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灌注设备:巧记历史(二):事件归类与辨析-中国教育出版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16:50:51
巧记历史(二):事件归类与辨析

    二、事件归类与辨析
1、第一、二次世界大战中都中立的欧洲国家是:西班牙、瑞典和瑞士三国(在1814—1815年的维也纳会议上瑞士被定为永久中立国)
2、19世纪晚期欧洲帝国主义国家瓜分非洲狂潮中幸免于难的两“亚”:利比里亚和阿比西尼亚(即埃塞俄比亚)。//非洲国界线大多很直的原因是19世纪末欧洲列强通过柏林会议等划定瓜分的结果
3、法西斯政权建立时间:(1)意大利1922年;(2)德国:1933年初,希特勒任德国总理,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了;(3)日本:1936年“二·二六”兵变后不久建立军事法西斯专政,世界大战的亚洲策源地形成;(4)西班牙:1939年3月,建立了以佛朗哥为首的法西斯独裁政权(后三者各相隔3年)。
4、中苏社会主义运动的联系与比较:(1)1924年初,苏联第一部宪法生效,规定苏联是联邦制的社会主义国家;30年后,1954年的中国制定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2)1925年12月,联共(布)“十四大”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总方针,决定把苏联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国;中国是在1949年3月5日—13日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提出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1953年中共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和总任务,并为此制定了“一化(工业化)三改(三大改造)”的一五计划。(3)1927年12月,联共(布)“十五大”确立农业集体化的方针,此后,新经济政策被逐渐取消。1978年,中国首先在安徽、四川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废除了1958年以来的“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旧体制。(4)1928年起,苏联开始五年计划经济建设,1937年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中国从1953年始实行“一五计划”。(5)1936年苏联新宪法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苏联确立,也标志着斯大林创建的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形成。20年后的1956年中国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即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6)1935—1938年间,苏联进行了错误的大清洗运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遭到粗暴的破坏和践踏。1957年中共反右派斗争是必要的,但反右派斗争扩大化则是错误的,把大批人民内部矛盾当作敌我矛盾处理。1959年又在全国开展“反右倾”斗争,最终酿成1966年夏—1976年10月的“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
5、各国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的先后顺序是:1831、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起义——1836—1848年的英国宪章运动——1844年德意志西里西亚织工起义——19世纪70年代俄国无产阶级开始成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1908年印度孟买工人政治总罢工——1919年中国五四运动中,从6月3日起工人代替学生成为运动主力——1917年墨西哥。
6、下列民族分裂的先后顺序是:东汉初年,匈奴分裂为南、北匈奴;隋朝时,突厥分裂为东、西突厥;14世纪末,蒙古分裂为鞑靼和瓦剌等部;明末清初,蒙古族分裂为漠南、漠北、漠西三部分。
7、侵略者头目被击毙的史实有:1686年雅克萨之战,1862年上海保卫战,1867年美军入侵台湾,马嘉里事件。
帝王曾做过俘虏的事件有:普法色当战役、明朝土木堡之变、311年晋怀帝被匈奴俘虏的“永嘉之乱”、西晋灭亡
8、鄂豫皖、湘鄂赣根据地都是中共开辟,并且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即国共十年对峙的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即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都存在过。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农村革命根据地和抗日战争时期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分别以江南的江西省和华北的山西省为中心,所以分别多带有“赣”字、“晋”字。
9、中国(1844年《望厦条约》)、墨西哥(1845年吞并得克萨斯)、日本(1853年培里舰队)、菲律宾(1898年美西战争)、 巴拿马(1903年策动巴脱离哥伦比亚而独立,强签《美巴条约》)等国先后遭到美国侵略。
10、苏俄—苏联历史上部分重要会议:
1917年11月7日,全俄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
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召开。
1922年12月,第一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召开。
1925年12月,联共(布)第十四次代表大会召开。
1936年,苏维埃第八次代表大会召开。
11、1929—1939年间德国大事年表: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发生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上台组织政府;
1934年希特勒集总统和总理大权于一身;
1935年,德国撕毁凡尔赛和约,陆军扩展到60万人;
1936年,德军开进莱茵不设防区,并同日本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
1937年,德意日法西斯同盟建立,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1938年3月,法西斯德国吞并奥地利;
1939年3月,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9月1日突袭波兰。
12、学会高度浓缩要点,做到简明扼要,归纳提炼,如把500字的内容高度提炼浓缩成50字乃至10字或5字。
13、评价事物(事件与人物)应坚持两论,即两点论和重点论。两点论即辩证地一分为二地看到事物的两面:积极与消极,主观与客观,内因与外因,根本与直接,主要与次要,分阶段评价分析好坏等。重点论即两点论中的两面何者为主,做到主次分明,主要是肯定还是否定等等。
