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韵街拍孕妇:株洲晚报数字报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2:31:00
20年家传手艺“粽”横株洲
每当端午节临近,和平巷易阿姨家“求粽者”络绎不绝

易阿姨手巧得很,包的粽子又大又好 记者 张媛 摄
记者 马 明
粽“香”不怕巷子深。42岁的易阿姨包粽子20年了,每年临近端午节,不少街坊四邻都上门请她包粽子,一包就是几十上百个。这两天,又有不少“新面孔”慕名而来,请她包粽子。
小巷飘粽香
经过芦淞区徐家桥步行街北侧的菜市场,从一个不起眼的口子进到和平巷,七弯八拐,记者找到易阿姨家。
一间破旧平房里,圆脸、微胖的易阿姨正坐在矮凳上“左右开弓”,大号铝盆里放着糯米、盐蛋黄、五花肉,椅背栏杆上拴着棉线,挂着刚包好的粽子。
易阿姨将三片粽叶滚成圆锥筒,紧握在左手,右手“掌勺”,糯米倒进压紧后,塞进一个蛋黄加三四片五花肉,左手食指拇指捏着棉线,一卷一掐打了个结,“三角粽”就做成了。
易阿姨说都是熟人来吃,一要保证干净卫生,二要保证好吃量足。她说。三个月前,他们家开始腌制盐鸭蛋。包粽子的当天,一早到市场上买五花肉,在家切好,用油、盐腌制。她一边包着粽子,丈夫钟丙伟在水房里“洗刷刷”,将乡里送来的粽叶反复冲洗、刷干净。
口碑大家传
易阿姨说,她和丈夫没有固定工作,平日打零工,临近端午全部精力都放在包粽子上。原本小打小闹,附近邻居请她包几十个,没想发展到现在,上门请她包粽子的人踏破门槛,昨天她共包了600个。
“吃了易阿姨包的粽子,才像过端午节!”住附近一姑娘说,自己是易阿姨的“粉丝”,还说易阿姨的“粉丝”有附近徐家桥、芦淞市场群做生意的,有市妇幼保健院、建宁派出所上班的,甚至还有长沙的。
居民们说,易阿姨包的粽子“味道纯正、料足、扎实、放心”;易阿姨则说,都是熟人“一传十,十传百”,多亏了大家给的“口碑”。
双手伤口满
从上周起,易阿姨每天早上八点就开始包粽子,除了午饭、晚饭,她要包到凌晨一两点。
“尽管这样拼命,还是不够。”易阿姨说,她一天最多包600—700个,包多了手受不了。
记者发现易阿姨的双手已经“全副武装”,左手食指贴着创可贴,右手虎口被创可贴布满,手掌还横着一个手帕包裹着。
曾梦想开厂
“我的手艺,是婆婆传的。”易阿姨说。
婆婆粟翠兰今年77岁高龄了,她说自己50多年前就开始包粽子了,年轻时一到端午节前夕,一些厂矿食堂、饮食店就请她去包粽子。
她们家印象最深的是,上世纪90年代初,株洲市举行“三街一会”全市的美食节活动,主办方派人到她家里守着拿货,包多少要多少。她和媳妇两个人一起包,一天能包1000多个。
易阿姨家包粽子已小有名气,不少人问她为什么不开个自己的粽子厂。
“其实我最大的梦想就是有自己的粽子厂。”易阿姨说,她亲戚也曾给她出过主意,比如用她的名字“元满”注册个粽子商标开厂,但当她了解到,开厂需要的消毒、包装器材以及门面费等开店的启动资金至少得要上百万,最终觉得“梦太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