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日大:阿姆斯特朗经济周期理论(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22:30:52

阿姆斯特朗的经济周期理论介绍,及对香港与大陆理财投资的借鉴意义
  
  第一章 马丁.阿姆斯特朗的经济信心模型与投资者如何把握市场节奏
  
  我发现马丁.阿姆斯特朗(Martin Armstrong)在中国并不被很多人知道。我准备写点东西,介绍他的Pi经济周期理论与预测。主要谈经济,去掉他提到的一些“P民不宜”的内容。
  我认为,马丁.阿姆斯特朗(Martin Armstrong)是继俄国的康德拉季耶夫,和出生于奥地利,长期执教于哈佛大学的约瑟夫.熊彼特以后的又一位经济周期理论大师。
  与前两位不同的是,马丁.阿姆斯特朗更注重研究如何用周期理论来指导投资赚钱,以及在大跌浪中保护自己。更不同的是,马丁.阿姆斯特朗不喜欢读大学,觉得大学太无聊,他喜欢花大量时间在纽约,英国,欧洲的图书馆里翻阅历史资料。
  下图是70年代末,马.阿姆斯特朗根据“经济信心模型”得出的预测。
  具体地说,根据这个模型,全球经济在2007年2月27日到达顶峰,2011年6月13日左右到达谷底。2015年10月1日再次登顶。这些是主升主跌浪,是大趋势。
  对比现实,现在我们知道2007年2月美国房地产指数见顶,日本股市2月26日见顶(跟预测只差一天)。2007年2月27日全球股市临时暴跌,其实是一种全球经济见顶的信号。当然我们知道美国股市和中国股市要到2007年10月才见顶,其中中国股市从2月27日到10月的涨幅还很大。
  根据马丁.阿姆斯特朗(Martin Armstrong)的模型,顶部底部都是指总体经济,并不特指股市。
  1989年12月13日, 全球经济到达大顶峰。(1989年12月29日本股市见顶)。
  1994年4月1日,全球经济见底。(墨西哥金融危机)
  1998年7月20日,全球经济再次到达顶峰。
  1998年7月从香港股市楼市逃跑还来得及,8月就不行了,香港股市楼市在1998年8月被索罗斯等对冲基金做空,恒生指数16820点被叫做索罗斯大顶,没有索罗斯,香港经济就能幸免于难吗?2003年香港房价跌到1993年水平,人口800万的香港,财富总损失达2.2万亿港币。
  以香港著名大型低密度楼盘愉景湾为例(该岛由金庸的同宗同乡查济民先生70年代买入,该岛以外籍人士多而著称),1990年开发初期,平均价格为1000元/平方尺(1平方市尺略多于 0.1平方米)。一年之后的1992年,楼价就上升了一倍,达到2000元/平方尺。1997年则炒高到5000元乣6000元/平方尺。2003年,该楼盘的价格回退到10年以前,也就是1992的价格水平,均价在2400元/平方尺,2010年又涨到4500//平方尺(约5万人民币/平方米),2011年6月会是什么价呢?
  
  2002年11月6日。全球经济又一次见底。(这个时候在全球大部分地方买房买股票,以后都是赚的,这个时候的大陆与香港房地产处于历史性低点)。
  2007年2月27日,全球经济的顶峰。(这个时间之后再作投资则充满了风险,可以认为是进入了博傻阶段,依靠后面更多的“投资者”接盘,而不是靠经济的基本面。)
  2011年6月13日,全球经济又一次见底。(这个时候在全球大部分地方买房买股票都是低风险的,准不准确,有待时间的检验。2011年6月,投资香港楼市的投资者是否还有时间逃跑,我很怀疑。我认为索罗斯等在2010年10月份可能有所动作,最迟不会拖过2011年6月,香港股市是否在2011年6月前后再次跌穿16820点这个索罗斯大顶,我认为很有可能。)
  2015年10月1日左右, 全球经济又到达顶峰。(阿姆斯特朗说道琼斯股指将到达30500点左右,刘军洛也说过类似美国股市将飞涨的话,金融专家周洛华说通缩里孕育牛市)。
  上面的预测日期是指总体经济,并不特指房地产股市,或者商品市场。