14、用数字命名的历史事件
一条鞭法(1581)、“一·二八”事变(1932)、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二七”大罢工(1923年)、二月革命(法国1848、俄国1917·3)、“三光政策”、三国鼎立、三分帝国、三国同盟、三国协约、三条战线、三国轴心同盟、朝鲜“三一”运动(1919年)、“三一八”惨案(1926年段祺瑞政府制造的震惊中外的事件。震惊中外的事件还有:1936年的西安事变、1941年初的皖南事变及1937年12月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1911年0月10日震动中外的武昌起义爆发)、《四国条约》、“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四五运动(1976年)春秋五霸、“五四”运动、“五卅”运动、“五二0”血案、“五一”国际劳动节、《五国海军军备条约》、1848年法国巴黎工人六月起义、戊戌六君子、英法七年战争(1756—1763)、1830年法国七月革命、战国七雄、七国之乱、七君子事件、“七·一五”反革命政变、“七七事变”、八王之乱、八国联军(1900年)、八一南昌起义(1927年)、八七会议(1927年)、八一宣言(1935年)、“八·一三”事变(1937年)、八一九事件(1991年苏联)、《九国公约》、九·一八事变(1931年日本侵略中国东北)、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双十协定》(1945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1911年。这一天成为所谓的中华民国的国庆日)、“双十二事变”(即1936年的“西安事变”)、百日维新(1898年)、百日王朝(1815年拿破仑)
15、以地点命名的历史事件
维也纳会议及其维也纳体系,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及其凡——华体系,雅尔塔会议及其雅尔塔体系;960年陈桥兵变、1924年北京政变、1935年华北事变、1936年西安事变(事变和政变都有一个“变”字即都是引起形势的大变化的大事,不同的是政变影响政局即政治局势,主要是政权的变化即易手);延安整风(1942年)与北京整风(1957年)都共同反对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不同的是前者还反对党八股,后者则反对官僚主义;战役方面,有淝水战役、乌兰布通战役、葛底斯堡战役、萨多瓦战役、色当战役、诺曼底登陆战役、中途岛海战、一战时的索姆河战役、凡尔登战役(一战的转折点)和日德兰海战、镇南关大捷、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淞沪会战、太原会战、武汉会战、豫湘桂战役等;宁汉合流、东北易帜;《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凡尔赛和约》、《开罗宣言》(国际上公认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法国革命史可以说就是一部巴黎人民革命史,如法国大革命中巴黎人民三次起义把革命逐步推向高潮、1830年巴黎人民推翻1814年复辟的波旁王朝的“七月革命”、1848年欧洲革命中巴黎发生“二月革命”(把1848年革命推向高潮)和“现代社会中两大对立阶级间的第一次伟大战斗”的巴黎工人“六月起义”、巴黎公社(创建了世界上第一次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慕尼黑阴谋,使绥靖政策达于顶点。旅顺大屠杀、顾正红事件、济南惨案、南京大屠杀等都是日本在华制造的血腥暴行,这些加上在抗战时推行的“三光政策”、“大扫荡”、“清乡运动”等反映了日本侵略者的惨无人道。
 其他还要注意:(1)泛指类的地区:如“资本主义世界”、“第三世界”、“拉丁美洲”、“东南亚”、“北非地区”、“东线”、“西线”、“印度支那”、“东方”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帝国主义列强”、“欧美列强”、“西方列强”“××以南”、“××以北”、“××沿岸”等;(2)重要地点类:山东是个省名,日本帝国主义是怎样侵略和争夺山东的,就是一段中国近代史。类似的地点还有台湾、东北。柏林:苏军攻克柏林→德国投降→四国分区占领→柏林危机→两个德国形成。这就是历史在重要地点上演绎的典型。一个重要地点联着一件或几件大事的例子更多。(3)战略空间类:如巴尔干半岛地区,历来为是非之地。如近现代史上,英、法、俄、普、奥、土、纳粹德国和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集团,先后都在这里插足或进行争夺,留下了一页又一页的罪恶史。1947年夏,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开辟大别山根据地,是人民解放战争战略反攻的开始,又像尖刀入肋,威胁宁汉,使整个战局发生了利己的重大变化。英法争夺苏伊士运河,英国控制苏伊士运河,绥靖政策利用苏伊士运河,埃及总统纳赛尔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英、法、以发动“苏伊士运河战争”失败。此运河的世界性战略地位成了演绎侵略和反侵略历史的载体。(4)空间格局类:相当典型的是中国“对外开放的新格局”。它的结构是“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以空间的展现为主体,有层次、有重点、有递进,点面结合,成为整体。20余年间,此格局为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增添了奇光异彩。再如,近代列强对华侵略,从东部沿海(东南沿海→北方沿海)→内地(从长江入海口→深入长江中上游)→通过控制邻国(阿富汗、朝鲜、越南、印度等)进而控制边疆(西北新疆—英俄、东北三省—日俄、东南台湾—日本、西南云南与西藏—法英)→掀起瓜分狂潮。(5)中心类:如:世界贸易与金融中心的转移(①中世纪在地中海沿岸的意大利;②新航路开辟后,转到大西洋沿岸的西欧:西葡—荷—英;③一战后大西洋两岸的英美;④二战后初期的美国;⑤20世纪70年代后美日中等国为代表的太平洋沿岸);工人运动中心的转移:英国(工业革命早期的卢德运动)—法国(19世纪中期)—德国(19世纪末)—俄国(20世纪初);民族解放运动中心的转移:西欧(1566—1581年的尼德兰革命)—美洲(1775—1783年的北美独立战争,1791—1804年的海地独立运动,1810—1826年的西属拉美殖民地及葡属巴西独立运动)—亚洲(19世纪中期反殖反封的革命风暴)—亚非拉(19世纪末20世纪初及二战后)。其它还有政治中心、商业中心、手工业中心、工业中心、物产或特产中心等。
16、以人名、国名命名的历史事件
商鞅变法、王莽改制、王安石变法、马歇尔计划、门罗主义、沙文主义、明治维新(维新即改革,再如大化改新、戊戌维新、清末“新政”,一般指通过变革旧的社会制度带来新变化。改革和革命的异同:都含有“革故鼎新”开创新局面之意,改革一般指统治阶级进行的自上而下的自主的变革,一般不发生流血的暴力斗争,如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而革命一般指自下而上的暴力斗争,经过流血由被统治阶级(下)革去统治阶级(上)的命,夺取政权、建立新的政府。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日本明治维新、美西战争、日俄战争,这些是以国名而命名的历史事件。
17、干支纪年纪事
(1)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宣称“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公元184年),天下大吉”。
