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击的巨人阿明死了:夜郎国都新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4 14:29:46

□文/图 陈宁

  自2006年以来,笔者多次陪同中央电视台等媒体记者和有关专家学者,到镇宁自治县江龙镇和革利乡“蒙正”苗族(蒙正:苗语中古董苗的称谓,意为古老古代生活在这个地方)居住的猛正、大干丈等10余个村寨,对该支苗族唯一崇夜郎竹王“多德”(即史书中记载的夜郎王多同)的奇异民风民俗与古迹遗址等进行了深入采访和调研。在掌握大量第一手原始资料的基础上,笔者参阅了我国研究夜郎历史文化的一些书籍,由此写下这篇文章以抛砖引玉,希望吸引更多的专家学者一齐来研究镇宁土地上存在的,迄今为止夜郎史学领域最新发现的奇特民风民俗文化现象。
  
一、夜郎国存在的时限
  关于这一问题有如下三个概念:
  1、远古夜郎国。认为古牂柯与古夜郎有直接继承关系,古夜郎是春秋时期便存在于我国西南地区的一个部落联盟。
  2、夜郎庄王国。战国末期楚顷襄王派遣大将庄蹻率兵西征,遂灭夜郎部落联盟而建立夜郎庄王国。《华阳国志》说庄蹻“既克夜郎,而秦夺楚黔中地,无路得归,遂留王之,号为庄王。”
  3、夜郎竹王国。史书上对夜郎国的明确记载是从夜郎竹王国开始的,后世人们所探论的夜郎国主要是指夜郎竹王国。《史记》记载汉武帝采纳唐蒙献策,遣使结交夜郎王多同,欲利用夜郎境内牂柯江可通番禺之便利以攻南越国。《史记》中明确指出“夜郎者临牂柯江,江广数里,足以行船,沿江可出番禺城下”;“椎髻,耕田有邑聚”;“西南夷君长以什数,夜郎最大”;“西南夷君长以百数,独滇、夜郎受王印”。第一次对夜郎国在西南夷诸小国中的地理位置、经济状况、民风民俗、国力大小有了简明扼要的概述。其后班固的《汉书》、范晔的《后汉书》、常璩的《华阳国志》、郦道元的《水经注》都对夜郎竹王国有不同程度的记载。夜郎竹王国被灭于汉成帝河平二年(公元前27年),其最后一个王“兴”起兵反抗汉朝,被汉大臣陈立杀于且同亭, 夜郎国从此消失在历史的风尘中,成为我国史学界迄今未解的千古之谜。
  
二、夜郎国的疆域范围及历史沿革
  夜郎国的疆域范围多有争论,但一般认为在夜郎竹王国的全盛时期,形成了一个以其为首的夜郎联盟群体,其直接统治疆域和间接影响范围涵盖了今天贵州全省及云南、四川、广西、湖南的一部分。夜郎国在西汉成帝河平二年灭国后,中央王朝在原夜郎国属地、夜郎遗民聚居地域、夜郎影响所及的地方,设立夜郎郡、县,中经魏晋南北朝、隨、唐、宋等朝代。今天贵州的安顺、石阡、桐梓等在历史上都曾设立过夜郎县。
  正因为夜郎国及其后世封邑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经济政治中心,因此造成今天贵州境内“夜郎国都”遍地开花,各地都在争夺这一金字招牌,而且都能从不同角度拿出不同的证据。
  
三、安顺是夜郎竹王国黄金时代的都邑所在地
  今天对夜郎王室所在地有以下几种主要观点:1是兴义地区说;2是六盘水地区说;3是桐梓、福泉说;4是赫章可乐说;5是长顺县广顺镇说;6是安顺地区说。各种观点虽然都言之有据,但只要我们结合史籍记载、地理概况和考古发现,是大致可以看出夜郎都邑主要所在地的。
  夜郎竹王国的开国君王是多同,他当政时夜郎国力强盛,处于夜郎历史上的黄金时代。所以《史记》上说“西南夷君长以什么数,夜郎最大。”《史记》中又反复提到“夜郎者临牂柯江,江广数里,足以行船,沿江可至番禺域下。”此后《华阳国志》和《水经注》也都肯定了“夜郎临牂柯江,可通番禺”的说法。
  古今绝大多数学者公认,夜郎时代的牂柯江即是后来的北盘江。而史书中所谓“临牂柯江”是指夜郎国境内有盘江流过,且国都距北盘江不远。综合上述判断则夜郎竹王多同时代国都应在今天的安顺和兴义地区求之。
  而清代我省大儒郑珍即认为夜郎应在安顺一带。我国现代历史学巨擘、四川大学历史系著名教授刘琳,在他1980年出版的《华阳国志校注》中也认同夜郎国首邑在安顺。安顺境内的北盘江主要流经镇宁县,从镇宁的坝草码头乘船可通广西、广东。
  
