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玩王者荣耀的手机:众说纷纭孔子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9:52:19

2011高考作文素材:众说纷纭孔子像

【小引】

一座高达9.5米的孔子像在天安门以东的国家博物馆北门广场正式亮相,孔子成为继毛泽东、孙中山之后第三位进驻天安门广场的历史人物。塑像的落成引起了普遍关注,有人认为此举不伦不类,因为孔子在中国历史上只是儒家思想的一个符号,并不能代表中国所有的思想和文化。也有人认为孔子入驻天安门广场可以理解,因为孔子是中国文化的名片,在国际社会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同学们,你对此有着怎样的看法呢?

 

【观点碰撞】

●支持的声音

◎孔子开创的儒家文化是我国流传几千年的宝贵的民族传统文化,儒家文化中的许多内容对当今社会仍有很大的指导价值。天安门前塑孔子像是继承发扬传统文化的一种方式。孔子像的落成会唤起人们对中国传统儒家历史文化的记忆,一些崇洋媚外的年青人的思想更应该接受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洗礼。就像世界各国正在不断落成的一座座“孔子学院”一样,孔子像的落成,也在向人们展示着儒家文化的文化地位和文化意义,提高人们的文化认同感,从而增强人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立孔子塑像能找回文化自信

中华网网友“wwm65”认为,2000多年前的孔子没有标榜“民族、民生、民主、自由、平等”,但在他的言行中,到处都闪烁着这些思想的光芒!“立起孔子像,并不是要复古,那是任何人都不可能想、也不可能做的事,而是要重新拾起中国人失落已久的自信和自豪!”

网易网友“帝国良民”认为,这座雕像的落成,反映了一种自身古老文化和思想的回归,何况孔子倡导的“仁义礼智信”在目前物欲横流的社会现实中,仍然有其现实的道德意义,或许中国人能从这些传统文化图腾里找到或感悟到一些道德回归感。

 

●反对的声音

◎孔子思想与现代生活格格不入

天涯网友“冷静的心”认为,把一个儒家思想代表人物的塑像矗立在天安门广场,成为“圣地”一景,显然不妥,也与我们所推崇和信仰的现代文明和共产主义思想格格不入。

新浪网友“天生一猫长醉眠”认为,将孔子塑像立于北京国博前,是一种讽刺。“2000多年来,孔子被立起、推倒,再立再推,都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如同股市的上下折腾。物极必反,不知哪天,这青铜又回到了炉中,物质没有灭,只是糟蹋了百姓的劳动和纳税人的钱!”

 

●外国媒体的声音

◎天安门竖立孔子像,世界各国一致叫好

英国《独立报》:“孔子雕像的竖立,标志着中国人对孔子的一次重要反思”,“标志着这位学者、思想家以及教育家在中国的高调复兴。”

加拿大《环球邮报》:“孔子思想在中国复兴,是因为当今中国社会有不少问题需要解答,人们越来越呼唤社会责任感。”

美国媒体:“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中国人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社会变化,孔子对道德的强调,也就很容易引起共鸣。”

还有外媒认为,孔子思想复兴有扩大中国国际影响力的背景。《环球邮报》报道称,为了在全球范围内增强中国语言和文化的影响力,在过去6年里,已经有多达320个孔子学院在96个国家建立起来,仅在加拿大就有9个。

 

◎日本媒体大赞孔子像笑傲天安门广场

日本媒体报道:把孔子请到天安门广场,是为了全球的和谐和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孔子的特殊之处在于它是一个与“革命”毫无关系的人物,这是中国政治的主流话语从革命话语中解脱的一个标志,显然,这一解读并非过度诠释。孔子进入天安门,象征着中国正在彻底地走向“国家、民族”的认同。

日本经济新闻社:汉代已有人称孔子为“素王”,意思是说孔子有王者之德,无王者之位。换言之,“素王”就是思想文化领域的无冕之王。清代统治者封给他一个称号:“大成至圣文宣王”,大概是2000多年中读书人的最高头衔。今天孔子走进天安门是理所当然的。

 

●笔者的看法

在天安门广场上立孔子像,固然有政治宣传的意味在内,但实在不宜过多地泛政治化思考,毕竟孔子为人钦羡的不是他的政治成就,而是他的学术价值。

他安贫乐道。“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他直道而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等都是他做人的准则。

以上才是我们瞻仰缅怀孔子时最应该关注和思考的东西吧。

立一个并不需要耗费太多钱财的孔子像,如果能唤起人们对古老传统美德的温馨追忆,也算是功德一件。

 

