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微量元素分析仪:大夫不会给你说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6 02:30:12
天涯最好的养生文章--不要把自己的命运全教给医生--中医大夫不会给你说的“秘密”,本文章绝对值得收藏,作者舒和医生。给大家推荐他的一本书《求实养虚不生病》,讲的很有道理,不是做广告哦,是作者自己把书的原稿,整理成电子版发到天涯杂谈的,文章和书是一样的内容,要是搞推销就不会把自己的书,发到天涯来,只是感觉好的东西,想给大家分享。此文章大家可静下心来慢慢阅读体会,文章来源,天涯杂谈收集整理。

  在西医发达的欧美,通常建议病人的复诊时间为7~10天,这被视为西医治疗的常规标准,所以,病人看中医的时候,最标准的诊疗周期必然是一个星期为最佳,除非医生有特别交代。

  在门诊中,我常碰到一些病人。或许是因为他们“久病成医”的缘故,对于自己的疾病知识,的确是出口成章,了若指掌。比如,有位高血压的病人,经常引用《牛津临床医学手册》、《默克诊疗手册》等国际最权威的专业图书上的说法,让我们这些中医大夫觉得汗颜。

  一位病人,如果你真的关爱自己的健康,那么,就应该稍微接触一点和你的疾病相关的知识,而不是把自己的命运完全交给医生。当然,你不需要像刚才我说的那些病人那样“超专业”,但也至少也要了解一些医患之间的“潜规则”。而这种潜规则,医生自己可不会主动告诉你的。

  很多中医大夫都不愿意告诉病人的最大秘密,就是喝中药喝到什么时间病能好转?

  多数病人常说:“哪有那么快的,中医就是调理,慢慢地补,怎么样也得一年半载的。”

  其实,这是完全错误的!一般来说,吃中药之后,两三个星期就应该有效!

  我经常对病人说:“如果你吃了我的药,三个星期了还一点没有效果,那么,就说明我的方子不对证,建议你去看别的医生。”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中医讲求“对症下药”,所以,一般要求病人每周就要来复诊一次。如果让中医大夫看了两三次都没有效果,那么,就说明大夫的药没开对。除非是一些特殊的慢性病(比如风湿关节疼痛),需要较长的疗程才能见效。但你要提前对病人交代:“这种病治起来很慢,大概三五个月才能见效”。

  那种认为中医疗效是“一年半载,慢慢调养”的看法,会让病人自己不知不觉受到严重伤害。有个企业集团的董事长,因为长期的咳嗽不愈而找到我,“这种咳嗽已经让我都没法参加集团的商业谈判了,吃了很多药都没有好转,反而越来越重。”我翻看了一下他的病理,已经咳嗽半年了,吐黄白痰,看了很多名医,一直都不见好。

  我对他说:“就像你的企业,如果效益一直滑坡,就要考虑是不是管理班子出了方向问题。你看你吃了这么多袪痰为主的中药都没好转,说明方子可能开错了。”对这位老总进行完望闻问切之后,我发现病人除了咳嗽,还有外寒里湿的病因,于是就开了小青龙汤为主的方子,并对他说:“你先吃一个星期的药试试,下周再来复诊。”

  这位董事长问我:“大夫,您能不能给我开两三个星期的药,最近我特别忙……”

  我立即打断他的话,耐心地说:“你们公司任命一个总经理,是不是董事会一年一考核呢?还是让他干个八年再考核呢?”

  “当然是一年一考核了,随时进行监控,如果有问题的话,立刻调整。您开药方是不是……”董事长似乎明白了我说的意思。

  人的疾病,变化莫测。如果疾病正处于发作期而需要治疗,最好每个星期由中医大夫进行一次全面检查,通过“望闻问切”对你的身体一周的变化(一个基本的中医疗程)进行综合分析,由此判断分析上周用药疗效,并制定下周的治疗方案。就像公司董事会定期要对管理团队进行一次全面审计一样。

  临床中经常有这种情况,一个病人这周是这种病症,而下周则是另一种,再到下周又换了,那么,用药就要不断变化。有的病人抓药回去后,一忙起来,就忘了煎服,等想起来,已经两个星期过去了,再服用的时候,有可能会出现“药不对症”的情况了。在西医发达的欧美,通常建议病人的复诊时间为7~10天,这被视为西医治疗的常规标准,所以,病人看中医的时候,最标准的诊疗周期必然是一个星期为最佳,除非医生有特别交代。

  有人会问:西药是不是可以长期服用啊?看西医的时候,很多医生一开就给开一两个月的西药。对此,我往往笑而不答,不愿意直接评点我的这些同行们。其实,很多中医一开药就开一两个月的也是屡见不鲜。

  还有人问,中医西医最大的区别在于,中医讲求治本,辨证论治;西医讲求治标,头痛医头。——我作为一名中医大夫,要郑重地告诉读者一个真相:无论中医还是西医,真正优秀的大夫都在追求治本,追求辨证论治。一个平庸的中医大夫,用一种方子一治到底、脚痛治脚的现象并不罕见;而一个高明的西医大夫,会从你的疾病表象之中,寻找更深层、更本质的致病原因。那么,如何辨别一个大夫是高明还是平庸呢?其实非常简单,如果三、四个星期的治疗都没有什么效果的话,那么,就已经给这位大夫(无论是西医还是中医)打出了最真实可靠的分数。

  看好中医的捷径和秘诀

  很多人都非常关心:健康主要靠自己,但当生病而要看医生的时候,到底该怎样选择医院和医生呢?普通人对医院、医生的挑选,真是两眼一抹黑:名医不一定是明医,而明白的医生,又不一定有名,这可让很多人犯了难。

  当有人刚开始向我请教这个问题的时候,我自己还真有点发懵:因为自己是医生,自然对中医乃至西医行内的实情一清二楚,但是,要让没有任何医学知识和医界背景的老百姓,在众多医院里找到能救自己的好医生,真的是很难。而且,好多病又很急,容不得你花很多时间和精力去打探医生和医院的口碑。怎样迅速找到有水平的医生来为你诊治,其中,是否有捷径和“秘诀”呢?

  当然有捷径,且让我慢慢道来。我们首先看看普通人看病,一般都有什么样的“选医流程”:

  首先是选择当地权威的大医院,虽然当地名院也不可避免或大或小的医疗事故(比如哈医大附院的“天价宰人”事件),但毕竟比起小医院、民营医院来说,在整体水准、医生水平方面也还是具有相对稳定可靠的保障。

  不过,我特别要提醒读者的是,千万要当心那些被媒体隐形广告打造的“明星医院”,比如,有的医院通过权威的报纸、电台、电视台反复宣传“肝病治疗突破性技术,三个疗程乙肝阳转阴,荣获国际医学金奖”等,在专业医生看来,这些广告如同说发明了“能让人活到一千岁的青春康复素”一样,是能够立刻荣获“诺贝尔医学奖”的,但可能吗?

  当然,挑选医院不应该光看牌子的大小。那么,我奉劝您去这家医院前先打探打探前来就诊患者的口碑,问问那些已经就诊过的患者的治疗情况。如果十个人中,能有两个以上的人交口称赞其疗效,那么,你选择这家医院我也就不再劝阻了。医疗不是武侠小说,十个人里面,有的无效或疗效不显,有的正在治疗还看不出效果,十人之中你能打探到两三个人有明显的疗效,已经是非常不错的效果了!这就是医学的真实。

  患者选择了医院后,又是怎样选择医生的呢?大多是在医院的专家名单栏,看医生的职称、简历,然后基本上是按照职称或简历上的光环来优先筛选博士生导师、教授;主任医师、国务院津贴获得者,除非你很了解某位医生,否则的话,谁都不能免俗。也难怪,我们就知道这么些信息,还能有什么更精准的选择?虽然我们也知道,有些教授、主任医师的职称,是靠熬年龄、排资历换来的,副主任医师、年轻主治医师的水平,未必比他们差,但我们又岂敢冒险选择资历比他们差的医生呢?

  说到底,选择医生对普通人来说,最大的障碍是信息的匮乏,只能靠医院信息栏中那寥寥几行字。不过,我倒是有非常好的方法,让你对要选择的医生有深入全面地了解。告诉你一个秘密,我们完全可以通过网络上公开的资讯,把本城市最好的医生们的“底细”摸个清清楚楚。

  一般来说,能成为当地某领域(如中医、肿瘤、眼科等)的实力派权威医生,通常都会有学术著作和论文,而且会有媒体对他们进行采访,甚至还会有网友在论坛中发表去他们那里看病的“亲历记”。通过从网上搜索他们的“蛛丝马迹”,可以感受这位医生的医德医风和学术实力,这远比医院公告栏的只言片语要翔实、生动和准确。

  对于选择中医大夫看病,人们通常最希望找的是白须飘飘、一副仙风道骨模样的老中医看病,中医中医,越老越好,七十岁的老大夫,有五十年的看病经验,九十岁的老中医,就有七十年的丰富经验啊!可我要告诉您的是,中医的水平高低,和年龄老小没有绝对关系,就像我们读书时学校里的老师,谁说老师的年龄越大,教学经验越丰富、升学率越高呢?当年的“北京四大名医”,多是在三十多岁就开始靠实显著的疗效而名扬京城。

  还有人会刻意选择满面红光、神采奕奕的中医,认为他们自己保养得都这么好,医术自然也会很好。其实,这也是一个误区,中医师也是普通人,先天体质不同、后天劳逸不同,所以,形象风采也各不相同。

  被载入中医史册的近代著名中医大家恽铁樵,亲自培育过上千位中医人才。但他由于先天体质孱弱,年仅40岁的时候就患重听,须发皆白。但这丝毫不影响他的疗效卓著,他的诊所一直门庭若市,有病家还非常感激地登报鸣谢曰:“有病快请恽铁樵”。后来恽铁樵创办中医函授学校,白天诊病,晚上讲课,到午夜则亲笔著述,落笔千言,整天仅睡4~5小时而已,培养了像陆渊雷、章巨膺、顾雨时等一大批杰出中医人才。直至他去世前一天,还在改订他的医学著作《霍乱新论》。虽然他只在世间58年,但却留下了亲笔撰写的二十多部医学著作,成为令人敬仰的一代医学大师。

  由此可见,如果误把中医师的风采当成临床疗效,那么,就像把女孩的脸蛋美和心灵美之间划上等号一样,到时候看病的时候,吃亏的只能是你自己。

  每个人都会拥有多位情投意合的好友,却很少有人能主动结交“情投意合”的好大夫。其实,适合你的好大夫在数量上会远远多于你的挚友,只是你没有发现而已。

  选择几位对你来说最好的中医师,其实也不难:平日多留意亲朋好友的就诊信息,多询问他们对信赖医家的评价。而当你不舒服的时候,多看几个有口碑的医生,亲耳听一听就诊患者的评价,亲口吃上一两周他所开出的汤药,那么,一切都“如鱼饮水,冷暖自知”了。

  请记住:无论选择西医医师还是选择中医大夫,疗效都是最重要的第一指标。求医也要像人生对世界的其他探求,正如孔子在《论语》里所说“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作为医生,我给母亲调养“精气神”的真实故事

  时常有人会这样问我:“大夫,我不懂什么五脏六腑、十二经络、三百六十穴位,你就用最简单的说法告我普通人该怎么把身体养好吧?”

