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袭男神笔记快穿:浅谈崂山旧时建筑及民宅风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8:57:55

浅谈崂山旧时建筑及民宅风俗

青岛市崂山区史志办副主任 焦相鹏
  旧时建筑是研究当时历史的实物例证,是新建筑设计和新艺术创作的重要借鉴,也是发展旅游的重要物质基础。民宅是人类抵御风寒和休息繁衍的场所,是人们赖以生存的重要条件之一,而“门”是居家人的脸面,因此倍受重视。过去人们在谈到男婚女嫁时,要求双方家庭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相称,即所谓的“门当户对”。
  “门当户对”,原本是旧时民宅建筑中大门建筑的组成部分。所谓“门当”原指大宅门前的一对石鼓,位于大门两侧,因鼓声宏阔威严,历如雷霆,百姓信其能避邪,故民间广泛用石鼓代“门当”; 所谓“户对”原指置于门楣上或门楣双侧的砖雕、木雕。典型的有圆形短柱,与地面平行,与门楣垂直,由于它位于门户之上,且取双数,有的两个一对,有的四个两对,故名“户对”,意在祈求人气旺盛、香火永续。据有关史料记载,官宦人家两个门当是5~7品的官,而有4个门当的是1~4品的大员。而且所有有“户对”的宅院,必须有“门当”,这是建筑上的和谐美学原理。因此,“门当”、“户对”常常同呼并称。在我国明、清时代,若要想知道该户人家财富、官位大小、文将还是武将,只需看“门当”和“户对”就可明白。“门当户对” 后来多用于男女婚嫁衡量条件的常用语。
  崂山地区历史悠久,古迹荟萃,早在四千年前,先民们已在此聚居生息,民宅建筑因受生活地域和环境条件等影响,形成了内容丰富的风俗习惯。如:当地居民建房一般讲究向阳背阴、依山靠水。总体布局上非常符合封建社会所谓“内外有别、长幼有序”的伦理道德观。院落大都是正偏结构,在建筑规模上也有等级差别,偏院较为低矮,正院则相对高大;屋顶结构,正院为瓦房出檐,偏院则是平顶式。房屋一般为土木砖石结构,与左邻右舍接山连墙,屋顶结构为起脊,用梁、柱构成“人”字型骨架。房屋坐北朝南的房间为“正屋”,坐南朝北的为“倒屋”,东西两侧为“厢屋”,分别叫“东厢屋”、“西厢屋”,通常长辈住正屋,幼辈住厢屋,富人家的厢房一般用作饲养大牲畜或安石磨作磨房。正屋中间一间为“正间”,两边分别叫“东间”、“西间”,再往里叫“套间”。正间设锅灶两个,通东、西间炕内,供做饭或冬季热炕取暖。
  民宅各家自成院落,院落空闲处俗称“天井”、“院子”。院子周边的墙叫“院墙”,多用石块垒成。临街墙上,镶嵌带“鼻梁”的石块,用以拴骡马,叫“拴马石”。有的大户人家,在宅门前设置两块巨石,称为“上马石”,从侧面看巨石呈“L”形,是一个有两步台阶的石头。通常为不加雕琢的青石或花岗石。每当主人外出时,仆人便牵马备鞍至上马石前,主人上上马石的两步台阶,就可以轻易地脚登马蹬、骑上马背出行了。院墙上面抹石灰或泥,叫“打墙头顶”,院墙上面抹成半圆形,叫“和尚头”。旧时大门和门楼都是财势的象征,富有人家的门楼修四角飞檐,大门高大,彩画装饰。平常人家的大门、门楼一般都很简陋,但也都起到了保护大门的功能。