 

第二章  时间的本质:周期循环与波动。

如果我们把一条绳子打个结,做成一个圆圈。然后甩动圆圈上的一个点制造一个波动,我们会发现,这个波动最后会再次波及到原来的起点。

海里的波浪,其实是能量的传递,一个特定的地方,有可能受到不同的波的重叠影响。很多水手经常讲述海里凶险的“巨浪”与“巨型漩涡”的故事,两者都可以吞噬船只。巨浪其实是多重波峰的重叠,而“巨型漩涡”则是多重波谷的重叠。美国1929大萧条就是这种“巨型漩涡”,所有坏事一起发生了,除了经济动荡,美国从1931年起,还经历了7年之久的干旱沙尘暴。很多人认为这是神灵对他们1920年代奢侈与自大的处罚,很多不信神的那时候起从新开始对神灵非常敬畏。

懂电流的人知道,直流电无法长距离传输,因为电线里的电阻力会让电流衰减。波动的交流电却能传输很长距离。人的心脏也在周期跳动。


广播就是对于电波的应用。我们可以把声音波加入“载波”里传到很远的地方。(这个有点专业了)。我们可以通过调制波幅或者波长去传输声音,所以有了AMFM两种方式。

物理基础好的人都知道光的波粒二相性,光有时候表现为波,有时候表现为光粒子。


西方人认为时间是线性的,东方人则认为时间有周期性。Richard E. Nesbett 在《亚洲人与西方人不同的思考方式及原因》中写道:“中国人相信变化是常态,但是事情经常转回到原来的起点,及周期轮回。他们广泛注意各种事物,寻找事物间的关系,他们认为不理解整体,就不能理解局部。西方人活在更简单的有确定性的世界。他们集中注意力在航海的目标上。西方人相信他们一旦掌握规律,就可以掌控事物的发展进程。”

亚洲人理解时间的周期轮回概念。这个世界就像很多互相联系的齿轮,一旦拨动一个齿轮,就会带动其他齿轮的发展,在不细心观察的人眼里是一片混乱的东西,其实背后是有非常清晰的事物演化的时间脉络的。

在金融业,预期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本来动态平衡的国际金融市场里,人民币2005721日开始对美元缓慢升值,也就是说美元对人民币贬值开始了,贬到什么程度? 国家金融界不知道。这就像往本来平衡平静的水里,掀起一个波动。那么国际上的投资者就需要作出判断了,资本厌恶风险与不确定性,所以资本会逃离美元,转而持有黄金,这个准国际货币。20057月,8月,就是美元失去对黄金牵制作用的开始。20087月,人民币对美元停止升值,汇率停在6.83上。而2005年到2008年上半年,大部分国际金融资本预期人民币不止升值21%,过度地逃离了美元而进入黄金,石油,粮食,矿产等实物资产。20087月,人民币突然对美元停止升值了。美元对人民币汇率的确定性又出现了,这个时候,2005.7-2008.73年里过度逃离美元的资本必然从实物资产回调到流动性资产(美元,美国国债等)。

人民币升值最后反作用于中国经济,美元地位在20057月后的逐步丧失并在2007年下半年到2008年上半年的短时间崩溃,导致资金涌向粮食,矿产,大宗商品,黄金等实物资产,导致世界范围内的通货膨胀,导致中国股市在反通货膨胀的货币紧缩政策下暴跌,20087月人民币停止升值后才企稳。

所以,刘军洛说,我们做投资前,需要想想别人将要做什么,在别人大规模配置某些资产之前,提前卡位,才能坐上大升浪,比如在20057月,8月,黄金430美元/盎司的时候,提前卡位持有黄金。常识告诉我们,同样是西方发达国家,大部分发达国家的房地产泡沫破了,而澳大利亚,加拿大的房价为什么到了2010年还是那么高,其背后的支撑是什么? 如果金融资本逃离澳大利亚,加拿大,他们会去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