四、镇宁“蒙正”苗族——夜郎国历史文化的“活化石”
  夜郎竹王国的主体民族究竟是何民族,学术界对此有以下几种主要观点:1是仡佬族说;2是布依族说;3是彝族说;4是苗族先民说。同夜郎国都的争论一样,各种王族说从自己的角度出发,都在史书和民风民俗中找到一定的证据来论证自己的观点。
  最早有学者提出了苗族先民说,但其后大多数学者普遍认为苗族迁徏进入贵州历史晚于夜郎国建国时,因此夜郎国王族不会是苗族。然而依然有一些学者没有放弃苗族先民说的观点,贵大历史系苗族教授田玉隆在1999年夜郎学术研讨会上(这是目前为止影响最大的夜郎研讨会)提交了《夜郎国史研究》的论文,即主张苗族先民庄蹻及其部将建立了夜郎庄王国,庄王国在秦昭襄王三十年左右被灭掉后,其王室后裔跑到北盘江下游隐藏起来,并借秦亡汉兴中央王朝放松对西南控制之机,其后人伪托竹筒生子以神话自己,取得民众的崇拜和信仰而建立了夜郎竹王国。因此夜郎庄王国和夜郎竹王国是一脉相承的,竹王多同是苗民后裔,竹王室成员是苗族。
  这个观点当然只是一家之言,然而奇妙的是却在镇宁蒙正苗族身上找到了强有力的证据。这一支苗族每家的长房长子都要供奉夜郎竹王偶像,偶像由一棵长1尺5寸的三节竹(含夜郎王诞王于三节竹之意)和竹片、竹枝、麻丝等构成。请竹王的程序极其繁琐,礼仪神圣而隆重,要杀牛、猪、羊祭祀竹王,对这些普遍贫困的苗族村民来说,往往要罄其一生财产才能请到竹王偶像。偶像制作好后,即放在屋顶隐秘处供奉起来,除非是翻修房屋,否则一生一世不得移动,直到该户人家男主人过世,才由巫师将竹王偶像取下与其陪葬。而丧事程序每一步都与夜郎竹王紧密相连,棺材要停在竹子编成的竹王宫里面,主持丧事的巫师要念诵赞美竹王的祷词,乞求竹王保佑死者灵魂平安顺利回到祖宗发源地去。贵大70余岁的苗族教授田玉隆在2006年曾亲眼目睹了蒙正苗族葬礼的全过程,他肯定表示听见巫师祷词中多次提及“竹王多德”之名。而蒙正苗族死后是不撒买路钱,这充分证明了他们在贵州土地上生活时间的悠久,是当地的原住民。编修于民国年间的《镇宁县志》开篇也有“古时北盘江流域两岸,皆为苗民居住”的记载。在这个版本的镇宁县志中,“苗”已成为苗族的专称,而不再是我省各少数民族的泛指。
  苗族支系繁多,全国有136个支系,镇宁苗族仅3万余人就分为8个支系。但迄今为止只发现蒙正苗族既不搞原始的万物崇拜,也不信仰任何宗教,只唯一崇拜信仰夜郎竹王,并且形成了一套独特、神秘、根深蒂固、代代相传的祭祀礼仪和民族认同感。这在社会发展中属于高级形态的人文崇拜,是他们迥然不同于其他苗族支系和省内其他世居民族的明显特征。
  “初,有女子浣于水,有三节大竹流入足间,闻其中有号声,剖竹视之,得一男儿,归而养之。及长,有才武,自之为夜郎侯,以竹为姓。”这是稍微了解夜郎历史的人都熟悉的文字。然而蒙正苗族都居住在与世隔绝的高山苗寨,时至今日依然处于极其落后闭塞的状态,大多数人未受过教育。因此他们不可能是从历史书上了解到夜郎竹王的诞生经历,然后世世代代将竹王视为祖先去崇信的。唯一合理的解释只有蒙正苗族确实与夜郎竹王有紧密血液关系,他们就是两千多年前夜郎王室的嫡传后裔,因此才会如此虔诚的信奉祭祀竹王祖先。
  史书中关于夜郎历史的每一处记载都能在蒙正人的民风民俗中找到对应的载体。例如《华阳国志》上有“因斩竹王,霸表封其三子列侯;死,配食父祠,今竹王三郎神是也。”而蒙正人每遇重大节庆日,成年男性就要佩戴一种三个角的“三王帕”。