(2)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咸丰帝外逃的庚申之变。
(3)1861年辛酉政变。
(4)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和朝鲜东学党农民起义。
(5)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的庚子战乱和庚子赔款。
(6)1901年《辛丑条约》。
(7)1898年戊戌变法和戊戌政变。
(8)1911年辛亥革命。
附记:(1)蛇年穷,狗年富(2)甲子年乱(184、1924、1864),庚子年凶(1840年、1900年、1960年)(3)晚清逢甲之年多有大事发生:甲戌年十九岁的同治帝去世;1894年中日甲午海战爆发,北洋水师全军覆没;1905年甲辰年实行千余年(581年隋朝—1905年)被视为天经地义的科举考试走到末日。
18、世界货币发展的一般规律是经历铜-银-金-纸本位四个阶段。从宋代的经济发展水平来看,它理应处在银本位取代铜本位的阶段。宋代纸币的产生究竟是偶然还是必然?因此,有人说宋代纸币“交子”的产生是偶然的。
19、货币的发展变化,深刻地反映了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状况-中外金融货币史
(1)中国自古至今货币的演变
商朝以贝作为货币-秦朝统一货币,发行圆形方孔钱,以铜币半两钱和黄金为主币-汉武帝铸五铢钱使铜钱的重量稳定下来一王莽发行大钱-直到隋朝行用不废-唐高祖“废五铢钱,行开元通宝钱”,从此,开元通宝成为唐朝通用的货币和以后历代货币的范式-北宋流通金属货币,四川地区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金代后期,银币已成为流通的货币-明清时期,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晚清鸦片战争前因为列强走私鸦片导致中国白银外流;从鸦片战争的失败开始,清政府每每于对外战争失败后都赔偿白银以万两计算〔《南京条约》是个例外,以个数计算〕-民国政府发行银元;后来,又集中货币发行权,实行白银国有,推行“法币政策”-新中国经过“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到1950年6月,全国物价稳定,结束了我国连续十多年物价暴涨的局面。人民政府禁止黄金、白银、美钞的流通,指定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人民币为惟一法定货币
(2)19世纪末进入帝国主义时代以后,输出资本的国家主要是法、英、美等国;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金融中心是伦敦和纽约,美国代替欧洲掌握了世界经济霸权;二战后,美国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黄金储备,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即1944年夏包括中国在内的44国确立的“布雷顿森林体系”〔1973年崩溃〕;1999年1月欧洲单一货币欧元成功启动,标志着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正式建成。
    20、中国古代衣被原料的演进
原始社会树叶、兽皮-半坡氏族种植麻-传说黄帝的妻子嫘祖开始养蚕缫丝-东汉时期,新疆地区种植棉花,羊毛也成为纺织原料。两汉时,会稽地区出产的葛布,是当时著名的越布。
21、中外近现代史上重大运动的指导思想
1、洋务运动:“中体西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2、辛亥革命:三民主义
3、新文化运动前期:民权、平等思想和达尔文的进化论
4、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
5、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改革开放的指导思想是: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思想。
6、太平天国运动:平均平等
7、义和团运动:“扶清灭洋”
8、文艺复兴:人文主义
9、启蒙运动:理性主义
23、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美法德俄日等主要帝国主义国家有关史实的综合归纳性总结:
(1)俄日意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后都带有大量封建残余。
(2)俄日德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这三国的共同特点还有:都带有军事封建性、都富有侵略扩张性、带有军国主义色彩,在19世纪晚期都进行过对外战争,经济发展都很迅速,政治上都保留了君主制。
(3)德日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都发展迅速,原因之一都得到战败国的赔款、割地,从而得到资本主义发展所需要的原料、市场和劳力等。
(4)英法都发展相对缓慢,原因都是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不愿或没有大量采用新技术、新设备,大量资本输入海外(法国主要输往俄国及借贷给中国赔偿《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的赔款。英国资本大量输往拉美,许多拉丁美洲国家的经济,几乎都成为英国经济的附庸)。
(5)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德发明创造最多,故发展最迅速,垄断程度也最高,工业产量分别跃居世界第一、二位。可见,科教可兴国,“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语)。
(7)美国三次工业革命(三次产业革命中,第一次只能称工业革命,后两次既可称工业革命,也可称科技革命)都走在各国前列,第一次是出色的绿叶(有轧棉机、缝纫机、拖拉机和轮船等许多重大的新发明,特别是采用和推广了机器零部件的标准化生产方法),陪衬一枝独秀的红花——英国。
(8)19世纪末20世纪初日本的对外侵略扩张史可概括为:
一个政策(大陆政策:台湾—朝鲜—满蒙—中国—亚洲—世界)、两大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和日俄战争)、三个国家(朝中俄)、四个条约(1876年的《江华条约》、1895年的《马关条约》、1905年的《朴茨茅斯和约》、1910年的《日韩合并条约》)
24、最早产生或起源于英国的历史事件:启蒙运动(高潮在法国,中心是百科全书派)、近代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自由主义思想、经济危机。
起源于意大利的事件:资本主义萌芽、文艺复兴(高潮也在意大利)、1848年欧洲革命。
16世纪德意志最先进行宗教改革。
葡萄牙最先进行开辟新航路的活动(1488年迪亚士到达好望角)和最先从事黑人奴隶贸易,17世纪奴隶贸易的主角是英法。
高潮皆在法国的事件:启蒙运动、早期资产阶级革命、1848年欧洲革命。
25、俄国(苏联)历史上每次对外争霸的失败都引发了国内的政治危机:
(1)1854—1856年的克里米亚战争→1861年废奴改革(2)1904—1905年日俄战争→1905年资产阶级民主革命(3)1914年参加一战→1917年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4)苏美争霸使国力消耗,导致1991年“八一九事件”。