【孔子从未走远】

实际上,已经去世了2000多年的孔夫子从未真正地“离开过”。无论是被他同时代思想家们贬损,还是后来因政治需要被圣化、被丑化,甚至被打倒,孔子的儒家思想始终深深作用于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各个层面,呈现出巨大的民族凝聚力。

早在100多年以前,当孔子在“西学东渐”中饱受抨击和非议时,梁启超就说,“吾国民二千年来所以能抟控为一体,而维持于不敝,实赖孔子为无形之枢轴。”

当然,孔子学说里的忠君思想、贬农之说,的确不合时宜,可是作为一门学说,一家之言,不能因其存在瑕疵而放弃对其整体价值的尊重。正如尼采,不能因为曾被纳粹利用就否定其伟大,试想,新文化运动时期的闯将们(鲁迅、丁玲等),哪一位不是尼氏之说的拥趸呢?尊重无须拔高,无须像封建帝王一样,为他加官进爵;学说无须膜拜,不需要在各地建孔庙,搞大规模祭拜,只要把孔老夫子放在一个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思想家的地位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就足够了。

因此,站立在长安街边、天安门广场旁的孔子像,无论是高一米还是高九米,均与尊重有关,与形式无关。

 

【理性声音】

 

                        孔子像在问我们如何面对未来

 

孔子曾经被圣化,也曾被妖魔化。从当年“五四”新文化运动喊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到今天孔子塑像被树立在天安门广场国家博物馆大门前,这是中华民族反省自身文化,寻求振兴发展之路的过程。“打倒”不容易,“重树”也不容易。

在当今部分同胞心目中,孔子似已成了“保守”“腐朽”的象征,但放在2500年前去看,孔子可是个思想前卫者。如何对待他人的生命,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孔子正是推动中华文明尊重生命、爱护生命的思想家。春秋战国是没有谁觉得殉葬制度残忍的时代,群雄争霸,列国诸侯为了日益膨胀的私欲发动战争,涂炭生灵,而孔子竟然向统治者提出了“仁”的要求。仁者爱人也。

他也主张“忠”,但不主张“愚忠”,提出“道不同,不相为谋”,为中国文人风骨作了奠基。他的后继者孟子甚至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口号。

但孔子是个“和平主义”的社会改革思想家,他的改革思想建立在人性的基础上。他的学说没有空泛的说教,都是贴近人心、人性的大白话,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社会稳定发展的基础,不就是协调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吗?“孝”正是孔子推行其“仁爱”主张的着手点。一个人连对自己最有恩情的父母都不爱,还会爱别人吗?

孔子的超前思想直到奴隶社会结束后才成为中华文明的主流思想。正是由于孔子思想的超前性,使得中华民族在随后的千年历史长河中,无论在文化、政治还是经济上,都屹立于人类文明的前沿。

但在长期的封建社会历史中,统治阶级总是实用主义地利用孔子,不断抽离孔子的精神实质,使之成为教条,桎梏人们的思想。尤其满清皇朝,在西方世界正随着文艺复兴而迅猛发展的时候,它却闭关锁国,大兴文字狱,扼制科学,进一步将孔子思想演变为八股应试取仕的文字游戏以及压抑人性的枷锁。最终,中国落后挨打了,孔子成了封建腐朽势力的替罪羊。

正如孔子号称复辟周礼实质是主张仁政,“五四”新文化运动要打倒“孔家店”的目的也不是针对孔子,而是另有所指。

今天,孔子像出现在天安门广场这样一个具有非凡意义的地方,一个超前的思想家让中华民族辉煌了2000年,我们应如何面向未来,重振中华文明的辉煌呢?

 

【拓展】

◎孔子与奥运会: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北京第29届奥运会开幕式淋漓尽致地在全世界面前展现了辉煌灿烂的五千年中华文明。有识之士指出,它的主线是“乐礼善学,尚中贵和”的儒学精髓。2008名演员击缶而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在古琴声中,身穿古袍、手持竹简的孔门弟子,齐声诵读《论语》:“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礼之用,和为贵”等儒家经典名句;887块活字印刷字盘变换出3种不同字体的“和”字,表达了“和而不同”“和为贵”的中华人文理念。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借此在五大洲进一步传播,“孔子热”“儒学热”更加“薪助火传”。

 

◎孔子学院

孔子的学说传到西方,是从400多年前意大利传教士把记录孔子言行的《论语》一书译成拉丁文带到欧洲开始的。而今,孔子学说已走向了五大洲,各国孔子学院的建立,正是孔子“四海之内皆兄弟”“和而不同”以及“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思想的实践。

