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鱼有电脑端嘛:民间节日及风俗_安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21:25:35
民间节日及风俗 60.210.191.*

1楼

老家一带算是“僻壤”,有着朴实的民间风俗。俗话说:“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有时相邻两村风俗就有所不同,对老家的风俗简述如下,欢迎各位补充。
正月
初一:叫“过年”、“过大年”,现在文化人说叫“春节”。
风俗:“发纸马”,一般在四更天左右,现在许多人改到零点了。大人起来先烧水煮“鼓扎”(水饺),要尽量安静不用风箱,压低声音说话,更不能说不吉利的话,否则小心挨扁。天井里摆好桌子,摆上菜,放上香炉,点上香。水差不多开锅时,叫起孩子,准备放鞭吃“鼓扎”。“鼓扎”熟了以后,首先盛出几碗,放到灶王爷前面(叫“天地下”),再放几碗(一般3碗)在天井的桌子上,祭奠上天下来过年的各位神祗。大人开始烧纸(纸马),口里低声说着祈福的话,大意是:各位神祗下来过年,现在好好享用年饭,为他们准备好了马匹(烧的纸马,其实没有真正烧纸马的)、钱粮,现在过完年了,各位回到天上去,好好保佑一家人来年平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待纸基本燃尽,祭奠完毕,孩子就可以放鞭,为各位神仙送行。随后家人在一起吃“鼓扎”,桌子上放上一盘“合菜”,预示一年家庭和睦。吃毕“鼓扎”,洗漱干净,穿上新衣服,摆上瓜子、花生、糖果,准备拜年。拜年一般以“支”为单位,几人甚至几十人结队,首先到本家的长辈问候,前些年要问“过年好、起来得早”等,然后跪下磕头。现在磕头基本免了。本家走完了可以拜访其他外支的长辈。这是最能显示家族团结的时候。拜年结束,大约需要吃早饭了,然后就是玩耍,孩子在大街上放鞭炮,大人们相互串门拉家常。原来风俗,初一上午是不能喂猪的,人过年猪不能过年,它们是被宰杀的,现在人们不在乎了。初一是“耍日子”,过去说要避免劳动,否则要辛苦一年。现在抓钱要紧,年五更干活也不鲜见。以前初一是不能“出门”的,现在也破旧立新了。初一一整天伙食以吃“鼓扎”为主。
初二:“出门”,走亲戚。一般应该先看望最亲近的上辈,就是姥娘、姥爷、舅父,外甥血管里流着他们的血。呵呵,现在结婚的一般是首先走丈人家了,否则是要难堪地。
初五:叫“五马日”,称呼不详。早上有放鞭的,有条件的吃“鼓扎”。一般年除日晚上一直到初五晚上都要点香的。
初七:“人日”,好像说早上天气好的话这一年“收人”,就是人生的多。
十五:“灯节”,“上元”,现在电视上说叫“元宵”。风俗:1、白天踩高跷、耍百耍,晚上挂灯、放“起花”、地花子、烟火。焰火是现在的事。小孩子点“滴滴金子”玩。2、送灯。提前一天用白面、黑面、地瓜面等,做成龙形、凤形、杯形的面“灯”,上锅蒸熟,中间插上芯子,到十五晚上放上适量植物油点燃,龙凤形的灯一般放到粮食囤,白面做的大些的灯放到灶王爷前(天地下),再放几个到南屋、北屋,其余灯的用桶保护好,送到老林先辈的坟前。家里的还要用灯到处照一照,室内旮旯都要照遍,人的身上也照一遍,驱除邪崇和百病。现在都省事了,过生日用的小蜡烛代替了面做的灯,也少了一种传统文化。面灯做出来有些是很讲究的,和工艺品一样,非常好看。
十六:“耍日子”,嫁出去的闺女回娘家的日子。正月十五以前,女人要在家做饭待客不能出门,过了十五客也待完了,就要回娘家看看了。这天她们携儿带女,打扮得花枝招展,嘻嘻哈哈,热闹无比,特别是见到以前闺中的密友,更是说不完,拉不尽,难分难舍。

  • 2006-5-18 22:28
  • 回复
60.210.191.*

2楼

2
二月
二月二:就叫“二月二”,俗话说“二月二,龙抬头,万岁皇爷使金牛,皇后娘娘来送饭,保的黎民天下收。”这是典型的农耕文化,农民的节日。风俗:早上要炒几个荤菜,吃过年时做得“饽饽”,据说吃了不怕“马后”――就是狼。撒粮食囤,早上在天井里、门前大街上,用草木灰撒成圆圆的“粮食囤”,中间放上一把五谷杂粮,祈求一年的丰收。
三月
 清明:清明有时不在三月。这是仅次于过年和中秋的第三个大节。清明节细算起来应该是三天:清明的前两天叫“一百五”,俗说“一百五,燕子来添土”,此时燕子已经回来给窝添土。这天的风俗是早上去给先辈的坟上添土,平日坟上一般是不能添土的,只有这天才能添土,算是给逝去的人“修房”。“一百五”的说法有两种:一是说自冬至算起是105天,另一说是自上年立冬算起是150天,所以说“一百五”。晚饭前到祖坟上祭奠。清明的前一天叫“寒食”,也叫“大寒食”,据说这天是介子推死难的日子,过去的风俗是这天不动烟火,吃头天晚上做好的高粱粥。再天才是清明,也叫“小寒食”。这天也是“耍日子”,风俗:1、吃“鼓扎”,女儿回娘家,跟正月十六一样。这时风清日明,桃红柳绿,确实是玩耍的好日子。2、煮蛋。鸡蛋、鹅蛋煮熟,一人分几个,过去生活困难,小孩子很珍惜那两个蛋,都用胭脂染得通红,玩够了才吃。3、插柳枝松枝。早上门角、窗沿上插上新鲜的柳枝、松枝。4、打秋千,有条件的吊个大秋千,引得笑声一片,特别是女孩子更是喜欢这项活动,“女儿乐,秋千架上春衫薄”。5、做柳哨,滴“扎人”,用柳枝的外皮做成哨子,含在嘴里吹,甜丝丝的,苦丝丝的。茅草未长出来的花序叫“扎人”,拔出来剥出里面白白的、嫩嫩的花絮,吃起来甜甜的。
三月三:神仙节。俗语“三月三,过神仙”,据说这天凌晨,在西山顶上幸运的话能听到神仙在空中经过的声音,有福的也许能得到神仙超拔,肉身成仙。当然,也有“瞎话”说在山顶上等待成仙的人的碰到妖怪的故事。风俗:一般是上庙求拜,偶不信那些东西,所以对这个节不甚了了。
四月:不知道有什么节,祖宗们喜欢阳数,节日大多在阳数月。
五月:
端午节。风俗:1、包粽子看闺女,用西山的棕叶和黍子做成的粽子是最好的,一般初二三背着粽子看闺女。2、门窗前插艾蒿,日出以前插好,据说是辟邪。艾蒿的气息确实不错,“海飞丝”的香气就是艾蒿的。多余的艾蒿阴干,可以在夏天长疮疖时用来烧水洗或者灸。3、煮鸡蛋,扎“五丝”,小孩子吃用“苦夏草”煮的鸡蛋,也有在粽子锅里煮的,据说吃了不“苦夏”。苦夏就是夏天食欲不振,面黄肌瘦,过了夏天才好。扎“五丝”就是凌晨用五色丝线扎在孩子的手腕、脚腕上辟邪。6、带荷包。心灵手巧的姑娘们用五色丝线锈成小荷包,分给小孩子(也许还有心上人)带在胸前,还有做成小条帚样子的,很好看。许多时候端午节赶上割麦子,只能草草而已。
五月十三:雨节,民间说“大旱三年忘不了五月十三”,意思是这天下雨的几率非常大,因为这天是“关老爷磨刀,杀曹操”,那雨是关帝君磨刀沾的水。这反映了人们对和曹操一样阴险毒辣不忠不孝的小人的痛恨。
五月二十:分龙。雨季马上来临,天老爷要给各地分龙好去下雨。“灶王爷”画的上面有“农事”,里边有“七姑看蚕”、“二龙治水”、“三人七饼”一类的话,象天书一样不得而知。那几龙治水就是这天要分得龙数目。

  • 2006-5-18 22:28
  • 回复
60.210.191.*

3楼

3
六月:
不知道有什么节?请补充。
风俗:上新麦子坟,出新麦子门。麦子收了,磨成面,首先祭祀祖先,然后走亲访友,自己享用。传统的节日几乎都有祭祀的内容,“孝”是民族文化的根本。
入伏:大致在六月,一般中午吃一顿面条,热汗直流,说这天吃了面条不怕热。
夏九九:“一九二九扇在手,三九四九汗初透,五九六九,叶落知秋;七九不盖单,八九小燕走。九九加一九,家家忙秋收。”
七月
七月七:乞巧节,据说牛郎织女相会,现在人们号称中国的夫妻节(恕不用情人两字,总感觉情人不是正经夫妻关系)。过去闺房中在这天许愿,祈求心灵手巧,女红针指技艺过人,详情不知。
七月十五:鬼节,中元节,这天要上坟祭祀祖先。

八月
八月十五,中秋节。“八月十五小过年”,仅次于过年的第二大节。风俗:晚上一家团圆,吃月饼,赏月。节前买芋头、月饼,看嫁出去的闺女、外甥。
八月十六:女儿回娘家,看望父母,也是对父母兄长看望的回报。
九月
九月九,老人节,家里有老人的,一般煮长寿面,祝福老人健康长寿。

十月:
阴数月,不知道有没有节?
十一月
“冬至月”。冬至一般在这个月,如果冬至算节的话。
冬至:讲究的包“鼓扎”吃,好像晚上吃萝卜,说吃了不咳嗽,不怕冷。此日交“九”: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河边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腊月
初八,腊八日,爱动弹的煮“腊八粥”吃,据说是“纪念”好吃懒做冻馁而死得一对夫妻,教育后代勤劳持家。
二十三:“小年”。风俗:晚上摆上柿饼、大枣、水果等甜食,敬请灶王爷享用。享用完毕,烧纸烧香,甜言蜜语,放鞭放炮,恭送灶王爷上天回报一年的情况,邀请天上各位神祗除夕晚上下来过年,所以称“辞灶”。有人问:“天有多高?”有人答:“三百来里路”。“何以知之?”答:“灶王爷七天一个来回,共六七百里,那天不有三百来里高?”哈哈,一笑。
一般在小年前后要“扫屋”,大大地打扫一遍卫生。
上坟。除夕或者前一天,要到林上祭祀祖先,好事者比赛谁家的鞭大、鞭响。有些地方是正月初二上坟的。
除夕:俗称“年除日”,过年的前一天,忙忙的。近年来,电视主持人用令人恶心的北京“儿化音”说:“今天是大年三十儿”云云,TMD,如果是小进年那些SB该怎么说?这天的风俗:白天清扫卫生,上午贴对子、年画、过门钱,晚上早早吃过饭,在大门口、屋门口放上一根棍子称为“拦门棍”,一切牛鬼蛇神均不得进入(搞不懂,妖魔鬼怪不是会腾云驾雾吗,一根棍子怎么挡得住?)。正月初六后棍子撤除。在“天地下”――就是灶王爷那幅年画前摆上供品,点上香。然后开始包“鼓扎”,大约在九、十点左右包完,放鞭一支,然后炒菜喝酒,菜中应该有一道“和菜”,就是蒜拌的粉丝胡萝卜白菜心。当然也可以边喝边包,并无定规。此时可以串串门,问候一下亲近的长辈。
如果三年以内有去世的,这家不能贴对联、年画,不能放鞭,这天晚上要把去世的人以及其他祖先“请”来家过年,方法是用草纸写好牌位,带上一把香,本家近支的人一起来到村头,烧纸,放鞭,嘴里念叨:“XXXX嘎伙嘎伙一块回家过年……”然后每人捻一支燃烧的香,回到家里,插到早已经摆好的供桌前。当然别忘了拿开“拦门棍”,否则“他们”是进不了家的。第二天上午用类似的办法再“送走”。
这些工作做完,基本就可以睡觉准备“发纸马”了,当然也可以到12点发纸马,然后美美的睡一觉。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新的一年又开始了……

