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警察 案件:现代化之路篇(11)苏联从赫鲁晓夫到勃列日涅夫改革(当代世界六十年经济卷之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4:34:42

现代化之路篇(11)苏联从赫鲁晓夫到勃列日涅夫改革(当代世界六十年经济卷之一)

[日期:2008-02-18] 来源:黄安年的博客  作者:黄安年 [字体:大 中 小]

现代化之路篇(11)苏联从赫鲁晓夫到勃列日涅夫改革(当代世界六十年经济卷之一)

 

黄安年文 发表:黄安年的博客/2008年2月17日发布; 学术交流网/世界历史研究/当代世界六十年/2008年2月17日发布

 

本文为笔者的当代世界六十年经济卷之一现代化之路篇(11)苏联从赫鲁晓夫到勃列日涅夫改革,写于2006年11月15日,学术交流网/世界历史研究/2006年11月15日首发。笔者在涉及苏俄三节中谈到:“从赫鲁晓夫到戈尔巴乔夫, 前苏联对传统经济和政治体制进行了一些改革的尝试, 但是 或则进展缓慢, 步履艰难, 收效甚微, 积重难返,使苏联的社会生产力难以快速发展;或者在没有从充分准备的情况下急剧变革,造成社会动乱。苏联解体后叶利钦政府根本改变苏联经济体制,急剧实施一系列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政策,造成了经济大滑坡和大混乱,迄今仍蒙受这一灾难后果的阴影。普金上任后力图振兴俄罗斯经济,重塑强国之路。”

 

****************************************************8

现代化之路篇(11)苏联从赫鲁晓夫到勃列日涅夫改革(当代世界六十年经济卷之一)

 

黄安年文 发表:学术交流网/世界历史研究/2006年11月15日首发

 

从赫鲁晓夫到戈尔巴乔夫, 前苏联对传统经济和政治体制进行了一些改革的尝试, 但是 或则进展缓慢, 步履艰难, 收效甚微, 积重难返,使苏联的社会生产力难以快速发展;或者在没有从充分准备的情况下急剧变革,造成社会动乱。苏联解体后叶利钦政府根本改变苏联经济体制,急剧实施一系列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政策,造成了经济大滑坡和大混乱,迄今仍蒙受这一灾难后果的阴影。普金上任后力图振兴俄罗斯经济,重塑强国之路。

 

赫鲁晓夫执政时期的经济改革 (1945-1964年) 

   

赫鲁晓夫执政时期,在农业方面进行了广泛的改革和政策调整。

首先重视发展农业,减轻农民负担,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改变农业生产落后的局面。1953年9月,赫鲁晓夫在党的中央全会上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发展苏联农业的措施》的报告。自1958年6月起,取消义务交售制,实行农产品采购制;鼓励庄员发展副业经济,允许庄员拥有一定数量的自留地和饲养一定的牲畜,同时降低自留地的税额。随后取消副业的义务交售制。

其次,改变计划管理体制体制。1955年3月苏共中央通过了《关于改变农业计划工作》的决议, 过去国家下达详尽的指令包括各种农作物的播种面积、播种时间、技术措施、收割时间、粮食产量等共280多项,严重影响农场和农庄管理生产的自主性。1955年起只下达国家收购农畜产品的数量指标,废除过去繁杂多样的计划指标。但是在实施中,国家仍经常用行政手段干预农业生产的安排。

第三,开垦荒地,扩大谷物生产。1954年3月2日,苏共中央全会通过决议,在哈萨克斯坦和西伯利亚大规模开垦生荒地和熟荒地。到1958年,共开垦了4000万公顷的土地,相当于全苏耕地的1/5,1958年垦荒区的谷物产量为全苏年产量的2/5。但配套工程存在严重脱节, 加上垦殖方法失当, 造成风沙侵袭,破坏生态。

第四,改组农业生产的组织管理, 由农庄收购农业拖拉机站。1958年2月,苏共中央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发展集体农庄制度和改组拖拉机站的决议》, 改变了生产资料不是商品,不能出售,只能由国家成立机器托拉机站代耕,收取实物报酬的做法;将托拉机等农机卖给集体农庄,同时将机器托拉机站改为机器修配站。这一决定虽受农民欢迎,但在实施过程中操之过急。到1959年1月,全国8,000个机器拖拉机站中卖掉了7655个,本应在三五年内分期偿付的款项,改为一年内还清,本无购买力的20%的农庄也被强令贷款购买。其结果打乱了农庄建设的正常秩序,农机维修没有跟上,驾驶员不稳定, 使农机的效益大受影响。合并农庄的结果,从1953年到1964年, 农庄数由93300个减少到38300个, 平均农户从1950年的近100户到1965年的426户; 国营农场从1953年的4857个到1964年10100个。

   

