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强势的女的英文名:院士理应“远仕” 还科学一片净土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2 17:19:05
   院士理应“远仕” 还科学一片净土吧  爱书斋 收录于2011-05-31    

新闻背景:

        中国工程院近日发布了2011年度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同往常一样,官员与企业家背景的候选人引发了争议。据媒体报道,这次工程管理学部的44名候选人中,近半来自央企和政府部门,其中,中石化董事长傅成玉、上海市副市长沈晓明等央企高管和政府高官在列。 京华时报:院士增选当排除权力影响     无论是从越来越多的官员跻身院士行列的现实,还是社会资源分配“赢家通吃”问题的存在,院士增选过程如何排除权力干扰独立自主地进行,确实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日前,中国工程院发布了2011年度院士增选名单。工程管理学部44名候选人中,近半来自央企和政府部门,中石化董事长傅成玉、上海市副市长沈晓明等央企高管和政府官员在列,这些“官面孔”引起了争议。 

    对此,工程院有工作人员回应,不能因职务身份将官员、高管等拒之门外。言下之意,提名要一视同仁,不能搞“职务歧视”。这话听起来公道,其实却避开了当下公众和科技界对院士增选问题的最疑惑和最痛彻之处。 

    “院士”作为国家名器,不可轻授,标准只能从严。在央企高管和政府官员扎堆候选的“工程管理学部”,“管理”二字,不是行政管理,也不是具体的工程管理、企业管理,按照中国工程院规定的条件,“必须具有较强的工程背景,同时具有坚实的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理论基础、现代工程管理的丰富实践经验并在工程管理领域作出重要贡献”,也就是说,必须是有重大学术建树的专家。如果仅凭有工程背景或管理经验,就将一些官员和高管列入候选,显然降低了院士的神圣标准,难以服众。 

    更重要的,院士产生过程应该公开、公平、公正,其关键在坚守学术标准、确保学术独立。虽然此次增选结果尚未落定,但公众对官员等跻身名单的疑虑和担心并不多余。近年来,“仕而优则学”现象一直备受关注。2009年,有人统计发现中国科学院新增的35名院士中,八成是高校或研究机构的现任官员;中国工程院新增的48名院士中,超过85%是现任官员。 

    正如工程院方面所说,无论是什么身份,需要满足的标准是统一的。从规则上说,“只重表现,不论身份”,是对所有候选者的程序公正。无论是从越来越多的官员跻身院士行列的现实,还是社会资源分配“赢家通吃”问题的存在,院士增选过程如何排除权力干扰独立自主地进行,确实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在“官本位”氛围依然浓厚的社会环境下,参选的高官和高管,相比那些埋头钻研、人微言轻的研究人员,社会影响大,其掌握的资金、项目、人脉等各种资源更是不可同日而语,这些先赋优势会不会转化成竞争优势,影响评选结果?中国工程院发出了警示信,要求候选人不组织、不参与任何形式的“助选”和“拉票”活动,这显然是针对那些有资源、有能量的候选者。 

    “院士”体现国家认同,也凝结社会认同。因而,保证增选工作的公开、公平、公正,离不开社会监督的有力介入。此次工程院公布候选名单开了个头,还需继续坚持和深入。比如,把候选人尤其是有争议的候选人的学术成果详细公布,吸纳广大科技界人士的评判意见,评选过程全程公开等。只有自我规范和社会监督结合起来,才能彻底排除权力等非学术因素的影响,选出无愧于国家殊荣、人民尊崇的院士来。 

(责任编辑:胡可璐)


 中国工程院不是“中国工程队”     中国工程院近日发布了2011年度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同往常一样,官员与企业家背景的候选人引发了争议。据媒体报道,这次工程管理学部的44名候选人中,近半来自央企和政府部门,其中,中石化董事长傅成玉、上海市副市长沈晓明等央企高管和政府高官在列。

    说起来,咱们中国大概算得上院士数量最多的国家之一,但惭愧得很,我们的科研水平并没有显示出院士及研究员队伍发展的同等水平。

    早在2006年,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名誉所长谢礼立院士就曾批评:中国工程院不应成为“高官俱乐部”。2009年,中国科学院与中国工程院发布的新增院士名单显示,超过八成的新增院士系现任官员(包括高校与科研机构官员)。

    官员与企业家是否可以当院士?理论上是可以的。工程院一位工作人员就说了,不能否认现任企业高管、政府官员、大学校长以前从事过科技工作,目前不少企业老总仍在搞科研并掌握着前沿的工程技术,故不能将这些人拒之门外。

    这话听起来似乎没什么问题。不过从新近公布的院士候选人资料来看,你无法知道这些官员与老总究竟做了哪些科研工作,出了什么成果。推敲一下这份名单,你会发现,候选人的专业都是“工程管理”。应当承认,官员与企业家在工程管理方面的确有一些优势。譬如,城建工程、公共卫生工程等工程管理,本来就是分管领导或职能部门官员的本职工作,他们在这方面成为行家,不足为奇。同样,石油化工、煤炭钢铁等企业高管,职业生涯中必然经常与工程建设打交道。如果这些管理经验可以成为享受“科研院士”的条件,那么我想建议那些工作出色、奋战在一线的包工头不妨向工程院递交院士的申请材料试试。