26、学好中学历史取得高分的三要素:(1)熟悉课本并能将古今中外的史实作前后左右的纵横联系与比较,总结归纳出带规律性的认识,理清各事件之间的因果互动关系(知识结构),把握主干内容(主体知识),掌握主要线索和阶段特征。(2)熟练掌握必要的审题、解题能力与技巧,做到答题规范化。(3)强化非智力素质,避免粗心大意。
考试三要素:基础第一、方法第二、心态第三(心战很重要)。
到了高三总复习的时候,考生应做的第一件事“啃课本”,把所有5本历史课本至少通读5遍(千万不可点到即止、模糊记忆,对时间、地点、人物、经过、内容、意义等不可以有“好像是……”),然后老师才教给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学习历史应多问几个为什么,一定要学会联想,注意纵横联系,学会质疑。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死记硬背加上理解与诠释(记忆和理解同样重要)才能真正贯通历史学好历史。另外要加强对历史知识的比较和总结,须知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没有总结就没有提高。
27、精选习题的三标准,也即经典题目的三要素是:(1)综合性强,知识容量大;(2)能力要求高〔如比较、归纳、辨证思维能力等〕或提供情景新提问角度巧;(3)有效地补充扩展了课本知识。
好的题目题在书外,理在书中,内容也在书中。
28、曾侵略过台湾的国家有:荷兰(1624—1662年)、美国、英国(1841年)、法国(1884年秋)、日本(1874年、1895—1945年)。
29、有宗教色彩、以宗教形式发动的人民运动:中国历史上的东汉末年黄巾起义、1813年京郊天理教林清领导的农民起义、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世界历史上的1848—1852年伊朗巴布教徒起义、1857—1859年印度反英民族大起义、1881年苏丹爆发马赫迪号召人民进行“圣战”的反英大起义、当代号召进行“圣战”反对英美等国的伊斯兰教恐怖组织。
30、中外近代历史上的常败国:(1)俄国(苏联):1854—1856年克里米亚战争中败于英法(引发1861年废奴改革),1904—1905年的日俄战争中败于日本(1905年爆发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一战期间爆发1917年十月革命,苏美争霸使国力消耗(导致1991年“八一九事件”),是前苏联国家解体的一个重要因素。可见,俄国历史上每一次对外战争的失败往往引发国内政治变革。(2)近代中国在外国资本主义列强的侵华战争中屡战屡败,在抗日战争中才取得反侵略战争的第一次伟大胜利,而抗美援朝战争更是打败了历史上的常胜国——美国,这也是美国经受历史上对外战争的第一次失败,使美国人感慨万千,说出了“这是一场选错了地点、选错了时间、选错了对象的错误的战争”这样一句“名言”。这场战争使中国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3)意大利:1894—1896年在侵略埃塞俄比亚的战争中败于落后的埃塞俄比亚。二战中被反法西斯国家和人民打败,在轴心国集团中是最先投降的法西斯国家。(4)法国:1812年拿破仑远征俄国惨败、1756—1763年英法七年战争、1870年普法战争、1883—1885年中法战争、两次世界大战中赢得战争却输掉优势。
31、二战后初期,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与中国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的社会主义建设的类似之处:都具有曲折性、前进性的特点;都存在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个人崇拜较为盛行;都在思想文化领域开展过批判运动。
32、近代中国落后挨打,从属于西方,“弱国无外交”,受尽欺凌屈辱,而建立在主要以经济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日益强大的美国,则随着经济的发展其对外政策也不断调整变化,有著名的“三门”对外政策:(1)谋求美洲霸权的19世纪初的“门罗主义”和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大棒加金元外交。(2)不再追随英法而有了独立的侵华政策,即在1899年提出“门户开放”政策,1922年华盛顿会议上的《九国公约》由帝国主义共管中国,实际上是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美国侵华势力日益发展,最终从“府院之争”的失利到蒋介石实行“亲美反苏”外交路线。二战后,美国扶蒋反共,1950—1953年发动侵朝战争可耻失败。(3)从一战后谋求世界霸权的威尔逊十四点和平计划(威尔逊主义)未果到二战后全球战略的“杜鲁门主义”的成功实施,20世纪60年代始美苏争霸,1991年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世界霸权逐鹿者中的最后“恐龙”,在力量上暂时没有对手的恐龙,它的天敌很可能存在于自身。(“环球代有霸主出,各领风骚没几年”:古代是东方走在世界的前面,可以说是以中华文化圈为代表的东学西渐:中国汉唐元帝国、阿拉伯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近现代则东方不亮西方亮,东方从属于西方,世界霸主依次是:西班牙——荷兰——英国——美国)。
33、近代英国经济发展领先的原因
从社会经济制度、民族性、历史与文化传统、自然与资源条件等方面分析,近代英国经济发展领先的原因。
社会经济制度的原因包括:第一,没有出现过严重的封建割据现象;第二,地理大发现以后,世界主要海上航路由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第三,不像欧洲其他国家那样拥有庞大的官僚机器和常备军,政府对工商业税收较轻,有利于资本积累;第四,经历了典型的原始积累过程:国内进行圈地运动,国外进行殖民扩张;第五,16~17世纪,成为欧洲其他国家新教徒逃避宗教迫害和战乱的避难所,这些新教徒大多是富有经验的商人、工场主和熟练手工业者,他们往往随身携带了资金、技术以及组织和管理生产的经验进入英国;第六,英国在17世纪中叶就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这比法国大革命要早一个半世纪,比德国1848年革命几乎早了两个世纪,所以英国不仅是最先建立起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国家,也是最早开始向政治民主化过渡的国家,是近代西方民主制度的主要发源地。
自然与资源条件的原因包括:第一,英国的煤矿和铁矿资源都比较丰富,而对近代大工业来说,最为重要的两种矿物就是煤和铁,尤其煤的重要性更为突出,号称“工业的粮食”;第二,英国属于典型的海洋性气候,宜于发展畜牧业。自中世纪以来,英国的养羊业就十分发达,由于养羊业适合大面积的牧场经营而不适合小农经济,所以在英国历史上引发了大规模的圈地运动;第三,英国拥有漫长曲折的海岸线和众多的优良港湾,而且扼守着西欧和北欧许多重要水上通道的出口,所以具有发展海运业和对外贸易的有利条件;第四,英国作为一个四面环海的岛国,不易受到外敌的入侵攻击,这就为其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长期和平安定的环境。
34、英国与日本的相似之处有:分处东西半球、是亚欧大陆之外大西洋与太平洋上的岛国,很像亚欧大陆的两只耳朵,作为海上居民都富有冒险开拓进取精神,都是各自所属大洲(欧亚洲)较早或最早进行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国家,都对隔海相望、一衣带水的邻国(法国和中国)多次用兵(英法七年战争、参加1793—1815年期间的反法联军;中日甲午战争、参加八国联军、20世纪三四十年代大规模侵华)。但两国也存在差异,英国资源丰富、市场广阔、风调雨顺,日本则穷山恶水多台风地震、资源奇缺、市场狭小。(日本是一个“求知于世界”善于学习模仿他国的民族,自古以来都向西天取经-古代的中国和近现代西半球的欧美,即取法乎上,谁强大向谁学,如二战后向自己的敌人美国学-“师夷长技以制夷”)
