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子天王图解析:走出去战略解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4:57:05

走出去战略解读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1月23日 13:57  新浪财经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地结合起来,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预示我国“走出去”“引进来”的双向开放向纵深发展。

  一、“走出去”国家战略的确定

  “走出去”是作为一项国家战略提出和推动的。邓小平曾经指出:实行对外开放是一个战略问题。开放政策不会改变,“开放政策只会更加开放”。1982年12月,对外开放政策写入我国新宪法,最终以法律形式确定了对外开放是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国策。在实施中国现代化战略的进程中,我国政府对企业对外投资的政策经历了一个不断探索和调整的过程。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我国政府曾有过“出口导向”与“进口替代”两种发展模式的探讨。一些大型企业的木材、纸浆项目和铁矿砂、能源类项目都是“进口替代”政策的产物,即通过海外投资获取初级产品或原材料,支持国内加工业,以减少国内对下游产品的进口。八十年代中期,政府提出“两头在外,国际大循环”的模式,试图把“出口导向”与“进口替代”结为一体。但由于受到资金、管理、专业人才的制约,无论是原材料还是市场,中国企业都未能真正进入。九十年代初期,我国基本上形成了强大的钢铁生产能力。我国的主要钢厂先后到海外投资铁矿砂,这是企业为获取稳定原料供应,纵向一体化模式的选择。九十年代中期,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国际跨国公司在中国珠三角和长三角发展外包加工业,我国因此被称为“世界工厂”。但原材料、市场、加工都不是由中国企业控制的,在这个国际大循环中不是中国企业“走出去”而是跨国公司主导的供应链配置进入中国。九十年代末,中国经济出现了通缩,为了解决重复建设造成的生产能力过剩和产品滞销,政府鼓励加工企业到海外建厂。

  二十一世纪初期,“十五”计划开始,我国启动了“走出去”战略,鼓励和支持有比较优势的企业对外投资,带动商品和劳务出口,打造有实力的跨国企业和著名品牌。这一战略的提出和实施使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在短短的几年中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在历经政策导向不断向好的发展过程,中国“走出去”企业已经走上快速发展之路,已成为我国对外开放新阶段的重大战略举措。

  二、加大“走出去”发展战略的必要性

  (一)“走出去”具有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地位

  “走出去”是实施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路径选择,是中国政府对外投资政策调整;这一选择是中国经济融入国际市场的必由之路;调整“走出去”发展战略步伐是内外环境变化的产物。

  同时,“走出去”也是中国对资源的需求和国家能源供应安全的目标。中国、印度等国家的崛起,增加了全球对原材料和能源的需求,打破了原有的能源分配格局也打破了原有的供求平衡。由于资源和能源供应涉及全球和发达国家的经济的安全和稳定,在市场调整过程中,必然要关注原材料、能源供应国或地区的政治经济稳定,防止非市场因素产生的供应中断和价格波动;通过外交努力和经济合作(包括双边自由贸易协定)与主要供应国建立和保持稳定、长期的政治和经贸关系。

  (二)“走出去”对资源供应及价格的作用

  目前我国大量进口的初级产品大多是商品期货或是市场交易流动性较高的商品,其供求变化主要反映在价格上。大多数进口国对这类商品都主要采用贸易方式而非直接购买资产的方式。从我国的实际出发,能源、原材料的需求也以贸易方式为主。由于这类出口产品具有较强的市场交易流动性,同时产量、运输成本和时间的约束,对于横向扩展类型的企业,将海外资产就地生产的产品直接在海外销售,远比运回国内合算。对于纵向一体化的企业,购买上游企业,以确保原材料供应,并通过内部转移价格使最终产品的价格具有竞争力。企业通过上游资产的并购,获取稳定的原料供应,可以减少频繁的谈判、签约产生的交易费用。

  (三)“走出去”对平衡国际收支作用

  我国目前“引进来”或资本流入是主流,“走出去”或资本流出是支流,必然产生资本账户下的顺差。国际跨国公司在中国外包加工业、进口原料和出口产品的价差则是产生经常账户(进出口贸易)下盈余的结构性因素。资本账户和经常账户的双盈余导致了外汇储备节节攀升。中国企业“走出去”对改善这一问题会有较大作用,可以改变造成双顺差的结构性因素。

