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珠之紫薇由雍正:学习支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1 08:23:14

一、远程网络课程学习支持服务体系的构建过程

    1.学习支持服务的概念

在我国,最早引入学习支持服务的是丁兴富教授,2002年,他指出学习支持服务“是远程教学院校及其代表教师等为远程学习者提供的以师生与学习者之间的人际面授和基于媒体的双向通信交流为主的各种信息的、信源的、人员的和设施的支助服务的总和,其目的在于指导、帮助和促进学习者的自主学习,提高远程学习的质量和效果。”[1]2003年,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杨亭亭教授又进一步指出:“学习支持服务是指教育机构以学生为本,向学生提供的有助于其持续学习,减少其在远程学习中的孤独感,保证其达到学习目标的各项必要措施。”[2]

综合起来,远程教育的学习支持服务就是远程教育机构及其人员为促进和保证网络学习者个别化、协作化、探究化学习顺利进行而提供的资源、技术、设施、人员和管理等方面的支持和帮助的各项服务的活动。我们通常把远程教育的学习支持服务分为学术性支持服务与非学术性支持服务两类。学术性支持服务也叫课业支持服务,主要包括由导学教师负责的教学活动。如课程内容的讲解、辅导和答疑,作业、检测和考试的批改和讲评,教学实验、实践环节的指导等。非学术性支持服务又叫非课业支持服务,主要包括由教学管理人员帮助学生进行求学咨询、报名注册、选择专业、课程注册、学分认定、学位申请等活动。

           2.远程网络课程学习支持服务

从远程教育的实践看,课程是远程教育实施的基本单位,在一系列课程中的经历决定了学习者的远程学习是否成功,也决定了远程教育机构培养目标是否达成。课程教师所提供的支持服务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方式和效果有深刻的影响。我们认为,在远程网络课程教学中教师“教”的基本角色可定位为“服务”,即教师的全部教学活动和教的行为都可换算为“服务”,因此,远程网络课程学习支持服务是指贯穿于学习者课程学习全过程(包括课程学习准备阶段、课程学习实施阶段和课程学习复习考试阶段)的导学、助学、促学服务。它以学习者自主学习为中心,并围绕学习者自主学习而开展。教师充分有效的“导学+助学+促学”支持服务可避免因过分强调学习者自主学习,在事实上演化为“自主不学”的状况。远程网络课程学习支持服务同样分为学术性支持服务与非学术性支持服务两类。远程网络课程“导学+助学+促学”学习支持服务主要体现为学术性支持服务。

           3.远程网路课程“导学+助学+促学”学习支持服务体系的提出

远程网络课程“导学+助学+促学”学习支持服务体系是由郑州电大孙龙国教授带领教学团队在总结远程教育教学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潜心专研、改革创新提出的具有原创性的经典学习支持服务体系。追溯起来,从1999年到2003年10月,孙龙国提出了“导学+助学”的学习支持服务模式;从2003年10月至2004年7月,孙龙国首次提出了“促学”的概念,将该模式完善为“导学+助学+促学”。随后,该学习支持服务模式在多学科的课程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引导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的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其应用已经跨越学科、跨越地域、跨越教育类别,得到了教育界广泛认可。

        二、“导学+助学+促学”学习支持服务体系的基本内涵

远程网络课程“导学+助学+促学”学习支持服务体系指依据远程网络课程学习特点,围绕学习者自主学习开展全面便捷的导学、助学、促学支持服务,以保障远程网络课程学习目标的实现。其结构图如下:

 

课程学习支持服务体系

导学服务体系

①方法导学服务

②课程导学服务

③章节导学服务

④实践导学服务

⑤知识点导学服务

……

助学服务体系

①媒体教材服务

②教学信息服务

③面授辅导服务

④学习交互服务

⑤教学设施服务

……

促学服务体系

①考核促学服务

②考试促学服务

③实习促学服务

④答辩促学服务

⑤情感促学服务

……

“导学+助学+促学”学习支持服务体系结构图

 

     1.“导学”的概念及其支持服务内容

    “导学”即为学习者自主学习提供的指导,倾向于对学习者学习目标、学习方法的指导,含有提供咨询的意义。

    “导学”是基础,是立体式、全方位的教学支持服务体系。导学作为课程教学开始前的准备阶段,既是各门课程学习前的各种教育和指导,也是教学过程各个环节前对学生学习的具体指导,对学习者的自主学习具有引导性。在课程教学中,导学的具体服务内容包括课程一体化导学,章节导学、考核导学、试验导学等。这些导学服务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必要的准备过程,为学生自主学习起到航标的作用。