  • 2006-5-18 22:30
  • 回复
  • qq815130
  • 7位粉丝

4楼

不错继续开发!
  • 2006-5-19 21:50
  • 回复
60.210.190.*

5楼

节庆习俗 

--------------------------------------------------------------------------------
 
[2006-01-25] 
 
 传统节日

 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俗称“过年”,是最为隆重的传统节日。
 “喝了腊八粥,就把年来数”。腊八(农历十二月初八)过后,家家开始忙年。
户户择吉日进行卫生大扫除,俗称“扫屋”,以示辞旧迎新。做新衣,办年货,购
置用器务必添新碗筷,寓意增添人口;羹肴必备鸡、鱼,意求“年年大吉”、“连
年有余”;必蒸年糕,做豆腐,以借“年高”、“都福”谐音,祈求“年年高”,
全家幸福;家家蒸饽饽。西部地区做团圆饼,取意“合家团圆”;东部地区制做“
合菜”,红、白、绿相间,鲜美可口,象征吉祥如意,全家和睦。
 除夕,家家户户贴对联(服孝期内只贴紫对联)、过门笺、糊窗户、贴窗花、裱
糊灯笼等。春联用柿黄喷金纸,俗称对子纸,联语多表达春意并讲究门第。打满一
缸水,备足三日柴。下午在堂屋悬挂家堂轴子或“财神爷”,设香案摆供品。一切
停当之后,男子衣冠整齐,到墓地上坟,请祖先回家过年,奠后,放鞭炮庆贺。傍
晚,提着灯笼香火供品到街头接“财神”。接财神后,大门、二门放置拦门棍,亦
有门旁插桃枝,均示以防邪魔反祟入宅之举。院内撒谷草,意取备财神、祖先喂马。
入夜,秉烛焚香,灯火通明,人们通夜不眠,称“守岁”。旧时穷人为躲债外出,
俗称“藏年”。穷人过年如过关,故春节亦有“年关”之称。解放初期,仍沿旧俗。
除夕之夜,家人团圆,欢欢乐乐。午夜子时,辞旧迎新,长辈带领子孙“发纸马”,
祭天地,祀祖宗,保佑老少平安。西部地区,女主人同时在灶王像前祭奠。“纸马”
发过之后,全家老少,围坐炕头,喝团圆酒(有在上半夜者),吃年夜饭,多吃素馅
水饺。饺子里放入花生米、红枣、栗子、铜钱等,谁吃到这种饺子,分别意味着谁
的福气大、来年发财、有钱花、能长寿、早立子、百事顺心、有甜头。煮饺子不拉
风箱,保持年夜肃静。年夜要说吉利话,饺子煮破了不说“破”,而说“挣子”;
饽饽裂了不言“裂”,而说“笑了”,禁忌说不吉利语。饭后晚辈给长辈叩头拜年,
长辈向晚辈分叩头钱,称“压岁钱”。拜年有尽早之俗,天亮前结束。现年初一城
乡拜年均以互相问候祝福代替叩头之风。
 正月初一,有婆婆做饭媳妇吃之俗,媳妇不用做饭。每顿饭必留豆腐、年糕、
饽饽于锅内,谓之“压锅”。傍晚,在潍城、坊子、寒亭一带,有收拾家堂轴子再
上祖坟之俗。有的则保留到初二、初三。初一夜来早,家家闩门早寝。初二,放鞭
炮,谓“开市”,男女劳作不再禁忌,开始带上礼品走亲戚。旧时正月礼薄如纸,
现时日趋礼厚。走亲戚旧有“初二姥姥初三姑,初四初五看丈母”,也有“初三姥
姥初四姑,初五六里看丈母”之俗。现多为“初二初三先丈母,初四初五再看姑”,
走亲戚之风渐盛。同时,各种民间杂耍,高跷、旱船、龙灯、狮包、小戏等开始活
动,节日气氛到正月底。
 初五,叫“五马日”,俗有一鸡、二狗、三蚕、四麦、五马之说。“五马”吃
“供养”,是潍城昔日商界的一件要事。这天上午10点前后,喝酒、燃烛、烧香,
奠过茶、酒,店铺掌柜恭执纸糊的元宝串和吉表,三绺香,率店夥到庭院或门前焚
烧,祝发福生财,然后鱼贯回室,撤祭品,请起财神像,掌柜率众饮福酒,吃福供。
被召参加的店夥表明留用,没叫吃“供养”的就是被辞退的暗示。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规定春节为法定节日,各行各业放假3天,以示庆贺。 并
开展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活动,其他慰问活动也多于节日前后进行。群众对祭拜神
灵等迷信活动已是敷衍应景,渐趋淘汰。但节日欢乐气氛有增无减。

 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日为元宵节,也称过正月十五。城镇及平原地区居民吃元宵盛行,
象征举家团圆;乡间则以饮酒吃饺子,合家团聚,共享天伦之乐。元宵节,又俗称

  • 2006-5-27 17:34
  • 回复
60.210.190.*

6楼

灯节,包括正月十四日至十六日,各街市肆,多张灯火,举办龙灯会,舞彩龙、耍
旱船、踩高跷、跑小毛驴、玩车子灯等民间文娱活动。尤以潍城、高密镇灯会为盛。
沿街灯火辉煌,火树银花,五彩缤纷,争相观看,叫做闹元宵。
 城乡有挂灯照灯之俗。在城镇,正月十四日前,纱灯应市。有麒麟、狮子、鹿、
猫、金鱼灯,还有儿童喜爱的莲花灯、扇子灯、桃子灯、蒺藜灯等,亲友争相购买,
馈赠给孩子。街道两边,悬挂骨牌灯、墙壁上挂转灯(亦称走马灯),内容为西厢记、
白蛇传、翠屏山等故事。富家大门挂宫灯,院中挂纱灯,影壁挂壁灯。一般城镇居
民家多挂纸糊的灯。晚间,儿童提灯四照,俗说“照照老猫不害眼”之俗。在乡间,
晚上家家上灯,并提灯四照,意为不生虫孳;三晚无风为“收灯”,象征五谷丰登。
并有“头灯芝麻末灯黍,中灯收了菽粟谷”之说。白天就地搭台,唱小戏,演杂耍,
到处呈现一派节日气氛。
 正月十六日,是元宵节的最后一天,男女老幼尽兴玩耍,俗称这一天为“耍日
子”,一直玩到深夜。东部城乡的姑娘有“扎水姑姑”之俗。这天夜间,姑娘们倒
坐门槛,劈开一节秫秸,嵌进12粒黄豆,以表示12个月份,用红线捆好,投入水缸,
次日清晨争相验看预兆旱涝,豆涨主涝,豆不涨主旱。西部晚间有到河边放河灯,
大闺女在河边用河水煮“巧巧饭”之俗。以上习俗已渐绝迹。
 新中国成立后,城乡多组织文艺队沿街公演,晚间举办彩灯、焰火晚会,锣鼓
鞭炮齐鸣,宛如白昼,热闹非常。以潍城为盛,深夜方止。农村则集资购买或自制
焰火,居街燃放,高声祝福。闹元宵之俗今胜昔,年胜一年。

 二月二
 俗语“二月二,龙抬头”。本日俗呼为龙抬头日,或称“青龙节”、“春龙节”
。一则意为百虫复苏,适宜耕作;一则龙主雨水,雨足则年丰。于是早起,家家在
院内、街门口和场院,以草木灰划地作大圆圈,俗称“打囤子”。圈内画“十”字,
放五谷,圈外画梯子,叫“上粮”,意祈五谷丰登。此俗沿袭至70年代。是日为“
土地爷生日”,旧时,百姓到土地庙摆供、烧香、烧纸,为土地爷过生日,祈求风
调雨顺。
 城乡家家户户以黄豆、黑豆、地瓜块、年糕块炒豆吃,称“蝎豆”,寓炒死蝎
类毒虫以除害之意,此俗历久不衰。

 清明节
 清明前一日为“寒食”节,旧时人们多食冷饭。又是“一百五”( 自上年冬至
算起的第105天),是添坟土祭祖的日子,称“春祭”,以对祖先的悼念。解放后,
城乡添坟土一举虽无,但象征性“春祭”活动仍存。机关、学校、工厂组织青少年
到烈士陵园祭扫烈士墓,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节日期间,传统的文体游艺活动,丰富多彩。有荡秋千的,有踏青、放风筝的。
旧时城镇还有说评词的,唱大鼓书的,唱莲花落的,打拳卖艺的,玩戏法的,耍猴
的,拉洋片的,卖糖稀、糯米人的,热闹非常。
 节日早上吃鸡蛋卷单饼,喝稀饭。家家户户折柳枝和松柏枝,或插于大门口,
或头戴柳枝、松枝郊游。郊游俗称“踏青”。这天,男女老幼多踏青游玩,祈求一
年不生脚疾。此俗沿至今日。
 荡秋千之俗盛行。荡秋千是清明节的娱乐活动之一。秋千有两种,一种是前后
摆动的秋千;一种为形似伞状的“转秋千”。尤以转秋千为佳。打秋千者多为青少
年妇女,穿红着绿,各展技艺,有“童子拜观音”、“鸭子浮水”、“凤凰展翅”、
“二郎担山”、“猴子坐大殿”等,彩带纷飞,翩翩起舞,煞是可观。此俗年胜一
年。
 放风筝,是境内居民清明时节传统的活动习俗。潍坊风筝历史悠久,驰名遐迩,
素有风筝之乡美名。节日期间从城镇到乡间,普遍放风筝,且越来越盛。风筝式样
繁多,尤潍城、寒亭见长。1984年4月1日潍坊举行首届国际风筝会以后,潍城被誉
为“风筝城”;1988年又命名为“风筝都”。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日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节日早饭吃角黍,俗名“粽子”。

  • 2006-5-27 17:34
  • 回复
60.210.190.*

7楼

相传,一则纪念屈原而为;一则有“吃了端午粽,一夏不生病”之说。现城乡仍有
吃粽子的习俗。
 是日,家家门口窗前插艾蒿,或放于炕席底下,或塞于耳内,意为避邪驱虫。
小孩手足系以五色线,胸佩长命锁。妇女佩带内装雄黄、艾叶等物制做的“香荷包”
;或制做赠送给至亲好友的儿女,以示心灵手巧,此俗山区尚存。成人喝雄黄酒,
意为消瘟避邪。
 端午节时值麦忙,在西南山区有看丈母之俗,称“看夏麦”,并相机帮助“忙
麦”。麦后,乡村新婚少妇回娘家“住夏麦”,其间有为婆家成员做布鞋之俗。回
民未婚男子有送女方一布料之俗,俗称送“夏麦褂子”,此俗少数地区仍存。

 夏至节
 二十四节气之一,又是民间传统节日。其时,气温升高,作物生长旺盛,急需
中耕除草。农谚谓:夏至棉田草,胜似毒蛇咬。是日,家家食面条,于今有“冬至
包子夏至面”之俗。
 夏至节后第三个“庚日”为“入伏”。这一天是初伏的开始,入伏意为夏季进
入高温季节。是日城乡居民吃凉面,名曰“吃入伏面”,意为防暑降温,有“吃了
入伏面,夏天少流汗”之说。此俗相沿至今。旧时,城里商贾有晾晒货物,犒赏伙
计之俗。

 六月六
 是时麦收完毕,农村居民喜蒸新麦包子、饽饽等食品,喜庆丰收,兼敬天地、
祭祖之俗。馈赠亲友,俗称“送新”。家家户户用新麦炒熟磨成粉,用糖水拌合食
之,谓之“吃炒面”,此俗现存。旧时,有晒书、晾衣之俗,称为“晒龙衣”,不
生早蠹。

