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北站到湘潭北高铁:孔子像为何被搬来搬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5 14:35:22
吴若愚
4月20日晚,已经矗立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北广场99天的孔子像被悄悄的搬走了,留在雕像原地的是一堆基座的瓦砾。最初人们并不知道这尊被称为九五之尊的雕像被搬到哪里去了,也不知道为什么要搬走孔子像。后来人们从国家博物馆负责人那里得知,在馆内西侧南北庭院设立了雕塑园,将陆续安放中华文化名人塑像,第一尊完成的是孔子像。国家博物馆负责人还说,当初把孔子像立在博物馆北广场,是因为雕塑园没有完工,只是把孔子像暂时安放,现在雕塑园建好了,孔子像就搬到园里去了。
从网上看到国家博物馆负责人对搬走孔子像的解释,笔者觉得这是前言不搭后语。当初立孔子像时,国家博物馆馆长吕章申在接受采访时说:“历代被称为‘圣人’的孔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也是中国文化的名片,因此在国家博物馆改扩建工程全面竣工之际,这尊孔子像落户国家博物馆北门外,与国博自身的文化含量是非常相配的”。
从国博负责人那里,我们听到立孔子像时和迁孔子像时截然不同的两个理由,但是这两个理由却是互相矛盾的。当初在国博北广场立像时似乎也不曾有过什么公告之类,征求征求各界的意见,突然在1月11日就把孔子像立到了广场上,当时孔子像的作者吴为山说,“该雕像有三个最为显著的特点,一是孔子表情慈爱智慧,祥和温润,颇具儒家风范;二是整体造型似巨石似高山,象征着孔子是跨时空的精神坐标,是一座文化泰山;三是从背后望去,这尊雕像又像一座丰碑。”从当初国博负责人和孔子像作者的话来看,我们没有看出一点孔子像是临时安放在广场的意思。那么,为什么现在搬走孔子像时会说是临时安放广场呢?我想,这只是把孔子像搬来搬去者们的自圆其说罢了,可是这样的理由却前后矛盾,真让人觉出国博负责人的尴尬窘态。上个月在和北京一位从事出版工作的网友聊天时就谈到孔子像,他很神秘的告诉我,在“五四运动”纪念日到来之前,有关方面将把孔子像从天安门广场迁走。如今真的应验了这位网友的话,这充分说明搬走孔子像是在有关部门计划中的事情,一晚上意料中的事情。
对于孔子这个人,我的理解是“一个教育家”,至于他的思想,我觉得是有局限性的,他对维护封建专制统治曾作出过重大贡献。他对小人和君子的论述,是封建社会不平等的集中体现,把人分为君子和小人,也就是把统治者成为君子,而被统治者则是小人。要不然,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要独尊儒术干什么呢?因为统治者把反对他的人划到小人的行列里了。可是每一个朝代的封建统治者却都是最初的小人,他们将曾经的君子拉下马,然后自己坐到君子的宝座上,自己就成为君子了,这样周而复始,中国延续了几千年的专治统治,还要美其名曰:“悠久历史”。
今年是辛亥革命一百周年,五四新文化运动九十二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在这个中国革命史上的三大节日即将来临之际,先立了孔子像然后又搬走,这不能不说是具有讽刺意义的。我们都知道,辛亥革命之前的清朝统治者的施政理念都是继承千年封建统治者独尊儒术的愚民思想,所以在欧洲已经轰轰烈烈地兴起资本主义运动的时候,清朝统治者还在抱残守缺,拖着猪尾巴式的辫子意淫“我天朝乃世界中心”,军事一窍不通,科技无从说起,最终被列强瓜分的支离破碎,国人成了亡国奴。后来发生了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才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困境中摆脱出来。
孔子的儒家思想在封建社会里无疑起到了稳固专制统治的作用,可是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我们的国家正在走向全球化,引进先进的治国理念和文化思想,是中国强盛的法宝。我们不能因为看到道德急剧滑坡就要回到封建社会里去,因为历史已经证明那个社会只能给中国人带来挨打和奴役。所以以什么思想来指导中国前进的方向是对政治家的考验,搞不好是会重蹈亡国奴的覆辙的。所以孔子像从国家博物馆北广场不能走是必然的,因为他在这个时代站不住脚,他只能悄悄的来,又悄悄的走了。这时我想起徐志摩的诗,“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可是,孔子不是轻轻的,而是悄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