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项发票登记表:为什么书呆子不合群(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5:18:14

核心提示:聪明孩子过得不开心不是奇怪事。他们对于其他兴趣的关注,使得他们很少将精力放在建立人缘上。但人缘机制是一场零和游戏,他们难免成为整个学校的目标。

文艺复兴运动先驱阿尔伯蒂曾经写道: “无论多么微小的艺术,也需要全身心的投入,才能有所超越。”我在想,世界上是否会有人付出的努力,会比美国学生花在吸引人缘上的功夫还要多。海豹部队和神经外科医生相对来说似乎还要懒散一些。起码他们不时会有休假,其中一些人甚至还有各式各样的兴趣爱好。但只要醒着,美国的青少年就无时不刻地努力去让别人喜欢自己,而且全年无休。

我可没有在说他们是有意为之。确实,有些青少年的确有些马基雅维利主义[注1],但我的意思是,青少年在盲从方面,总是全力以赴的。

打个比方,青少年会在着装上花费掉大量的精力。他们并不会为了受到欢迎而刻意地去挑选衣服。但好像女为知己者容一样,知己是谁?是其他孩子。别人的观点能够左右他们的对错评判。不仅仅是着装,就连走路的方式,和青少年其他一切的所作所为几乎都会受到他人看法的影响。因此,他们努力去选择 “正确”的做法,其实也是在努力提升自己的人缘。

但书呆子们就不会注意到这点。他们意识不到,想要受人欢迎,是要下一番功夫的。通常来说,一个生活在要求十分苛刻领域外的人,是不会意识到,成功是需要不断努力才能达成的(尽管这种努力通常是无意识的)。例如,大部分人似乎将绘画视作是一种天生能力,就像身材挺拔一样。但实际上,那些能 “画出”像样画的人早已付出了大量的时间——这也是他们善于此道的原因。人缘跟绘画相似,它不只是你有没有的问题,而是做没做的事情。

书呆子们人缘差的主要原因,就在于他们还要思考其他事情。他们将精力放在了书本和自然世界,对时尚和玩乐视而不见。假设有一支足球队,队员们除了踢球之外,还要想方设法不让放在头顶上的水杯掉下来。那么,任何一支集中注意力的球队都能轻松击败他们,而且还会奇怪对手为什么这么弱不禁风。书呆子跟这种情况相似。

就算书呆子也像其他孩子一样在乎自己的人缘,那他们付出的努力也要高出许多。万人迷的目标自然是成为万人迷,而他们向父母所学习的,也是如何成为万人迷。书呆子也一样,他们想变得聪明,学习的也是如何变得聪明。书呆子的教育,是得到正确答案;万人迷的教育,是怎么讨人欢心。

到目前为止,我都在不停地改善聪明和呆子之间的关系,在我的手里,它们就好象能够互换一样。而我到底是聪明还是呆子,完全取决于当时的情况。书呆子虽然算不上涉世不深,但“涉”的是什么“世”,还是需要区别对待的。在典型的美国学校里,酷的标准是如此之高(或者说是特别),以至于你都不用比较一番,才会知道自己看上去有多尴尬。

少数的聪明孩子能多出一些精力用在梳妆打扮上。如果聪明孩子不是恰巧生的漂亮,天生也不是块运动员的料,兄弟里面没有个万人迷的话,那就会慢慢地向书呆子发展了。这也是为什么11岁到17岁之间,是聪明人最难熬的日子。这段年纪里的生活所需要的人缘,远比人生中其他时段所需要的多得多。

在这个年纪之前,孩子们的生活通常被家长所占据,基本不会同其他孩子产生关系。小学生确实在意同学们的想法,但这还不像几年之后那样,会占到生活的全部。

但是,到11岁左右时,孩子们就会开始觉得跟家人相处是在例行公事。他们为自己创造了一个新的世界,而想要在自己的世界里立足,就需要远离自己的家庭。事实上,在家里面闯祸,反而能为这个年纪的孩子在自己所在意世界里的地位加分。

问题是,这些孩子创造出的世界却非常残忍。如果离开一群11岁的孩子,让他们自顾自地在一起呆着,那他们之间便会产生出《苍蝇王》(Lord of the Flies)[注2]那般弱肉强食的景象。和其他美国的孩子一样,我在上学时便读过了那本书。或许书中的描写并非偶然;或许有人想要向我们指出我们是一群野蛮人,而我们自己的世界也充满了愚蠢和残忍。而我的看法则十分微妙。虽然书中的描写看起来十分可信,但我却没有从字里行间看出其他的东西。相反,我倒是希望他们能直接告诉我们,我们的世界有多么的野蛮和愚蠢。

书呆子们或许会发现,如果自己总被人忽视的话,人缘不好也不会带来多大困难。但不幸的是,在学校里没有人缘,那就意味着要当受气包了。

为什么?还在上学的孩子们可能又会觉得我在问一个奇怪的问题了:难道还有别的情况存在么?但别的情况确实存在。成年人就不会欺负那些书呆子。那为什么青少年就会呢?

