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文献阅读报告:原来荔枝菌就是鸡枞菌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5 18:34:19

原来荔枝菌就是鸡枞菌啊

2008/07/26 23:22   [食材杂谈 ] 

多年前,听别人历数云南品种众多的野生菌类,已经对野生菌王鸡枞菌垂涎欲滴。

直至平生头一次品尝鸡枞菌,是油泡的干菌。却觉得味道远没有传说中那么好吃。

家附近开了家云南餐厅,附送的餐前小吃是油炸鸡枞。细嚼慢咽中渐渐喜欢上那种烟韧的口感和在舌根慢慢化开的鲜美。

那次去云南,可惜季节不对。隆冬时节,没有新鲜鸡枞上市。临回广州,跑到超市扫货,买了一大堆的干菌,什么鸡枞菌,姬松茸,牛肝菌,羊肚菌,青头菌,珊瑚菌.....回来全试一遍,却独爱姬松茸。当时心理就犯嘀咕,难道鸡枞真的只是物以稀为贵,味因贵而美?

再后来,因为医生说菌类湿气较重,我又不适合吃辣,就好少吃,就没那么热衷做菌菇狂人了。直至今年父亲节前,尝到了传闻已久的荔枝菌。据说荔枝菌只生长在荔枝树的下有白蚁窝的地方,每天凌晨必须趁菌伞没打开之前采摘,采摘到的荔枝菌还必须24小时内吃掉,否则就失其鲜味,云云。

新鲜的荔枝菌,确实鲜甜,清脆可口。无论简单的清蒸,还是蒸鸡或肉片,或者滚汤,味道都比一般的野生菌来得爽口清甜。美味的体验,跟每公斤三百多元的价格,同样令人印象深刻。

当时那家几层楼高的海鲜酒楼,大堂里隆而重之陈设出来的荔枝菌,菌柄上还带着泥土。用手机拍了几张新鲜荔枝菌的模样,光线不大好,看不大清楚。这是POCO上的一张跟我所见几乎一样的图片:

今天无意中看到网上有新鲜的鸡枞菌图片,很眼熟。想想,不就是我看到的荔枝菌的样子嘛!

以下是关于荔枝菌的转载:

( 每年从农历五月初一开始到夏至时节、荔枝成熟结果之时段,荔枝菌在荔枝林、竹林潮湿的地方,经过高温多雨、骤出太阳骤降大雨的催谷,迅速生长起来。这趟摘完了,只要不毁坏这个“菌窦”,没过几天又长了出来。据有经验的果农说,但凡有类似白蚁窝的地方,挖到荔枝菌的机会会大好多。一柄肥壮的荔枝菌,略呈纺纱棰形状,长达十厘米,菌尖似一把收紧的小雨伞,这样菌相的荔枝菌可被列为上上品,味道极之清鲜、爽口。

荔枝菌吃起来特别爽口,其质地细腻,兼具脆、香、鲜、甜等独特风味,相传明代状元杨慎把它比作仙境中的“琼汁玉液”。有资料记载:荔枝菌的学名叫鸡枞菌,因其有类似鸡肉的香味而得名。分类学属担子纲,伞菌科。它的色泽洁白,肉质细嫩,口感清香,味道鲜甜,是著名的野生食用菌,被誉为“菌中之王” 荔枝菌性平味甘,有补益肠胃、疗痔止血的功效,可治脾虚纳呆、消化不良、痔疮出血等症。

荔枝菌必须在以下三个条件才能自然生长:首先,茂密阴湿的荔枝林;其次连续下几天大雨后;或者附近有大白蚁窝。如果荔枝菌长出一天后不摘除的话,立即被白蚁大啃,成为白蚁口中美食。生长量极少的荔枝菌是不能人工培植,听果农讲有人尝试多次均失败。从采摘到烹饪时间不能超过一天,要不然鲜味将大打折扣。

荔枝菌的生长周期极短,它的上市只有一个月,可见它的名贵还是有一定道理的,并非天天可以采摘得到,而要看天气而定,正好印证“物以稀为贵的道理”。在夏日时节,当荔枝树成熟之时,在荔枝林的树头下,经过高温多雨、骤出太阳骤下大雨的过程,这荔枝菌就迅速成长起来,在每年的端午节前后的的十几天里,是荔枝菌上市最多的日子,一年只有一次,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真正做到过时不候。

发现荔枝菌必须动作迅速,一不能让它长得太高,二不能让它的伞打开,否则便变黑,不能食用。所以,当荔枝菌刚长出来时,大多数果农便会动员一家老少及时采集。荔枝菌可是一种稀罕物,由于荔枝菌一般在午夜至凌晨生长,而且大多每年都在同一个地方生长,因此,当地果农采集前都会预先做好记号,每到晚上,当地果农会打着手电到当地果园,借着微弱光线细细找寻,手气好的时候一晚可以找到几公斤,但有时也会吃“白果”。)

【食疗作用】根据《中国食品大全》记载:荔枝菌的学名叫鸡枞菌,因其有类似鸡肉的香味而得名。分类学属担子纲,伞菌科。它的色泽洁白,肉质细嫩,口感清香,味道鲜甜,是著名的野生食用菌,被誉为“菌中之花”。其营养丰富,100克干品含蛋白质28.8克,碳水化合物42.7克,热量286千卡,钙23毫克和多种氨基酸。其中有人体必需的7种氨基酸,矿元素11种。鸡枞菌性平味甘,有补益肠胃、疗痔止血的功效,可治脾虚纳呆、消化不良、痔疮出血等症。是体弱,病后和老年人的佳肴。鸡枞的另一特点是含磷量高,是需要补磷人士的佳肴。鸡枞还能提高机体免疫力,抵制癌细胞,降低血糖。现代医学发现,鸡纵除对痔疮有特效外,还能预防肠癌、降低血压、增强人体免疫力,是防治久泄不止、食欲不振、水肿不适的理想佳品。 

             ...南特产野生鸡枞菌 麻辣好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