35、19世纪末20世纪初社会主义运动新发展的表现,即新在何处:(1)新的形式:武装斗争→欧美工人政党的合法斗争(游行示威、议会斗争等),后来出现机会主义、修正主义与此不无关系。(2)新的高潮:巴黎公社→美国芝加哥工人争取八小时工作日的“五一”大罢工(“五一”劳动节的来历)。(3)新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新成果即帝国主义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诞生。(4)新的国际组织:第一国际→第二国际(第一、二国际的灵魂分别是马克思、列宁)。
36、中西社会的不同点:(1)西方是海洋文明,重视工商业,推行重商主义政策;东方是大陆文明,重视农业,推行重农抑商政策。(2)西方全民信仰基督教,神权大于皇权;东方信仰多元化,社会主流思想是儒家思想,皇权大于神权。阿拉伯帝国是政教合一的第三种情形。(3)欧洲封建社会时间短,因袭重负轻,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势力相对弱小;东方封建社会时间长,因袭负担重,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势力相对强大。
37、封建王朝的复辟不等于封建制度的复辟:英法资产革命时期斯图亚特王朝和波旁王朝的复辟是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相妥协的产物。封建复辟王朝要的是统治地位,而资产阶级追求的是稳定政局,维护革命成果,防止下层人民革命损害其利益。因此,封建复辟王朝虽然取得了统治地位,但还是基本上按资产阶级意志在一定程度上发展了资本主义,基本制度未变,主要是封建势力的复辟,而不是封建制度的复辟。
38、自古以来,对人类历史产生巨大影响的人物主要有三种:一是哲学家思想家,包括世界各大宗教的创始人,老庄、孔孟这四个道德仁义学说的创立者;王阳明、朱熹;著名文学家也必定同时是思想家,如人称“天下文章两司马”的司马迁、司马光,李白、杜甫、苏轼、鲁迅等。二是政治家(特别是专制社会时代),如秦始皇、隋炀帝、唐太宗、成吉思汗、华盛顿、拿破仑、列宁、毛泽东等。三是科学家(特别是近代工业革命以来的科学家),如毕升、牛顿、爱因斯坦、袁隆平等。有人说古代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人主要是政治家,而第三次科技革命以来则是科学家了。真可谓“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39、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由北(黄河流域)向南(长江流域为主)转移(出现“苏湖熟,天下足”的现象,因此也导致文化中心的南移,如宋明时期江西人才济济,出现“江南才子山东将,三秦大地出帝王”的说法),而政治中心则由西向东转移(从黄河中上游移向黄河下游,一度移至江南),出现六大古都,即西安(西周镐京,西汉、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都称长安)、洛阳(东周洛邑,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武周、后唐都称洛阳)、开封(战国魏称大梁、后梁称开封府、后晋、后汉称开封,后周、北宋称东京)、杭州(吴越称杭州、南宋称临安)、北京(战国时燕国都城“蓟”、金1153年改燕京为中都、元朝时大都、明朝时1403年朱棣改北平为北京、清朝时称京师,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和新中国都称北京)、南京(三国时称建业是东吴首都、317—420年的东晋都城、420—589年南朝宋齐梁陈、隋唐称建康、南唐称金陵、明初称应天府,后改应于为南京、以后又称金陵,1368年正月—1421年为明前期都城,1853年春—1864年夏太平天国把南京改为天京定为首都,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定都南京。但3月份临时政府迁往北京,1927.4.18—1949.4.23日蒋介石南京国民政府及1940年汪精卫伪国民政府都定都南京,其中1937年12月蒋介石迁都重庆。虽然说“石头城龙盘虎踞”,但“金陵王气黯然收”,历史上凡定都南京者都是短命王朝,因此有人说“南京不宜建都”)。
40、19世纪末瓜分非洲狂潮中,占地最多的国家是法国(“法”字中有一“土”字),控制非洲人口最多的国家是英国(“英”字中有一“人”字)。
41.美国独立战争的经过:(1)爆发—来克星顿的枪声 (2)建,军—组建大陆军,华盛顿任总司令 (3)建国—《独立宣言》发表 (4)转折—萨拉托加大捷 (5)胜利—英军在约克镇投降 (6)和约—英国承认美国独立(1783年英国见大势已去,终于承认了美国的独立)
42、古代与近代的重大差别
(1)自然经济——商品市场经济(世界市场出现)(2)重农抑商——重商主义——自由主义——凯恩思主义(3)闭关锁国——对外扩张或被迫门户开放(4)封建农业文明——资本主义工业文明(5)重视贞洁禁欲——自由乱爱(6)政治思想专制——自由民主(7)安土重迁——随意迁徙四海为家(8)各自孤立少有往来——联系紧密的世界一体化全球化(9)多代同堂的大家庭——父母加孩子的小家庭 (10)东方领先西方--“东方不亮西方亮”西方领先东方
43、20世纪俄国到苏联的重大变化
俄罗斯帝国(沙皇政府1547—)→俄罗斯共和国(临时政府1917.3—)→苏维埃俄国(苏维埃政府1917.11—)→苏联(苏联政府1922.12—)→解体(1991.12),形成独联体。
44、近现代史上中国人走过的各种道路
中国近现代史上,先进的中国人经历了向西方寻找真理的过程。有走“日本道路”(君主立宪)、有走“美国道路”(资产阶级共和)、有走“英国道路”(工业革命“实业救国”)、有走“俄国道路”和“苏联道路”(十月革命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最后中国还是走“自己的道路”,即依据中国国情,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和建设现代化国家的道路。
45、中国历史分期、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变化图示:
古代封建社会(公元前475—)农民革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1919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和1919—1949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现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949—1956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过渡时期,1956年后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46、秦汉时朝代沿革:秦朝→楚→西汉→新→东汉
47、古代文字书法的演变图示:半坡氏族陶钵上的刻划符号-商朝甲骨文→西周金文〔钟鼎文〕→大篆→秦朝小篆、隶书→草书→魏晋楷书、行书→唐朝大发展的草书
48、清政府晚期政治经济外交上的新举措
19世纪60年代起,清政府支持洋务运动,以图“自强”、“求富”。1898年,光绪帝支持,推行百日维新。1901年,慈禧太后宣布推行“新政”,奖励实业,训练新军,派遣大批留学生。1905年,清朝又搞“预备立宪”。清于1861年设总理衙门,1901年改为外务部。这些均可称为晚清的“新政策”。