  (四)“走出去”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

  随着关税的降低和国内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大量外资伴随更多资金和更高的技术进入中国,国内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对国内的一些行业产生冲击,如石化、钢铁、汽车、石油、医药、金融等行业面临更激烈的竞争。具有一定竞争能力的企业“走出去”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抢占国际市场。尽管我们很多方面难与国际先进行业相提并论,但巨大的国际市场,需求结构的差异,通过将技术成熟、品质稳定的产品推向国际市场,建立营销网络、设立研发中心、学习先进管理经验,提高竞争力,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

  三、“走出去”企业的定位模式

  发展中国家对外投资是极具挑战性的 ,这是一个不断摸索和学习的过程。在确定和对外投资决策时,一定要进行认真论证。首先进行必要性论证,面对企业发展的瓶颈,是否除了海外投资就没有其他出路?如果能够继续在国内市场得到相应的市场份额,就要清醒地分析。不能单纯为了赶潮流而“走出去”。其次,进行合理性论证,分析企业进行海外投资是否具备比较优势?能否获得协同效益?第三,进行目的性论证,获取原料产品、扩展市场、改善资源配置效益、获取先进技术和品牌这些不同的投资动因,对于一个企业是难以兼得,应明确主要目的。第四,进行商业性论证,企业是商业性组织,决策的主要出发点是商业利益,要充分考虑盈利的机会和风险。第五,进行阶段性论证,企业“走出去”的成效,主要不是表现在对外投资的项目数量和规模,而是从初级形态提升到高级形态,即从产品和市场导向提升为资源配置效率导向。这一提升也标志着真正意义上的中国跨国公司的诞生。

  “走出去”企业的发展战略还要从分析自身路径与模式、机遇与风险等问题。对外直接投资是跨国企业扩展市场的主要方式,即通过建立工厂和销售网络开拓当地市场。随着全球一体化的深入,各种双边、区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从市场导向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导向,即在全球范围内根据要素比较优势,通过收购和外包重新配置供应链和价值链,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和效益。近年我国在石油和矿产、制造业(基本以家电为主)、信息产业的企业,产生了比较有规模的有影响的对外投资。这种行业分布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投资的类型和动因。

  (一)以产品为主定位的模式

  对自然资源领域投资的动因是获取能源(石油)和原材料(矿产品)。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产生了对能源、原材料的巨大进口需求。对下游加工企业,通过对上游的投资可以实现纵向一体化经营(控股型)或获取稳定的原材料供应(参股型),同时也可避免上游产品短期价格波动对下游产品成本的影响。对于上游企业,则更主要地表现为横向规模扩张和市场份额的提高。

  纵向一体化经营一般将投资所获产品作为原料运回国内加工,如煤-钢厂铁厂,铁矿石-钢厂,铝矾土氧化铝-炼铝厂,铜矿石-铜厂,原油-炼油厂。故投资时必须考虑产能、陆地运输和港口设施等成本。投资模式多为合营模式,即项目本身是一个成本中心,股东分别投入项目固定资产和营运资金,并获取各自比例的产品。融资模式多以长期产品购买协议和各自股东在项目中所拥有的资产与银行的项目贷款、融资租赁等形式。

  横向规模扩张不涉及向下游供应原料问题,一般不将产品运回国内而是在国际市场上销售。

  (二)以市场为主的定位模式

  制造业的对外投资主要动因是为了扩展市场。以家电和厨房用具为例,根据麦肯锡测算,我国的洗衣机、电冰箱和微波炉产能过剩率为30%~40%,而电视机产能过剩率高达90%。由于国内市场的产能过剩和过度竞争导致企业利润下降。通过海外投资可以避免贸易壁垒和贸易保护,更直接便利地进入当地市场,使其产能根据全球不同市场的需求得以更合理地分布。

