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洋山水户型图:公民“举牌”背后折射出怎样的社会意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23:59:11

 

    资料图片:去年广州地铁发公告称将统一化翻新改造16个车站,改为统一的灰色石板。闻此,广州16中的高一学生陈逸华在地铁站举牌,反对花9000多万元进行“统一化”改造,并收集市民签名,被网友称为“举牌哥”。

党报:善待“举牌”是一种素养

………………………………………………………………………………

  广州高一学生陈逸华在地铁站举牌反对地铁“统一化”改造,并多次提出质疑,广州地铁回应称改变原方案。“举牌哥”为何能撼动一个浩大工程?“举牌”背后折射出怎样的社会意识?此事又从什么意义上启示了社会管理的“公众参与”?

  公众参与要有“发力支点”

  河北读者 张兰军

  小小少年撼动浩大工程,其发力的“支点”在哪儿?

  一是言之有理有据。无论是工程本身劳民伤财、烟尘污染,还是破坏“一站一景”特色,降低车站识辨性,陈逸华慷慨陈词,不是凭空所想,而是依赖深入的调查,全面的思考。二是持之有节有度。先是通过微博和论坛提出质疑,再是到地铁服务台直陈,直至最终在地铁口打出横幅,收集签名。虽说其间不无偏激,但总体而言,还是冷静理性,有节有度。三是行之贵在有恒。一通紧锣密鼓,一番众人拾柴。从地铁公司首度回应,到陈再次提多点质疑,再到公司主动约见,终于使事情有了“大转变”。

  当然,除陈逸华自身的理性、智慧、活力、责任、执着外,地铁公司也颇见风度。美中不足的是,整个过程中,没见“听证”的身影,难觅“制度”的踪迹。交换意见中,只有少年的一腔热情与当事公司的反躬自省。试想,以此工程投入之大、用时之长、影响之广,如果有听证制度,是否也会这般毫无阻碍地面世?而制度化的表达与监督,又不知匿于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