49、中国资产阶级政党的演变:1894年兴中会→兴中会、1904年华兴会和光复会→1905年同盟会→1912年国民党→1914年中华革命党→1919年中国国民党[(右)中国国民党(1927—1949逃台),(左)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1948年成立)]
50、中共中央驻地变化示意图:
上海→广州(1923)→武汉(1927)→上海(1927)→瑞金(1931)→长征(1934)→瓦窑堡(1935)→延安(1937)→平山(1948)→北平(1949)
这一变化反映出中共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城市到农村,再由农村到城市的过程。
51、1924~2005年国共关系演变的特征:合作→敌对〔对抗〕→再合作→再敌对〔再对抗〕→打破僵局,〔1945~2005年60年后〕再度握手,有望实现第三次合作
52、晚清政府与西方列强的关系经历了由排斥〔“闭关锁国”政策〕→对抗〔两次鸦片战争〕→暂时和好〔60年代中外‘和局’,如中外勾结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再对抗〔中法、中日和反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完全屈服〔《辛丑条约》〕的过程,也可表述为“排斥-抵抗-妥协-不信任-勾结”。
新中国成立后的中苏〔俄〕关系:友好→恶化→正常→友好
53、世界海上霸主地位的演变:西班牙(“无敌舰队”)→荷兰“海上马车”)→英国(1756——1763年英法七年战争后确立;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向它挑战失败;1922年《五国海军条约》签订后失去)→美国(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日本向它挑战失败;二战后受到苏联的挑战)
54、有两个标志性意义的事件:(1)1903年俄国国社会民主工党二大是俄国无产阶级政党建立的标志,也标志着“帝国主义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的诞生。(2)1936年苏联新宪法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苏联的确立,标志着斯大林创建的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3)1933年初,希特勒出任内阁总理,既是德国法西斯专政建立的标志,也是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的标志。(4)1936年广田弘毅上台组阁,既是日本建立法西斯专政的标志,也是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的标志。(5)与两德统一同一年的1990年非洲纳米比亚的独立既标志着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在非洲的彻底崩溃,也标志着世界殖民体系的彻底瓦解。
55、影响近现代欧洲和世界国际关系的矛盾演变图示:英法矛盾(1756-1763年英法七年战争、拿破仑帝国时的反法联军)→法俄矛盾(1812年拿破仑远征俄国;1814年维也纳会议后至1854-1856 年克里米亚战争结束俄国成为欧洲大陆霸主)→法德矛盾(普法战争)→英德矛盾(19世纪末20世纪初) →英美矛盾(一战后巴黎和会-1920年代)→世界人民与法西斯的矛盾(20世纪30年代-1945年)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阵营(1949-20世纪60年代初→美苏争霸矛盾
56、近代欧洲工人运动中心转移的先后顺序是:英国→法国→德国→俄国
57、世界科技中心的转移:古代中国(四大发明)-近代是东方不亮西方亮(近代自然科学兴起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近代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欧-现代当代的美国
58、判断是否是帝国主义战争有三个标准:(1)时间应在1870年以后,故排除克里米亚战争与普法战争;(2)交战双方都必须是帝国主义国家,因此排除甲午中日战争和二战;(3)交战目的是为了重新瓜分世界。
59、学习与理解中国近代史都必须联系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下中外息息相关、东方从属于西方的大前提,辨析与评价很多历史事件与人物都要考虑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如中国社会主要矛盾与革命性质、中国人民肩负的独立与富强的使命-独立是富强的前提,必须推翻三座大山,对资本帝国主义不能抱有幻想,所以必须反帝反封建同时进行)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史(如早期维新思想的产生、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史及中国共产党诞生的背景等)
60、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大体经历了产生、初步发展、进一步发展、日渐萎缩等几个阶段,在夹缝中生存的近代民族工业经过了艰难曲折的发展过程。近代民族工业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和发展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进程。但它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它必然被社会主义工业所取代。
(1)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态下,这就决定了它只能在夹缝中生存,艰难发展,步履蹒跚的历程和“先天不足,后天畸形”。
(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建国以前出现了几次高潮,这充分说明民族资本主义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因素所具有的顽强生命力。
(3)从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历程来看,“实业救国”的道路行不通,只有推翻阻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三座大山,它才能获得新生,真正独立地发展。
61、实施过五年计划的国家有:苏联(1828-1937-1941;1946-1950年第四个五年计划)、中国(1953-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和韩国(1962年起)
62、原子弹爆炸的时间——1949年苏联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打破了自1945年以来美国的核垄断;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同年,赫鲁晓夫下台,苏联开始了勃列日涅夫执政的18年(1964-1982)】
63、苏联最高领导人的演变:列宁(1903-1924、1、21)—斯大林(1924-1953)—赫鲁晓夫(1953、9-1956、2-1964)—勃列日涅夫(1964-1982)—戈尔巴乔夫()——叶利钦()
64、社会主义阵营存在时期的14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东欧