 七月七
 农历七月初七日又称“七巧日”或“乞巧节”,俗称“七夕”。旧时,是日是
姑娘们向织女秘求智巧的日子。白天看巧云,夜晚看星星。传说这天牛郎织女鹊桥
相会,少女们深夜躲在瓜棚架下能听到他们的悄悄话,以预测自己的婚事。有的姑
娘设香案于庭院,向织女乞巧。潍坊中部地区,是日闺阁少女以碗盛水,曝晒日下,
各投小针,使之浮在水面,观看水中的针影。有的散乱如花,动荡如云,细或如线,
笨或如锥,还有如笔,如剪等状,用以卜巧拙,俗叫“照巧针”。还有的向七家邻
居,乞求七种杂粮,几人一组做乞巧饭。熬饭时放入针一枚或小木棒一根。稀饭熟
后,由一人眯着眼用碗盛出,妇女们各喝一碗,喝着针的能成为“巧人”;喝着木
棒者则为“笨人”。解放后乞巧遗俗渐被淘汰。

 七月十五
 又称“中元节”,是乡间祭祖的日子。是日,家家包水饺,备纸香,或带上瓜
果供品上坊祭祖。至今尚存此俗。
 此日又称“鬼节”(有的地区以十月一日为“鬼节”)。旧时个别地区居民于夜
间在河流湾塘放灯,或摆祭品于路旁,燃香焚纸舍施“纸钱”,祭祀“亡灵”。解
放后此俗无存。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日谓“中秋节”,俗称“过八月十五”,是传统的大节之一。有
“八月十五过小年”之说。节前以月饼馈送亲友,互祝全家团圆。是日晚,合家聚
宴,酒肴尽丰,一边赏月,一边全家分食月饼,称“圆月”,以庆全家团圆欢乐之
意。
 中秋节有“蒸月”之俗。50年代,潍县城乡在中秋时节,家家用面蒸做月型食
品,谓之“蒸月”。夜晚儿童争相端于街心巷口,置放矮凳上,齐声呼喊对唱,谓
之“念月”。其词多样、诱人,有“念月了,念月了,一斗麦子一个了”等。洋洋
盈耳,邻近接唱,此起彼伏,直至深夜方止。此俗尚存。此“月”有的作礼品相互
馈赠。在早只是外婆送给外甥,而后逐渐亲友之间都可相互赠送。

 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称之“重阳节”。旧时文人名士于是日登高饮酒,赏菊赋诗。重
阳节,因九与九相重,视为大不吉利之日。因此,乡间有插艾蒿、佩香囊、喝菊花
酒以避邪之俗。境内东北地区,习惯烧辣萝卜汤,全家共饮,谓之可祛百病。谚云:
“喝了萝卜汤,全家不遭殃”。此俗尚存。

 十月一
 农历十月初一,俗称“秋祭”,民俗称之“鬼节日”。农村至今尚有上坟祭祖
遗俗。出嫁妇女,仍依旧例,回娘家祭祀已故长辈。

  • 2006-5-27 17:34
  • 回复
60.210.190.*

8楼

 是时,农事已了,旧时长工下工,同主人议定辞留合同。新中国成立后,庆贺
丰收,是日居民改善生活。

 冬至
 意为寒冬已到。冬至交九,进入严寒,由“一九”到“九九”,“九九”则春
回大地。旧时,有乞丐将印制的“九九消寒图”分送各家的习俗。画9行81格, 供
人们逐日用墨填涂一圈于格内,上阴下晴,左风右雨,格满寒消。
 民间,是日上坟祭祖遗俗尚存;“冬至扁食,夏至汤(面条)”,吃水饺之习,
城乡盛行。
 旧时,是日家长宴请私塾教师,一则表示对教师敬意;二是商定来年聘酬事宜,
称为“定学局”。

 腊八
 农历十二月初八,俗称“腊八日”。境内居民,是日有早晨喝多种杂粮加大枣、
花生米等熬煮的粥之俗,称为“腊八粥”。也有制做腊八蒜的,以备春节之用。即
以醋浸蒜,取其酸辣味浓,谓做“腊八醋”的习俗。
 传统习俗认为腊八是济贫的日子。这天,无论贫富之家,只要乞讨者上门,有
求必应。旧时,和尚、道士、尼姑也于是纷纷赴各村化缘,居民乐于施舍。
 旧时,出嫁女子,有忌在娘家过腊八日的旧俗。

 辞灶
 农历腊月二十三日,俗传送灶君上天禀报的日子,故称“辞灶”。又因近春节,
故又称“过小年”。旧时,民间多买些麦牙糖果,于是日晚间供奉灶君。用糖果作
供品,寓意要粘住灶王的嘴。烧纸马送灶王上天,祈求灶君“上天言好事,下界降
吉祥”。然后,全家分食供品糖果。现仅存买糖分食之俗。
 城乡居民认为“过小年”之后至春节,天天都是“吉日”,俗称“好日子”,
有大扫除的习俗。此俗历史悠久,相沿不衰。

 新兴节日

 新兴节,指以公历纪年具有纪念意义的节日,多为国家和地方统一规定。节日
活动由基层党委、政府、党派群团、机关、学校、部队、企事业单位等各界统一组
织。其内容丰富多样,形式热烈隆重,相沿成俗。

 元旦
 公历1月1日为“元旦”,又称“阳历年”或“新年”。在城镇,节前各单位大
扫除,亲友互赠贺年片。机关、团体、企业、工厂、学校、部队,悬灯结彩,大门
口均悬挂“庆祝元旦”大字横幅或匾额,挂彩旗。是日,升国旗,组织拥军爱民,
举办各种文娱活动。职工放假一天,组织游园,走访亲友,欢度新年。乡村农民多
改善生活,以示庆祝。

 国际劳动妇女节
 境内妇女将其列为自己的节日,始于40年代抗日民主政府建立以后。节日来临,
城镇各界妇女休假半天,举行纪念活动。召开报告会、座谈会、联欢会等。农村多
在乡镇驻地组织活动,各村选派代表参加。

 植树节
 1982年,国家公布每年3月12日为植树节。届时,党政机关、群众团体、部队、
学校、企业等,进行义务植树活动,绿化、美化家乡。

 潍坊风筝节
 潍坊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决定:从1985年起,每年4月1日为
潍坊市风筝节。每到风筝节,当地群众放风筝,或观看风筝比赛。

 国际劳动节
 5月1日为国际劳动节。建国后开始隆重举行纪念活动。是日,放假一天,各单
位升国旗,举办座谈会、联欢会、游园、球类、棋类比赛等各种庆祝活动。建国初
期还连年举办大型集会游行庆祝活动

 中国青年节
 一般称五四青年节。为纪念1919年发生的五四爱国运动,把青年节定为5月4日。
解放后境内开始举行纪念活动。届时,各级共青团组织组织团员、青年、学生举行
庆祝会、报告会、演讲会等,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护士节
 5月12日为护士节,届时组织活动,以示祝贺。

 国际儿童节
 6月1日为国际儿童节。是日,各中小学举行庆祝活动,组织演唱会、联欢会、
电影专场、营火晚会。社会人士为儿童捐款捐物,赠送图书、体育用品、乐器、电
化教学器材;为托幼单位送去各种玩具等礼品,以示对儿童的关怀。

 中国共产党诞生纪念日
 每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各级地方或基层组织,举行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

 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
 每年8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驻军部队,举行庆祝活动。与地方党政机关、群
众团体举行联欢会,开展拥军优属和拥政爱民活动。

 教师节
 国家规定1985年开始,每年9月10日为教师节。是日, 社会各界开展尊师重教
活动,为学校和教师办几件实事。各级政府举办庆祝活动,召开优秀教师表彰会,
教师代表座谈会,并向执教满30年的教师颁发荣誉证书,开展各种形式的尊师爱生
活动。

 老人节
 1989年,山东省人民政府决定以传统的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为老人节。届时,
社会各界开展尊老敬老活动。城镇举办离退休老人表彰会、座谈会,老年体育表演、
竞赛活动。乡村办起了敬老院,节日期间慰问“五保”老人。

 国庆节
 10月1日国庆节,是全国各族人民的盛大节日。机关、部队、学校, 厂矿企事业
单位放假7天,各单位升国旗,张灯结彩,悬挂“庆祝国庆”匾幅, 举办各种形式
的庆祝活动,节日气氛热烈隆重。 

--------------------------------------------------------------------------------
 
消息来源: 添加时间:[2006-01-25] 
相关文章: 
 生产习俗
 生活习俗
 礼仪习俗
 信仰习俗
 
 
 潍坊市地方史志办公室

  • 2006-5-27 17:34
  • 回复
60.210.202.*

9楼

写的也太经典了,还有吗?继续.
  • 2006-6-21 19:37
  • 回复
  • 潍河长
  • 212位粉丝

10楼

串个门,交流一下。我们合作编著了《山东省名镇民俗系列丛书·安丘市王家庄镇民俗志》,现将“传统节日”贴上,请砸砖。同时,希望大家指出两地的不同之处。谢谢!
一、过春节
过春节,俗称“过年”。自古以来就是民间最大、最隆重的节日。1、忙年
在建国前,一进入腊月,家家户户就着手忙年。因为全靠手工,不提前动手,到年时就忙不出来。忙年是多方面的,而吃、穿、用则是主要的。
备吃。进入腊月,便天天推磨、碾碾,备下近两个月吃的。因为在正月里不动碾磨。推磨主要是磨小麦和粑谷面子。碾的东西很多,诸如碾小米、黍子米、稷子米,碾糕面、稷面、米面、豆面、绿豆面、荞麦面、高粱面,伐麦仁、高粱米等。碾的东西如此之多,而碾又很少,一个村最多有三几盘。所以,占碾至关重要。有的天不亮就去占碾,有的老早就在碾盘上撒把糠占着。为占碾出了些笑话。有一年,朱子村的一个户好几天没占着碾,眼看离年越来越近了,内当家的很着急,其男人是村里有名的大力士,他找了村中另一个大力士,两人于夜间把碾砣子卸下来,放在碾边的一棵老槐树杈上,总算把碾占着了。一般年景的普通人家,进入腊月中旬,便开始摊煎饼、蒸稷面、蒸年糕,继而蒸包子、蒸饽饽、做大豆腐、杀鸡、杀鸭、宰羊、炸丸子、蒸丸子、蒸鸡,摊蛋煎饼做“卷煎”,煮鸭、煮肉、做肉冻等。
备穿。那时,讲究过年穿得“新派新色”,平日一般不添衣服,要留到过年时“过新年,穿新衣”。穿着新衣,亲戚朋友面前也有光。家庭贫寒的,不能做到人人都有新衣裳,但也尽可能地给孩子做上新鞋、新袜、新裤、新褂。在备年时,妇女们尤为辛苦。她们白天忙吃的,晚上忙穿的,有的忙到深更半夜,尽量争取家人过年时能穿上新衣裳。
备用。年前,人们忙着制作和购置各种生活用具和过年用品。做饭用的箅子、盖垫,刷锅用的炊帚,扫地用的大笤帚,扫炕用的小笤帚,能自己做的就自己做,不能做的就买。筷子、碗即使不缺,年前也要买上些。主要是图个吉利,添筷子、添碗、添人口。盆盆罐罐有裂缝的赶快找人锔好,或买新的。稍有不慎,破了,过年不吉利。烧香用的各种香炉,缺着的买上,不全的买全。挂在门口等墙壁上的香牌子用得最多,需要注意买全。过去讲迷信,对烧香看得很重。有谚语曰:“香炉来香炉来,离了香炉过不了的年儿。”所以,别的不干也要把香炉等备好备全。香、纸、箔要买好的,而且还得多买。供奉祖先用的“轴子”,没有的要买,破旧了的要换新的,并请人“题”。灯笼、蜡烛、灶马、对子纸、过门钱、爆竹、孩子玩的“滴滴金儿”等都要置办齐全,缺一不可。买了对子纸以后,还得找人写春联。(图为大门上的对子) 
春联,据考证起源于桃符。古代人们认为鬼最怕桃木,有些身体欠佳的老人或儿童,常常用桃木刻成桃人或桃猴戴在身边驱鬼、辟邪。古代的桃符,就是在两块桃木板上画上二门神,过年时分放在门的两边,用来辟邪。后又在两块桃木上题词,并逐渐演变成春联。其义也由驱鬼、辟邪,演变为象征喜庆、吉祥。 
据《宋史·蜀世家》记载,五代后蜀末帝孟昶,每岁除夕,命学士为词,题桃符置寝门左右。有年,学士辛寅逊为词,孟昶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之:“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这也是迄今发现最早的春联。到了明朝,在朱元璋的大力倡导下,写春联已普遍开展起来,并逐渐形成了固定的格式,在谴字用词方面,要求字数相等,对偶工整,平仄协调。据《簪云楼杂说》载,时朱元璋都金陵,于除夕忽然传下圣旨:“公卿士庶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之后,明太祖朱元璋亲自到民间察看。他偶然发现一家没有贴春联,询问原因,得知这是一个靠阉猪为业的人家,还没有来得及请人写。朱元璋提笔为这家写下“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斩断是非根”的春联,然后放下笔就离开了。 
清朝乾隆皇帝,更看重和喜爱春联,每年腊月敕御臣分手撰写紫禁城中各宫殿门屏各处春联,从太和门、协和门到太和殿、中和殿,从坤宁宫、咸安宫到体仁阁、宏义阁,直至配楼、穿堂、影壁墙、茶膳房……无处不贴春联。乾隆还非常关心和重视民间过年贴春联。一年除夕夜,他微服到北京民巷查看春联。发现一户未贴,他推门进去,只见一老妪衣衫褴褛,即书:“乒乒乒把穷鬼打出去,乓乓乓将财神拉过来”,令从人贴在该户的大门上,并送给老妪些银两。 