  这种对外投资成功的关键,一是在新的市场环境中的要素成本是否具有竞争力;二是规模和盈利能力能否支持广告、销售和售后服务网络以及海外较高的人力资源成本。从更高形态上说,产品在全球应具有品牌效应,产能的布局更注重资源的有效配置,而不是当地市场的进入,投资主要集中在核心技术和高附加值环节,其他环节尽可能外包。

  (三)以品牌为定位模式

  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各跨国公司不仅需要雄厚的资金实力还需要相当的品牌优势。我国企业对外投资的其他动因是获取先进的技术、品牌、销售网络和管理经验。2006年美国《商业周刊》全球最具有价值100品牌排行榜之首是可口可乐公司,其品牌价值达到了675亿美元。巨大的品牌价值可以获得消费者高度的认同度。许多拥有国际知名品牌的跨国企业往往通过提供商标特许使用权的方式,将部分产品的生产交其他厂家,采用所谓“贴牌”的生产方式。

  四、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前景广阔

  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实施“走出去”战略后,特别是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以来,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步伐明显加快,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全面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进程,推动了对外开放的持续健康发展。

  第一、实施“走出去”战略成果显著

  据统计,截至2002年底,我国累计对外直接投资(非金融类)净额299.2亿美元,境外企业资产总额1171亿美元。其中,2002年对外直接投资净额27亿美元,约占当年世界跨国直接投资总流量的0.4%。截至2002年底,我国对外承包工程累计完成营业额827亿美元,合同额1148亿美元;对外劳务合作累计完成营业额238亿美元,合同额295亿美元,累计派出劳务人员273.5万人次。

  2003年,经商务部批准和备案,全年共新投资设立境外非金融类中资企业510家,中方协议投资额20.87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45.7%和112.3%。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138.4亿美元,新签合同额176.7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3.6%和17.4%。对外劳务合作完成营业额33.1亿美元,新签合同额30.9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7.7%和12.2%,年末在外各类劳务人员总数达52.5万人,同比增加3.5万人。

  (一)、对外直接投资地区和行业分布日趋广泛。

  截至2002年底,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地区分布为:亚洲250亿美元,占总量83.7%;拉丁美洲35.3亿美元,占11.8%;北美洲、非洲、大洋洲、欧洲共占4.5%。主要行业分布是: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183亿美元,占总量61%;采矿业42.5亿美元,占14%;批发和零售业23亿美元,占7.7%;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11亿美元,占3.8%;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制造业各占3%;农林牧渔业占2.2%,其他行业占5.3%。

  (二)、境外资源开发取得积极进展。

  截至2002年底,我国在境外参与油气项目33个,中方实际投资38.7亿美元,累计获得份额油1.35亿桶,天然气28亿立方米,实现销售收入41亿美元。参与境外矿产项目38个,中方实际投资3.8亿美元。参与境外林业项目35个,中方投资5.3亿美元,在俄罗斯采伐木材140.2万立方米,运回88.5万立方米。设立境外远洋渔业项目71个,中方投资1.08亿美元,年末在外船只2159艘,2002年产量83万吨,运回渔获50.2万吨。对外农业合作已开始起步。

  (三)、境外加工贸易业务发展较快。

  截至2003年底,经商务部批准或备案投资设立的境外加工贸易企业489家,中方协议投资额13.07亿美元,主要涉及纺织、家电、机电、化工、制药等行业。华源墨西哥棉纺项目等中方投资超过1000万美元的大型境外加工贸易项目逐年增加,一批大型项目纷纷建成投产,经济效益初步显现。华源、万向、远大空调、新希望(18.40,0.20,1.10%)等国内企业已逐步在国外站稳了脚跟。

  (四)、经营主体队伍迅速壮大,大型企业作用明显。

  目前,我国从事跨国投资与经营的各类企业已发展到3万多家,其中具有对外承包工程和对外劳务合作经营资格的企业近1600家。海尔、TCL、春兰等一批有实力的工业企业已初步建立全球生产和销售网络,具备了跨国公司雏形。中石油(10.98,0.01,0.09%)、中石化、中海油、中国有色建设、中水产、黑龙江森工集团等大型资源类企业已成为我国开展跨国经营的主力。中建、港湾等大型承包工程企业的优势作用进一步增强,形成了一批在国际承包工程市场上具有较强竞争能力的企业,去年有43家中国企业进入美国《工程新闻记录》杂志评选的世界最大225家国际承包商行列,其国际市场营业额占当年我国对外承包工程总额的63.7%。