    中国工程院不是中国工程队,作为一个科学技术的研究机构,在遴选院士的时候必须以具体的科研成果为依据。“工程管理学部”作为中国工程院新设的学部,十年来所遭遇的质疑就没有消停过。这个学部被不少人认为是为高官量身定做,该部院士被外界称为“院仕”。2001年工程管理学部第一次增选院士,就有原铁道部部长傅志寰等高官入选……

    用一句俗套的话说,院士是荣誉,更是责任。在下并不否认官员与企业家之中也有科研专家,但这些人毕竟公务繁忙,而科研这种事儿同样也要花费很多心血。官员不做好本职工作,就对不起纳税人;企业老总不履行好职责,则对不起职工与股东。他们真要是热爱科研工作,不妨辞去现职,然后以过硬的科研水平来争取院士荣誉。但从目前来看,许多官员与企业家纯粹把“院士”当作了给身份镀金的头衔,而许多默默无闻的专业科学家,反而被排除在院士的门外。

(责任编辑:胡可璐)


 高官高管们竞选院士“忙”?    中国工程院5月25日公布了2011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这份名单中,出现了多位在职或卸任的央企高管和政府高官。中国工程院的各个学部中,央企高管或政府高官最为集中的是工程管理学部。该学部2011年的有效候选人包括中石化董事长、原中海油董事长傅成玉,中石化副总曹耀峰,原中石油副总胡文瑞,中电投副总张晓鲁等。(新华网5月25日)

    这一现象近年来已经不算新鲜。今年两会期间,有多位院士就此现象进行了批评,揭露了一些院士候选人拉关系、包装成果,甚至造假的事情。相较而言,一些央企高管和高官候选院士,似乎将“跑院士”倒了过来——一方面像是学术向权力的献媚,另一方面难免让人质疑权力对学术的倾轧。

    以中国工程院工程管理学部为例,现有44名院士,包括数位铁道部、原水电部、原能源部、卫生部等部委的前任高官,以及大庆油田、鞍钢的前任高管。不得不说,顶着院士头衔的高官已经不少,“官学”混乱的现状亟待改变。

    作为国家在科学、工程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两院院士既是重大的荣誉,同时也必然挂钩很多物质利益。对于央企高管和高官们来说,院士头衔所带来物质上的利益,或许不是他们所求,但学术荣誉是他们所期望的。院士意味着荣誉和骄傲,却并不必然呼应大量的“官员院士”。

    央企高管也好,官员也好,按照现行的院士评定规则,都是可以参选的。如果规则公平,增选过程没有瑕疵,一些优秀的学术性官员未尝不可做院士。如果说这只是个别现象,也不至于引起公众和一些院士的不满。但是,当院士增选,甚至整个科研学术领域,出现大量“官学”混乱的现象,就不得不检讨,我们的科研学术机制是否存在严重问题。

    比较而言,那些“跑院士”的行为,很多是单位集体行为,这已经让学术的尊严扫地;而官员院士的大量出现,则意味着权力赤裸裸地向科研学术要地位,这是学术的悲哀,更是社会的悲哀。这样的现实如何奢望科学技术进步。当然,不否认有些官员确实在科研学术上造诣匪浅,不应该受到斥责。但唯有让权力归位,科研学术领域建立起良好、值得信任的共同体,院士增选才能保证公开公正公平,官员候选也才不会遭受非议。当然,在一个好的科研学术氛围之下,大部分学术性官员也会主动避嫌,不会去争夺院士的头衔、学术上的领军人。

(责任编辑:胡可璐)


 院士理应“远仕”     5月25日,中国工程院发布了2011年度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其中,中石化董事长傅成玉、上海市副市长沈晓明等央企高管和政府高官在列。工程管理学部44名候选人中,近半来自央企和政府部门。对此,工程院人员称不能因职务身份拒人于门外。(《京华时报》5月26日)

    两院院士,乃国家的最高学术称号,象征着国家对个人学术成就的最大肯定。物以稀为贵,凡事一有最,其价值就会成倍上升,除了终身荣誉外,还衍生出经济和行政方面的价值,如副部级待遇、各级政府的补贴和安家费、科研费等诸多好处。

    面对这块儿金字招牌,各地“院士崇拜”之风甚盛,连评选院士都成了一些省市和大专院校的政绩工程——有无院士、院士多少往往事关大学评估、学术会议级别和财政拨款的多寡,谁敢不当回事儿?其实,看上“院士”头衔的还不止科研单位,许多高官和高管同样觊觎许久,除了为退休以后的待遇计,更有着深层次的政治考量。  