  • 2006-7-9 12:11
  • 回复
  • 潍河长
  • 212位粉丝

11楼

在历代帝王的推崇下,民间在过年时,非常注重写、贴春联。对子的字数一般为奇数,如五字、七字、九字,门楣的字数则一般是四个字。其内容除神、庙等处比较固定外,其他各处随时代的变革而有所变化。 
在建国前,王家庄镇大门春联一般是:
向阳门第春常在,积善人家庆有余;
大门外清风明月,家庭内积玉堆金;
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
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
日暖三槐茂,风和五桂香;
……
房屋门一般是:
堂上金萱茂,阶前玉树香;
一室儿童喜,满堂笑语温;
寿比南山松不老,福如北海水长流;
寿同山岳永,福共海天长;
知足心常乐,能忍身自安;
人财两旺,福寿双全;
福通四海,财达三江;
……
建国后内容多是:
劳动致富,生产发家;
听毛主席话,跟共产党走;
读毛主席的书,走社会主义路;
劳动致富,勤俭持家;
……
后来,增加的多为“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等毛主席诗词的有关句子。 
改革开放以来,春联内容更是丰富多采,如:
人逢盛世精神爽,岁转阳春气象新;
春风春雨春光好,新岁新年新事多;
小康在望春光好,局面新开景象新;
门迎晓日财源广,户纳春风喜事多;
繁华锦绣河山,幸福平安岁月;
……
庙、神之对联,自古以来多无变更。如财神对:
兴家立业财源主,治国安邦福禄神。
关王庙对:兄玄德弟翼德德兄德弟,师卧龙友子龙龙师龙友。横批是:亘古一人。
灶王对: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横批是:一家之主。
这些对联一直如此。 
在置办年货时,有一样东西是必不可少的,那就是年画。“腊月里置办年,好画子揭几联。请门神买对联,丹红纱绿捎个全。天井地下摆香案,百般神灵都来过新年。”从上述这首“过新年”的民谣里,首先提到的就是揭年画。
年画品种非常丰富。人们的愿望是买得越多越好、越全越好。但不管是从经济上还是从实用上考虑,都是不可能买全的。年画的品种太多了。因此,便只能有选择地购买。过去作为一般家庭,财神、天地全神等这些神像一般是要买的。有场院、仓房、车棚、大车的富户人家还要买场神、仓神、车马神等神像。也有的人家要买挂在厅房、闲屋里,起驱鬼辟邪作用的大幅《钟馗》。“门神”早先也是家庭必请的神像,但自从五代后蜀后主孟昶写了第一幅春联后,春联得到了迅速地发展和普及。因此,明、清以后有些地方的家庭贴春联,有的地方贴门神。在王家庄镇,绝大多数户贴春联,极个别的户贴门神。(图为传统年画)
作为“过家之道”,必须赶在腊月二十三之前揭“灶马”。所谓的灶马,也是一张年画。下部是主体,印着灶王爷爷的神像,供辞灶时贴在锅灶后面。上半部分称为“灶马头儿”,印着岁次、月份及大小、节气日期,印着财神、喜神、福神、贵神和太岁的方位,还印着初伏、中伏、末伏日期,还印着几龙治水、几牛耕田、甲田几分、几人几丙、几人几锄、花收几分、草子几分、几日得辛、几姑看蚕等内容。人们一般将它贴在房门的背面,以便查看。最上面用很小的面积印着一匹马,这就是“灶马”,供辞灶时焚烧。
“灶马头儿”上印的“几龙治水”,是根据当年正月第一个辰日(辰属龙)在第几日决定的。如在正月初五,就叫“五龙治水”,在初六,就叫“六龙治水”,等等。据传说,龙数越多,雨量越少,龙数越少,雨量越多。民间有“龙多了旱”的谚语。余者类推。“几牛耕田”,当年第一个丑日(丑属牛)在正月初几,就是“几牛耕田”。耕田的牛是多多益善,越多越好。“甲田几分”,当年第一个甲日在正月初几就是“甲田几分”。“几人几丙”,当年第一个寅日在正月初几、丙日在正月初几,就是“几人几丙”。“几人几锄”,当年第一个寅日在正月初几、丁日在正月初几,就是“几人几锄”。“花收几分”,当年第一个卯日在正月初几,就是“花收几分”。“草子几分”,当年第一个子日在正月初几,就是“草子几分”。“几人得辛”,当年第一个辛日在正月初几,就是“几日得辛”。“几姑看蚕”,当年第一个酉日在正月初几,就是“几姑看蚕”。为什么将酉日定成几姑看蚕?酉属鸡。可能这里的“姑”是由鸡演化来的(人们唤鸡为“姑——”。见一苇编的《中国民俗传说·招唤鸡为什么叫“姑”》)。鸡爱啄食蚕宝宝,也是不争的事实。(图为一家庭贴的“灶马头儿”)

  • 2006-7-9 12:11
  • 回复
  • 潍河长
  • 212位粉丝

12楼

过去中国小手工业和特殊行业很多,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祖师神。如,木匠、石匠、泥瓦匠祖业神鲁班、酒业祖师神杜康、茶业祖师神陆羽、染织业祖师神梅葛二仙、纸坊祖师神蔡伦、剃头、按摩祖师神罗真人、皮匠祖师神白头佛、蚕神嫘祖等等。梨园行的祖业神“老郎神”最显贵,据说是唐玄宗李隆基。连最卑贱的娼妓业也有自己的行业神“白眉神”,而且这位行业神的身份也不低,据说是春秋时期帮助齐桓公成就了霸业、被齐桓公任为上卿的管仲。家里有操这些特殊手艺或特殊营生的人,要买自己行业的祖业神供奉。 
除了有关的神像以外,有些年画要根据自己家里的具体情况选购。家里有年纪大的老人的人家,就会考虑买一些《麻姑献寿》、《榴开百子》等一类适合贴在老人住的炕头和房屋子门上的年画;家里有年轻夫妇的,会考虑买《麒麟送子》、《五子夺魁》之类的适合贴在年轻夫妇住的房间的年画。还有一些具有特殊意义的年画,是只有特殊情况的户才能买的。如《张仙射狗》年画,传说画上的张仙是四川青城山得道的一位仙人,能用弓箭射死在天上吃孩子的天狗。因此,只有孩子少或孩子多病的人家,才买这张年画回家贴在屋门后边,保护孩子免除灾祸,使孩子好养活。还有一种更特殊的年画,只用墨线加西力兰两种颜色印成,叫“素画子”,专供家里当年有丧事的人家过年买去贴。 
除了以上年画外,便是大量吉祥年画、戏曲故事年画、民间故事年画、反映社会重要事件的时事年画等。这些年画需要买哪些、买多少就凭买者的喜好和经济情况而定了。这些年画大多具有较强的故事性和实用性。因此,这类年画最吸引孩子们,尤其像《老鼠娶亲》、《老鼠嫁女》、《牛郎织女》之类的民间童话故事、神话故事年画,更是让孩子们着迷。《老鼠娶亲》的故事说:一只老鼠大王与一位漂亮的老鼠小姐定了亲,老鼠大王见人们用花轿吹吹打打并宴请宾客,很是羡慕。于是它决定也用花轿迎娶老鼠新娘,并排筵宴请老鼠宾客,时间定在正月里。因为这时人们都准备了丰盛的过年食品,老鼠好偷来宴请宾客。但从正月初一到十四,人们夜里大都在家里宴请亲朋,偷食品不好得手。十五是元宵节,人们晚上大都上街去观灯,老鼠们认为是偷食物的最好时机。于是老鼠大王分派了许多老鼠去偷宴请的各种食品,肉、鱼、油、米等都偷回来了。惟有分派去偷生鸡蛋的老鼠没完成任务,原因是人们把鸡蛋放在很高的桌子上,一滚到桌子下边就摔破,没法偷。于是老鼠大王就悬赏说:“谁能把鸡蛋偷来,便将鸡蛋做出的菜给它吃。”一只聪明的小老鼠说:“现在人们都回来了,不好再去偷,明天晚上我可以把鸡蛋偷来。”到了十六晚上,这只小老鼠将鸡蛋滚到桌子边,然后用四爪抱住鸡蛋,翻身滚下来,用身体垫着鸡蛋,鸡蛋完好无损。于是它把鸡蛋滚回了窝里。一切准备好了,老鼠大王决定明天晚上迎娶新娘。十七的晚上,老鼠大王扮作新郎的模样,其他老鼠都扮成轿夫和乐队的模样,它们偷了小女孩的过年鞋作花轿,高高兴兴地到老鼠亲家去迎娶新娘。可没想到,它们的这些举动,猫早就觉察到了。于是猫便提前躲在老鼠娶亲的路上,等老鼠们抬着“新娘”回来时,便乘机把老鼠新郎、新娘和一大串迎亲的老鼠全部吃掉了。这个故事的本义是偷吃人们东西的坏老鼠没有好下场。但这则童话编写得人情味太浓了,以至于常常惹得许多稚气的孩子正月十七晚上,偷偷地把猫关在门外,把自己的花鞋摆在老鼠洞前,睁大了眼睛,悄悄地等着看老鼠们用自己的花鞋当花轿,娶媳妇的热闹场面。 
不仅如此,这则童话故事,还使大人们真正认为正月十七晚上是老鼠娶媳妇的日子。所以,在王家庄镇,正月十七的晚上不点灯,不给老鼠照明,并且用火棒棍子捣老鼠窝,边捣边诅咒:“捣捣捣、戳戳戳,十个耗子死九个。剩下那一个,眼瞎腿又瘸。” 
建国后,王家庄镇人在过年时,仍不忘买年画。但年画内容与过去大不一样,各种带有迷信色彩的内容没有了。代之出现的是伟人像、战斗英雄和劳动模范像,战斗、生产故事以及象征喜庆吉祥的大鲤鱼、胖娃娃等。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年画多为样板戏剧照。改革开放后,年画内容逐渐丰富多采起来,消失多年的传统木版年画亦成为紧俏年画。 