     2.“助学” 概念及其支持服务内容

    “助学”即为学习者自主学习过程上提供的帮助,倾向于解决学习者在学习中的困难和疑问。

    “助学”是关键,是为学习者学习过程中提供的支持和帮助。学生者对助学的各项支持服务具有选择性,这一环节强调师生、生生相互交流沟通过程中“有求必应”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其具体服务内容主要表现为“五服务”:(1)媒体教材支持服务;(2)教学信息支持服务;(3)面授辅导支持服务;(4)学习交互支持服务;(5)教学设施支持服务。包括师生交互、人机交互、生生交互等旨在解决学习者学习过程中所遇到困难和疑问的多种表现形式,其中教师对学生的互动助学是课堂教学中最关键的环节。

3.“促学” 概念及其支持服务内容

“促学”即为对学习者自主学习过程进行的监控和评价,倾向于学习者学习动力的调控和学习过程的监控,以维持学习者的有效学习行为。

    “促学”是保证,是促进学生者自主学习的基本手段。促学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大类,狭义的促学指硬性的测评手段和方法,如考试、考核等;广义的促学其手段和方法灵活多样,如表扬、提醒等。促学贯穿于“导学”和“助学”两个教学阶段的全过程。一方面教师可通过促学监控学生学习进程,督促学生按时完成学习任务;另一方面教师可通过促学对学生学习动力实施调控,以维持学习者有效学习行为,提高学习效果和教育教学质量。其具体服务内容主要表现为“五促学”:(1)考核促学服务;(2)考试促学服务;(3)实习促学服务;(4)答辩促学服务;(5)情感促学服务。

    在学习者的远程网络课程学习过程中,导学、助学、促学相互联系不可分割,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和教学的各个环节。只有导学先行、助学衔接、促学并举,三者相互结合、相互交融,才能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以及学生自主学习的顺利进行。

     三、“导学+助学+促学”学习支持服务体系的实践应用

    “导学+助学+促学”学习支持服务体系具有科学性和系统性,且简明精炼,可操作性强,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国家精品课程、普通高校网络教育、电大系统课程教学以及中小学教育等教学实践中。

    1.在国家级精品课程的应用

    2008年4月,北京大学中文系的商金林教授以《中国现代文学名著导读》申报国家级精品课程。在该精品课程的“教学理念与课程设计”中“强调课程导学,重视课程助学与促学”,并明确指出:“本课程的设计采用‘导学+助学+促学’三学相结合的原则。”[3]西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与网络教育学院共同建设的2009年度国家级精品课程《管理学原理》被认为“该课程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核心,结合网络教育特点,强调教与学的统一。教学设计新颖,教学组织科学规范,导学、助学、促学措施完善。”[4]据《中国石油大学新闻网》2009年10月报道,中国石油大学刘润东主持的《电工电子学》和杨国华主持的《物理化学》两门国家级网络教育精品课程也运用了“导学+助学+促学”学习支持服务体系。[5] 上述国家级精品课程教学过程中均有效运用了“导学+助学+促学”学习支持服务体系。

     2.在普通高等学校网络教育中的应用

山东师范大学徐立乐在远程英语教学中使用语料库,充分有效地发挥了教师的导学、助学、促学作用。[6]西南财经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广东金融学院为严格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其中就包括“通过导学、助学和促学三个环节,完成学生的个别性学习、协作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7]

北京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强化导学和助学相结合的教学过程支持服务,将“导学与助学”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学习兴趣。[8]这是对郑州电大“导学+助学+促学”学习支持服务体系的灵活运用。

    3.在电大系统远程网络课程中的应用

    相比而言,这一服务体系在电大系统网络课程应用更加普遍。作为该体系的开创者,郑州电大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成果,并将其运用到学生的课程学习中。郑州电大教师来羽将导学、助学、促学应用于《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2004年底获中央电大首届教学创新奖[9]。围绕该体系,郑州电大多名老师结合实践、潜心钻研,公开发表了数十篇教研论文。如郑州电大教师乔涛涛在高校数学教学中应用“导学助学促学”模式[10],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

    桂林电大在其所属网页,强调“导学、助学、促学”[11];中央电大齐文鑫、杜若等将导学助学促学应用在课程教学中,并发表《基于WEB2.0的课程学习支持服务模型的实践与反思》一文,采用了“分层导学,分层助学,分层促学”的支持服务体系[12]。青岛电大的“135”是指“充分发挥网上资源这一条主渠道优势,通过“课程责任教师主导、指导教师辅助、学生主体”三位一体结合,完成‘导学、助学、自学、互学、促学’的五个学习过程。” [13]从中均不难看出对郑州电大“导学+助学+促学”学习支持服务体系具体运用的情形。