赫鲁晓夫农业改革的成果是明显的。1950-1960年间, 苏联农业人口减少了1100多万,而农业产量有所增加,谷物产量1953年为8250万吨,到1964年为15210万吨,增加了84%。农产品价格1964年比1952年增加了2.5%。农机化水平大大提高,1964年和1953年相比,拖拉机从74万台增加到154万台,卡车从42万辆增加到95万辆,谷物收割机则从32万台增加到51万台。国家对农庄的长期贷款从5.8亿卢布增加到12.5亿卢布, 农庄庄员的平均收入1955年为25卢布,1965年达51.3卢布。

   

但是赫鲁晓夫的唯意志论的瞎指挥错误也给农业带来重大的损失。如过快地改变农业管理体制;强行推广玉米种植面积,减少草地面积,1953年全苏玉米面积仅350万公顷,赫鲁晓夫竟要求到1960年增加到2800万公顷,从而带来了灾难性后果,由于它不适合苏联各地的实情,从而造成大幅度减产, 农民拒播,到1965年仅为320万公顷。1957年5月,赫鲁晓夫还不切实际地提出苏联的人均牛奶和黄油产量在1958年要赶上美国,人均肉类产量也要在1960-1961年赶上美国。事实上在1957年苏联的人均肉类产量为36公斤,而美国则为97公斤, 相差1.7倍,这对于缺少饲料和现代化畜牧机械及优越自然条件的苏联来说, 无疑是一厢情愿的事。到1958年人均肉类产量仅增加5%, 然而赫鲁晓夫仍大搞浮夸风, 推广梁赞州委的一年翻一番的假典型,最后那位卖身求荣骗取了宁勋章和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称号的州委书记自杀身亡,而赫鲁晓夫的赶超计划也泡了汤。

 

赫鲁晓夫的农业改革并没有触及农庄内部的机制改革, 仍然是劳动日分配制、集中劳动的大锅饭,难以充分调动农民的劳动积极性。1958年后他又放弃了鼓励发展家庭副业政策,限制私人经济的发展,1958-1964年间私人经济和私养牲畜减少了13-15%。此外, 他还不加分析地宣布把农业部、大中农业机构及高等学院的农业实验室通统搬到农村;1962年又决定把党组织分为工业党、农业党, 造成了管理体制的极大混乱。虽然赫鲁晓夫致力于改变苏联农业的落后面貌,但问题仍然没有根本解决, 它仍然是波动经济、粗放经济、低产经济、行政管理经济。

   

赫鲁晓夫的工业改革政策主要是:第一,改革30年代以来形成的高度中央集权的行政管理为主的计划经济体制,在这以前90%的工业产值由中央控制, 从生产发电机到小别针,概由国家计划委员会决策。赫鲁晓夫把15000个中央企业下放给加盟共和国管理并扩大地方的管理权限。1957年2月, 苏共中央通过了赫鲁晓夫的《关于进一步改进工业和建筑业的管理组织》的报告。由中央管理工业由建筑业转为地方管理。1957年5月10日,苏联最高苏维埃发布法令, 将25个中央部和113个加盟共和国部撤消, 中央仅保留航空、无线电、造船、化学、重型机械、交通运输建筑等部;全国划分为105个经济行政区,各区设国民经济委员会, 管理各地的企业。改组后的经济管理体制为苏联部长会议--加盟共和国部长会议--经济行政区的国民经济委员会--工业和建筑业各企业。其结果据1959年统计, 中央直属的企业产值由45%下降为6%, 经济行政区属工业和建筑业产值占72%, 地方属产值占22%。

 

这一改组虽然在改变过度中央集权,发挥地方积极性,促进地区经济的综合发展方面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它在主要方面只是变“条条”管理为“块块”管理, 并未根本改变国家用行政手段管理企业的办法,未能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在执行过程中又出现了削弱中央权力,滋生分散主义和本位主义倾向,造成国民经济的混乱。大改组中的人事变动,又侵犯了相当一些人的既得利益。于是,赫鲁晓夫又改行收权, 合并地区性的国民经济委员会,从1960年的105个合并为1962年的47个,最后又成立了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以及各类工业部门的全国性委员会。这样到了1963年,管理工业部门的机构反而比过去扩大了二三倍。这次改革以收效甚微而告终。苏联的社会总产值、国民收入、工业产值的增长速度出现下降态势:

   年      社会总产值    国民收入   工业产值  (单位:年平均增长速度%)

1951-1955     10.8         11.3        13.1

1956-1960      9.1          9.0        10.4

1961-1965      8.5          6.6         8.6

   

