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你钢弩:历史知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2 20:48:38
历史一到七册整理,带ABC等级。 第一册
第一单元 古代东方
单元核心概念:
(1)在人类历史上,古代东方是最先跨入文明社会门槛的地区。大约从公元前3500年起,在北非的尼罗河流域、西亚的两河流域和南亚的印度河流域等地先后出现了一批早期国家。这些地区的古代居民得益于大河流域的水利之便,发展了以灌溉农业为基础的社会经济,并取得了辉煌的文化成就。
(2)古代埃及人创造了象形文字,建造了金字塔。古代两河流域的居民创造了楔形文字,制定了《汉穆拉比法典》。
(3)种姓制度是古代印度社会结构的特征。佛教起源于古代印度,并逐步发展为世界性宗教。
第1课 古代两河流域。
一、王国的更替:两河流域的地理位置(A)
两河流域的地理位置:是指亚洲西部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流经的区域,基本上位于今天的伊拉克共和国境内。古希腊人称之为“美索不达米亚”,意为“两河之间的地方”。
二、楔形文字与《吉尔伽美什》:楔形文字(A)
楔形文字,古代苏美尔人创造的象形文字,又被称为“钉头文字”,是迄今为止被发现的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也是古代两河流域最主要的文化成就。
三、《汉穆拉比法典》(B)
汉穆拉比颁布,用楔形文字写成。
1、目的:为了更有效地规范王国的社会秩序,进一步巩固王国的统治。
2、内容:全面维护统治集团的根本利益,保护社会成员的私有财产,严格规定了各个阶层的义务,严厉惩罚各种社会犯罪。
3、意义:《汉穆拉比法典》集古代两河流域各国原有法律之大成,是目前已知的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在世界法制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比较清楚地展示了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状况,是了解和研究古巴比伦王国的第一手文献。
第2课 古代埃及。
一、法老专制统治:高度集权的法老专制统治(A)
古代埃及国家实行高度集权的法老专制统治:法老是拥有绝对权威的专制君主,集政治、军事、经济、司法和宗教大权于一身。他强化王权神授的观念,自奉为神或神的后裔,将自己的意识视为法律,拥有对全国土地的支配权,并控制着所有军队,掌握了从中央到地方的高级官吏的任免权。
二、金字塔与来世信仰:金字塔的象征意义(A)
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法老专制权力的象征,它向世人展示了法老至高无上的权威。金字塔也是古代埃及人来世信仰的具体体现。
三、象形文字:象形文字与纸草(A)
古代埃及人早在公元前3500年以前就发明了象形文字。古代埃及人的书写材料:笔和墨水,纸草的使用最为普遍。
第3课 古代印度。
一、吠陀时代与种姓制度:种姓制度(B)
1、种姓制度的特点:四大种姓在理论上皆为职业世袭、内部联姻和排斥外人的社会集团,各自的法律地位、社会权利和宗教生活均不相同。
2、对种姓制度的评价:造成印度社会阶层的隔离,阻碍了社会成员的流动,对印度的社会发展、民族心理和民族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一方面使下层劳动群众备受压迫和歧视,对所从事的工作缺乏兴趣,缺乏创造性,缺乏民族凝聚力,延缓社会发展的进程。另一方面,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古代,使印度人产生安于现状的平和心态,有利于维持统治,维持社会安定。在农业经济时代,社会生产力发展是缓慢的,因此,种姓制度的消极作用影响比较小,相对安定的印度依然是世界上具有优秀文化成就的农业大国。进入工业经济时代,社会进步迅速,种姓制度的负面作用使印度社会发展明显落后于世界大潮,19世纪中期,终于沦为英国的殖民地。)
二、佛教的创立和发展:佛教创立的时间、创始人、地点和经典(A)
1、佛教创立的时间:公元前6世纪
2、佛教的创始人:悉达多
3、佛教创立的地点:北印度
4、佛教的经典:佛教经典数量庞大,总称为大藏经,由于内容主要由经藏、律藏和论藏三部分组成,所以又称为三藏经或三藏。
第二单元 古代美洲与黑非洲
第4课 美洲印第安文明。
一、印第安文明的代表:(A)
中美洲的玛雅文化、阿兹特克文化和南美洲的印加文化是美洲印第安文明中的杰出代表。
二、玛雅文化:(A)
玛雅人长于农耕,培育了包括玉米、马铃薯、西红柿、可可、烟草在内的40多种农作物,后来都陆续传播到世界各地,极大地丰富和改善了人类的生活。
第三单元  古代希腊罗马
单元核心概念:
(1)古代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祥地,也是世界古代文明的中心之一。古代希腊城邦制度与当时希腊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进步相辅相成,培育了以雅典民主政治为代表的古代政治民主制度,为希腊古典文化在哲学、史学、文学、戏剧和建筑艺术等各个领域里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古代罗马是继古代希腊之后崛起于地中海地区的另一个古代文明中心。它通过不断的对外战争,从一个城邦发展成为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环地中海大帝国。与这一历史发展进程相适应,古代罗马国家的政治制度经历了共和国和帝国两个时期,并形成了以“十二铜表法”、“公民法”和“万民法”为标志的罗马法律体系。在罗马共和国统治时期,巴勒斯坦地区的犹太人创立了基督教。
第6课 古代希腊城邦制度。
一、希腊城邦的形成:(A)
1、古希腊城邦制度特点:古代希腊城邦一般是以一座城市为中心、连带周边乡村地区而形成的独立国家,以小国寡民为基本特征。
2、古典时代: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上半叶,是古代希腊历史上的“古典时代”。这是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高度发展的繁荣时期,也是古代希腊城邦制度的全盛时期。
二、雅典民主政治:(C)
1、特点:以全体公民的直接参与为核心。
2、形成原因:是平民在斗争中逐渐战胜氏族贵族的结果。
3、形成过程:公元前594年的“梭伦改革”,首开雅典民主政治之先河;公元前508年的“克利斯提尼改革”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的最终确立。公元前5世纪以后,尤其是经过希波战争之后,雅典的民主政治引来了全盛时期,即“伯里克里时代”。
4、评价:以伯里克利时代为代表的雅典民主政治,是古代希腊城邦社会中先进的政治制度,它有利于调动城邦公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推动社会经济和文化的进步。然而它毕竟只是城邦公民内部的民主,而且只有成年男性才真正享有民主权利,妇女、外邦人和奴隶则都被排斥在外。
第7课 希腊古典文化。
一、史诗与戏剧:(A)
古代希腊人创作的《荷马史诗》,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二、史学与哲学:(A)
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被誉为“三大哲人”。
欧洲语言文字中的“历史”一词就源于希腊语,原意为“经过调查研究的纪事”。古代希腊的历史学诞生于古典时代,是以希罗多德的名字及其《历史》为标志的。
第8课 古代罗马政治制度。
一、罗马共和国:(A)
公元前509年,罗马共和国建立。
二、罗马帝国(A)
公元前27年,罗马帝国建立。
到公元2世纪初,罗马的统治疆域达到了最大规模:东迄幼发拉底河、西抵不列颠、北达多瑙河、南至北非,形成了一个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环地中海大帝国。
西罗马帝国灭亡是欧洲古代历史终结的标志。
第9课 罗马法体系。
“十二铜表法”(A)
1、颁布:公元前451年至公元前450年,由于罗马平民为争取自身权利而不断斗争,罗马共和国颁布“十二铜表法”。
2、特点:是罗马人传统习惯法的汇编,表现出维护贵族和富裕平民利益的倾向。
3、意义:是古代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典,明文公示、按律量刑,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滥用权力,规范了社会生活,体现出古代罗马人的法治精神。从法律条文的思路和格式上为后来罗马公民法奠定了基础,成为罗马法体系的渊源。
第四单元 古代伊斯兰世界
第10课 伊斯兰教和阿拉伯帝国。
穆罕默德和伊斯兰教的产生(A)
1、伊斯兰教产生的时间:公元6世纪前后
2、伊斯兰教产生的地点:阿拉伯半岛
3、伊斯兰教的创立者:穆罕默德
4、伊斯兰教的经典:《古兰经》
第11课 奥斯曼帝国。
一、攻占君士坦丁堡:(A)
1453年4月,穆罕默德二世率奥斯曼军队攻陷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国灭亡。奥斯曼人迁都君士坦丁堡,后将其改名为伊斯坦布尔。
二、帝国的统治:(B)
奥斯曼帝国占领地中海东部沿岸地区和君士坦丁堡以后,控制了亚欧商路。帝国政府对过往商旅强征苛捐杂税,破坏了地中海区域原来的商业秩序和环境,迫使欧洲商人另行寻找通往东方的新航路。(新航路开辟的原因之一)
第五单元  中世纪西欧
单元核心概念:
(1)中世纪西欧社会建立在封建制度基础之上,农奴劳动和地租剥削是西欧封建经济制度的主要特征。自给自足的庄园是西欧中世纪农村基本的经济和社会组织。法兰克王国的采邑改革推动了西欧封建制度的发展。
(2)随着城市的复兴和商品经济的活跃,英、法等过形成了等级君主制。
(3)中世纪西欧的王权与教权既相互依存,又相互争斗,阿维尼翁之囚标志着教权由盛转衰
(4)中世纪西欧文化在各个领域多有建树,对后世产生了相当影响。
第12课 封建制度。
一、封建制度的产生:(A)
1、采邑改革
时间:8世纪上半叶
推行者:法兰克王国宫相查理马特
内容:改革土地分配制度,变无条件赏赐为有条件分封。史称“采邑改革”。
影响:
(1)采邑改革促进了西欧封建制度的发展。采邑连同居住其上的耕种者一起分封,加速了自由农民的农奴化进程。
(2)在采邑制度下,国王仅仅是名义上的全国最高土地所有者,实际权力有限。
(3)法兰克王国后期,采邑渐渐演变为世袭领地,封建领主势力坐大,王国陷于分裂割据状态。
2、西欧封建制度产生和基本确立的时间
产生:6世纪下半夜
基本确立:11世纪前后
二、等级君主制:(B)
1、背景:12世纪以后,随着城市的复兴和商品经济的活跃,英、法等国王权呈加强之势。以国王为代表的中央集权势力与新兴的市民阶层在共同利益驱使下,力图携手打破封建割据局面。
2、形成:自13世纪下半叶起,英、法相继出现了新的权力机构——等级代表会议,与会者大多为教会贵族、世俗贵族和城市市民,等级君主制产生。1265年召开的英国议会和1302年举行的法国三级会议标志着英、法两国等级君主制的初步形成。
3、特征:等级君主制是王权借助等级代表会议实施统治的一种政权形式,贵族和市民等阶层共同参政,并在一定程度上分享权利。这是西欧封建制度的重要特征之一。在等级君主制时期,司法和军事等方面的权利渐渐集中到中央,等级代表会议则主要掌控国家赋税的批准权和分摊权,市民阶层的利益和要求开始受到重视。
4、意义:等级君主制相对于中世纪早期的政治混乱和割据状态而言,具有历史进步意义,推动了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第14课 庄园和城市。
一、中世纪庄园:庄园的特征(A)
庄园是西欧中世纪农村基本的经济和社会组织,大体上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经济实体。国王、教会贵族和世俗贵族都是庄园领主。
二、城市的复兴与自治
1、城市的特征:受制于经济发展水平,中世纪城市规模都相当有限,平均人口仅为数千人。一直到14世纪,一般大城市也只有2万余人而已。由于空间狭小,公共设施建设滞后,城市环境脏乱,一旦遇到大规模瘟疫,便会迅速蔓延。
2、中世纪城市的自治:
背景:中世纪城市都建于封建领地之上,受领主盘剥。
目的:为了维护自身利益,营造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的环境,争取城市自治,夺取司法权和行政权。
手段:金钱赎买和武装斗争是常用的两种手段。
结果:经过斗争,部分城市获得了完全自治权。一些城市取得了部分自治权,由国王和城市代表共同管理。一部分中、小城市仍然处于各级封建领主的控制之下。
 
第二册
第一单元 从史前时期到夏商王朝
单元核心概念:
    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距今1万年前后,我国远古先民已学会栽培稻、粟,进入农耕时代。中国是世界农业的主要起源地之一。新时期时代的考古发现,揭示出中华文明的起源具有满天星斗、八方雄起的特点。夏朝完成了从原始社会到阶级社会的历史转折。到商朝,国家形态是以商王为天下共主的方国联盟。农业、手工业与商业的发展,特别是精美的青铜器制作技术和成熟的甲骨文字,说明商王朝是当时世界上发达的文明古国之一。
第1课 中华文明的摇篮
一. 原始农耕(A)
⒈  出现时间:距今1万年前后的新石器时代。
⒉  概念:以栽培谷物、驯养牲畜取代采集与渔猎。
⒊  地位:中国是世界农业最早的起源地之一。
⒋  特点:南稻北粟的格局(粟类旱地作物、人工栽培的水稻分别同时起源于黄河流域和长江中下游地区)
⒋  意义:
⑴  是生产性经济活动的产生,标志着人类历史实现了第一次伟大的经济变革。
⑵  为人类提供了持续稳定的食物来源。
⑶  人类聚族定居,形成最初的农耕聚落。
⒌  典型:陕西临潼的姜寨遗址体现了早期的农耕聚落是一种共同生产、平均分配的血缘共同体,表明当时处在原始社会阶段。
二. 中华文明的起源(A)
⒈  炎黄传说
中华文明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主要以神话传说的形式。有关炎帝、黄帝的传说反映了华夏民族的形成与发展。
⒉  中华文明起源的特征和核心地区。
考古资料表明,最迟至距今5000年—4000年,中华文明的起源,已如满天星斗,八方雄起。黄河中游的中原地区是中华文明融合、诞生的核心地区。
第2课   文献与考古中的夏文化
一.从“公天下”到“家天下”(A)
⒈  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儒家典籍《礼记?礼运》说夏朝建立之前是“大同之世”,夏朝建立之后进入了“小康之世”。“大同之世”是“天下为公”的社会,“小康之世”是“天下为家”的社会。
⒉  夏王朝和国家的基本特征
    从文献记载来看,夏朝已经具备了国家的基本特征。世袭制、设官分职、军队、监狱、刑法等是其具体体现。
二. 二里头文化与夏史探究:二里头遗址(A)
1.考古发掘显示:与文献记载中的夏朝在时间上和地域上最吻合的是河南偃师的二里头文化遗存。
2.二里头社会的分化和居民的经济生活
宫殿式建筑的出现,说明了二里头社会的分化已很明显。二里头居民的经济生活大体以农业为主,农具有石制和骨质的铲、镰、斧等;饲养的家畜有猪、狗、鸡、羊等。二里头文化已进入青铜时代,遗址中出土的青铜器和玉器大多属于礼器和祭器。
三.用文献与考古相互印证的方法探究历史(C)
1.二重证据法:20世纪初,历史学家王国维提出。用“地下之新材料”证明“纸上之材料”,即考古资料与文献资料的相互印证,也引申为不同来源史料间的相互印证。
2.实践:参照文献《礼记?礼运》与考古发掘成果——二里头遗址相互印证展现夏朝国家、私有制和阶级的产生。
第3课 商朝与青铜文化
一.商朝的建立
    公元前1600年,商部落的首领汤完成了灭夏事业,建立商朝。由于甲骨文的发现和解读,以及河南安阳殷墟等一系列考古资料的发掘,商朝已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直接文字记载的王朝,商朝的历史也因文献、甲骨卜辞和考古资料的多重印证而成为信史。
二.青铜时代
⒈司母戊鼎(A)
商朝青铜器的代表,制作精良,造型独特,纹饰瑰丽,表明商朝青铜冶炼和铸造工艺日趋成熟,为世界青铜文化史上所罕见。
2.商朝青铜器的特征(A)
商朝的青铜器以礼器为主,青铜器物的大小、形制和数量组合,是器主等级身份和政治地位的象征,专用于王室与贵族的礼典、祭祀等活动,被赋予沟通天地和支持政治权力的功能。
3.甲骨文
甲骨文是商人在甲骨上记载占卜情况的古文字,是一种较为成熟的文字。真实记载了商朝社会各领域的历史状况,是探索商史的第一手资料。
 第二单元 从周王朝到秦帝国的崛起
单元核心概念:
    西周确立的封邦建国体制,周公倡导的德治与礼制,是周王朝的两大创设。经历春秋战国的社会大变动,中央集权官僚体制取代了封建世袭贵族制,大国兼并战争催生了“天下定于一”局面的产生。急剧的社会变动,推动了思想家的活跃和思想创造力的发挥。“百家争鸣”不仅对中国后世的思想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是世界古代历史上灿烂的思想学术奇观之一。秦始皇建立大一统帝国,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一个新时期。
第4课 封邦建国与礼乐文化
一. 周朝的建立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牧野之战灭商,建周,定都镐,史称“西周”。
二. 封邦建国制(A)
⒈ 目的:对新征服的地区进行有效的统治。
⒉ 内容:分封已臣服的殷人后裔和原殷邦方国的首领。以武力为后盾,将同姓诸侯分插到各地方国间,达到“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的功效。
⒊ 影响:实现了对殷人的合围控制,提高王权,周王成为天下共主。
第5课 社会变革和百家争鸣
一. 东周的建立(A)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都城到洛邑,东迁后的周朝称为“东周”,分为春秋、战国两时期。
二. 社会大变革:经济领域的变革是最深刻的变革(B)
1.经济技术:铁制农具和犁耕技术。
2.经济制度(土地制度):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产生。
3.阶级关系:自耕农和新兴地主的出现。
4.社会分工加速:农业的发展促进了私人手工业与商业的活跃。
三. 百家争鸣(C)
1.背景:春秋战国时期,在社会大变革的背景下,由于“士”对社会变革的态度、思考方向不同,提出了关于治理社会、安定人心不同的方案。
2.诸子百家
⑴  儒家
①  创始人:孔子。发展了周公的礼治思想,创造出“仁”这一核心观念,倡导“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为“礼”输入了新的生命力,以造就理想人格为最高目标,试图以伦理道德来规范社会秩序,协调人际关系。
②  孟子:由“仁”发展出“仁政”。
③  荀子:重新解释孔子的“礼”,熔礼、法于一炉
⑵  法家:兴起于战国初期,韩非、李斯
正面肯定当时的社会大变革,提倡“法治”,倡导激进的功利主义,主张实行君主集权制度,废除世卿世禄,奖励耕战,富国强兵,受到当政者的欢迎。然而其提倡专制独裁、严刑峻法等,消极面也十分明显。
⑶  道家:春秋时期,老子
 对现世政治持否定态度,主张“无为而治”,幻想回到“小国寡民”的时代,鄙视世俗的物质享受和对财富权力的追逐,具有对事物恒变、矛盾对立的转化的朴素的的辩证法思想。
3.意义:是中国乃至世界古代史上学术思想最为灿烂的一页,是我国后世学术思想的源头。
第6课  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
一. 从列国纷争到秦统一(A)
1.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
2.商鞅变法
背景:战国初期,秦国国势日弱
目的:富国强兵,兼并天下
内容:废除井田制度,奖励农耕。废除世卿世禄、建县制和什伍连坐。
影响:秦国由弱变强,为统一奠定基础。
3、秦的统一.:BC221年,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帝国建立
二.皇帝与中央集权体制(C)
1.目的:为了有效控制大一统的局面,秦朝统治者建立了一整套中央集权的国家机构。
2.内容:皇帝是最高统治者,嬴政自称“始皇帝”。中央政府的最高官职为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其下设廷尉、治粟内史等诸卿。一切军国大事均由皇帝裁决。地方政府为郡、县两级,郡县的长官均有朝廷直接任命。
3.巩固中央集权的措施
⑴  统一货币、度量衡、文字。
⑵  建造驰道和直道,以保证政令的畅通。
⑶  修筑长城,以抵御匈奴侵扰。
⑷  开边移民,以充实边地实力。
⑸  焚书坑儒,以统一思想舆论。
4.影响:秦创立的中央集权体制成为我国历代王朝政治制度的蓝本。
第7课 秦末农民起义
一. 秦的暴政(A)
⒈  表现
(1) 徭役繁重,过度征用民力。
(2) 赋税繁重。
(3)《秦律》名目繁多,刑罚苛刻。
(4)一味重功利、恃酷法,不适合统一后社会发展的需要,导致社会矛盾激化。
2、结果:导致社会矛盾的激化,造成普天之下民怨沸腾的局面。
二. 秦末农民起义:第一次农民起义(A)
    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揭开了秦末农民起义的序幕。
三. 楚汉战争和西汉的建立(A)
秦朝灭亡后(公元前206年至公元前202年),刘邦与项羽为争夺权利而展开了“楚汉战争”,刘邦获胜,建立汉朝,史称西汉。
 第三单元 从西汉到南北朝的分合
单元核心概念:
    汉承秦制,革除前朝弊政,休养生息,国力有所增强。在此基础上,汉武帝加强集权,外御强敌,使汉代声威远扬四方,成为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强国之一。光武帝削平群雄,把汉王朝从衰乱中挽救过来,重振国势。然而以豪强地主为社会基础的地方势力日渐膨胀,最终演化为三国鼎立、南北长期对峙的分裂局面。分分合合之中,区域经济的发展和民族融合的推进,为历史进程增添了新的动力,中国走向新的统一。
第8课 大一统帝国的重建
一、 汉承秦制(B)
汉朝建立后,汉统治者继承秦朝的中央集权体制(皇帝制、中央官制、地方郡县制。)
但是,刘邦借鉴秦朝“孤立而亡”的教训,分封同姓诸侯,形成郡县与封国并行的局面,削弱了中央集权,导致“吴楚七国之乱”。
二、黄老思想与文景之治(A)
1.黄老之学以道家为主,又兼采儒、法,主张守道尊法,礼法并用,达到“清静无为”的境界。
2、汉初统治者实施黄老思想的原因
(1) 吸取秦朝二世而亡的教训,迎合汉初人民厌恶战争,渴望社会安定的意愿。
(2) 秦朝的暴政以及此后几十年战乱使社会经济遭到了极大的破坏,需要恢复发展。
(3) 与汉初统治者朴实谨厚的作风相一致。
3、文景之治
文帝、景帝时期,采取“清静无为”、“与民休息”的政策,倡导以农为本,下诏减免田租;废除秦朝留存下来的严刑苛法。这一系列轻徭薄赋、省刑约法的措施,为社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形成了“吏安其官,民乐其业”的社会景象,史称“文景之治”。但豪族势力膨胀、土地兼并、贫富分化等社会不稳定因素凸显。
第9课 汉武帝时代
从“无为”到“有为”:汉武帝加强皇帝集权(A)
⒈  政治上
(1)实行内外朝制:由皇帝与亲信近臣形成了宫廷的决策核心,称为“内朝”或“中朝”;而以丞相为首执掌政务的政府机关,称为“外朝”。
(2)创设“刺使”制度:由中央特派监察官员,以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监督和控制。
(3)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王的权利,大体消除了汉初郡国并行制带来的负面影响。
⒉  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⑴  手段:设五经博士,将儒学定为官学;建太学,授五经,从中选拔官吏。郡县的学校也配有经师授学。注重改正朔,易服色等礼仪制度,实质是“儒表法里”。
⑵  影响:儒学成为“经学”,成为官员选拔、学校教育和人才培养的主要内容。为儒学学者置身仕途开辟了道路,“通经致用”成为古代学者的普遍追求。儒学成为历代王朝的统治思想和社会主流的意识形态。
第10课 东汉的兴衰
一.东汉的建立(A)
公元25年,刘秀(光武帝)重建汉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
二.东汉的衰败:豪强地主势力的膨胀(A)
1.表现:
①  政治上:把持中央或地方政权,成为官宦世家。
②  经济上:建立自给自足的大庄园,驱使大量依附农民从事农业、手工业生产
③  军事上:拥有“家兵”、“部曲”之类的私人武装。
④  文化上:具有精通儒学的文化优势,把持地方舆论。
2.影响:东汉后期,豪强地主演变为地方割据势力,对中央集权统一王朝构成巨大威胁。黄巾起义后,各地豪强纷纷起兵,演变为一场军阀大混战,东汉王朝名存实亡。
第11课 割据和分立
一.三国鼎立(A)
1.赤壁之战:208年,曹操亲率20万大军南下,企图一举歼灭孙权、刘备。军事是处于劣势的孙、刘联合抗曹,双方在赤壁隔江对峙。孙刘联军运用火攻打败曹操。
2.三国鼎立格局的最终形成(A)
220年,曹丕废汉建魏,定都洛阳,史称曹魏。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229年,孙权称帝,国号吴,定都建业(南京),史称孙吴。三国鼎立的格局最终形成。
二.区域经济的发展(A)
⒈  背景
⑴  汉末的战乱集中发生在中原地区,北方人口被迫向长江流域以及更南的地区转移,为南方带来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经验。
⑵  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后,各方为增强自己的实力,因地制宜,大力推动各业生产,促使地方经济的发展跃上了一个新的高度。
⒉  区域经济的发展
⑴  曹魏:推行军屯、民屯,对恢复生产、发展经济具有不少作用。
⑵  蜀汉:兴修水利、开展屯田,发展农业。推动煮盐、织锦等手工业的发展。开发少数民族聚集的南中八郡。
⑶  孙吴:自然条件优越,水稻种植、丝麻纺织、铜铁冶炼、瓷器烧造等都有明显发展。滨海枕江、河网密布的地理环境使造船技术日益进步。使“山越”人与汉族农民同居共耕,推动了山越人经济文化的进步,加速平原沃野的开发。
第12课 南北对峙与民族融合
一.南朝与北朝(A)
⒈ 魏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                 东魏    北齐
                  十六国     北朝:北魏
魏          西晋                        西魏    北周   隋

吴                东晋       南朝:宋   齐    梁   陈
2.南方经济进一步发展
⑴  原因:南方比较安定;北方人口及生产技术的继续南迁;少数民族出居平原与汉族融合,共同开发南方;统治者的推动、自然条件优越等多方面因素。
⑵  表现:先进农业区的形成:江浙、湘赣、巴蜀;农业技术进步:水利的广泛兴修、犁耕的推广改进、北方作物的引入;手工业发达:丝织、冶炼、造船、造纸、漆器、制瓷、制盐;商业:商业繁荣的大城市和海外贸易有所发展。
二. 民族融合: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B)
⒈  背景:十六国时期,内迁的北方少数民族与汉族混杂共处于中原地区,频繁的接触和交流加速了民族融合的步伐。由于北方少数民族的社会、经济、文化相对落后,认同并接收先进的汉族文化成为融合的一个重要方面。不少胡族君主身体力行,经济上鼓励农耕,政治上采用汉制,文化上研习汉籍、提倡儒学,致使汉文化的影响日益深入。
⒉  内容:
(1)政治:地方基层实行“三长制”,以加强中央集权,完善地方行政。颁布官吏俸禄制和惩治贪赃的规定,以遏制贪污腐化。仿效汉族体制改定官制与律令。全面推行汉化:迁都洛阳。
(2)经济:推行“均田制”,将政府控制的荒地分给农民耕种,以利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3)文化:尊崇孔子,实行礼制,提倡以孝治国。
(4)风俗习惯:禁止在朝廷上说鲜卑语和穿胡服,通用汉语、汉服;改鲜卑族复姓为汉族单姓;促进胡汉通婚。
3.影响:
对加快民族融合进程,推动北方少数民族社会、经济、文化的进步做出重大贡献。
