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役军人免费培训:气候异常推高谷物 国家调控成关键因素(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3 11:01:40

气候异常推高谷物 国家调控成关键因素(2)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30日 08:49  瑞达期货
点击查看最新行情

  此外,国家在华北和销区竞价交易投放的跨省移库玉米成交价格也持续攀升中。7月27日计划销售跨省移库玉米57.96万吨,实际成交13.76万吨,成交率23.74%,成交均价1894元/吨。

图为国家临储玉米竞价成交量价格走势图。(图片来源:国家粮油信息中心)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由于目前国储玉米拍卖依然仅限东北饲料养殖企业,深加工与南方饲料企业依然需要依赖于市场贸易粮源。在CBOT玉米低成本的引导下,进口玉米开始进入国内玉米市场。据中国海关总署公布的6月份进口数据显示,6月份中国进口玉米6.45万吨,而5月份进口量仅为4882.31吨。

图为中国玉米进口量走势图。(图片来源:瑞达期货)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据了解,本月21日,今年第一艘装载着6.1万吨美国玉米的中粮集团进口玉米大船抵达深圳蛇口码头,这是中粮集团十四年来首次大规模进口的美国转基因玉米。据市场消息,今年7到9月期间还将有超过30万吨美国玉米陆续从深圳蛇口港入境。市场资深人士及一些国外机构预计,中国正处于玉米供求的拐点,近年的年进口量或增至200万-300万吨,且进口量有望呈逐年递增的态势。

  中国国家粮油信息中心日前表示,本月美国交付的转基因玉米质量令中国有所质疑。市场消息显示,虽然这批美国玉米容重普遍可达到国标二等以上水平,且水分低于标准,但焦糊粒和霉变率超标严重,可能超过10%。目前国家检验检疫部门已对该船玉米进行抽样检查,这些玉米将销往广东地区作为饲料用途。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当前中粮集团进口的玉米似乎难以符合中高档饲料的质量标准,因此对广东港内优质国产玉米的价格冲击效应十分有限,同时也会使一些买家对后期中粮所采购的进口玉米质量持观望态度。

  2、养殖效益回暖,玉米需求增加

  今年上半年,国内畜禽养殖效益持续欠佳,玉米价格的屡创新高使得下游饲料养殖业面临的成本负担日益加剧。不过,5月底至6月初,由于国内中大猪存栏量的不足,加上国家冻肉收储计划的持续展开,猪价在局部出现反弹。而6月底开始,国内生猪价格涨幅更加明显。

  据中国猪业网对全国337个地级城市生猪收购价监测显示,截至7月23日,全国各地当周生猪收购平均价12.31元/公斤,7月以来,生猪收购平均价涨幅已经接近19%。截至7月26日,我国猪粮比价已经回升至6.4的水平,这就意味着国内生猪养殖已全面盈利。

图为生猪与玉米比价走势图。(图片来源:国家粮油信息中心)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与此同时,国内肉禽、蛋禽价格也持续走高,并进入了盈利周期。受此推动,7月份以来,国内饲料销量环比上升10%-15%,尤其是随着养殖户补栏量的增加,乳猪料与幼禽料的需求增长相对明显,进一步奠定了后期饲料玉米的需求基础。由于在我国,饲料养殖需求是玉米最主要的消费途径,因此近来养殖业的快速恢复对提振玉米市场的信心起到了关键作用。

  3、天气因素忧虑存在

  今年我国的极端天气频繁出现,而玉米的产量又难以摆脱靠天吃饭的窘境,因此随着眼下北方产区玉米生长关键阶段的来临,天气炒作无疑会成为推动近期玉米期现货价格上涨的一个重要手段。

  7月19日-21日,辽宁全省大部地区出现了集中强降雨过程,降雨时间长,强度大,范围广,是1994年以来强度最大的一次。强降雨主要造成铁岭、沈阳、鞍山、盘锦等辽河沿岸两侧发生严重内涝灾害,造成农田大面积过水,水冲沙压导致部分农作物倾斜或倒伏,低洼地块积水内涝严重,局部地区耕地被冲毁,从而对当地玉米的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而作为玉米主产省的吉林,近期也连连遭受强降雨的袭击。目前吉林省玉米抽雄完毕,陆续开始进入授粉阶段,近期持续性的降雨,使得局部低洼地块玉米已经有减产情况出现。如果降雨持续,这部分地区将面临洪涝威胁。而低温阴雨天气对即将开展的扬花-授粉也将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

  与此同时,由于南方诸省连降大雨,受此影响部分铁路班次出现了取消或者延误的情况,部分进出灾区地段的物资运输受到明显影响,市场玉米到货量也必然随之减少,对当地价格也将形成一定的支撑。因此,后市国内南北各地天气情况值得我们密切关注。