第二,实行物质利益原则,推行盈利率和奖金制。1962年9月9日, 哈尔科夫经济学院教授利别尔曼发表《计划、利润、奖金》文章,建议用这些经济手段而不是行政手段来推动企业生产的发展;国家只给企业下达产品数量和完成期限两个指标;把盈利率作为企业优劣和奖金发放多少的标准。1962年9月至1963年底,《真理报》发起在全国进行大辩论。赫鲁晓夫支持利别尔曼的主张, 并在乌克兰的一些工厂试行。它为后来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奠定了舆论和实践的准备。

   

尽管赫鲁晓夫的工业改革并不成功,但是在赫鲁晓夫执政时期工业仍有发展。1953年至1964年间钢产量从3810万吨发展到8500万吨,煤产量由3.2亿吨到5.5亿吨,石油从5280万吨到2,23亿吨;苏联发射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和第一艘载人飞船成功地绕地球飞行并安全地返回地面,说明苏联在宇航高科技领域领先于美国。

   

总的说来,赫鲁晓夫的经济体制改革,在冲击旧有模式方面的勇气上具有开创性,兼有成功和挫折、经验和教训、创新和夭折。它基本上是纠正斯大林时期的某些偏差,是在维持原有结构基础上的局部改革。它既不是修正主义的异端,也不是划时代的创举。但是,赫鲁晓夫的唯意志论的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社会发展阶段理论对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的消极影响。1959年, 他在苏共21大提出“苏联已进入了全面展开共产主义建设的时期”;1961年在苏共22大上又称苏联已经变成“全民的国家”, 苏共已成为“全民的党”, 并规定在1961-1970年十年内, “在按人口平均计算的产量方面将超过最强大最富裕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国”, 在1980年基本建成共产主义社会。

 

 

勃列日涅夫时期的新经济体制改革 (1964-1982年) (

   

1964年10月勃列日涅夫通过“宫廷政变”上台后,继续推行赫鲁晓夫时期开始的新经济改革的试验,1965年9月,苏共中央通过了《关于改进工业管理、完善计划和加强工业生产的经济刺激》的决议,分期分批推行新经济体制改革,从1966年开始正式推行, 原计划在三年内基本完成, 实际上到70年代初才基本完成这项变革。勃列日涅夫新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是:第一,在不改变集中管理体制的前提下,扩大企业经济管理自主权;第二,在保持行政管理方法为主的前提下,突出经济方法,加强经济杠杆的作用;第三,在保障国家经济利益的前提下, 兼顾企业和职工的利益;第四,以利润为中心,加强经济刺激。

 

勃列日涅夫新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措施是:第一,纠正赫鲁晓夫改革的地区管理原则,恢复部门管理, 适当兼顾地区管理原则;第二,减少下达给企业的计划经济指标,注意在计划工作中运用价值规律;第三,扩大企业经营的自主权, 在利润、价格、奖金、信贷上发挥经济杠杆的作用;包括建立企业经济刺激基金,调整工业品的批发价格,实行生产基金付费制,实行有差别的利率政策等。

  

到了70年代, 苏联开始推行以集约经营为核心经济发展战略,实行以建立联合公司为核心工业管理体制改革。这些联合公司包括生产联合公司、科研生产联合公司、工业联合公司等。1979年7月, 苏共中央和苏联部长会议又通过了《关于改进计划工作和加强经济机制,提高生产效率和工作质量的作用》的决议。这些措施, 实际上是1965年改革的继续、修正和补充。在工业改革全面推行后不久,在农业领域也进行了改革, 主要措施是:把富裕水平作为评估农场和农庄活动的基础,扩大农场和农庄的自主权;降低农产品收购计划指标,提高农产品价格;免除农庄对国家债务;取消对个人副业的限制;对农庄成员实行优抚赡养制。

   

勃列日涅夫的新经济体制改革基本上是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的继续和修正、扩大,他们的共同特点市场由国家计划来调节,国家计划无所不包;国家所有制是今后唯一的社会主义所有制形式,集体所有制应向国家所有制过渡,不能独立发展个体所有制,限制存在私有制经济;管理方法以行政方法为主,经济方法为辅,企业自主权限于国家指令性范围内;生产资料原则上不是商品。

 

从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到勃列日涅夫的新经济体制改革,30年来给苏联带来了深刻的影响:第一,形成了高度中央集权的, 以行政方法管理经济为主的,有限利用市场机制的计划经济体制。它既对斯大林时期的经济模式有所修正,又是在苏联走上霸权扩张条件下的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巩固和发展。这种模式的形成主要是由于:苏联共产党的领导人长期以来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作了教条主义的僵化理解,推行唯意志论,意识形态严重滞后,把商品、货币、市场、竞争、物质利益原则等看作是资本主义性质的概念,拒绝作根本性的改革,拒绝实行开放政策。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作了错误的总结,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作了片面的理解。受传统沙皇封建专制的影响几十月革命以来半个多世纪的特殊环境,造成易于采取高度集中统一的行政管理方法管理经济。