  《三国志·蜀书》之《张嶷传》载有诸葛亮死后,其部将张嶷又带兵平息夜郎王兴后裔造反的史实。“平南事讫,古牂柯郡兴古獠种复,嶷领兵平之,招降二千人,悉传诣汉中。”而蒙正苗寨现今尚存有许多“活人坟”遗址,他们世代流传这样一个悲壮的传说:古代因打仗失败,官府把强壮的族人抓去很远的地方,而让老、弱、病、残住进活人坟任其自生自灭。但一些族人不甘束手待毙,偷偷从坟中逃出而后又繁衍生息下来。蒙正人建造坟墓时会在封土堆上留有一道口子,以纪念祖先当年死里逃生的经历。
  在江龙镇的大干丈高山上,现存一座有三道围墙,占地约10平方公里的古城遗址,现存墙身有3米多高,不用粘合物而用石块自然堆砌而成,据田玉隆肉眼初步判断,这座城至少有千余年历史,是他目前所看到的贵州最大古城。山下村民介绍,在20年以前古城墙身尚有5米左右高。在古城脚下有一座占地近一亩的旧殿遗址,村民说这是古时的竹王庙。庙内建筑早已毁坏,里面长有合抱大的树木,非几十年不能长成,可见此庙建筑时间极长。在古代生产力不发达的情况下修建这样一座规模宏大的古城和竹王庙,必须要有一个强大的政权驻扎在此,因此古城极有可能就是夜郎国都,夜郎王很可能在这里生活过。
  根据《史记》记载,在古代西南地区,“独滇、夜郎受王印”。考古人员于1956年在昆明晋宁石寨山滇王墓群发掘出了滇王金印,从而证明了《史记》的记载是准确无误的。而夜郎王印至今杳无音信,有学者认为夜郎国最后一个王“兴”是因造反作乱而被汉朝诛杀的,而根据汉朝典章,对作乱藩王的印章必须搜回销毁。因此汉武帝授予多同的夜郎王金印可能在汉成帝年间已被毁掉。夜郎王印不可能找到。但这种观点又忽略了一个事实,即夜郎王多同开始是“自立为夜郎侯”的,在未受汉朝封王授印之前,多同应该是有一枚自制印章来号令臣民的。蒙正苗民中世代相传有一枚夜郎王多德自制王印,该印为青铜质地,印上可见有清晰的篆书“王”字和“多德”的名字。2007年5月北京文物局专家孙晓虹给这枚印章断代为“汉代少数民族地区文物”。(见央视《寻找夜郎王印之谜》电视专题片)
  而根据蒙正苗民心口相传,夜郎最后一个王被杀后,官府只将其心脏归还族人,于是直至今日蒙正人是不吃任何动物心脏的,以表示对祖先死于非命的掉念。而这一习俗又同史书记载夜郎王兴被汉大臣陈立斩首于且同亭是相符合的。
  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来看,民俗材料的产生要有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要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基础。一个社会或朝代能够遗传下来的文化,往往只能是统治者的文明。在贵州各世居民族中,仅管都或多或少地保留有一些关于夜郎竹王的传说或对竹王和竹子的信仰崇拜,但都不如蒙正苗族这样独特、唯一、强烈、虔诚和根深蒂固,并拥有一套严密的从生到死祭祀竹王的礼仪。
  根据蒙正苗族的民俗事象、民俗材料和民间礼仪,我们可以看出,他们有可能就是两千余年前的夜郎竹王国的王室后裔,镇宁也有可能就是消失在历史风尘中两千多年的夜郎国都。


夜郎王印章图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