自2004年11月全球首家孔子学院在韩国成立以来,已有近320家孔子学院遍布全球96个国家和地区(美国及欧洲最多),成为推广汉语教学、传播中国文化及国学的全球品牌和平台。

孔子学院这一年轻而充满活力的新生事物被美国《纽约时报》和《时代周刊》、英国《经济学家》、法国《世界报》等媒体评论为“迄今为止中国最好最妙的一个出口产品,是中国实施和平外交战略,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措施。”相信在世界各国的积极参与下,在严格的规章制度保障下,孔子学院一定会取得更好更快的发展,在增进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国的了解,促进人类文明多样性的过程中发挥独特作用。

 

◎ 温总理鼓励海外孔子学院教师,继续把中国文化发扬光大,“一个国家要想真正在世界上赢得尊严,除了有发达的经济还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较高的文明素质和道德力量。”

孔子像的落成释放了一个重要的信息,我们已经从正面承认了在民族信仰上出现了问题。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带来了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又提出了“打倒孔家店”,彻底地推翻了中国传统文化。文化大革命中又提出“破除几千年来一切剥削阶级所造成的毒害人民的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的口号。凡是和传统文化相关的东西没有分别地被破除掉。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又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道路。经济建设占据了生活的主导。在这样一个历史轨迹中,我们以前无不为十月革命、五四运动叫好,也无不为文化大革命痛恨嫉首。然而在这些重大的事件里面我们渐渐地失去了一和种很重要的东西,中华民族最赖以存在的自己的文化。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文化建设被提到一个相当的高度。人们已经认识到在我们国家的建设中只有经济建设是行不通的,在整个社会建设过程中人们不得不承认在人的信仰上出现了问题。当今社会的“信仰危机”不仅存在于百姓群体之中,存在于青少年群体之中,它也存在于领导干部之中。正是在理想信仰出了问题,才会产生一批又一批的腐败分子。的确,对共产党人来说,理想信仰的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为此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从中央到地方的“三讲”?第一讲就是“讲政治”,也就是理想信念问题。从西方传入中国的共产主义思想对于解决群众的、青少年的信仰问题又有多大的作用,共产主义作为核心价值体系在中国共产党中又有多少坚定的信仰者。共产主义这一核心价值体系是不应该有中国的具体的物质载体。

我们的文化在传承中除了上述重大历史事件外还受到了哪些冲击:

拜金主义的冲击

时至今日,当年意识形态一统的大众信仰被市场经济的洪流冲刷得分崩离析,全民拜金时代不可抗拒地到来。在变幻着各种价值观念和时代风尚的天空下,明亮的眼睛开始迷蒙,信仰开始丧失,心灵无所适从。这个时代,大众缺少核心价值观,缺少历史责任感,缺少民族情绪感和普世人文关怀的世界观。恶俗的拜金主义充斥每一颗自私的头脑。笑贫不笑娼,已经成为有些人甚至有些地区发展的一各逻辑。当和学生谈起你将来的理想,他们的眼神是那么的迷蒙,一般是草草地回答,将来考上一个赚钱多的专业就可以了。我不想做农民,因为农民地位低。我想骑自行车,低碳只是口号。我不想做马路歌手,因为我受不了别的人的白眼。而这确实在西方世界里都可以存在,骄傲地存在于每一个人的梦想当中。我将来要开一农场,我将来要把自行车骑到青藏高原,我将来要捧着吉他周游世界,这只是美国人才可能有的梦想。有一天我和儿子说起将来考大学的时候考什么专业。我说,你考金融吧,收入高;你学核技术也行,也入也一定不错。我罗列了一大批专业,我儿子冷冷地回到,我只考汽车工程专业,我喜欢。我很高兴,我儿子有自己的理想,然而他的精神世界,精神信仰,我又如何解决呢?

宗教思想冲击

宗教信仰自由是我国的一项重要的政策,宗教信仰本不应该成为对我们精神信仰的冲击,表些事实也不能回避。然而在新中国成立至上个世纪80年代,除少民族外,很少有信仰宗教的。在悄无声息中各种宗教开始繁荣起来,信仰宗教的人多起来,甚至教堂遍布到城市乡村的每一个角落。历史演进到现在,现代化已成为世界潮流,但宗教不但没有衰微,而且日益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和巨大的社会功能。然而在我国宗教似乎与封建迷信结合得更紧密,无论佛教、基督教还是道教,都成了信徒心中无所不能的救世工具。这和西方人不大一样,爱因斯坦信仰宗教,但并没有防碍他成为伟大的科学家,因为在西方一般地说,改造世界造的是科学,而精神世界的支撑靠的是宗教。共产主义在中国是共产党的意识形态,其意识形态并不具有社会意识的普遍性,共产主义又一直是作为民众的信仰而存在,这一矛盾直接导致了我国民众信仰上的缺失。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们反而幸福感并不强,精神支柱的薄弱应是其重要原因。而这种精神信仰的薄弱,在各种力量的冲击下,在党的内部已经显现出来。丛福奎,原河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皈依了佛门,并取法号“妙全”。原黑龙江省政协主席韩桂芝家里设有一个很大的佛堂,供着菩萨。具有研究生学历的、商洛市委常委、商州区委书记张改萍还亲自组织并参加“开光”、 “灌顶”、“天供”等活动。所有这些说明什么?它不仅仅说明封建迷信在社会剧变时期的复活是一个事实,而且还说明了它已经严重地渗透到一些地方的主流意识形态中来,渗透到一些共产党的领导干部中的的领导行为来。