  整体来看,虽然目前进口玉米从价格上对国产玉米具有绝对的优势,但由于今年进口的首船美国玉米质量已被市场人士提出质疑,虽然8月上旬将到港20万吨进口玉米,但优质玉米的紧张程度依然不能得到缓解。而在当前下游畜禽养殖需求回暖的环境下,饲料养殖企业对玉米的采购积极性有所提高,市场价格反弹的范围在继续扩大。在后期优质玉米供应依然紧张以及饲料养殖业持续恢复的背景下,随着国储拍卖玉米价格的不断回升以及市场对天气的炒作,预计八月份大连玉米期货价格将延续反弹。不过,在行情反弹的过程中饲料成本的提高对国内畜禽养殖业造成的压力以及国家政策调控的动态也值得我们重点关注。

  (二)、国家调控继续,强麦价格趋于高位震荡

  今年新麦上市以来,由于农民对粮价的预期抬高了收购价格的底部,以及今年社会收购主体较去年增加,产区新麦购销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开秤价格同比大幅高开,多数产区较去年同期每吨高出140-260元不等。而新麦价格的高开高走,致使当前产区价格大幅超过政府规定的托市价水平,从而造成了主产省河南、山东省托市麦全面停收,河北省托市麦预案至今无法启动,其他主产区大部托市麦收购也明显减缓,粮库轮换新麦收购多数暂停。

  为了防止价格过度上涨,国家也加大了调控力度,不但保持每周450万吨的投放量。7月23日,还举行大型专场托市麦竞价交易会,增加投放托市麦500万吨。这使得当周托市麦投放总量达到950万吨,共成交87.9万吨,成交率9.3%。而去年同期托市麦投放量仅150万吨,但成交率17.3%。这也表明了政府对当前国内小麦市场进行宏观调控的态度。

  由于当前产区新麦已经涨至阶段性高位,而面粉价格涨幅有限,这使面粉加工企业经营艰难,收购谨慎,收购量较前期明显萎缩;而贸易商担心近期振荡风险,积极出货以降低库存,落袋为安。

  但是,今年我国冬小麦因受前期低温冻害影响,大部产区产量不同程度下降,根据业内分析机构预计,今年产量约为9800-9900万吨,较实际减产的去年产量同比减少3%左右,比大幅增产的2008年产量减少12%左右。在减产预期下,产区麦农对新麦期望值明显提高,农民惜售心理依旧,部分地区农民期望今年新麦价格能达到2160-2200元/吨,对当前价格下跌并不认可,这就使得目前新麦上市量依然偏少。但是在目前这种涨势之下,国家调控依然在继续,国家发改委日前发布通知,敦促地方政府制止农产品(17.05,0.16,0.95%)囤积和价格投机行为。照此看来,后市郑麦价格或趋向于高位震荡;而如果后期国家没有加大调控力度,那么国内小麦价格易涨难跌。

  (三)、早籼稻价格趋涨,仍需关注国家调控

  受低温、强降雨等因素的影响,今年南方地区早稻收获时间普遍较往年推迟了7-15天,各地早稻收购开秤时间也相应延迟。目前国内早稻主产区已经陆续开始收割。据农业部农情调度,截至7月26日,全国早稻已收获6074万亩,占应收面积的68%。其中,海南、云南收获结束,广东收获过九成,湖南、江西收获过七成,湖北、福建收获过六成,广西收获过四成,安徽收获过三成。

  由于早稻生长期间遭受了较长时间的极端异常天气,对早稻的单产及品质均造成了较大的影响,今年早稻减产基本已成定局。早籼稻不仅产量下降,同时受天气影响,稻谷不饱满粒增加,出糙率也较去年下降,在这种情况下,符合收储企业收购要求的粮源可能更显紧张。

  按照惯例,南方地区早稻储备轮换一般在三年左右。2004年为保障粮食安全各地加大了早稻储备数量,2007年早稻轮换的数量较大,照此推算,今年各地的早稻轮换任务也将较重,又恰逢早稻减产,为完成补库任务,各地可能会出现抢粮潮,进而抬高粮价。

  而今年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国家不但提高了早稻最低收购价格,并且将中粮集团与华粮物流集团也列入了托市收购企业的名单,加上其它类型的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粮食收购主体加工企业和农村粮食收购经纪人,今年稻谷市场收购主体将较往年更为复杂。

  整体来看,今年早籼稻因灾减产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虽然中晚籼稻对早籼稻的替代性也较强,但目前稻谷主产省的洪涝灾害也使得中晚稻生产也面临不利天气的影响。八月份是早籼稻大规模上市的时期,在粮源紧张的环境下,届时收购市场或将出现“抢粮”现象,早籼稻价格或将被进一步推高。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国家调控政策仍是主导早籼稻价格走势的主要因素之一。据悉,目前国家籼稻库存水平依然处于近几年来的最高位,截至今年7月份,国家仍有2008年收购的临储早籼稻约40万吨,2009年最低收购价早籼稻约260万吨,国家可调控市场的粮源充足。在农产品价格齐涨的时期,严厉打击炒作农产品行为,保证市场的有效供给和粮食价格处于合理的范围是国家宏观调控的基本方针。在这种情况下,国内早籼稻价格虽然趋涨,但较难出现大幅度的上涨行情。

  瑞达期货研究院:林静宜

   已有_COUNT_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