两个练习用圆润的声调,缓缓地,平静地唱,保持节奏准确和最后音符的时值。按指定的地方换气。交替用各母音练习。
    练习十一
  4/4
    练习十二
  4/4
    这两个练习都可以用三种速度唱,首先是慢的,在慢的练习有了基础之后,可以逐渐用中等速度,最后加上较快的速度,练习十一,用一口气唱完,在练习一段练习以后,用一口气唱两遍。这两个练习有助于锻炼对气息的控制、分配使用,并促进在音域范围内使各音都能唱得完好匀调。
    练习十三
  3/4 
    练习十四
  4/4
    这两个练习都是用一口气唱完。声音的发出要带有突发性,但不应强烈。注意声音要最大限度地保持弹性、自然、悦耳。它们可以增加声音的亮度和力度。
    练习十五
  4/4
    练习十六
  4/4
    这是著名男高音卡鲁索经常使用的两个练习,要注意唱得连贯,声音轻松自然,气息均匀不浪费。
    练习十七
  12/8
    练习十八
  12/8
    这两个是声音流畅的练习,音要唱得清楚自然,开始时慢慢地唱,以后逐渐加快。
    唱以上的练习,声音要力求自然省力,就像一股涌泉顺畅地流出,而不是挤压出来的。声音应感到很集中而又靠前。声音的位置一定要高。兰培尔提说:“声音应该从头部发出,头对于一个歌唱者说,在他嗓音的任何一段都执行着共鸣的作用。”(《歌唱艺术》)萨莫伊洛夫说:“声音永远要集中在鼻腔顶端和上额相交的地方,这种振动的感觉和头腔共鸣,在任何歌唱情况下都必须保持。”(《歌唱者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