八国即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罗马尼亚、保加利亚、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拉美的古巴、亚洲四国即中国、越南、朝鲜和蒙古。(此外,还有非洲的埃塞俄比亚等社会主义国家)
65、各种精神的含义:
(1)万隆精神指团结反帝、维护独立、增进友谊;
(2)爱国主义精神:【国运大于人运】就是对祖国的无限忠诚和热爱的思想与行为。列宁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爱国主义精神产生于个人命运同祖国命运的密切联系,对祖国的强烈责任感以及为祖国的独立富强而努力奋斗的精神。爱国国义集中地表现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表现为人们为争取自己祖国的独立富强而英勇献身的奋斗精神。
(3)中华民族精神:厚德载物+居安思危+舍生取义+吃苦耐劳+四不(来自《孟子》的“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来自《易经》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些既包含了不屈不挠奋发向上的风貌,又有可贵的谦德
民族精神是一种社会意识,是一个民族对其社会存在、社会生活的反映,是民族文化的深层内涵。对于一个民族来说,民族精神是其成员所认同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所遵循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所体现的心理素质、理想信念和性格特征的总和。相对于其他民族来说,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自我意识与自我认同,是一个民族的集体人格的体现,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精神特质的总和。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它是一个民族得以维系和凝聚的精神纽带,对一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来说起着精神支柱、精神动力的作用。
(4)五四精神是民主、科学、爱国、进步;
(5)伟大的长征孕育了伟大的长征精神:无产阶级革命英雄主义、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大无畏的革命气概-救国救民、百折不挠、坚忍不拔、排除万难、艰苦奋斗、勇往直前、勇于奉献、不怕牺牲、坚定信念、自强不息、争取胜利。  
(6)井冈山精神的主要内涵: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
(7)雷锋精神:雷锋精神就是共产主义精神,是我国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高贵品质的生动反映,也是我党我军优良传统的具体体现。它的实质是:忠于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事业,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做一个平凡而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周恩来同志曾对雷锋精神作了全面而精辟的概括,即“憎爱分明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
(8)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整风运动和大生产运动中形成的。延安精神是:艰苦奋斗的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实事求是的精神。1942年12月,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高级干部会上,第一次提出了延安精神。
(9)抗美援朝精神:爱国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奉献一切的革命忠诚精神,国际主义精神。
(10)大庆精神:“为国争光、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独立自主、自立更生的艰苦创业精神;讲求科学、‘三老四严’(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做老实事;严格的要求,严密的组织,严肃的态度,严明的纪律。)的求实精神;胸怀大局、为国分忧的奉献精神。”
(11)抗日精神:即在强敌面前团结一致,奋起抗争,不怕艰苦,不怕牺牲, 同仇敌忾,奋起抗争,直到最后胜利。
(12)红都精神和苏区传统是: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开拓创新、勇于进取。
(13)长城精神:万众一心、团结凝聚、自尊、自信、自立、自强。
66、前资本主义的原始社会是石器时代,奴隶社会是铜器时代,封建社会是铁器时代;近代资本主义社会先后经历了结束手工工艺的蒸气时代、电器时代和信息时代。
67、相当大程度上决定或说左右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在古代可以说是政治家和军事家,而自从近代工业革命以来则变为主要是科学家了
68、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后,日本人贬低中国共产党说“真正了解中国的中国人只有两个半人-鲁迅、蒋介石和只能算半个的毛泽东”
69、有人预言:如果说19世纪是英国人的世纪,20世纪是美国人的世纪的话,那么,21世纪将是中国人的世纪;又说:19-20世纪是大西洋时代,21世纪将是太平洋时代。综观世界经济发展史,500年前,世界贸易中心开始从地中海移到大西洋,今天又从大西洋向太平洋转移,19世纪末美国国务卿约翰·海就说过,地中海是昔日的海洋,大西洋是当今的海洋,太平洋则是未来的海洋。//在19世纪,谁控制了欧亚大陆,谁就能称霸世界;20世纪,谁控制海洋,谁就能称霸世界;而21世纪,决定谁能称霸的领域将是太空,谁能控制太空谁就能取得最大的财富并称霸世界。
70、古今中外的统一运动中,基本上是由北方势力(政权)统一南方,这主要是由自古以来如现在的南北问题一样南穷北富的实力强弱决定的。典型例子有:19世纪的德国和意大利分别由北方的普鲁士和撒丁王国先统一北方,再统一全国;三国鼎立时期由北方魏国(后被西晋取代)攻灭南方的蜀国和孙吴;隋朝消灭南朝政权;美国内战(南北战争)北胜南败;貌似例外的太平天国和国共合作时期的北伐最终都失败了,后来中国共产党在南方建立政权也被迫北移,进行长征,最后进行渡江战役由北往南统一全国;而定都南方南京的政权即所谓的六朝都是昙花一现的短命王朝,明朝初期即迁都北京才逃过一劫。
71、重大组织的倡议国或倡始国:
国际联盟-美国倡议但未加入;
联合国-美国、英国和苏联;
在南斯拉夫、印度、埃及领导人铁托、尼赫鲁和纳赛尔的推动下,1961年召开了第一次不结盟国家或政府首脑会议。不结盟运动正式诞生(同在1961年卡斯特罗宣布古巴是社会主义国家);
1967年“欧洲共同体”正式建立,它渊源于1951年法国、意大利、联邦德国、比利时、荷兰和卢森堡建立的欧洲煤钢联营;
1989年在澳大利亚的倡议下,成立了亚太经合组织,2年后的1991年中国、中国台北和中国香港加入了这一组织(10年后的2001年12月21日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美国由最初的13个殖民地发展为50个州;
1922年苏联成立,当时的加盟共和国只有乌克兰、外高加索联邦、俄罗斯联邦和白俄罗斯4个(谐音记忆:屋外两只鹅),后来发展到15个加盟共和国;