    众所周知,干部高学历化已成为大势所趋,在诸多提拔机会面前,学历高低往往是一个重要参照,很多人正是抱着“起码不能成为木桶短板”的想法片面追求高学历。然而,竞争是激烈的——你是学士,我是硕士;你是硕士,我是博士;你也是博士?好吧,我是院士!到头了,还比吗?一个高官或者高管若能拥有院士头衔,无疑是对其业务能力的最大肯定,更会在遴选考察对象时让自己豁然“跳出来”,起到加分的作用。

    现实就是如此荒诞,终日忙于行政工作的领导甚至还能坚守在科研一线,让那些科学家们情何以堪?当权力和学术可以如此紧密相连,学术的味道必然变质,这在大学日益行政化的现实中已经得到印证。这其中,既有权力之手对学术资源的肆意掠夺,同样也包括学术向权力的主动谄媚。长此以往,当越来越多的学术机构成了官员和企业家的俱乐部,本就日益逼仄的科研环境只能日趋恶劣,滋生更多的腐败。

    领导,当然也可以是权威专家,但要想让公众信服其具有院士的资格,就必须使整个遴选过程足够透明,以便接受整个科学界和普通民众的监督。除了监督个体,类似“中国工程院工程管理学部”这样的具体机构,之所以能够诞生大量的政商界院士,其背后原因也值得深思。毕竟,工程管理学部不是工程领导学部,更不是高级别的MBA和MPA,公众需要一个值得信服的理由。  

    让上帝的归上帝,恺撒的归恺撒。在过去的十年中,体现原始创新能力的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空缺了七次,让我们给科学留一片净土吧。

(责任编辑:李志强)


 院士增选如何祛除“高官高管过多”质疑    中国工程院发布了2011年度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其中,工程管理学部44名候选人中,近半来自央企和政府部门。如中石化董事长傅成玉、上海市副市长沈晓明等。工程院人员表示,企业高管、政府官员以前从事过科学技术工作,不能因职务身份就将这些人拒之门外。(本报今日15版报道)

    “高官高管过多”现象其实一直都普遍存在。“工程管理学部”的院士增选,何以如此青睐高官高管?除了“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政学政企不分的社会大背景之外,不能不说,这也是“工程管理学部”这样一个特殊的学部设置,在一定程度上必然决定了的。顾名思义,“工程管理”原本就不是一个很纯粹的工程科学技术门类——虽然以“工程”为对象,但更主要的其实还是应归属于社会科学范畴的管理学。在这种不甚严格科学的学部分类情况下,以“管理”见长甚至作为本职的政府高官、企业高管大量成为“工程管理学部”院士增选的候选人,显然就是一种必然趋势。

    对于这样一种趋势,中国工程院当初其实并非完全没有料及和担心。据一位老院士回忆,在两次中国工程院院士大会上就是否成立工程管理学部投票,结果均未通过,直到2000年的院士大会上,此提议才以赞成票比反对票多27张的微弱优势通过。“当时很多院士犹豫,管理学院士的标准难以判定,中国的不少企业管理人员同时也是行政官员,这样一来工程管理学部恐怕会成为高官和企业家的俱乐部”。

    一语成谶。从这些年来的院士增选情况来看,当年许多院士对于“工程管理学部恐怕会成为高官和企业家的俱乐部”的担心,无疑在很大程度上已成为了现实。那么,如何才能改变这种“成为高官和企业家的俱乐部”的情况?最根本彻底的办法当然是,将“工程管理学部”这一“标准难以判定”、属性含混的学部,从工程院学部建制中彻底取消。

    如果暂时无法做到这一点,退而求其次的办法只能是,为“工程管理学部”的院士增选,设置相比其他学部更为严格的当选准入门槛。比如,更为严格的学术门槛——其“工程管理”的学术成果,必须确实具有重大的学术创新价值和社会公认的学术成就;更为严格的道德门槛——如果候选人具有高官高管身份,那么除了学术本身之外,其治下的政府部门和企业同时也应具备良好的社会道德评价。此外,对于具有高官高管身份的院士候选人,在院士遴选程序上,也不妨设置更为严格的门槛。如其获得提名以及当选的条件应较其他普通学者更为严格,其个人信息的披露应更为详细更为公开。

    在时下中国,院士早已不再仅是一个单纯最高学术称号,事实上更是一种极为稀缺的优势社会资源——获得院士头衔,不仅意味着掌握更大的学术话语权、支配权,而且其他各种极为繁多优厚社会荣誉待遇也会纷至沓来。这种现实环境下,作为原本就占有大量社会资源的高官高管,再当选院士,显然必须慎之又慎、尽量严格把关。

(责任编辑:李志强)


 

CE编后语

 

    让上帝的归上帝,恺撒的归恺撒。在过去的十年中,体现原始创新能力的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空缺了七次,让我们给科学留一片净土吧。

(责任编辑:胡可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