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战新更新鬼焰长枪:老兵归来:历史的隐痛和现实的欣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6:09:38

老兵归来:历史的隐痛和现实的欣慰

周云 《 中国青年报 》( 2011年05月27日   02 版)

    已经过了流泪的年龄,但是读了关于因抗战而滞留缅甸的中国老兵回乡的系列报道,眼睛还是不禁湿润了。流落缅甸的中国远征军抗日老兵刘辉,终于在时隔72年之后,回到了自己的老家江西省樟树市阁山镇上卢村。5月,共有7名抗日老兵,分别从缅甸、云南回到自己的老家探亲,其中有5名老兵,和自己的亲人失散长达70年以上。这些耄耋之年的老兵,在饱受70多年的乡愁煎熬之后,终于回到了家乡。而他们最亲的亲人,却带着深深的遗憾,早已长眠于地下,与他们阴阳相隔,迎接他们的,只是一座黄土营造的坟茔。我只能流泪,为了这一群人颠沛流离的命运,为了与他们命运紧密相连的国家兴衰起落,也为了我们每个人,包括我自己。

    近代中国,命途多舛,内忧外患从未间断。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终于爆发了近代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异族入侵,一场惨烈的反侵略战争由此而起。中华民族的成员,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用自己的脊梁,负起了抗敌之责。不同的阶层,不同的个人,都用自己的方式对敌作战。每一个人,只要坚守民族立场,没有叛国投敌,都是这场战争中的英雄。他们用自己的努力、自己的牺牲,使我们的民族免遭沦亡,使我们的同胞免受涂炭之苦。赴缅作战的中国远征军,更是中国抗日军民中最为悲壮的一群,他们孤军深入异国,不仅要面对凶残的日军,还要与极为恶劣的气候、凶险的疾疫抗争。贡献背后是代价,戴安澜将军壮烈殉国,有数万人在异国的土地上永远沉睡,有上千人流落他乡,北望故国,却无计归去。

    然而,在很长很长的时间中,他们却被遗忘。他们的事迹被遮蔽,有几代人,甚至一度不知道他们的存在。政治纷争,使得这些有功于民族、国家、人民的人身份暧昧不清,甚至被划入敌对之列,成为专政的对象。

    想起一件20多年前的往事。改革开放初期,家乡邻县的政协,居然从乡间“发现”了一位抗战时有战功且级别不低的原国民党军官,1949年以后,他在乡间隐姓埋名务农达30年之久。被发现真实身份后,他作为统战对象享受了各种待遇。有人替他30年的农民生涯感到惋惜,他却感到庆幸,说如果早被发现,他的日子将会很难过,农民生活固然清苦,却也平静。

    流落缅甸的抗日老兵,滞留他国,少数人可能是因私人原因,更多的人受阻于政治形势的变幻不定。最初的理由很朴素,正如这些老兵所言:“不想再打仗了,想活下去”。而嗣后,留缅老兵的政治身份均属可疑之列,回国,就成了不可能的事。

    再也没有比这更令人遗憾的事情了,一个有功于国家和人民的群体,却因种种原因受到不公正的对待。政治过于深刻地影响了人们的命运和生活,当政治的阴影投射到这个群体身上之时,他们的命运,与他们紧密相连的那段历史,都留下了遗憾。

    如今,社会转型,我们逐渐由“政治人”向“社会人”转变,能够比较客观公正地评价那段历史,能够公正地对待那些曾经的勇士。只是,我们遗憾地发现,那些老兵,确实已经老了,老得甚至无力返乡。但他们终究回来了,这让他们的人生少了一些遗憾,也让历史得以更公正的评判。

    一个社会能够尊重历史,也就能够尊重现实中的人。当我们终于成为“社会的人”,可以用自己的智慧,独立对历史和现实做出判断之时,也就自主地选择自己的生活,把握了自己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