  这的确是我多年行医之余最关心的问题,我也一直尝试用最通俗的语言把中医的养生之道告诉我的父母、家人和朋友们。

  中医常说“人身三宝——精气神”,而我们看到健康的老人也会说“多有精气神儿啊”,事实上,“精气神”三个字,就足以把高深的中医养生之道全概括进去了。

  说个我自己故事: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刚从医校毕业当了大夫,年迈的母亲非常自豪,似乎家里有了医生就万事不愁。但其实我心里清楚,就在这两年,母亲的神色日渐憔悴,到医院一检查,原来已经得了老年人都容易患上的糖尿病看着母亲操劳一生却遭受着疾病的折磨,我遍翻古今中外的医书,一直在苦苦地思索,一定要给母亲找出一个标本兼治的方案。

  我首先为母亲开出治病的汤药,每周根据母亲的脉症变化,调整一次方子。我总要亲手为母亲熬好,亲眼看着母亲喝下去。中医常讲“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动补”,但中药毕竟药力猛、见效快,喝了几个月的汤药,母亲感觉心慌气短、头晕耳鸣等很多症状有所减轻。我又给她制定了一个药膳的方案,也是每周调整一次,莲子粥、乌鸡人参汤、当归生姜羊肉汤等变换着花样进补,母亲的身体开始日渐好转。

  但是,我还是忧心忡忡,因为老人操劳一生,身体已经不是单纯的气虚、血虚、血淤、风湿、寒湿……而是很多病因相互纠缠,就像是一个彻底搞乱了的线团,从哪里入手都有可能顾此失彼,按起葫芦浮起瓢。所以,我试图用从更根本的养生大法来为母亲调养,让她的心肝脾肺肾都要得到全面保养,这是求实,然这种,才能让母亲的精气神一直好下去“精气神”。

  《黄帝内经》中说:“夫精者,身之本也。”那么,“精”又是从何而来,怎么能够让老人恢复往昔的精力呢?我根据中医里“肾藏精”“腰为肾之府”的说法,觉得应该从腰入手,每天活动腰部,就能养肾而补精。

  我经常帮着母亲推拿腰部,还让她自己多活动腰部。半年后,经常感觉腰酸背痛的母亲,腰部轻松了很多,感觉走路利索了,松动的牙齿好像又坚固起来,她能重新吃我带给她的核桃了。“肾精足则筋骨强”,这是真实不虚的千古中医大智慧啊!

  再接再厉,我又开始为母亲调气。《黄帝内经》中说:“百病皆生于气也。”对于气,各家名医说法不一,唐朝大医孙思邈推崇肺气,认为“肺应气,气与肺合”;宋代名医李东垣则独尊脾胃之气,提出“脾胃俱旺,则能食而肥;脾胃俱虚,则不能食而瘦”;而清代医家何梦瑶提出“气之升发,属肝也”的观点。我通过临床摸索,发现气与肝、脾、肺都有关系,气出了问题,会导致特别多的毛病。老人年老体衰,元气涣散,就容易气短疲乏、累则加剧,出现头晕眼花、脘腹坠胀、自汗不止等一系列症状。追溯本源,都是肝气郁结、脾胃不和、肺气失调,导致全身气机紊乱造成的。母亲这两年来,时常脾气急躁、失眠头痛,想来是肝气上逆所致;胃口不好、气短咳喘则是脾、肺的问题。

  为了找到让母亲补养元气的好方法,我查遍了历代养生医书,还自己亲身尝试,最后,我发现宋代流传至今的“八段锦”养生法中,有一种让人补养元气的好方法,只需要“双手攥拳、全身提气”(后面有详细的介绍)就可以让涣散的元气得到收敛,让郁结的肝气得以疏泄。我教母亲每天练习。因为方法非常简单,母亲可以随时随地做,所以这次效果更快了,不到三个月,母亲就特别高兴地告诉我,最近脾气顺多了,头痛的老毛病基本上好了,不怎么失眠了,气短疲乏的症状消失了一大半儿,胃口也好多了。

  有什么比亲人的康复更令我欣喜呢?我苦苦探寻的“人身三宝精气神”养生法,在自己母亲的身上取得了第一个让人惊喜的效果。说到这里有人会打断我:“你刚才只说了人身三宝的‘精、气’,还没有说最后的‘神’呢。是不是您忽略了。”绝对没有忽略!我亲自为母亲煎汤熬药、推拿按摩,多陪母亲聊天,这份孝心何尝不是人间最有效的“大药”呢?中医历来把心神视为一体,《黄帝内经》上说“心藏神”,养神最关键的就是养心情,老人只有心情愉快才能神采飞扬,而子女的孝敬是让父母开心的最有效诀窍之一。而且“心主身之血脉”,心神愉悦,才会血脉流畅。

   经过大半年的调养,母亲素来苍白的面色变得红润起来。

   精、气、神,历来被视为是“人身三宝”,清代名医林珮琴说:“一身所宝,惟精气神。神生于气,气生于精。”从为母亲调养精气神开始,我一直坚持让每一位患者治病和养生“两条腿走路”的方法,我多么希望他们也能像我母亲一样,早日摆脱病痛的折磨,尽享健康快乐的人生阳光!

  史上最牛养生奥秘——太极生精法

   在门诊看病的时候,几乎每天都能听到有病人说自己“肾虚”了,让我给开点药补补。我一般不开,好多人自己就去照广告宣传上说的去买补药来吃,但效果并不明显,有的人身体还生了偏差。很纳闷,不知道究竟是怎么回事?

   我告诉他们,身体有“虚证”而进补像人参一类的东西,自然有效,但如果你的疾病是“实证”,那么,吃人参不但不能大补,还害你得更成厉害!在我所接触的病人中,自我感觉“身体虚”的人单纯是“虚证”的其实比例很少,大多数是“虚实交错”的病情。所以,有些人自己私下服用补药而不见效,反而因为补药的滋腻而将病邪黏连住了,导致疾病牵延难愈。

   普通人不懂中医的专业知识,身体虚弱时,很难自己判断其中 “虚占几分,实占几分”,那么,能不能找到一种没有任何副作用,却能够对人体肾精产生大补作用的养生之药呢?

   我曾根据“肾藏精”“腰为肾之府”的中医理论,让我的母亲尝试“活动腰部”的养生方法,以补养肾精,结果母亲的身体有了可喜的改善。后来,我与太极拳名家蒋家骏先生交流时,发现“太极旋腰生精法”竟是太极拳的不传之秘。下面是年近花甲的武术实战家蒋家骏先生告诉我他的恩师洪均生先生的真实故事:

   现代太极拳技击大师洪均生先生曾经是一个先天体质非常孱弱之人,自幼体弱多病,20岁前,几乎是拿药当饭吃的。后来开始学练太极拳,才渐渐与病魔疏远。在洪先生30多岁的时候,开始教别人学拳,他时常让学生们一遍又一遍地练习,而自己则站在一旁,边看边指点。不知不觉中,洪先生随意轻微旋转腰部,感觉非常舒服自然。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转眼间就这样旋转了很多年,不仅精力倍增,而且功力大进。在洪均生先生90岁高龄的时候,精气神保养得非常之好,甚至有时还主动和中年、青年弟子们交手实战。

   有一次,洪均生先生讲解太极拳技击的时候,一高兴离座站起,要正当壮年的蒋家骏与他试验散手技法,并要求随意进攻,不拘成法。两人才一交手,蒋家骏被打了一个后空翻。

   听完蒋家骏先生讲的武学故事,我们心有灵犀,相视而笑。太极大师洪钧生先生能够在90多岁的时候还有如此惊人的精力,不能不说和他的“太极微旋生精法”有着很深的关系。或许,外行人眼中的旋转腰部法平淡无奇,只是一个人下意识的习惯动作。但是,在中医来看,这种方法却能补养人的“肾精之本”!

   从此,这个方法成为我推荐给所有亲朋好友的首选养生妙法。

   太极微旋生精法,真是大道至简的养生妙法,习练起来非常简捷而有效。只需要自然站立,全身放松,腰部轻微旋转起来就可以了。每次微旋100圈,每天旋转两次或两次以上。需要注意的是,全身只有腰部进行旋转,其他部位不必运动,顺其自然即可。腰部旋转的幅度以自然舒适为度,不要像旋转呼拉圈那样激烈、刻意。正如古代拳家所云:“大动不如小动,小动不如微动”。

   太极拳讲求“四两拨千斤”,而微旋生精法,就是人体养生大道的“捷径”。明代医家李中梓在《医宗必读》中说,“肾为脏腑之本,十二脉之根”,旋腰就是养肾,养肾就能生精。

   我有一位患者,是位普通的中学老师。长年忙碌、忘我的教学工作使他的身体杂病缠身。看了很多名院名医,也没有明显好转。每次看到电视上某位名人“走了”,他就不由得担心自己是不是会随其后尘。他找到我要我给他开药,但我知道很多病靠是吃药是很难解决的,于是就把“太极旋腰生精法”告诉了他。他听后脸上的表情半信半疑。我很郑重地对他说:“千百年来中医流传的养生方法成千上万,你说哪种没有效果呢?但是,像你这样忙得没有专门时间养生的人,一定想寻找一种既节省时间,又能够立竿见影效果特别好的养生法……”这位中学老师点了点头,用急迫的眼神望着我,“是啊,真的没有时间锻炼身体,但这个方法我回去一定要试一试”

   其实,最好的养生方法,一定是能够让你随时随地都可以轻松锻炼的。你看,每天你再忙,晚上总会抽空看一眼电视吧,那么,看电视的时候,你就别躺进沙发了,而是站着轻微旋转腰部。还有,你在等车的时候、午餐排队的时候、乘坐电梯的时候,都可以轻微旋转腰部。在家里或身边没有熟人的时候,可以旋转的幅度稍微大些,感觉自己的腰部是台大功率的发动机,人体的肾精通过腰部的微旋,而得以激发、激活。而如果在大庭广众之下,旋转的幅度可以微乎其微,“全凭心意用功夫”。所谓的“微动”绝非不动,其养生效果和大幅度的旋转并没有高低之分。整个腰部旋转,不但让人体深处的肾精得以生发,而且还润泽着体内的的肝脾肺肾。

   那位中年老师回去后,每天只要有站的时候,就轻微旋转腰部。三个多月后,他给我的邮箱里写来一封信:

   “微旋腰部已经整整100天了,现在,这已经成为我的下意识动作了。不知不觉中,时常不期而至的疲惫感消失了,逐渐感觉全身开始精力充沛,以前经常性的感冒、咳嗽、嗓子疼都好了。我相信,只要我坚持随时随地做下去,身体的所有不适都会有根本性好转。”

   这么多年来,我总是乐意愿意把“太极旋腰生精法”告诉我的任何一个患者,因为古代医籍《规中指南》中说,“采药者,采身中之药物也。身中之药物者,神气精也”。而太极旋腰生精法能够快速激发肾内精气,持续产生身中大药,对于亚健康、妇科疾病、中老年疾病都会起到非常明显的调养效果,如果再配合医生和药物更会收到特别疗效。

   《道德经》中说:“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也就是说,像太极旋腰生精法这样的养生之道法,都要您坚持去做,这样,健康的果实,自己才能尝到。

  元气亏了怎么办——微提补气法

   说来也很巧,我最初研究养生,是在我母亲身上做的“实验”,而且还一试成功。所以,此后我就时常对患者讲养生方法,但他们总是认为我能够“药到病除”,就把我的方子视为珍宝,却把我的养生忠告当成耳边风了。

   家里老人年纪大了,很多病也就不请自来。《黄帝内经》上有句话,“百病皆生于气也”。我仔细观察母亲身体状况的点点滴滴,发现这句话的确是至理名言。有病的人容易气短疲乏,都和体内元气虚弱有关。母亲年过六十后,气短、自汗、胃下垂、脱肛等一大堆毛病找上门来了,但最大的痛苦则是便秘,她自己吃了很多润肠通便的药物也不管用。我给母亲号脉诊断,发现真正的病根儿出在气虚上,气虚则肠道无力排便。当时我就在想,怎么能找到一种胜似药物的方法络母亲补养元气呢?