  (五)、经营方式日趋多样,经营层次逐步提高。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已由最初的货币投资、实物投资向跨国并购等方式扩展,并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采取入股及股权置换等方式对外投资。2003年,我国企业以跨国并购方式对外投资8.34亿美元,占当年中方协议投资额的40%。我国企业到境外收购销售网络、许可证、技术专利、建立研发中心和工业园区的做法也日益增多。EPC总承包已成为我国对外承包工程的主要方式,改变了初期以分包和土建为主的局面,并逐步向BOT方式等更高层次发展,如伊朗德黑兰地铁、中兴巴基斯坦程控交换机、华为赞比亚程控交换和微波通讯等项目,柬埔寨基里隆水电站二期以BOT方式建成并已进入试运营阶段,尼泊尔上莫迪水电站BOT项目前期工作进展顺利,印尼巨港电站BOOT项目已正式启动。

  (六)、对外劳务合作克服多种困难继续增长。

  近年来,对外劳务合作受突发情况、战争及国际市场变化等不利因素的影响较大,如“非典”疫情、美伊战争、主要劳务市场经济不景气等。部分传统市场趋于饱和,一些国家暂停引进外籍劳务,部分国家加大打击非法外劳力度,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劳务人员工资水平不断下降。对此,商务部积极采取措施,完善管理体制,拓展外派劳务的渠道和空间,克服了上述因素造成的负面影响,保持了业务的增长势头。

  在对外经济合作事业不断发展的同时也还要看到,我国企业“走出去”规模仍比较小,还不能完全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促进、支持和保障体系尚不完善,相关法制建设滞后,便利化程度不高;中介组织不健全,行业自律和协调功能薄弱;对外投资主体法人治理结构尚不健全,跨国经营人才不足,境外无序竞争现象时有发生。只有在不断前进中克服困难,解决上述问题,我们的事业才能取得更快的发展。

  第二、实施“走出去”战略具有广阔前景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本世纪头二十年对我国来说,是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主动应对世界形势变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国民经济总量到2020年翻两番乃至更长远的发展目标,我们必须充分利用重要而宝贵的机遇,充分利用总体上对我国有利的国际形势,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经济全球化和国际产业转移,努力在国际竞争和合作中掌握主动,为国民经济开辟新的发展空间。

  (一)、“走出去”各项业务在国际市场上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首先,在对外投资方面时机有利。虽然受近几年世界经济增长放缓的影响,全球对外直接投资总量下降幅度较大,但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跨国投资活动仍然十分活跃。由于世界经济不景气,跨国公司为保持竞争优势,不断增加对外投资,造成全球经济结构调整加剧,国际产业转移加快,许多企业在进行内部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为我国企业进入某些产业领域提供了商机。本世纪头二十年,是我国企业发挥相对优势,以较低成本拓展国际市场空间的有利时机。同时,我国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声誉和地位日益提高,为我国企业开展对外投资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和良好的外部发展条件。几乎所有来访的外国政府代表团(包括发达国家)均向我提出推动中国企业去投资的要求,其中不乏有前景的大项目。

  其次,发展对外承包工程空间较大。据美国《工程新闻记录》预计,2003年世界150个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工程投资规模为4.3万亿美元,按全球工程市场的开放度(国际公开招标项目与工程投资总规模之比)为30%计算,其中面向国际的承包市场实际规模将达到1.2万亿美元。而我国对外承包工程2003年完成营业额为138.4亿美元,仅占国际市场份额的1.15%,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再者,劳务出口方面仍有潜力。据国际劳工组织统计,目前全世界共有外劳约3500万人,主要从不发达国家和地区流向发达国家和地区流动。2002年底,我国在外劳务人员40.5万人,仅占全球市场份额的1.2%。我国人力资源丰富,既有大量的普通劳务,也不乏国际市场需求量较大的高级劳务。虽然我国受到语言、适应能力等条件的限制,不可能在短期内象菲律宾、埃及等劳务出口大国那样达到在外人数上百万,但逐步增加的趋势仍可望实现。

