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海王强者之路4人推荐:解读韬光养晦政策:仍是中国对外战略自觉选择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3:33:18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07日16:46 世界新闻报
“韬光养晦”将伴随中国崛起的全过程,以后仍将是中国对外战略的自觉选择
陈向阳
近来,海内外围绕中国外交战略的争论不断升温。尤其是有关“韬光养晦”的议论更不绝于耳,其中不乏“韬光养晦 ”已经过时、中国外交战略应改弦更张的论调。
',1)">
对此,中国外交学院院长吴建民在深圳发表《中国需要和谐世界需要和谐》演讲时称,中国韬光养晦的外交政策不可能在短期内改变,温家宝总理曾表示,这一外交政策100年都不会改变。
“要冷静、冷静、再冷静”
在美国国防部的《2005年中国军事力量年度报告》中,赫然收录着有关中国“韬光养晦”的外交政策的完整表述:“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最高领导人邓小平在对中国外交及安全政策部门负责人讲话时,总结了著名的‘24字’战略: ‘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韬光养晦,善于守拙,绝不当头。’后来,又增加了‘有所作为’4个字。”
报告中所提到的内容,便是十几年前“韬光养晦”外交政策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大致情形。1989年中国发生 “六·四”风波之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粗暴干涉中国内政,对中国实施了一系列的制裁措施。而从1989年下半年开始,一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东欧巨变、苏联解体之后,美苏两极冷战格局不复存在,美国成为惟一的超级大国,世界战略力量对比出现严重失衡。
面对国际格局的急剧变化与中国承受的巨大压力,1989年9月,邓小平向几位中共中央负责同志指出:“总之,对于国际局势,概括起来就是三句话:第一句话,冷静观察;第二句话,稳住阵脚;第三句话,沉着应付。不要急,也急不得。要冷静、冷静、再冷静,埋头实干,做好一件事,我们自己的事。”
1990年12月,邓小平又对几位中共中央负责同志谈到:“第三世界有一些国家希望中国当头。但是我们千万不要当头,这是一个根本国策。这个头我们当不起,自己力量也不够。当了绝无好处,许多主动都失掉了。中国永远都站在第三世界一边,中国永远不称霸,中国也永远不当头。但在国际问题上无所作为不可能,还是要有所作为。作什么?我看要积极推动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我们谁也不怕,但谁也不得罪,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办事,在原则立场上把握住。”
邓小平在冷战结束之际的这些重要谈话,后来被进一步概括为中国在应对国际风云变幻时采取的20字战略方针,即 “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简称“韬光养晦、有所作为”。
“韬光养晦”应对挑战
主张中国告别韬光养晦的人,其根据无非是:中国国际地位和影响不断上升。但事实上,中国崛起还面临艰巨的任务与复杂的环境。无论外部世界怎么鼓吹中国的国际地位与影响,中国应该掂量清楚自己的分量。
首先,中国崛起目标与任务的艰巨性决定了务必始终坚持“韬光养晦”。中国崛起包括政治、统一、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各方面的任务,最终要崛起为多极国际格局中的独立一极,维护世界与地区的稳定、和平。要完成这些任务都极为不易的。再加之行百里者半九十,在中国崛起与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充满了形形色色的陷阱、圈套与误区,弯路与挫折难以完全避免,一着不慎、满盘皆输,故自始至终务必小心谨慎,切忌过分张扬与骄傲自满。
