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施工工具清单:人民网评:23万条“个税民意”的共识比什么都重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7:40:58
>>人民网评

人民网评:23万条“个税民意”的共识比什么都重要

恺 理

2011年06月02日00:58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手机看新闻

  • 打印
  • 网摘
  • 纠错
  • 商城
  • 分享
  • 推荐
  • 微博
  • 字号
  23万条意见——为期一个多月的个税法修正案(草案)征集意见,以创下“民意历史记录”在5月31日结束。

  与此同时,围绕个税改革的各种议论,也在近期达到高点,以至于人们感叹个税改革“众口难调”。

  有争论,不是坏事,相反,是必需的,更是一种好现象。事前讨论越充分,利益博弈越激烈,越能保证决策的民主性与科学性。既反映出公众参与社会公共政策制定的热情与意识,也说明个税改革方案如何牵动人心。当然,也让我们更加关注,“众口难调”下的个税改革将走向何处?公众的“情绪”到底能在公共决策中体现多少?如何看待所谓的“理性”与“感觉”观点,如何处置“专业”与“非专业”建议……

  公众参与是社会政策的基石。让公众参与不是形式的需要,而是希望即将出台的这项决策,能更多体现公众意志,反映公众诉求。公众的“非专家立场”,公众的“局部利益”,恰是公共决策中应捍卫的一个博弈主体,更是支持公共政策的民意基础。

  作为中央高层下决心解决当前收入差距过大、以利益杠杆来化解社会矛盾的重要举措,个税改革更应明确改革方向、尊重公众感受,方案设计过程,更需要获得社会共识。这,也应该成为一个基本认识。

  当然,并非指满足各方各面的利益诉求才叫“共识”,而是指即使自己利益不能达成,但也能理解和认同其中原因。比如,起征点究竟是维持草案中的标准,是否需要调高,需要中央部门综合权衡决定。最后的结果,肯定不会让所有人满意,但如果政府能详细披露方案设计的依据,专家可以用更通俗易懂的方式解读,既让公众看到自己的权利可以怎样得到实现,也能了解为什么无法满足的原因。这样,即便个人和小群体的利益诉求不能满足,相信也能得到理解和接受。这远比一味强调老百姓“要理性”、“有大局”、“有专业眼光”,效果好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