    4.在中小学教学中的应用

    “导学+助学+促学”学习支持服务体系已在部分中小学得到了有效推广,如江苏高邮送桥镇初中把导学、助学、促学进行延伸和细化,提出了“亮标导学-解疑助学-精练促学”的课程学习支持服务模式[14],并在全校推行,效果显著。 福建上杭一中的数学教师洪秀娟根据数学的逻辑性、抽象性和系统性等特点,采用疑问性教学方法,“以疑导学、以疑助学、以疑促学”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和求知的欲望,实现了基于远程教育的学习支持服务体系和中学课堂的完美结合[15]

    5.在科研中的研究和深化

    “导学+助学+促学”学习支持服务体系进一步的阐释和研究还体现在李正海和赵娜的硕士毕业论文中。李正海在其硕士论文《论现代远程教育支助服务体系的构建》中指出:学习支助服务具体分为导学、助学和促学三个具体内容[16]。赵娜在其硕士学位论文《我国中小学教师远程德育教学模式研究》中认为:要围绕学习者开展全面便捷的支助服务。其中“助学主要指为学习者自主学习过程提供的帮助,倾向于解决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困难和疑问,”“促学是指对学习过程进行的监控和评价,倾向于他们的学习动力的调控和学习过程的监控,以维持有效地学习行为”[17]

     中央电大严冰、方慕真发表《基于WEB2.0的数字化教学环境与资源建设的研究与实验》一文,其核心就是依托“导学+助学+促学”学习支持服务体系开展导学服务、助学服务、促学服务,并就此构建了支持分层多元服务的“一站式”教学环境,其采取该服务体系两门实验课程被评为2008年国家网络教育精品课程[18]。通过上面的梳理,我们发现学界对“导学+助学+促学”学习支持服务体系有着广泛认同。

    总之,郑州电大“导学+助学+促学”学习支持服务体系在远程教育课程学习支持服务大有用武之地,并逐步呈现出个性化、规范化的趋势。它经得起实践检验,围绕着这一主题,学术界涌现了一大批学术科研成果,在教学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体现了教育工作者对这一学习支持服务模式的热切关注,必将使得这一服务模式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并且不断丰富和完善。

 

参考文献:

[1]丁兴富,远程教育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杨亭亭.远程开放教育学生学习支持服务的探索[J].开放教育研究,(2003),(5):38-40.

[3]商金林.中国现代文学名著导读[EB/OL] http://www.pkudl.cn/jingpin/download/swx.doc

[4]西南科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管理学原理》课程被评为2009年度国家精品课程[EB/OL]

 http://news.xuexigang.com/2009/10/12091425736.html

[5] 孙姚同. 学校新增两门国家级网络教育精品课程[EB/OL]

 http://news.upc.edu.cn/newsupc/news_yw/20091027/090107.shtml

[6] 语料库在远程英语教育中的“导-助-促”作用《中国远程教育》,2010,(4),40-44

[7] 西南财经大学现代远程教育[EB/OL]http://218.192.12.33/P_Nj.asp

[8] 教学支持服务体系在实践中完善《中国远程教育》(资讯)[EB/OL] http://www.xuexigang.com/ycjy/yzzx/19086.html

[9]来羽. “导学+助学+促学”教学模式在《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1)

[10] 乔涛涛. 高校数学教学的“导学助学促学”模式探索[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08(4)

[11]桂林电大.开放教育基本知识和电大介绍[EB/OL] http://www.glou.com.cn/news_show.asp?Newsid=136

[12] 齐文鑫、杜若、李哲、王国伟:基于WEB2.0的课程学习支持服务模型的实践与反思[J].中国远程教育,2010,(11);49-53

[13] 青岛广播电视大学.青岛电大“135”教学模式辅导材料[EB/OL] http://www.qdtvu.com/file_post/display/read.php?FileID=805

[14] 宰华平、江平.送桥镇初中积极探索课堂新模式 [EB/OL] http://jyzk.gyedu.net/ArticleShow.asp?ArticleID=6185

[15] 洪秀娟. 以疑导学、以疑助学、以疑促学[EB/OL] http://www.fjshyz.net/ReadNews.asp?NewsID=1136

[16]李正海.论现代远程教育学习支持服务体系的构建[D].天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12

[17]赵娜.我国中小学教师远程德育教学模式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8] 严冰、方慕真:基于WEB2.0的数字化教学环境与资源建设的研究与实验[J].中国远程教育,2009,(8);32-40

 

作者简介:孙龙国(1963.2-),男,河南罗山人,郑州广播电视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