   后来,我从八百年前的中国道家养生术“八段锦”中,找到了大补元气的不传之秘:元气潜藏在体内,就像一个氢气球内充满气体,气很容易下泄、涣散。所以,提升、收敛元气,就是补养元气的最好方法。

   八段锦中有个“攥拳怒目增气力”的养生法,简单而有效:只要自己攥紧两拳,那么,全身就会不由自主地产生轻微的收敛、升提之意,您会觉得似乎涣散的气息重新凝聚到一起,精神为之一振。难怪当代人有个口头语叫做“提气”,意思是很让人振奋。

   有人会觉得奇怪:这个养生法还有一个“怒目”的动作,难道让人在攥拳的同时,还要发怒瞪眼吗?您可千万别误会,在中国古代,怒目也常当振奋的意思讲,如果人的元气虚弱、涣散,整个人就会有种松垮、虚脱之像,而依靠振奋的怒目(即双眼圆睁),就能产生振奋元气的殊效!

   “八段锦”是很多名老中医用于自我养生的方法,安全而有效,所以,我就让母亲每天随时随地坚持练习这个“攥拳怒目增气力”。 为了更加方便母亲习练,我把这个方法稍作改良,称之为“八段微提养气法”:意念中全身微微提气,同时双手用力攥拳。在紧攥的过程中,会不由自主地“怒目”( 双眼圆睁),并感觉到全身的气息内敛、升提。紧攥一下就可以了,然后,松开拳头、全身放松,再做第二下“微提养气”。每天做上个几十次(以自己感觉舒服为准,不具体规定次数),就可以随时随地大补元气。

   按照我说的这个养生方法,母亲坚持做了两个多月,她抑制不住满心的喜悦,告诉我曾让她特别痛苦的便秘好多了,而且不知道为什么,失眠、头痛、头晕、眼花的小毛病也好了一大半儿。没有什么能比母亲脸上的笑容更让我开心的了。而更让我高兴的是,母亲的急躁脾气最近变得平和多了。平和的心态,才是健康最好的守护神呢。

   为什么简单易行的微提养气法(攥拳怒目增气力)能一次性治疗这么多的疑难杂病呢?因为元气不足,气的固摄、推动等功能减退,就会造成气短、自汗(气虚不能固护肤表)、脱肛(气虚下陷导致脏器下垂)、便秘(气虚无力推动肠道排泄)、头晕目眩(气虚不能推动营血上荣头面)等症状,用“八段微提养气法”拔起了病根儿,那么,一连串具体病症的“枝叶”也就容易一扫而光了,这就是中医“异病同治”的神奇奥秘。

   实际上,中医所说的“气”,不仅仅是我们平时说的呼气、吸气那样狭窄,而是指人体“元气”这个大范畴,一身之气的生成,是肺、脾、肝三大脏腑综合协调的结果。所以,元气调养好了,也就容易把五脏六腑的大多数功能修复好,对多数慢性疾病都有很好的调理作用。元气一旺,人的精气神就会“一荣俱荣”。

   更有趣的是,我把“微提养气法”推荐给我的多位患者朋友后,发现凡是脾气急躁、爱生闷气的患者,在坚持练习这个养生法几个月后,脾气(请注意,这里的脾气是指性格急躁的意思,而不是中医“脾(胃)之气”)都有了很大的改变。

   我的“老病号”李大爷是个典型的炮筒子性格,俗称“李肝火”,和家人、同事几句话不合就得吵起来,而且还心事重,常生气。在临床上我其实最“怕”这样的病人,吃几服药好不容易取得了不错的疗效,脾气一急生个气,老毛病又回来了,还得继续吃药调养,真是“拆了东墙补西墙”!可没想到李大爷自从每天练习“八段微提养气法”后,脾气逐渐变小了,脸上也有了笑容。这可把他的儿子小李乐坏了,专门提着礼物到我家登门致谢,说我用药如神。

  我坦诚地告诉他们,这可不是我用药的功劳,而是“八段微提养气法”的效果。为什么很多身体不好的人时常易怒发火呢?大多是因为肝气郁结,气郁化火。而“微提养气法”的攥拳怒目,是一种“文明的宣泄”途径。李大爷每天练习“微提养气法”,又是攥拳又是怒目,早就把脾气(肝火)悄悄发泄掉了,可以说,“八段微提养生法”也是极好的护肝养生法。

   小李是个热心肠的年轻人,他把“八段微提养气法”写在一篇邮件里,转发给所有好友和客户,并且还加上一个很酷的标题:亲眼目睹“肝火旺”是如何消失的?在结尾中,他祝愿所有的朋友、客户都能“心平气和,和气生财”。

  最好的药物是微笑导引养神法

   大家可能都没有想到:作为治病救人的医生,其实也和平常人一样,时常喜欢向同行讨教养生和治病的“秘方”,特别是在参加国际性的医学交流会议的时候,很愿意向蓝眼睛、高鼻子的欧美同行,切磋、研讨“什么是全世界最好的养生方法”。

   一位在美国专门从事肿瘤手术的教授竟然对我说,“你相不相信,微笑是最好的药物,微笑是最好的手术?”

   他首先向我引证了最新的研究成果:美国波尔8226;莫利尔医院的研究结果是15秒钟的笑,可以延长2天的生命。法国亨利•吕班斯坦博士认为:笑是一种类似于在原地跑步的良好锻炼方法,能减轻疾病的痛苦。这位西医教授还很真诚的对我说:“有时候,面对绝症病人的目光,我真的感觉到手术刀的无奈,动手术能治愈的疾病只有3/10!但是,我发现,脸上浮现微笑的患者,手术康复的有效率比脸上没有微笑的患者能够提高两三倍。甚至可以说,微笑,比我的手术刀还要有效!”

   “微笑,比我的手术刀还要有效!”来自美国同行的这句话,更是让我这位中医大夫深有感触。我在门诊上看到的病人,往往不用问诊就能一眼看出他们脸上写着的“病相”:那或多或少浮现着的忧虑、焦灼、消沉。而在诊病的过程中,他们往往表现出明显的忧郁、急躁、叹息。即便是吃了我的中药病情有所好转,但《黄帝内经》上讲“忧悲伤肺”“恐伤肾“怒伤肝”“思伤脾”“喜伤心”,这些过度的不良情绪和心态,也会使他们的疾病“按下葫芦浮起瓢”,难以除根!我最希望碰到的,是脸上浮现微笑的患者,这样的人不管疾病有多重,都容易在吃药后有所好转,因为他们没有“心病”。

   说句题外话,自己做医生时间长了,总喜欢在日常生活中用中医的眼光看一切。不妨您也和我一起去看一看:当我们走在大街上、坐在地铁或公车内,如果仔细观察的话,便会发现有些人眉头微锁、一脸苦相;有些人面带冷淡、神色匆匆(即便戴着金丝眼镜的知识分子);还有些人面带微笑,一派祥和(即便是进城购物的农民)。这时,什么样的人健康,什么样的人亚健康、不健康,即便你不是一位医生,也能够看出个八九不离十。

   有一次,我在北京五坏边上看到一位进城卖西瓜的农民,一家三口人坐在马车上,男主人赶着马车,女主人和孩子坐在后面,他们脸上那种心无挂碍的笑容,像灿烂的阳光一样,健康的人就应该是这个样子啊。

   有这样一则中国古代的故事,我常对我的学生们讲起:一位寒窗苦读很多年的书生,一直非常努力,非常刻苦,堪称“头悬梁,锥刺股”,然而就是进步不大、难以妙笔生花,而且身体也颇有虚劳之感(其实,这很像当代社会大多数人的切身经历,总觉得付出的努力和收获不成正比)。有一次,他恰好碰到一位白须飘飘的老中医,便把自己的苦恼向老中医倾诉。慈眉善目的老中医看了看这位年轻书生,微微一笑:“你有没有发现,你们读书人最常见的表情是凝神思索,思索的时候往往是眉头紧锁,面带忧色。正是这把‘锁’,把你的精气神也锁住啦。”

   这位书生仔细一想,可不是吗?每天要么是为自己的功名利禄而苦心思虑,要么是心怀天下忧国忧民,这能不伤害精气神吗?于是他向老中医请教:“老人家,我知道打开心结是天下至难之事,您有没有好办法能够让我打开心结呢?”

   老中医微微一笑:“打开心结,的确是天下至难之事,但老夫有一秘诀,能让打开心结成为天下最容易之事,每个人都能够轻松地做到!”

   这位书生立刻竖起了耳朵,天下果真有这么神奇的事情吗?

  老中医用手指轻轻点了一下那位书生微皱的眉心,说:“年轻人,你的眉心现在紧锁着呢,你得把它舒展开。只要你舒展眉心,不再皱眉,面带微笑,那么,你的心结立刻就会被打开。”

   这位书生立刻把微皱的眉头舒展开,脸上随之微笑浮现。按照老中医的教诲,以后每当觉察到自己习惯性的眉头微锁的时候,他就立刻舒展眉心。一段时间之后,所有的人都觉得这位书生像是换了个人似的,而他自己也觉得开始在科举路上顺风顺水,后来,他不仅高中状元,而且虚劳的身体也变得神清气爽,百病皆消。

   虽然上面只是一个民间流传的故事,但我却认为这是“养生的最高境界是养心”的最好阐释,心态调好了,心神愉悦了,脸上才会浮现出由衷的微笑,身体才会潜移默化地好转起来。我经常对患者朋友说:只要你把微皱的眉头舒展开来,微笑、养神、调心,这三步一曲的养生方法,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如此简单,而又如此重要!