有一部分原因,是青少年还是还没完全长大的孩子,而许多孩子在本质上就是残忍的。欺负书呆子的原因,就和肢解一只蜘蛛是一样的。在建立起善良观念之前,折磨是件很有乐趣的事情。

而孩子们欺负书呆子的另一个原因,便是让自己感到好受些。游泳时,人们会不停地蹬踏让自己保持在水面上。同样,无论是哪种社会阶层,人们在对自己位置感到不明时,都会通过虐待那些他们认为阶层较低的人来巩固地位。我觉得这便是为什么美国的贫穷白人,是最仇视黑人的团体的原因。

但我认为,其他孩子欺负书呆子的主要原因,还是来源于人缘的机制。在这个机制里,个人的魅力仅仅占到一部分,而与其相关更多的,则是同他人联盟。想要变得人缘更好,你就得做一些赢得他人好感的事情。而想要赢得他人好感,没有比共同敌人再合适的目标了。

如同那些想在困难时期动员人们走出家门的政客一样,你也可以在没有敌人的情况下,树立一个假想敌。通过排斥和欺负书呆子,阶层较高的孩子们便会在他们之间建立纽带。攻击“局外人”便会令他们成为“自己人”。这便是为什么最恶劣的虐待事件都会同团体相关。随便找一个书呆子问问,你就会发现:来自团体的虐待往往要比来自个人的行为严重的多。

团体的施暴同个人恩怨无关,不知道者能否为那些书呆子们带来些许安慰。一群孩子聚在一起欺负别人,就好象一群人一同前去打猎一样。他们不一定是出于仇恨,他们只是需要找点东西来追赶。

因为处在最底层,所以书呆子们就是整个学校里,最安全的目标。如果我记得没错的话,人缘最好的孩子不会欺负书呆子,因为他们没有必要。大部分的欺负还是来自稍低一些的阶层,来自那些神经质的中间阶层。

问题是,中间阶层的人数太多了。虽然人缘好坏的结构不是金字塔型,但底层的分布却是个倒金字塔形状。不受欢迎的人其实很少(我觉得,D类餐桌上吃饭的也就我们几个了)。所以想要通过欺负书呆子来证明自己不是书呆子的人就海了去了。

同疏远不受欢迎的孩子能够加分一样,接近那些人缘不好的也会在别人的心目里减分。我认识一个女生,她说她在高中里还是很喜欢书呆子的,但是她害怕让别人看到自己和书呆子说话,免得其他女生因此嘲笑自己。人缘不好是一种交流疾病,那些优越到不会欺负别人的孩子也会出于自卫远离那些书呆子们。

这么说来,聪明孩子在初中和高中过得不开心就不是奇怪事了。他们对于其他兴趣的关注,使得他们很少将精力放在建立人缘上。但既然人缘机制是一场零和游戏,他们也难免成为整个学校的目标。奇怪的是,书呆子的噩梦却并非来自他人的恶意。而他们受到欺负的原因,还要取决于情况的不同。

(未完待续)

注1:马基雅维利(Niccolò Machiavelli,1469年5月3日—1527年6月22日)是意大利的政治哲学家、音乐家、诗人、和浪漫喜剧剧作家。他是意大利文艺复兴中的重要人物,尤其是他所写下的《君主论》一书提出了现实主义的政治理论、以及《论李维》一书中的共和主义理论。

注2:《苍蝇王》是威廉·高丁发表于1954年的寓言体小说。小说讲述了一群被困在荒岛上的儿童在完全没有成人的引导下如何建立起一个脆弱的文明体系。最终由于人类内心的黑暗面导致这个文明体系无可避免地被野蛮与暴力所代替。

本文为美国知名天使投资人Paul Graham所著的《Hackers and Painters》一书第一章。《H&P》一书于2004年首次出版,内容多为Paul Graham在计算机时代来临的背景下,对于社会和IT行业的思考。本文从聪明学生在美国中学中不受欢迎的现象入手,深入探讨了学校在当今人类社会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