第四单元 隋的创制和唐的鼎盛
单元核心概念:
唐继隋统一之后,不仅巩固了大一统局面,还创造出了中古历史上辉煌灿烂的大唐气象。隋唐创立的三省六部等制度,“贞观之治”展示的统治者虚怀若谷、开明廉洁的形象,成为后世王朝效法的榜样。积建国八九十年的努力,终于成就了著名的“开元盛世”。大唐王朝以宽容开放的心态平等对待周边各族,吸纳外来文化,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东亚文化圈的核心。
第13课 隋唐政治新格局
一.三省六部制与政事堂
1.隋朝的建立(A)
581年,杨坚篡周建隋,定都长安。589年,隋灭陈,重建全国大一统局面。
2.唐朝的建立(A)
618年,隋朝灭亡,李渊建立唐朝,都城长安。
3.三省六部制(B)
(1)内容:初创于隋文帝时,唐朝时继承和发展。制度规定,中央设中书、门下、尚书三省为最高政务机构;中书省草诏,门下省审核,尚书省执行。作为行政机构的尚书省下设吏、礼、兵、刑、户、工六部,分管具体事务,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唐朝设立政事堂作为宰相议事的处所。凡遇军国大事,由政事堂会议商议决定,经皇帝批准后,以诏令的形式颁布执行。
(2)影响:是皇权逐渐加强的产物,众多宰相集体议事,分工明确的三省互相牵制,使个别宰相难以擅权专断。严格执行该制度,皇权将会受到一定限制,隋唐的皇帝尚无绝对的专制独裁之权。
三.科举制(A)
⒈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
先秦:世卿世禄制;秦朝:军功授爵制;汉朝:推举制;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隋唐至清末:科举制
⒉  科举制是一种通过分科考试形式选拔官员的制度,由隋朝开创,经唐朝逐渐健全。科举制的实行是我国官员选拔制度的一次重大变革,在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均产生了深远影响。通过科举制,央政府得以网罗天下俊才,扩大了政治统治的基础。地方门阀势力受到有效抑制,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加强。
第14课 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
一.贞观之治(B)
⒈  概念: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627~649),年号贞观,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社会安定,民族和谐,史称“贞观之治”。
⒉  内容:
(1)唐太宗善于体察民情,实行疏缓刑罚,宽政安民、轻徭薄赋,修养生息的政策,使社会日趋安定、生产逐渐恢复。
(2)广招贤才,知人善用。
(3)居安思危,时时以长治久安为念。虚心纳谏,勇于改过。
(4)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既重视加强国防,平息边患,又致力于改善民族关系,与边地少数民族来往交流,和平相处。(代表:将文成公主嫁给土蕃君主松赞干布)
二.开元盛世(A)
唐朝的鼎盛出现在唐玄宗李隆基在位的开元年间(713-741),唐玄宗继承唐太宗的基本国策,废止严刑酷法,实行宽简、慎刑的法制原则。
政治上,革除弊端,抑制腐化,精简机构,裁汰冗官,提高行政效率,并重用贤臣,鼓励直言极谏,重振清明宽容的贞观之风。
经济上,重视生产,清查户籍,减免徭役,努力缓解社会矛盾。
开元年间,政治清平、社会安定、经济高度繁荣,后人赞誉为“开元盛世”。
第15课 中外文化交流
一、丝绸之路的全盛(A)
1、开通:西汉张骞
2、全盛:唐朝(原因:唐朝政治的清明、经济的发展、民族的融合、对外的开放、疆域的辽阔、国力的强盛)
3、范围:中国与中亚、南亚、西亚以及欧洲、北非
4、文明交流:
(1)中国输往西方:丝绸、纸张、瓷器、特有的工艺技术与思想文化。
(2)西方输往中国:西方的物品以及音乐、舞蹈、绘画、雕塑、建筑艺术、天文、历算、医药和宗教。
5、人员往来:大食、波斯、天竺等国的商贾、僧侣、使节,尤其是粟特人。
6、安全保障: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
7、意义:西域及大食、波斯、天竺、朝鲜、日本等亚洲诸国的商贾、僧侣和使节,成为沟通东西经济与文化的重要媒介。丝绸之路东段终点的唐都长安,作为东西交通的枢纽,东西方文化在此交融汇合,呈现出一幅斑斓绚丽的图景。丝绸之路使唐文化对中亚、西亚文化的吸收、融合,内涵非常丰富,是世界文化进行交流与融合的典范。
二、东亚文化圈(A)
1.与朝鲜(新罗)的友好往来:
互遣使节,派留学生来中国学习,广泛吸收唐文化的精髓,如律令、科技、佛教、儒学、科举制度等
2.与日本的友好往来:
日本多次派遣唐使来中国交流学习,包括留学生和学问僧,吸收融合唐文化,如政治、经济、法律等制度层面和渗透了儒家思想的社会风俗、伦理规范等。
3.东亚文化圈:唐朝至19世纪上半叶,东亚诸国形成以中国本土为地理中心,以中国文化为轴心,其中以汉字、儒学、律令、天文、历算、医学、中国化的佛教等主要介质辐射于整个东亚地区,从而形成的文化圈,称为东亚文化圈,也称汉字文化圈、儒家文化圈。
 
第三册
第五单元 两宋的繁荣与元的统一
单元核心概念:
北宋初期的制度创设,有效防止了类似唐末五代以来分裂割据的重演,但也带来冗官、冗兵、冗费以及积贫积弱的后果。北方民族的兴起和扩张,形成了多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经济重心由北向南的转移,至南宋最终完成。活字、火药等创造发明,表明宋朝的科技水平处于世界的前列。元朝的行省制度在历史上有深远的影响,辽阔的疆域客观上有利于民族间的融合,中外经济文化交流较以前更为积极和活跃。
第17课 宋朝的建立及其制度创设
一.宋朝的建立(A)
960年,后周禁军将领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建立宋朝,定都开封。
二.文官体制:“重文轻武”的基本内容(B)
1.内容:
防范武将专权,也不以开国功臣及其后代组成统治集团。通过科举制度来大量提拔文人担任官职。宋朝的文官在朝廷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央政府的重要官员以及地方要员等,大都由文人担任,形成一个以科举出身的士大夫为主体的文官政府。为了便于官员的调遣撤换,宋朝还实行官、职、差遣相分离的制度。
2.评价:
加强了皇权,结束了唐朝后期以来分裂割据的隐患,开创了一个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的时代,但是由于对武臣的防范过严,官僚不断增多和军队缺乏训练,又酿成了国家“积贫积弱”的恶果,导致北宋中期的一系列改革。
第19课 多民族政权的并立
一、辽、西夏与北宋的和战(A)
1、辽的建立
916年,契丹首领耶律阿保机称帝建契丹国,后改国号为辽。
2、澶渊之盟
1005年北宋与辽订立澶渊之盟,宋辽约为兄弟之国,北宋向辽交纳“岁币”,结束了宋辽间的战争状态,双方维持了百余年的和好关系。
3、西夏的建立
1038年党项族元昊称帝建国,史称西夏。1043年形成了北宋、辽、西夏三国鼎立的局势。
二、金与南宋的对峙(A)
1、金的建立
1115年,女真首领完颜阿骨打仿照汉族制度,称帝建国,国号大金。
2、靖康之变
1127年,金军攻入宋都开封,俘虏北宋徽宗、钦宗二帝及后妃贵戚等数千人北撤,史称“靖康之变”。
3、南宋的建立
1127年,钦宗之弟赵构在南京(今河南商丘)被拥立为帝,是为宋高宗。后定都临安(今杭州),延续宋朝政权,史称“南宋”。
4、榷场
宋、辽、西夏、金并立对峙时期,各政权都在边境接界地区设置了互市贸易的市场,称为榷场。榷场由官府管理,贸易方式和交易的商品种类都由官府控制。宋朝主要输出茶叶、瓷器、丝织品等,从辽、西夏和金输入的主要有马、皮革、药材和盐等。虽然榷场的设置出于控制边境贸易以挟制对方的意图,但榷场的互市贸易促进了边境地区的商品交流,是各对立政权、地区间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渠道。
三、蒙古崛起与南宋灭亡(A)
1、大蒙古国的建立
1206年,铁木真建立大蒙古国,尊号成吉思汗。
2、元朝的建立
1271年,忽必烈依据中原王朝的体制,称帝建年号,定国号为“大元”。次年定都大都(今北京)
3、南宋的灭亡
1276年,元军占领临安。1279年,元军在厓山一役中消灭南宋流亡政权,南宋灭亡。
第20课 经济重心的南移
一、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C)
1、原因
(1)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
(2)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稳定,为江南经济发展创造了稳定的环境;
(3)北方人民大批南迁,增加了大量劳动力,并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具;
(4)南方统治者为壮大实力,重视发展经济;
(5)新的农作物在江南引种,推动了农业生产发展;海外贸易的发展,促进了江南商品经济的繁荣。
2、时间: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
3、表现:
(1)农业:水田农具的改进、农业耕作技术的成熟,以及稻麦轮作的推广。大量开垦耕地(圩田、沙田、梯田),水田面积迅速增加,水稻已跃居全国粮食作物的首位,太湖流域成为全国的粮仓,时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此外,南方的棉花、茶叶等经济作物的种植也很普遍,桑蚕业的中心也由北方移到南方。
(2)手工业:纺织、制瓷和造船等手工业也有较大的发展。杭州、苏州、成都等地设有官办丝织作坊,江浙一带丝织业出现了独立的私人作坊,称为“机户”。棉花种植已由海南、闽广传播到江南一带,至南宋末年,海南岛已发展出较为先进的棉纺织工具。江西景德镇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产品远销海内外。东海沿海城市的造船业也十分发达,造船技术居世界领先地位。
二、海上丝绸之路(A)
1、兴起的原因:
(1)西夏的兴起使中原通往西域的中外商路受阻。
(2)商业的繁荣和经济重心的南移促使宋朝政府重视并鼓励海外贸易。
(3)造船业的发达和造船技术的进步。
(4)政府对海外贸易的财政依赖和对外贸易港口的有效管理。
2、表现:
南宋时,东南沿海出现了广州、泉州、明州著名的三大外贸港。官府在贸易港口设立市舶司,专门管理贸易事务,征收商税。市舶司所在的港口,还设有专供外国商人居住的“番坊”和用于番货交易的“番市”。
3、名称的由来:
由于贸易商品以香料、丝织品和瓷器为大宗,当代中外学者把宋代的海上商路称为“海上丝绸之路”或“香料之路”。
4、路线:
以中国泉州为起点,可通往日本、高丽、东南亚、印度、波斯和阿拉伯乃至东北非洲。
5、影响:
不仅使宋朝政府获得了巨额的财政收入,也给通商各国的文明进程增添了活力。
第21课 辉煌的科学技术
一、活字印刷术(A)
1、北宋毕昇创制泥活字印刷术:
    北宋仁宗庆历年间,毕昇创制泥活字印刷术活得成功。毕昇的发明集活字、排版和印刷于一体,为近代活字印刷术的先驱,比欧洲古腾堡铅活字的发明,整整早了4个世纪。
2、活字印刷术的传播:
13世纪,活字印刷术东传朝鲜、日本,又西传到中亚、波斯和欧洲,对中外文化交流和传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二、火药武器(A)
1、火药武器的发明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火药和火器的国家。
2、火药武器的使用
火药在唐末开始用于战争;到宋代,火药制作的配方渐趋成熟,官府设专门的作坊,有军械匠人制作各种火药武器。南宋时创制的“突火枪”、宋元年间发明的“火铳”,已具备管型火器的基本特征。
3、火药武器的影响
火器的发明和使用,改变了战争的方式,从此进入到冷兵器和火器并用的时代。13世纪,火药随蒙古国西征传入阿拉伯地区,后又传到欧洲,对欧洲的历史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三、沈括与《梦溪笔谈》(A)
《梦溪笔谈》是北宋科学家沈括用笔记体裁写成的一本科学著作。该书不仅保存了大量的科技史料,还记载了很多平民百姓在科技上的创造,被誉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
第22课 元朝的统一
一、元朝的统治与行省制度(A)
1、行省制度:
元朝为了在空前辽阔的疆域中实行有效统治,取法汉族王朝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地方行政创置行省制度。除称为“腹里”的地区(指大都及其周围地区)由中书省直辖外,其余地区分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派遣官员管辖。行省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古代行政制度的一大变革,“省”作为地方一级行政区的名称为后世沿用,直至今日。
2、对边疆地区的管理:
(1)吐蕃作为特别地方行政区,由中央的宣政院兼管,西藏自此正式成为中国的一个行政区域。
(2)元朝后期,设立澎湖巡检司,管理澎湖和琉球(今台湾)。
3、对元朝行省制度元朝将包括边地少数民族在内的全国各地区都置于中央的统一管辖之下,加强了中央与地方、中原与边疆的联系,客观上起到了促进民族融和的作用。
第六单元 明朝的兴亡与清前期的强盛
 单元核心概念:
    明清两朝,传统宰相制度被废除,皇帝独揽决策,行政大权,君主专制至于顶峰。明朝经济的发展令人瞩目,商品贸易有长足发展,但后期陷于深重危机,王朝统治在内外交困中土崩瓦解。清朝前期,统治者励精图治,稳固政权,发展生产,加强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防卫和管理,一度颇为强盛。明清之际虽有过西学东渐的现象,但统治者的自大与保守终使帝国从海禁走向闭关锁国,拉开了与世界先进地区的差距。
第23课 明朝前期的经济与政治
一、明初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明朝的建立(A)
朱元璋于1368年定都应天(今南京),建立明朝,是为明太祖。
二、内阁制度与皇权的加强:内阁制度(B)
1、目的:朱元璋即位后,为巩固统治,注重政治制度的建设,大力加强皇权。
2、形成过程:
(1)废除中国历史上延续了1600年的宰相制度,包括六部在内的政府各部门直接听命于皇帝。
(2)朱元璋在位后期始设殿阁大学士,协助皇帝处理朝廷文书。明成祖朱棣即位后,选拔翰林学士入文渊阁值班,正式确立内阁制度。
3、职责:起草诏敕、票拟批答、咨询顾问、密疏进言。
4、评价:内阁是协助皇帝决策的中央机构。从制度上说,内阁必须完全遵照皇帝的旨意行事,所以内阁实质上仍是皇权的组成部分。
第24课 明末社会危机与农民起义
一、内外交困的晚明政局:清的建立(A)
满族首领努尔哈赤统一各部后,于1616年建立大金政权,史称“后金”。继位的皇太极于1636年称帝,改国号为清。
二、明朝灭亡与清军入关(A)
1644年,李自成率军攻入北京,崇祯帝自缢,明朝灭亡,清军入关。
第25课 康乾盛世(上)
一、军机处的设立:“军机处”(B)
1、目的:加强皇权,削弱并取消议政王大臣权力。
2、过程:
康熙在位时,为加强皇权,于宫中设立南书房。雍正帝即位后,以应对西北战事为由,在宫内创设军机房,后将这一临时性机构固定为常设的军机处。乾隆帝时进一步强化军机处的职能,下令取消议政王大臣会议,内阁也形同虚设。
3、职能:
军机处完全秉承皇帝旨意办事,职章参赞机务、批答奏章、草拟诏旨等,是为皇帝出谋划、辅佐皇帝总揽全国军政事务的中央机构。军机处拟就的诏令,不经内阁直接发往各地,称“廷寄”;直接下达中央各职能部门,称“交片”。
4、影响:
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强化的产物,皇权得以空前加强。
二、多民族国家巩固与发展:清朝巩固多民族国家的措施(A)
1、东北:康熙时,清军通过两次雅克萨之战击退沙俄入侵。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划定中俄东段边界,此后这一地区保持了较长时间的和平。
2、西北:康、雍、乾三朝多次遣军征讨,平定蒙古准噶尔部叛乱。乾隆帝出兵平定回部叛乱,在新疆设立伊犁将军,管辖当地的军务与民政。
3、西南:清朝对西藏的治理也不断加强。雍正时,中央政府派出驻藏大臣,直接监督西藏政务。乾隆时,进一步提高驻藏大臣的职权,全藏所有僧俗事物都有驻藏大臣与达赖、班禅互相商定,共同管理,并实行金瓶掣签制,由驻藏大臣监督达赖、班禅的转世程序。
4、东南:郑成功于1662年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此后,在台湾的郑氏政权成为割据势力。康熙中期,清朝发兵攻占台湾,设台湾府,将台湾置于中央政府的统一管辖之下。
第25课 康乾盛世(下)
一、社会经济的繁荣:商业的繁荣(A)
南京、广州、佛山、厦门等城市恢复了往日的繁盛并有新的发展。长江沿岸出现不少著名的商品集散地,如汉口为“船码头”,镇江为“银码头”,无锡为“布码头”。首都北京成为全国贸易中心,在市场上零售和批发的有各地区、各民族的工艺品与土特产。
二、文化典籍的整理与编纂(A)
1、《四库全书》:
乾隆时编成的《四库全书》,分为经、史、子、集4部,为我国最大的一部丛书。
2、文字狱:
清朝为稳固统治竭力推行文化专制政策,大兴文字狱,对知识分子的思想钳制空前严厉。
第27课 明清对外贸易
一、朝贡贸易:朝贡贸易的特点(B)
1、朝贡贸易
明朝前期,海外贸易唯一的合法途径是 “朝贡贸易”。明朝规定,外朝贡使来华朝贡,除携带贡品外,准许附带商品货物进行贸易。对于贡品,朝廷照例以数倍的代价作为补偿(即薄来厚往)。附带的货物,则由贡使携至京师,在指定地点开市数目,国内居民可在官方监督下与之交易。至于海外贡舶来华的贡期、贡道、船舶数量和朝贡人数等,明朝政府都有具体规定。不以经济上的获利为目的,在政治上制造外国“称藩入贡”的局面致使国家财政无法长期维系。
2、朝贡贸易的特点
    由官方控制和垄断,薄来厚往;重政治、轻经济;有限制的贸易。
二、从海禁到闭关(B)
1、清朝对外贸易政策的演变
(1)清初:为隔离东南沿海的反清武装,朝廷实行海禁政策,山东以南的沿海居民被迫内迁。
(2)康熙帝在位的中期,因局势趋于稳定下令取消海禁,重开海外贸易,并指定在广州、漳州、宁波、云台山设立海关,允许外国商船前来贸易。康熙晚期对外贸路线加以收缩。
(3)乾隆时,出于对西方势力的戒备以及自大、保守的心态,实施闭关政策,规定外国商船只能在广州一地通商,而且须遵守种种限制。清朝中期,清政府对外商来华实施更为严格的限制,国门关闭得更加紧密。
2、闭关政策的原因
(1)封建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较稳定,对外来商品有较强的抵制作用,这是闭关锁国政策的经济根源。
(2)专制皇权下唯我独尊的心态使统治者虚骄自大,闭目塞听,不了解世界的发展。
(3)清朝统治者防范自卫的的需要。为防止中外反清势力的联系和西方殖民主义的渗透,清朝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3、闭关锁国政策的评价
闭关锁国政策虽然在一定时期内对西方殖民者的入侵有一定的自卫作用,但是它使中国丧失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阻碍了手工业的进步和发展。统治者愚昧无知,妄自尊大,隔断了中外科技文化的交流,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拉大了中国与西方的差距,造成近代中国被动挨打的局面。
第28课 早期的西学东渐
一、西学的传入
1、利玛窦(A)
(1)利玛窦的传教策略:改变固有的传教方式,实行入乡随俗的调和策略。取汉名,习汉语,穿汉服,钻研中国典籍,遵行中国礼仪,允许中国信徒祭祖尊孔,尽力迎合中国的思想文化和风俗习惯;注意打通官场关节,争取地方官员乃至朝廷的支持,并以介绍西学、切磋学问的方法广泛结交士大夫。
(2)利玛窦对西学传入的贡献:利玛窦与徐光启合译的欧几里得《几何原本》成为第一部译成中文的西方科学著作。利玛窦与李之藻合作编译的《同文算指》,系统介绍了西方算数的笔算法。利玛窦在华期间曾绘制世界地图,其中最著名的是《坤舆万国全图》。
2、徐光启(A)
徐光启与利玛窦合译的欧几里得《几何原本》,成为第一部译成中文的西方科学著作。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向西方学习。徐光启以西方历法为基础,引进西方天文仪器进行测量,完成《崇祯历书》,其影响至于清代。
3、西学东渐的意义(B)
早期的“西学东渐”,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具有积极意义。不少中国人藉此开阔了眼界,一些明智之士认识到中国与西方的差距,开始对中国的传统和现状进行反思。
 
第四册
第一单元 15-16世纪西欧社会的演变
单元核心概念:
(1)15、16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封建制度的解体,西欧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领域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2)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导致生产者逐步与生产资料分离,开始了资本原始积累。手工工场是资本主义生产最初的组织形式之一。
(3)英、法等国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君主专制取代等级君主制,有利于早期资本主义的发展。
(4)新航路的开辟和西欧海外殖民扩张,推动分散的古代世界逐渐向整体的现代世界演进,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猛力冲击中世纪西欧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天主教会,对摧毁封建制度和建立资本主义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历史影响。
第2课 民族国家的形成
君主专制(B)
1、形成背景:
a、民族国家的形成推动王权的强化,
b、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新兴资产阶级需要强大的王权提供支持
c、社会各阶层大多支持继续加强王权(贵族、部分农民和城市贫民等)
2、形成时间:15世纪下半叶,英法等国的等级君主制逐渐演变为君主专制。
3、影响:专制君主颁布一系列重商主义政策,客观上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第3课  开辟新航路和早期殖民活动
一、15世纪东西方的交流:(新航路开辟的背景)(A)
1、时代背景:15世纪西欧商品货币关系和国际贸易的发展,对黄金这种主要货币需求增加。
2、主观动机:寻金热,《马可?波罗行纪》刺激西欧人到东方实现黄金梦;传播基督教。
3、客观原因:奥斯曼帝国崛起以后,控制亚欧商路,地中海区域的传统的东西方贸易秩序和环境遭到破坏。
4、条件:西欧各国君主的支持;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造船和航海技术。
二、新航路的开辟
1、新航路开辟的简况(A)
      15、16世纪之交,西欧各国经过一系列航海探险活动,开辟了欧洲通往印度和美洲的新航路。
 
时间  国 家 人 物  航   线   
十五、十六世纪之交  葡萄牙王室资助  迪亚士  沿非洲西海岸南下,绕过非洲最南端,发现好望角   
    达?伽马  绕过好望角,抵达印度,开通了欧、亚航路   
  西班牙政府支持  哥伦布  横渡大西洋,首次抵达美洲,开辟了欧、美航路   
    麦哲伦  首次环球航行 
2、新航路开辟的影响(B)
a、积极方面: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加强各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世界由闭关自守到联合为一个整体;地域性历史逐渐演变为统一的世界历史;是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手段,加速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发展;客观上冲击了亚非拉地区的落后制度,传播了新兴的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
b、消极方面:西欧各国走上了对亚非美洲的殖民统治道路,给这些地区的各个民族带来空前浩劫,造成长期的贫困与落后。
(对影响的评价,要注意: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立场与角度考虑会产生不同看法的原因。问题。所以评价历史要站在历史的高度,全面辨证地分析问题,避免片面性。)
二、早期殖民扩张与掠夺(A)
1、殖民者:葡萄牙和西班牙是西欧殖民活动的始作俑者,英、荷、法等国也先后加入
2、评价:西欧早期殖民活动是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手段,有力地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同时也给亚、非、美洲人民带来了空前的浩劫。
 第4课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
一、意大利文艺复兴(A)
a、发源地:意大利
b、内容:在“复兴古典文化”的旗帜下,以人文主义为武器,抨击罗马天主教会及其神学理论。
c、代表人物:但丁、达?芬奇、米开朗琪罗、马基雅弗利等。
二、马丁?路德宗教改革(A)
a、背景:16世纪,西欧正处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过渡时期。当时,罗马天主教会是西欧最有势力的封建主集团,竭力维护封建秩序,严重阻碍了社会进步。
b、性质:新兴的资产阶级掀起的反对天主教会,反对封建制度的社会改革运动。
c、地位:西欧宗教改革最先爆发于德国,马丁 路德是德国宗教改革的先驱。
d、影响:直接打击了教皇和天主教会势力,动摇了西欧封建统治的基础,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第二单元 17-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
单元核心概念:
(1)从17世纪中叶到18世纪末,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专制王权越来越成为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障碍。
(2)欧美大陆新生的资产阶级在政治和思想领域向封建专制统治发起了猛烈的冲击,先后爆发了英国革命、启蒙运动、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它们以排山倒海之势给旧统治以致命打击,在欧美主要国家建立了资产阶级政权,有力地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工业革命的到来创造了条件
第5课  英国革命
一、议会与国王的斗争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因(B)
a、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鼓吹“君权神授”,迫害清教徒,在经济上对许多手工产品和农产品实行专卖制,巧立名目搜刮民众。专制统治直接损害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
b、17世纪上半期的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圈地运动促进农牧场和手工工场的发展
c、新生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在政治、经济方面的利益日益趋同,渴望废除君主专制,发展自由资本主义。
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志(A)