   微笑导引养神法只分为简单的两步,先是把平日习惯性微皱的眉头舒展开来,然后,想像微笑像水波一样荡漾,在整个脸上部,想像自己正由一个“满面病容”的人变为“喜上眉梢”的人。接下来,让脸部的微笑从上到下流过全身的每个器官,颈椎、肩膀、肺、心、脾胃、肝、肾、腿脚……让不舒服的颈椎也“微笑”起来,让僵硬的肩膀也“微笑”起来,让可能有慢性病的肝脏、肾脏也“微笑”起来,哪里不舒服、哪里有毛病,就要多“微笑”一会儿,总之,让你的全身上下都变得“喜气洋洋”。就这么简单,而效果却非常惊人,很多患者告诉我,坚持练习微笑导引养神法能让全身轻松、心情愉快,很多疾病都不知不觉中减轻了很多。

   这个养生法并非由我创立,而是来源于历代名医的“珍秘心法”。南北朝时期的名医陶弘景就在《养性延命录》中说:“凡行气欲除百病,随所在作念之。头痛念头,足痛念足,和气往攻之,从时至时,便自消矣。” 而南宋医家张锐也在《鸡峰普济方》中说,“每体不安处,则微闭气,以意引气到疾所而攻之,必差瘥。”为了让普通人练起来更容易、更有效,我就稍稍做了改良。

   运用微笑导引养神法,最初很多人会“刻意做出”全身微笑,逐步变成发自内心的持续微笑,让五脏六腑、全身上下都充满喜气洋洋的“虚无状态”。《黄帝内经》说“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其中的那个“守”字,我认为从防病治病的角度来看,就是守的“自然而然的乐观、喜气洋洋的微笑”。

  身体寒与热,如水冷与暖

   神奇的中医,对于中国人来说,永远有一张亲切、熟悉的面孔。

  每个人都有着温暖的记忆:小时候,如果着凉感冒了,妈妈会熬上一碗热气腾腾的姜汤,然后让你盖好被子发发汗,第二天早晨,感冒往往就好了。一身的寒气,就让温辣的姜汤驱散得无影无踪。

   这就是中医里讲的“寒”,它判别起来其实很简单:怕冷、手脚或小腹等发凉,因为体内有寒,所以不喜欢吃冰激凌等冷饮,而喜欢喝热水或热饮料。写到这里,我想起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有一次,我在一所大学和一些喜欢中医文化的研究生们座谈,当我说完寒证的时候,突然有一位学哲学的女博士生惊喜地叫起来:“啊,我终于知道了!我们同宿舍的姐妹们时常买冰激凌请客,但有一个小妹妹居然不喜欢吃,我们都觉得挺怪的,这么好吃的甜点,还会有人不愿吃?现在,我终于明白了,她一定属于寒性体质。哦,我想起来了,我们每次去吃肯德基的时候,都习惯于点冰可乐,而她却点热红茶……”有个很帅的男硕士立刻接过话茬儿:“我们男生私下都叫她冷美人,因为她虽然漂亮,但不是太合群,总是自己一个人独来独往,是不是也是因为寒性体质……

   中医里讲求“取类比像”,这位男生的玩笑话在中医里其实不乏深刻的内涵。比如说中医里讲的“热”,除了发热、脸红、喜爱冷饮等明显特征,还可以进行推导:既然是热像,热能生火,那么,舌苔就会偏黄(而寒像则舌头偏白);鼻涕、咳痰或小便也会偏黄(而寒像则鼻涕、咳痰或小便偏白);热耗津液,所以,热则口渴(寒则口不渴)。而更高明的中医师则还真的像那位男生一样,能进行更精妙地推导:有的人一接触,就给人“热情似火”的感觉,那么,热性体质的可能性就很大;而有的人“冷若冰霜”,则很有可能是寒性体质。

   更有趣的是,我们做医生的在临床中时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病人,比如,有位中年女性患者对自己的疾病了若执掌,手边还带着本《牛津临床医学手册》,我不得不问问他是不是我的医学同行,而其实她只是个久病成医的患者。那份主动热情地替我们医生思考,时常恨不得替医生来“支招”的样子让我完全相信她“患上了热证”,而更多的病人则对自己的疾病已经淡然,一派冷漠置之的态度,可以说是对待疾病态度上的“寒证”。

   有人会说,我没有吹空调,也没有吃冷饮,怎么大夫也说我体内有寒呢?这就涉及到中医的专业问题,你只需稍作了解即可。中医很有趣,如同一枚硬币都有正反面一样,会把所有的病性都分为虚、实两类。

   那种曾经受寒、四肢冰冷的寒,叫做“实寒”;而那种似乎没有受寒经历、只是有怕冷感觉或喜欢热饮的体内之寒,称之为“虚寒”(专业术语叫做“阳虚”),可以想象:人体内类似太阳一样温暖的“阳气”虚弱了,身体自然虚寒。

   同样,那种曾经遇热(如酷暑)、颜面色红的热,叫做“实热”;而那种似乎没有遇热经历、而只有五心烦热(手心、脚心、心窝感觉发热)或口咽干燥感觉的体内之热,称之为“虚热”(专业术语叫做“阴虚”)。人体内阴阳本是平衡的,若阴虚则阳亢,阳亢则生体内之热。虽然寒热、湿燥、散闭、气血这些病性都可细分为虚、实两类,但对普通读者而言,只需知道气血的虚实就足够了(其他的只供专业医生参考)。

   对于热病,每个中国人都有着自己的应对智慧。比如说,嗓子红肿、嘴角起疮、脸上长包,一般人就会本能地说,这是“上火了”,就会劝你别再吃辣椒等热性食物,免得“火上浇油”。含上一片薄荷味儿的金嗓子喉片,立刻能感受到清爽,红肿的嗓子也会舒服起来。同样,电视广告里说的“上火就喝凉茶”,也让普通百姓对于热病有了自己的防治窍门。

   然而,最让我们医生心痛的是不分寒热就自己吃药治病!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疾病莫过于感冒了,通常大家会自己到药店买药吃,什么板蓝根冲剂、双黄连口服液、藿香正气水等。其实,感冒也要分寒性感冒和热性感冒来分别处理,寒性感冒服用感冒软胶囊、正柴胡饮,热性感冒服用感冒清热冲剂才算对症,能药到病除。而如果反过来,就会使得小小的感冒缠绵不愈,而你还会认为是感冒加重,殊不知是用药南辕北辙之过!感冒尚且如此,对于其他疾病,患者也好、医生也罢,何尝不会出现这种质的失误呢!

   有位刚跟我开始学医的学生对我说,寒热还是挺好分辨的,从身感寒热、舌苔、鼻涕、小便颜色、是否口渴等就可以自行分辨出来,感冒的时候,鼻涕、小便色白,就是寒性感冒,吃正柴胡饮就可以了,要是感冒时鼻涕、小便色黄,就是热性感冒,吃板蓝根冲剂就不会出错。

   我微笑着对他说,要是这么简单的话,还要医生干什么呢?就像我们小时候看电影,好人、坏人从长相上就能一眼看出来,而现实中却远远不是这么回事儿。看病也是这样,最常见的倒是“寒热错杂”症状,外热里寒、外寒里热、上热下寒……比如喉咙上火(上热)而却又反复拉肚子(下寒)这样的症状,就像光怪陆离的人生百态,充满着生动的变数。更奇妙的是,中医对于寒和热的确定,不是像西医一样仅根据体温计测出的温度,最主要是根据病人自身的感受,有句成语叫做“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只有自己最真切的感受,才是生命深处最真实的声音。

   近几年来,中医界“火神派”很热,写《思考中医》的广西中医学院教授刘力红就拜入了火神名家李可、卢崇汉的门下。“病从寒中生”的理念颇得百姓认可,重用热性大药的“火神派”也就成为病家所盼。中医历来讲求阴阳平衡、寒热相宜,为什么“火神派”多论寒病、重用热药呢?

   中医学子们的深深困惑,其实并不高深难解。我们这个时代的生活,已经悄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吹空调、喝冷饮(男人则是冰啤)、少运动,则是理所当然地让当代中国人的体质由热转寒。当私家车或公共汽车代替走路或骑车、当快捷的电梯代替爬楼梯的脚步,人体的阳热之气日减,而阴寒之气则“润物细无声”地悄然而来。

   有医生同行会反驳:临床上我们所见到的患者有寒有热,并非只见寒病呀!的确是这样,我在临床上也面对着寒热纷呈的病人,甚至从所见而言,热性病人的数量还要多于寒性病人。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黄帝内经》上讲“寒极生热”,所以“寒为本、热为标”“寒为先、热为后”的生动变化很容易出现。在一派热像的背后,能够追溯到病人的寒性体质(如果病根在的确寒的话),这才是中医师的真功夫啊。

   山西著名老中医李可先生因善用火热性质的药物而被誉为“火神派领军人物”,但他老人家却出乎意料地公开宣称自己不是火神派,只是个治病救人的医生,心里从来没有存什么派别,有这种症状就用这种药,如此而已。老人家的话确实让人感动:寒热均衡是人体“精气神”充盈的根本前提,只有见寒治寒、遇热治热,不偏执于寒为本还是热为本,才是最高明的中医!须知,任何偏执都是“病”!对于医生如此,对于普通人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不除体内湿与燥,有病永远不会好

   中医里的“寒、热”很好理解,所以,很多人都把寒证、热证当成疾病的基本分类。   但是,为什么现在我们的生活越来越优越、医学越来越发达,但亚健康、慢性病却越来越多、越来越猖狂,颇有“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之势呢?

   其实,单纯的寒、热就像是单纯的坏人、好人一样,容易区分和治疗。但是,碰上比寒热更加阴险狡猾而缠绵难愈的病邪——“湿”就比较麻烦了。

   中医里讲,湿邪很少单独出现,它最容易和其他邪气纠结在一起,比如,和热邪纠结在一起就成为“湿热”,和寒邪纠结在一起就成为“湿寒”,和风邪纠结在一起就成为“风湿”……

   历代中医名家都把湿邪和其他病邪的集合比喻为“如油入面,难分难解”,来形容其病情之复杂和顽固。因为在和面时掺入一些油是极其容易的,但在掺入之后,想再从面中取出这些油就难如上青天了。所以,湿邪一旦和寒、热、风等病邪纠缠在一起,就缠绵难治,“病去如抽丝”了。

   这下你总该恍然大悟了吧:为什么那么多城市白领的小小鼻炎屡治屡犯,每天不时出现流鼻涕、打喷嚏的症状,让人充满尴尬和无奈;为什么整日工作忙碌而时常头困脑重,心绪如腻浊的空气,很少有头脑清爽如万里晴空的时刻;为什么父母操劳半生之后,还要被那老年人常犯的“风湿病”困扰,关节每逢阴雨天气就时常隐痛,也让我们做子女的痛在心头……

   中医所说的“湿邪”绝对不是正常的湿润(加湿器加湿的那种清润感觉),而是病态之“湿”。大家可以想象,不正常的湿气是什么样的感觉:在异常潮湿的环境里,湿邪粘腻、重浊,感觉粘滞而不爽(亚健康最容易感觉的症状),头重身困、四肢沉重或酸楚;如果发展为疾病了,那么,湿性黏滞,起病隐缓,让人不知不觉中就得了病,而且疾病缠绵难愈、反复发作。

   我在临床上发现,“湿”已经成为困扰现代人健康的“祸首”,《黄帝内经》所说的“以酒为浆,以妄为常,务快其心,耗散其真”的现象,在现代生活中比比皆是。从饮食生活来说,酒肉易生湿热,饮料易生湿热,睡得晚同样易生湿热;从身心健康来说,过度的娱乐游戏容易导致情志之“湿”,诸如手持遥控器一分钟几个频道的搜索型看电视、手握鼠标几个小时在网上无所事事地东游西逛等,都会让人远离“神清气爽”而悄然陷入“以妄为常”的“湿态”。

   湿态虽不比寒热,但也有方法来判断。我在给身边的朋友和前来就诊的患者看病的时候,时常用两个非常简单的指标来判断是否有“湿邪”,一个是伸出舌头看舌苔是否厚腻(自己对着镜子就可以自行判断);另一个就是问他是否“神清气爽”(自己就更容易自行判断了),如果舌苔厚腻、头身困重,那么,湿邪为害就是非常肯定的了。

   在“精气神”三宝中,“精(津)”如果偏离正常状态,太过则为津湿(即通常所说的湿邪),不及则为“津燥”(燥邪)。知道了“湿邪”,就很容易理解和湿相对应的“燥邪”了。身体出现干燥现象,比如,口鼻干燥、咽干口渴、皮肤干涩、小便短少、大便干结等等,就是燥病。而在临床中,我时常发现更加可怕的“燥邪”:很多人脾气暴躁、心情焦躁,远比普通人的“上火”为甚。心中的“焦躁”不除,身体的疾病又怎能除尽呢?须知:中医讲求“治病必求于本”,而对于每个人的身与心来说,永远是“身为标,心为本”啊!

