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幼儿园:寻找苏州的端午足迹 小长假做一次民俗体验之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2 09:00:48
2011年05月31日 11:06:33  来源:城市商报  字号:〖大中小〗

赛龙舟,在碧波中迸发激情
商报记者 吕晓华
有一首歌谣这样唱道:正月里闹元宵、二月二赏梅花、三月三去踏青、四月十四轧神仙、五月端午划龙船、六月里看荷花、七月七女儿节、八月半走月亮、九月九去登高、看会闹猛十月朝、十一月冬至夜、腊月三十过大年夜。
五月初五端午节马上要到了,吃粽子、划龙舟,传统的味道越来越浓。不仅如此,如今端午小长假也成了国家法定的节假日,虽说才三天,但好好安排的话还是可以玩出不一样的精彩来。
苏州的端午节和别地很有些不同,我们不妨来看一看苏州传统的端午习俗,循着苏州端午的足迹做一次民俗体验短途游。
祭胥王
苏州人的端午由来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它的由来,一说是龙的节日,一说是纪念古代爱国诗人屈原。而苏州人过端午节,却是纪念伍子胥。
伍子胥,又名伍员,原是楚国人。到吴国后受吴王阖闾信任,兴建了规模宏大的阖闾大城,开凿了我国最早的运河胥溪,推荐了大军事家孙武,使吴国很快强盛了起来。后来和吴王夫差关系出现裂痕,被夫差赐死。据说伍子胥死后还被夫差叫人用皮袋装着投入江中,死得很惨。伍子胥死后,吴国就逐渐衰亡了。
伍子胥在吴国几十年,对吴的贡献很大,也做了不少好事,老百姓得益匪浅,加上他又是正直的忠臣,因此苏州百姓都很怀念他。在他被赐死的江旁立祠名为胥山,今胥门、胥口等地都是纪念他而命名的,并在胥门城内及东山杨湾等处也建庙或祠,香火不绝。由于他是在农历五月初五被投入江的,所以苏州人在那天纪念伍子胥,故有“五月端午迎伍君”的说法。
推荐地:
1、胥门:胥门位于苏州古城西万年桥南,作东西向,为春秋吴国建造都城时所辟古门之一。现存城门为元至正十一年(1351年)重建,明清重修。苏州古城门皆水陆并列,惟胥门为防太湖洪水进城,宋元以后就无水门。陆门原有至正十六年张士诚增建的瓮城,已于民国时期拆去。现存门洞由三道砖砌拱券组成,第二道与第一、三道垂直相交砌筑,结构与盘门陆门内门相同。胥门与盘门同为苏州幸存的古代城门。
2、胥口胥王园:位于吴中区胥口镇胥江边,占地51亩,建筑面积2650平方米,由墓区、祠区、园区、园外园四部分组成,内有胥王殿,摆放着伍子胥的汉白玉坐像;申胥阁,陈列着伍子胥设计的战船、伍子胥兵法等,还有伍子胥古墓、阖闾大城、正德遗址、放生码头等景点,是一个展现历史、纪念伟人的重要场所。
赛龙舟
碧波中迸发激情
千帆竞速,百舸争流,端午赛龙舟活动,已成为一种挥之不去的节日情结,称得上端午的标志和名片。每逢端午,全国各地许多地方都会举行赛龙舟活动,龙舟一般是狭长、细窄,船头饰龙头,船尾饰龙尾。龙头的颜色有红、黑、灰等色,均与龙灯之头相似,姿态不一。一般以木雕成,加以彩绘 (也有用纸扎、纱扎的)。龙尾多用整木雕,上刻鳞甲。除龙头龙尾外,龙舟上还有锣鼓、旗帜或船体绘画等装饰。
苏州是江南水乡,湖泊众多,每年端午节,热闹激烈的龙舟赛也是传统保留项目。清代诗人蔡云 “吴歌”云:“胜会山塘看水嬉,大旗几处插红旗”。可见当时苏州的龙舟盛会规模很大,也是很有特色的。古代苏州龙舟也很有讲究,阊、胥两门及南濠、北濠、枫桥西津桥一带的西路水滨和山塘一带都是划龙舟最热闹的地方。