  为祈求平安免遭横祸,民宅中安排建筑附件和各种符号图案以表示驱邪。民宅大门一般漆为黑色,每扇装一个铁制的门环,俗称“门划拉”,又称兽环。相传鲁班在河边等候螺从壳中钻出,把它画下来,但螺始终紧闭不出,也无法打开,鲁班受到启发,用螺的头形做成门环寓意大门紧闭保险。后人又做成虎、螭、龟、蛇等各种形象,借其寓意镇宅辟邪。若民宅大门正对桥梁、路口就要立一石碑,上刻“石敢当”三个字,可以禁压不祥,防止凶煞长驱直入家门作祟。除此以外,石敢当也立于沿海、山区民宅作平浪、压风之用。“石敢当”的来历,传说在黄帝时代,蚩尤联合南方苗民企图推翻黄帝。蚩尤有八十一个铜头铁额的兄弟凶猛无比,头角所向,玉石难存,黄帝迎战屡遭失败。一日蚩尤登泰山,自称:“天下谁敢当?”女娲遂投炼石以制其暴,上镌“泰山石敢当”。于是黄帝便立泰山石敢当,蚩尤军队胆战心惊,望石而逃,终于兵败涿鹿。民间还传说“石敢当”为一人名,山东泰山人氏,他胆大勇猛,善捉妖邪。四方乡邻请其捉拿妖邪,石敢当应接不暇,遂想出石刻其名立于当冲处辟邪。石敢当一般制成石碑状,尺寸在《鲁班经》中有记载:“高四尺八寸,宽一尺二寸,厚四寸,埋入土中八寸”。民宅大门内大多建有影壁,俗称“照壁”。传说厉鬼只会直线行走,为了避免厉鬼长驱直入家门,就在正对宅院大门的对面建一壁面阻挡。其实,影壁更多的是阻挡外人窥视,立影壁加以屏障,起到填补大门——围墙缺口的作用,是安全心理的外化表现。由于客人出入第一眼看到的就是这座壁面,因此,主人十分重视装修,有的上写“福”字或画有图案,以求吉祥避邪。
  旧时民宅大门上一般张贴门神画像。门神的职责是看门护家,拒绝邪恶进门,有驱邪、祈福之意。最早的习俗是把一块桃木放在门上作为门神,古人认为桃木能驱邪逐鬼,桃木剑可以斩妖除魔,门上挂块桃木即可保全家平安,这块桃木人称“桃符”。后来传说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后,身体极差,夜间多做噩梦。常见群魔在寝殿内外抛砖扔瓦,凄厉呼叫。群臣建议让元帅秦琼与大将军尉迟恭二人每夜披甲持械守卫于宫门两旁,果然,太宗不再梦见闹鬼。太宗念秦琼、尉迟恭二将日夜辛劳,便让宫中画匠绘制二将戎装像,怒目发威,手持鞭锏,悬挂于宫门两旁。后流传民间,人们在画像两边添加一副对联“昔为开国将,今作镇宅神”,与画像一起贴在门上,镇守宅门。每逢新年,人们便买一张新画像,把旧的换掉,这就是所谓的“旧桃换新符”。
  另外,崂山旧时建筑同中国其他区域旧时建筑风俗有略同之处,如崂山太清宫、上清宫等庙宇以及家庙等建筑风俗中, 建有一些附件和绘有一些符号图案来表达人们的迎祥愿望。如建筑屋顶的屋脊上装有脊兽,其中正脊上安放吻兽或望兽,垂脊上安放垂兽,戗脊上安放戗兽,另在屋脊边缘处安放仙人走兽。脊兽由瓦制成,其功能最初是为了保护木栓和铁钉,防止漏水和生锈,对脊的连接部起固定和支撑作用。后来脊兽因民俗文化的介入而具有了装饰和神话传奇功能,并有严格的等级意义,不同等级的建筑所安放的脊兽数量和形式都有严格限制。脊饰板瓦大都叠成各种祥瑞花卉、仙人、瑞兽、八仙等,脊的两端多做成佛手、石榴、寿桃。翼角上装饰水浪、回纹和各种图案。这些图案各有喻意,龙凤象征福祥,松鹤象征长寿,蝙蝠象征福到,凤凰牡丹象征富贵吉祥,鲤鱼跳龙门象征仕途通畅。