  如何判断受风之病

   记得很多年前自己刚学习中医的时候,最为困惑不解的是,有些疾病就像是天上的云彩,一会儿在这里,一会又跑到那了,比如疼痛吧,游移不定,痛无定处。难道是全身的五脏六腑都出毛病了?教我们的老师笑呵呵地对我们说:“这就是风邪,如同一阵风,变幻无常。”

   原来,风邪是最变幻无常的病邪,外风(风邪在身表)和内风(风邪在内脏)居然具有相反的病性:外风可让人得“闭塞之病”,内风易让人得“散脱之病”。

   最简单的外风病莫过于我们每个人都常遇到的风寒感冒、风热感冒。被空调之风、寒冷北风、酷暑之风侵袭,感冒就可能“随风潜入”了。老百姓都知道这时候要喝点姜汤什么的发发汗,也就是把“闭塞”的病邪发散出来。

   既然风性善动,那么,很多让我们自己都感觉到有点奇怪的疾病就要首先考虑是不是因“风”致病了。比如痛无定处的关节痛,发无定处、此起彼伏、时隐时现的荨麻疹(也叫风疹),还有被称为“空穴来风”的过敏反应,像花粉过敏、饮食过敏等。

   对于这类“怪病、难病”,西医处理起来颇感头痛。而中医则会根据病邪闭塞在体表的共性,治疗这些疑难病症——肢体痹痛、风疹湿疹、过敏疾病,竟然用和治感冒一样的发散法,把闭塞的病毒发散出来,这些病症就会奇迹般地痊愈。

   而最极端的闭塞之病,莫过于一个人突然昏倒,不省人事,也就是常说的“闭过气”。面对如此重症,医生依然要用到发散性的药物来给病人开窍醒神。

   要是家有老人,做子女的不妨常备“安宫牛黄丸”或者“苏合香丸”等开窍醒神良药,以防老人突然出现胸闷憋气甚至昏迷危险。

   有人会问:有个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名字就叫做“中风”,是不是也是风病啊?你看,“中风”的病人,口眼歪斜、震颤抽搐,犹如被狂风袭过的草木,一派《黄帝内经》上说的“风胜则动”之像,当然也是风病。不过,这种病并非是自然界的大风所袭,而是因为体内的肝风所致。你仔细观察这类病人,隐隐有精神欲脱之像,所以,这时候绝对不能再按照治疗“外风”的办法使用发散药物,而应该反其道行之,使用收敛的药物。

   无论是普通人养生保健,还是医生们治病救人,对于博大精深的中医,都要善于执简驭繁,一通百通,就像“风”一样,自由流动、无处不去,别滞留在医学专著的字眼上。比如说,你心神不宁、失眠多梦,就可以理解为“内风把你的心神吹散”,这时候同样需要用收敛类药物进行“安神”;顺着这个思路,我们还可以推想:类似自汗、盗汗、久泻、遗尿,或者女人的月经淋漓、男人的遗精滑泻等,凡属于“散脱滑失”性质的疾病,都可以用收敛药物来进行固涩治疗。

   内风和外风都属于“精气神”中“气”的范畴,看似无影无踪,但都能通过具体的症状找到鉴别和诊断的方法。

  养生天机,通气血也

   行医很多年来,我时常在思考:能不能只用一句话就“点破”人体健康和疾病的全部“天机”呢?

   虽然一语道破养生天机的难度很大,但作为医生,对于健康的思考、对于疾病的追溯必须有这种“本质穿透力”,最简单的才有可能是最深刻的!大科学家爱因斯坦的思考方式最能启发我对临床治病和养生保健的思考。

   据说,爱因斯坦无论在自己的物理数学研究工作中,还是在审阅别人的学术论文时,每当看到复杂的、多条件的公式、定律,总会习惯性地皱起眉头,说出他那句著名的口头禅:“啊,真丑,太复杂了,这肯定不是真理!”爱因斯坦毕生都在追求一种如同数学公式那样的简洁之美:由最简洁的元素推导出整个浩瀚的数学世界。

  对于医学而言,同样需要有最简单的元素,能够推导出整个浩瀚的健康与疾病世界。

   那么,这个元素到底是什么呢?

   是气血!

   气血通畅则百病不生。

   气血不畅则形成疾病。

   中医学中常说起的“寒热风湿燥”这些最常见的病因,都会导致唯一的结果:气血不通畅。

   小到普通的感冒,大到心脑血管疾病,人类的所有病痛都是气血不通畅的表现。

   人体的健康如同一座繁华的城市,如果交通、通讯、电力等等一切通畅,那么这座城市一派繁荣(相当于人体健康);而如果交通、通讯、电力等出现故障,比如,车辆堵塞或电力不足,那么,这座城市就会出现大大小小的问题(相当于人体因为气血不畅而导致疾病)。

   一切疾病都是气血出现问题而造成的;一切养生或治疗都要靠调理气血来实现。

   我们看到很多养生专家都把“养足气血”提到第一位,这当然是对的。不过,中医临床上更精确的说法是:气血的问题,又一分二:“气血虚”和“气血实”。

   “气血虚”(也就是气血“不足”)又分为气虚、血虚,让人一派虚像,比如气短乏力,面无血色。

   “气血实”(也就是气血“过足”),又分为气郁、血淤,让人常得重病,比如常见的肿瘤、癌症。

   人体的气血就像一条流动不息的河流。如果河水减少甚至枯竭,就是气血虚;而如果河水内充满泥沙、垃圾,就是气血实。

   为了获得健康,我们既可以通过药物、饮食来调整体内的寒热风湿燥,使得不通畅的气血恢复通畅状态;也可以直接通过锻炼、推拿来直接畅通气血,恢复健康。但你一定想不到,我认为通过调畅气血而恢复健康的最具震撼力的案例,莫过于长期担任美国总统私人医生、被誉为“有氧运动之父”的肯尼思。库珀博士的传奇故事:

   在中学与大学时代,库珀曾经广泛涉猎体育运动,篮球、中长跑和水上运动样样精通。虽然没有能够成为一位比赛场上的明星,但作为业余级别的运动健将那是绰绰有余了!不过在就读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医学院博士后,库珀因学习紧张而终止了运动,随后体重增长了,血压上升了,但具有运动员一样体魄的库珀并没有放在心上。医学博士毕业后,库珀先生成为了一名心脏病内科医生,一次偶然的经历,改变了库珀的毕生追求。

   那是一次普通的周末出游,库珀博士和家人来到湖边,看到了摩托艇和滑水板。曾经是水上运动高手的库珀博士,立刻想到了多年前在水上自由翱翔、乘风破浪的美妙情景。于是,他驾轻就熟地踏上水橇,吩咐司机把时速加大到30英里,这对他来说是小菜一碟,十多年前这样的速度对他来说还远不过瘾。于是,摩托艇司机开始逐渐加速,几分钟后,出乎意料的事故发生了。

   并不算快的速度让库珀博士突然觉得恶心、心慌、天旋地转,似乎马上要昏过去。于是,他挣扎着要求司机赶快减速靠岸,那时,他居然已经接近“不省人事”了。再晚上一两分钟,后果就不堪设想!

  这次事故让他认真反省,猛然醒悟到自己的健康状况已经大大下降。为此,他开始着手“重塑”学生时代精力充沛的自己,专门到哈佛大学攻读旨在预防疾病的公共卫生学专业。通过他自己摸索、实践出的“有氧运动”,他重新恢复了健康和活力。而后他在全世界推行“有氧运动”,美国总统卡特、布什、克林顿等都到他那里接受过相关的指导和训练。

   库珀博士没有吃中药、扎针灸来调整体内的寒热、湿燥、散闭,只是通过步行、跑步、网球、骑车等运动来“激活”体内已经开始不通畅的气血。气血一通畅,健康自然来。

   有人会疑惑,你不是说“精气神”才是养生大道的灵魂吗?怎么现在又把气血说得这么重要?气血之气属于精气神的“气”,气血之“血”属于精气神的“神”,气血只是“精气神”的一部分呀!

  别急,这恰恰是养生的奥秘所在。很多人会认为,最有资格教人养生的是能看病的医生,可是,很多年的临床经验告诉我,治病和养生并不完全是一回事儿,治病讲求“命中靶心”,要瞄准“精气神”所涉及的具体病因,对症用药;而养生讲求“一通百通”,只要气血通畅,“精气神”所涵盖的寒热、湿燥、内外风、气血虚实往往也就均衡无偏。所以,真正的养生高人,必然不是凡事谨小慎微、处处讲究清规戒律之人,而是“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辩仙源何处寻”,气血一通,健康自来。

   那么,如何进行气血养生(也就是常说的运动养生)呢?首先不要走入常见的误区:体质一般或较弱的普通人运动养生最好不要采取跑步、竞赛等大运动量的方式,而要从“精气神”全面调养的轻量、中量运动入手。汉代名医华佗曾经说过“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意思是说人的运动养生要适量而绝不应当过量(使极),过量一定不利于养生。我曾亲眼看到不少患者,在身体还不是很强健的时候,跑步、爬山或到健身房做大量运动,结果并没有让身体很快好转,反而让病情迁延反复。

   有人会说,刚才你讲的“有氧运动之父”库柏博士不就是凭借跑步等运动恢复身体的强健吗?您可能忘了,库柏在中学和大学时代可是“业余级别的运动健将”,对于身体素质较好的人来说,大运动量当然是很好的选择,但对于身体较弱的普通人来说,大运动量往往会矫枉过正,适得其反。特别对于中老年人或身体患病的朋友来说,跑步、球类等剧烈运动容易耗气伤血,而五禽戏、太极拳、八段锦等中国传统养生法,则讲求“用意不用力”,既能舒筋活血,还能养气保精,堪称中华养生文化的瑰宝。

   最简单的养生大道,就是畅通气血!

   最关键的治病大法,还是畅通气血!

   这就是千年中医的“真传一句话”……

  善待身体,自己查看健康的“温度表”

   不久前,接连有好几位患者不约而同地拿着一本名叫《大便书》的画册给我看,说这是近期很火爆的畅销书,是日本的医学专家写的,书的主要内容是:观看自己大便的形状就能判断身体的健康情况。他们还好奇地问我:中医也常问大便、小便的情况,这里面有什么玄机呢?