外来文化的冲击

中国有很多“海归派”专家,他们喜欢左右人们的思想,最擅长做的一件事叫做“全盘西化”。五四运动后,从革命到建设向苏联学习,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向美国学习,向日本学习。然而真正能使中国站立起来,任何时候都离不开我们的传统文化,当我们抛弃文化的时候,其实我们这个民族的迷失已经不远。163论坛上有一贴妈妈的帖子,好像问的是女儿做家事要向父母索取报酬一类的话。有个台湾的老教授叫做曾仕强,他说的话最直截了当帮这个妈妈解决这个问题——这种家庭,全世界只有美国才有,美国人才这么做。今天妈妈很累,告诉女儿:“女儿啊,妈妈今天很累,你去帮妈妈洗碗,妈妈给你2块钱。”女儿很高兴,为了2块钱很认真的去洗碗了。等到女儿大一点,妈妈说:“女儿啊,妈妈很累,去帮妈妈洗洗碗,今天特意给你5块钱。”女儿说:“妈妈,你累,我也很累,5块钱,我不赚了。你自己赚吧!”或者说“妈妈,我给你5块钱,你洗吧。”只有美国人才这么做,中国人是永远不能接受这样的。因为你是中国人嘛,骨子里永远不可能成为美国人。但是是谁把这种纯美国的想法带进中国的?现在的年轻人,吃的是肯德基,喝的是可乐,穿的是牛仔,看电影是美国产的大片,看漫画是日本的卡通,看电视剧是韩国的,纯粹中国的东西似乎是已经不在中国大陆,而在东南亚,在欧美的唐人街,甚至是在日韩。

在五四运动中,在文化大革命中,传统文化中的孩子和脏水被一起泼掉。在全球化浪潮中如果抛弃民族文化传统,没有任何特色,就会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失去地位,同时也在国际政治中失去影响力。保护传统文化,并不是原封不动地予以继承和保留。保守与创新相辅相成,创新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保守。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如果不加以创新和变革,也就没有生命力,也就无法与当代社会相适应。创新的目的是使传统文化恢复活力,创造性地使之转为现代型,使之成为与当代社会相适应的高一级文明,并使之生生不息,世代绵延。对于每个国家、每个民族,尤其是正在进步和崛起中的国家和民族,文化的自我寻根原本是必须要做而且要做好的。没有任何一个民族能够在将民族传统文明自我阉割后,仅仅依靠某种单一的政治说教而实现发展。无论是儒是道,是法是墨,圣贤先哲们千百年来对本民族内心的深刻体察与关照所产生的璀璨思想,自有其不朽的价值。孔子所倡导的仁义、智慧、诚信、和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高贵的气质,也恰恰是现在中国发展所迫切呼唤的。

孔子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代表,无论社会怎么发展,一个民族不能迷失自我,必须正确地对待自己的传统文化。我们中华民族已经走过了五千年的历史,在这个长河中可能遇到了一点的挫折,但是我们传统文化当中的精髓可以支撑我们度过难关。一个民族的发展,是一条长河,也不可能通过简单的一次的运动来解决。

 

【需要知道】

◎美国诗人、哲学家爱默生认为“孔子是全世界各民族的光荣”。

◎198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集会,会议结束后发表联合宣言,呼吁: “人类如果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首2500年前,去孔子那里汲取智慧。”

 

 

                J20试飞成功与孔子雕像落强化大国梦?