其次,中国崛起所面临的复杂安全环境需要我们“韬光养晦”。具体而言,中国崛起正面临以下四大挑战:第一,美国极力渲染“中国军事威胁论”,安全战略重点“关注”中国,在中国周边战略要地加紧投棋布子;日本则对中国崛起寝食难安,极力干扰阻挠。日本还积极配合美军事战略调整,美日军事同盟更趋紧密。第二,台湾民进党当局的“台独”意识形态偏执与国际因素的干扰破坏,导致台海形势依然严峻。第三,中国能源与资源安全形势严峻,外经贸摩擦呈扩大化趋势。第四,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与社会加速转型相重叠,国内新旧矛盾有可能进一步激化,维护稳定形势严峻。
简言之,中国之所以需要始终坚持“韬光养晦”,是因为有其客观必要性,即中国崛起与民族复兴任务极为艰巨,内外挑战交织,不“韬光养晦”不行。
中国没有假想敌人
坚持“韬光养晦”不能离开“有所作为”,“韬光养晦”本身就包含了“有所作为”。例如,中国牵头的朝核问题“ 六方会谈”,在中亚积极参与“上海合作组织”,在联合国改革问题上主持公道、维护团结与反对“四国集团”的狭隘做法等。
“韬光养晦”不是“卧薪尝胆”,其核心不是图谋霸权,也没有假想敌人,当前更突出体现为有效维护与力争延长有利于中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中国不仅要和平地崛起,而且在崛起成功后仍将走和平发展道路。对外崇尚王道、反对霸道,中国将来强大了也绝不称霸。如果说中国在崛起过程中坚持“韬光养晦”是客观形势使然,是在内外压力下的被动选择,那么中国在崛起成功之后继续坚持“韬光养晦”,则完全是主观上的自觉。这不仅是中国领导人的一贯主张,也是“韬光养晦”战略与中国传统王道战略文化的应有之意。
中国自古以来的睦邻外交所特有的持久性、长期性、一贯性与自觉性,已充分证明中国作为一个优势明显的大国与强国,对其邻国居大而不欺小、强盛而不凌弱。中国这种自我克制的精神风范不仅在国际关系史上难能可贵,而且还预示着中国在实现崛起与复兴后仍将“韬光养晦”、中道和平。
绝不是消极无为
“韬光养晦”到底是战术、策略,还是战略方针?是权宜之计还是长远的战略谋划?笔者认为,它是中国长远的对外战略指导思想,不仅将伴随中国崛起的全过程,而且在中国崛起成功之后仍将是中国对外战略的自觉选择。
准确把握“韬光养晦”战略方针,应强调:第一,避免孤立地谈“韬光养晦”,而应与“有所作为”紧密结合。“韬光养晦”与“有所作为”是一个整体,不能将二者割裂,不能偏废,而应兼顾,更不能将二者对立起来。“有所作为”就是对 “韬光养晦”的有力补充,即中国在“韬光养晦”的同时还应有所建树。“有所作为”可被视作“韬光养晦”的最终目的,而 “作为”的内容,主要是实现中国的统一与崛起。
第二,“韬光养晦”不仅是手段,也是一种相对独立、相对完整、自成体系的对外战略思想。“韬光养晦”要随着形势、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发展,其本身就包含了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主动性,绝不是消极无为的被动反应。
第三,“韬光养晦”绝不意味着对外搞阴谋诡计、勾心斗角、拉帮结派,相反却是自我约束、自律自制、光明磊落、襟怀坦白。美国2002年的《中国军力报告》硬把中国的“韬光养晦”战略说成是“在国际上进行战略欺骗”,这是蓄意歪曲。中国对外既要坚持“韬光养晦”、含而不露、适可而止、留有余地、注意分寸,又要“有所作为”、当仁不让、主持公道、追求正义、捍卫权益。
(作者为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
知识链接
“韬光养晦”一词的来历
“韬光养晦”一词出自《旧唐书宜宗记》,原文是“历太和会昌朝,愈事韬晦,群居游处,未尝有言。”意思是指隐藏才能,不使之外露。
历史上最有名的有关“韬光养晦”的典故,则出自《三国演义》。其中第二十一回“曹操煮酒论英雄,关公骗城斩车胄”载:“玄德也防曹操谋害,就下处后园种菜,亲自浇灌,以为韬晦之计。关、张两人曰:“兄不留心天下大事,而学小人之事,何也?”玄德曰:“此非二弟所知也”。两人乃不复言。”一日,曹操摆下酒筵来试探刘备的野心,问刘备天下有哪些英雄,刘备列举了当时叱咤风云的一些人名,就是不提自己。《三国演义》载:“操以手指玄德,后自指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玄德闻言,吃了一惊,手中所执匙箸,不觉落于地下。时正值天雨将至,雷声大作。玄德乃从容俯首拾箸曰:“一震之威,乃至于此。”操笑曰:“丈夫亦畏雷乎?”玄德曰:“圣人 迅雷风烈必变,安得不畏?”将闻言失箸缘故,轻轻掩饰过了。操遂不疑玄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