   其实,早在两千多年前的中国,医生就已经能够通过询问病人大便、小便的情况来准确诊断病情了。人生在世,吃喝拉撒睡都能由外到内地反应体内脏腑的健康状况,这就是古人所说的“其大无外,其小无内”。

   对于一些喜欢中医的朋友,我常教他们每天不妨在自己“更衣”的时候,顺便观察一下自己的健康指数。古人所谓的更衣可不是换衣服,而是今天所说的去洗手间,就是大小便的委婉说法。这每天都有的大便和小便,就像是天然温度表一样,显示着你的健康指数。

  如果大便偏干,或者有便秘症状,那说明体内津虚生燥;要是觉得大便不痛快,似乎老是拉不净、大便黏腻,是体内有湿气的体现。如果大便偏稀、不成形,甚至时常拉肚子,就要分两种情况来看了:味道不重或有腥味,代表体内有寒;味道很重很臭,代表体内有热。

  对于小便,则更简单了:小便清而长,多属寒证;小便短黄,多属热证。

   听我讲到这些,一位喜欢中医的朋友很高兴地对我说,您看对不对,我觉得如果感冒的时候,流白色的鼻涕或清鼻涕,咳出的痰是白色的,就是寒证;流黄色、浓浊的鼻涕,咳黄色的痰,就是热证。上次感冒的时候,自己吃了好几天的感冒清胶囊,可感冒就是不好,拖了很长时间。后来我才知道,原来我流清鼻涕,是寒性的感冒,吃了感冒清,越清越冷,整个一个南辕北辙!

   我很高兴这位朋友有这么好的悟性,其实,中医的基本原则非常简单,普通人只需要辨别寒热湿、气血虚实这些大方向就够用了。比如说,疼痛是疾病最常见的表现,根据疼痛的具体区别,就可以自己诊断出大致的“病根儿”是什么。

   冷痛:疼痛的时候有冷的感觉,用暖水袋暖一下就感觉舒服多了,这是典型的寒性疼痛。

   灼痛:疼痛有灼热感,像火烤着一样,将疼痛部位放到凉的地方冰着就感觉舒服。这是热性疼痛。

   重痛:疼痛的时候,有沉重感、粘腻感、酸软感,这是湿性疼痛。

   胀痛:疼痛的时候有胀着,多在胸部、腹部、两胁,而且疼痛的部位往往游走不定,这是气郁疼痛。

   刺痛:疼痛如针刺一样,而且疼痛的部位固定不变,这是血淤疼痛。

   隐痛:疼痛并不剧烈,还可以忍受,但却又绵绵不休,这多是气血津精亏虚所致。

   有人会说,您能不能再教我们点自己诊病的简易方法?我微笑了,中医的诊断讲究望闻问切,四诊中的每个诊法都有着深奥的学问,就拿问诊来说吧,古代名医编了一首《十问歌》:“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胸腹,七聋八渴俱当辨,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其实,我已经把中医诊断中最容易操作,也最容易辨析的看舌诊病、二便诊病、疼痛诊病都介绍给大家了,你只需经常在自己的身上进行自诊自测,就一定会倾听到身体发出的真实生动的声音。至于更复杂、精深的诊断方法,还是交给专业的中医大夫为好。

   我有一位患者朋友,是位60多岁的退休大妈,她被我治好了顽固的风湿性关节炎后,就喜欢上了中医,自己常买通俗的中医读物仔细看。有一天她来诊所找我看病,在我给她摸脉的时候,她竟然问我,我的脉象是不是有点滑数?没想到大妈居然脱口而出绝对专业的脉诊术语,我点点头,告诉大妈:“滑脉代表湿病,数脉带表热病,脉象滑数就是湿热之病。是别的医生给您摸出来的,还是您自己摸出来的呀?”大妈笑眯眯地说,“是我自己摸的,没想到还真蒙对了!”

   原来,大妈退休了没事干,就把精力花到养生保健上,大半年的时间,就学得蛮专业的,让我这个大夫都大吃一惊。大妈告诉我她学中医养生的诀窍,不贪多,不求全,只是把最重点的学一学,比如全身十二经脉,她每个经脉只学最重要的两、三个穴,一天只认一个穴的位置,认完了就在自己身上按摩,熟练了之后再在老伴身上按摩。这样,一个月就把全身十二经络全学完了,再用一个月每天复习一次,虽然人老了记忆力差了,但也能牢牢记在心里。

   学习摸脉也是这样,书上介绍了28种脉,大妈只学最简单的六、七种,而且先从最简单的数脉、迟脉开始学,不就是看一分钟脉搏跳动几次吗?跳得快就是代表热病的数脉,跳得慢就是代表寒病的迟脉。等到把全家老小的脉都摸完了,大妈也就把这些最简单的脉象学会了,病性的寒热知道了,还要学习判断病位在哪里。最简单的病位判断方法是靠浮脉(轻按就可感到脉搏跳动,像浮在皮肤表面)、沉脉(重按才能感到脉搏跳动,像沉在皮肤底层)来确定病在表还是在里。学会这些最简单易行的脉象后,大妈乘胜追击,又把判断湿病、气郁血淤、气血虚病的滑脉、涩脉、虚脉也学得八九不离十。

   “我可不是想抢你的饭碗。”大妈风趣地对我说,“我只是学点最基本的中医养生常识,让我对自己的健康也能心里有点数儿。身体可是自个儿的,你善待它,它才能善待你啊!”

   大妈说的多好啊,唐代大医孙思邈说“人命至重,贵有千金”,如果每个人都能像大妈这样,关爱自己的身体,呵护自己的健康,一定能够养足全身的精气神,健康快乐每一天。

  中医是怎样养生和看病的

   我一直有一个梦想:能够让每个中国人都掌握最基本的中医知识。

   我也一直在探寻,能不能用最简单的说法,让博大精深的神奇中医走进每个人的心田。

   大道至简!千年中医,其实完全可以用主次两条线贯穿起来:

   一条线是亚健康或疾病的原因,通常被老百姓们称为“病根儿”:也就是“精气神”有所偏颇而产生的十大病因——“寒热、湿燥、闭散(内外风)、气血虚实”。

   而另一条线则是大家非常熟悉的病位系统,一般中医常用的是心肝脾肾肺等脏腑,表明病的部位是肺病、肝病,还是肾病、心病,让人一目了然。只不过,中医说的肝病、肾病和西医说的肝病、肾病并不完全一致,中医的肝火旺不代表西医化验的乙肝、甲肝,肾虚也不等同于西医说的肾炎类疾病。

   病位当然还不局限于脏腑,《伤寒论》中给出了更为精确的“表、里、半表半里”和“上、中、下”病位体系。这里为方便大多数读者,只重点说一下脏腑病位。

   知道了这两条主次线索,甚至最普通的读者都可以自己理解大夫们常说的中医术语了:

   中医常讲“肝火旺”就是“肝(部位)+热(病因)”,“肾气虚”就是“肾(部位)+气虚(病因)”,“腿脚风湿”就是“腿脚(部位)+风湿(病因)”,“风热犯肺”就是“肺(部位)+风热(病因)”……

   大家一定有这样的困惑,每天问中医大夫自己得的是什么病时,得到的回答都远不如西医大夫那样明确。比如,中医大夫不会明确告诉你得了浅表性胃炎、得了脂肪肝等,他总是给出一个如同天书般的“湿热蕴脾”“肝郁气郁”“肝肾阴虚”等古香古色而深奥难懂的术语。

   不过,那时候你觉得困惑不解,现在是不是一目了然了呢?原来,“湿热蕴脾”就是脾部有湿和热,“肝郁气郁”就是肝部有气郁结,“肝肾阴虚”就是肝部和肾部有虚热(即阴虚)。

   在大学教科书《中医诊断学》中,有66个中医常见病名,什么“心脾气血虚”、什么“肝胆湿热证”、什么“脾肾阳虚证”等等,很多人初学时往往摸不着头脑,其实,只要我们仔细想一想就会发现,这么复杂的中医病名,其实不就是简简单单的两个元素(病位和病因)“排列组合”所产生的吗?知晓了几个最基本的元素,复杂多变的中医就像是一个斑斓陆离的“魔方”一样,一切尽在你的轻松掌握了!

   好了,既然这么简单实用,那么,就让我们亲自体验一下中医大夫看病的过程,你可以尝试着自己分析、感受中医大夫的内心思考:

  你走进中医诊所。大夫让你伸出手来,他开始切脉。如果脉跳得比较慢,有可能是寒证;脉跳得比较快,就有可能是热证;脉摸起来虚弱,则为气血虚证……

   随后,大夫会让你伸出舌头,进行望诊:舌苔白润代表寒证;舌头红、舌苔黄代表热证;舌苔厚腻代表湿证;舌苔有斑点代表血淤证……

   大夫还会有意识地听你的气息(闻诊),如果听到你气短、声低,那就有可能是气虚证……

  当然,更多的时候大夫会主动问你(问诊),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饮食睡眠怎么样?大小便怎么样?等等。如果有腰膝酸软或疼痛多的症状,通常病位在肾;如果有头晕目眩、胸胁胀痛的症状,通常病位在肝……

   如此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后,大夫就会龙飞凤舞地在处方上写下诊断结果,并开出具体处方。

   又会有读者说了,我又不当中医大夫,知道这么多有什么用啊?让大夫直接给我开方,我照方吃药不就行了吗?

  您有所不知,这就是中医最高明的地方!