  岔脊上布置脊兽,数量视等级而定,而且数量必须是单数。中国古代把数字分为阳数和阴数,奇数为阳,偶数为阴。阳数中九为最高,五居正中,因而以“九”和“五”象征帝王的权威,称之为“九五之尊”。而在九之上增加一个数字单位只能是十一。因此,帝王宫殿等级最高,脊兽布置为十一个,分别是仙人骑凤、龙、凤、狮、天马、海马、狻猊、押鱼、獬豸、斗牛和行什。龙,是传说中一种能兴云作雨的神异动物。传说龙生九子,是龙与九样灵兽繁衍的混血儿,按其象征义被安排在建筑(包括建筑附件)相应部位。赑好负重,位石碑下;螭吻(鸱尾)性好望,厌火,位于屋脊,象征压火;蒲牢性好吼,做钟钮;狴犴威猛,形象画在牢狱门上;饕餮好饮食,立鼎盖;蚣蝮性好水,做桥柱;睚眦好杀戮,做刀环;狻猊好烟火,位于香炉;椒图性好闭,做门环。凤,古代传说中的鸟中之王,是吉瑞之象,比喻有圣德之人。狮子,代表勇猛威严,群兽慑服。天马、海马是吉祥的化身,象征着皇家的威德能通天入海,畅达四方。狡猊是传说中能食虎豹的猛兽。狎鱼是海中异兽,传说是驾云降雨,灭火防灾的能手。獬豸是传说中能辨别是非曲直的一种独角猛兽,是正大光明、清平公正的象征;斗牛也称蚪牛,可除祸灭灾。行什是带着翅膀的猴面人像,是压尾兽。垂兽单指蛮吻,也叫哜吻,传说它性格好高骛远,喜欢登高眺望,所以把它放在跑兽的上端。正脊两端的兽头,称为鸱吻,因其位置和形态又称正吻、龙吻、大吻,形状像四脚蛇剪去了尾巴,这位龙子好在险要处东张西望,也喜欢吞火。据传说,鸱吻住在南海,能喷水成雨。汉武帝时,因宫殿经常发生火灾,依据“术士”们的说法,在宫殿的正脊两端装饰鸱吻寓意镇火,后来沿袭成制。细心的人们会发现在鸱吻的背上插有一把短剑,相传这把宝剑是晋代名道士许逊之物,插在鸱吻背上以防鸱吻逃跑,使其永远喷水镇火。
  瓦当又称“瓦头”,指的是陶制筒瓦顶端下垂的特定部分,其样式主要有圆形和半圆形两种。瓦当是古代建筑用瓦的重要构件,具有保护木制屋檐和美化屋面轮廓的作用。其中瓦当图案具有吉祥象征意义。如鹿纹瓦当,鹿被看作善灵之兽,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诗句:“且放白鹿青崖间。”“鹿”与“禄”谐音,象征富贵,故寿星、梅花鹿和蝙蝠叫做“福禄寿三星”。獾性机警,读音与“欢”相谐,把獾与喜鹊画在一起,表示“欢天喜地”。民间传说五月初五可以捉到活了一万年的蟾蜍(叫肉灵芝),食后长寿,所以也用蟾蜍纹装饰瓦当,象征长寿之意。菊花象征长寿,“菊”近音“居”,“蝈”近音“官”,画一只蝈蝈在菊花上含义是官居一品。