J20的照片一度在各大军事论坛的曝光是最抢眼的,军事论坛是中国互联网论坛中的最大板块,网民最多,一时间众说纷纭,大家你争我抢来一睹J20的风采,畅想着中国那强大自豪的未来。几乎可以肯定,这条新闻不是普通网民可以炒作的,在讲究国之利器不可示人的中国,最高军事机密怎么会由互联网泄漏,有意而为之是肯定的。胡锦涛主席在会见美国防长盖茨时证实了J20的试飞成功,给了中国网民以莫大的精神鼓舞。与美国并驾齐驱甚至超越美国的梦想插上了翅膀,中美军事差距还很大,战斗机只是战斗机,代表不了太多的意义。俄罗斯人或者说前苏联人曾经有个根深蒂固的理念:我们才是世界第一。而现在,这种思想退化了,变成了部分的追求也没有原先那样强烈和想当然。

 

在久旱无雨雪的首都北京,天安门广场历来是中国政治象征之一,孔子雕像的落成让很多人不解,也让很多人认为这是中华文化的回归。其实,诸子百家,三教九流,孔子只居其一,把孔子说成是大成至圣先师也好,骂成孔老二批斗之也好,孔子就是孔子,一个过去的人而矣。从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儒家越来越深的植根与中国人的思想,然而两千年的历史证明,儒家思想被统治者利用,讲究阶级划分维护统治,自己造反却宣扬忠君爱国,儒家思想成了杯具。让别人讲仁义礼智信,统治者自己却是为所欲为,对儒家思想该如何扬弃,是个难题。道家打天下,儒法治天下,这是个精神泥潭,不可纠缠重复下去,历史上教训太多了。一句话,儒家思想解决不了中国的问题,过去不能,现在不能,将来也更不能。

 

中华文化的精髓是什么?兼容并蓄,海纳百川,也就是毛主席讲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偏听则暗,兼听则明。中华文化不能独尊某一人去进行造神运动,有人曾对毛主席进行造神,历朝历代更有很多人对孔子进行造神,但是,毛泽东讲求平等,孔子讲求不平等,这两位中国的“千古一人”可谓大相径庭。在天安门广场上,把这两个人摆在一起似乎不太和谐。神坛圣坛既然有人能推上去,就能被某些人推下来,不如回归自然好些。毛泽东讲求平等,祖祖辈辈心中插着“等贵贱均贫富”这杆旗的中国人响应之,新中国诞生了。新中国实现了亘古未有的人与人之间的最大程度的平等,目前中国人正在地位和财产上拉大距离,分化明显。此时强调孔子难道有所指?博“物”馆也要博“思想”?而且选独家?孔子毕竟是位阶级社会里的古人,他不能提出现代的平等思想,现代人应该如何看待孔子呢?实事求是。

 

无论是J20还是孔子像,其实都意味着中国的最高领域的问题。近代之前的中国人向来以天朝之民自居,蛮夷戎狄万邦来朝,傲慢自负是难免的,后来被坚船利炮轰开大门之后,饱受欺凌摧残,于是开始了仿造武器西化教育的强国之路,自己的孔孟之道和老庄思想等等浩如烟海的传统文化被抛掷一旁,不再是主流。为什么?不顶用啊。可是给人家做学徒是有代价的,也是不能掌握自己命运的,于是我们又在恢复自己的文化,抢救保护运动开始了。选哪个不选哪个,谁说了算?孔子雕像似乎给了个答案,难道是大汉遗风?可是,汉朝是尊“儒术”,也就是儒道法三家。J20再好,也不是独创,中国人的教育还没有体现出首创精神,养鸡场一样的教育模式使得中国大学沦为了外国大学的预科班,这是精英学徒教育的必然。权力和金钱对教育进行了太多的干预,背离了践行“有教无类”的万年师表的孔子的教育精神。更何况,子曰:不义而富且贵者,与我如浮云。

 

不自由无创造,是不是真的呢?不知道。中国若想超越美国,必须以教育为本,而不是以仿造为本,否则会画虎不成反类犬。创造性是美国的专长而是中国的软肋,现代人需要现代思想,我们的血管里纵向上有诸子百家的千古舌战,也有横向上世界各国的灿烂文化争奇斗艳,我们要做的就是“兼容并蓄,海纳百川”,而不是以某一家独尊,要想成大海就要有大海的胸怀,否则充其量只是一条河流。中国要想成其大就需要敞开胸怀,拥抱世界,不陷入唯我独尊历史的泥潭,也不跳进贪功冒进的欲望火坑。中美之间,必有一场场血战,虽未必见硝烟,但双方肯定会毫不留情。美国军事围堵,政治打压,经济吸血,文化喷墨,中国只有招架之功还未见有还手之力。J20不算什么,远程轰炸机和空天战斗机,美国有,中国还没有。孔子像除了告诉人们树像的人想用孔子像达到某些目的外,目前也还没有什么实际作用。中国不能复古,也不能冒进,中国需要敞开怀抱,才能成其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