   基本的中医知识,不但能被大夫用来治病开方,而且能为我们自己养生保健。

   不信吗?我举个大家都知道的例子。《红楼梦》中的林黛玉经常情绪郁闷,多愁善感,最容易得的病就是“气郁”(也叫气滞),发病的时候气机不畅,胀闷疼痛。中医大夫可以让她服用开胸顺气丸、逍遥散等中成药或汤药,就能得到有效缓解。而林黛玉即使平日不犯病、没有明显的胀闷疼痛感觉,单是看她郁闷不乐的神态,就可以判断出她是“气郁”的体质,具有潜在的气郁之病。这时候,就可以让她主动“对症下药”地进行养生保健,多吃蒿子秆、萝卜等行气解郁的食物;多做跑步、爬山等较大运动量的疏通气血的锻炼。还有一个更加便捷的解郁之道:用少量活血行气的玫瑰花或菊花,搭配平肝凉肝的龙井茶,每天喝上几杯,既能够解气郁,又能降肝火,功效完全可以和点按“消气穴”——太冲穴相媲美。我在长期行医的过程中,发现当代人中像林妹妹这样气郁乃至脾气暴躁的人大有人在,无论是年轻人、中年人、老年人都屡见不鲜,我每次都推荐他们享用这道简易有效的“解忧茶”。

   你看神奇不神奇,中医的十大病因“寒热、湿燥、散闭、气血虚实”,既能让我们知道一个人的“近病”(现在所得之病),还能让我们知道他、她的“远病”(更为长远的体质之病),这样,中医既能够针对“近病”来调理,又能够针对“远病”来养生,真有点古

  诗里的美妙意境:“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如何使用饮食来补精气神

  “艾姜煮蛋”,扫净女性体内恶寒

   一位清秀的女学生,因为痛经而来就诊。痛经实在是女人一辈子的内心隐痛,不少女人从中学开始,就会和痛经不期而遇。乃至于很多女人都不怎么把它当成病了,因为它太常见,就像普通的感冒、咳嗽、鼻炎一样。除非到了疼痛十分厉害、不能忍受的时候,否则不会轻易到医院来就诊。

   “你是不是月经前就开始感觉四肢冰凉,小肚子冰凉,还不敢使劲按,按了就疼啊?”我试着问她,因为寒性的痛经是最常见的。

   “对,对,对!”这位女生连连点头,还惊奇地问我:“大夫,您怎么看出来的?我几乎每个月都会痛经,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在门诊上,时常碰到一些“刨根问底”的患者,总喜欢像春节晚会小品里面的那个蔡明一样,追问“为什么呢”。

   道理其实挺简单的,你也能够一听就懂:俗话说“痛则不通,通则不痛”,气血不通,就是痛经的总病根。当然,导致气血不通的原因有很多,气血虚、气血淤、气血寒、气血热……普通人自己不太容易分清到底是哪种,这就需要我们专业医生来帮您了。我给这位女学生摸了一下脉,她的脉摸起来有着沉紧的感觉,说明体内有寒;再看舌苔,明显发白,说明没有热;再通过问诊,知道这位女生月经量少,颜色黯,有血块。这都说明体内有寒,是最常见的寒性痛经。在来看痛经的女性中,十个人里有七八个是这种类型,她们的典型症状是:月经前后感觉四肢冰凉,小肚子冰凉;月经量少,颜色黯,有血块。

   “我们好多姐妹都有痛经的毛病,大夫,您说这都是为什么呢?”这位女生看来是个热心肠的姑娘,不停地向我请教。今天碰巧病人不是太多,我就向她解释:“痛经的时候,小肚子冰凉是很常见的,不过,有的人喜按,按一下就舒服多了,这是血虚的表现。而有的人不敢使劲按,使劲按就很痛,这是血淤的表现。还有人痛经的时候,小肚子不凉反热,月经量多、白带多,那是湿热型的表现……像你这样的寒性痛经是最常见的,应该是你平时常吃凉东西,什么冷饮、雪糕、冰激凌、朝鲜冷面什么的,或者,常呆在空调开得很足的环境造成的。”

   那位女生想了想,然后摇摇头,“我知道我体寒怕冷,所以平日很注意避开凉的东西,很少吃雪糕、吹空调,连洗手、洗脸我都得把水调成温的。为什么还是寒性痛经呢?”这倒让我觉得有点奇怪了,明明是因寒导致的血淤,为什么在这个女孩身上没有常见的让人致寒的生活习惯呢?

   于是,我继续追问下去:“你想想看,最近有没有吃了很多西瓜、梨等水果,或者喜欢吃藕、苦瓜等食物呢?”

   “您真神了!连我最喜欢吃西瓜都知道!”女学生眼睛瞪得溜圆,似乎我“能掐会算”,“还有,我特爱吃清炒苦瓜,顿顿离不了。这可是我们女生的减肥美容食品哦。”我微笑了,在中医看来,没有无缘无故的疾病。倘若是寒邪致病,如果没有外界之寒(比如,寒冷天气、空调冷气)侵入,则必有内在之寒(寒性食品、冷饮等)产生。西瓜和苦瓜都是典型的寒性食物,如果体质偏寒的人吃了,就特别容易“雪上加霜”酿成寒性疾病。

   有人会提出疑问:大夏天的我也喜欢吃西瓜呀,难道多吃了几块,就因为西瓜性属寒凉而把我吃成“冰疙瘩”了?对一般人来说当然不会。举个通俗的例子:每天的天气变化不定:有时寒,有时热,有时湿(雨、雾),有时燥,有时风……绝大多数人都不觉得怎么样,只有个别体虚之人会因为天气变化而经常感冒。吃西瓜致寒也是同样道理,绝大多数人都没有问题,但如果你体质偏于寒性,而且每天都大吃特吃西瓜、苦瓜这些寒性食品,那么,寒邪就会积少成多,乘虚而入。

   听完这个道理,那位女生恍然大悟,原来,自己虽然在月经前很注意不喝冷饮、碰冷水、吹空调,但是,饮食上还是没有刻意避开寒性食物,所以,西瓜之寒、苦瓜之冷,就趁机偷偷进入体内,让自己痛经的毛病屡犯不止。原来,都是饮食惹的祸啊!“像我这样寒性痛经的姐妹们挺多的,我们到底该吃什么最好呢?”

   我微笑着对她说,我教你做一个“艾姜煮蛋”,不仅能养生治病,还能美味解馋呢。到中药店买一点儿艾叶、干姜,到商店买来鸡蛋、红糖。每次的比例是:艾叶10克、干姜15克、鸡蛋2个、红糖适量。做起来非常简单,将干姜切片,和洗净的艾叶、鸡蛋一同放进锅里,加适量清水,先用文火把鸡蛋煮熟。然后,把煮熟的鸡蛋剥壳,再放进锅里药汁中煮10分钟,加进红糖。好了,一道热气腾腾、火力十足的 “艾姜煮蛋”就大功告成了,吃蛋喝汁,美味可口,但功效完全相当于苦口的中药。

   这道药膳可不是我的发明,它来源于古代名方中的艾姜汤,其中艾叶能暖气血而温经脉,专治女性气血寒滞、腹中冷痛;干姜能去脏腑之沉寒,最擅治下焦虚寒、胃部冷痛;而在艾姜汤中加入鸡蛋和红糖,则能补血活血、扶正祛邪,让人尽享 “热情”的美味。

   一个月后,这个女孩又来复诊。她惊喜地告诉我,每天吃一次“艾姜煮蛋”,这个月再来例假的时候,肚子一点都不痛了,以前的“冰脚丫”现在也有了热乎气儿。而且,她还把这个灵丹妙法告诉了她所有的闺中好友。这次来,她不是让我看病的,而是询问像她这样寒性体质的人,到底什么该多吃,什么不能吃?

   碰上这样有灵性的患者,我打心眼里高兴,“艾姜煮蛋”不仅能治常见的寒性痛经,更能扫净女性体内的诸多恶寒症状,比如经常怕冷、手脚冰凉、唇舌青紫、小便清长、大便稀而不成形、肚子冷痛、月经紫暗夹血块等。这类寒性病症虽然名目杂多,但都可以靠“得温则舒”“得温痛减” 的火眼金睛来辨别。

   什么能祛寒呢?但凡热性、温性的中药乃至食物,都是清扫体内寒证的灵丹妙药,又何止艾姜煮蛋?我给她列了个针对常见寒性疾病或体质的食物宜忌清单:少吃生冷寒凉的黄瓜、冬瓜、藕、莴苣、荸荠、瘦猪肉、鸭肉、海蜇等食物,少吃西瓜、梨、柿子等水果,少喝绿茶、绿豆汤等饮品。多吃性属温热的韭菜、芫荽(即香菜)、牛肉、羊肉、鸡肉、鳝鱼、海虾等食物,多放葱姜蒜、辣椒、花椒、胡椒等热性调料,多喝生姜红糖水、红茶等饮料。女性朋友喜欢吃零食,还可以多吃点瓜子、荔枝、桃杏等小吃。有了这张清单,自己就可以制作“驱寒妙药”,比如,韭菜炒海虾、香菜爆鳝鱼、水煮胡椒牛肉片等等。

   寒热的均衡是人体精气神的基础,《黄帝内经》上说,“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告诉后人对于寒性疾病,只需用热性药物或者热性食物进行调理就可以了。内寒一去,气血自通,整个人就会由无精打采变得神采飞扬。

   这个女生小心翼翼地把我开的中药方子和饮食清单收好,笑容可掬地对我说:“我要把这个饮食的健康秘密,告诉我所有的亲人和朋友们。”我也在心里笑了,其实,普通人饮食的寒热风燥湿等属性和中药的药性没有太大的差异,只要你真正留意,生活处处有中医啊!

  当代人的十大病根,湿热、湿寒最常见

   提起人体疾病和体质的十大类型,很多人一定非常关心:自己的体质(或疾病),到底是寒、是热、是湿,还是气虚、气郁、血虚、血淤呢?

   其实,这个问题也是医生们最感兴趣的。“北京四大名医”之孔伯华先生曾经盘点一生的治病经历,深有感触地说:“数十年来,阅历所见,病人中湿邪兼热致病者,十常八九。”

   孔伯华先生提出的“湿热病者,十常八九”和我多年的临床所见完全吻合。当代人的亚健康状态以及所患疾病中,“湿病”的发病率绝对高于寒病、热病等其他所有病症,处于高居第一位的“祸首”地位。

   有人会提出疑问:也有中医专家说现在最常见的疾病是“寒湿”,和上面孔伯华先生提到的“湿热病者,十常八九”是不是明显地矛盾啊?比如,被称为“中医的脊梁”的当代著名老中医李可就说“自从空调出现以后,阴寒之气频频进入体内。南方人常年的生活习惯就是喝冷饮,喝冰镇过的汽水、果汁,冲冷水澡,或者在睡觉的时候空调开得很大,睡着以后就受病了,为什么南方人大部分是属于寒证、湿证?这些是主要原因。”

   其实,两代名医的说法并不矛盾。因为中医的各种病因并非单纯地叠加,而是可以相互影响、相互转化的。寒病郁积,很容易化热;情志抑郁,也很容易化热。而普通人只有在所生之病严重到影响日常生活的时候,才会进医院去看医生,所以,这时的病症表现当然是“天下之病湿热居多”,但实际病根却在于“寒热、湿燥、闭散、气血”,而且其中尤以“寒湿”最为常见和严重。

   人体很少有单纯的寒、热,就像现实生活中少有单纯的坏人、好人一样,而湿病则像是一个间谍,潜伏在寒、热等病邪之中,比如,潜伏在热邪之中就形成“湿热病”,潜伏在寒邪之中就形成“湿寒病”,潜伏在风邪之中就形成“风湿病”……不过,判断自己是否有湿邪也并不难,只要自己有舌苔厚腻、头身困重的症状,那就是湿邪为祸的铁证如山。如果还兼有寒证,那么就是湿寒病;如果还兼有热证,那么就是湿热病。

   之所以在这里不厌其烦地介绍中医的知识,其实是在提醒您:中医养生其实并没有那么复杂,每个人都可以运用基本中医知识找到适合自己的养生方法。

   最后,我要和朋友们一起分享美妙的发现:无论是人体的健康,还是人生的命运,其实都由最简单而纯粹的元素组成。虽然最终的组合方式如同“万花筒”那样绚烂缤纷,但在“繁花渐欲迷人眼”之处,我们却始终可以找到那份不曾丢失的纯真和简约。

  来自于宫廷的秘方——“平肝清热茶”

   很多人在身体不舒服的时候,时常会对医生说:“上火了”、“最近火气大”、“得清清火了”……,如果有个喉咙疼痛、口腔溃疡、脸上痤疮的小毛病,更是直接建议医生开“清热解毒”的药品,有时候似乎显得比我们医生还熟练和自信,呵呵。