  (二)、我国的一些企业具有“走出去”开展跨国经营的能力和需要。

  我国企业经过二十多年的磨炼,初步积累了开展跨国生产与经营的经验。相当一部分企业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拥有懂经营、会管理、熟悉国际惯例的人才,有的发展成为拥有著名晶牌和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核心竞争能力强的大公司或企业集团。为在更大的空间内加快发展,我国企业“走出去”的愿望日益强烈。一些具有较强实力的国内企业集团如海尔、TCL、浙江万向等,已开始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开展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的跨国生产和经营,逐步向跨国公司的方向发展。

  (三)、举国上下高度重视实施“走出去”战略。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实施“走出去”战略,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支持鼓励政策和便利化措施,有效地促进了“走出去”各项业务的发展。同时,全国各地都在积极推动实施“走出去”战略,不少地方结合当地实际,出台了促进本地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政策措施,并取得了一定成果。

  综上所述,我国已基本具备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条件和基础。无论从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还是从国际市场的潜在需求来看,“走出去”各项业务发展空间和潜力很大,前景广阔。

  第三、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的主要措施

  在新世纪(16.50,-0.33,-1.96%)新形势下,我们要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根据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总体要求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我国的综合比较优势,抓住机遇,应对挑战,从长远战略的高度重视和推进“走出去”各项业务的发展。

  (一)、加快“走出去”法制建设。进一步完善涉外经济法律法规,为企业开展对外投资合作创造稳定透明的法制环境。

  推动尽快出台《对外投资管理条例》、《对外承包工程管理条例》和《对外劳务合作管理条例》,并据此建立配套的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

  (二)、深化管理体制改革,方便企业“走出去”。

  坚持以企业为主体,按照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及国家依法行政的要求,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加强部门合作,加快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推进对外投资合作便利化。按照管理与服务相结合的原则,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提高对外投资合作管理与服务的信息化水平。加大对外投资合作促进工作的力度,帮助企业排忧解难,创造有利于企业“走出去”的体制环境和政策环境。

  (三)、充实和完善“走出去”的支持体系。

  在引导企业用好现有促进政策的同时,抓紧制订财政、金融、保险、税收、外汇、外经贸、海关、检验检疫等各种新的促进政策措施,支持企业“走出去”。充分发挥商业贷款、优惠贷款、无息贷款和对外援助的作用,鼓励企业带资承包,在境外承揽大项目,促进扩大出口。

  (四)、完善“走出去”的监管体系。

  加强监管,对企业“走出去”实行动态管理,监测、分析“走出去”业务的宏观运行情况。规范企业境外经营秩序,指导建立境外中资企业商(协)会,通过有关行业组织和中介机构加强对企业境外经营的协调,避免盲目性和恶性竞争,增强企业“走出去”的效益。

  (五)、加强对外工作,为“走出去”创造更好的国际环境。

  积极参与国际多边投资框架谈判和区域经济合作,加快商签自由贸易协定,加强双边经贸磋商,减少和排除境外贸易投资壁垒。抓紧与有关国家签订投资保护、避免双重征税、司法协助、领事保护、经济合作、贸易投资、社会保险、检验检疫等政府间双边协定。深入研究和利用北美自由贸易区、美洲自由贸易区、欧盟等不同区域经济组织的发展特点,引导我国企业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实现新发展。

  (六)、完善信息和政策服务,引导企业选准市场和项目。

  建立信息网络管理和服务系统,为企业提供境外经营环境、政策环境、项目合作机会、合作伙伴资质等信息。配合高层互访,组织各种形式的国内外企业投资贸易洽谈活动,帮助企业承揽业务。充分发挥驻外经商机构、各行业商会和各类中介组织的作用,为企业提供信息、法律、财务、知识产权和认证等方面的服务。加强政策培训和人才队伍建设,帮助企业培养开展“走出去”业务需要的经营管理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