1991年12月8日,俄罗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宣布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12月21日《阿拉木图宣言》签署后,独联体扩大到11国,两年後的1993年12月格鲁吉亚加入,独联体成员国发展为共12国。未加入的是原苏联西北部的立陶宛、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
72、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埃及、 古巴比伦、 印度、 中国
15世纪中外历史上四位航海家-郑和、 迪亚士、 达·伽马、哥伦布。过去三千年,不妨说是河流文明〔四大文明古国为代表〕;到了近三百年,不妨说是海洋文明。〔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东方不亮西方亮〕〕过去的中国文化,自北而南,自西而东;近代恰巧换个方向,变成了自南而北,自东而西这便临到了李鸿章所说的“三千年未有之变局”
73、以封建帝王年号得名的历史事件:
太初历〔汉武帝年号:公元前104-101〕;开皇〔隋文帝〕;贞观之治〔唐太宗627-649〕;开元盛世〔713-741〕、天宝年间〔唐玄宗〕;长庆会盟〔821-824唐穆宗〕;建隆〔宋太祖〕;庆历〔1041-1048〕新政〔宋仁宗〕;靖康〔1126-1127年宋钦宗年号〕之变〔1127年〕;建炎、绍兴〔1131-1162〕和议〔1141年,宋高宗赵构〕;洪武〔朱元璋〕与袁世凯洪宪帝制复辟;《永乐大典》〔明成祖1403-1424年〕;《康熙字典》〔1662-1722年〕
74、中国古代的疆域变化:
商朝:东到大海,西到陕西西部,东北到辽宁,南到长江流域。
秦朝:东到大海,西到陇西,北到长城,南到南海。
唐朝:东到大海,西到咸海,东北到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库页岛一带,南到南海。
元朝:北至阴山以北,南至南海诸岛,东北到今库页岛,西北达到新疆、中亚地区。今天的新疆、西藏、云南、东北地区、台湾及南海诸岛都在元朝统治范围之内。
清朝: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尔喀什湖,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钓鱼岛、赤尾屿等,南包南海诸岛,成为亚洲最大的国家。
注意:(1)我国封建王朝的疆域东部、东北的变化相对较小;西部变化最大,西部疆域在唐朝达至最远,已到咸海,最近是在秦朝,仅达陇西(今甘肃临洮南)。
(2)还应注意下列朝代的疆域变化①南朝疆域变化②五代十国前后期③南宋与金对峙形势图宋金对峙的分界线(淮水和大散关),与南宋接壤的政权(金、大理)
75、引起世界格局变动的主要因素: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力量的消长、军事实力的变化、新兴势力的崛起。
三次国际格局变动中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①第一次变动:巴黎和会上,中国提出收回山东主权、废除“二十一条”,遭到拒绝。华盛顿会议签订的《九国公约》,肯定了美国提出的“门户开放”政策。作为战胜国的中国仍处在帝国主义列强共同支配之下。②第二次变动: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的完全胜利,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重大贡献;中国成为联合国创始国和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新中国成立,极大增强了世界社会主义力量。③第三次变动: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成为建立国际新秩序中的重要力量之一。
76、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的中国人民革命运动有农民阶级的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在帝国主义支持下通过其选中的新的代理人即其走狗篡夺果实而葬送的革命有辛亥革命和国民大革命
77、中外揭幕事件:1)1898年秋,山东冠县义和拳首领赵三多竖起“扶清灭洋”大旗,率众攻打当地教堂,揭开了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的序幕。2)1775年4月19日,莱克星顿的枪声揭开了北美独立战争的序幕3)1810年9月16日,“多洛雷斯呼声”,它揭开了墨西哥独立战争的序幕。4)1927年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是中共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为创建人民军队,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揭开了序幕
78、妙趣横生记历史
(1)平时考试中不少学生容易把《农政全书》的作者同《天工开物》的作者混淆起来,可用“满天繁星”把《天工开物》同宋应星给联系起来了,那么《农政全书》的作者也就是徐光启了[一拳把人打得眼冒天星]。
(2)当学生把南诏首领同唐朝当时的回纥、突厥等族混淆时,我评讲试卷时讲了一句有趣的话“篮(南)球是皮做的”,这样学生就容易记住南诏首领不是别的,而是皮罗阁了,而且他被唐册封为“云南王”。
(3)有不少学生会把李宝嘉同其他两部谴责小说的作者混淆起来,在课堂上,我是这样跟学生讲的“旧中国的官僚明哲保(宝)身”,这样就把《官场现形记》同李宝嘉挂起钩来了,以区别其他小说作者。
(4)元朝最大港口有人会答成广州、明州,甚至会答成福州、厦门等,我用“源(元)泉”把这个问题连起来了,元朝最大港口是泉州,而不是别的。区分元朝的宣政院和清朝的理藩院:分别用鲁迅写的“我以我血荐轩辕”一诗〔宣元-轩辕即黄帝〕和“清理”一词来记忆
(5)公元前770年东迁洛邑的周王是周平王,不少学生会错答成周厉王、甚至周文王、周武王等,我用“东平”[元朝开凿了从山东东平到临清的会通河]这个历史地名把周平王同东迁洛邑(东周开始)连结起来了。
(6)把唐朝时回纥首领错答成颉利可汗、大祚荣、皮罗阁的也大有人在。在课堂上我反问学生:“回纥”后来不是改成“回鹘”了吗?而“鹘”字上是骨字旁,这不就是同骨力裴罗挂上钩了吗?回纥首领正是骨力裴罗。
(7)东汉时出使西域的班超有的学生会同《汉书》作者班固混淆起来。关于这个问题我只在黑板上写个“走”字,学生们立即领悟到:出使西域是走去的,而超字旁是“走”字旁;班固是围墙内〔“口”字形的象牙塔中〕写作流传千古的文章。因此出使西域是班超,学业生就不会搞错了。类似的可区分西汉的张骞〔和司马迁同是人才鼎盛的汉武帝时期的人,名字中都有一个qian音〕是骑马去西域的,近代的张謇提倡即建言在不损害民族权益的前提下引进外资。
(8)关于台湾,隋唐时称“流求”,而元朝时称“琉球”。很多学生在考试时会张冠李戴,于是我想到了“球是圆(元)的”这句话,在评讲时使用,效果很好。
(9)马克思和恩格斯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思想中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废物〕和黑格尔的辩证法〔黑辫子〕
(10)105年蔡伦改进造纸术和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都是在前人已有成果的基础上改善它使之更加优良,而非无中生有、前所未有的发明创造。注意:蒸汽机的‘蒸汽’是水汽,故可见,用三点水;而电气时代的电气不可见,无水字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