   这不,这两天就有位年轻小伙子一走进诊室就对我说:“医生,我最近‘火’太大了,脸上的痤疮越来越多,你给我多开点清火药吧。我自己吃了点清火的药片,量太小了不顶事。”

   我心想:既然吃过清火的药片,要是没有效果的话,那说明这个病恐怕不是简单的热性病(“上火”)那么简单。于是,我开始“望闻问切”:小伙子的脸上长了很多粉刺,舌红苔黄,确是一片热像。在问诊中,小伙子随口说出了他的另一个症状:“最近常拉肚子,不过不太要紧,这次还是先治脸上的粉刺吧。”

   我立刻抓住这个症状分析下去:拉肚子在医学上叫做下利,多是寒性病的特征之一。所以,这个小伙子其实是个寒热错杂的疾病,具体来说叫做上有热、下有寒。——因为上身有热,所以,脸上生出粉刺;因为下身有寒,所以,常拉肚子。难怪小伙子自己吃了一些清火的药片而不见效果,像这种病,需要清火药和驱寒药同时使用,上清火热,下驱寒凉,这样才能药到病除。

   于是我给小伙子开了治疗“上热下寒”的半夏泻心汤,让他先吃七付试试。一个星期后,小伙子笑眯眯地来复诊,我一看,脸上的粉刺已经消失了一半,一下子英俊了许多。“大夫,你的药太灵了,不但粉刺好了一大半,我拉肚子的老毛病也基本上好了。”其实,不是我的药“灵”,而是医生辨证准确了而已。

   这个小伙子的毛病,在日常生活中很是典型,有很多人总是喉咙疼痛、口腔溃疡、牙龈出血什么的,其实多是“上热”的表现。如果单纯清热,那么,就会使“下寒”更甚,最终导致寒热纠缠、“上热”难除。疾病并不是漫画里面的泾渭分明的“好人”、“坏人”,而是好坏交融、错综复杂。除了“上热下寒”,还有“表热内寒”、“表寒内热”(俗称“寒包火”)等多种情况。疑难病症,就像是一个巨大的人体魔方,会被一只“看不见的手”扭成千万种不同的排列组合。

   医生就像一个侦探一样,要从患者身上的“蛛丝马迹”中,找到疾病的“元凶”:这位小伙子看起来身体健壮,平时应该经常锻炼。为什么会得这种病啊?我首先从饮食习惯来考虑。一日三餐,食物是人体最亲密的伙伴啊。

   容易上火的人,通常是都喜欢吃热性的食物,比如,如果贪吃炒瓜子,一次吃上整整一袋,那么,第二天就容易喉咙上火,真是立竿见影。但是,疾病之所以狡猾,恰恰因为“后果”并不马上兑现,常常要经过一个漫长而不定时的过程,乃至于《黄帝内经》上有“冬伤于寒,春必病温”的说法,意思是:冬天受了寒,有时候会等到春天才能发病。对普通人来说谁能想到,嗜好贪吃火热属性的烧烤、薯片、麻辣烫、川味火锅、香辣菜系……容易引发三个月、五个月后的“上火”病症呢?

   听我讲完这个分析,小伙子立刻拍着脑门叫道:“我最喜欢吃烤肉串了,最近流行超辣的‘变态’烤翅,我常常和朋友们去吃,喝着冰镇的啤酒,别提有多爽了……看来,我得忌忌口了。”

   我微笑着说:“烤串、烤串这些烧烤的热性食物,让你上有火,长痤疮;而大量喝冰镇啤酒又让你下有寒,拉肚子。疾病不会老老实实地呆着,寒郁积久了又会化热……”

   “那您说我以后该怎么预防啊?”心急的小伙子打断我的专业分析。我知道小伙子不甘心舍弃心爱的美味,我当然也不会让那么多喜欢川菜、烧烤、香辣美食的朋友从此尽量少吃这些美食。人体就像是一个精密而神奇的天使,能够自动调节体内的寒热湿燥,如果不是过于嗜好某类食物,就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而如果体质欠佳或嗜好过重,那么,只好通过“一物降一物”的办法来“强制执行”。

   在《慈溪光绪医方选议》中曾披露了宫廷的一个“秘方”——“平肝清热茶”,用龙胆草1.8克,醋柴胡1.8克,甘菊花3克,生地黄3克,川芎1.8克,加水煎汁,或者索性直接用开水冲泡,代茶饮用,一天1到2剂,就能够清除肝火,解热除烦。这个方子据说颇受慈溪太后的偏爱,肝火很大的她,每天一定要喝上一杯“平肝清热茶”。而我也多次把这个方子开给患者,让他们抓好药之后,用开水把药“冲茶”喝,连喝上十天半个月,治好过很多性急上火、肝火旺盛的患者,的确是名不虚传。中医认为:肝主疏泄,其性升发,喜条达恶抑郁,而现代人肝火偏旺经常导致急躁易怒、口苦口干、头晕耳鸣、失眠多梦、胁部疼痛等症状,这时候如果可以亲手为自己泡杯“平肝清热茶”,能够平肝火、清肝热,呵护和普通人健康关系最为密切的肝脏,让人的精气神都保持平衡状态。

   《黄帝内经》中讲:“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对于容易上火的人,其实每天多喝性凉解热的绿茶,多吃西瓜、梨,吃饭的时候多喝绿豆汤,就基本上可以高枕无忧了。只不过,如果你是容易上火的体质,最好能够“釜底抽薪”:改变口欲的嗜好,换来清爽的健康,何尝不是人生的一大乐事啊!

  给老年体虚者的“灵丹妙药”

   一位远在美国的老人给我打来越洋电话,他曾经是我在国内的一位老患者,半年前和老伴儿跟随定居美国的儿子“享清福”去了。没想到,老两口清福没享两天,就双双感冒不断,这个好了,那个又开始了,反复发作,缠绵难愈。儿子领他们去美国最先进的医院,也都是没有明显疗效。老人实在没有办法,只好给我电话向我求教,让我无论如何要帮帮他们。

   这种感冒易由普通的伤风感冒而引发,但又不同于六七天就能自愈的普通感冒。普通感冒是因外风侵袭所致,只要吃点银翘散之类的中成药就能轻松治愈。所以,对于普通的伤风外感,我就不必浪费口舌了。

   但是对于很多身体虚弱或年龄较大的老人来说,伤风感冒恐怕并非“外风侵袭”那么简单。他们往往动不动就伤风感冒,感冒有点像是“家常便饭”。可千万别小瞧这种感冒,它的根源是体虚,对老年人来讲特别容易成为对生命造成威胁的 “导火索”,引发其他重症危病。

   我马上在电话中告诉老人,立刻去买紫苏叶和人参(太子参为好),每天把30克紫苏叶和10克太子参,研成粗末,放到锅里,加进3碗水,煮沸20分钟,去渣后,分早晚两次温服。一周左右再给我来电话,以便随时调整处方。

   哪想才第三天,老人就兴冲冲地通过电话告诉我,老两口喝了3天的药,缠绵了几个月的感冒就基本消失了。“到美国这么长时间,头一回感觉到神清气爽。看来还是咱们中国老祖宗的药灵验啊!”

  对于体虚者来说,感冒这个症状只是“标”,而病根的“本”是体虚。中医讲求标本同治,紫苏叶辛温解表散风,能祛外风,治的是标;而人参甘温,大补元气,补脾益肺,能治体虚这个“本”。简简单单两味药,就能把虚体感冒标本兼治了。

   不过,久虚的身体培补起来也还需要一段时间,为了在这个时期里少受风,我还送给老人一个简单易行的食疗方子来预防感冒。这个方子名叫“黄豆萝卜汤”,在厨房里就能做:把黄豆20克、白萝卜5片、白菜头1个、葱白(大葱去叶)3根,放到一起,用水煮开就行了。

   黄豆能够健脾益胃,白萝卜善于健胃消食,白菜头养胃利水,葱白解表散寒,四样平平常常的食物组合起来就堪称预防感冒的“灵丹妙药”,而且味道也不错。两个月后,两位老人来电话说,原来缠绵不断的感冒,现在已经成了“稀客”,精神头好了,心情也就愉快了,现在,“黄豆萝卜汤”成了每天餐桌上必不可少的“健康汤”,全家人都会美美地喝上一大碗儿。

   虚体感冒,诱因是体外之风,最“偏爱”体虚之人或老年人群,古代医书《证治汇补》中说法非常贴切生动:“虚人伤风,屡感屡发,形气病气俱虚者,又当补中,而佐以和解。”意思是体虚感冒非常容易反复发作,病根儿其实是在于精气神中的“气”虚,所以,预防和治疗的重点应该在于补足气血,让体质增强。

  后来,为了给更多因为气虚而动不动就容易感冒的患者提供灵验的妙 法,我花了很多精力四处查找医学资料,皇天不负有心人,终于找到“不药而愈”的秘诀。这个秘诀是编著《中药大辞典》的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施仲安所传。他在70岁的时候,体质虚弱,中药、西药吃了很多都不见效。后来他得到一个秘方:用右手心对准左脚心,顺时针、逆时针各旋转按摩60次。然后,再用左手心对准右脚心旋转按摩也各60次。虽然这个方法极其简单,但是施仲安教授每天在晚上睡觉前和清晨起床后各做一次,随后八九年间每天看起精神都特别好,更没有什么感冒发烧。施仲安教授的老伴忍不住天天跟老先生做这个简单却高效的按摩,高龄期间也很少得病了!

   在中医里,手心就是劳宫穴、脚心就是涌泉穴。因为手是用来操劳的,所以,手心就是劳作之宫,故名劳宫穴,可以治疗由内病引起的外证;而脚心的涌泉穴是人体最低的穴位,犹如泉水从地下涌出,该穴位多治疗头胸之病,用于引热邪之气下行。而两穴相互摩擦感应,便是大补元气。

   元气一旦充足,精气神还能差到哪去?

   我把这个简单易行的方法,首先推荐给年迈的父母和岳父岳母,他们每天在自己身上实验后,很快体验到了良好的效果,感冒明显大大减少,再也不用常吃感冒药了。于是,我就把这个方法推荐给了更多的人,也包括开头说到的那对老夫妻。一传十,十传百,很多人开始体验到这种中医按摩养生的神奇效果。有人曾做过考证,说这个方法来自皇宫密室,作为皇族的养生妙法而千百年深藏不露。不管这个说法是真是假,施仲安教授让它造福于芸芸众生,真可谓是“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那么,也让我们怀有一颗感恩的心,把这么好的一种养生方法,告诉更多需要帮助的朋友,就像一句杂志的宣传语那样“让大家告诉大家”。

  兵来强将挡,“体内之风”药粥治

   人们常用“随风而散”来形容并不完美的结局,而人体如果“精气神”中的“气”出现固摄不足的毛病,也会遭遇内风为患,产生一种 “散脱滑失”的症状,比如说,精神涣散、心神不宁、失眠多梦(犹如“体内之风”把心神吹散);再比如说自汗、盗汗、长期拉肚子、遗尿,女人的月经淋漓、男人的遗精滑泄等(犹如“体内之风”把体液吹散),总之,“随风而散”的疾病,其实都是体内之风为患,需要用收敛性质的中药“兵来将挡,水来土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