  • 2006-7-9 12:11
  • 回复
  • 潍河长
  • 212位粉丝

13楼

扫舍。“扫舍”是“灶马头儿”上标的,当地人叫“扫屋”。按照灶马上标明的日期,或找个“没忌讳日子”,将家具全都搬到室外,上至屋芭,下到屋地、炕,全面扫,不留死角。墙壁需要粉刷的就粉刷。家具该擦的擦,该刷的刷,该抹的抹,坏了的修好。将一年的尘灰暴土全部清扫出去。不管穷富,扫屋是家家户户必须赶在年前完成的事情。扫屋以后没有蜘蛛网等脏东西,做大豆腐、蒸饽饽等不用提心吊胆。 
对孩子进行教育。一进入腊月,家长就对孩子进行教育。教他们不要说脏话,不要骂人,不要叫“小名”,不要说“死”等不吉利的话,等等。教他们一些过年的常识,教他们过年的禁忌。使他们在幼小的心灵里对过年充满了既盼又怕的神秘感。 
2、年事活动 
自秦汉以来,人们称农历十二月为腊月,腊月初八俗称“腊八日”。当地年事活动一般从腊月初八食“腊八粥”开始,一直持续到来年的正月十五元宵节后才结束。 
过腊八日 
腊月初八这天,相传是佛祖释迦牟尼悟道成佛的日子。释迦牟尼为拯救众生离家出走,苦苦修行,每日只食米粥一顿,六年后修炼成佛。后人为不忘佛祖恩情,便在该日煮粥献佛。王家庄镇过腊八日,都是在早晨做糨小米粥或黍米粥喝。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在做腊八粥时添加上绿豆、豇豆、小豆、花生仁、枣等,做成“八宝粥”。当年佛祖是喝不上这样的粥的。 
在该日,人们用醋腌大蒜瓣,称之为“腊八蒜”,以备过年吃水饺时食用。是日为“没忌讳日子”,人们大都扫屋,不少人家在这一天娶亲,以省却请阴阳先生“查日子”的麻烦。
辞灶 
腊月二十三,是民间“辞灶”的日子,人们称之为“过小年”、“小过年”。“辞灶”也称“送灶王爷爷”。民间传说,这天灶王爷要升天向玉皇大帝汇报一家功过,辞灶便是送灶王爷起程。民间对这位居家之神,平日态度很虔诚,且很尊重,做好饭时如包饺子,必先呈上一碗敬之,有的户初一、十五还向其烧香烧纸,总希望他保佑全家平安。但这次送其升天向玉皇大帝汇报家事,倒叫人们为难起来。虽然平时对他很好,且要求他上天言好事,但是真的报善不报恶,心里没有个底。因此,在为灶王爷送行时,便变着法子伺候这位灶王爷。人们用柿饼、花生、瓜子、点心等供品祭灶,意思是让灶王爷吃了嘴变甜,上天去只说好话,不说坏话。大多数在祭灶时,在灶王爷神像前供一个用麦芽糖做的糖瓜,想用这个粘牙粘嘴的糖瓜,粘住灶王爷的嘴。使其难于启齿,免得他上天去胡说八道招惹是非。准备好供品,摆放在“灶王爷爷”前面,还放上纸和用箔叠的元宝,再摆上用纸粘的钱袋子、粮袋子数条(准备灶王从天上返回时装钱、装粮用)。稍等片刻,连同“灶马”(从灶马头儿上剪下来或自己画),一火焚之。主持祭灶的人一再嘱咐并要求:“今天是腊月二十三,灶王爷爷您上西天。少说闲言碎语,多捎粮食多捎钱。再待七天来家过年。”等到纸化为灰烬,从“奠壶”里倒出“奠酒”(实际是水)横着洒一道,举家男人向灶王磕仨头。辞灶仪式结束,再就是分吃那些供品了。
宋代诗人范成大写的祭灶词流传至今: 
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 
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 
猪头烂熟双鱼鲜,豆沙革松粉饵团。 
男儿献礼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 
婢子斗事君莫问,猫犬触秽君莫嗔。 
送君醉饱登天门,勺长勺短勿复云。 
乞取利市归来分!(南方腊月二十四辞灶) 
过年 
“除夕”,当地把这天的白天叫“年除日”,晚上是“大年五更”。是腊月的最后一天,这天开始“过年”。 
清早,家家户户清扫街道、庭院,虽然已经“扫舍”,屋里屋外再打扫一遍,以便干干净净过新年(初一至初三忌扫地,怕把财贝扫跑了)。还要挑下水,把大瓮小盆都灌满。神灵要过年,“主”水的龙王也不例外。按照当地习俗直到正月初二才能再挑。 
早饭后,室内挂年画,封窗户,窗户上贴窗花,窗户帮(传统房屋的墙很厚,为了采光,窗户两边做成斜面,面积较大)上贴“窗旁”(一种年画),门口和窗户上方贴过门钱,摆设供奉神、祖的香案、菜桌,做供奉神、祖的菜肴(当地称为“做碗”)。 

  • 2006-7-9 12:11
  • 回复
  • 潍河长
  • 212位粉丝

14楼

封窗户。一般人家是竖棂窗户,按棂子大小将窗户纸裁好,将糨子抹到窗户上,再把纸糊上。有的用炼好的豆油在窗纸上扫一下,使纸增加透明度。中间部位留“卷窗”,以透气和看院子里的事物。同时,人们还在窗户或窗户帮上糊插针用的“针姑姑”。 
重要的一项是贴春联。春联有的在除夕贴,有的在前一天就贴上了。建国前,欠债的户都是在除夕前一天贴。那时有个共同遵守的习俗,就是贴上春联后,债主就不能去讨债了。所有的门上贴、门框上贴、门上边的墙上贴,窗户上边贴、家具上贴 、磨上贴、牲畜槽子上贴、水瓮上贴、粮食囤上贴……就是那大门正冲的地方也要贴上“出门见喜”。几张“对子纸”,使里里外外红彤彤,一片喜庆气氛。贴春联的顺序是从外到里,从“对字”到“福帖子”。 
近午,服气近的男子一起到墓地上坟烧纸。此次上坟有两个意义,一是给已故先人送钱花,二是告诉他们傍晚回家过年。 
下午,在堂屋正面钉上红席,再在上面挂“家堂轴子”(“家堂轴子”象中堂画,上端是一行行的表格,表格里按辈分高低、按男左女右题写着先考、先妣的名讳和姓氏。下端画有豪华大门,人们在燃放鞭炮,刻画着人们过年的气氛。整体看上去象一个大户人家。大门上边的表格好象是砖铺地),到家庙里请“主”,把“主”摆在香案上(“主”是用木板做的先祖牌位,平日存放在家庙里,因此有人把祠堂称为“主屋”)。没有“主”,就请人写“属”(属,用纸叠成“主”样。如果是奉祀人的父亲,中间就写:“先考讳某某府君神位”;如果是奉祀人的母亲,就写:“先妣讳某姓氏太君神主”。左下方写:“孝男某某奉祀”)。把写好的“属”用高粱莛竿夹着插在一个小饽饽上,摆在香案的一边(按辈分排座次,辈分高的居中 )。同时,还要挂上诸神像。(图为家堂轴子。左上图是一农家供的家堂轴子的局部;右下图是收藏的旧轴子,可能因为画面上没有人物活动,忌讳被人说“没有人”而没有题写) 
傍晚,各户男子在尊长的带领下,到十字路口或村头,也有到墓地的,以香、纸、鞭炮迎先祖回家过年。这叫“请家堂”。回到大门口时,再烧纸磕头。这次烧纸是给门神的。男主人一边烧纸一边说:“老爷爷、老奶奶、爷爷、奶奶……来家过年。”意思是告诉门神,请来的是祖先,不是邪魔鬼祟,放他们进来,不要将他们拒之门外。请来先祖后,再请诸位神灵。 
将“老爷、老嬷”和诸位神灵请了来家之后,就洗干净手“摆供”,当地叫“供养”。在“供养”祖、神的桌子上放筷子,摆放盛有菜肴的“碗”。一般来说,正面上“供养”的是祖先,香炉后面摆10个碗,共摆四行,前行摆一个,向后依次为两个、三个、四个。这些碗,有的是实实在在的真材实料,有的则底下垫白菜帮,只是上面一层摆门面。而有的富户还摆上一个生猪头、一只生鸡、一条白鳞鱼(三牲)。同时摆上“摇钱树”(在盛满米的容器里插上新鲜的榆树或杏树等枝条密的树枝子,在树枝子上挂铜钱,有的还做上树叶子)。其他,“供养”神的桌上摆三个碗,鬼的桌上四个碗,这就是俗话说的“神三鬼四”。也有的人觉得“供养”神的碗太少,就再加上两个或四个碗。总之,有一个原则,那就是“供养”神的碗是单数,“供养”鬼的碗是双数。不管哪个供桌都是用10个饽饽(分两摞。5个一组,先摆上三个,上面的两个对起来摆上)。 (图为供财神) 
从“供养下”以后,不管老小,女的统统在房屋子里,不能随便走动,怕她们身上的气味影响正在享受的各位神灵和老爷、老嬷。过年是进行家族教育的好时机。男子们在尊长的带领下到家庙和本家族的其他“支股”,去给“老爷、老嬷”磕头。这次磕头,静悄悄地进行。在路上还可以说笑,进入庭院开始,人们一声不吭。每到“家堂轴子”前,就烧上一打烧纸,磕三个头,不用跟那家人打招呼就可以走,但一般还是进屋扯一扯。在男子出去磕头的时间,女人们就包水饺。 

  • 2006-7-9 12:11
  • 回复
  • 潍河长
  • 212位粉丝

15楼

磕头回来,就炒菜喝过年酒。不过,这次炒菜是男人的事情,而且不许用风箱。不许用风箱的原因,是怕惊动了回家过年正在“供养”着的“老爷、老嬷”。 
“发纸马”。就是将天地全神乘骑的“纸马”烧掉,送神灵回天。“发纸马”的时刻,需要根据“年除日”和正月初一这两天的“日子”来定。若“年除日”是好日子,就在前半夜发;若年初一是好日子,就在后半夜发。但要靠近午夜时分,俗话说“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发纸马时,将各个供桌整理一下,并为各个供桌上添上水饺。这水饺是“素馅”的,扁着捏,不拿“鼻子”。洗干净手,续上香,就由外向里烧纸,门神、“阳沟”、“天地”、“土地爷爷”、“石头爷爷”、“龙王爷爷”、“灶王爷爷”、“财神爷爷”等处都烧,连猪圈那里也“给个‘喜钱’”。民间传说的神很多,什么天上有“天老爷爷”等“天神”,地上有“土地爷爷”,山上有“山神爷爷”,水里有“龙王爷爷”,就是那平常用的磨还代表着“石头爷爷”呢。还有门神、场神、仓神、车神、路神、炕神,等等,连厕所里还有个紫姑神。有的人担心烧不全,惹得神责怪,干脆就在一块红纸上用毛笔写上“天地全神”,发纸马时一起烧掉。意思是本家烧的这些纸是给天上地下全部神灵的。凡有供桌的神位,不只是烧纸,还要“奠”一下,磕头。磕完头,就放鞭炮烟花。等到该放的放了,该烧的烧了,就全家共吃辞岁饭——水饺。这顿饭意义深远,吃了水饺标志着人们又增长了一岁,所以人人必吃。而且说是吃多了“壮实”,所以即使年纪很大的老年人也尽量多吃几个。这顿饭只有自家人在一起吃,因而也叫“吃团圆饭”,当地有歇后语:“大年五更吃馉馇——没有外四家”。人们在这水饺里包上糖,有的还包上铜钱(现在包硬币)。传说谁吃到钱谁有福、发财,致使不少稚气的孩子,吃饱了也再吃上几个,希望吃出钱来。吃完水饺,掌家的便分“压岁钱”,当地叫“磕头钱”。这时孩子们最高兴。饭后,在锅里的箅子上放上年糕和饽饽、水饺等,这叫“压锅”。“压锅”一直压到“五马日”。同时还将芫荽、菠菜等放在盛水的瓮、缸等家什里。接着在院子里撒上芝麻秸,预示当年的日子就象芝麻开花节节高。还要在大门之内横放一根棍子,该棍叫“拦门棍”。然后“守岁”。拦门棍的传说不一。一说是这根拦门棍能挡住钱财不外流。一说这拦门棍又叫“拦牛棍”,是为了拦住当年潍水之战喝干河水保佑一方平安的神牛。还有的说,这根拦门棍阻挡邪魔鬼祟,不让它们进去。春节期间要说吉利话,如水饺煮破了,不能说是“破了”或“碎了”,而是要说“中了”(中举人、中状元);饽饽被风吹得裂开了口,称“笑了”或“喜了”。 为了忌讳,年五更吃的瓜子和花生要簸了又簸,选了又选,以防小孩子说是“没有人(仁)”、“只有一个人(仁)”。 
在旧社会,不少贫穷之家,过年时非常困难。该镇朱子村的一家子,平日少吃无用。一年,大年五更好容易包了点水饺,儿子去下时,锅里添上凉水,接着就把水饺投上了,结果把水饺都煮碎了。父亲批评他糊涂。他先舀在碗里供奉祖先,心里内疚地说:“我糊涂,老爷、老嬷也跟着喝糊涂。”因为穷,这个户没有吃过水饺,所以不知道需要先烧开锅再下水饺,以至于把水饺下碎了。更有甚者,有的户连水饺也难吃上,那些欠债的,更是惴惴不安,真是过年如过关。 
正月初一,俗称“大年初一”,过去称元旦。辛亥革命后改为阳历纪年,为把阴历年和阳历年的元旦区分开来,将阴历的元旦称为春节,把阳历的元旦称为元旦,或叫新年。大年初一天未明,男性晚辈便打着灯笼,成群结队地到本族长辈家磕头拜年。女性仍然在家包饺子。这次磕头不象上一次给先祖磕头那样,人们喜喜哈哈,谈笑风生。到了院子里,高声吆喝着:“某某(按辈分从高到低、先男后女),我给您磕头!”然后跪下就磕。有的长辈谦让:“不用磕了,来到就是头。”说是说,头是一定要磕的。进屋后,再逐个长辈问:“您过年过得好!”“好!”长辈又是摸瓜子,又是掏花生,客气一番,再分磕头钱。 

