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江县长刘增应:也是榜样:“性都”正名者,东莞书记的官场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4:25:03
农民之子 |深圳初出茅庐|清远市长路始 |东莞“三禁书记” |东莞正名者 |刘志庚与他辖下的东莞 |评论
“性都”、“民工城市”、“世界工厂”、“文化沙漠”,多数人对东莞的印象不外乎如此。这印象是否刻板我们尚难判定,但可以肯定的是不少东莞市民多年来一直讳莫如深,并发起了一场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城市形象正名运动。这其中,东莞市委书记刘志庚是当之无愧的身体力行者。从深圳计划局科员到清远市长,再到东莞书记,30年间刘志庚从极具学者气质的低调市长,成为看似不得不高调的东莞正名者。[我有话说]
父亲带他躲过大跃进饥荒 刘志庚带父亲遗愿冲出农村
刘志庚出生于广东兴宁农村,父辈祖辈,代代务农。靠着山沟的野果野菜,他的父亲带着全家冲过了“大跃进”的饥荒,却终究没有气力逃脱开“文革”,无可奈何地在贫病中去世。当时年方13岁的刘志庚开始了牛背上的读书生活。不论怎么饿,怎么累,刘志庚始终不忘父亲遗言:志庚,你一定要逃出这穷窝。【详细】

现任东莞市委书记刘志庚

农民之子高考全省第三 吉林大学半路抢人抢档案
刘志庚深深地感激邓小平。如果不是他,他的人生或许不会是如今这个模样。恢复高考前,成绩优异的刘志庚高中毕业后根本没有出路,惟有回乡开始农村民办教师的生涯。在一个个孤寂而清苦的夜晚,刘志庚博览群书,也因此在79年的高考中,脱颖而出成为广东省第三名,并引起吉林大学的注意。就这样,本应去华南师大的刘志庚转向了千里之外的吉大。【详细】
吉林大学情结:从其中获得视野 吉大读博再续旧时光
多年之后的刘志庚对东北的四年光阴眷恋不已,也感激不尽。他说:那几年对我的一生起了很大的作用。我感受最大的就是开阔了视界。以前我太闭塞,没有见识过外面的世界,在村里觉得自己多少是个凤毛麟角的文化人,一出去就感觉到差距,才知道世界之大。1996年报考博士,因对母校的眷恋让他弃北大清华再次选择了吉大。【详细】


为母弃京官 刘志庚爱荒芜深圳胜繁富北京
从吉林大学经济系国民经济计划班毕业后,刘志庚被分配到北京的国家计委物资储备局。在任何人看来,人生的落点能落在国家部委,都是件天大的荣幸之事,意味着远大前途。但考虑到老母亲,刘志庚主动放弃了进京指标,要求到离家不远的深圳工作。1983年的深圳在很多人眼里仍陌生,是个尚待开发的小地方。许多人觉得当时的刘志庚不识时务,刘志庚却在深圳一呆就是二十年。【详细】



10年深圳计划局:经济学研究成果丰硕 无心恋官场
在深圳计划局十年,刘志庚发挥自我专长,在全国各报发表400多篇经济学论文,出版了十多本经济学专著。1986年初,他大胆提出私营企业是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有人担心他如此超前,会影响仕途。他说,我早就想离开政府去干一家民营企业。他的《计划与市场的思考和借鉴》亦被称为是国内最简明、最实际、最全面介绍海外经济改革经验的好书。【详细】
10年深圳龙岗区:“乱岗”之中读书人的“经世致用”学
八年,刘志庚一路高升成为深圳最年轻的局级干部之一。刘志庚不安于此,坚决要求到企业基层去。几经考虑,市委终于将他调到龙岗。龙岗是深圳最穷最无序的区,人称 “乱岗”。刘志庚为何要自找苦吃?他说,读书人须经世以致用。而龙岗人也渐渐发现他如龙岗清风,他们发觉这个新干部讲话不用讲稿,说的话大都是他自己的话,而这些话正是老百姓想说而未说的。【详细】
8个月收人心:龙岗人拒绝内定 票选出真正民选区长
仅仅8个月,龙岗人就认定了刘志庚这个新头儿。民主选举区长,龙港人一致选他。虽然明知上面内定有区长,任人怎么做工作,就是不改选票。刘志庚成为了龙岗第一任真正的民选区长。选举真正成为选举,或许才是当时深圳的改革成果,也或许正是刘志庚在滤去京城浮华之后看到的深圳作为中国特区在政治经济上所能衍生出的可能性。【详细】

上任广东经济“拖油瓶”市 为清远带去生机
2002年5月7日,五一假期后的第一天,时任广东省委副书记的刘凤仪紧急招来刘志庚谈话,一见面刘凤仪就说:“刘志庚呀,今天不是跟你商量事情,而是通知你,你明天就得去一个新地方报到。这次,刘志庚去报到的新地方是广东清远,这个广东的北部山区十分落后,十足的拖油瓶。刘志庚的到来为清远带去了生机,因为去清远的远不仅是刘志庚一人,还有一大批他带去的企业。【详细】
刘志庚任清远市长时期