1640年召开的“长期议会”,成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志。
二、君主立宪制度的确立
1、光荣革命(A)
1688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宫廷政变,迎请荷兰执政威廉任英国国王,废黜詹姆斯二世,即“光荣革命”。
2、《权利法案》与君主立宪制的确立(B)
1689年,议会通过限制王权的《权利法案》,1701年又通过《王位继承法》,这两部法案使英国确立了“议会至上”原则和君主立宪制度。君主立宪制度保证了英国的长期稳定发展,为工业革命的到来创造了条件。
第6课  启蒙运动
一、启蒙思想家: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A)
1、17世纪的英国:霍布斯、洛克等
2、18世纪的法国: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狄德罗等
(a)孟德斯鸠:近代法学理论的奠基人
建立比较系统的资产阶级政治学说,是近代法学理论的奠基人,代表作《论法的精神》被称为“理性自由法典”。政治法律理论的核心是法律的精神。认为人类的法不服从于神,而是遵从理性。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君主立宪制;主张建立一个立法、行政和司法三权分立、相互牵制的政府,以防权力腐化和专制暴政。
(b)伏尔泰:著作数量最多,影响最广泛,是启蒙运动的泰斗
反对教会权威,主张宗教宽容,认为信仰自由是最重要的自由。在政治上主张实行开明专制,实行政教分离。宣传自由平等思想。倡导实行言论、出版自由,宣传自由平等思想。
(c)卢梭:是启蒙运动中最激进的思想家。
系统阐述了人类的平等和自由问题,认为财产私有制和财富的不平等占有是一切社会不平等的根源,提出天赋人权理论。发展了社会契约说,形成人民主权说,建立民主共和国。
(d)狄德罗和“百科全书派”:
《百科全书》宣传科学和理性,反对迷信和专制。赞同社会契约论,认为自由是天赋的,人民有权反对违反契约,践踏人民权利的君主。
二、批判君主专制(B)
启蒙思想家从自然法和社会契约理论入手,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提出天赋人权和自然权利学说。在构建理想的社会制度问题上,伏尔泰主张建立英国式的“开明君主制”;孟德斯鸠主张建立一个立法、行政和司法三权分立、相互牵制的政府;卢梭则推崇实行直接民主制的共和国,主张全体公民参与立法。
三、宣扬自由和平等(B)
针对封建专制下人们受奴役的状况,启蒙思想家从“天赋人权”理论出发,宣扬人生来就是自由平等的,但要“受法律支配”。启蒙思想家们也积极倡导平等,认为人们在法律规定上都是平等的,现实社会中的不平等来源于私有财产和国家权利。
四、影响(B)
17—18世纪的欧洲启蒙思想家,从各个方面向封建势力发起猛烈冲击,传播进步思想,从根本上动摇了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为即将到来的美、法等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依据,进行了舆论动员,也为资本主义国家提供了系统的统治构想。
 第7课  美国独立战争
一、独立战争的进程
1、独立战争开始的标志(A)
1775年列克星敦枪声,标志着北美独立战争开始。
2、《独立宣言》(A)
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正式通过了由杰弗逊等人起草的《独立宣言》,宣告美国独立。(被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
二、美国联邦制度的确立(B)
1、确立:为了加强国家机器,1787年《合众国宪法》,确立了美国的联邦体制。根据宪法,美国实行中央与地方分权的国家体制,联邦政府拥有征税、征兵、发行统一的货币和管理对外贸易的权力。联邦政府按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原则构建:由国会为最高立法机构;由民选产生的总统为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兼武装部队总司令;联邦高等法院为最高司法机关,享有解释宪法的权利,法官由总统任命,任职终身。
2、意义:解决了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以及联邦政府各种权力分配问题,使美国以后的政局得以长期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其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第8课  法国大革命
一、波旁王朝的统治危机:三级会议的召开(A)
1789年5月,三级会议的召开成为法国革命的导火线。
二、革命进程
1、革命爆发的标志(A)
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了象征封建专制统治的巴士底狱。
2、《人权宣言》(B)
1789年制宪会议颁布了著名的《人权宣言》,明确宣示人权和公民权利,成为革命的纲领性文件。
三、拿破仑帝国
1、拿破仑称帝(A)
1804年拿破仑称帝,建立拿破仑帝国。
2、《法国民法典》(B)
1804年拿破仑颁布《法国民法典》从法律上巩固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秩序。通过对外战争,在占领地区推行《法国民法典》,取消贵族特权,动摇了欧洲的封建统治秩序,扩大了法国革命的影响。
第三单元 工业社会的来临
单元核心:
(1)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40年代,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工业革命在英国率先发生,并迅速扩展到西欧、北美及其他地区,人类进入了工业文明时代。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劳动,铁路和汽船代替了马车与木帆船,煤炭和钢铁等新能源、新材料被广泛应用。
(2)与生产力迅猛发展相适应,工厂制、股份制、社会立法等新制度和新法规应运而生。
(3)工业革命不仅改变了社会产业结构,而且引起社会阶级结构、上层建筑、生活方式和社会风貌等的深刻嬗变。
(4)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制度得到巩固和发展,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扩大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
(5)工业革命在推动人类历史进步的同时,也衍生了一系列新的社会矛盾。
第9课  英国工业革命
一、工业革命的孕育:工业革命的背景(B)
1、定义:工业革命是指用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从工厂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转变的过程。
2、英国工业革命产生的前提和条件
a、政治前提:资产阶级革命后所建立的君主立宪政府积极推行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政策,推行重商主义政策,鼓励发展国内外贸易,通过实施《垄断法》,保护专利权,激励创新,最早形成资本主义的私人企业制度,为工业革命的到来提供了政治前提。
b、国外市场:新航路开辟后,英国利用海上优势和海外殖民控制了欧洲、美洲、亚洲的广大市场,手工业生产已无法满足日益扩大的市场需求。
c、国内市场:圈地运动。
d、劳动力:“光荣革命”后圈地运动大规模开展,破产失地的农名为工业生产提供了大量自由的劳动力。
e、资本:圈地运动、海外殖民和奴隶贸易作为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手段,在积聚资本、开辟国外市场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f、技术:英国发达的工场手工业也为机器的发明和应用提供了劳动分工和技术条件。
g、能源和原料:煤炭资源的开发、圈地运动使农业生产率与农作物产量大幅提高,为工业发展提供原料。
二、机器的发明与改进:工业革命的过程(A)
1、阿克莱特建立了第一个水力纺纱厂,标志着现代工厂的诞生。
2、瓦特研制了“万能蒸汽机”,开辟了崭新的“蒸汽时代”。
3、煤炭和钢铁的大量生产和应用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成就,它解决了新能源和新材料问题。
4、随着蒸汽机技术的不断完善,开始了运输技术的重大改革,出现兴建铁路的热潮,加快了工业化的进程。
三、社会结构与生活方式的变化:工业革命的影响(C)
a、1860年,占世界总人口2%的英国,生产了占世界总量50%的工业品,成了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
b、工业革命促使英国从农业社会嬗变为工业社会,社会面貌焕然一新。
产业结构: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不断缩小,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比重则不断扩大。
阶级结构:贵族、乡绅的社会影响力下降,农民人数减少,近代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逐渐形成。资本与劳动的关系成为最主要的社会关系。
生活方式: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城市人口急剧增加。生活节奏加快,家庭规模日渐缩小,教育逐步普及,生活质量总体得到提高。
c、促使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确立(如现代工厂制)和新法规(如社会立法)的产生。
d、又带来了与农业时代不同的贫困、环境污染、犯罪等新的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如血汗工厂)
e、使资本主义制度得到巩固和发展,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扩大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
第10课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确立
现代工厂制度(B)
a、现代工厂制度是生产组织和经营管理形式随着机器大工业的发展而发生的变化。资本家将雇佣劳动者集中在工厂里,按严格的规章制度和分工,进行机械化的生产。
b、英国的工厂最早出现在纺织行业,到19世纪中叶,工厂已成为英国工业中占主导地位的生产组织形式。
c、工厂制有利于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工厂制的普及,有力地促进了英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工人沦为机器的附庸,遭受残酷的剥削,社会矛盾激化,造就了一支有组织纪律性的工人阶级队伍。)
第11课 工业时代初期的社会矛盾
一、“血汗工厂”(A)
a、工业时代初期,早期工厂制度被称为“血汗工厂”。工人在监工的监视下,从事高强度的机械化劳作,他们工作环境恶劣,劳动时间长,工资低廉,得不到必要的教育,受到残酷剥削,女工和童工的处境更加悲惨。
二、社会立法(B)
a、原因:工业革命期间,在工人争取生存而斗争的压力下,欧洲一些国家的政府为维护资本主义经济持续发展,缓和阶级矛盾,制定了一些关于劳动、报酬、教育、卫生、社会救济等方面的法律和法规。
b、社会立法首先从工厂法开始,然后逐渐扩展到其他社会领域。
c、工业革命期间资本主义国家推行的社会立法虽然从法律上一定程度保障了社会底层民众的一些基本权利,改善了工人的生活条件,发挥了缓和矛盾、化解社会冲突的作用,但没有从根本上实现社会的公正、公平,也没有消弭工人和资本家的矛盾和冲突。
第四单元 社会主义运动和马克思主义
单元核心概念:
(1)工业革命开启了财富新源泉,但资本和劳动的对立的社会矛盾,也因此趋向尖锐。
(2)工业化初期的西欧社会,冲突迭起,社会主义思潮应运而生。空想社会主义者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设计了理想中的和谐、协作和平等的社会。马克思和恩格斯立足历史唯物主义,在总结工人运动经验、吸取人类优秀思想成果的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指明了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方向。
(3)1871年成立的巴黎公社是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第一次尝试,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教训。
第12课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
一、空想社会主义: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A)
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
二、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共产党宣言》(A)
1848年《共产党宣言》在伦敦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第五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
单元核心概念:
(1)19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工业化浪潮从西欧推向北美、中东欧和亚洲。美国通过工业革命和南北战争,向着世界强国的道路迈进;德意志民族以王朝战争的方式实现统一,在中欧迅速崛起;俄国彼得一世改革后不断扩张,又经历农奴制改革,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日本通过明治维新,也跻身资本主义国家之列。
(2)第二次工业革命在推动生产力大发展的同时,也推动了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向垄断过渡
(3)新兴强国后来居上,掀起了列强瓜分世界的狂潮。以英、法、德、美、俄、日新老列强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
第14课 美国的扩张和强盛
美国南北战争(B)
1、背景
19世纪中叶,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美国南、北经济差距不断扩大。北部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与南部种植园奴隶制的矛盾,逐渐尖锐。双方在市场、关税、西部土地处理、奴隶制度存废等一系列重大利益问题上,产生无法调和的分歧。
2、过程:
1861年,擅自宣布脱离联邦的南部州首先挑起内战。
1862年,林肯总统先后颁布了《宅地法》、《解放宣言》,扭转了战局。
1863年联邦军队取得葛底斯堡战役的胜利,成为南北战争的转折点。
1865年4月,南北战争以联邦政府的胜利而结束。
3、意义:消除了国家分裂的危险,维护了美利坚民族的统一。以民主方式基本解决了农民土地问题并在法律上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为此后美国的迅速崛起奠定了基础。
 第15课 德国的统一和崛起
德意志的统一(A)
1、背景
19世纪中叶,随着德意志地区资本主义的发展,德意志民族统一问题被提上日程。当时各邦国中,以普鲁士邦的综合实力最为强大。俾斯麦力主强硬的“铁血”统一道路,即在普鲁士王室领导下,通过王朝战争,取得民族统一。
2、过程
1864年到1870年,普鲁士连续发动对丹麦、奥地利和法国的三次王朝战争,全部取得胜利。
1871年,统一的德意志帝国宣告成立。
3、意义:德意志民族结束了中世纪以来分裂、割据的历史,走上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德国资本主义因获得统一的国内市场,得到迅猛发展。但由于统一是在普鲁士王室领导下通过王朝战争实现的,因此君主政体得以保留,并在此基础上强化了军国主义传统,对德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
第16课 俄国的改革和资本主义发展
一、彼得一世改革:彼得一世改革的时间及影响(A)
1、时间:17世纪下半叶(1689年),俄国沙皇彼得一世为使俄国强大起来,效法西欧国家,实行了一系列改革。
2、影响:促进了俄国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使俄国摆脱落后(如自17世纪下半叶俄国手工工场开始建立,商品经济也随之发展);加强了沙俄对外扩张的军事力量;强化了沙俄君主专制和封建农奴制。
二、废除农奴制(B)
1、背景:19世纪俄国的资本主义受到封建农奴制的阻碍,发展缓慢。1856年,俄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失败,农奴制的弊端暴露无遗,沙皇专制也面临空前的政治危机。
2、内容: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颁布废除农奴制的法令,宣布农民获得自由民的权利和地位,可以自由经营工商业,订立契约,拥有动产、不动产和独立处理个人以及家庭事务。地主不得任意买卖、处理农民。农民交纳赎金后,可得到一块份地。规定了赎买土地的手续和赎金计算办法。
3、影响:1861年的农奴制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但由于改革是自上而下进行的,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第17课 日本明治维新
明治维新(B)
1、背景
德川幕府对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从而使社会矛盾激化,1868年,西南各藩的武士,在“尊王攘夷”的口号下,武装倒幕。废除幕府制度,实行“王政复古”,建立明治政府。
2、内容:1868开始,明治政府积极推行一系列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维新政策和措施,史称“明治维新”。
a、政治上:明治政府通过“版籍奉还”和“废藩置县”,消除了各地藩阀势力和封建割据,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废除身份等级制度,倡导四民平等。
b、经济上:实行地税改革,承认土地私有权和买卖权,并使政府获得稳定的财政收入。撤除关卡、行会,废除身份等级制度,允许人民自由择业,鼓励工商。引进西方先进技术设备和现代产业制度。
c、文化教育上:派遣留学生,兴办现代教育;开化社会文明
d、军事上:实行义务兵役制,宣扬武士道精神。
3、影响:为日本的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使日本成为强国。保留了天皇制度,未能完全确立现代政治体制,给走向军国主义道路买下伏笔。
第18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一、电力时代的来临(A)
1、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时间:开始于19世纪70年代
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条件
(1)政治条件:欧美主要国家资产阶级革命基本完成,政局相对稳定
(2)资本条件:欧美主要国家都实现了初步的工业化,积累了进一步创业的资本
(3)科技条件:科学理论的突破和技术发明、创新,也为新的工业革命准备了条件
(4)市场条件:欧美和日本等国形成了统一的国内市场;世界市场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
(5)劳动力条件:自由劳动力;劳动者的文化素质得到提高
3、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核心内容
电机的发明和运用
4、电力时代的到来
19世纪末,电作为新能源逐步推广应用于工业、城市公用事业及大众日常生活,电力时代来临了
5、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成就
(1)电力的发明和广泛使用
(2)钢铁冶炼技术取得重大进展——材料上的钢铁时代
(3)内燃机的发明——汽车、飞机(交通运输),推动了农业的机械化
(4)化学工业成为重要生产部门
6、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1)推动生产力迅速发展。特别是美国与德国。
(2)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直接推动下,在生产规模巨大、资本高度集中的新兴产业,最早形成大企业与垄断资本。大企业和垄断资本的出现体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社会化程度的提高,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但是加剧了竞争的无序性,扩大了社会的两极分化,成为经济危机和社会冲突的重要原因。
二、大企业与垄断资本(B)
1、大企业的出现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直接推动下,生产规模日益扩大。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也发生相应变化,出现了将各个生产环节集中于一体的巨型企业。
2、垄断资本的出现
在巨型企业出现的过程中,资本的集中程度也不断提高,通过企业合并、联合,形成了垄断资本。在生产规模巨大、资本高度集中的新兴产业,最早出现垄断。
3、垄断出现的影响
(1)大企业与垄断资本,是资本主义工业化进程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社会化程度提高的表现。
(2)在自由竞争条件下形成的垄断资本,加剧了竞争的无序性,扩大了社会的两极分化,成为经济危机和社会冲突的重要原因。
第19课    资本的全球扩张与帝国主义瓜分世界
殖民体系的形成(A)
1、殖民体系形成的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2、世界殖民大国
英、俄、法、德、美、日是六个最主要的殖民大国,其中英国是头号的世界殖民大国。
3、殖民统治形式:
殖民地:完全丧失独立性,在政治和法律上直接处于附属地位,在财政、经济以及其他方面,也都从属于宗主国。
半殖民地:是独立国家向殖民地国家过渡的形式,名义上保持政治独立,但经济、财政和外交依附性很强;西方国家强迫它们签订不平等条约,攫取种种特权。
4、殖民体系形成的影响:
列强瓜分世界的斗争,是引发地区冲突的根源,也是引起世界范围大规模战争的祸根。
 
第五册
单元核心概念:
    19世纪中叶,西方列强挟坚船利炮,连续对中国发动两次鸦片战争,逼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从此,中国一步步沦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苦难深渊。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不断激化,催生了强烈的救亡图存意识。洪秀全发动农民起义,率领太平军,纵横十数年,横扫大清王朝半壁江山。在内忧外患的双重刺激下,洋务派以“自强”、“求富”相号召,开展了历时30多年的洋务运动,使中国走上了步履蹒跚的现代化之路。
第1 课 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一、虎门硝烟(A)
1、鸦片走私的危害:鸦片泛滥,严重摧残了吸食者的身心健康,导致白银大量外流,造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和经济问题。
2、导火线:虎门销烟。
1839年,林则徐将收缴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这一壮举,把禁烟运动推向高潮,也表现了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坚定决心。
二、《南京条约》(A)
1、鸦片战争爆发的时间: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
2、《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1842年,中国战败,中英《南京条约》签订。主要内容:中国割让香港岛给英国;赔款洋银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在华进出口货物的关税,须“秉公议定则例”。
3、《南京条约》对中国的影响
(1)社会性质的变化:《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不仅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也开创了列强以条约形式侵略和奴役中国的恶例。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破坏,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经济结构的变化: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一方面破坏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基础,另一方面也促进了中国沿海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为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创造了某些客观条件。
(3)社会矛盾的变化: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演化为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其中,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各种社会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4)革命任务与历史分期的变化:反帝反封建就成为中国人民肩负的两大历史任务,中国的历史进入民族民主革命时期。
(5)思想文化领域的变革: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爱国知识分子开始主张学习西方,向西方寻求救国真理,逐渐成为近代中国社会思潮的主流。如:魏源编著《海国图志》一书,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三、五口通商与战后中国社会的变化:魏源的《海国图志》(A)
    1842年,魏源编著《海国图志》一书,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一、“修约”交涉: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时间(A)
1856年10月,“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
二、《天津条约》与《北京条约》(A)
1、《天津条约》
1858年,清政府分别与英、法、俄、美四国签订《天津条约》,主要内容:增开汉口、南京等10处为通商口岸;允许外国人到内地游历、通商、自由传教;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自由航行;外国公使驻京,并可在通商口岸设领事馆;赔偿英国白银400万两、法国200万两。