  • 2006-7-9 12:11
  • 回复
  • 潍河长
  • 212位粉丝

16楼

早饭仍然是水饺。吃饭之前鸣放鞭炮,人们把新出锅的水饺先舀上供奉先祖。早饭后,女人们特别是年内结婚的新媳妇,要到祖内长辈那里磕头拜年,问候过年好。 
晚饭要提前吃。吃饭的时候仍然先供奉先祖。饭后,再烧纸、磕头,把供奉神、祖的供品收拾起来,将悬挂的神像和家堂轴子“请”下来,收藏好。不一会儿,男主人带领男子把请来家过年的先辈亡灵送走,把“主”送回家庙。这叫“送家堂”。送时亦鸣放鞭炮,焚烧纸香,并行三叩首礼。 
晚上,一家一族的人们仍沉浸在过年的欢乐中。 
初二黎明,晚辈们再到族内的长辈那里问候。问候的内容很特殊,是“某某,您过年过得乏!”这就是“初一问过年过得好,初二问过年过得乏”。 
春节期间的食俗,除了上面提及的以外,一般的腊月二十八晚饭蒸包子吃,正月初二晚饭吃饽饽。其间还要吃年糕,或蒸馏或煎,图个吉利。 
五马日 
正月初五,当地称“五马日”,是乡俗的所谓“耍日子”。早饭食水饺,饭前放鞭炮。这一天也可以说是属于妇女的一天。传统习俗,在平常日子,妇女们抛头露面的很少,尤其是少女,那真是大门不踏、二门不到。是日就象出笼的鸟,可以自由飞翔了。她们穿戴打扮一新,彼此都可以到别人家里串门闲谈,就是站在街头也没有笑话的。对小孩子们来说则是清理压岁钱的日子,因玩具(耍物)满街,如不倒翁(拔不倒子)、胖娃娃、小喇叭、小锣、小鼓、竹哨等。还有吱嘎孩子(泥孩子,摇晃着就发出吱嘎、吱嘎的声音)、老虎(泥玩具,两截之间用羊皮联结,内藏一哨,用手一挤就响),也有摇着响的小棒槌,用嘴吹着咕咕作响的咕咕当子。这些玩具,平常难以见到,小孩子们“就象蚊子见了血”,视为宝物,爱不释手,竞相购买,热闹得很。 
走亲戚,当地叫“出门”。正月里,走亲戚是一个重要任务。姑家、姨家、姥娘家、姐姐家、岳父家等所有的亲戚都要走。一般走亲戚不要拖得太晚,以免对方为难。俗话说得好:“出门出到十五六,也没有饽饽也没有肉”。大都早饭后就去,吃饱了喝足了,下午四五点钟返回。这个传统至今未改。一般是用三升箢子,装上点心、烧饼、油条、饽饽等,上面蒙着花毛巾等。“正月里的礼,薄起那纸”。王家庄镇人重礼仪,认为:礼物是次要的,人情是主要的;礼物可以没有,但不能不去。上世纪60年代生活困难,为了充满箢子,给外人好看,有的人将地瓜干用红纸包上冒充点心,有的借人家的东西出门。这些,在主人“留箢子”时必须说明。 
磕新头。就是新女婿到岳父家拜年。凡是上年内结婚的都是“新女婿”。过去流行日期是正月初三,现在改成正月初二。早在年前,父母根据儿子岳父家的情况,准备好礼物。到了磕新头这天,按照远近,准备不同规格的若干个箢子。一般来说,大箢子是给亲家的,里边装“四色礼”:饽饽、猪肉、公鸡和一对鲞(想)鱼。这天,新女婿格外有精神,带上大大小小装有礼物的箢子。他到岳父家,要逐门逐户地给亲门近份家送去箢子并给长者磕头。晚辈给他磕头,他要付给磕头钱。岳父家要准备最好的酒菜,他要坐上席。岳父家要找比闺女小的平辈和晚辈陪他喝酒,劝吃劝喝。女婿醉了,小舅子、妻侄他们才高兴呢。一般的岳父、岳母掌握适可而止,认为“头风头水”的,喝得酩酊大醉不好。“喝起凉水,就不留闺女家的礼”,箢子里的礼物一般没有留的,变化就是多了磕头钱。 
人晴日 
正月初七是“人晴日”。传说该日天气晴朗,人类健康。人们盼望健康,将按正常应称为“人日”的初七称为“人晴日”。当地的习俗是,在这一天用7样菜(蔬菜、野菜均可),馇小豆腐吃。这天吃了小豆腐,不但一年的身体好,不肯生病,而且一年的运气好。 
天老爷生日 
正月初九是天老爷生日。家家户户给天老爷烧香、烧纸,并用水饺或饽饽或点心供奉天老爷。一般是在天井里举行。该镇东北部的村庄,有的上黄公山的“泰山行宫”,有的上盖公山的“玉皇庙”去烧香、烧纸,并带有供品。 

  • 2006-7-9 12:11
  • 回复
  • 潍河长
  • 212位粉丝

17楼

石头爷爷生日 
正月初十是石头爷爷的生日。是日,各户在一块较大的石头或石磨前烧香、烧纸,给石头爷爷过生日。 
元宵节 
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又叫“灯节”,当地一般直呼“十五”和“过十五”。自正月十四开始,到十六日,连续三天,家家户户门前彩灯高挂,各种礼花此起彼伏,爆竹声不绝于耳,民间杂耍走街串巷,观灯、赏花(烟花)、看耍者云集街头,年事活动又进入了新高潮,以正月十五为最热闹。白天鼓乐喧天,高跷、秧歌、龙灯、狮子、旱船、跑驴、姜老背姜婆,载歌载舞,走村串巷,走到哪里哪里人山人海,鞭炮震耳欲聋。晚饭后,人们手捧用萝卜削的或用豆面蒸的茶杯盖大小的“灯碗”,到祖茔送灯,让故去的与子孙同过灯节。归来后便大放焰火,鸣放鞭炮,深夜方散。 
秧歌。当地流传踩高跷的秧歌。秧歌是民间开展的一项最为广泛的娱乐活动,几乎村村都有。每个秧歌队连“打下作”的加锣鼓队有二、三十人,其中有一个角色最为重要,这就是挑伞的“伞杆头”。他撑着一把破伞在中间,演员随着锣鼓点绕场转。几圈后,“伞杆头”把伞向锣鼓处一指,锣鼓停下来。“伞杆头”便拖着长腔说唱起来。所唱说的多是拜年的吉庆话,一次为四句,一、二、四句必须压韵,如“挑起伞来把话言,今天特为来拜年,众位乡亲过年好啊,日子过得比蜜甜。”唱完后,锣鼓又响起来。唱几轮后,再让演员们唱。演员唱的也多为秧歌调,也表演简短小剧。“伞杆头”得有一定的才学。因为大多唱词都是根据现实情况而现编的,而且编得既通俗又文雅,雅俗共赏。有一年,潍河东岸有一秧歌队到朱子村拜年,在中药铺表演时,药铺迟迟不发赏钱。“伞杆头”唱了一遍又一遍,一直把药铺内药斗子上的药名及用途全部编唱了,在场观众没有一个不佩服的。“伞杆头”是顶梁柱,所以办秧歌首先得挑选和聘请“伞杆头”。朱子村王宝瑨是非常出名的“伞杆头”,每年都有好几个秧歌队去聘请他。有一年被昌邑县一村聘请去,大大提高了该村秧歌队的知名度。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秧歌队接二连三地来,表演个不休。而龙灯、旱船更不示弱。有的龙灯在龙身下面,还缀有波浪式的、似裙子的布围,正好把玩龙者的两腿遮挡起来,因之在灯光下看起来,龙变得活灵活现,引人入胜。旱船在人流中象天上的仙女,飘来游去。另有“扮欢的”、“扮灯官的”、“扮活报的”(演员在道具“鳖盖”、“蚌壳”中活动表演),令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 
更令人注目的是三年一次的“发驾”活动。该活动是潍河东岸诸村为玉皇大帝举办的。民间相传,玉皇大帝的姥姥家,是昌邑县南乡的白家营村。玉皇大帝小的时候居住在姥姥家,他从小就有大志,不时从言语中流露出来。其妗子待他不怎么好,平日看不起他,并嘲笑他说:“你好家伙,不在俺地里下雨。”后来,他离开姥姥家,成了玉皇大帝,别的地里下雨,就是他妗子的地里不下雨。根据这个传说,人们决定举行“发驾”活动,让玉皇大帝不忘白家营的养育之恩。该活动非常隆重,于正月十五举行。正月十五凌晨,从白家营开始“发驾”。“玉皇大帝”(是扎制的,衣裳、冠冕、靴等却是真的)端坐在一青色的大轿中,轿门用布遮挡,前后有八大罗汉抬着,有四名宫女前后护拥,前面有四大帅开路。这四个大帅,两男两女,都拿着兵器,骑着高头大马,威风凛凛。这些罗汉、仙女、大帅也都是扎制的,穿戴都是真的。其活动都是人操纵的,这些操纵的人都是生病时“许”上的。每到一村,村长及“善人”、“香头”率领男女老少,在道上跪着迎接,并举行浩大的“迎驾祭祀”。用大笸箩盛着“鞭”,用灰药制的“炮”摆成队。供奉的特大饽饽每个都是用10多斤白面,一口大八印锅只能蒸一个。供奉的肉,都是整猪整羊。烧的香格外粗长。还有烧纸、黄表、金箔无数。因经过的村庄很多,每到一村,停留时间有限,鞭炮未鸣放完毕,大驾又行,因而鞭炮声连成一片。每逢“发嫁”,峡山至该镇的潍河段东西两岸,会武术的都去“护驾”。他们分列在“驾”的前后左右,边表演,边随“驾”行进。这些人有的打拳,有的舞刀,有的耍鞭,有的弄棍,着实引人注目。“大驾”沿河兜风以后到达峡山。从山南坡上山,到达山顶后,将扎制的玉皇大帝、罗汉、宫女、大帅及所用物品,一火焚之,让其“升天”。“发驾”到此结束。每次“发驾”,王家庄镇参与的不少,观看的更多。 