大招商大引资 助清远从珠三角“垃圾场”变身“后花园”
如何让清远脱离落后,刘志庚认为唯有“工业立市”。过去,由于交通和人的主观因素,清远被挡在珠三角大门外。现在又成为珠三角企业融入经济 圈向周边寻找发展空间的首选地。刘志庚上任后,对外大搞招商引资,对内在软、硬环境上下足了功夫。他看到清远在旅游扶贫的大有可为之处,一步步地将被贴贫困标签已久的 清远,从珠三角的“垃圾场”步步迈向“后花园”。【详细】
任职时间不可谓长 却与清远市民结下深厚感情
在清远,刘志庚很快和清远人民结下深厚的感情,即便现在,清远人还时常在逢年过节之际,带着家乡的土特产来看望当年的市长。后来刘志庚在东 莞任书记时到访清远说:“虽然在清远工作时间不到两年,但我对清远非常有感情,清远人非常有人情味,非常淳朴,情分浓厚,很令人感动。”而实际上,东莞、清远两市发展 地瓜经济,刘志庚作为老市长自然发力不少。【详细】

刘志庚自嘲被称“三禁书记”:先禁猪再禁摩后禁人
刘志庚上任东莞后,为改善城市环境禁止养猪,接着又为打击飞车抢夺、改善治安状况而“禁摩”,现在又因提高人口素养而被网友评为“禁人”。禁猪不禁鸡鸭,禁摩的不禁汽车,如此政策出台之后,确实触动了部分人的利益,也引起过部分东莞市民对这位书记的批评和不满。就“三禁书记”和骂声,刘志庚坦言自己并不介意民间有对他的负面评价:民间有不同的说法很正常,我们的宗旨是为老百姓做实事、做好事,大部分人拥护我就行了。【详细】
刘志庚:“四面楚歌”东莞双转型路上的破釜沉舟者
改革开放后东莞作为前沿一直乘风破浪,成就辉煌。只是形势在变化,这叟经济巨轮从没像几年前那样身处险象环生之境地, 东莞需改革,否则只能沉寂。2007年,刘志庚扬起“双转型”大旗,成就东莞改革开放史上极富重大意义的一幕。从此,东莞开始调转船头,而企业、外来打工者、村集体、老百姓四个群体的反对声也群起,刘志庚因此陷入四面楚歌之境。他说:东莞按目前状况,如果你不去动它,平平稳稳十几年,一样发展。但是为官一任造福四方,为了责任感我必须去做。【详细】



“禁摩”、“赶厂赶人”和“倒闭潮” 将刘志庚推至风口浪尖
倒闭潮、民工返乡潮、老板“走佬”……2008年10月和11月间,流言和恐慌笼罩在珠三角上空,而东莞正处于这些传言的“风暴眼”中。一直以低调作处世原则的东莞,在2008年创下了有史以来的最大曝光率。2007年,东莞909家外资企业倒闭,2008年还在加速。有官员说,每天倒10家都不怕,因为可以空出土地引进高新企业。刘志庚推动的东莞产业升级看似代价斐然,转型能否成功,许多人以看戏心态围观:刘志庚执政的东莞是不是即将完结自己的时代。【详细】

刘志庚谈“百万嫖客下东莞”:“性都”之说纯属偏见
富裕是东莞市给人们的第一印象——在过去30年中,东莞经济一直以令人惊讶的速度飞速发展。依靠纺织、电子、家具、五金等一个个规模庞大的产业基地,滚滚财富不断涌向东莞。与富裕一样出名的,还有这座城市的色情服务。来自内地和港澳台,以及从欧美到非洲国家的无数淘金者,在东莞开厂、采购商品的同时,也顺道消费了这里空前发达的娱乐服务。“十万小姐赴岭南,百万嫖客下东莞”这个流传甚广的段子,令“黄都”、“性都”成为东莞在民间的印象关键词。【详细】



谈惶惶“治安乱城”:治摩平治安 不惧怕得罪人
2006年3月,刘志庚出任东莞书记。当时历经20多年疾驰的东莞已声名显赫,但社会治安却常被当作反面教材。对此刘志庚感慨万千:经济再发达,生活再富裕,如果门都不敢出,觉都不敢睡,命都保不住,这样的富裕又有什么意义呢?刘志庚下决心要治摩搞治安,消息传开后,满城风雨,市民骂声不断。【详细】
谈冷漠“血汗工厂”:东莞是新旧莞人的温情城市
东莞本地人看不起外地人,许多在东莞工作生活多年的新莞人总是抱怨这座城市冷漠,在“血汗工厂”感觉不到关怀,外界对东莞常有如此误读。但对刘志庚而言,东莞是全国首个成立新莞人服务管理局的地级市,这不仅从名称上改变了“外来工”的形象,也从实际上不断提升了对新莞人的福利标准。东莞其实是新旧东莞人的温情城市,所谓人情冷漠之解读并不全然准确。【详细】
谈荒芜“文化沙漠”:让“世界工厂”成尘封过去
2001年,刘志庚提出建设“文化新城”的口号,此前东莞曾一度被外界认为是“文化沙漠”。短短十年,东莞在悄然转变:悄悄地从“文化沙漠”转身成为“文化名城”。或许,东莞确实没有多少值得称道的所谓文化的厚重历史感,但如果你用一种新的现代文化观念去看待,或许会觉得东莞正在创造一种新文化,东莞人可能正在贡献一些新的文化元素和文化消费的方式。【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