2、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3、《北京条约》
1860年,清政府与英、法两国分别签订《北京条约》,主要内容:《天津条约》完全有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让九龙司地方一区,即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南地区,归入英属香港界内;赔偿英、法军费各增至白银800万两。
4、《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对中国的影响
   《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二批不平等条约,进一步打开了中国的门户,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主权,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第4课 洋务运动
一、总理衙门的设立(A)
1、洋务派的代表人物
在中央有奕、文祥,在地方有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
2、总理衙门
1861年,清政府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简称“总理衙门”,别称“总署”、“译署”,由奕担任总理大臣。总理衙门主管一切需同外国发生联系的事务,是筹办洋务的最高行政机构。
二、从“自强”到“求富”(A)
1、江南制造总局
1865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是国内最大的军事企业。
2、北洋海军
为了增强军事实力,自70年代起,开始整顿海防,筹建新式海军,初步建成了北洋水师、南洋水师和福建水师三支海军,后又建立了北洋舰队。
3、轮船招商局
1873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轮船招商局,这是近代中国第一家轮船运输企业,也是洋务派兴办的第一个民用企业。
三、京师同文馆(A)
1、同文馆
1862年,在奕的主持下,总理衙门设立京师同文馆,聘请外国人为教习,教授英、法等国文字,这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
2、幼童赴美
    1872年,曾国藩派遣容闳率领首批30名幼童赴美留学。福州船政学堂也先后派遣三批留学生赴英、法等国学习海军,其中不少人学成归国后成了北洋水师的骨干。
四、洋务运动的原因、结果、影响(B)
1、洋务运动的原因
(1)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在与西方列强交涉的过程中,清政府中一批手握实权的廷臣疆吏耳闻目睹西洋坚船利炮的威力,深受刺激。
(2)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面对数千年未有之变局,为了维护清王朝的统治,他们主张学习和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购置外洋船炮,兴办军工企业。
(3)一些中下层士绅也要求效法西人,取其所长,以求自强,朝野上下,形成了一股倡办洋务的思潮。
2、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洋务运动的内容:兴办近代工矿交通企业,编练新式陆海军,设立学堂,派遣留学生。
3、洋务运动的结果:1895年,甲午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破产。
4、洋务运动的影响
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但洋务派办洋务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清王朝的统治,他们只是零星地学习西方的一些科学技术和工艺制造,却不愿意改革封建政体,不可能实现富强的目标。此外,洋务企业在经营管理上也存在着很多弊端。
第二单元 中华民族的觉醒与抗争
单元核心概念:
    洋务运动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使中国在现代化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却无法从根本上改变民族的命运。甲午战争后,面对日趋严重的民族危机,中国社会各阶层继续探索救亡图存的出路。无论是鼓吹变法图强的戊戌维新运动,还是以“扶清灭洋”相号召的义和团运动,以王朝自救为目标的清末新政,均以失败而告终。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发动武昌起义,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终结了中国长达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奠定了民主共和的始基。由此,中国的社会结构开始了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
第5课 民族资本主义与早期维新思想
一、近代民族资本主义
1、近代民族资本的产生:发昌机器厂(A)
1869年,铁匠作坊主方举赞在上海开设的发昌机器厂,率先使用车床进行生产。至80年代成为上海民族机器工业企业中规模最大的一家。
2、早期民族工业的特点(B)
一方面,受到本国封建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的束缚和压制,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本国封建主义有反抗性;另一方面,由于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对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有依赖性。
二、早期维新思想:早期维新思想家主要代表及其主张(A)
1、早期维新思想主要代表人物:王韬、薛福成、马建忠、郑观应等。
2、早期维新思想家的主张:反映了新兴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
经济上:大力兴办民族工商业,全面发展资本主义,抵制外国的经济侵略;
政治上:开设议院,建立君主立宪政体;
文化上:废除八股取士制度,多办学校,广植人才。
第6课 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
一、黄海海战:甲午战争的时间及结果(A)
1、甲午战争的开始:1894年7月,日本挑起蓄谋已久的侵华战争。
2、甲午战争的结果:1895年,中国战败,签订《马关条约》
二、《马关条约》(B)
1、《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1895年4月,李鸿章与伊藤博文)
中国承认日本对朝鲜的控制;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设厂,产品运销内地免收内地税。
2、《马关条约》的影响
(1)对中国:《马关条约》是《南京条约》以来(19世纪)最严重的丧权辱国条约,给中国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灾难,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引发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2)对国际局势:改变了列强在远东的原有均势,引起俄、德、法不满,三国干涉还辽。日本向清政府索取3000万两赎辽费
三、反割台斗争(A)
《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后,台湾人民在刘永福、徐骧等带领下自发组织抗日保台斗争。反割台斗争是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7课 戊戌变法
一、公车上书(A)
1895年,日本逼签《马关条约》,康有为、梁启超联合各省应试的1300多名举人,上书光绪帝,请求变法。这就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公车上书”。从此,拉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二、《时务报》与《天演论》(A)
1、《时务报》
创刊于1896年的《时务报》是当时影响最大的一份维新报刊。该报以“变法图存”为宗旨,猛烈批判顽固派的因循守旧,竭力鼓吹维新。
2、《天演论》
1897年严复发表译著《天演论》首次将进化论介绍到中国,鼓吹“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并以此为理论阐述维新变法主张。进化论为维新运动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武器,对当时和后来的知识界产生了重要影响。
三、百日维新(A)
1、开始:1898年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宣布变法。史称“戊戌变法”。
2、内容:政治上,广开言路,改订律法,澄清吏治;经济上,提倡实业,开矿筑路,改革财政;军事上,编练新军,改习洋操;文化上,废八股,兴西学,派留学生等。
3、结果: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戊戌变法失败
四、戊戌变法的意义(B)
戊戌变法虽然以失败而告终,但维新派积极倡导西方社会政治学说,宣扬进化论和资产阶级民权思想,有力地冲击了封建主义的旧思想、旧文化。戊戌政变之后,怀疑旧学、欢迎新学,要求民主的人越来越多。有些人看到和平改良的道路行不通,毅然走上了民主革命之途。
第8课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
一、瓜分狂潮(A)
1、19世纪末列强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
    1898年,德国强迫清政府“租借”胶州湾,并把山东划为其势力范围,首开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的恶例。
国别                  租借地                        势力范围
德国                   胶州湾                       山东
俄国                   旅顺、大连                   长城以北
英国                   威海卫、“新界”              长江流域
法国                   广州湾                       广东、广西、云南
日本                   ----------                      福建
2、“门户开放”政策:
(1)背景:当德、俄、英、法、日等国在中国掀起瓜分中国狂潮时,美国正与西班牙进行争夺殖民地的战争。战争结束时,各国在华的势力范围已经划定。为了维护和扩大本国在华利益,美国政府向英、俄、德、法、日等提出“门户开放”的照会。
(2)时间:1899年。
(3)内容:承认各国在华的势力范围、租借地和所有既得利益,同时主张各国在华“机会均等”,使中国成为全世界商业的一个开放市场。。
(4)评价:“门户开放”政策是帝国主义列强激烈争夺中国的产物,在扩大美国在华利益的同时,强化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秩序,促成了帝国主义共同控制中国的局面。
二、八国联军入侵: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A)
1、义和团运动
(1)背景:19世纪末,列强肆意宰割中国的行经加剧了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民族矛盾激化促成了民族反抗意识的高涨。
(2)口号:“扶清灭洋”
(3)范围:山东、河南、直隶。
(4)性质;反帝爱国的农民运动
2、八国联军侵华
(1)开始:1900年,英、俄、日、法、徳、美、意、奥八国以义和团运动为借口,组织联军,发动侵华战争。
(2)结果: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清政府与英、法、美、俄、徳、日、意、西、荷、比等11国公使签订)
三、《辛丑条约》(B)
1、《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
清政府向各国赔偿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区,允许各国派兵常驻;拆除大沽和北京通海沿线的所有炮台,准许各国在此沿线的战略要地驻兵;惩办义和团运动中的“首祸诸臣”,严禁中国人成立或加入任何具有反帝性质的组织;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
2、《辛丑条约》的影响
《辛丑条约》是《马关条约》之后帝国主义强加给中国的又一个极其严重的不平等条约,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危害,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第9课 清末新政
变法上谕的颁布:新政的举措(A)
1、举措:从1901年至1905年,清政府推出了一系列“新政”举措,涉及废科举、办学校、派游学、改革官制、修订刑律等各个方面。
2、评价:这些举措,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并未触及根本的专制制度。
第10课 辛亥革命
一、中国同盟会(A)
1、孙中山创立兴中会
1894年秋,孙中山在檀香山创立近代中国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提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
2、同盟会的成立
1905年,孙中山、黄兴、宋教仁等在东京成立同盟会。同盟会的成立使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有了一个统一的领导中心,标志着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进入了新阶段。
3、三民主义
同盟会宣布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纲领。孙中山在同盟会的机关刊物《民报》的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十六字纲领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简称“三民主义”。 “三民主义”纲领是当时(20世纪初)社会历史条件下最完整、最系统的民主革命纲领
二、武昌起义(A)
     1911年10月10日,湖北革命党人发动武昌起义,成立湖北军政府,宣布改国号为中华民国,起义取得胜利。史称“辛亥革命”。
三、南京临时政府成立(A)
1、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国民国临时政府正式成立。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912年3月,孙中山颁布了由临时参议院制定的《临时约法》。《临时约法》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的性质,体现了资产阶级的革命性和民主性,具有重大的进步意义。
3、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
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下诏退位,结束了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统治。
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1912年4月,孙中山正式解除临时大总统职务,临时政府迁往北京。
四、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C)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数千年的君主专制统治,创建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临时约法》,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权利,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但是,辛亥革命以同旧势力的妥协而告终,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从这个意义上说,辛亥革命最终又失败了。辛亥革命的失败,给中国先进分子以巨大的刺激和深刻的启发,使他们觉悟到必须另谋新的救国救民之路。
第三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
单元核心概念:
(1)20世纪初,世界已是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竞争激烈,冲突迭起,国际风云变幻莫测。欧洲的两大军事集团彼此敌视。
(2)1914年夏,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战争的残酷超乎人们的想像。它摧毁了欧洲的四大帝国,改变了列强之间的实力对比。战后出现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一个新的国际政治体系,它建立在英、法、美等主要战胜国的意志之上,因而只能暂时稳定国际格局。人类社会依然面临下一场战争的威胁。
第11课 20世纪初的国际冲突
一、列强支配下的世界(A)
1、20世纪初,以欧美国家为主导的世界体系形成
20世纪初,以欧美国家为主导的世界体系已经形成:欧美工业国是主要的工业品生产地与资本输出国,亚、非、拉农业国沦为他们的经济附庸、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
2、欧美列强政治经济的发展是不平衡的:
(1)欧洲仍然保持着优势地位:伦敦是世界金融中心,欧洲事务牵一发而动全身。
(2)美、日对欧洲优势地位的挑战:20世纪初,美国的工业产量已局世界首位,成为“世界工厂”日本工业总产值的年均增长率仅次于美国;1898年美西战争与1904年日俄战争后,美、日两国成为欧洲之外的两大强国。
二、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与局部冲突(A)
三国同盟: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1882年形成。
三国协约:法国、俄国、英国,1907年形成。
第12课 大战的爆发与过程
一、萨拉热窝事件与大战的爆发(A)
1、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
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出访波斯尼亚首府萨拉热窝,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普林西普刺杀了大公夫妇。
2、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1914年7月28日,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二、战争结果与影响(B)
1、一战结束: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
2、一战影响 :
(1)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列强争夺世界霸权的结果,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灾难,造成了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巨大损失。
(2)摧毁了欧洲的四大帝国,改变了列强之间的实力对比。战后英国世界霸权地位的变化:英国的霸权地位遭到美国挑战;从债权国变为债务国;英国的殖民体系渐趋瓦解,1931年,英国议会通过《威斯敏斯特法案》,英联邦形成。
(3)确立了新的国际政治体系,即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4)催生了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
第13课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一、巴黎和会与凡尔赛体系(A)
1、巴黎和会的召开
(1)时间:1919年1月到6月
(2)地点:巴黎凡尔赛宫。
(3)与会国:一战的战胜国
(4)主导国:美国、英国与法国
(5)三巨头及其意图:美国威尔逊提出了“十四点原则”作为“世界和平的纲领,尤为重视国际组织的作用。英国劳合?乔治坚守传统的英国外交思想,在维持英国霸权地位的同时保证大陆力量的均衡。法国克列孟梭主张最大限度地削弱德国,确保法国的大陆霸权。
(6)结果:签订《巴黎和约》,其中对德的《凡尔赛和约》为核心。《凡尔赛和约》的内容:第一部分为国际联盟盟约,第二部分是对德和约,对德国实行严惩(a.关于德国领土问题,b.关于德国海外殖民地问题,c.关于限制军备问题,d.关于赔款问题)
(7)影响:形成了战后西方的国际新秩序——凡尔赛体系
2、国际联盟:
(1)时间:1920年1月,国际联盟成立
(2)依据:威尔逊“十四点原则”提出建立国际联盟的建议
(3)主要机构:国联大会、理事会、秘书处
(4)宗旨:国际联盟的主要使命是维护世界和平,制止侵略行为
(5)实质:是英法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
(6)结果:国联自身力量不足,尤其缺乏对大国的制约力,无法有效维护世界和平。30年代后期,名存实亡。
二、华盛顿会议与华盛顿体系(B)
1、背景:凡尔赛会议后,欧洲的政治秩序暂时得到稳定。然而在亚太地区,新的政治秩序却仍然没有建立起来。英、美和日本之间的海军军备竞赛日趋激烈。
2、目的:为缓和矛盾,解决亚太问题和裁军问题
3、时间:1921年11月到1922年2月
4、参加国:美、英、日等九国
5、地点:华盛顿
6、成果:
(1)美、英、法、日签订《四国条约》,终止英日同盟,保证四国在太平洋地区的权利与和平关系.有利于美国。它拆散了英日同盟,解除了对美国的威胁,为美国在太平洋地区的扩张扫除了障碍。
(2)美、英、日、法、意签订《五国海军协定》规定美、英、日、法、意的海军主力舰总吨位之比为5:5:3:1.75:1.75。该条约提升了美国的海军实力,英国的海上优势开始丧失,日本的海军力量发展受到限制。
(3)九国签订《九国公约》,保证门户开放政策,美国削弱了日本在中国的势力。中国政府提出的取消领事裁判权、归还租借地、关税自主等要求却未被采纳。使中国由日本独霸的局面又回复到了被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7、影响: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和发展,它通过一系列条约确立了太平洋地区的新秩序,史称“华盛顿体系。”
三、战后世界
1、战后英国世界霸权地位的变化(A)
(1)一战后的英国经济——债权国到债务国,经济发展缓慢
(2)一战后的英国殖民体系——英联邦的形成
背景:英国的殖民地和附属国兴起民族解放运动,本土与自治领之间的矛盾也日益加剧。殖民体系渐趋瓦解。
过程:为挽救颓势,1926年,英国被迫承认自治领在内政外交方面获得独立。自治领与宗主国以“共同忠于(英国)国王”而组成英联邦,双方权利平等,互不隶属。1931年,英国议会通过《威斯敏斯特法案》,批准上述决议,英联邦正式形成。
2、评价凡尔赛——华盛顿体系(B)
(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构建起新的国际格局:英国的世界霸权遭到美国的挑战,欧洲大陆政治版图发生巨大变动,世界局势暂时得到稳定。
(2)是20世纪人类第一场大搏杀之后确立的世界新秩序。它承认了列强之间相对实力地位的变化,建立了国际联盟这一世界性国际组织,以适应世界整体化进程的需要。它所奠定的国际格局,为20年代世界的相对平稳发展创造了条件
(3)作为强权政治的产物,它以战胜国与强国意志为出发点,侵犯了其他国家的主权与利益,并却缺乏有效的解决国际争端的机制。它无视殖民地人民的要求,继续维护殖民体系,并对苏俄采取排斥态度。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局面只是短暂的“休战”。
第四单元 1917年俄国革命与苏联的现代化道路
单元核心概念:
(1)第一次世界大战不仅确立了一个新的国际格局,也催生了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革命回应了俄国民众对“和平、面包和土地”的呼声,开启了俄国现代化道路的新历程。
(2)面对国内外敌人的围攻,初生的苏维埃政权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经受住国内战争的考验。战争结束后,列宁及时采取新经济政策,迅速恢复国民经济。1922年,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
(3)列宁逝世后,斯大林建立起计划经济体制和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为特征的苏联社会主义模式。
第14课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十月革命与苏维埃政权的建立(A)
1917年11月7日,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爆发并取得胜利,苏维埃政权建立。
第15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新经济政策
一、新经济政策的推行(A)
1、背景:国内战争使苏俄的工业生产受到严重破坏。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压抑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影响了政治稳定。
2、时间:1921年
3、内容:从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开始。实行粮食税,税后余粮由农民自行支配。采用租让制和租赁制等方式,把外国资本和私人资本重新引入国有企业,鼓励私人企业发展。恢复商品货币关系,允许自由贸易。废止平均主义的实物分配制,实行劳动报酬级差制。
4、评价:新经济政策是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它从俄国的实际出发,以发展经济、巩固工农联盟为主要目标,通过利用市场机制和商品货币关系较快地恢复了国民经济,稳定了政治形势。
二、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A)
1922年12月底,俄罗斯联邦、外高加索联邦、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四个加盟共和国组成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
第16课 苏联的工业化与农业集体化
斯大林模式:斯大林建立的以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为特征的苏联社会主义模式
一、社会主义工业化
1、背景:
(1)1924年列宁逝世后,斯大林成为苏联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人
(2)20年代中期,在新经济政策的推动下,苏联的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初见成效,然而国家的工业基础仍十分薄弱。
2、指导思想:优先发展重工业,推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3、苏联计划经济的实施:1928年开始,在建设项目、资金、劳动力等方面,向重工业倾斜
4、成效:从1928年开始,到1932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时,苏联由一个农业国变成了工业—农业国。1937年,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时,苏联已成为世界工业强国,工业产量居欧洲首位、世界第二位,基本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目标。
4、评价:
(1)这条快速工业化道路确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既让苏联免受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侵袭,又使国民经济高速发展,因而后来成为许多发展中国家的效仿对象。
(2)然而,这条道路片面强调发展重工业,排斥市场经济,导致国民经济发展比例的失调,不利于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第六单元 中国民主革命的转折
单元核心概念:
    辛亥革命后,民国取代了专制王朝,但共和政体并未真正建立。二次革命、护国运动以几度余波显示了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落幕。新文化运动对传统礼教的批判扫清了旧文化的地基,为人们接受包括马克思主义在内的新思想做了重要准备。五四运动是一次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开启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先河。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诞生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推进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中国共产党联合“以俄为师”的国民党,进行了北伐战争,从根本上动摇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第19课 民国初年的社会与政局
一、民国初年的社会与政局(A)
1、二次革命
(1)原因:袁世凯为了建立独裁统治,派人暗杀国民党领导人宋教仁。
(2)时间:1913年,
(3)发动:孙中山号召兴师讨袁,发起反袁的“二次革命”。由于南北武力悬殊,二次革命很快失败,孙中山被迫流亡海外。
2、护国运动
(1)原因:1915年袁世凯与日本签订出卖中国权益的“二十一条”。1915年袁世凯复辟帝制,改1916年为“洪宪”元年。
(2)发动:蔡锷在云南首先起兵反袁护国,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护国运动胜利。
第21课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建立
一、五四运动
1、五四运动的时间、原因、结果(A)
(1)时间:1919年5月4日,五四运动爆发
(2)原因:巴黎和会拒绝中国人民收回山东的正义要求。
(3)结果:北洋政府被迫罢免亲日派官员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的职务,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
2、五四运动的意义(B)
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在运动中,工人阶级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显示了伟大的力量。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概况(A)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举行,会议最后一天改在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船上举行。大会确定党的名称,党的纲领,选举陈独秀为书记。
2、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意义
形成了以共产主义为目的、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行动指南的全国性的统一的工人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第22课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一、第一次国共合作(A)
1、背景:
(1)中共“二大”以后,中国共产党进一步认识到要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必须结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
(2)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屡遭挫折
(3)中共三大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2、正式形成:1924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
(1)大会通过的宣言以反帝反封建为主要内容,从而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新三民主义政纲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工农三大政策
(2)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新三民主义。
(3)意义:加快中国革命前进的步伐,中国历史进入国民革命运动时期。
二、北伐战争(A)
1、开始: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从广东出发开始北伐。
2、结果:消灭了北洋军阀吴佩孚、孙传芳的主力,挺进到长江流域,从根本上动摇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第七单元 中国的土地革命与抗日救亡运动
单元核心概念:
    1927年,“四一二”、“七一五”政变导致大革命的夭折,中国共产党高举革命旗帜,以“血与火”的抗争回答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保存下来的革命武装,汇聚井冈山,在毛泽东领导下开创了以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由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工农红军被迫进行长征。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会后,红军继续长征,并取得伟大胜利。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使中国面临民族存亡危机。“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掀起抗日救亡运动高潮。
第23课 南京国民政府的内政与外交
一、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南京国民政府建立的时间(A)
1927年4月18日,蒋介石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
二、改立新约运动:关税自主(A)
1、内容:1928年6月,国民政府对外发表宣言,与美、英、法等国改订新约。
2、结果:中国收回关税自主权。
3、意义:改订新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中国的自主地位,但未从根本上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特权。
第24课 红色政权的建立
一、井冈山会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A)
1、创建:1927年,毛泽东率领发动湘赣边秋收起义,遭到严重挫折后,开始创建井刚山革命根据地。
2、壮大:井冈山会师。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余部会师井冈山,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壮大了井冈山根据地的武装力量。
3、意义: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树立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榜样。从进攻大城市到向农村进军,这是中国革命具有转折意义的新起点。
第25课 九一八事变与全国抗日浪潮的兴起
一、九一八事变(A)
1、时间:1931年9月18日晚,日本关东军突然袭击东北军驻扎的北大营。
2、后果:1932年,东北全境沦陷,日本扶植前清逊帝溥仪建立伪满洲国傀儡政权
第26课 红军长征
一、第五次反围剿:长征开始(A)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利,中央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开始长征。
二、遵义会议(B)
1、时间: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
2、内容:
(1)会议纠正了错误的军事路线,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权。
(2)改组了中央领导机构,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
(3)成立由周恩来、毛泽东、王稼祥组成的三人军事指挥小组,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3、意义:
遵义会议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三、三大红军主力会师(A)
1936年10月,三大主力红军在甘肃会宁地区会师,长征胜利结束。
第八单元 “大萧条”中的资本主义世界
单元核心知识: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各国之间的经济往来更加密切,相互依存的程度进一步加深。然而,自由放任的市场竞争、世界经济组织与国际贸易规则的缺失,威胁着脆弱的国际新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崩溃是从世界经济大危机开始的。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后,资本主义国家各自寻求解困之道。其中,美国的“罗斯福新政”调整了19世纪以来的自由主义经济政治,尝试发挥国家在经济与社会中的调控作用。与此同时,意、日、德三国先后建立了法西斯体制,走上了对内独裁与对外扩张之路。人类社会面临战争的威胁。
第27课 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
一、黑色星期四:危机爆发的时间(A)
1929年10月24日,纽约证交所的股价暴跌,这一天后来被称为 “黑色星期四”。
第28课 罗斯福新政
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后,美国的改革调整被称为“罗斯福新政”。1933年,罗斯福当选美国总统,(新政的实质)开始通过国家干预和调控推行反危机措施。
一、国家调控经济(B)
1、规范金融秩序
政府整顿金融业,支持大银行重新开业,淘汰小银行,强令州银行加入联邦储备银行;公布《存款保险法》,设立联邦储蓄公司,对小额存款提供信用保障,同时吸收存款,提高货币流通率,增强资金流通;放弃金本位制,增发新钞,宣布美元贬值。
2、解决大规模失业的问题,政府举办公共工程,实施“以工代赈”,扩大消费需求
政府组建民间自然资源保护队,吸收大量男青年从事造林、筑路、森林防火、防止水患、水土保持等市政工程。此外,政府还成立民间工程署,以完成工程计划与支付工资。
3、调整工农业生产。
在工业方面,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同时成立国家工业复兴局负责实施该法。在农业方面,先后颁布两个《农业经济调整法》,设立农业经济调整署,适量缩减农业生产,提高农产品价格,并调整农业信贷机构。
二、社会保障措施(B)
1、尝试解决贫富差距问题:
为了限制过于悬殊的贫富差距,进一步缓和社会矛盾,罗斯福政府首先积极实施失业救济,完善社会保险制度。国会通过《社会保险法》,建立养老金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和对残废及无谋生能力者的救济制度。其次,在全国推行累进所得税制度,加征遗产税和财产转移税。
2、协调劳资关系:
罗斯福政府为了推进劳资谈判,颁布《全国劳动关系法》,成立劳资代表对等组成的全国劳工关系局。政府还通过《公平劳动标准法》,规定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禁止使用童工。
三、罗斯福新政的评价(B)
罗斯福新政从1933年开始推行,直到1941年结束,主要内容可用“3R”来概括,即复兴(Recovery)、救济(Relief)和改革(Reform)。
它在一定程度上调整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缓和了社会矛盾,使美国走出了经济危机。并对其他国家也产生了示范效应。此后,国家干预和调控经济,承担起一定的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成为20世纪资本主义国家普遍的政策取向。
第29课 德意日走上法西斯道路
一、墨索里尼政权(A)
意大利墨索里尼于1922年率先建立法西斯政权。
二、日本军国主义(A)
     1936年,二二六事变后,军部确立统治地位,正式建立日本法西斯统治。
三、希特勒上台与纳粹体制:纳粹体制的特征(B)
1933年希特勒建立纳粹体制。其特征:纳粹体制以集权为特征,以扩张为目标。在政治上,确立一党专制元首独裁。在经济上,松财政,紧货币,实现全民就业和经济复兴;经济恢复后,重点发展军事工业。在文化上,纳粹宣扬民族共同理论,强化社会统制,推行排犹政策。在对外政策上,扩军备战。
第九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
单元核心概念:
20世纪30年代,法西斯国家的兴起与结盟改变了战略格局。突破与维护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成为成为这一时期外交舞台上的焦点。从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开始,法西斯国家不断拨动战争的火焰。西方大国或坐视不理,或有意祸水东引,以致战争的阴霾再次笼罩在人类的上空。战争爆发后,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各国协同作战,扭转战局,取得了胜利。
第30课 绥靖政策与“集体安全”的失败
英法绥靖政策(A)
1937年,英国绥靖派首领张伯伦出任首相
1938年,英、法默许德、奥合并,并通过《慕尼黑协定》允许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区,以为这样便能保住“五十年和平”。
第31课 战争的爆发与扩大
一、德国突袭波兰(A)
1939年9月1日,德国突袭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爆发。
二、不列颠之战(A)
“不列颠之战”是二战史上历时最长、规模最大的空战,激扬了英国人的民族斗志,使德国对英登陆作战最终未实现。
三、苏德战争爆发(A)
1941年6月22日,德国兵分三路向苏联发动全面进攻。莫斯科保卫战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宣告了希特勒“闪击战”的破产
四、珍珠港事件(A)
1941年12月7日,日本突袭美国的海军基地珍珠港。珍珠港事件揭开了太平洋战争的序幕,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
第32课 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A)
1、(1940年6月)法国败降后,英、美两国随即确立共同军事和政治战略,结成了事实上的反法西斯联盟。
2、1941年3月,美国国会通过《租借法案》,该法案的通过埋葬了中立法,是美国由孤立主义走向参战的决定性重要步骤。用于援助反法西斯国家。
3、(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时,英、美相继表态支持苏联,三国正式携手合作。
4、1941年8月,美、英两国联合发布《大西洋宪章》,提出保障国际和平与安居乐业、促进一切国家间的经济合作等一系列进步和民主的原则。苏联随即表示赞同。
5、10月初,苏、美、英缔结三国协定,美、英两国扩大对苏援助。
6、(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更多国家参加到反法西斯战争中。经罗斯福提议,1942年1月1日,包括中国在内的26个反法西斯国家在华盛顿举行会议,共同签署《联合国家宣言》:保证用自己全部的军事力量和经济资源进行反法西斯战争,确保彼此合作并保证不同敌人单独停战或媾和,标志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
二、主要战场的战略转折(A)
1、太平洋战场:1942年6月,美军取得中途岛海战的胜利。
2、欧洲战场:1942年7月,苏联赢得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改变了苏德战争乃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局势。
3、北非战场:英军在北非取得阿拉曼战役的胜利。
三、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A)
1、开罗会议
时间:1943 年11月
参加者:美、英、中三国首脑
内容:发布《开罗宣言》,要求日本归还台湾等所有中国领土。
2、德黑兰会议
时间:1943年12月
参加者:美、英、苏三国首脑
内容:商定双方在欧洲战场与亚洲战场上的分工与责任。
3、诺曼底登录
时间:1944年9月
参加者:美英盟军在法国北部诺曼底登陆
意义:开辟欧洲第二战场。两个月后,巴黎解放。盟军继续挥师东进,一路凯歌。攻陷莱茵区。
4、苏联胜利进军
与此同时,苏军集中兵力,连续实施10个战略性进攻战役,不仅把德军赶出国境,还协同各国反法西斯力量解放了波兰、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和南斯拉夫等国。
5、德国投降
时间:1945年5月8日
概况:苏军攻克柏林,德国投降,欧洲战争结束。
6、日本投降
(1)欧洲战争胜利后,盟军加大对日本的攻势。6月起,美军轰炸日本本土
(2)8月,美国向广岛和长崎投掷原子弹
(3)远东苏军向盘踞在中国东北和朝鲜半岛的日本军队发起进攻
(4)中国军队也全面反攻。
(5)结果: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在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向美、苏、中、英等同盟国正式签署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落下帷幕。
7、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C)
(1)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战争,是人类历史上的空前浩劫,给世界人民造成了惨重的损失。
(2)使国际格局发生巨大变化:德、意、日惨败,英、法削弱,为一个新的国际格局奠定了基础,战后形成了苏美两极体制的国际格局。
(3)使国际政治发生巨大变化:法西斯主义遭到毁灭性打击;欧、亚出现了一系列人民民主国家,社会主义力量发展壮大;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空前高涨,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土崩瓦解;避免新的世界大战,成为战后国际政治的突出主题。
(4)对科技发展和世界经济产生深刻影响:战争末期和战后发生了第三次科技革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资本主义世界得到广泛和迅速的发展,生产和资本的国际化程度大大提高,各国经济的相互联系和一览依赖大大加强。
 
第六分册
第一单元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
单元核心概念: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面临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七七事变揭开了全民族抗战的序幕。国共两党捐弃前嫌,共赴国难,在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浴血奋战。在长达八年的抗战中,中国人民以巨大的民族牺牲为代价,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取得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并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第1课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一、西安事变
1、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A)
(1)背景:
九一八事变,特别是华北事变以后,日本企图变中国为其独占殖民地,中日两国间的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根本原因)
中国共产党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战略方针。
1936年12月初,蒋介石到西安,逼迫张学良和杨虎城率部开赴陕北前线“剿共”。在这种情况下,张、杨决定发动“兵谏”。(直接原因)
(2)过程:
1936年12月12月,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兵谏”,扣押了蒋介石,提出停止一切内战等八项主张,史称“西安事变”。
2、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B)
(1)中国共产党推动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西安事变发生后,应张学良的要求,中共中央派遣周恩来等赴西安,以和平方式解决西安事变为方针,与张学良、杨虎城共同努力,经过谈判,迫使蒋介石作出了做出了“停止剿共,联红抗日”的承诺。
(2)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的意义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的转折点,对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团结抗日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二、七七事变
1、卢沟桥事变(A)
1937年7月7日,“七七事变”,即卢沟桥事变,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B)
(1)《八一宣言》:号召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2)中共瓦窑堡会议:正式确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战略方针。
(3)西安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4)七七事变: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①七七事变后,中共中央向蒋介石送交《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②1937年8月,西北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
③1937年9月,蒋介石发表承认共产党合法地位的谈话。以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三、八一三事变和南京大屠杀
1、淞沪会战(A)
1937年8月13日,日军进攻上海,中国守军坚决回击,淞沪会战开始。淞沪会战是抗战初期中日两国间的第一次大规模作战,它粉碎了日本侵略者速战速决三个月灭亡中国的梦想,为沿海工业的内迁赢得了时间,进一步推动了全国规模抗战的开展。
2、南京大屠杀(A)
1937年12月13日,日军占领南京城后,制造了南京大屠杀。中国平民和被俘士兵被杀害达30万以上。
第2课 正面战场与敌后抗日根据地
一、平型关大捷和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开辟
1、平型关大捷(A)
1938年9月,国民政府组织太原会战。在这次会战中,八路军一一五师取得平型关大捷,获得了抗战以来中国军队的第一次胜利,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二、徐州、武汉会战
1、台儿庄战役(A)
1938年春,国民政府组织徐州会战。在这次会战中,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战果最大的一次胜利
第3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一、中共七大(C)
1、时间:1945年4月,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召开
2、主要内容:
①中心任务是领导全国人民最后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毛泽东做了《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
②大会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确立毛泽东思想作为中共一切工作的指针。
③大会选出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领导集体。
3、意义:
使全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达到空前的统一和团结,为中共在毛泽东旗帜下,领导人民夺取抗日战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二、日本投降