  • 2006-7-9 12:11
  • 回复
  • 潍河长
  • 212位粉丝

18楼

旱船、跑驴和姜老背姜婆,道具分别是彩船、纸驴和老汉上身老婆下身的模型。旱船和跑驴一般均有两人扮演年轻夫妇,妻分别在船、驴中间,夫分别划浆和赶驴,动作滑稽,逗人发笑。姜老背姜婆由一人扮演,扮为老婆婆,前挂老汉上身的道具,后挂老婆婆的下身的道具,形似一个老汉背着老婆婆,老汉压弯了腰,而老婆婆却洋洋得意地扇蒲扇。 
正月十四、十五、十六,这三天晚上如果没有风或风不大,谓之“收灯”。“收灯”意味着某种庄稼丰收。当地有“头灯芝麻,末灯黍,中灯收了收秫秫”的谚语(正月十四为头灯,十五为中灯,十六为末灯)。十五清早,各户在庭院内外将草木灰撒成粮食囤的形状,当地叫作“打囤子 ”。在“囤子”里放五色粮食,一直保留到出太阳。出太阳以后才放开鸡。期盼庄稼丰收。 
在饮食方面,正月十五吃面条,十六日吃水饺或元宵,老乡们形象地称之为“十五抽丝,十六下茧”,象征蚕茧丰收。看来,这个食俗由来已久。 
十六日,男人走亲戚结束。年前的“忙年”,女人唱主角;年后到元宵节,来客招待,炒菜做肴做饭,几乎全是她们包揽。只有年五更轻松,还负责包水饺。到了十六日这天,女人解脱出来,十六日也就成了传统的“妇女节”。过年期间,男子走亲访友,而女人除了新媳妇拜年回娘家以外,出门的事没有列入日程。这天,她们可以带上孩子走娘家,可以处理一下个人关系。这天早上人们做的另一事项是用细棍儿戳屋角,一边戳一边说“十六日戳屋角儿,十窝老鼠九窝瞎”(瞎,在这里是不能存活的意思)。因为“年也过了,节也过了”,人们把年除日挂的红席取下来,把珍重的年画取下来,收藏好,来年再用。 
正月,又称元月,是一年的起始月,按照民俗说法,差不多每一个好天都预示着人和物的丰收吉庆。“一鸡、二狗、三猫、四鼠、五马、六羊、七人、八谷,初九收果,初十收菜”。另有谚语:“十一葫芦、十二瓜,十三天好收棉花”,“给吃不给吃,单看正月二十一(二十一天好收麦子)”。每天都“主着”一种与人类打交道多的畜禽和农作物。哪天晴朗、“没风没火”,那年这种东西就“旺相”,就“收”。 
建国后,带有迷信色彩的习俗逐渐减少,其余习俗基本保留。兴起拥军优属和为离退休老干部及孤寡老人贺节、拜年的新风。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重生产,过年气氛不浓,并提出:“干活干到腊月二十九,吃了饺子再下手”的口号。改革开放以来,生产、生活提高很快,过年的气氛又逐渐浓了起来,有些带有迷信色彩的东西又有所抬头。
二、龙抬头日
龙抬头是我国民间的一个重要传统节日,一般为农历的二月初二(也有的地方将这一节日定为惊蛰日)。常言道:“二月二,龙抬头。”蛰伏一冬的龙,就要在这天抬头行动了。龙又是百虫之长,它的抬头,也标志着虫类苏醒,开始活动。长期以来,人们把龙看得至高无上。它既是人们的保护神,又是聪明和智慧的化身。所以人们在龙抬头节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着龙而展开的,大多为辟邪御凶和祈求吉祥幸福。王家庄镇有如下活动:
1、撒灰。撒灰都是在清早,未出太阳前进行。所撒之灰,大都是做饭烧的草木灰,且撒在不同的地方。 
撒在门口。把灰撒在大门口、二门口和屋门口,撒成条形或曲线形,以禁蝎避灾。 
撒在墙跟。主要撒在院墙跟,也有的连屋墙跟也撒撒。也是撒成条形或龙蛇状,以期驱虫、避瘟、消灾。 
撒在院子、场院。作圆圈,也叫“打囤子”。这次“打囤子”跟元宵节“打囤子”的不同之处,是在“囤子”里放上五谷杂粮,在“囤子”外沿用灰撒成梯子状,在“囤子”上撒成条状,交叉成“十”字形,谓之“上梁”。这显然是祈求和象征庄稼大丰收。 
撒在河边、井边。当地称“引龙”,期盼当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2、贴剪纸。于二月初一夜,在一张红纸上剪成数个蝎子、蜈蚣、蚰蜒和数量相等的剪刀。然后,把它们贴在窗户纸或玻璃上。贴的时候,每把剪刀剪着一个蝎子、或蜈蚣、或蚰蜒。象征各种毒虫都被剪刀消灭了。 

  • 2006-7-9 12:11
  • 回复
  • 潍河长
  • 212位粉丝

19楼

3、理发。二月二龙抬头,二月二理发,谓之“剃龙头”。所以在这天,理发的特别多。特别是儿童,其父母多在这天为其剃头,取龙抬头之吉意,希望孩子长大以后有出息,即望子成龙。这天理发多的另一个原因是“正月里不剃头,正月里剃头死他舅”。 
4、炒蝎子豆。提前将大豆粒子选好泡着,等膨胀开之后就捞出来晾晒,到八九成干时上锅炒。这样炒来豆子香脆。到二月初一晚上,把地瓜切成骰子状,然后将它和豆粒子放到锅里炒。炒得差不多的时候加红糖。这叫“炒蝎子豆”。二月二这天吃了“蝎子豆”,一年可免遭蝎子蛰。但家中有属龙(包括“大龙”和“小龙”——蛇)的,不能炒“蝎子豆”。若炒了,对属龙的不吉利。
5、食俗。吃过年饽饽。当地农户都注意在过年时留下几个饽饽,到二月二这天吃。据说,在这天吃了过年的饽饽,一年吃东西不肯卡着,还说一年吃得好。
吃年糕。二月二吃过年的糕,不肯腰痛,当地称“撑腰糕”。所以在当地,家家户户都留下块年糕到二月二吃。
6、敲打梁。在未出太阳之前,人们用木棍敲打房屋的木梁,边敲打边说:“敲打敲打梁,蝎子蚰蜒不出墙。”
7、禁忌。忌吃面条。二月二这天不吃面条,以防引出蛇(长虫)、蚰蜒来。
忌做针线活。二月二不做针线活,不动针,以防刺伤龙眼。
忌推磨磨面。家中有属龙的,在二月二这天不能推磨磨面。若推磨,会磨了龙头,对属龙的不利。
土地爷爷生日
二月二同时又是土地爷爷的生日。俗话说“土地爷爷还有那二月二”。除去死了人,平日没有供养土地爷爷的。建国前,人们在这天到土地庙子摆供,烧香烧纸,给土地爷爷过生日,祈求风调雨顺。
三、清明节
清明节,俗称“寒食”,在农历二月下旬或三月上旬。说书唱戏有“清明佳节三月三”之说。相传起于晋文公为纪念介之推抱木而死,因而禁火寒食。介之推是晋文公早年流亡时的有功之臣。后晋文公回国做了国君,在封赏当年跟随辅佐他的人时,竟把介之推给忘了。后晋文公想起来,召其受封,他却躲进了深山。晋文公为使他出来,便放火烧山,并令人荡秋千了望,而介之推紧抱大树,直至烧死。
1、一百五。清明节前两天,名为“一百五”(从冬至到清明为一百零五天,将这天定为“一百五”不知何义)。是日早晨,未出太阳时,家家带着掘土、抬土的工具,到祖茔去,给坟墓添土,并更换新的坟头顶(掘一块带草皮的大土块,铲成上圆下尖状,放在坟顶上,以便在上面压坟头纸。惟曹姓的坟墓不能留坟头顶,弄上别人也给弄去,据说是因为人们痛恨曹操的缘故)。添土的时候可以看到从南方归来的燕子,呢呢喃喃,使人有耳目一新之感,进而领略到春天的气息。
2、大寒食。清明节的前一天称为“大寒食”,户户上坟。妇女在家擀饼、煮鸡蛋、馇高粱米饭,准备明天过清明节时食用。有的忙着吊秋千、扎糊风筝。
3、小寒食。清明节这天,俗称“小寒食”。天未明,男少年就到野外,折回杨柳树枝子和松柏树枝子来。大人拿它先向屋里抽打一会,用来警告蝎子,边抽打边说:“今天是清明日节,只许把墙爬,不许把人蛰”。再将树枝子插到门框上(去瘟防毒驱邪)。孩子拿它给狗做项圈,套在狗脖子上(不招狗苍蝇)。
这天是真正的“寒食”。早饭,喝着昨天做的高粱米稀饭,吃的是昨天做好的“单饼卷鸡蛋”。一般家庭那时的生活水平,鸡蛋不能随意吃,要分着吃。大人还把鸡蛋抹上胭脂等红色,分给孩子们。分的鸡蛋多少以及蛋的颜色,成为孩子们在一起时攀比的主题。早饭后,男女老幼便开始了游玩活动。男孩子大都爱好放风筝,他们三五成群地到村头和野外放起风筝来。而秋千院落则是女子的天下。秋千杆的顶端,缚有苍翠的松枝,并系有铜铃铛。秋千一动,铃声叮当悦耳,使不荡秋千的人也领略到了清明节的快乐。女孩子们更利用时机,乍试春装。农家虽不能穿绸着缎,但新鲜布衣总得穿上几件。她们在秋千底下欢天喜地,你荡我送,嬉闹之声辄起,吱喳之声不断。唐诗“满街杨柳绿丝烟,画出清明三月天。好事隔墙花树动,女郎撩乱送秋千”,算是把清明的风光景象和荡秋千的热闹场面写活了,好象写的就是王家庄镇的景况。玩够了秋千的,就三三两两地结伴去村外踏青。小姑娘或斗草,或寻花,或在麦垄中捉迷藏;大姑娘、小媳妇则多围坐在草地上,有说有笑,她们的话题,离不开“闺女鞋、媳妇孩儿、老婆子、那二年儿”。老太婆们,也有的到村头领略一下大好春光。她们的谈话,老远就能“看得出来”。若看见她们满面春风,坐在地上,不住地“画拖络树”(用手在浮土上接连不断地画,小女孩们经常这样玩耍),定是在说自己的闺女。若要看着一边说,一边不断地用拄棒捣地,不用说是在告送儿媳妇。因为她们认为自己的闺女一切都好,儿媳妇则相反,多数的老太婆都有这个偏心眼。总之,清明节这天,人们都尽情地游玩,而妇女,特别是小姑娘们玩得更开怀。所以,在王家庄镇流传着“小厮盼年,闺女盼寒”的谚语。