   

第二,勃列日涅夫任内苏联经济一度有所发展,从表面上看,经济发展平均年增6.1%,工业产量占世界的1/5,成为超级大国,但是整个说来呈苏联国民经济持续低速发展的态势。

    苏联在第七个五年计划(1961-1965)到第十一个五年(1966-1985)计划期间

                    年平均增长速度指标比较 (%)

              1961-1965   1966-1970  1971-1975  1976-1980    1981-1985

                七五        八五      九五       十五        十一五

社会总产值       8.5         7.4       6.4         4.2         3.3

国民收入         6.6         7.7       5.7         3.8         3.2

工业总产值       8.6         8.4       7.4         4.4         3.7

农业总产值       2.3         4.1       2.5         1.7         1.1

社会劳动生产率   6.4         6.8       4.5         3.3         3.1

年平均增长速度               7.7       5.7         3.7

 

    1985年苏联的国民收入为美国的50%(苏联称67%);社会总产值为美国的40%;工业劳动生产率为美国的50-55%;农业劳动生产率为美国的25%;科技落后美国10-20年。苏联的农业拖了国民经济的后腿,基本上仍是靠天吃饭。水浇地面积仅占播种面积的7.3%。有人把勃列日涅夫时期称为“停滞的年代”。

   

第三,在经济低速发展的同时, 苏联迅速发展成军事超级大国。1977年苏联的军费开支占国民收入25%,财政支出40%,比美国高出20-30%;而苏联的经济实力按苏联自己的最高统计也只有美国的2/3,按美国的统计则只有55.8%。1980年苏联的军费预算为48.3%,人均952美元。1961-1975年间, 苏联的军费开支平均年增9.8%.超过了这一期间社会总产值、国民收入、工业总产值、农业总产值、社会劳动生产率等各项增长指标。长期以来,苏联扩军备战的目标是夺取对资本国家的全面优势,即超过美国。日本和西欧共同体的军事力量总和。在核物器上则要超过美、中、英、法四国总和。为此苏联一直保持着巨大的财政负担,形成苏联重型化国民经济结构,即军事工业--重工业--轻工业、食品和民用工业--农业结构(军事和重工业与轻工业和民用工业的比重为74:26;工业与农业的比重为82:18),这一经济结构对苏联来说,形成了恶性循环。严重影响苏联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

   

1982年11月10日勃列日涅夫病逝后, 由1914年出生的安德罗波夫当政, 他执政15个月中,一半多时间在病床上,他否定了勃列日涅夫提出的苏联建成了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的观点, 提出了苏联处于“发达社会主义长期历史阶段的起点”的论点。他虽采取了一些推动经济发展的措施,但好景不长,1984年2月9日病故。1911年出生的契尔年科接任党中央总书记(1984.2.13), 他执政时间更短, 只有13个月,思想保守,无所建树, 1985年3月10日又病逝。这样在28个月的时间内,由老人当政, 三易其主, 影响了苏联的发展。

 

学术交流网(www.annian.net)/世界历史研究/当代世界六十年/2008年2月17日发布

现代化之路篇(11)苏联从赫鲁晓夫到勃列日涅夫改革(当代世界六十年经济卷之一) 中国百年现代化的六次政治选择--从清末改革到邓小平新政(萧功秦)- 回顾苏联:从安德罗波夫到戈尔巴乔夫(之一) 卷六 克服障碍(之一) 楞严经十卷之(卷六) 勃列日涅夫改革 勃列日涅夫时代的苏联:抗拒改革的“停滞”盛世 勃列日涅夫时代的苏联:抗拒改革的“停滞”盛世(4) 勃列日涅夫时代的苏联:抗拒改革的“停滞”盛世(5) 勃列日涅夫时代的苏联:抗拒改革的“停滞”盛世 苏联为何陷经济怪圈 赫鲁晓夫一语道破天机 王中宇:从“消灭国家”到“官僚等级名录制” ——苏联解体二十年祭之二 靠改革赢得下一个三十年(人民观察) ——从“七一”讲话看新使命新任务之二 三命通会(卷六)弃命从财1 [理论研讨]勃列日涅夫时代的苏联:抗拒改革的“停滞”盛世(转载) 发明中国历史(之一):从发现到发明中国历史 发明中国历史(之一):从发现到发明中国历史 发明中国历史(之一):从发现到发明中国历史 《老子指归》卷之六(初校) 基金业十年之痒:从主导者到旁观者 卷之六 辩通传 宋稗类钞 卷之一卷之二 博客聚合 - MSDK格式转化篇(六)从IMC3到NV12 : sokerspace.com 俄罗斯科学院资深院士谈对苏联“改革”及赫鲁晓夫等人的政治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