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离跟踪狂女不逃:大旱推高通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20:27:31
2011年05月30日 06:04 AM

大旱推高通胀

澳新银行大中华区经济研究总监 刘利刚 为英国《金融时报》撰稿 【作者微博】评论[26条]  

肆虐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严重干旱,正在逐步蔓延开来。从目前的态势来看,湖南、湖北、安徽以及江西等省受到的影响最大,本次旱情之严重,极端的例子之一就是中国第二大的淡水湖洞庭湖正成为一片准草原,而各地的降雨量也低于正常年份30-80%。与此同时,天气预报也显示,未来的一段时间内,降雨量仍将十分稀少,短期内旱情几乎没有缓解的可能。由于受到旱情影响的地区,是中国主要的水稻产区,今秋水稻大面积歉收几乎是无可避免,因此,南方各地区大米价格也出现了大面积的上涨。而由于稻米是主要的基本作物,因此,在未来的一段时期内,其它农作物价格出现上涨的概率也很高。

从过去的经验来看,旱灾对农作物价格的上涨也有着较为明显的推动作用。在过去的5年内,中国出现了3次严重的旱情,在这3次旱情中,中国的食品价格都出现了较为明显的上涨,笔者的测算显示,其平均上涨幅度达到了将近20%。具体来看,从2006年冬天至2007年秋天,中国中部以及南部地区出现了约10个月的旱情,在这段时期内,中国的食品价格平均上涨幅度达到了27%,这导致了通胀预期不断恶化,并成为2008年中国出现恶性通胀的原因之一。

而在2008年冬天至2009年春天,中国中部以及北部地区也出现了严峻的旱情,这段时间内,中国的食品价格上涨的幅度约为10%。联系通胀周期进行全盘考虑,食品价格的上涨与通胀之间的关系也显得较为微妙,在通胀上升周期中,食品价格的上涨会进一步推升通胀,而在通胀下降周期中,食品价格的上升可能受到天气因素的影响,但对通胀的推动力显得并不充分,这在2008年冬天至2009年春天的这场旱情中体现得较为明显,表现为食品价格的上升幅度较为缓和,同时,中国的CPI通胀率在旱情前后并没有明显的上升迹象,反而出现了一定的下滑趋势,这也体现了通胀的产生仍然有其深刻的经济原因,天气因素的影响尽管存在,但却不是决定性的。

基于往年的经验,本轮旱情预期也将推升中国的食品价格,从历史经验来看,如果其持续时间超过今年夏天,那么食品价格的上升幅度可能将超过20%,这将在短期内推升中国的通胀率。而由于通胀仍然处于上升周期中,同时,社会通胀预期也仍然高企,对农作物产品的囤积以及炒作也可能再次出现,这将导致未来的通胀更加肆虐。联系到目前不断上升的肉类制品价格等现状,因此,很多市场人士认为的本轮通胀将在六七月份见顶的判断,也很可能落空。笔者认为,目前较高的通胀率水平将至少保持到第三季度,这也要求中国央行在物价出现稳定趋势前,不断收紧货币政策。

那么,光考虑食品价格上涨的因素,如果本轮旱情持续,其对中国的CPI通胀率将有怎样的影响呢?为了量化这样的影响,笔者基于以往食品价格与CPI之间的联系,建立了相应的模型。实证研究显示,如果到今年年底,食品价格上涨20%,中国2011年的通胀率将上升至5.8%,通胀的峰值将在年底出现,达到7.8%左右的水平。在相对较为乐观的情形下,我们预期食品价格至年底前上涨15%,那么全年通胀率将攀升至5.4%,高点也将在年底出现,达到6.3%。而在较为悲观的情形下,如果食品价格在年内上升30%,全年的平均通胀率将达到6.5%。

研究表明,在任何一种情形下,中国在2011年的平均通胀率都将远远高于政府设定的4%的调控目标。为了限制物价上涨,中国政府将可能抛出手中持有的储备粮,同时,中国将需要从国际市场进口更多的农产品。这也意味着国际农产品价格将在中期内受到中国需求的提振。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作者系澳新银行(ANZ)大中华区经济研究总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