  • 2006-7-9 12:11
  • 回复
  • 潍河长
  • 212位粉丝

20楼

四、四月八
相传四月初八是佛的生日,可能是节日的缘故,把个“初”字省略了,直呼“四月八”(当地这种情况有好几个,象二月二、三月三、四月八、六月六、七月七、九月九、十月一、腊八日。不然,按习惯初十以内需加上“初”字)。据说佛刚生下来,便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周行七步,目顾四方,说:“天上天下,惟我独尊!”又有九条龙喷香水,给他浴身。后来,人们在四月初八用水(或香水、或糖水、或清水)浇洗佛像,以纪念其生日。王家庄镇人特别是女人,四月八这天烧香、烧纸、摆供,给佛过生日。有的在家里烧,有的到黄公山烧。
五、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本名是“端午”,亦名“端阳”、“重午”、“重五”。该日是古代爱国诗人屈原投江而死的日子。王家庄镇在端午节的习俗是:
1、吃粽子。用黍米(黄米)或糯米加枣用苇叶包成三棱角式的粽子,煮熟食用。据说屈原投江后,人们为不让鱼类吃掉其尸体,故向江内投之以粽子。习俗相沿,变成了人吃粽子,后又带上了时令色彩。在王家庄镇有“吃了端午粽,才把棉袄送”的谚语,说明过了端午节就没有什么冷天了。
2、吃鸡蛋。端午早上煮鸡蛋吃。有的在小孩尚未睡醒时,把刚煮熟的鸡蛋放在小孩的肚子上滚几个来回。说这样可保小孩一年之内不患肚子疼病。还有的在煮蛋时,加上从坡里拔来的苦夏草,小孩吃了胃好,不苦夏。还有的烧水打蛋时也使上苦夏草,小孩喝了不苦夏。
3、插艾子。艾子,当地也有叫“艾蒿”的。在未出太阳时,到野外拔艾子和“犸虎眼”(一种很毒的草)。回家后,将艾子插到门口屋檐上,把“犸虎眼”放在窗户台上,能驱虫、避瘟。艾子是药材,农家广泛用它驱蚊。采艾子的最佳时间就是端午早上。此时采的质量最好,所以人们把端午节插在屋檐上的艾子保存起来,备用。也有的人,在端午的一大早,上坡去拔些艾子,晒干保存起来备用。
4、给孩子戴五丝。“五丝”由红、黄、蓝、白、黑五色线配成,古代没有棉花而用五色丝,所以叫“五丝”。后有了棉花,就以棉线代丝,而名称未改。早晨,在未出太阳时,给孩子的手脖上、脚脖上和脖子上都戴上“五丝”。要一直戴到下大雨。下大雨时,解下来扔在水流里,使其顺水漂走。传说这“五丝”能变成蚯蚓。习俗认为戴“五丝”,能去灾、辟邪、保护儿童。
5、给孩子做布孩。用碎布和布条做几个小布孩和布姑娘(仅具轮廓),分别缝在外衣左右,据说能起到“保护神”的作用。
6、缚小笤帚、小炊帚。用麻或苘当笤帚苗,用棉线当经子,缚数个小笤帚和小炊帚。小笤帚是用六把笤帚苗、九道经子累成的。老太婆戴在身上,扫灾驱邪。戴时嘴里念叨:“六把苗子九道经,扫了南京扫北京。”
7、做香布袋。用布做成小布袋,向药铺索要或买五味中药药面,装在小布袋里缝严。戴在小孩或老年妇女身上,驱邪避瘟。
8、绣荷包。青年妇女绣制精美的荷包,内装几样中药面带在身上辟邪驱病。后来逐步成为常年不离身的佩带物和装饰品。
9、看闺女。在端午之前,娘家人带着粽子等礼品去看闺女。第一次看闺女的,往往在端午节前十多天。
端午节正值麦收时节,人们很忙,无暇游玩。
六、五月十三
阴历五月十三为雨节日。当地有“大旱三年,忘不了五月十三”的说法。当地传说是关老爷磨刀杀曹操的日子。磨刀用水,因而下雨。如果该日不下雨,人们便烧香、烧纸予以提醒。
七、六月六
阴历六月初六这天,民间都晾晒衣裳、被褥和书籍等。晾晒后存放起来,以防阴雨天发霉和虫蛀。这天也是上“新麦子坟”的最后期限。当地风俗,麦子上场以后,抓紧晾晒,干了抓紧磨面,做成饽饽去上坟,叫“上新麦子坟”。同时,还要供奉“天地”。上坟的起始日期无规定,但截止日期为六月六。人们说过了六月六的麦子,不再叫新麦子。
六月六这天下雨不好。下雨湿了“龙衣”,以后40天不下雨,或40天不开晴。有谚语:“六月六湿‘龙衣’,旱涝四十日。”

  • 2006-7-9 12:11
  • 回复
  • 潍河长
  • 212位粉丝

21楼

八、六月二十四
六月二十四是雨节日。有人说此日是关公生日,在过去不少人于今日到关公庙烧香、烧纸、摆供。
九、入伏
入伏不属二十四节气,却是酷热的开始。伏分为初伏、中伏、末伏。入伏日期不固定。但规定初伏为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末伏是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这样,初伏为十天,中伏十天或二十天,末伏十天。王家庄镇的习俗是,入伏那天中午几乎家家吃面条,入中伏和末伏有吃面条的,也有不吃的。据说入伏吃面条,整个伏天就不怕热。
十、立秋
立秋是秋天的开始。为预祝农作物的丰收,群众有吃水饺的习俗。
十一、七月七
阴历的七月初七,俗称“七巧日”,亦称“乞巧日”。人们白天看巧云(当地有“七月、八月看巧云”的谚语),夜晚看星星。传说是夜,牛郎星和织女星在鹊桥相会,女子在豆棚瓜架下能听到这对被拆散的夫妻的窃窃私语。因而女子们多于豆棚瓜架下偷听,预测自己的婚事。另传说,是夜妇女们向织女乞求灵巧很灵验,她们仰望织女星,乞求织女赐予心灵手巧。
七月初一至初七还是雨节日。
十二、七月十五
阴历的七月十五,也称“盂兰会”,传说为“鬼节”。过去群众有摆供祭鬼和夜晚于湾塘“放火灯”、在街道的角落里点“豆面灯”(用豆面做灯,燃烧豆油)的习俗。保留至今的是于此日上坟。
十三、七月二十二
阴历七月二十二,是财神爷生日。财神是民间非常敬重的一位神,但谁是财神,众说纷纭。有的说是《封神演义》里姜子牙封的“金龙如意正——龙虎玄坛真君”赵公明;有的说是被殷纣王挖了心的叔父比干,公正无私是文财神;也有人说《三国演义》中曾在曹营里上马金下马银又不忘旧主的关云长是武财神;还有人说是春秋时期越王勾践手下的大臣范蠡,曾做买卖发过大财是文财神,等等。但不管是哪位,只要管钱,能保佑发财就行。所以,在该日都烧香、烧纸、放鞭炮,供奉财神。商家表现特别突出。改革开放后,人们的思想开放了,有的人认为,财神多了不是更好嘛,因此干脆把七月二十二由“财神爷生日”升格为“财神会”,把所有的财神都请来。所以,这天烧香、烧纸、摆供的很多,鞭炮声此起彼伏,经久不息。
十四、中秋节
阴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因该日处在秋天正中,故名。中秋节俗称“八月十五”,亦称“团圆节”。王家庄镇在建国前的中秋节习俗是:
节前走亲访友。因中秋节是仅次于春节的大节,所以尽管处在“三秋”大忙之时,人们还是腾出时间,走亲戚,看朋友。女儿出阁的必去看望。所带礼品,月饼是主要的,另有梨等水果,等等。若到岳父家去,还得有美酒、鲤鱼等较重礼品。
赏月。入夜,在院子里摆上供桌,上放月饼、瓜果等食品,供奉上天,并烧香、烧纸、放鞭炮、磕头。在烧香、烧纸时,当家的嘴里念叨着:“八月十五月正圆,西瓜、月饼敬老天。敬得老天心欢喜,一年四季保平安。”之后,阖家团聚在供桌旁,饮酒、赏月。孩子们手托月饼上街“圆月”。他们边走边唱:“圆月来,圆月来,一斗麦子一个来”,“圆月饼,圆月饼,一年一个好光景!”饭后分月饼吃。
月饼是中秋节固有的特色食品。其名称和形状都于月亮有关,过八月十五的主要习俗就是吃月饼。不吃月饼,就不算过八月十五。因而过中秋节家家都买月饼。过去有的贫困户,买一个月饼,分割成数块,全家分着吃,也算是吃上了月饼。“文化大革命”中曾将月饼更名为“国庆糕点”,后恢复名称。改革开放前,因为实行计划经济,月饼供不应求。改革开放以来,月饼不仅仅是八月十五才能吃到,平常素日也有很多买着吃的。不少人吃腻了月饼,八月十五吃月饼倒成了负担。
十五、重阳节
阴历九月初九为“重阳节”,也称“重九”。《周易》六十四卦中,凡阳爻称“九”,故在古代“九”为阳数。而九月初九是俩九相重,所以称“重阳”。重阳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早在三国时,魏帝曹丕在《九日于钟繇书》“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因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中就专门谈及九九重阳之事。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诗中,又提到在九九重阳节登高、插茱萸之事。在我国大多数地区在该日有登高、插茱萸、插菊花、饮菊花酒和吃重阳糕的习俗。九九重阳登高,人们在头上插茱萸,身上带茱萸袋,期望延年益寿。王家庄镇也有类似的习俗。在九月九日,不少人登黄公山、盖公山、瞎汉埠和狄山,还有的去攀登峡山,并赏菊。

  • 2006-7-9 12:11
  • 回复
  • 潍河长
  • 212位粉丝

22楼

自从1988年将该日定为“老人节”,重阳节又增添了尊老、敬老的新内容。
十六、十月一
阴历十月初一是“鬼节”。该日人们上坟祭奠先祖亡灵。
是日,建国前在王家庄镇还是长工结束干活之日。那时给地主干长工,从正月底上工,到十月一结束。
十七、冬至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该日“交九”,开始进入数九寒天。同时该日是白天最短之日,“冬至当日回”。此后,白天渐渐长起来,一直长到夏至。当地俗称冬至为“冬夏”。食俗是蒸发面包子吃,谓之:“蒸冬”。有“冬至蒸冬,扬场顺风”之说。实行公历纪年,有“冬至十日阳历年”的谚语。
十八、立春
立春,俗称“打春”,是二十四节气之首,立春在腊月或正月里,“春打五九尾”或“春打六九头”。在清代及其以前,立春是一个很主要的节日,官方和民间都举行隆重的迎春活动。辛亥革命后,由于实施阳历纪年,阴历年称为春节。这样,立春节的迎春功能习俗逐渐转移到春节之中,从而导致了立春习俗的逐步消亡。
1、清代迎春礼俗。官方。官员胸饰“春花”或在帽子上戴“春花”,于立春前一日迎春并举行“春宴”。立春之日,知县在《春牛芒神图》前祀芒神。《春牛芒神图》是钦天监按照年建干支的推算以测定来年春牛、芒神的颜色和形象,绘图贴说。然后将图发给各省、府、州、县,再由各地依图制作春牛和芒神的塑像,用于迎春仪式。由于每天的干支以及每年立春的干支各异,所以每年所绘制的春牛芒神图也不一样。祀毕,即“鞭土牛与署之仪门”,谓之“打春”。并举行庆祝活动。
民间。妇女佩带春蝶、春蛾、春燕、春花、春杖等春饰(这种春饰自晋代以来盛行不衰,在清代十分流行),儿童佩带春鸡、春娃。举行观春(到野外观看)、撒痘(以豇豆、五色米撒之,以驱邪避灾更希望通过撒痘为孩子驱除痘疹)、抢春(抢土块,迎春的一种娱乐活动。人们相信抢得的土块可以为家庭带来幸福)等活动。食春饼、吃萝卜(谓之“咬春”)、举行春宴等。
2、当代习俗。在王家庄镇,现仍把“立春”称为“打春”,并还保留着立春吃萝卜“咬春”的习俗。存在于民间信仰中的立春习俗,至今还深深地影响着王家庄镇人。人们至今普遍相信“立春”是一个吉祥的日子,如果一年之中出现两个“立春”的节气,那么预示着这一年幸福和吉祥。相反,如果一年之中没有“立春”的节气,预示着这一年不幸和不祥,并把没有“立春”的这一年称为“寡年”。如果有人在这一年结婚,那么丈夫就会早死掉,妻子就会成为寡妇。也有的人认为“寡年结婚不养崽”,也就是说这年结婚的夫妇不能生育。因此忌讳在没有“立春”的年份结婚。相反,如果一年内有两个“立春”,则称为“双春双喜”,因而会出现结婚高潮。在近十年中,有两个年份即1994年和2002年,没有“立春”这个节气。因此,许多青年人赶在1993年和2001年之前结婚,以避免来年这个不吉利的“寡妇年”。从而,在1993年年底及2001年年底,在王家庄镇形成两次婚嫁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