划龙船的场面自然极热闹有趣,河中各式龙舟灿如织锦、画楫如鳞、水如溅珠,金鼓之声与水声相激,喧声震天。各船互不相同。十多只船你追我赶,你奔我跑,各显本领,互不相让,这种龙腾虎跃的热闹场面,如身临其境,定会让你热血沸腾、跃跃欲试。
推荐地:
1、金鸡湖:第二届龙舟赛将于6月4日至6月6日在月光码头举行。采用12人国际标准龙舟,同时设置8条300米标准直线航道,竞赛项目分男子300米直道竞速及女子300米直道竞速。本届赛事预计将有近80支队伍约1500名运动员参加,除了在苏的各大外资企业、外地商会及企业、事业单位、院校、社会团体的龙舟赛队伍外,本届龙舟赛还将有两支新加坡队伍参赛。
2、太湖乡村牛仔俱乐部:太湖碧波万顷,绝对是个赛龙舟的好地方。据介绍,位于太湖西山岛南端的乡村牛仔俱乐部,每年端午节赛龙舟也是保留节目,今年的龙舟大赛,将于6月4日和5日进行。
吃粽子
吃的是千年的传统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
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日本文献中就记载有“大唐粽子”。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诗人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这时还出现用粽子堆成楼台亭阁、木车牛马作的广告,说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时尚。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
推荐地:
1、同里:古镇在端午节将推出“端午出游‘粽’意同里”特色旅游活动,6月4日至6日,同里古镇以端午粽子文化为主题,在退思广场、游客中心、陈家糟坊等处推出陈艾飘香、品黄酒·送粽子、我做·你学·包粽子等系列送礼及游客互动节目。届时,所有游客可凭门票参与“现学现做”包粽子、有奖猜端午字谜活动,优胜者将获得粽子、小香囊、粽子、同里明信片等小礼物。散客还可免费享用特制雄黄酒一杯,并获得赠送的粽子一份。
2、木渎:木渎古镇正“备战”端午,挂菖蒲、贴五毒符、编五彩丝带……让游客在古典园林中,体验浓郁的吴地端午风情。虹饮山房和白象湾,为大家准备了粽叶、糯米、扎线等材料,游客可亲自动手包粽子,体验DIY的乐趣。虹饮山房里,游客还可以为自家孩子买一套辟邪的五毒衣和虎头鞋。端午小长假期间,购买白象湾生态旅游区门票的散客(限每天前50名)皆可免费领取乌米粽子一个。
苏州人过端午节还有哪些传统习俗?
1、悬艾叶菖蒲:《吴县志》载“端午簪榴花,艾叶以避邪。 ”端午节前后,天气转热“百虫出,邪气盛”。特别是苏南一带,正值梅雨季节,空气潮湿,适于各种细菌和病原菌生长繁殖,传染病也易流行。端午节前后,自古流传下来的用艾叶、 菖蒲挂在门上以避邪,或用陈艾、苍术、白芷、雄黄等中药混合在室内庭院烟熏,也有的在墙壁角落潮湿的地方洒上石灰水,喷洒雄黄酒等。
2、档船:档船是姑苏一绝。农家船舱架着十八船兵器,船头上铺一排平板,小伙子们便在上面演练武艺。
3、斗百草:每到春季百草繁盛时,男女儿童都上山去玩,挑荠菜,摘野草茎,荠菜等野菜是带回家炒来吃的,草茎可以当点心吃。玩得高兴了,男孩子采莎草茎和小姑娘逗着玩,或者卜谁的妈妈生儿生女;有时他们采狗尾巴草茎或蒿草叶,弯成环两人各执一环套起来比草的韧性,断的一方为输家,或者他们采集一种红白相间的穗状花序,比谁采得多,然后将草编织成花轿,比谁编得像编得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