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龙战神免费阅读全文:浅谈诗歌的教学方法2 - HERSP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8:32:16
浅谈诗歌的教学方法2009-11-12 20:18阳江中心校 梁小燕[博客]4411 字, 阅读 177, 评论 0

        在平时的诗歌教学中普遍存在“满堂灌”的沉闷局面,教学效果总的来说不是很理想。要想提高诗歌教学质量,必须调动学生学习诗歌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启发他们的思维,让学生直接参与教学活动。我的具体做法是这样的:

      一、精心设计导语。把学生带人诗歌所描述的意境中,让他们的心灵首先受到强烈震撼而产生感情上的共鸣。在学习艾青的《我爱这土地》这首诗时,由于现在的学生对抗日战争了解不够具体、全面,感情不容易投入,在上课开始时,我说了这样的一段话:“谁不爱自己的母亲,谁不爱自己的祖国!穿越时空,只有一种感情能将民族的心联系起来,那就是对祖国深深的爱!早在1938年,著名诗人艾青面对日本鬼子对中国人民的烧杀抢掠、对我国领土的肆意践踏,眼含热泪、怀着诚挚的感情,对祖国母亲唱出了一曲爱国主义恋歌——《我爱这土地》!”通过这段导语创设情境,渲染氛围,一下子就把学生带人了硝烟弥漫的抗日战场,进人丁全民族同仇敌忾、保家卫国的氛围之中,在学生的心理上产生了强烈共鸣,学习进入了状态,而对于理解这首诗的主旨也便容易得多。

       二、认真指导朗读。古人云:“诗缘情而绮靡”。意思就是诗歌借助于具有节奏感和音乐美的诗句,构建具有审美的意象,表现诗人强烈而凝炼的情感。通过朗读让学生领略诗歌的气势、韵味和情感,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意大利作家薄迦丘曾经说过:“诗人们在他们的作品中都运用了最深刻的思想,这种思想就好比果壳里隐藏着果肉,而他们所用的美妙的语言就好比果皮。”因此诗歌只有通过朗读,才能精细地品味其语言(“果皮”),体会其思想情感(“果肉”)

如果在诗歌教学中忽视了朗读这一重要环节,而对诗歌本身作过多地讲解和分析,结果往往是学生学完了整首诗,可诗读得还不流利(不用说带着特定感情去读了),这样就更谈不上去品味诗歌的意境了。明确了朗读的重要性,在诗歌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下面几种方式来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

    1、教师朗诵,让学生感受诗歌意境。如在学习毛泽东的词《沁园春·长沙》时,通过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诵,学生仿佛看到了一幅美丽壮观的湘江深秋图,感受到了无产阶级革命领袖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壮志。

    2、指导学生掌握朗读技巧,用符号标出诗句的重音、停顿和升、降调等,有利于学生把握诗歌的节奏和诗人情感的抒发。如用“.”表示重读,“︱”表示较短时间的停顿,“║”,表示较长时间的停顿,“↗”表示声音扬起,“↘”表示声音下抑。“——”表示声音的延长等等。例如李白的诗《将进酒》开头的可以这样来读:“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3、采用个别读、齐读、分角色朗读、男女生分小组朗读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例如在学习舒婷的《致橡树》时,男同学读体现橡树特点的诗句:“你有你的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戟;”,女同学读体现木棉特点的诗句:“我有我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然后男女生齐读:“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仿佛永远分离,/却又永远相依……”通过这样的分组、分角色朗读,学生热情高涨,不知不觉进人了角色,读得情真意切,从而恰当地表达出木棉与橡树的高洁、平等而又相互依存的爱情观。

    三、巧设问题,让学生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情感。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设计问题时,可紧紧围绕“如何理解诗歌内容”、“如何体会诗人情感”等方面进行,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热情,同时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例如在学习李白的诗《蜀道难》时,让学生找出突出表现蜀地风光的句子,并概括出蜀地风光的特点,体会表现诗人感情的句子。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讨论非常热烈,然后经过教师点拨,学生便可深刻地理解诗歌的意境和诗人作诗的意图。又如在学习杜甫的诗《兵车行》时,让学生分析、品味开篇的几个动词“牵”、“顿”、“拦”等,从而体会诗人所描绘的征夫出征、爷娘妻子哭别的场景,感受到诗人控诉统治阶级穷兵黩武政策和同情人民悲惨命运的思想感情。