1、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B)
①是1840年以来中国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②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使中国人民空前团结起来,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基础,成为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历史转折点。
③中国战场长期牵制和抗击了日军的主要兵力,对日本侵略者的彻底覆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为最终战胜世界法西斯反动势力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三、台湾光复(A)
    1945年10月25日,中国政府重新恢复对台湾行使主权,标志着日本在台湾半个世纪的殖民统治正式结束。
第二单元   中国人民解放战争
单元核心概念:
抗日战争胜利后,为了争取和平民主的光明前途,中国共产党付出了很大努力。蒋介石集团却一意孤行,悍然发动内战。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国民党统治区危机深重,民怨沸腾。中国共产党在人民的支持下,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大举进攻,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反攻。经过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国民党主力部队被基本消灭。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横渡长江,攻克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第4课 民主和独裁的较量
一、内战爆发(A)
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进攻中原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
第5课 解放战争的胜利
一、三大战役(A)
1、1948年9月~11月,辽沈战役,东北全境获得解放
2、1948年11月初,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中一次规模最大的决战,基本解放了长江以北的华东和中原广大地区。动摇了国民党在南京、上海的统治。
3、1948年11月底,平津战役,基本上解放了华北全境。北平和平解放。
二、国民党政权的覆灭(A)
1949年4月,渡江战役,4月23日,南京解放,宣告国民党统治的结束。
第三单元   战后国际政治格局的演变
单元核心概念: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雅尔塔体制构成了新的国际格局。联合国的成立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标志着世界整体化发展进入到一个新阶段。战后初期,以苏联和美国为中心的“两大阵营”的对抗展开了东西方“冷战”。冷战时期的世界由两极逐渐向多极化演变;殖民体系的瓦解兴起了“第三世界”的不结盟运动;两大阵营的分化导致大国关系的重组;美苏争霸态势因双方力量的消长而发生变化。20世纪八九十年代之交,以东欧剧变、德国统一、苏联解体为标志,东西方冷战宣告结束。世界格局进入一个新的转型时期。
第7课 雅尔塔体制与布雷顿森林体系
一、雅尔塔体制的形成(A)——重建世界政治秩序
1、雅尔塔会议
(1)时间:1945年2月
(2)与会国:美、英、苏
(3)内容:确定联合国组织章程;;决定苏、美、英、法四国分区占领德国;美英两国为争取苏联对日宣战,要求波兰领土西移,并满足苏联在远东地区的势力划分要求。
2、雅尔塔体制
(1)雅尔塔体制的内涵
雅尔塔会议的决定对战后世界格局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大影响。人们通常把该时期大国围绕战后世界安排问题所达成的一系列协议称为“雅尔塔体制”。
(2)雅尔塔体制的评价
    雅尔塔体制主张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之间实行共处与合作,但是它沿用强权政治的惯例,承认并划分大国的势力范围,为满足大国的利益而损害了相关国家的权益。
二、联合国(A)
1、联合国的成立(过程)
(1)1943年,美英苏中四国共同宣布决定建立一个普遍性国际组织
(2)1944年敦巴顿会议上命名这个未来的国际组织为“联合国”,并初步拟定了联合国的宗旨、原则以及会员国资格等条文
(3)1945年雅尔塔会议确定联合国的组织章程。
(4)1945年4月,旧金山会议通过《联合国宪章》。
(5)1945年10月24日,《联合国宪章》正式生效,联合国成立
2、联合国的宗旨:“和平、友好、合作、协调”
3、总部:设在美国纽约
4、重要机构:联合国大会、安理会、经济及社会理事会、托管理事会、国际法院、秘书处
注:安理会的职权:重大的政治问题由大会和安理会讨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美、苏、英、法、中,所有实质性问题必须得到5个常任理事国的一致同意,享有大国否决权)
三、布雷顿森林体系(A)——重建世界经济体系
1、布雷顿森林会议
(1)背景:为了重建世界经济体系,美英两国同时公布各自的设计方案,最终,以美国方案为基础形成战后世界经济体系的运行机制。
(2)时间:1944年7月
(3)内容:根据美国方案,制定了《布雷顿森林协议》——根据协议,1945年12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宣告成立
(4)结果: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建立起来,史称布雷顿森林体系
2、战后世界经济体系的三大支柱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关贸总协定
注:1947年,在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的主持下,23个国家缔结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作为未来的世界贸易组织的一个组成部分。
第8课 美苏冷战的开始
一、杜鲁门主义
1、冷战开始的背景:
(1)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依仗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力量,确立了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
(2)苏联经过战争的洗礼,军事力量与国际影响大幅提高。
——双方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截然对立,在共同的敌人消除后,国家利益和战略目标的冲突取代了战时的友好与合作。
2、丘吉尔的富尔敦演说(A)
(1)时间:1946年3月
(2)内容: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在美国密苏里州的富尔敦发表演说,呼吁西方国家联合起来,遏制苏联与共产主义的挑战。
(3)意义:拉开了冷战的序幕
3、杜鲁门国情咨文(A)
(1)时间:1947年3月
(2)内容:美国总统杜鲁门以应对希土危机为借口,向国会宣读咨文,正式表达了美国遏制苏联、称霸世界,成为“自由世界的领袖”的目标。这篇咨文宣布的美国对外政策被称作“杜鲁门主义”。
(3)意义:“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是美苏冷战正式开始的标志。
二、两大阵营的形成(A)
1、美国的全球战略
“杜鲁门主义”提出后,美国针对欧洲与亚、非、拉地区出台经济援助计划,并建立全球军事体系。
(1)马歇尔计划——复兴欧洲计划
时间:1947年
目的:旨在帮助西欧各国迅速恢复经济,使之纳入到美国争霸世界的战略轨道中。
(2)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时间:1949年,美、英、法等12国外长签署《北大西洋公约》,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发展:北约发展为世界上最大的军事集团,成为美国同苏联在全球争霸的主要工具
2、苏联针锋相对
(1)莫洛托夫计划
时间:1947年
原因:苏联为防止东欧国家接受“马歇尔计划”
内容:由苏联同东欧各国缔结双边经济协定,向东欧国家提供经济援助。在此基础上成立经互会
(2)成立华沙条约组织
时间:1955年
目的:为了对抗北约
参与国:苏联、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匈牙利和民主德国签订《华沙条约》,成立华沙条约组织。
——以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中心的社会主义阵营形成了东西方对峙的两极格局。
三、柏林危机和朝鲜战争
1、柏林危机(A)
(1)背景:
    二战结束后,苏、美、英、法四国分区占领德国及其首都柏林。
(2)起因:
1948年春夏之交,西方占领当局宣布在西占区推行币制改革,旨在分裂德国
(3)过程:
苏联随即以保护苏占区经济为由,切断西德和柏林的水陆交通,对西柏林实行全面封锁,由此形成“第一次柏林危机”。
(4)结果:双方都不想诉诸武力,经过秘密谈判,苏联于1949年5月结束封锁。德国的分裂成为定局:1949年9月,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成立;10月,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成立
第9课  殖民体系的瓦解
一、战后民族独立浪潮(A)
1、时间、国家:
二战后,民族独立浪潮持续了约30年,近百个战后独立的新兴国家大多在1945——1975年间摆脱了西方国家的殖民统治。
2、两个高峰:
第一个高峰从二战结束到50年代末,其中心区域在亚洲,并延伸到北非;第二个高峰兴起于1960年,延续到70年代中期,其中心区域在非洲,并扩及拉丁美洲的加勒比海地区和亚洲太平洋地区。其中,1960年因独立的非洲国家众多而被称为“非洲年”。
第10课  大国关系的重组
一、美苏争霸(A)
1、60年代:
美国凭借优势力量推行对苏遏制政策,使苏联的“美苏合作,共同主宰世界”的设想无法实现。第二次柏林危机与古巴导弹危机均以苏联的退让告终。
2、70年代:
军事实力上升的苏联向美国霸权发起全面挑战,苏联的势力范围扩张到西亚、非洲和拉丁美洲;美国则陷入越南战争的泥沼中,不得已采取战略收缩
3、80年代:
美国里根政府为改变在美苏争霸中的被动局面,提出“星球大战计划”,进一步强化军备竞赛;苏联因经济发展停滞,军费开支沉重,转而全面收缩
第11课  冷战的结束
一、东欧剧变与德国统一(A)
1、东欧剧变
(1)背景: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推行“新思维外交”,给东欧各国提供了摆脱苏联控制的条件
(2)表现:
1989年,东欧各国先后发生国内政权更迭,相继摆脱苏联集团
2、德国统一
(1)过程:1989年下半年,民主德国局势动荡。联邦德国总理趁势公布德国统一的“十点计划”。苏美英法同两个德国政府商讨统一外部问题。1990年10月3日,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德国统一
3、意义:
德国的统一成为结束冷战进程中的重要事件,标志着雅尔塔体制的瓦解。
二、苏联解体(A)
1、时间:1991年12月25日,克里姆林宫上空印有镰刀锤子的苏联国旗徐徐降落,取而代之的是俄罗斯联邦的白、红、蓝三色国旗。
2、结果: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历史告终,冷战结束。
第四单元   战后科学技术革命与经济全球化
单元核心概念: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首先兴起于美国,随后席卷全球,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社会的面貌。它进一步加速了区域经济的一体化步伐。其中,西欧的一体化进程率先实现了民族国家之间的政治与经济联合。与此同时,新型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也陆续走出了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各国经济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日益加深,经济全球化的速度加快。一个覆盖全球的世界贸易体系已经破茧而出。在这股浪潮中,人类社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共存。
第13课 西欧的一体化进程
一,煤钢联营:《舒曼计划》与煤钢联营 A
1、西欧一体化的背景:
(1)现实: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的剧烈厮杀,战后,昔日称雄世界的欧洲列强国力衰落,地位下降。战后世界形成美、苏主导的两极格局。
(2)期望:在形成美、苏主导的两极格局中,渴望再次崛起
(3)途径:西欧不得不寻求联合之路,通过加强经济合作,以期在世界经济和政治中发挥做用。
(4)结果:西欧国家抛开历史夙怨,开启了一体化的进程。其中,法德和解是西欧联合的关键。
2、欧洲煤钢联营
(1)建立:
①1950年,法国外长舒曼提出了联合经营法、德煤钢企业的计划,史称“舒曼计划”。该计划一经公布,立即得到部分西欧国家的积极响应。
②1951年4月,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卢森堡六国在巴黎签订了为期50年的《欧洲煤钢联营条约》(又称《巴黎条约》):决定把各自的煤钢工业置于共同管理之下,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
(2)意义:
欧洲煤钢联营把西欧各国的煤、钢工业联合在一个组织之内,由超国家机构进行管理。这本身就促进了法德和解,保证煤、钢资源不再用于军国主义目的,从而为西欧的政治与经济实现进一步融合做好了准备。
二、欧共体(A)
1、建立:
1957年3月,六国政府签订《罗马条约》,决定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与“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其中,欧洲经济共同体涉及全面经济一体化,最为重要。1967年7月,这三个组织合并,取名“欧洲共同体”,简称“欧共体”。
2、欧共体的扩大:
从1973年开始,欧共体的扩大进程正式启动,英国加入其中。到1986年,欧共体的成员国已有12个。
3、作用:欧洲统一大市场的形成实现了人员、商品、资本和劳务的自由流通。
三、欧盟与欧元
1、欧盟成立(A)
(1)背景:欧共体的最高目标是政治一体化。然而由于受到70年代中期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影响,成员国对于超国家组织的模式又存在争议,组建欧洲政治共同体的努力一度被搁置。不过,随着全球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欧共体发展成为更高层次的联合形式,已是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
(2)建立:
1991年,欧共体政治一体化进程取得历史性突破。12个成员国在荷兰小城马斯特里赫特签署《欧洲联盟条约》(又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简称《马约》):决定把“欧共体”更名为“欧洲联盟”,简称“欧盟”。各成员国同意把一部分国家主权让渡给欧盟,执行共同的经济、外交和防务政策。1993年,欧盟正式成立。
2、欧元诞生(A)
2002 年1月1日,欧元正式启动。
3、欧洲一体化的影响(B)
①对欧洲:西欧一体化促进了整个欧洲的政治与经济的稳定发展,增强了欧洲人的“欧洲公民”意识,并在整体上提高了欧洲的国际地位。
②对世界:西欧的一体化进程为其他区域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经济联合提供了成功的范例,并推动了世界格局的多极化发展。
第15课 经济全球化与全球性问题
一、从关贸总协定到世界贸易组织
1、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A)
二战结束后,为了解决国际贸易中的关税壁垒问题,1947年10月,23个国家在日内瓦签订《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以多边协定的方式,推动国际贸易的自由化。但是,关贸总协定不是一个正式的国际组织,难以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要求。
1986年,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谈判启动后,各国开始筹划建立世界性贸易组织。1994年,在摩洛哥马拉喀什举行的国际会议正式决定成立世界贸易组织(WTO)。
从1995年1月1日起,世界贸易组织开始运作。它是独立于联合国的国际组织,负责管理世界经济和贸易秩序。经过多年谈判,中国于2001年12月加入该组织。
第五单元   中国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单元核心概念:
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是中国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在新中国成立后的三年中,中国共产党集中力量完成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恢复国民经济,抗美援朝,维护国家安全,为新中国展开大规模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革奠定了基础。从1953年开始,中国共产党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制定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推进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基本完成了三大改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创设,保证了中国的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第16课 新中国的诞生
一、人民政协和《共同纲领》
1、《共同纲领》(A)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通过《共同纲领》。《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国家;实行以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民族平等。《共同纲领》是新中国的建国纲领,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
2、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B)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结束了帝国主义压迫中国的历史,结束了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统治中国的历史,结束了军阀割据的历史,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开始了新纪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二、西藏和平解放(A)
1951年5月,西藏和平解放。
三、抗美援朝(A)
抗美援朝开始与结束的时间:1950、10~1953、7
第17课 国民经济的恢复
一、土地改革(B)
1、时间:1950年~195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施行,新解放区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
2、内容: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少地的农民。
3、性质:变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
4、意义:
土地改革是消灭地主土地所有制的一场伟大斗争,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土地制度的一次重大变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民经济的恢复、社会主义改造和工业化建设创造了条件。巩固了工农联盟和人民政权,为以后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创造了有利条件
第18课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一、“一化三改造”(A)
1、过渡时期总路线:
1953年,党中央制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过渡时期总路线规定,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就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简称“一化三改造”。
2、“一化”:
社会主义工业化,是从1953年执行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的。“一五计划”规定,集中力量发展发展重工业。计划在苏联援助下提前完成,为顺利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奠定了物质基础。
3、“三大改造”,
实质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革:把资产阶级、个体农民和手工业者的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成社会主义的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到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为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奠定了经济基础。
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宪法》(A)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正式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标志着中国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的基本形成
2、1954年《宪法》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两大原则。
第六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与曲折
单元核心概念:
1956年,中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阶段。毛泽东提出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中共八大以社会主义建设为主题,确定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的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但1956-1957年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和“左”的思潮兴起,使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生重大失误。1958年提出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三面红旗,片面追求经济发展的高速度和所有制的“一大二公”,造成严重后果。经过国民经济的调整,形势有所好转,“两弹一星”的成功试爆与发射标志着中国科学技术取得重大突破。1966年毛泽东错误地发动“文化大革命”,使国家陷入十年内乱。1976年,粉碎“四人帮”,结束了“文化大革命”,中国进入新的历史阶段。
第19课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一、总路线、“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A)
1956年, “三大改造”基本完成以后,中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阶段。 1958年,总路线(“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大跃进”(片面追求高速度、高指标)与人民公社成为指导这一时期(1958~1961年)工作的“三面红旗”
第20课 “文化大革命”
1966年5月,发动了“文化大革命”
1976年10月,中央政治局一举粉碎“四人帮”。 粉碎“四人帮”的胜利,结束了“文化大革命”这场灾难。
第七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开拓
单元核心概念:
以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中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实现了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历史转折。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科学总结国内国际的历史经验,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制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改革开放率先在农村取得突破,经济特区和浦东开发带动和推进全国多层次开放。城乡经济体制实现重大变革,社会生产力获得空前解放,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为实现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一国两制”构想,圆满地解决了香港、澳门回归中国的问题,祖国的统一大业获得重大进展。
第22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一、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A)
1、背景:
(1)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广大干部群众急切盼望能拨乱反正,开创历史发展新局面。
(2)“两个凡是”方针的提出,使党和国家的工作出现徘徊局面。
(3)邓小平提出用准确、完整的毛泽东思想工作
2、开始:
1978年,《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文章阐明了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从根本理论上否定了“两个凡是”,引发了全国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3、意义: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对于打破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精神枷锁,对于党的指导思想和实际工作的拨乱反正,产生了巨大影响。
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A)
1、时间: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2、内容:
高度评价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否定“两个凡是”,重新确立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果断的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做出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使党的工作结束了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
3、意义: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一次伟大转折。它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端正了党的指导思想,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全会的改革开放决策,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起点。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C)
1、1982年,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首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2、1987年,中共十三大明确指出,我国目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系统阐明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中共十三大制定了党在这一阶段的基本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这条路线的核心内容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第23课 改革开放
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A)
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试行和推广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开放率先在农村取得突破性发展:1978年底、1979年初,安徽、四川的部分农民自发地试行以包产到户,包干到户为主要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关于包产到户,包干到户
通过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分立,让农民变为自负盈亏的生产者、经营者,这就在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体制内,创造了一个充满活力的市场经济的细胞
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意义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我国农村经济体制的一次重大变革。它极大的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
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制度化
1993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写入宪法,作为农村的基本管理体制被肯定下来。
二、经济特区的建立(A)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积极推进对外开放,把对外开放确定为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项基本国策,使中国经济从封闭半封闭状态大踏步走向世界。
1980年在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试办“经济特区”,积极吸收侨资、外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经济特区是改革开放中的一项创举。
第24课 一国两制
一、“一国两制”的构想
1、“一国两制”的提出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创造性的提出了“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
2、“一国两制”的基本内涵:
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他们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二、香港、澳门回归(A)
1997年7月1日和1999年12月20日,香港、澳门分别正式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分别由董建华和何厚铧任第一任行政长官,实行高度自治。
第八单元 中国走向世界
单元核心概念: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始终不渝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赢得了世界各国的尊重。中国率先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上初展外交风采。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发生新的变化,中国利用多极化趋势的发展、第三世界的兴起和美国全球战略的调整、积极拓展外交舞台,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实现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冷战结束后,适应和平与发展的新趋势,中国积极拓展多边外交,致力于建立全方位的对外关系,赢得了现代化建设的和平环境,并对构筑新型国际关系、处理重大国际事务做出了重要贡献,展示了一个负责任的大国的形象。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
第25课 初登国际舞台
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A)
1、背景: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打破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封锁,维护世界和平,为国内经济建设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中国政府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提出:
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政府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3、意义: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仅是中国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也是国际社会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是对当代国际关系的重大贡献。由于它所主张的主权国家一律平等、不干涉别国内政、和平共处的原则,适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反映了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成为越来越多的国家共同接受的指导和处理国际关系的普遍准则。
二、万隆会议(A)
1、1955年,亚非2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相聚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与的“万隆会议”
2、中国倡导的求同存异、和平共处的“万隆精神”,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之间的理解和信任,推动了亚非国家团结合作,使会议取得了成功。
第26课 外交舞台的拓展
一、重返联合国(A)
1、背景: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会员国之一。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由于美国等西方国家奉行敌视新中国的政策,蒋介石集团继续占据着联合国的中国席位。
2、重返: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3、意义:中国重新参与联合国事务,成为推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反对霸权主义的中坚力量。
二、中美关系正常化(A)
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应邀访问中国,中美双方在上海发表联合公报,标志着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1979年1月1日,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三、中日建交(A)
1972年9月29日,中日签署《联合声明》,两国正式建交
第27课 新时期对外关系
加入世界贸易贸易组织(A)
2001年,中国被接纳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第七册
第一单元 儒家文化与古代中国
单元核心概念:
    儒家学说自汉代以来一直是中国古代占主导地位的官方意识形态。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针对礼崩乐坏的春秋乱局,以重振礼乐制度为己仁,希望通过仁爱的方式恢复宗法制度下的身份等级秩序。汉代儒士兼采阴阳五行学说,为儒家的伦理纲常敷上浓郁的神学色彩。宋明理学家则将儒学提升至哲学的高度,使之更为精致而周密。从本质上说,儒学是与中国传统家族制度相辅相成的理论体系,在家族制度与君主政治长期延续的过程中,儒家文化对古代中国的社会观念、行为规范、政治思想、法律制度等都具有极为深刻的影响。儒学还辐射东亚,形成“儒家文化圈”,并在西方引起很大反响。
第1课 先秦儒家与两汉经学
一、孔孟之道(C)
(一)孔子创立儒家学派:
1、儒家思想产生的背景:春秋时期,社会处在变革、转型阶段,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针对礼崩乐坏、动荡纷争的现状,提出了一系列治国救世的主张。
2、孔子的主张:
①“礼”,重建周礼的权威,遵循宗法制度的原则,以“礼”的规范约束人们的一切言行,使社会成员安分守己,恪守传统的等级秩序。
②“仁”,“复礼”的关键在于“为仁”。“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孔子以“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准则,为“仁”之本应从最亲近的血缘关系入手,然后由近及远,推而广之,实现社会秩序的安定与人际关系的和谐。    
③“义”,孔子以“义”作为判断所有事物的价值标准,人们的言行举止符合“礼”的规范和“仁”的精神,就是“义”。正人君子应重义轻利。
3、评价:
保守的一面:面对春秋以来的社会大变革希望通过恢复过去西周的宗法制度和礼乐制度来实现治国救世,且强调等级制度。
积极的一面:重视伦理道德和个人修养,实现社会的安定和人际关系的和谐,对当今建立和谐社会有借鉴意义。
(二)孟子继承发展儒家学说
1、背景:战国时期,连年战乱、民不聊生。
2、孟子的主张:
①孟子认为人性本善,这是儒家道德准则仁、义、礼、智的基础与开端。
②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
③将孔子“仁”的观念发展为“仁政”学说,希望统治者以民为本,推行仁政,结束连年战乱、民不聊生的局面。
由孔子创立,孟子继承发展的儒家学说,后人习称“孔孟之道”。
3、评价:
“仁政”的主张是当时抑制统治者暴政的有力武器,民本思想也考虑到下层民众的需要,被广泛认同。但孟子的“民本”观念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主”思想。
(三)荀子的思想
①从“性恶论”出发,
②更注重外在的社会规范和刑罚制度对人的制约作用,
③政治上主张礼法兼治、王霸并用。
二、儒学的经学化(B)
1、背景:
①汉武帝继位后,锐意进取,经营开拓,需要积极有为的思想学说为其治国安邦提供理论依据,这成为儒家地位迅速上升的契机。
②汉儒大家董仲舒,他兼采阴阳五行学说,形成新的儒学体系。系统提出“天人感应”之说,将儒家的政治思想和伦理学说神圣化。政治上倡导“君权神授”,认为天子受命于天,所以臣民必须服从天子;同时天又对天子进行监督考察。伦理上强调“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将仁、义、礼、智、信视作为人处世永恒的道德准则。后人习称“三纲五常”。顺应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提出“大一统”的主张,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思想上的统一维护政治上的统一。
2、儒学在各家学说中获得“独尊”地位:儒学的经学化
①儒家典籍被称为“经”,解释和阐发儒家经典成为专门的学问,称为“经学”。
②武帝规定《诗》《书》《礼》《易》《春秋》为“五经”,设立五经博士,专事儒经的研究与传授。
③在长安兴办太学,教授五经,入学者完成学业经考试合格,即可担任官职。郡县也建立地方学校,配有经师授学,以培养官吏的后备人选。
3、影响:
①由于经学的研习、传授位学者的入仕开辟了通途,因此通经致用成为文人学士的普遍追求。
②汉代以来,儒学逐渐成为历代王朝的统治思想和传统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影响广泛而深远。
第2课 宋明理学
一、程朱理学(B)
1、背景:
①唐代中期以来,儒学的研习、传播面临新的严峻挑战:儒、道、佛三教并行对儒学的正统地位构成威胁,经学体系既不符合时代的认识水平,也不适应现实社会的需要。儒家极力维护的社会等级秩序以及伦理纲常遭到巨大冲击。
②自宋初开始,众多儒家学者致力于儒家经典的重新诠释。融合佛、道思想,将儒家的伦理、政治学说提升到哲学思辨的高度,创成一个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理学。
2、内容:
①北宋中期的程颐、程颢兄弟合称“二程”,他们明确提出哲学意义上的“天理”观念,认为天理是超越万物、永恒存在的宇宙本原,先有理而后有物。“二程”还将天理与礼治秩序和伦理纲常直接联系。
②南宋的朱熹为理学的集大成者。核心是天理论,他认为天理既是宇宙的本原,人世间的伦理纲常就是其具体体现。提出“明天理、灭人欲”。
③“二程”和朱熹都高度强调人们对天理的自觉意识,力图将外在的社会规范转化为内在的主动追求。为此,他们提出“格物致知”的认识途径和“正心诚意”的修身公式,要求人们通过一步步的体验、领悟,逐渐达到道德与天理一体的最高境界。
3、影响:
“二程”、朱熹的学说世人习称“程朱理学”,后经历代统治者的推崇成为居于正统地位的官方哲学和维护君主专制的思想工具,严重束缚个体独立、自由,但对于塑造中华民族独特民族性格——重气节、重道德、富有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有积极意义。
第5课 儒家文化的传播
一、远播西方(A)
1、时间:16~18世纪
2、代表人物及著作::
①16世纪,最早进入中国内地的耶稣会士罗明坚曾向欧洲寄回《大学》、《孟子》的部分译文。长期居留中国的利玛窦贡献尤为卓著,不仅将“四书”译成拉丁文寄回西方,还在《利玛窦中国札记》中以很大的篇幅对儒家及其社会影响做了全面而详细的介绍。
②17世纪后,明朝天启年间,金尼阁对“五经”做了部分翻译,刊印于杭州。清朝康熙年间,柏应理在法国巴黎以拉丁文编著出版《中国哲学家孔子》一书。内容包括作者对儒学的详细介绍、孔子传和孔子画像、“四书”译文等,并附有中国王朝纪年表。
3、影响:至18世纪中叶,已有相当数量的儒学著作译本及相关介绍经传教士之手流往西方。儒家思想启发了欧洲启蒙思想家。
第二单元 西学东渐与近代中国
单元核心概念:
              两次鸦片战争以后,随着中外交往的不断扩大,西学源源而入,对近代中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从倡导“中体西用”到输入进化论,再到主张共和革命,中国的思想变革由浅入深,逐次递进。高举“德先生”(民主)和“赛先生”(科学)大旗的新文化运动,极大地推动了中国人的思想解放,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新学堂的创设、留学大潮的涌动、科举制度的废除以及新学制的建立,使新式教育得以迅速推广。近代科技的引进、西学书籍的大量翻译出版以及报刊业的繁荣,在传播西学新知的同时,也促进了中国科技和文化事业的发展。交通、通讯手段的改进,民间社团的兴起以及社会习俗的变革,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社会生活。思想、文化、教育、科技、社会生活的嬗变,以及经济、政治的变革,推动着中国由传统社会逐步向现代转型。
第7课 新文化运动的勃兴
一、“德先生”与“赛先生”(B)
1、背景:
辛亥革命后民国初年的帝制复辟以及随后出现的军阀统治、军阀混战和种种社会危机,使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要实现真正的民主共和,就必须彻底批判中国的旧思想、旧文化和旧礼教,引进民主和科学。
2、开始: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青年杂志》从第二卷第一号起更名为《新青年》。
3、中心:北京大学,在蔡元培的主持下,发展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
4、前期的主要内容:
提倡民主与科学。陈独秀借用这两个词的英文发音,形象地称之为“德先生”和“赛先生”。所谓民主,就是要宣传民主思想,建立民主政治,用民主精神来反对封建专制和军阀独裁;所谓科学,不仅仅是指各种具体的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科学方法,提倡科学精神,反对迷信、盲从和武断。
5、后期的重要内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宣传和介绍马克思主义。李大钊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对马克思主义作了较为系统的阐释。
6、影响:
新文化运动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思想解放运动,它高举民主和科学的大旗,猛烈批判封建旧文化、旧思想、旧礼教,大力倡导新文化、新思想和新道德,打破了传统的精神枷锁,极大地鼓舞了人们,也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二、中西文化论战(C)
1、新文化运动倡导者的观点:
陈独秀、李大钊、胡适、瞿秋白等人以《新青年》《每周评论》等杂志为舆论阵地,公开宣称“所谓新者就是外来之西洋文化,所谓旧者就是中国固有之文化”,主张以新易旧、以西方文化取代中国固有文化。
2、反对派的观点:
①从1916年起,《东方杂志》主编杜亚泉连续发表文章,抨击新文化运动。“以中济西”论。
②五四运动之后,章士钊、梁启超等人又先后提出“新旧调和”论、中西文化“化合”说。
③梁漱溟“三阶段论”明确主张维护儒家文化。
3、评价:
这场中西文化论战是中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在思想文化领域,中国知识分子出于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关注而产生的不同治国救世主张的碰撞。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积极宣传新思想、新文化,强调文化的时代性和不同社会发展程度的差异性,扩大了新文化的影响,进一步传播了与传统文化彻底决裂的新文化精神,其主流无疑是正确的,但他们忽视甚至否定文化的传承性和民族性,存在着绝对化、简单化的倾向。
第9课 科技与文化的发展
一、近代科技的引进(A)
詹天佑主持修筑的京张铁路,冯如研制出中国第一架飞机。
二、西书的翻译和出版(A)
创建于1897年的商务印书馆,编译出版了许多西学名著,在传播西方文化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报刊业的繁荣(A)
创办于1872年的《申报》是历时最为长久、影响最大的一份中文报刊。《申报》内容丰富,较为翔实地记载了近代中国社会变化的曲折历程,保存了大量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以及社会生活等方面的信息,堪称是中国近代史的史料宝库。
第10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
一、交通通讯的改进(A)
唐胥铁路是中国人自办的第一条铁路。
二、社会习俗的变化(A)
⑴背景:
近代以来,随着西学东渐规模的不断扩大和西方文明礼仪的传入,中国人的社会习俗也在悄悄地发生变化。
尤其是民国建立以后,南京临时政府发布了一系列革除“旧染污俗”的政令,涉及剪发辫、禁缠足、易服饰、改称谓、废跪拜等方方面面,极大地推进了社会习俗的变革。
⑵内容:
服饰:辛亥革命以后,许多象征封建等级特权的服饰,如顶戴花翎、补服黄马褂等被淘汰,洋装洋服开始流行。民国初年,男子礼服一般为西服和袍褂。20世纪20年代以后,在大城市里流行的男装是西服、中山装和长衫,女装主要是旗袍。
称谓和礼节:民国成立后,政府明令官员之间以官职相称,民间以“先生”或“君”相称,并颁布专门的《礼制》,废止跪拜、请安等旧礼节,改用鞠躬礼和脱帽礼、西方的握手礼。
社会观念:服饰、称谓和礼节的变化,是社会平等意识的体现,其意义在于破除传统的尊卑等级观念,代之以人格的平等。
第三单元 先进思想理论与现代中国
          单元核心概念:
              20世纪以来是中国历史发生巨变的时代。在中华民族为独立和富强不懈奋斗的历程中,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做出了卓著的理论贡献,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是现代中国先进思想的重大理论成果,引领中国走向变革、走向富强、走向现代化。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集中反映了20世纪初中国人民追求民族独立和建设现代国家的强烈愿望。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资产阶级革命派推翻了统治中国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在毛泽东思想引领下,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国社会的历史性巨变。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邓小平理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使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世纪之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提出,进一步加强了中国共产党的建设,进一步明确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目标。在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第12课 毛泽东思想
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A)
1、背景:
①1927年大革命失

败后,中国共产党走上了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②在20世纪20年代后期和30年代前期,中国共产党内部发生过得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使中国革命遭遇重大挫折。
2、产生:
1928—1930年间,毛泽东将革命实践的经验上升为理论,撰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           什么能够长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一系列文章,系统地总结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这条新道路的开辟,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革命实践中的运用和发展,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
3、成熟:
1945年,中国共产党第七次代表大会将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所创造的理论成果,正式命名为毛泽东思想,将毛泽东思想规定为党的一切工作的指针并写入党章。
 第13课 邓小平理论
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A)
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制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确立了“三步走”的伟大战略目标,推进体制改革,促进对外开放,取得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举世瞩目的巨大辉煌成就,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实现了由弱到强的举世瞩目的巨大转变。