  铺地用砖瓦、碎石、卵石、碎瓷片、碎缸片组成各种纹样,铺地的图案一般都有象征含义。如金鱼,“鱼”与“余”谐音,金鱼象征发财富贵,把金鱼与莲花组成画面,表示“金玉同贺”。扇子,“扇”与“善”谐音,寓意“善行”。建筑铺地用扇子图案,寓意驱邪行善。蝙蝠,“蝠”谐音“福”,被看作福的象征。两只蝙蝠构成的图案寓意双倍的好运气,五只蝙蝠构成的图案表示“五福捧寿”和“五福临门”,五福指长寿、富裕、健康、好善和寿终。蝴蝶,繁衍力强,民间年画有“百蝶图”,象征子孙兴隆。蝴蝶与猫画在一起,谐音“耄耋”,耄耋为七十至九十岁年龄的称呼,猫和蝴蝶的图案象征长寿。鹤,生存年寿很长,组成的吉词如鹤寿、鹤龄、鹤算等等。绘画中常与松、石、龟、鹿组成画面,鹤龟一起题名“龟鹤齐龄”,鹤立松下称“松鹤长春”。鹤又象征“升迁”、“成仙”,画着两只鹤向着太阳飞的图画表示“高升”。一群口里衔着树枝向海边亭子飞去的鹤意思为“向往蓬莱仙境”。羊,《说文解字》:“羊,祥也。”羊又通“阳”,画三只羊叫做“三阳开泰”,作为岁首颂辞。  
  雕刻,也是崂山民宅的装饰手段之一,分木雕、石雕和砖雕三种,多见于大户人家、寺庙、牌坊、祠堂、门楼等建筑物的柱础、柱头、梁枋、门、窗、罩、栏杆、抱鼓石、裙板等部位。有以祥禽瑞兽为题材的如龙、凤、狮子、麒麟、鹿、鹤、喜鹊、蝙蝠、松鼠、鱼等等,并组成丹凤朝阳、狮子滚绣球、五福捧寿、凤穿牡丹、喜鹊登梅等图案。有以植物为题材,雕刻佛手、桃、石榴、牡丹、紫藤等。有以器物为题材,如雕刻瓶寓意平安。有以绵纹为图案,广泛用于门窗、挂落、栏杆、罩,如“卐”字寓意吉祥,龟背纹象征长寿,盘长喻意福寿绵长。又有象征驱邪祈福内容的有以人物为题材的蟠桃盛会、麻姑献寿、郭子仪上寿图、文王访贤等。“郭子仪做寿图”,郭子仪是唐朝重臣,借回纥兵,平定安史之乱。他生有七个儿子,八个女儿,无疾而终。因此,郭子仪被看作福、禄、寿、子、乐集于一身的吉祥人物。“八仙庆寿图”,神话说在昆仑山中居住一位女神仙,俗称王母娘娘。她拥有不死之药,还掌管仙桃园。桃子三千年熟一次,每逢三月初三便设蟠桃会宴请各路神仙,民间熟知的八仙铁拐李、汉钟离、张果老、何仙姑、蓝采和、吕洞宾、韩湘子、曹国舅那天各携宝贝赴宴庆寿,雕刻此图之意用来表示吉祥。而“尧舜禅让”和“文王访贤”故事,分别寓意“明德”和“礼贤”之寓意。
  盖屋子是一家人的大事,旧时,看风水、择宅基、安门框、做梁等都要经过多种仪式和活动,其中崂山地区要属上梁仪式最为热闹、隆重。上梁时要在梁檩上贴 “上梁大吉”或“太公在此”等字样的横披,并在立柱贴 “上梁迎百福,立柱纳千祥” 竖联,还要绑上筷子,用红绳系铜钱,挂上红布等饰物,以求吉利。上梁时,房屋四周燃放鞭炮,正间当中安设方桌,摆设供品,点燃红烛,由建房人家的主人跪拜。上梁仪式结束后的当天,主人要在新房设宴请亲朋、工匠和帮工者,酒菜一般都很丰盛。现在,村民盖房子“看风水”和“摆供求神”等旧俗多已废除,但在梁、檩之上贴横披、竖联,以及放鞭炮等求吉习俗仍流行。
  崂山民宅是崂山区历史文化的浓缩, 独特的建筑风俗,叙述着世事沧桑以及耐人寻味的历史追溯,映射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印记。可以说民宅本身就是一部完整多元化的艺术史料。目前,随着社会的发展,旧时建筑和民宅大都被新式建筑和高楼大厦所取代,一些建筑风俗逐渐被刷新、替代或消失。只有少许旧时大户人家的宅院和寺庙建筑等尚保留一些旧时的建筑风貌,见证着人类历史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