    四、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作形象化教学。直观教学最形象,有助于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容及诗人所所描绘的意境。在教学中可以采用以下几种形式:

    1、利用音乐,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身临其境。把诗歌内容和乐曲意境融为一体,可收到寓教于乐的效果。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说:“音乐的魔力,足以使一个人对未能感觉的事有所感觉,对理解不了的事有所理解,使不可能的事一变而为可能。”在学习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时可以播放理查德·克莱德曼的钢琴曲《星空》,让学生配乐朗诵,使学生沉浸在诗人所描绘的清静、闲适和自由的境界中。

    2、借助绘画理解诗歌内容。很多诗歌具有图画美,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在学习王维的《山居秋暝》时,请学生给诗歌配几幅色彩清丽的“明月照松图”,“浣女归家图”、“渔民采莲图”等,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诗人所表达的亦官亦隐生活的情趣。

    3、通过电脑投影、播放电视等手段,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内容。例如在学习陆游的《孤愤》时,可投影几张陆游“铁马秋风大散关”的幻灯,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诗人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再如,在学习李白的《蜀道难》时,可通过电视播放川陕地带的风景短片,这样做不仅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美丽河山的情感,更为重要的是加深了对诗歌内涵的理解和把握。一箭双雕,何乐而不为呢?

    五、读写相结合,以写促读,以读带写。可以采用以下几种形式:

        1、口头作文,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诗人艾青曾说过:“诗人的最重要的才能就是运用想象。”在指导学生阅读诗歌的过程中,我经常采用讨论的指导方式,让学生一起将学习诗歌的感受在课堂上交流,让学生在畅所欲言中萌发求知的欲望。有时,我则利用诗歌中作者的观点,引导学生针对现实发表自己的看法。每当这时,我便鼓励学生“每有会意”,便欣然“动口”,依据原诗,进行大胆想象和改造,形式不拘一格。如,可把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诗经》中的《邶风·静女》改成写景、抒情散文;把狄金森的《篱笆那边》改成戏剧等等。这样,课堂气氛活跃了,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2、对诗歌进行探究性阅读。在学习的过程中,可让学生精细地咀嚼诗歌,从而深刻地理解诗歌的内涵。居里夫人说:“对于某种新奇的现象,给了它一种解释之后,许多人便接受了,但有思想的人却不满足,他们说不定还有可研究的地方。”“永不满足”的、“有思想的人”多了,“可研究的地方”也就多了,创造性的奇迹也就有可能出现。在阅读诗歌的过程中,学生一旦发现了感兴趣的研究专题,便可确立研讨目标,之后几个人一起合作,对相关资料进行采集、筛选、分析、综合、提炼和重组。在搜集、占有一定量的资料信息后,小组成员针对该专题进行切磋,互相争辩,互相启发。最后合作完成以总结专题研究成果为内容的小论文。阅读与研究相结合是扩大学生视野、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

如对闻一多的《死水》中的“死水”象征意义的揣摩;对狄金森的《篱笆那边》中的“篱笆”意象的多种解读;陆游的《卜算子·咏梅》和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所表达的情感为什么会不同等等。只要发现“可研究的地方”,都可去查阅资料、互相切磋,作深入地研究探讨。

      3、让学生动手创作诗歌,并举办赛诗会,激发学生对诗歌的热情和兴趣。几篇诗歌教完以后,学生往往会跃跃欲试,自我写诗的热情高涨,教师此时应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以巩固课堂教学效果。学生思考、下笔、朗诵,兴致很高。有的诗歌赞美秋天:“一片红叶/落在水上/像一只小船/上面载着秋天……”;有的诗歌充满斗志:“不管风儿吹,任凭雨儿打,也要把梦的诗笺,写到天涯!”;有的诗歌思考生活:“春风劲唤桃花苞/一行鸿雁北呼叫/抬眼望四面/处处绿柳梢/迎考只有三天——/短短的三天哟/我慌了手脚……”。尽管这些诗歌还比较稚嫩,但已经有了一点“诗味”,还是值得鼓励并大加赞扬的!

       以上是我对诗歌教学的一些做法,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我想,诗歌教学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只要我们教学者勤于探索,大胆创新,并能适时变化,就一定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