中共十二大以后,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①农业内部结构实现了由以粮为纲向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的转变。乡镇企业,成为支撑农村经济最坚实的基础。②为适应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要求,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基本实现了由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向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转变。
遵循邓小平提出的改革开放路线,中国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折。
 第14课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科学发展观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阶段(A)
2000年,江泽民第一次比较全面而具体地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003年,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胡锦涛首次提出科学发展观。
第四单元 上海历史的变迁
          单元核心概念:
              从崧泽文化开始,上海地区已有了文明的雏形。经过元明时代的设县与建城,上海初步具备了城市的框架。至清中期,上海已发展成为“江海之通津,东南之都会”。鸦片战争迫使上海开埠,西方列强的入侵形成了“国中之国”——租界。租界既是近代中国半殖民地社会的缩影,也在客观上将上海推向世界。从清末到民国,上海的市政、城建、经济、文化在近代社会的大变局中逐步发展。新中国的建立开始了上海发展的新纪元,计划经济时期上海发挥了全国经济中心和工业基地的功能,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做出了重要贡献。改革开放以来,上海抓住浦东开发的发展机遇,以“四个中心”建设为目标,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辉煌成就。
第15课 开埠之前的上海
一、崧泽文化(A)
    上海地区在新石器时代就已出现了文明的雏形。如:在青浦县崧泽村发现了崧泽文化。
二、设县与建城(A)
上海地区,春秋属吴。战国先后属越、楚。至唐天宝年间出现了第一个县级治所——华亭县。此时,出现了青龙集镇。据江瞰海的地理位置,构成了内航海运的优越条件,使青龙镇变得非常繁盛。到南宋末年,形成上海镇。至元代,朝廷在上海设立市舶司。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朝廷正式设置上海县。
 第16课近代上海市政的变迁
一、上海开埠与租界的市政(B)
1、上海开埠
1842年,中国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签订《南京条约》,上海成为条约中被迫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之一。1843年上海正式开埠。
2、租界的设立
1845年,以《虎门条约》(《南京条约》的补充条约)为主要依据的《上海土地章程》订立。这个章程的颁布,宣告英租界的辟设。而美、法两国也紧随英国之后相继辟设租界。按照土地章程,租界作为西人居留地,实行华洋分处原则,事实上实行华洋杂居。
3、租界的市政
1854年,租界的“市政机关”正式产生。这个机关在中文中被翻译为“工部局”并长期习用。工部局的建立最终导致了租界完全脱离中国政府的行政治理范围而取得了一种独立地位。中国政府只能虚拥土地主权之名,至此租界成为了所谓的“国中之国”。
二、晚清华界的市政(A)
1909年清政府正式颁布《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城厢内外自治公所”成为整个华界由政府授权建立的地方自治总机关。
地方自治的创办,为中国传统的地方政治制度的改革开创了一个新起点,但是这样的地方自治是在清政府的监督下进行的,它不是一个真正的地方政府,其权力是受到相当限制的。
第17课 近代上海的经济发展与城市建设
一、经济的发展(A)
1、上海开埠以后,19世纪50年代以后,上海逐渐成为中国最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直到19世纪末,上海经济的主流还是以外贸为主导的贸易导向性经济。
2、在洋货行销的刺激下,约在19世纪80年代,上海诞生了仿洋机制品工业,并进一步孕育了民族工业的创建。一大批面粉、棉纺织、火柴、卷烟、肥皂等民族资本工厂纷纷建立。
二、城市建设(A)
近代都市取代老城厢的诸种表现:公共道路系统、公共照明系统、城市供水网络的建立。
 第18课 近代上海文化的发展
一、引领风气的市民生活:石库门(A)
在中西文化交融的大背景下,近代上海市民的生活方式:在居住上,上海市民独具匠心地创造了石库门建筑。这种建筑脱胎于江南传统民居,又加入了西式建筑的元素。石库门的出现与19世纪50年代上海租界的人口激增有关。后来经过多次创新,终于在20世纪初成为一种占地少、用料省、造价低、适合单身移民和小家庭居住的独特住宅,并衍生出非常具有上海特色的石库门弄堂文化。
第五单元 中国史学的发展
        单元核心概念:
            在文字产生以前,先民对历史的记忆和认识,只能反映在口耳相传的传说中。至迟到殷周时代,文字、历法和专职记事的史官的产生,为史学的萌芽、发展提供了基本的条件。从此以后,史官、史家层出不穷,史书编纂连续不断,史书体裁丰富多样。司马迁《史记》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和司马光《资治通鉴》的“知往鉴来”,体现了传统史学的基本特色。到20世纪初,史学研究的目的、内容、服务对象和历史观念,都发生了巨大的变革,最终促成了传统史学向“新史学”的转型。新史学的实践,涌现出一大批史学名家和名著,而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诞生,标志着中国历史学的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
第20课 古代的史家和史籍
一、司马迁与《史记》(B)
中国史学,源远流长。其中最著名的是被后人誉为“中国史学之父”的司马迁与他的《史记》。司马迁生活在西汉武帝当政时期,他怀着“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志向,完成了不朽名作《史记》。《史记》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司马迁创造性地运用了本纪、世家、列传、表、书五个部分,完整地叙述了我国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至西汉武帝时约3000多年的历史。“本纪”记载帝王的事迹,“世家”记载诸侯和贵族的历史,“列传”是重要人物的传记,“表”采用表格形式简列世系、人物和史事,“书”专记典章制度以及天文地理、社会经济等。纪传体的史书以人物传记为中心。鲁迅先生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二、司马光与《资治通鉴》(B)
北宋时期的司马光,也是一位杰出的史学家,写成《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按年月顺序,记载了上起战国,下迄北宋建国前1300多年的史事。内容以政治、军事为主,借以展示历代盛衰治乱、成败安危之迹,用为历史的借鉴。编年体的史书以时间为线索。为赞誉司马光在史学上的贡献,后人将他与司马迁并称为古代史学界的“两司马”。
三、刘知幾和章学诚(A)
1、刘知幾
刘知幾生活在唐武周、中宗时期,潜心于《史通》的写作。刘知幾论史学编撰,提倡“善恶必书”的秉笔直书,他还提出史家“三长”说,认为优秀的史学家应当具备史才、史学、史识三方面的素质。
2、章学诚
章学诚,清乾隆、嘉庆年间人。写成《文史通义》。章学诚反对脱离实际的学风,主张学术研究当经世致用。他在刘知幾史家“三长”的基础上,又提出“史德”;认为史家如果缺乏职业道德、心术不端,就不可能写出信史。
 第21课 史学的转型
一、梁启超与“新史学”(C)
1、背景:20世纪初,随着中国社会的变革转型,历史学也经历了一场全面的改革,实现了由传统史学向现代史学的转变。
2、代表人物与著作
1901年、1902年,梁启超先后发表《中国史叙论》和《新史学》两篇文章,对中国传统史学做了激烈的批评。倡议建立新史学,重写中国史。梁启超的这两篇文章被称为“新史学的宣言书”。
3、特征
新史学在历史观念、治史目的、对象等方面,都与传统史学有着根本的不同:新史学持历史进化的观点,区别于传统史学复古、循环的观念;新史学以国民群体为历史重心,区别于传统史学以皇族王朝为历史重心;新史学以全体国民为读者对象,区别于传统史学位帝王个人提供借鉴。总之,新史学的宗旨世为全体国民写史,写全体国民的历史。
第七单元 世界三大宗教
第27课 基督教(上)
一、早期基督教(A)
1、基督教产生的时间:公元1世纪上半叶
2、基督教产生的地点: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
第28课基督教(下)
一、中世纪教会与西欧社会(B)
1、6~11世纪:在西欧封建制度确立过程中,罗马教会与世俗政权互相利用,互相依存,双方各得其所。罗马教会成为国家机器的一部分,罗马教会成为西欧最大的封建主,而日尔曼统治阶层则借助教会力量,稳定政治局势。
2、13世纪,罗马教皇权力极盛,竭力鼓吹教权至上,肆意干涉各国内政。教会严重干扰了西欧各国政治统一的进程和民族国家的形成,阻碍了西欧社会经济的发展。这是导致日后宗教改革的重要原因之一。
3、13世纪末以后,随着英、法等国中央集权的加强,教会权力逐步被削弱,阿维尼翁之囚是中世纪教会由盛转衰的标志。1377年教廷重新迁回罗马后,由于法、意等国争夺教廷控制权,天主教会一度出现了同时存在两个,甚至三个教皇的分裂局面,史称天主教会大分裂。教权更趋衰落,教廷干预世俗事务的能力明显下降。
二、圣经与西方文学艺术(A)
1、圣经是基督教经典,也是西方文学的组成部分之一。旧约全书》中的《诗篇》、《箴言》和《雅歌》等是圣经中最具文学色彩的篇章,其自身也是西方文学的组成部分之一,部分内容在西方妇孺皆知,耳熟能详,流传甚广。
2、圣经对西方文学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如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和米开朗琪罗的《创世纪》等,是采用圣经素材,注入人文主义理念的经典之作。
第八单元 17-18世纪的启蒙思想
单元核心概念:
启蒙运动出现在欧洲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日益发展的17——18世纪。其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和荷兰。就近代而言,启蒙运动发端于17世纪的英国、近代唯物主义的科学文化,促成了人们思维方式的巨大变化,在18世纪的法国形成了波澜壮阔的思想解放运动。启蒙运动的影响遍及欧洲、美洲和亚洲。启蒙运动是人类历史上的丰碑,它高扬理性的大旗,引导人们向现代社会前进。丰富而深刻的启蒙思想为近现代世界各国的变革提供了锐利的武器。
第31课 18世纪法国的启蒙思想
        一、孟德斯鸠:近代法学理论的奠基人(B)
孟德斯鸠是启蒙运动的前期最著名的思想家。
1、他建立了比较系统的资产阶级政治学说,是近代法学理论的奠基人。《论法的精神》是他毕生研究的成果和理论总结,被称为“理性自由法典”。孟德斯鸠政治法律理论的核心是法律的精神。他认为,存在着一种人的“根本理性”,“法”就是根本理性和各种存在物之间的关系,以及这些不同的存在物彼此之间的关系。因此,人类的法并不服从于神,而是遵从理性。
2、孟德斯鸠对国家的政体进行了比较研究,他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君主立宪制。他欣赏“光荣革命”后英国确立的政治制度。
3、汲取洛克的分权思想,明确将政府的权力划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提出三权彼此独立,相互制约,以防权力腐化和专制暴政。
二、伏尔泰:启蒙运动的泰斗(B)
在法国启蒙思想家中,著作数量最多、影响最广泛的是伏尔泰。他在政治上是温和的改良主义者,也是反教权的坚强斗士。他毕生传播改革的思想,被尊为启蒙运动的泰斗。
1、伏尔泰反对教会权威,主张宗教宽容,认为信仰自由是所有自由中最重要的自由。他称教皇为“两足禽兽”,天主教教士为“败类”,号召“踩死败类”。但他并不反对宗教,而是自然神论者。
2、伏尔泰主张法国必须实行改革:在政治上实行开明专制——制约君主权力以免无政府状态;实行政教分离。他认为只有这样的政府才能既保障每一个人的天赋权利,又避免发生革命。
3、他还提倡实行言论、出版自由,宣传自由平等思想。
三、卢梭:最激进的启蒙思想家(B)
卢梭是启蒙运动中最激进的思想家,也是教育学家和文学家。他从探索怎样解决社会中的不平等、不自由的问题入手,最终得出革命的结论。
1、卢梭对社会做了深刻的思考,对人类的平等和自由问题作了系统的阐述。他认为,人类原本生活的“自然状态”是美好的,但是财产私有制,以及在私有制下的“文明社会”剥夺了人的天赋权利。因此,财产私有制和财富的不平等占有是一切社会不平等的根源。
2、卢梭发展了社会契约学说,但与前人相比注入了新的内容。他认为,契约一旦订立,就意味着每个人把自己的全部权利都转让给由人民结合成的集体,因此个人服从集体的“公意”,也就是服从自己。人民则是这个政治共同体的主权者。
3、卢梭认为,政府由作为主权者人民所同意的人组成,他们是人民的公仆。人民自然可以对政府加以限制、纠正和撤换。人民拥有对政府的永远的革命权。卢梭的激进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学说是法国大革命,尤其是雅各宾派专政的理论基础。
四、狄德罗和“百科全书派”:唯物主义的《百科全书》(B)
狄德罗是著名的文学家和无神论者,“百科全书派”指参加他领导的《百科全书》编写工作的部分学者。18世纪中后期,启蒙运动进入高潮,一批启蒙思想家和各科学领域的著名学者一起编纂了一部《百科全书》。这部书收集了当时的科学研究成果,宣传科学和理性,反对迷信和专制,使启蒙运动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
狄德罗和《百科全书》的编纂者尊重科学、热爱知识,确信科学、工艺和人类理智的进步将使人类的前途发生变化。
编纂者以公开的唯物主义和无神论的立场批判唯心主义和天主教神学。
狄德罗和“百科全书派”赞同社会契约理论,认为自由是天赋的,保护公民的自由、财产、安全等权利,是基于社会成员之间和社会执政者之间的契约。人民有权反对违反契约、践踏人民权利的君主。
第九单元 现代化的世界进程
单元核心概念:
现代化的世界进程是人类文明形态的重大飞跃,也是人类社会从分散的地域性历史向整体的世界历史发展的转折。现代化的进程是工业文明向全球扩张的过程。这一过程开始于西欧,16世纪后,西欧地区的历史运动(文艺复兴、新航路的开辟、宗教改革等)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工业文明的诞生准备了条件。17——18世纪,英国率先走向工业革命,成为第一个工业化国家。此后,工业革命推动的现代化进程在欧洲、北美和东亚逐次扩展,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主要国家如法国、德国、俄国等,北美、东亚的美国和日本先后实现了工业化。这些国家的现代化道路各具特色,并通过殖民主义方式形成了资本主义的现代体系。2)在20世纪初,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经历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并在应对危机的过程中展开了多次重大经济政策的调整,形成了国家调控资本主义的新模式;苏联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为人类选择非资本主义发展模式提供了经验和教训;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瓦解了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获得民族独立的发展中国家在选择发展道路的过程中,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多样的现代化模式。目前,人类社会的现代化运动仍在深入发展,经济全球化将把世界历史推向新的发展高度。
第33课 现代化在英国的启动
         一、现代化启动的历史条件(B)
1、现代化的内涵
现代化是指人类社会自工业革命以来经历的一场巨大变革的历史过程。它以工业化为推动力,导致传统的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并引发整个经济领域以及政治和思想文化等方面发生深刻的变化。
        2、现代化的进程
现代化进程最早发端于英国及西欧地区,随后扩展到世界其他地区。
3、英国成为现代化发端国
a、英国现代化的起点:工业革命
b、英国现代化启动的历史条件:
(a)英国在17——18世纪形成了有利于资本主义和工业经济发展的物质技术条件:.圈地运动——大量廉价劳动力。煤炭资源的开发和海外殖民地的拓展——能源、资金和原料等。17世纪的英国已经是欧洲的科学技术中心之一,在实验科学和机械技术方面处于领先地位。英国工场手工业面向大众消费,产品批量大、规格化,易于发展分工和采纳新技术。到18世纪中期,英国的毛纺织业、采矿和冶金等部门的手工工场发展迅速,在产业分工、技术进步、熟练工人培养等方面为机器大工业的生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b)英国在17——18世纪形成了有利于资本主义和工业经济发展的社会政治条件:1688年“光荣革命”后形成的三权分立的君主立宪政体;国内政局长期稳定;英国政府重视商业利益,推行重商主义政策,通过立法保护私人产权,鼓励技术创新,最早形成了资本主义的私人企业制度。
二、工业革命与第一个工业社会的到来(C)
1、英国工业化的完成:
(a)18世纪下半叶:第一个现代工业部门——棉纺织业诞生;瓦特成功研制出“万能蒸汽机”,解决了工业生产重的动力问题;冶金业巨大发展,钢铁成为现代工业、交通运输业和建筑业的重要材料
(b)19世纪初:蒸汽机车和蒸汽船的发明实现了陆上和水上交通运输业的大变革,反过来促进了工业化进程
(c)19世纪中叶:英国工业革命进入完成阶段,率先进入工业社会。
2、“城市化”进程的启动
    与工业化同时,随着工业和服务业在产业结构中所占比重不断扩大,城市人口急剧增加,英国开始了“城市化”进程。
3、社会结构的变动
工业化和城市化改变了英国原有的社会结构,贵族、乡绅的社会影响力下降,农民的人数日益减少,新生的企业主以及与资本主义发展紧密相连的商人、银行家等阶层的地位不断上升,产业工人的队伍成长壮大,社会矛盾和阶级斗争也呈现出新的特点。
4、总结:在圈地运动、海外扩张、政治革命和工业革命一波又一波浪潮的推动下,19世纪中叶的英国站在了世界现代化的最前沿,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和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原型。
第34课  现代化在欧洲的扩展
一、法国进入工业社会(A)
a、经济现代化:在欧洲大陆,法国是最早开始现代化进程的国家。
(a)条件:到18世纪下半叶,通过从英国引进新技术,已初步建立起现代纺织业、冶金业等工业部门;海外贸易和扩张活动也为法国发展大工业积累了巨额的资金。
(b)成果:在拿破仑统治时期(1799——1815),通过国家政策扶持、技术革新等方式,法国资本主义经济有了很大发展,建立了许多使用机器生产的工厂,纺织、冶金、化学等工业部门的产量成倍增长。1815年后,法国政局趋于平稳,工业革命进入大发展时期。通过从国外大力引进机器和新工艺、高薪聘请熟练技工等手段,法国各个工业部门的机械化程度得到很大提高。到19世纪五六十年代,法国工业化进入完成阶段。通过纺织、冶金、煤炭、化工、铁路等经济部门的技术革新,建立起以机器生产为主导的现代工业。1870年,法国的工业产值超过了农业产值,机器大生产成为工业生产重占主导地位的生产形式,法国进入工业社会。
b、政治现代化
              (a)思想启蒙运动和1789年发生的大革命扫荡了法国传统的封建制度,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框架,为法国现代化的全面展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b)此后,尽管封建王朝几次复辟,但传统的封建秩序已无法再恢复。
(c)到1875年第三共和国建立时,资产阶级民主政体在法国最终确立。
二、德国统一与现代化(A)
a、德国现代化的特点:德国的现代化伴随着国家的统一进程
b、德国现代化的进程
(a)19世纪上半叶,德意志地区的封建制度逐步发生改变。1806年拿破仑统率的法国军队摧毁了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1848年“三月革命”后,以普鲁士为首的各邦国相继采取君主立宪政体,并进一步放松了对工商业的限制,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b)19世纪六七十年代普鲁士通过王朝战争完成了德国的统一,为德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提供了条件。
表现:19世纪70年代后,德国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增长势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已成为欧洲第一号工业强国,主要经济指标先后赶上或超过了法国和英国,特别是在机械制造和化工方面处于领先地位,诞生了电气工业和化学工业等新兴工业部门。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已下降到25%左右。
c、德国社会面貌的变化
(a)国家统一和工业化使德国的社会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扩展到各个行业。伴随着工业化,城市人口剧增,到1900年,德国已有60%的人口居住在城市。
(b)但是,由于普鲁士的军国主义传统渗透到国家政治生活中,使德国资本主义具有很强的扩张性。
第35课 现代化在北美、东亚的扩展
一、美国的崛起(B)
a、美国工业化的条件
19世纪,美国得益于独立后相对稳定的政治体制和自由传统、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源源不断的外来移民,经济迅速发展,成为一个后起的工业化强国。
b、美国工业化的第一阶段(第一次工业革命)
工业化成果:美国的工业化也始自纺织业。最初主要依靠英国的技术和设备,但很快就有了自己的创新。如1793年怀特尼发明的轧棉机,提高脱棉工效数十倍。19世纪上半叶,美国在交通航运和钢铁工业的技术革新方面也有突出成就,如富尔敦发明的蒸汽船直接推动了内河航运。1828年,美国紧随英国之后开始修建铁路,通过私人集资的形式迅速发展,推动了西部的开拓。美国的机器制造业在19世纪上半叶也得到发展。与同期的欧洲国家相比,美国以生产的标准化见长,机器部件和零件规格划一,精确度高,易于安装和维修,促进了流水线式的规模生产。
c、美国工业化的新高潮(第二次工业革命)
(a)政治前提:1865年,美国南北战争以联邦政府和北方工业资本主义的胜利而告终,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并以民主的方式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迎来了美国工业化的新高潮。
(b)工业化的重要推动力——第二次工业革命
            19世纪下半叶,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的科学技术突飞猛进,贝尔、爱迪生等人的一系列技术发明,为美国的工业化插上了翅膀。
(c)工业化成果:美国此轮工业化的主要增长部门是新兴的电讯业和一些重工业部门,如钢铁、电气、石油、化学和汽车工业等。重工业成为美国工业化的标志。制造业的发展也为农业的机械化生产创造了条件。19世纪80年代,通过政府的土地赠与和个人的加大投资,美国的资本主义大农场发展起来,农业生产被进一步市场化,并形成规模经济效应。到20世纪初,美国取代了英国“世界工厂”的地位,崛起为世界头号工业化国家。
二、日本“脱亚入欧”(B)
a、19世纪下半叶,日本通过明治维新摆脱了沦为殖民地的危机,而且实现了由弱转强的发展。
明治维新的出发点:振兴天皇制下的国家。
(a)政治制度建设:针对过去的封建割据状态,明治政府采取“奉还版籍”和“废藩置县”等措施,在政治上重建了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1885年实行内阁制,四年后颁布了第一部宪法,召开了议会,在现代政治制度建设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b)培养人才:明治政府一方面向欧美国家积极派遣留学生或考察团,了解和掌握西方国家的先进技术;另一方面在国内大力兴办现代教育,包括强制推行小学义务教育制,通过政府扶持的形式兴办高等教育。
(c)军事改革:“强兵”是日本改革的重心所在。从西方引进武器、兴办军工厂和聘请西方教官;实行义务兵役制,组建常备军,取消武士的从军特权;通过宣扬武士道精神,提高军队的战斗力。
(d)经济改革:在经济上,日本通过大力引进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设备和现代产业制度,建立了较发达的纺织业、造船业、军事工业和机器制造业。为了发展农业,日本改革土地制度,确认土地私有权,允许农民自由选种作物,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评价日本的现代化
(a)到19世纪90年代初,日本基本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从一个封建的东方农业国,转变为一个深受西方文明影响的工业化国家,实现了“脱亚入欧”的目标。
(b)但在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中,日本保留了传统的天皇制,未能完全确立现代政治体制,国家权力掌握在官僚和军部手中,把军事工业放在发展的首位,给后来走向军国主义道路埋下了伏笔。
第36课 20世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调整与改革
一、从自由放任到国家调控资本主义(B)
1、自由放任是早期资本主义发展的特征
(1)“自由放任”理论的提出者: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阐述
(2)“自由放任”的特征:由市场这一“看不见的手”来调节私人经济,主张国家充当“守夜人”的角色
2、国家调控资本主义
(1)“凯恩斯主义”的出台
背景: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极大冲击了资本主义世界的自由放任观。
内容:以凯恩斯为代表的经济学家主张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干预,以避免经济的无序发展。这一经济理论被称作“凯恩斯主义”
(2)实验:美国罗斯福新政与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相契合,它改变了自由放任主义的传统原则,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积极干预经济和社会生活。
(3)广泛施行:由于罗斯福新政在应对经济危机上取得成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这种国家调控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模式广泛施行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
(4)具体措施:包括大企业国有化、社会福利制度、赤字财政、公共工程投资、就业和劳动力培训等。
(5)评价:这些措施在增强国家经济管理职能的同时,也给国家财政带来了沉重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