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好听bgm音乐:孔子像搬离天安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3 05:48:15

孔子像搬离天安门:请孔子走下神坛不容易

作者: 海经 | 2011年04月23日 15:05 | 栏目: 一般分类
(654) 点击  |  (19) 评论 | 本文地址: http://haijing.blshe.com/post/15688/671200 

  2011111日,一尊毛重17吨,高达9.5米的孔子雕像树立在天安门广场东侧。

  2011420日,该雕像被搬离天安门广场,迁至国家博物院里的雕塑园。

  从孔子开始立正稍息到起步往前走不到100天。脚未站热,就被搬离了,尽管孔老夫子还依依不舍地眷恋着中国的心脏地带,敏感神经大脑。

 孔子像走了,人们(特别是那些民主自由派们)在期待着,下一个是谁?或者是没有下一个?总而言之,这个孔子像摆放在天安门东侧与周围环境不合适,也不是配套工程之一,没有民意,有关部门就继续树立在那让华夏子孙继续瞻仰,继续淫欲。有了民意,且是反对之民意,孔子像就得搬迁,美其名曰:根据中国国家博物馆改扩建工程整体设计,在馆内西侧南北庭院设立雕塑园,陆续为中华文化名人塑像,第一尊完成的是孔子像。目前,庭院建设已竣工,按设计方案,将孔子塑像移至国博西侧北庭院内。 

  不管是出于舆论压力的无奈之举,还是真的正常搬迁,孔子像的争论已经超出了一般范畴,甚至超出了学术界,延伸到社会的各个层面了。这就很值得玩味了,不是一般的悲催,也不是一个简单的杯具了。 

  孔子不能代表中国,甚至都不能代表儒家的全部,即使代表了儒家,儒家也代表不了中国文化,承担不起中国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华夏文化,这里涉及深刻的社会背景,时代的变迁。不能简而议之。 

  有人说孔老夫子是封建统治阶级的代表人物,摆放在这里显得不伦不类,故搬之。如果我们假装让一让这样的论调成立的话,那么如何看待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世界各地兴建各种孔子学院呢?难道我们在向世界普及封建文化吗?还是用孔子思想来统治世界(他的思想统治得了吗)?据说,孔子学院曾经被某些国家抵制过,原因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是邪教,歪理邪说(不过是某些国家特别是西方国家出于对意识形态的担忧找的借口罢了,就像对待在西方国家设立的伊斯兰教学院一样),与其它世界性文化如西方文化、基督教文化、伊斯兰文化等格格不入(儒家学说与宗教信仰有相似的地方,但矛盾之处也相当明显,不在本文探讨范围内)。但我们还是坚持,设立众多孔子学院,屡战屡败,屡败屡战。

  其实我本人对孔子学院这个名称一直持反对意见,我曾经多次呼吁孔子学院易名,比如叫中华学院、华夏学院什么的,才能让他们容易接受,也符合华夏文化的多元特征,否则一个封建代表人物的名字带来的只能是别人对中国的误读,甚至是抵触。孔子这个名字已经是一种文化的符号,不仅仅是一种学说的代表,在学术界里,在政治层面上,孔子以及孔子代表的儒家文化一直都存在着争议,有褒有贬,有爱之亦有恨之,它实在是难以作为中华文明、新中国形象的代表面向世界,展望未来。孔子也好,墨子也罢,到近代的鲁迅先生都不能有这样份量足以承担这样的重任,实在是很为难他们了。中国自古以来,各种文化既争芳斗艳,又相互依存地发展,构成华夏文明多元化的局面,这是华夏文明之大幸。

  我们值得思考的是,大教育家孔老夫子如何得以树立在中国心脏地带的?是我们理解错孔子了,还是我们在利用孔子或者是孔子在利用我们来传达他的思想?我们做不到“该继承的继承,该抛弃的抛弃”的胸怀,那就请孔子走下神坛,还原一个真实的也有七情六欲的老夫子先生吧。

   不要纠缠他那些反对犯上作乱的封建思想,也不要徘徊在他“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古训里了,说到这里我想起了一个题外话:鲁迅和孔子,一个是统治阶级的眼中钉,一个是后来王朝统治阶级的推崇者;一个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的勇士,一个“礼之用,和为贵”的一派和谐坚定者;一个逐渐淡出中学课本,一个有增无减地占据中国教育课本的大量篇幅。

  我想,对孔子这样大学问家的争议,作为茶余饭后谈资的作料,已经渗入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是简单又繁杂的社会性问题。

   请孔子走下神坛,还真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