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算放大电路图:中央美院三画室的历史沿革与教学主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20:13:20

中央美院三画室的历史沿革与教学主张

作者:詹建俊 文章来源:中国艺术新闻网专稿 点击数:423 时间:2010-09-15 16:42

一  历史沿革

1.文革以前的第三工作室:

    现在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实行的画室制,是源自建国初期向苏联学习的结果,在专业美术教育上,前苏联采取的是导制,教课均是在以主要教授命名的各个工作室进行。五十年代后期油画系在“大跃进”下乡办学之后,为适应教育正规化的要求,根据当时的师资力量,于1959年下半年开始试行工作室制,成立了以主导教师命名的三个工作室:“第一工作室”是以吴作人先生为首,命名“吴作人工作室”,配合以源自徐悲鸿先生的西欧学派教师,如:艾中信、韦启美等先生。“第二工作室”是以刚刚由原苏联留学进修回国的罗工柳先生为主导,命名为“罗工柳工作室”,配合先后由苏联归国的留学生李天祥、林岗等教师。“第三工作室”是以董希文先生为主导,命名为“董希文工作室”,配合以许幸之先生和詹建俊教师,至1962年又加入由原东德留学回国的梁运清。这三个工作室就其源流与学术特色前两个工作室都很明晰,一为西欧学派,一为苏联学派,唯第三工作室的董希文先生,未经出国深造而自成一家,就学派而言难于寻源。董先生是三十年代末毕业于杭州国立艺专的高材生,四十年代初与常书鸿先生一起在敦煌长年研究和临摹敦煌壁画,曾举办“董希文敦煌壁画临摹创作展”并作学术报告,对敦煌及传统艺术由很深的研究,1946年被徐悲鸿先生调至北平国立艺专(中央美术学院前身)任教,于四十年代初起即先后创作了大量具有鲜明艺术特色、极受好评的作品,如:《苗女赶场》、《哈萨克牧羊女》、《北平入城式》以及随后创作的《开国大典》、《春到西藏》、《百万雄狮下江南》、《红军过草地》等等。这一系列作品都表现出他致力于探索油画一数民族特交主张,称他为民族学派似较接近,但仍觉不够确切,倒不如就称之为董希文学派。

    工作室在建立之初试行高班工作室制,学生进校时低年级不分画室,至四、五年级最后两年(当时学制为五年制)才进入画室学习。至1962年开始实行五年全部工作室教学制,这一制度延续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一方面提倡对中国传统艺术的学习,一方面主张对西方油画艺术各种风格流派采取“兼容并蓄”的精神,提倡“广收博采”。同时特别注重发挥学生的艺术个性,提出教师应以“顺水推舟”的方式教课,不求一律化。这些主张和作法在当时全国艺术与教学思想十分封闭狭窄的状况下,无疑时一股新鲜的清风,拓展和活跃了学生的眼界和艺术天地,因而,学员的学习热情极高,课堂上下勤奋钻研,造就出了许多富于个性的出色人才。有些已成为当今油画艺坛的杰出画家,例如:刘秉江、袁运生、李秀实、高泉、姚钟华、费正、严振铎等。然而,正是由于这些新鲜的主张和作法,尽管在今日看来并不特殊,并且已被普遍较法和采用。但,在当时由于文艺政策上的制约和一些人更加简单化的思想局限,在校内招至了极不公正的非议和批判,以为是推崇资产阶级艺术,走“白专”道路(当时流行以红色代表革命,以白色代表不革命或反革命),特别对董先生的《红军不怕远征难》一画,姚钟华的《夸父追日》创作稿,袁运生的《水乡回忆》创作,都因所运作的艺术语言、手法表现上的特色而被加以政治思想上的批判。这给第三工作室的师生在政治和艺术上造成极大的压力。

    文化大革命之前的“第三工作室”的教学实践,是新中国在美术专业教育封闭的状况下,主张和坚持学术领域的开放精神和重视艺术自身规律与个性的勇于开创的教学集体,董希文先生是这一队伍的创造者和带头人。

2、文革以后的第三工作室:

    文化大革命以后,停止了十余年的美术教育在“拨乱反正”中随着教育逐步正规化的进程,1980年油画系又开始恢复实行工作室学习的作法。至1984年改为四年全部画室制,并由各画室负责本画室的新生录取工作,使其更有利于发展画室的学术特点及针对性,与此同时,由于新时期改革开放形势的发展,在艺术领域内西方现代艺术在我国逐渐传入,且影响日益强烈,为了适应美术领域内这一新形势的发展,油画系原三个工作室在学术上所涵盖的层面以不能完全概括,经院系领导共同决定增设带有实验性的“第四画室”,其学术方向侧重于探索在教学中体现和贯彻现代艺术精神和特色。由于经过“文革”的变化,在画室恢复之初油画系的师资队伍也产生了变动,原“第三工作室”的董希文先生于文革中故去,许幸之先生被学院调至美术史系,梁运清调至壁画研究室,原“第三工作室”教师只有詹建俊留任,这样油画系把全部教师重新作了配备,工作室的名称也随之确定改称“画室”新组建的第三画室教员由詹建俊、罗尔纯、任之玉、毛风德,由詹建俊任画室主任,不久朱乃正正由青海调回学院加入第三画室,任画室副主任。于八十年代初组成的这一支第三画室教师队伍,后来因任之玉出国和毛风德另任它职,又调入了吴小昌任教,此时虽然教员调动较多,但詹建俊、朱乃正、罗而纯长期未变,教学一直保持稳定。
    这一时期,在教学基本要求上仍继承董希文先生制定的原则,因为这一教学要求完全适应新时期的开放精神,在艺术与学术领域内新形势的发展为“广收博采”精神开拓了更加宽广的空间,真正的“百花齐放”的局面。是董希文先生毕生追求并为之受难的理想境界,因此,他的教学思想在这新的历史条件下依然具有新鲜的活力,我们正当使其发扬光大。
    文革以后的第三画室先后也培养出了许多优秀人才,例如:曹立伟、夏小万、谢东明、惠远富、刘小东、喻红、张璐江、段江华、叶恒贵等,如今他们都在各专业美术院校任教,成为各院校的中坚力量,同时由于他们在艺术创作上的成就在当今油画艺坛上也是颇有影响的青年画家。
    从八十年代后期起,随着老教师的调任与退休,到九十年代第三画室的教师除詹建俊仍留任画室主任外,其它全部已先后换任由新时期培养的毕业生担任,其中谢东明、刘小东、喻红为本画室毕业生,而洪凌则是本系进修班毕业生。这些在改革开放大背景下成长起来的源出于本画室和本系的任聘教师,都有着扎实的基本功力和明显的艺术才能,都是各届学生中之佼佼者,由他们来承继第三画室的教学工作,是第三画室未来发展的必然依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