迅雷未知错误:美国之音 中国经济增长转型前景是悲是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0:51:24
.h1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22pt; MARGIN: 17pt 0cm 16.5pt; LINE-HEIGHT: 240%; TEXT-ALIGN: justify}.h2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6pt; MARGIN: 13pt 0cm; LINE-HEIGHT: 173%; TEXT-ALIGN: justify}.h3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6pt; MARGIN: 13pt 0cm; LINE-HEIGHT: 173%; TEXT-ALIGN: justify}DIV.union {FONT-SIZE: 14px; LINE-HEIGHT: 18px}DIV.union TD {FONT-SIZE: 14px; LINE-HEIGHT: 18px}

  美国之音中文网5月20日发表文章,题为《中国经济增长转型前景是悲是欢?》,文章摘编如下:

  文章称,当前有关中国经济最重要的话题是增长转型。经济学家在转型中存在的一些重要症结有相对趋近的看法;至于中国增长转型的前景如何?美中两位知名经济学家看法却截然不同。

  在近日由布鲁金斯学会举行的一个关于中国增长转型的研讨会上,华盛顿经济智囊机构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的中国经济问题专家尼古拉斯·拉迪或许是对中国转型前景最为悲观的专家。

  拉迪在阐述他的观点时,开篇就把转型症结直指人民币汇率。通过对过去15年人民币汇率的变化进行分析,他点出中国政府在这一阶段中期经常账持续盈余的情况下,为了维持汇率不变,一直在大量购进外汇储备。而这段时期,中国央行也承担起两个相抵触的目标:一是每个央行的基本责任,就是维持物价稳定;另一个任务则是继续显著压低人民币的汇率。

  拉迪说,通常情况下,政府购进外汇,货币供应量会增长,并将引发通胀;但是中国政府对国内货币供应采取对冲措施,避免了通胀。他说,长期大规模的对冲通常会对央行形成压力,但是中国央行一样有办法避免陷入困境:一个办法是指令让国有银行以比通胀率还低得多的利率购买央票;另一个方式就是不断加大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使当前存款准备金的数量已经达到前所未有的22%的高水平。

  中国央行这样做还需要考虑如何不至于让国有银行因为这些实际上相当于税赋的负担压得破产。拉迪说,央行找到了一个结局途径,但其结果是抑制了消费能力。他说:“央行不想把商业银行和国有银行推向破产。因此它采用的办法便是广泛的金融抑制政策;而那事实上是对家庭储户施加的重税。”

  拉迪说,金融抑制助长了国内不平衡。他说,央行将储蓄实际利息降到负值,家庭储蓄所占可支配收入比例因而升高,结果导致消费在中国GDP中所占比例下降。他说,金融抑制也改变家庭储蓄的构成:因为利率过低,他们将钱转投到居民住宅;到去年时,家庭投入楼市所占GDP份额已经从调低存储利息前的3.5%升到去年的8%到9%。

  拉迪认为,中国房屋市场没有美国出现的那种问题,因为它的影响力不大。但是,他说这方面有着宏观经济风险,因为其进程被扭曲,住宅增长量巨大,一旦因为某种改变导致房屋市场不再成为有先考虑的资产类型,那么中国GDP增幅将会大幅度下降。

  他还谈到投资在中国GDP中所占的不正常的高比例。拉迪认为,所有这些问题背后的原因都是汇率。他说:“为什么中国的投资率如此高;消费如此低;外部盈余相对也高?我认为主要的推动力是被低估的人民币汇率。”

  他对于这些问题在今后5年间得以解决不抱太大幻想。拉迪说,中国总理多次提到要放开利率,从而缓解或摈弃金融抑制,但是至今没有看到什么进展;另外,他们也谈到要改变汇率,但是从真实贸易为基础的汇率在过去两年里实际没有升高。

  文章指出,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前花旗银行在香港的首席亚洲经济学家黄益平在随后阐述他对中国转型的看法时说,他与拉迪陈述的观点一致,但对前景却比较乐观。他说:“我们在今后3到5年里会看到重大的变化。这至少会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汇率;二是开放资本帐户。”